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林文杰《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与伦理》

林文杰《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与伦理》




                 
                                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与伦理



                                                               林文杰编著


                                  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





                                                                  编者序

    近几年来刑案频传,轻者偷窃,重大者抢银行、抢运钞车、杀人掳命、六亲不认,可谓「世风之下,人心不古」。当今「伦理道德」沦亡,逆伦、奸淫、抢劫、诈欺、吸毒、谋财害命………等等,罪行日渐增多。使治安单位防不胜防,而一些有心于世的宗教家、道德家、教育家、企业家及许多有心的知识份子、社会中间人士,莫不焦虑万分,大声疾呼防治之道。
  社会上的歹徒为什么这么多,这是因为现在的人类道德观念太过薄弱,忽略伦理教育。难怪一些歹徒利欲薰心,为追求利益及物质的享受,不择手段。杀、盗、淫、邪、欺、诈、谋财害命等,横行肆起,不顾天理、道德,造成社会不安。这些都是因为对伦理道德的生活认识不够,才会误蹈法网,最后造成悔不当初。
  所以编者将应如何生活的「伦理道德」整理出来,呼吁志同道合之士,努力将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活与伦理,重新教育起,也真实的去落实、去实践。由于「伦理道德」是需要时间塑造,更需要正确的目标与方向来引导,所以我们要不断「开发启端」及「间隔重覆」的练习,如此才能将人性的光明面发挥出来。
                                                                   林文杰

    (编者学经历:国立嘉义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蓝石人力资源公司副总经理。)


 

                                                              前  言

    一、生活与伦理的关系
  人类是万物之灵,自有圣人治世以来,即教育人们重视伦常及守礼之观念。古代圣人教育我们三纲五常的生活信念,使晚辈知道礼敬长辈,长辈能关怀晚辈,平辈间互相尊重,更由实际生活中落实忠、孝、节、义的情操。倘若做人违背了纲常伦理,世界必定会大乱,由此可见伦理与我们生活之密切。
  伦理是人伦之理;人与人相处之道,人际关系应有的共同规范,并且是时代的潮流。当人对人一切有秩序、有脉络可循的条理;而进一步由本性良知自然流露出来的道德行为,就是新世纪的伦理精神。
  我们发现,目前社会普遍呈现一种弊病,那就是生活离开了伦理道德。因为生活中一旦少了伦理道德,生活就会变得没有内涵。虽然我们生活富裕;虽然物质生活充足,但是生活还是很空洞,茫然而无目标,也不知道我到底为什么而活?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更不知道到底心中少了些什么?
  新世纪的伦理精神,是人类自我开发启端的自觉心。如果我们真的要找到缺少的生活内涵,我们一定要将「伦理道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时何地,谨守分际,表现在自己的身上,这就是伦理精神。

  二、人伦失序,价值观错乱
  翻开人类的历史,当君王无道,或是人臣篡逆。正所谓「君不君、臣不臣」时,往往造成整个国家、社会的动荡。远者如桀、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乱臣贼子;近代如袁世凯之称帝,军伐之割据,无非是为了权势、欲望而乱了纲常,不但葬送了个人的前途,更将广大无辜的百姓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看看当今世界的乱象可谓历史未有的情况。在功利主义挂帅下,越惊世骇俗、越标新立异的人,哪管所谓的羞耻!哪管所谓的是非!照样有人吹捧,照样财源广进,se 情的泛滥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越咸湿、越重口味的谈话性电视节目,越残暴、越骇人听闻的新闻报导。还有所谓的「限制级」影片、杂志,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哪管有何伤风败俗!哪管未成年!再加上se 情网站比比皆是,谁家没有青春期充满好奇的孩子,为人父母不担心吗?「笑贫不笑娼」已经不是讽刺的话,早已成了现实人生的写照。外遇问题更是司空见惯,离婚率节节上升,许多的家庭问题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有如滚雪球一样。
  五伦中,在夫妻这一伦,在提倡女男平权的今日,在谁也不服谁的意气之争下,有几对夫妻还能「相敬如宾」,还能「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呢?夫妻之伦是其他四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伦。当今社会上的男、女对于夫妻相处之道很少了解,加上媒体在家庭道德错误的推波助澜下,全人类的价值观均已错乱、混淆,导致人伦的失序,造成了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随着家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之下,越来越多的大人、小孩活在焦虑怀疑不安之中,因此忧郁症患者与日俱增,自杀率也日渐升高,这一切均反应了人伦失序,价值观错乱下的浩劫!

  三、人类欲过新生活,唯有依循固有的「纲常伦理」
  我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自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匹夫民妇,均以奉行伦常,勤修道德作为修身及为人处世的明灯与指南。所谓「有道明君,无道昏君」,历代朝野君、臣若能奉行伦常勤修道德,则国家兴盛、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可见「纲常伦理」是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也是天下万民立身处事应奉行的行为准则。至圣先师孔子尽其毕生心血,阐明三纲五常、五伦、八德的真理,使百姓万民有规矩可依循,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治国救世的宝器。
  近半世纪以来社会变迁快速,可谓为「狂飙的年代,人心不古」。利益薰心、道德日渐低落,人与人的明争暗斗各处均在演出中,难见和谐盛世,使得发源于我国的「纲常伦理」濒临崩溃的危机,社会日渐混乱;人心不安,为求物欲的享受,不分是非、不择手段,犯罪案件日益增多,杀、盗、淫、偷、抢、拐、骗….等层出不穷,使得治安单位防不胜防,而一些宗教家、道德家、企业家及许多有心的知识份子、社会中坚人士,莫不挺身而出;大力急呼,宣扬「伦理道德」或极力研究防治道德沦丧之道。
  对于「纲常伦理」逐渐陌生的新世纪,人类欲过新生活;唯有依循固有的「纲常伦理」,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及了解,何谓三纲?何谓五常?何为五伦?



