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退失智慧的邪行

退失智慧的邪行



主题:宝积经第2-1集

主讲人:普献法师

地点:晓光空佛院

今天开始讲《宝积经》的正宗分。

首先是讲到正说菩萨道,第二部分是讲兼说声闻道。在正说菩萨道里面,我们分成三个部分来谈,第一个是修广大的正行,就是广度面;第二个修学甚深的中观,这是深度,修学佛法从广修福德智慧,才能够达到修学甚深的中观,去观空,而证到空、无我的这种智慧。除了广度、深度以外,第三部分是讲到教化众生的事业,就是说我们信佛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引导众生走向善的光明,跟众生一起走向觉悟的道路。所以在正说菩萨道里面有这三大部分。

修广大正行里面,第一个要去辨明菩萨的形象。在辨明菩萨的形象之前,我们先讲到修广大正行里面,正行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第一个是谈到智慧的问题。经文怎么说呢?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

来听经闻法里面,当机众当中,为什么选这个大迦叶?因为大迦叶是领导结集经典的灵魂人物,他比较注重隐遁的声闻行,所以隐遁的、自了的这种色彩,在他的领导之下,这个结集的经典比较着重于个人生死的了脱。这部经以他做为一个当机众,也就是说明了声闻道的不圆满,所以以他做为一个代表。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世尊就喊一声说大迦叶,真正的修学佛法,戒、慧是最重要的,如果太执重于定,在修学很容易偏向于邪定或者是昧定,即使是正定也容易倾向于隐遁的、独善其身的这种解脱道。所以这部经以戒慧为基础,来讲到这个智慧啦。

【菩萨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谓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叶!是为菩萨四法,退失智慧。】

佛特别指名大迦叶,说菩萨的正行差别,来宣说失去智慧跟得到智慧的因缘是怎么样子的。所以我们说这部经是着重在戒慧的修学。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来讲的话,不是像我们一下子就是要入定的神通,不是这样子的。必须如《阿含经》所说的:先净其戒,直其见,然后具足三业,再修四念处。

菩萨有四法会退失智慧。退失有退失的因果,我们说这个因果分成两类:第一个叫做等流因果。什么叫做等流因果呢?譬如说我们喜欢静的人,他习惯了,就爱静而不喜欢动;喜欢过善的、好的、有意义的生活的人,他变成一种习惯了,他慢慢就变成一种习性;这就是等流因果。不但在今生,也会影响到来生,这个就叫做等流的因果。

还有一种叫做增上因果。譬如说布施,多布施的人自己生活改善,也改善别人的生活,这个就叫增上因果。当然如果是做恶的话,自己不好,别人也不好,这个也都叫做增上因果。障碍自己,也障碍别人,这个就叫做增上因果。

讲到这个因果,为什么会丧失智慧?有四个条件(四种邪行):

第一个是「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我们一般人最重视的就是个人的名誉啦,或者是利益啦,世俗来说就是着重在名利。所以佛经里面有一个名词「末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众生生命当中,最重的第一位就是财,然后色、名、食、睡,有了金银珠宝、有了娇妻美妾,还要山珍海味,还要好的名声,还要吃好的东西,还要享受。财、色、名、食、睡,我们得到以后,最后才想到生死的问题,把信佛学佛、让生命升华净化的这部分,把它摆在最后最后。

人生的定位着重在财色名食睡追求的时候,我们就叫做不尊重法。我们着重于个人的财富、名利、家庭、事业,把所有这些当做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不知道说怎么样提高我们生命的层次,净化我们的身心,净化我们的智慧,这个就叫做不敬重法,所以叫做末法。末法,就是把修身养性这些个问题当做不重要,把财富名利地位当做首位、最重要的,这个叫做不尊重法。对于宗教道德的这种修养,当做不是很重要的一回事,就叫做不尊重法。

不尊重法的结果,就是不敬法师。对宣扬宗教真理道德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尊重啦!这个就容易让我们退失了智慧。

在三皈依里面就有讲到:「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然后「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这个地方我们了解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喜欢一师一道,哪一个法师相貌庄严,音声洪亮,善巧譬喻,那么受到了尊重。如果这个法师的外表不怎么庄严,但是他所说的法是正法,我们往往也会因为对方的外表而加以轻慢,这个也是不尊重法、不敬法师。

或者是说,认为自己皈依师父所说的法是正确的,别的师父所说的法有问题,而不去真正的了解、尊重、接纳,那么这个也叫做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所以古代的人告诉我们「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不要局限在一师一道,学无常师,所有持戒、弘扬正法的师父,不管是自己的皈依师或者不是自己的皈依师,我们都要尊重、尊敬,这样子才能得到智慧。否则的话,我们单从外表的形象,而断绝了自己亲近佛法的机缘。

