打印

沙非饭本,你要煮饭,要拿米去煮

沙非饭本,你要煮饭,要拿米去煮

沙非饭本,你要煮饭,要拿米去煮



净界法师


    为什么要研究《楞严经》?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必须把过去凡夫的世界,提升到圣人的世界─【转凡成圣】。它的一个关键点就在【首楞严王三昧】:看你遇到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开始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我们一个人能够成就圣道,跟你所修的善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只是一个助行、一个资粮力。在本经当中,你要能够成就圣道,你要找到圣道的因,你要找到真实的因地。

    佛陀在本经当中说:你今天要吃饭,你拿沙去煮饭,放在电锅煮了很久,它叫做热沙,它不是饭。为什么?因为沙非饭本,你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如果还找不到圣道真实的因地,我们不可能有圣道出现,我们不可能有临终的正念出现、不可能!虽然我们相信了三宝,虽然我们积聚了善业,但是我们还活在自己的妄想中,这个妄想是一个虚妄的因地,不可能产生真实的功德。

    所以这个首楞严王三昧,不管你是走圣道门的,或是走净土门的,你想要成就一种坚固的临终的正念,你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整个大乘佛弟子必修的课程。

TOP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我们生命的根本,已经远离太久了,已经找不到我们自己原来的家,这是我们修行一个很大的障碍。而在智者大师的判教当中,他把‘大乘佛教’的修学,分成三个次第:

    第一、是修学【安乐道】:我们刚开始皈依佛门,我们依止的是一念的信心,我们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甚深广大的,我们相信因果丝毫不爽,依止这一念的信心,开始积集善业,做很多护持三宝的慈善事业;那么在这阶段当中,主要是一种业力的修学。但是这个时候,因为缺乏智慧的观照,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虽修善业,心不安稳】。就是我们修了善业以后,我们总觉得弟子心不安,我们会有一种没有家的感觉,因为你在修善业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攀缘心】。攀缘心的特色,我们的心是住在外境的─【心有所住】,而外在的环境是变化的,你根本作不了主,所以在整个阶段当中,我们总觉得内心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但我们透过这样的善业,可以成就来世暂时的安乐,所以智者大师把它判做安乐道。

    第二、慢慢的学佛时间久了之后,我们觉得自己还可以再进步,就从安乐道转上了【解脱道】:我们开始很慎重的学习佛陀所宣说的经典、慢慢的开启心中的智慧,我们遇到人事的时候─【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不再随外在的环境而转,开始【把心带回家─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那么这时候我们心开始安定了,外在的因缘不管怎么变化,它只是我一个生命历练的所缘境而已,智者大师把它判作解脱道。也就是说,一个凡夫他在整个生命当中,他开始走上了出世的圣道,他内心圣道的力量开始生起了;因为他懂得回光返照,以正念【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来息灭他心中的颠倒想。

    第三、从解脱道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经过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进一步从解脱道再趋向于【菩提道】,开始依止一念心性【从空出假─广度众生,成就万德庄严】。

    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楞严经》的定位,就是一个【解脱道的法门】。

TOP

所以我们讲临终的正念,并不表示说我们没有烦恼,而是说我们能够真正地生起一种禅观的智慧来跟烦恼保持距离,而做到印光大师所强调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所以我们禅净双修,我们的主修还是忆佛念佛,但是你必须靠禅观来保护你的佛号。


    我们看到很多的同修在临终的时候失败了,因为他低估了烦恼的势力。因为烦恼毕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境界,我们平常对烦恼没有产生观照,没有跟它保持距离,你临命终的时候佛号现前,贪爱娑婆的烦恼也现前,结果你的佛号被烦恼所破坏,非常可惜了。

    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除了你念佛以外,你要加强你心中的观照.
我再讲一次,我们断不了烦恼的,这是现实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随妄转,这点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希望透过三堂课,我们应该怎么样在心中,除了佛号以外,你必须另外要再出现一道的光明,让你自己能够在烦恼活动的时候保护好你的佛号,做到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断烦恼是到净土以后的事情。但是你要在临终的时候做到不随烦恼所转,那这个是要看你智慧的力量。所以说,我们为了能够达到禅观跟念佛的结合,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达到我们临终的正念,是这个意思。

TOP

先讲因地。那么身为一个佛弟子,这当中有三个修行的主题,第一个就是我们讲刚开始的断恶修善,你一开始要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那么这个净罪集资的心态呢,敬上和下,你一定要有一种恭敬柔和的心。那么怎么实践呢?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那么在断恶修善当中呢,有两个力量是要成就的:第一个是行力,第二个是忍力。这个行力就是一种精进,就像一个人赚钱一样;那么这个忍力呢,就是忍辱波罗蜜,就像一个仓库。你要有赚钱,但是你也要有仓库把它保存下来。一般来说,我们在积集善业的时候,行力是容易成就,但是忍力就很难。古人说是“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难。你可以去做义工,做三天不休息,但是你没办法经得起人家对你一句的批评,就是你那个忍力动不动就爆发出来。那么一个没有忍力的人,就像一个人赚了钱,他没有仓库,你这个功德就不容易保存,很容易破坏流失。所以我们在积集善业的时候,除了有一种主动积极的行力,还必须对自己的逆境有所忍力。