                                                            第一章  三纲


    儒家思想的「三纲」,指的是「君臣之纲」、「父子之纲」、「夫妻之纲」。
  「纲」者,纲领也。正规的领导、劝化、指挥。就好似一条正直的粗绳,能领导一切细绳,不弯曲。又好比一位正人君子,能够教导许多人,让许多人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许多人接受领导、劝化、指挥后,不敢再去做坏事,让许多人变成端端正正的人,也能成为一位正人君子,并且成为他人的标竿、模范、灯塔。
  当领导者要领导团队、带领他人之前,自己要先成为他人的榜样。因此儒家将人与人互动行为之规范、模范,定位为「纲」。「纲」就是行为准则,「纲领」就是领导者以身作则、做规范、模范、灯塔,并以「正规的领导」、「正规的劝导」、「正规的指导」,这「三导」做为领导者的责任。就好似将衣服挂上衣架,一定要从衣领的地方开始吊起,到后面才会像一件衣服的样子。如果从其他部位来吊衣服就不整齐了。一件衣服一定要正规的衣架、正规的吊起、正确的从领子挂起,一件衣服美丽的形体就自然展现出来了。所以做一位领导者,除了有「纲」,还要有三导:「正规的领导」、「正规的劝导」、「正规的指导」。
  儒家将「纲」:模范、榜样,归纳有「三纲」,即「君臣之纲」、「父子之纲」、「夫妻之纲」。君做臣的模范,中国古代君主只要勤政爱民,以儒家之「纲常伦理」做为治国之本,这朝代的百姓有福,因为国泰民安。如果家庭有「五伦」为准则,父母以「纲常伦理」做模范,子女「以孝侍亲」时,这个家庭一定有福,因为「子孝孙贤」。夫妻同心协力相敬如宾,这个家庭的成员有福,因为「家和一定万事兴」。如果企业有「伦理纲常」之行为准则,领导人以「纲常」为模范,这个企业的员工有福,因为组织一定和谐与欣欣向荣。「纲常」是人际关系的相对论及互动的行为。相对就是彼此的对待,互动就是彼此的信赖。故儒家思想的「纲常」,就是谈待人接物之道,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养成习惯。
  「纲」就好像我们为人处事有一定的方针,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纲要,因为「纲」好比火车的车头,轮船的指南针,汽车的方向盘等枢纽,这枢纽若导引为正;后面的就会正。若导引为斜;后面就跟着歪。所以君主为文武百官及天下万民的模范、表率。为人父母的;其行为是儿女的标竿。做丈夫的;其行为是妻子的行为准则。


  壹、「君臣之纲」:
  君就是领导者,臣就是被领导的人。君臣的关系是「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以上所说均为相对位置。

  (一)君止于仁

  有君就有臣。有领导人,就有被领导者。有被领导者,才有领导人。君处在上位,君最重要的是在对待国民有仁德之心、有宽容大爱的心、有悲天悯人的心,领导各朝臣;拥有为百姓服务的心。君主每天想的是:「如何能够让国民安居乐业,给国民快乐幸福,看到国民不快乐、不幸福、不安定,心中比国民还要忧心,还要难过。」这样为人君主,就是「仁德、爱民」的展现。
  1.孟子提出君主要得民心;应以「民为中心」、「民为邦本」、「施行仁政」的治国基础。将百姓放置于心中第一顺位,并以百姓为国家的磐石,一切的治国理念,都只有立在这一根基上「爱民、利民」,其理念才能稳固、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并且施行仁德之政。
  2.孟子对君主行仁德之政的说法:
  (1)推广恩德:君主以德服人,爱护人民,受老百姓拥戴,因而可以得民心统一天下。
  (2)善待长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君主有敬老护幼的心,又能推己及人,把爱自己亲人的心推广到爱别人、爱护人民上去,令人民安居乐业,这样必定会获得人民拥戴和支持,这样治理天下,便好像在掌上运转丸珠一般容易了。
  (3)顺序推行:为人君要治理好国家,必先从家庭做起,以身作则,先做自己妻子的榜样,然后做兄弟的榜样,逐步把自己的作为推广开去,才是治国之道。
  3.孟子认为君主应提出爱民、护民的具体措施及实行方法。要拟定正确的方针安定人心,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措施,并且保护百姓不在恐惧不安的状态下。所以君主提出的治国政策,要以全民为考量,而非只是为了本身利益或巩固政权。
  4.孟子认为君主要得臣服
  (1)以德服人:君主应该修身养性,加强仁义道德修养,弘扬人性中光明的品德。君主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所以君主先重视自己的品德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2)进贤必慎,用贤必信、尊贤使能:君主用贤士,必先注意贤士的品德修养,是否有君子立身处事的基本内涵。君主才能任用这个贤士,并能够知道贤士专才,放置在适当的职位。
  (3)以规矩成方圆,秉公处理:君主与朝臣应明定规范,成为君臣之间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共同建立与制订成为和谐融洽的上、下关系,并认清自我转化与管理的问题,自我转化是本,管理是末。这关系君臣都要严格遵守,若有违背秉公处理。

  (二)臣止于敬

  为人臣子的知道时与位,最重要的是敬重君主。忠于国家、人民及职守,并以仁义之道辅佐君主建功立业。同时也要重视个人的品性修养。


  贰、「父子之纲」: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父母是一家之主,要有教子的道理,以身作则,处事要有规矩,举动要有礼让,做模范的父亲与母亲。
  父母为一家之主,要有教子的道理与方法,并以身做作则。待人处事,要有规矩,举动要有礼让,做个模范的父母亲。只要是为人长辈的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让晚辈的人有好规矩的言行可以效法。如此当晚辈的自然知「孝、敬、明、礼、义」,对工作能勤勉、耐劳,又不懒惰、奢华,也不会随便浪费、透支开销。这就是「父慈子孝、父宽子顺」了。
  身为父母,在小孩生出来后就要能教导、养育。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身为父母要教导儿女做好的言行举止,当然父母就要以身作则。譬如说教小孩不要去不良场所,可是父亲却每日醉醺醺的回家。教导小孩不能抽烟,但是父亲却每天烟不离手。这样想把小孩教育好吗?一定很难的事。
  父母已经是成年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正确的道路。前面提过「纲」是领导、劝化、指挥的责任,这是三个「纲领」都共有的。所以领导自己的儿女,要做好榜样给小孩看。我们经看到一些小孩跟父母讲话、走路的样子很像。父母热心助人,小孩也会见义勇为。父母自己好就好,小孩也会比较自私。因为小孩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父母的习性,所以为人父母,要做正确的模范给小孩做好模范,因此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子之道严父慈母