所以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观念来衡量别人,很容瞧不起别人,看不顺眼。其实瞧不起别人就是自己的修养不足。即使不同宗派,我们要学习尊重、了解、欣赏、接纳,这是我们信佛学佛的人最基本的一个态度。我们往往以为是不同宗派、不同师父,就加以否定,往往都是用感情来信仰,叫做人情佛教。这个师父我认识,他很亲切,他所说的都是对的。这个师父我不认识,他的长相又是很平凡,他甚至也没有读大学,英文也不认识,他所说的法也许有问题。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所以就不尊重法,不敬法师,这是退失智慧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我们了解许许多多的法,但是我们觉得如果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就不能高人一等,这是最麻烦的啦。就像古代的武术,老师传给徒弟就留一手,那么从事医药研究的话,就密而不宣,我有这个独门秘方,如果告诉别人的话,我的生意就没有了。所以我们都有留一手的这种习惯,武术也好、医药也好,慢慢慢的就没落了。

那么什么叫做「深法」?还有浅法吗?容易理解的、具有形象的、容易接受了解的,这个叫做「浅」。譬如说,我们讲因果报应,在人生社会上许许多多当下可以看到的,多少行善的人,多少行恶的人,下场绝对是不同,我们看得到的。所以三世因果这些是比较容易接受了解的。

但是如果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只是说了解了三世因果,我相信这些,可是我们的烦恼还是存在,有了烦恼还会造业,又会受苦。那么对这种内在的心性,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心性,我们说这是深法。如何去断除我执、我见、断除我相,然后「深奥者,空是其义」,讲到这种空,我空、法空这个法门,这个是转凡成圣的一个关键。

一般师父们就比较少谈这方面的,因为众生最怕去听这种深法。我也空、法也空、人也空、什么都是空,众生听起来都会害怕。那么出家人也不愿意多谈,因为这些是属于比较形而上,属于高度的、深度的、思考性的、比较哲理性的,所以众生比较不喜欢听,听了也打瞌睡。那些因果报应的非常精彩,有形有相很容易理解,众生听得也很起劲,讲的人天花乱坠,听的人也非常的兴致高昂。但是那至多只是让我们离恶向善,要转凡成圣的话不可能。

当然这种三世因果、业报轮回思想,是信佛学佛的基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了解三世因果、业报轮回就够的话,那是很难去达到转凡成圣的目标。如果我们了解到空这个甚深的道理,又不愿意讲给别人听,故意卖关子留一手,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智慧会退失下来。这是退失智慧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乐」是快乐的乐,「乐法」就是有爱好大法的人,愿意听闻甚深佛法的人来了,那么我们遇到这种人,应该是随机说法,深入浅出,引他趣入佛法。如果我们故意的留难他,说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哎呀!你还年纪轻,你的知识太差,你不必了解这些啦,你的业障这么深重,这些讲了你也听不懂,下一次再来啦。」或者是说「你要供养什么我才说给你听」,这个就叫做「为作留难」。为作留难,故意说一些问题来让别人失去信心,这样子的话,对自己来讲是会退失智慧。

第四个「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这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过失,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也做了很多善事,研究许多经典,经律论都看了、都研究了,也会背、会念、会讲,往往就抬高自己瞧不起别人。以佛法来讲叫做「轻慢众生得无量罪」。瞧不起别人,这个在佛法来讲,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以佛法来讲,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我们也许见到这个人从没有研究佛法,说不定有一天他研究的比我们好,说不定他来生比我们早一天成佛,早一生成佛,早几百年成佛也说不定。因为对方也许勇猛精进,很快就超越我们。

所有一切众生,依佛法来讲,都是我们多生多劫以来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是第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理由。所有众生对我们都有恩,这是让我们尊敬的第二个理由。第三个理由是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菩萨,不管他是长成高低、胖瘦、美丑、黑种人、白种人,他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甚至比我们早日成佛。所以无论从过去来看、现在来看、未来来看,所有的众生都值得我们去尊敬,不能去轻慢。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第四个「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这是一种狂妄。《易经》里面讲到「满遭损」,而谦卦都是吉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要懂得谦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学的很多、了解的很多,能入定、有神通,而瞧不起别人,这个是最要不得的。

接着就说怎么样才能够得到大智慧,刚好是相反。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师。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得大智慧。】

