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浅述老实念佛的方法

浅述老实念佛的方法

  

  佛陀早已明明白白地教诲我们:正法时代持戒成就,像法时代禅定成就,末法时代念佛成就。
  明朝净土宗的一代祖师莲池大师临生西前,众请留嘱,师曰:“老实念佛”。
  近代印光大师“凡缁素行人,如有问及宗教上者,惟以老实念佛四字,作为答复。”并且开示:“修净业人,着不得一点巧,偶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
  释迦牟尼佛、历代祖师、高僧大德所讲的一切教法,归纳起来就只有这简简单单四个字——“老实念佛”,但就是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把学佛人的行持总纲统摄其中了。
  “老实念佛”,我们先要依止一位老老实实的善知识,再在生活中老老实实念佛。然而,末法时代,去圣时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加之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以致善知识难得难逢。故古人常言“以古为师”,印光大师亦云:“引古为范”,实不虚也。净土宗之于东土,自庐山远公结白莲社,继有善导、承远、法照、少康等大祖师之极力弘扬,至近代苏州灵岩之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无不以身作则,以身示教,弘法于无形迹中,俾人人各尽己分,家家即成道场。尤其是印光大师,德行高深,弘一大师曾赞其为“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盖自云栖后,法化之广,未有如大师者。”印祖一生,闭关修持三十余载,而犹以“常惭愧僧”自谦,关中唯以书信开示学人,所言皆深符佛旨,代佛宣化也。后人结集成帙,名曰《印光法师文钞》,故我们学佛之人依止《印光法师文钞》是不二选择。
  “老实念佛”,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持戒律,老老实实地治习气,老老实实地尽本分。
  戒律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没有了戒律,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守一分戒律,得一分清净,成就一分道业;守十分戒律,得十分清净,成就十分道业。又佛陀在涅时叮咛弟子要“以戒为师”,就是要佛弟子在日常生活的举止行为中处处小心谨慎,随时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没有违反佛陀的戒律,时时省察己过,日日忏悔罪愆。有了戒行,自然生出了定力,不致随缘流转,为外界所影响;有了定力,自然发出了智慧,能够分辨正邪是非,把握住正确的修行方向,不致颠倒错乱,虚度此生。
  我们学佛之人,第一步功夫从何处下手?印光大师在《复郝智真居士书》中给了我们精妙的答复——治习气。
  虚云老和尚也告诉我们,学佛就是治习气,如果我们能改一分习气,自然就能成就一分道业;能改十分习气,就能成就十分道业。所以,学佛之人应该在治习气上多下工夫。
  治习气就是改正自己长久以来存在着的不好的坏习惯。人的习气总离不开贪瞋痴三毒。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地在行持上熄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只要自己是真心诚意地改过迁善,惭愧忏悔,心与佛合,行与佛同,与佛自然感应道交,佛菩萨必然加被。
  “尽本分”——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在家里好好地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在工作岗位上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并能在生活中随时反省,随时忏悔,惭愧有余,虚心向上,再能够加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老老实实念佛,就是我们学佛之人的典范。
  “老实念佛”,就是所有的修行都老老实实,一点也不谈玄妙,也不为名利,只是老老实实地起深信,发切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也正是印光大师遗教和现身说法的基本内容。大师度人多在身教,《印祖道风》一书载:“(大师)虽深通宗教,从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且师以法为重,以道为尊,名闻利养,不介于怀”,“师当日开示,‘今生不求人天福报, 来生不愿生富贵家’是谆谆然即以念佛求生西方相期许。”“师居山上,二六时中,唯念弥陀,两度掩关,空诸色相,影不出山者二十年”,“二十六年移居灵岩山,十余年来,内勤修养,外殷宏化,德望日隆,全国僧徒翕然景从。师复布衣粗粝,淡泊不改常分,洒扫浣濯,躬自为之”……师之一言一行,皆可为天下万世法,“非菩萨再来,何能如是!”我们何其有幸,于此末法时代,得以依止《印光法师文钞》,找对门路,只要修行如法得力,必然得到佛法的实益——念佛成就,花开见佛。
  当此末法时代,我们还应当记取印光大师的开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与其将精力时间耗费在看别人的不对,说别人的不是上,倒不如反求诸己,把功夫用在观照自己,纠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上。看别人,对别人无益,于自己有损。看自己,自己能因此反省思过,改恶迁善,别人也将因此受到感染默化,从而见贤思齐,这样的结果自利利他,己立立人,乃双赢也!
  如此老实念佛,是真正在学佛,愈是真正学佛,我们就会愈来愈单纯,愈来愈谦卑,愈来愈有惭愧心。单纯到念佛成了一种习惯,行住坐卧,不离一句佛号;谦卑到“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惭愧到好事完全推向别人,过错总是揽给自己。有这种大心量的人,就是真正的念佛弟子,是世间的善人,出世的圣者,于此,学佛就自然容易成就了。


——摘自《弘化》2009年第4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