    这个事情是这样,当我们在做善业的时候,如果你是顺境,你自己的身体也很健康,一切外在的环境都很顺利,你这个善业会继续做下去。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说:你在做善业,但是你突然间逆境重重,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能够继续走下去,那就要看你的智慧。我们要想一件事情,你积集善业,出现了痛苦的果报,这个果报是从哪里来的?这表示说,本来在你心中有一个重大的三恶道的罪业,因为积集善业,把这个罪业的势力破坏了,把它逼出来,叫重报轻受。所以我们在积集善业时,最困难难过就是说,当你的善业做得很强的时候,很精进的时候,它会把你内心深处的罪业逼出来。然后你觉得,哎呀,我怎么越做善法,我的逆境越多?这个时候你如果对业果的观察不够,你可能就放弃了。你想想看,你创造的是一个善业,怎么会出现不可乐的果报呢?这个东西就是你过去的东西逼出来的,你应该保持欢喜,如果没有这个因缘,你应该要到三恶道去。所以我们在积集善业的时候,不但是要有一种行力,还要有忍力。你要在逆境现前的时候,你要能够通得过去。

TOP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刚开始要成就一个善业力;第二个,你进一步要成就一个正念力。不管你是修天台宗、唯识宗、净土宗,所有的法门都没有离开善业力跟正念力两种的修学。我们刚开始归依三宝,我们是依止一念的信心来修善业,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种种善法的造作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想我们刚开始让自己的身心离苦得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因为你只是成就善业,我们心中的颠倒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我们顶多在内心的烦恼当中创造一个暂时的善业,我们颠倒的本质并没有太大改变的。所以我们透过善业以后,我们进一步要开始修学止观来加强心中的观照,到底生命的真实相是什么?透过一种如理的观照来消灭我们无始的颠倒,而产生一种究竟的解脱,而不是一时的安乐而已。其实所有的修学,它的根本就是在修正念这一部分,善业只是一个基础而已。

    那么我们心中的正念,从净土宗的角度,它所要求的特别是要求临终的正念,临命终的时候你要保持正念,你才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从我们修学净土宗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临终的正念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祖师的正念,你看历代的祖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他临命终的时候正念现前,那么他那个正念已经修到业净情空,他那个正念是没有杂质的,所有的烦恼完全被消灭、被调伏了。这种我们叫作净业成就的,但是这种很少很少的。所以祖师型的正念,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顶多能够做到凡夫的正念,没办法做到祖师的正念。什么叫作凡夫的正念呢?就是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保持一个忆佛念佛的正念,但是也夹带了很多很多烦恼的活动,因为我们没有断烦恼。所以我们一个临终正念,一个生死凡夫他肯定会夹杂很多的烦恼跟罪业在那个地方活动,所以我们一般凡夫的正念必须做到不随妄转。我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临命终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个内忧外患:我内在的色身即将败坏,我平常所爱的色身要败坏;外在的环境的干扰,亲属的哭泣,你肯定是百感交集的。你的心不是一个很平静的状态往生的。那么在这样的烦恼干扰之下,我们断不了烦恼的,但是我们可以跟它保持距离,这一点可以做到。你可以透过智慧的观照,你可以不随妄转。

    所以我们讲临终的正念,并不表示说我们没有烦恼,而是说我们能够真正地生起一种禅观的智慧来跟烦恼保持距离,而做到印光大师所强调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所以我们禅净双修,我们的主修还是忆佛念佛,但是你必须靠禅观来保护你的佛号。我们看到很多的同修在临终的时候失败了,因为他低估了烦恼的势力。因为烦恼毕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境界,我们平常对烦恼没有产生观照,没有跟它保持距离,你临命终的时候佛号现前,贪爱娑婆的烦恼也现前,结果你的佛号被烦恼所破坏,非常可惜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除了你念佛以外,你要加强你心中的观照。我再讲一次,我们断不了烦恼的,这是现实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随妄转,这点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希望透过三堂课,我们应该怎么样在心中,除了佛号以外,你必须另外要再出现一道的光明,让你自己能够在烦恼活动的时候保护好你的佛号,做到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断烦恼是到净土以后的事情。但是你要在临终的时候做到不随烦恼所转,那这个是要看你智慧的力量。所以说,我们为了能够达到禅观跟念佛的结合,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达到我们临终的正念,是这个意思。

TOP

  净土法门,不管是定心念佛、散心念佛都好,总而言之,临终的一心不乱是最终的目标,这个谁也不敢否定。不管说你这个人平常修的多好,只要临终颠倒,你就完蛋了;只要这个人临终的时候,昏睡,就完蛋了。所有念佛人的特色,就是到临终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的色身可以败坏、可以病痛,但是那个明了的心一定要很清楚──正念分明。

       这个正念分明有二种相貌:第一个,他的心是真实的,他心中缘真实的功德,一种出世的道心、成佛的心、救度众生的心。

       如果你临终的时候缘的是虚妄的心,还在打妄想──世间的名利、成败得失,那你以这个虚妄的心,你怎么念佛都没有用的。

       我们知道,感应道交的第一个就是真实的心,这是判定的标准。你临终的时候看这个人讲话,如果还讲一些颠颠倒倒的话,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他活在虚妄当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实的,你活在虚妄当中,真实跟虚妄是没有办法感应的,你要培养一种真实的心出来。

       第二个,你要培养一个坚定的心,就是无间心、无后心,这当然是行门。前面主要是一种经论的观想、解门上的观想;这个无间心、无后心,就是靠平常三业的加行──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名、意业的观想,身口意的加行,培养一个无间心、无后心。这个无间心、无后心,慧天老法师说:你先锁定一百零八声。他说:临终的十念,我们把它乘以十倍(哈哈),为了安全起见乘以十倍,差不多一百声,还多八声,一百零八声。就是你平常训练自己,专注的念一百零八声,这一百零八声当中没有妄想,无间念、无后念。

       所以你这个念佛,我觉得二个重点:第一个培养真实的心,你现在还活在虚妄的心、还在贪恋三界,那是不可能感应道交的;第二个培养坚定的心: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这个就是智者大师从种种的经论当中,摘录出的修行法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