从这部经我们了解学佛的人最重要就是智慧。平时我们有一句:「依戒得定,依定得慧,依慧得解脱。」也就是说信佛学佛的人,以持戒的基础来修定。

那么并不是说你持戒就能得定,不是这个意思。是说有了持戒的基础来修定的话,比较不会出问题。也不是说我们入定就会得智慧,不是这个意思,是说有了定,在定的当中去观察思惟身心的无常无我,才能开智慧。跟定配合在一起,去观察身心的无常、无我,才能得到这种空慧,所以依定得慧。有了智慧才能得到解脱。

我们要得到智慧的话,第一个「常尊重法,恭敬法师。」也就是尊师重道。

世间人怎么讲呢?有钱有势的人到什么地方都备受尊敬,因为世间人最看重的是权利跟财富。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智慧,一个人当他有权位、有财富的时候,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权利使人腐化,财富会让人败德。所以不要以为我们人生就是追求权利、追求财富就满足了,修养、智慧是最重要了。有了智慧,那么更多的财富会帮你去修福修慧,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不但会起烦恼造业,更多的财富和权利会让人造更深更深的恶业。

所谓「恭敬法师」是说,对那些宣扬智慧、宣扬宗教、宣扬哲理、宣扬道德的人,我们必须加以恭敬尊重,因为他是开导我们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生的道德,不求名、不求利,所以值得我们来恭敬。因为他所说的法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不会沉迷于五欲的恋着。

所以这是讲到开智慧的第一个条件,应当时时尊重法,因为法是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如实相,法是我们修行的方法、成佛的方法、转凡成圣的方法。对于宣扬这些法的人,我们一并的都要去恭敬尊重。

第二个是「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我们了解了佛法,听到了许许多多的佛法,不可以秘而不宣,只要有人家愿意来了解,

我们就是以清净心广为人说,没什么条件,也不跟你说我讲一个小时要多少钟点费,要多少车马费,不这样子的。我们以清净心来说法,因为法是无价的珍宝。如果我们说讲经说法一个小时多少钱,就是把这个法来定价了。法是无价之宝,不可以定价的。

「不求一切名闻利养」,讲经说法不是希望能够打知名度,广收门徒,广收供养,或者是为了建道场、为了收入更好,这个就跟说法的清净心相违背了。

讲经说法是以清净心,不为名闻利养而说法,这样子叫做教学相长。在教的当中让自己的智慧来增长。事实上老师所得到的比学生多,老师在传授某一种知识学问的时候,他必须好好的准备,然后他可以记得更清楚、更能深入,所以在「教」跟「受」之间,教的人反而获得更多。

所以讲经说法最大收获的人,是讲经说法的本身。透过这一个教学的过程当中,整个思路更清晰,更深入,这就是他最大的获得。而且又能够使众生离开迷糊,转迷为悟。众生的转迷为悟,那就是众生自己本身听法的态度。所以在讲经说法的出发点来讲,是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这是讲经说法一个重要的关系,这样才能增长智慧。

第三个「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一定是多听经、多闻法、多亲近善知识。然后听经闻法、亲近善知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就好了,必须勤求不懈,也就是要持续不断的、细水长流的。所谓精进心、勇猛心易发,可是持续心没有。不能说我兴致来了,从早到晚努力用功,兴趣没有了,又不想学了,这个不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附:佛说灭十方冥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无央数。佛以明旦着衣持钵。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入城分卫。时有释种幼少童子。名面善悦。严驾车乘晨朝出城。遥见世尊与诸圣众。而俱发来至于佛所。下车步进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

  时面善悦忧戚低头。佛以预知故而问言。童子所奏。而早出城心怀忧灼颜色惨戚。

  面善悦白佛言。唯天中天。今我二亲身不安和。横为人非人所见侵娆昼夜寤寐不得宁息。出入行步亦见逼恼。又我之身虽处大国。遭此困厄穷苦无赖。窃自思惟不知何计。不审当设何等方便。假遇怨贼。或遭非人妖蛊奸邪。无以防护。唯愿世尊。告示以法随时救济令无娆害。

  佛告面善悦。谛听谛受善念持之。当为汝说拥护之法。

  时释幻童子受教而听。

  佛言。东方去此过于八千那术佛土。有世界名拔众尘劳。其佛号等行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人若东行先当稽首归命供养于东方佛。则无恐惧莫敢侵娆。所欲游行有所兴作。悉当如愿志未曾乱。如心所念辄得成就。

  佛时颂曰:

  先奉最正觉  等行大圣人 然后东向行  尔乃无恐惧

  佛告童子。南方去此过于十亿百千佛土。有世界名消冥等要脱。其佛号初发心念离恐畏归超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南行。当遥稽首归命彼佛尔乃发进。一心专念意不离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

  佛时颂曰:

  已离于众想  童子当修是 若行至南方  不复遇恐惧

  佛告童子。西方去此如恒河沙诸佛刹土。有世界名善选择。其佛号金刚步迹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西行。先当讲说思惟本净之法。永无所见无起无灭寂然清净。先当稽首礼于彼佛一心归命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逢患难。

  佛时颂曰。

  诸法无所生  亦无有所灭 晓了知此者  则为无恐畏

  佛告童子。北方去此过二万佛土。有世界名觉辩。其佛号宝智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北行设在家居。稽首作礼归命彼佛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

  佛时颂曰。

  若在于家中  一切诸居业 所有赍北行  则无所畏惧

  佛告童子。东北方去此过于百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持所念。其佛号坏魔慢独步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又彼如来诣佛树下适一心坐。化于三千大千世界诸魔官属及诸魔天。悉劝立之于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如来诣树下时之所感动。若诣东北方。当遥稽首归命彼佛然后乃进。所在获安则无所畏。

  佛时颂曰。

  始从初发意  则降伏魔兵 心常念此佛  寻便无恐惧

  佛告童子。东南方去此过二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常照曜。其佛号初发心不退转轮成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如来本为菩萨时。常兴众行不退转轮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乱成就智慧。是为如来本为菩萨时之所感动。若东南行先当稽首五体投地一心归命。然后乃进则无恐惧。

  佛时颂曰。

  先五体作礼  然后乃出家 在欲所至到  则不逢贼害

  佛告童子。西南方去此过于八万佛土。有世界名覆白交露。其佛号宝盖照空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西南行。先当稽首彼方如来。以华遥散念于无相。然后乃进则无恐惧。

  佛时颂曰

  供养等正觉  以华而奉散 用无相之心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西北方去此过六恒河沙佛之刹土有世界名住清净。其佛号开化菩萨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佛国土清净无秽。亦无爱欲无有女人离于五欲。若西北行。先礼彼佛自归悔过净修梵行。然后出家则无恐惧。

  佛时颂曰

  先当修梵行  然后出于家 安隐不遇贼  所在无众难

  佛告童子。下方去此过九十二垓佛之刹土。有世界名念无倒。其佛号念初发意断疑拔欲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坐时若夜卧时。念斯如来稽首自归。常以普慈念救众生。然后坐卧则无恐惧所愿必果。

  佛时颂曰

  普慈念众生  定坐若卧眠 于梦若寤寐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上方去此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离诸恐惧无有处所。其佛号消冥等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从坐起。常礼彼佛自归供养。常怀慈心愍于众生。然后起行则无恐惧。在所至奏则获吉安。用是念故常得拥护。

  佛时颂曰。

  常怀慈等心  愍于众生类 用哀群生故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汝当谛受此诸佛名奉持思惟怀抱在心。所欲至到则无危难。

  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我已奉受此诸佛名。怀抱在心思惟奉行。其事无量自立己心。我见十方无所蔽碍。如今向者世尊所说。宣传经道及诸佛名。皆如所闻审谛无异。

  时彼众会满百千人闻佛所说。皆从坐起整服长跪而白佛言。如来至真等正觉大慈普覆。乃为我等说此经典。我及一切皆见诸佛。内外通彻无有阴冥。如佛所说无有异也。

  于是舍利弗前白佛言。此族姓子等。得眼清净何其速疾。睹见诸佛无所挂碍。功德之力乃如是乎。为是诸佛威神所接。将自宿命福勋所致耶。

  佛语舍利弗。是佛威神亦本功德也。

  尔时佛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地即大动天散华香。箜篌乐器不鼓自鸣。

  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于今何故。现大光明无所不照。地复大动天散华香。

  佛告阿难。汝为宁见满百千人叉手自归佛前者不。

  阿难对曰。已见。世尊。

  佛言。此百千人以是德本所兴立行。无央数劫不归恶趣。各各更历恒河沙等世界。为转轮圣王主四天下。一作圣王常见诸佛。而得由已志愿如意。然后于世当得成佛。号曰立眼清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皆同一字。各各异界而成其道。

  佛适授此诸族姓子决。应时地神及虚空神。佥然举声而称扬曰。斯诸族姓功德无量。其声乃彻于四天王忉利天炎摩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自在天。乃至魔界上通梵天。及第二十四阿迦腻吒天。悉共歌叹难及难及至未曾有。诸佛世尊威恩可济巍巍堂堂乃如是乎。劝发显化诸族姓子而授其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慧无挂碍普见悉达。