  在家庭中做父亲要能严厉,做母亲要慈爱,一个是白脸,一个唱黑脸。有时父亲慈祥、母亲严格。不能父母都宠小孩,也不能都凶或责打小孩。
  教育小孩的方法有六项:
  1.从小调教:台湾俗语说「小时偷葫芦瓜,长大就会偷牵牛。」从小就应开始教育伦理道德、知书达礼、勤俭务实。稍微懂事就应趁早教育起。
  2.注意交友:小孩懂事后就要注意他们的交友,小孩的行为只要看他们的朋友就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好的环境,会影响小孩的身心发展。如果交到的朋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是益友;应鼓励交往。如果交到的朋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是损友,应纠正交友方向。
  小孩基本上很单纯,所以不一定会区分益友或损友。父母要多费精神去了解小孩的朋友交往情况。应该鼓励小孩多交「三益友」这些朋友,如果从小交友不慎,又管教不妥当的话,将来就很难管教了,更要防范小孩交到损友。
  三益友:
  友直----很正直、很忠诚的朋友。
  友谅----有信用、脚踏实地的朋友,不欺瞒不作假。
  友多闻----有博学多闻,又好学习的朋友。
  三损友:
  友柔善----谄媚奉承的朋友,表面很忠实,其实不然,根本表里不一。
  友便辟----两面奉承的朋友,没有忠诚信实。
  友便佞----说话很圆滑,但无实学,不实际。
  3.教育礼貌:父母教育小孩从小要有礼貌,也要教育怎样以礼和别人相处,怎样以克勤克俭之礼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的道理。落实在食、衣、住、行、育、乐生活当中。
  4.鼓励学习:学习是长期投资自己,父母亲要多鼓励学习。如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生命教育、人文艺术、健康医学等。从中再找寻小孩兴趣所在,最好的还是人文教育先打基础,并且要半鼓励、半勉强,视小孩个性而定。
  5.为人处事要有规矩:为人父母,在处理人与事当中,在家庭内不要认为我们的小孩还小,就可以用骗的,用哄的。也是要依照规矩,要守信用。不能以为是自己的小孩,就可以随便对待。对待小孩一样要有规矩,照样要守信用,以树立典范。
  6.举动要有礼让:为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各方面的一举一动,都要有礼让。因为父母是家庭的标竿,是灯塔。所以一举一动都要有礼节,这也是无形中给孩子效法的地方。有礼让才能做个模范的父母,做好优秀的示范。
  所以父母教育小孩要有方法,要有纲领,要以身作则,如此方称「父为子纲」。

  (二)子对父之道
  做子女的应该从小努力用功读书,修养品德,锻鍊体魄,不让父母亲担忧。成家立业后,父母亲年老体衰时,除了饮食的奉养外,还要对父母说话和颜悦色、婉转得体,让父母听到心情愉快。
  并且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1.居则致其敬:在生活起居中尊敬、孝养父母。以诚敬之心,孝顺父母。父母亲在乎的是儿女的真诚心,不必山珍海味、不必豪宅大院,如果没有真诚心,又与饲养动物有何差别。
  2.养则致其乐:奉养父母,要抱着愉悦快乐的心情,使父母也能高兴。另外也要分担父母的劳苦。
  3.病则致其忧:父母亲生病,应该担忧,有人说久病无孝子,但是反思我们小时候生病时,父母不眠不休的照顾我们。所以在父母生病时也要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照顾。
  4.丧则致其哀:父母过世,真心的伤悲。
  5.百善孝为先:做任何善事之前,应把孝道摆在第一位。须记得有一句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说明随时随刻都要对父母尽到孝道。


  参、「夫妻之纲」:

  做丈夫的为一家之主,要做家中每个成员的好标竿,树立道德典范。让妻子可以效法、学习。夫唱妇随,夫妻相敬如宾,坦诚相待、体贴关怀、鼓励安慰,做为齐家之本。
  男婚、女嫁后,夫贤、妻慧。男方有道德、品性做聘金。女方有三从、四德做嫁妆。共组成家庭后,互相谋合恩爱的感情,诚恳、正直,相互尊重。做妻子的,在先生落魄、失意时,安慰他、鼓励他、支持他,而不是以行动或言语藐视他,甚至于不能共患难。身为丈夫,在事业有成时,仍然行为端正,照顾家人,共享天伦。而不是四处招摇、快乐,甚至于抛妻弃子,另结新欢,造成家庭破碎或是家破人亡。所以夫妻是一体,要祸、福共同承担,不能只有共同辛劳、共同担忧,而不能共同享乐。
  「相敬如宾」这句话,是男、女在结婚时,许多人拿来祝福新人用的。但是不能只是听到祝福「相敬如宾」这句话,还要收到,并且去实践、做到「相敬如宾」这句话。夫妻要确实的使用「尊敬」。一般夫妻之所以会起家庭革命,夫妻会争吵,合不来,主要就是相处久了,变成随便,忽略了真诚的心。将相敬如宾这件事放置在心外,变成放肆了。如果我们转个心念:「对方不是我的妻子、不是我的丈夫,而是我的贵宾、客人。」我们对贵宾态度肯定会很客气、很尊重的。我们对待贵宾肯定不敢怠慢、不敢粗鲁的。假如我对待贵宾无礼、不客气,下次贵宾就不来了。如果我们去人家家中做客,肯定很客气、很有礼貌的。如果我们在人家家里做客,大吼大叫、出拳动脚的,很粗鲁,下次谁还敢邀请我们呢?所以现在家庭的破碎,家庭的革命,是因为大家没有相敬如宾,一个人大声,另外一个就大吼。一个大骂,另外一个就大哭。难怪天天争吵,天天家庭革命。所以家庭要和谐,家运要兴旺,那就是夫妻要相敬如宾。
  家庭运势要旺,就是彼此要坦诚相待。既然是夫妇同体,祸福与共,所以要互相坦诚、坦白,先生不要做一些太太不知道的事情,或是对不起太太的事,丈夫多欣赏妻子的付出,多聆听妻子的心声。夫妻之间除了互相坦诚、互相坦白,还要互相礼让、尊重。现在是女、男平等的时代,要彼此忍让,如何做到忍让呢?丈夫心情不好,妻子多关心、多忍让、也多体贴关怀,妻子多鼓励丈夫的尽责,多感激丈夫的体贴。妻子心情不好,丈夫多关心、多忍让,也多体贴关怀。夫妻两个情感肯定会更加融洽。尤其是要更能体会妻子的辛苦,因为现在都是双薪家庭。妻子又要工作,回家还要煮饭、做菜,还要带小孩、教育小孩,还要整理家务。所以为人丈夫,要多分担家事,分担妻子的工作。
  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有夫、有妻、有儿女。假如家庭中少了太太,留下小孩让丈夫扶养,丈夫少了太太看顾小孩、料理家事,这个家庭会正常吗?若是太太少了丈夫,家庭的经济重担就若在太太身上,多了份操心,家庭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压力,家庭肯定乱七八糟。所以夫妻两人,若是能够同心协力、各尽本份、彼此体贴、彼此感恩、彼此赞美,家庭肯定幸福美满。夫妻两个要在婚姻的每一个不同阶段里,不断地去学习爱对方,和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彼此分享家庭生活上的重担和喜乐,也可以彼此学习、扶持及鼓励。所以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世贫」。

TOP

续 1




                                              第二章  五常




    儒家的五常,就是道德的依据、人性的根本。五常的五者:「仁、义、礼、智、信」。常者:「经常、平常、日常,万年不灭,千古不变」的意思。五常在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自周公治理作乐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均能奉行伦理道德而不踰矩,使百姓安和乐利,国泰民安,都是以此「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体,正确落实去实践,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伟大道德的规范。由此可见,五常对人们有多么重要啊!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人类的智慧宝典,都是人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内涵」。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能够头顶着天、脚立着地,是因为具备五常、人伦。如果每个人都以五常为规范,为应该有的「本质内涵」,那么做出来的行为也会中庸、中道、不偏不倚。
  伦理道德,是目前社会上都在谈论的话题。但仅止于此,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去阐述道德的本质内涵,甚至于怎么去执行道德?怎么去修正德性?似乎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拿出一个比喻:这就好像一粒橘子,如何看出橘子的内容呢?橘子是有本质内涵的,我们看到是的外表是橘子皮,要将橘子皮剥开才能看到橘子瓣。看到橘子瓣(本质),还要将它再拨开一瓣一瓣的放到口中,吃下去、咬出味道来,才能尝到甜美的汁(内涵)。若要形容它的味道,非得亲自品尝,亲自体悟这种感觉,若要说出来这味道,只有自己才体会的到。而且每个人感觉不同。
  道德就像是大众所谈论的橘子。道德的本质「仁、义、礼、智、信」就像似橘子,也要将橘子皮剥开才能看到橘子瓣。再者将道德的本质「仁、义、礼、智、信」剥开,一瓣一瓣去咀嚼与品味五常的内涵,落实,去实践、去了解。也非得亲自品尝,亲自体悟这种感觉,一瓣一瓣去咀嚼与品味五常的内涵,若要说出来这味道,只有自己才体会的到。而且每个人感觉也是不同。但是一切拿捏全凭藉良心,凭藉着如何开发启端,凭藉安宅的学习,凭藉如何将尊重放置在心上,这几项基本功夫。
  玉的美要经过「切、磋、琢、磨」的复杂匠工,才能焕发玉的润泽。所以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要经过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气度的洗礼,才可以获得的文质彬彬、举止高雅。这就像获取美玉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这样玉器又成为君子修养、磨炼品性的象征。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透过做中学、学中悟,去察觉这个感觉及体悟。若要说出来这「本质内涵」的味道,只有自己才体会的到。而且每个人感觉不同,察觉的快、慢不同,但是只要愿意去学习、去改变,那么肯定会成功的获得受人敬重的德性,获得融洽的人际关系。
  道德的本质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道德的内涵是:
  1.仁:「恭、宽、信、敏、惠」。
  2.义:「忠、勇、廉、耻、悌」。
  3.礼:「貌、敬、谦、让、谨」。
  4.智:「博、知、达、命、穷」。
  5.信:「中、诚、真、实、笃」。


  一、「仁」的内涵
  「仁」者就是人的恻隐之心、良心、慈悲、正直、良知、良能、善性等。
  五常之「仁」,指的就是人的良心、心性。当今社会的人都会说:「现在的人,良心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良心没有了,是看不到了吗?还是故意忽略良心的存在?刻意将慈悲心藏起来?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的良心不见?却不知道我们自己的良心是否还存在!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良心是否还存在?检视一下就知道了。「仁」是慈悲的行为,良心的流露。譬如说我们看到别人生病了、受伤了,会不会难过。看到别人家中发生变故,会不会同情、会不会心酸,就可以检视出来了。还有就是「仁」之本,是恻隐之心,是人人固有的。有恻隐之心,就会慈悲别人、同情别人,这就是「仁」心之行为,这是人所具备的。当我们检视并看到自己的良心时,还要发露、开发启端,感受悲悯之情。
  1.恭:恭而不侮。我们对人恭敬、做事做人谨言慎行,就不易招致别人的侮辱。我们对人恭敬有礼,就不会招致别人的侮辱。我们没有对人尊重、恭敬,别人回馈我们的肯定是负面、不客气的。所以别人会对我们尊重,印象很好,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的尊重、敬意有多少。
  2.宽:宽而得众。待人的心,宽容忠诚,就易得他人拥戴。世界上送什么东西给人最有价值?送什么东西人家更喜欢我们?是钱财、珠宝吗?不是的!送给别人别人最喜欢的是「宽」。别人做错事,我们不去计较、不批评,还能原谅。这样的宽,就是以德服人。反过来的报答是更多、更可贵的。
  3.信:信则人任焉。与人的交往以诚信实地实践,就易获得他人信任。你若能守信人家会很信任你。处理事情有条不紊,讲话实实在在不欺瞒,一定能得到人家的信任。
  4.敏:敏则有功,贯彻执行。好学不倦、做事勤奋、谨慎说话,也会让人尊重。做事勤快、务实、迅速、确实,就容易成功。做事要有效率,用对的方法。要有效果,做对的事。
  5.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慈祥的爱、给人恩惠,当有事求助别人时,反而就容易获得他人支持与协助。所以要到处多施恩惠给他人。多施恩惠给他人,自己吃亏不要紧,不要去占他人的便宜。对他人多施恩惠,他人肯定愿意为我们做事。我们多施慈祥的爱、诚心、诚意给他人,他人对我们的印象会很不错的。


  二、「义」的内涵
  羞恶之心、大「义」行事(正义)、义气、道义,要羞耻憎恶,「知耻近乎勇」,包容心,「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等等对「义」的解释。
  羞恶之心,「义」之端。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仁义是道德的代表。「君子行仁道」仁就是「道」的本体,「道」是道路,是人身应该走的正途,应该要做的正行。「义」就是「德」,「德」的本位是「尊」,遵守本份、尊师重道、尊前提后、敬老尊贤、公私分明等,这些都是「义」的范围。
  1.忠:忠者,竭诚,为下克忠,事上竭诚。对人要拿出诚意。对人讲话不能够没有诚意,对他人说话不够诚意、不够真心,就是不义。生活中少了义,自然也失去忠。
  2.勇:勇者,见善而行,见过必改,勇也;勇于担当。勇不是匹夫之勇,不是力扛九鼎、身体很勇猛的勇。真正的勇是见善而行,看到该做的事情能够赶快去做。做任何事情都要为自己负责,勇于承担,才是真成长。尤其是在困境中时,碰到不如意的事、不顺利的事,都要思考每个困境来临时的存在正面价值,而不怨天尤人。因为增加负担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是挫折、打击或挑战,但是当我们开发启端「勇」时,反而给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3.廉:廉者,明察也,公私分明,品德高洁,无愧于心,不义之财不取,廉也。廉就是清廉,能够廉洁、清白,这是可贵的情操。清廉就是眼光明亮,公私分明,很慎重在待人或处事分辨公与私,不会混杂在一起。为人品德要高洁,无愧于心。不义之财,不贪不取。公家资源,不假公济私。现代有许多人为什么会为非作歹,是因为他的心中并不将良心放置在心上。
  4.耻:耻者,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心莫存邪念,莫做亏心事,羞愧之心,耻也。正人君子知耻,且会纳雅言,以智慧化解一时无心的错误,这是很高超的情操。在生命中谁人无错,但是重要的是知错就是要能够改过,而且我们也要原谅别人的错。
  5.悌:悌者,顺也,善事兄长,携手向善。弟兄有错,宜互相开导悌也。悌是兄弟姐妹之情谊,这情谊有关心、有互助、有互尊。如果是在职场,就是同侪之情意谊。情谊就是义,兄弟有过失,基于手足情谊要互相开导,要能合作,合作最重要。职场也同要能分工合作。


  三、「礼」的内涵:
  恭敬之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摸、非「礼」勿看、守法礼、要知谦恭、谦辞、退让、「礼」也是个人修养、人格完善的基本法则。「礼」是做人的起头行为,也是为人行为的定理准则。人品的依规,待人处事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修养及内德有多深,从他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得出来。怎么看?由说话的语气。譬如说对人的基本尊重,不论贵贱、不论高低,均是发自内心对人的尊重。在行为上接物上,均能彬彬有礼。将尊重所有的人都表现在「礼」上面。
  待人处事的「礼」,只不过是「礼」的一部份。最重要的是将「礼」放置在心上,并要会开发启端这个「礼」。「礼」就是要知谦恭、谦辞、退让之心,人人能够拥有辞让之心,互相辞让。能够被侮辱,仍然表现出「礼」的礼数。我们表现出的「礼」,应该适用于一般场合。还有在职场中、在家庭、在社会,也就是说在任何场所,都要用「礼」。对父母、对妻子、儿女、对长辈、对主管、对部属、对朋友、对陌生人等等。对待人们这都要有「礼」的内涵,也要会随时开发启端。有「礼」的开发启端,才能文质彬彬。
  1.貌:貌者,仪容,行为端正,真诚不虚,诚于中,形于外是谓君子之威仪。「貌」就是我们的服装仪容,行为的举动。服装仪容是外在的「礼」,如果我们衣衫不整或是穿的不得体,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就不好了,衣冠不整,言行轻薄,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则很难有威严。人既陷于轻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谨言慎行,自然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了。还有内在的「礼」,所谓内在的「礼」,就是内心生发出来的言行举止。这也是别人看得到的,譬如走路、吃饭、说话、应对、进退等,这些都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要让人尊重,内、外的礼仪都要很注意。
  2.敬:敬者,平时一举一动,合乎中道,一言一行合乎理,举动言行发之以正。
  在任何地方都要以礼貌尊重他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言行要合乎中道,不能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任性。尤其是在职场中,与同侪朝夕相处很长的时间,做人无礼到让人敬而远之,这样的做人处事就不好了。更不能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我们将心中放置了「敬」在心上,对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开发启端这个「礼」,发于正念不偏颇。
  3.谦:谦者,逊让不居功,功成身退,谦正进修,不耻下问之谓也。谦的意思是讲话很谦虚,不会膨胀。我们如果不谦逊,很快的就会被看出来、听出来。因为虚伪的话、虚伪的行为,一被别人评量出来时,人格就很容易被看轻,更会被看不起,所以我们为人要谦逊。
  4.让:让者,举贤才,扬善行,能忍辱,外有让德,受人侮辱,也不生怨恨。「让」就是推荐贤才。我们看到有能力、有德性、有担当的人,要推荐给需要的人。若是看到这是个贤才,却很怕他胜过我们,所以封锁这位贤才,甚至于还将贤才的功劳揽在身上。若是有这种想法,可是非常错误的,所以一定要见贤则举。「让」就是发扬他人的善举。看到别人的优点,要赶快去宣扬。我们能够内有忍辱,外有让德。受人尊敬,不会很高兴。或是受人侮辱,也不会很沮丧、心生怨怼。有时快乐、有时怨怼,那么我们的情绪不就落入别人的掌控中,随时受别人影响,这样的人生肯定不开心的。所以我们的心情,要能够对于别人的敬和辱,都不会高兴或怨怼,这就是「让」。
  5.谨:谨者,处事慎重,暗室无欺心,无不会有差错,而坏礼德。为人处事,本来就是要很谨慎。有的人在工厂作业,操作机器动来动去,就是要注意职场安全。做内勤的会计师,就要将帐目谨慎处理。所以不管是任何职务、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很细心、很慎重、也要很努力。做事做的很妥当、不能马虎。做任何事都要暗室无私心,凭良心做事,不自欺欺人。


  四、「智」的内涵:
  「智」者,智慧也。是非之心、要辨别是非、柔和反省不对之处。
  知识是后天的学习,学习能够无远弗届,要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只要用心,头脑可以不断开创许多的思想、许多的看法,这些就变成生命中的经验值。所以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阅读,因为阅卷有益。有的人从小开始学习,学习到老,知识渊博,学历很高,但是别人看不起他。为什么?因为他只有知识,只有学历,但是没有让人尊重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将知识,转化为德性的新力量「智慧」,这样知识才有所发挥,否则也还只是知识。知识是由思想引发出来的言语或是文字,再透过学习、付出,又再转为思想,如此不断循环。所以人们不断激发思想,只是为了学习。而这个思想却千变万化,上午、中午。甚至于晚上都不同。所以要创新,就要有知识,要有知识,就要不断学习。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具备同样的知识。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思想才能真诚。思想真诚后,开发启端才能端正。开发启端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知识转为智慧的新力量。所以知识与智慧是环环相扣的。
  现代的人太过重视知识,过份自信、过度自我、知识认知过强、过度依赖科技。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知识的背后,还有爱的内涵、还有感恩的内涵、还有清净心的内涵、还有自律的内涵、反省改过的内涵。这些属于自律性的内涵却不见了,如果初期我们愿意开始改变,学习开发启端道德内涵,初期会比较辛苦,但是习惯后自然就会很自在了。因为智慧产生了。
  1.博:博者,博爱、博古今之学,时时习之,以启良能。对人要以广大宽容心,对待他人。将他人视为手足,去爱护、去包容。另外我们要博古、今之学。古代、现代的都要广泛去学习,而且时时复习、时时与他人研究,能够启发我们的良能,万物的理自然贯通,智慧自然产生。
  2.知:知者,智慧。就是用良知、良能判断是非、善恶,及思考言行举止的标准。
  当启发我们的良心时,很自然的自已会去判断是非、对错。知道的事就会谦逊的说知道,不知道的事也会诚实的说不知道。不会不知道,却假装知道,不懂的,却假装懂。
  3.达:达者,达观。就是能通达事理、真理,逆来顺受,不被外力所蒙蔽、所迷惑。做任何事情都要乐观豁达,并且能够深入事理,了解清楚。当逆境来临时,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当困难来临时,能够勇敢接受挑战,并且面对困难去解决。目标很明确,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不好,而动摇心情,也不会因为人事上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也不会因为利益迷惑,而乱了分寸。
  4.命:命者,肩负使命行事,进退合宜。做事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要知道我们在做人的根本价值是什么?才能与目标相互辉映,知道目标而且朝向目标努力不懈。在社会中待人接物能够得宜,有能力与人应对进退,就是做人得宜。我们能随时随刻将五常「仁、义、礼、智、信」开发启端,去学习待人接物的规范,做人处事进退就会得宜。
  5.穷:穷者,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穷」的意思是先尽力的学习,将自己的人格品德做好。做到不计较、不比较的情操。然后才能去告诉他人或是影响他人,做好人格品德。有时我们在职场中,看到不顺我们心、不如我们意的事,如何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好该有的责任,再去谈如何去帮助他人。否则没帮好他人,自己反而也眈搁了应尽的责任。一滴水可以救人,可以滋润大地,可以带来生机。一滴水累积起来,可以冲溃河堤,可以淹没平原。水有功用,也有破坏。但是水是从细小开始累积,所以水滴给我们启示,我们要从自身开始做好人格品德,才能再去帮助更多的人。


  五、「信」的内涵:
  相信、信任、信心、诚实、信守承诺。「信」统四端,兼万善。「信」结合「仁、义、礼、智」。待人处事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诚信」。有句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指一句话说了出口,即使用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来。后人就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来表示说话算数,不能反悔。或是「一言九鼎」是指正人君子说一句话的分量,有九个鼎那么贵重,很有分量。
  诚实不虚伪。我们答应将工作完成,当时间到了就要完成。我们与人约定好的时间,要守时。我们所有的念头都是诚信,能守信,也会兼善「仁、义、礼、智」。假如不守「信」,「仁、义、礼、智」,也会做不好或做不出来。说话不讲信用,行为不脚踏实地的人,也无法实践「仁、义、礼、智」。所以「信」不是只有守时,还要能彻底实践「信」的承诺。
  不欺骗。我们应该有过经验,那就是如果有说谎怕别人揭发,就要不断的圆谎。也就是说,假如我们说了一句欺骗的话,就要用十句欺骗的话来掩盖这句欺骗的话。这十句,也许又要用更多的谎言,才可能消除这句谎言,一直不断的想办法圆谎。这样只要一次被拆穿,信用就破产了。
  1.中:中者,中庸、中和。喜、怒、哀、乐发于中道。中,是中和。是「信」的位置,是统五常中四端的正中心,上下、左右不偏不倚的中心点。中道的正确意义是什么?比如说,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顺利的运送到下游,耍顺着水流而行,不能靠到岸边搁浅,也不要沈没在水底,才能到达目的地。中道又如弹琴,如果琴弦太紧,声音粗涩;琴弦太松,则声音沈闷;不松不紧,声音才会美妙。
  2.诚:诚者,理性、良知、良能,择善固执。理性是不随便发端情绪,不感情用事。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句话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也就是良知、良能都是与生俱来,只要愿意开发启端就显露出来了。良知,也是个人在道德上的自觉、自动、自发。
  3.真:真者,真实、真情实感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老老实实做人,待人接物或对待生活本身的态度,就是一种真情实感。真,也是对待自己不自欺,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现今社会的诱huo很大,一个不小心就陷入陷阱中而无法自拔。唯有「反朴归真」回归到现实面,生活才能有价值。
  4.实:实者,实事求是,言忠信、行笃实,光明磊落,诚实。生命中原本就有高、低潮,当生命到达高潮时,不能骄傲。当生命下降至低潮时;不气馁。实事求事;不虚假。在职场工作也是一样。有的人因为能力、学历比他人高一等,却了高傲的心,这也是不合乎「实」的中道。待人处事只要说真话、做实事,对自己的职位、工作尽忠,讲信用、纯厚朴实、实在、光明磊落、不欺瞒、不虚伪、不掩饰、正大光明,这样就是诚实。
  5.笃:笃者,言行合一,实恭、实敬而行之。真诚的去学习,对人恭敬的心。真意去忏悔,改过不好的心。虽然不容易,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愿意花许多的时间去做休闲、娱乐的事,但是也要花时间在调养本身的内德气息上才是。
  当我们咀嚼了五常的内涵后,可以知道当人错用了五常,或是失去五常后的结果,就是被人拒绝往来,人际关系差。家庭中,失去五常后的结果,就是家庭破碎,家境变差。职场中,失去五常后的结果,就是不被认同,事业工作变不顺。所以我们知道五常缺乏时的症状,也知道药方就是学习五常之道,我们就要尽速的学习五常的德性,改善错误,并将五常之道发扬光大。



                                                            第三章  五伦


    儒家思想的「五伦」是人与人的互动行为。这样的互动行为需要有领导、有规范、有模范,让他人去学习与遵循。因此儒家思想以「五伦」做人际关系的规范。
  所以「五伦」有:

  1.「父子有亲」:阐明「父慈子孝」的天经地义、人情至理,为人父母做子女的榜样,公平对待子女、媳孙,才能获得子孙应有的孝敬。父母教子有方,使子女长大成为有用的人,而子女孝顺父母,尽孝道的行为,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原则。
  (1)为父母者必须遵守着:
  ◎为父母者,必须负起教育儿女长大成人的任务。
  ◎为父者不良嗜好定要戒除,如嫖赌饮及酒色财气,以免给子女染上坏习惯而学坏。
  ◎子女有过错要婉言劝其改过,慎勿过份打骂,伤到子女自尊。
  ◎为父母者,假日或公休日宜带家人往郊外郊游或逛街、看电影之正当休闲,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时常注意子女的起居生活,不使其染上坏习惯。
  (2)为子女者必须遵守着:
  ◎为人子女必须听从父母的教训,不可恶言相顶撞。
  ◎为人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为人子女必努力学业,才不枉费父母苦心栽培。
  ◎遇事告诉、商量于父母,不隐瞒、不独断独行。
  ◎为人子女必不学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免父母操心。
  ◎父母若有错染上不良嗜好,为子女者宜以至孝感化之。

  2.「夫妇有别」:「家和万事兴」,是每对夫妇都知道的道理。夫妻共组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丈夫能努力工作、维持家计、生活习惯规律。妻子有良好妇德,照顾家事、子女。夫妇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互相敬爱,家庭和谐。没有成为夫妻,绝不可以败坏人伦道德,这是消除社会se 情暴力的良方。
  (1)为丈夫者必须遵守着:
  ◎为丈夫者必须负起家庭责任,努力事业,使家庭经济稳定。
  ◎为丈夫者必关心妻子起居,不可在外面拈花惹草。
  ◎为丈夫者要做任何事,必要与妻子相商后再行。
  ◎为丈夫者发现妻子有错,不可动怒打骂,应婉言劝其改过迁善。
  (2)若为妻者必须遵守着:
  ◎为妻者应做贤内助,使丈夫专心发展事业。
  ◎为妻者宜奉行三从四德,使人格圆满,不亏妇道。
  ◎为妻者不可染上抽菸、跳舞、打牌、喝酒、偷盗等恶习。
  ◎要学习孟母、岳母,以教子成为有用的人。
  ◎不可私藏金钱及手饰以肥己,夫妻宜互相沟通为佳。
  ◎丈夫若有错,宜婉言劝其改过,绝不可有离家出走或服药自杀、红杏出墙等丑行。

  3.「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妯娌和睦相处。兄姐应做弟妹的榜样,行为及言语都能当弟妹的表率,弟妹自然尊敬兄姐。妯娌互相照顾、相亲相爱、没有是非、没有冷言冷语,兄弟姐妹和气团结、敬老尊贤、循规蹈矩、守礼行义,自然就长幼有序、家道兴盛了。
  ◎为兄者要爱护弟弟,为弟的要尊敬哥哥。
  ◎居家要兄宽弟忍,做事分工合作。
  ◎凡事以让为先,同席要分上下,同行要分先后。
  ◎弟若有过错不可只打骂责罚,宜婉言劝其改过。
  ◎兄若有过错,弟要劝谏,不可因敬畏而不进言,使兄无改过的机会。
  ◎兄弟若分家,不可因争祖产而动干戈,甚而造成流血之不幸事件。
  ◎为兄或弟若有发展的ㄧ天,需要提拔较不进展者发达,以立身社会,扬名父母。
  ◎兄弟之间孝敬父母要尽心力,不可委托职责。
  ◎兄弟之间相待要和气ㄧ团,就是对待四海之内兄弟及所有大众,亦不变初志。
  ◎兄弟之间要相互勉励。

  4.「朋友有信」:朋友互相扶持。朋友有能力而升迁,替他高兴。能力较差的,要鼓励协助他。品德有出现问题,要纠正他。朋友要在学问、做人上互相切磋,在道德修养上互相砥砺,在事业上互相帮助。朋友之间守信重义,互相提携照顾,朋友之交不能互相利用,人人如此社会自然安定。
  ◎朋友之间往来必诚实坦白,讲话及约定之事要遵守。
  ◎朋友之间有困难,必订互相以物质或精神方面加以帮助及鼓励。
  ◎朋友之间绝不可互相利用或开空头支票而陷害对方。
  ◎朋友之间若事业有成,不可见面及约定到不正当场所寻欢,恐至败坏名声。
  ◎朋友若犯过错,宜婉言劝其改过,慎勿助其一错再错或断绝来往。
  ◎朋友之间来往,必互相鼓励做人处事的道理修身养性。

  5.「君臣有义」:上、下隶属的和谐关系,人人得以遵守。古时候的人,把政治的上、下隶属关系称作「君、臣」,而现代的人,把上下隶属关系统称为「上司、部属」。现代民主国家指的是总统与各院院长,各行政机关首长及文武百官之间的关系。在办理公务或生活上,互相监督、勉励以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国家的进步。
  (1)为君或上位主事者必须做到:
  ◎奉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效忠国家、矢志不渝。
  ◎爱民如子、实行仁政,多关心、协助下属的困难及所需。
  ◎阐明伦理道德,使百姓奉行。
  ◎臣或部属若有错,当指明过失,使其改过迁善,勿包庇、袒护或得过且过。
  ◎不可公报私仇或残害忠良。
  ◎要修身养性以德服人,立好标竿,为公忘私,方能使人民奉行不渝。
  ◎国家的大小事要与人民相商,不可武断独行。
  (2)为臣或下级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要点:
  ◎尽心尽力,完成上级交代之任务。
  ◎上级若有过错,要私下劝谏其改过。
  ◎有较好的良策应供给上级参考以实行仁政,切勿背后批评。
  ◎做事不可欺上瞒下,或有贪污舞弊的恶行。




                                                   第四章  新时代的生活与伦理

  新时代的伦理思想,必须以行动为出发点,以发展人性(良心)为原动力。发扬人类的天xing 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国家,集古今中、外的精华,融合新旧伦理的精神。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
  编者以儒家的「三纲、五常」来说明伦理道德中。并希望宗教界、企业界、学术界、企业家、企业领导人等所有先进,能一同共襄盛举,将永恒不朽精神「纲常伦理与道德」,导引进入我们的心中,为延续道德文化恢复生机,也为社会道义责任尽心力,而一起努力。
  更祈求企业领导人能够共襄盛举,由自己经营的企业开始,重新树立职场「纲常伦理」文化。企业家在能够为自己的企业及同仁尽心力,等同也是为社会尽力,这是多么殊胜的工作。因为将钱财布施到弱势团体、人士,只是积福报、做善事。但是企业家若能让自己与企业中同仁往品德、往伦理中去学习,又能够做到很好,造就的成功就是「德性」。
  企业家「福、德」双修;又带领同仁一起为自己「福、德」双修。再带进同仁的家庭中,让家庭成员也受影响,能够往「福、德」上去学习,如此善的循环就能够逐步的带动社会「纲常伦理」的风范,能够让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够家庭和谐,让每个人「品学兼优」。如此的世间价值实现;才能够万古流芳。并且也让员工将「纲常伦理」文化带回家庭,改变家庭不良文化,重新树立家庭「纲常伦理」文化。
  虽然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可是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自助、人助而后天助。希望大家为这个社会一起努力谢谢!


                                        【做人名言附录】


  一、做人三分余地
  1.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而已。
  2.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而已。
  3.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而已。
  4.有功不必邀尽,留些深敛而已。
  5.锋芒不必露尽,留些宽和而已。
  6.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而已。
  7.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而已。
  8.凡事不可做尽,留些余德而已。

  二、为人处事
  1.口是心非之人,不可结他。
  2.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他。
  3.饮酒不正之人,不可请他。
  4.撒刁撒泼之人,不可惹他。
  5.说长道短之人,不可敬他。
  6.年高有德之人,不可慢他。
  7.明礼尚礼之人,不可轻他。
  8.忠孝节义之人,不可哄他。
  9.投机取巧之人,不可宠他。
  10.心无规矩之人,应该劝他。
  11.抱怨负面之人,不可顺他。
  12.无私奉献之人,不可谤他。
  13.诚信守法之人,不可诲他。
  14.施予恩义之人,不可忘他。
  15.授学之情之人,不可负他。
  16.不仁不义之人,不可效他。
  17.无衣无食之人,不可笑他。

  三、快乐做人
  1.退一步,给人空间成长提升。
  2.退一步,反观内省观我自在。
  3.退一步,万法随缘烦恼即无。
  4.退一步,圆融十方广结善缘。
  5.退一步,褒贬任他一笑置之。
  6.宽一寸,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7.宽一寸,得理饶人气柔态谦。
  8.宽一寸,知足包容福田来种。
  9.宽一寸,常思已过莫言人非。

  四、为人处事根本
  1.忠勇为爱国之本。2.孝顺为齐家之本。
  3.仁爱为接物之本。4.信义为立业之本。
  5.和平为处世之本。6.礼节为治事之本。
  7.服从为负责之本。8.勤俭为服务之本。
  9.整洁为强身之本。10.助人为快乐之本。
  11.学问为济世之本。12.有恒为成功之本。


    附图1


                                      ------完------

附件

1.jpg (37.92 KB)

2009-10-26 21:53

1.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