  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今此经典号名云何以何奉持。

  佛告童子。此经名曰灭十方冥。所以者何。念十方佛一心自归。心中坦然如冥睹明无复恐惧。是故名曰灭十方冥。当奉持之。又复名曰如来所叹。当奉持之。又复名曰了无相法。又复名曰空无所有。殷勤执持。

  佛告童子。假使有人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具足备悉令不缺减速成所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此经而讽诵读终无恐惧。若到县官不见侵抂。若行贼中不见危害。若行大火中即为消灭。若行水中终不没溺。天龙鬼神阿须轮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弊恶之神及余众鬼人若非人无敢触者。师子虎狼猛兽熊罴无敢近者。饿鬼魍魉及反足鬼溷边诸鬼无能娆者。亦无所畏。若在闲居旷野树下露地独处。则为如来之所建立而见拥护。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书着经卷者。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殖众德本所作功德欲办。

  尔时佛告贤者阿难。假使有人今面见佛。至心供养衣被饮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不如有人受持是经书讽诵读载着竹帛为他人说。则为具足供养于佛。

  时天帝释与无央数诸天俱来。各赍天华供养散佛。而白佛言。吾当将护持此经者。

  四天王及上诸天。各赍华香以供养佛。各白佛言。我当拥护族姓子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若着竹帛载持经卷者。所在游居周匝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佛说如是。天帝释众。面善悦释种童子。及四天王天龙鬼神阿须伦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 经名 · 卷数 · 跋序

  ·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千二百人,皆得陀罗尼辩才无滞,获无染智游无碍境,善权方便摄引众生,观察世间心行平等,饶益慈悲意乐纯净,于诸佛所甚深妙法悉能咨问。其名曰:慈氏菩萨摩诃萨、常勤勇菩萨摩诃萨、平等住菩萨摩诃萨、大慧菩萨摩诃萨、无边辩菩萨摩诃萨、勇慧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除疑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诸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并诸释、梵、护世四天王、龙神八部,及诸外道数有六千,各将眷属悉皆云集。此等大众咸至佛所,礼佛足已右绕三匝,雨妙天华奏天音乐,烧众名香而为供养。尔时,大众咸作是语:“善哉!善哉!如来教法具大威德,有归信者能断烦恼。”作是语已各坐一面。

  尔时,世尊入能断惑离垢三摩地。入此定时,大地即便六种震动,雨天细末微妙栴檀,及妙天华在处弥布,放大光明周遍世界,若诸有情堕恶趣者蒙光得脱,亦至一切天龙药叉八部之众,所居宫殿无不明照,闻天音乐及天妙香。彼诸天神见不思议希有事已,皆生是念:“谁作如是殊胜神力,令地大动雨天香华,放大光明照耀宫室?”作是念已互相告曰:“此是如来现大威德,非余天等能有斯瑞。我等今者应往竹园,诣世尊所礼拜供养听闻妙法。”彼各持大嗢钵罗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苏健提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至世尊所顶礼双足,而为供养雨众天华,弥满大地积至于膝,瞻仰尊颜合掌恭敬。复有他方无量菩萨,及执金刚菩萨、庄严王菩萨,并万亿诸天持咒神王,见大光明各以威力,作妙庄严香华音乐,来至佛所,并诸眷属皆绕三匝,虔诚合掌,礼佛双足,为供养已,皆具威仪退坐一面。

  尔时,慈氏等诸大菩萨,见诸大众皆云集已,作如是念:“我观大众咸至佛所,必当演说不可思议殊妙之法。”咸皆寂虑佇听微言。

  是时,世尊知诸菩萨一切大众心之所念,即从定起告庄严王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宜去观此大地,何所见耶?”

  时庄严王菩萨承佛教已,从座而起即观大地;既遍观已还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我奉佛教观此大地。所有人天一切大众普皆云集,唯愿慈悲为诸众生作饶益事。”

  尔时,佛告庄严王菩萨言:“汝当一心听我所说,我今当与六十四亿有缘众生,授无上菩提记。”

  尔时,执金刚菩萨即从座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今有无量亿数天、龙、药叉及诸罗刹、乾闼婆、阿苏罗、揭噜荼、紧那罗、莫呼洛伽、人及非人并诸外道,悉皆来集。世尊,今正是时,唯愿为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能销一切业障,能灭一切罪苦,能断一切魔业,未信有情令生敬信,除去饥馑常得丰乐,销诸疾病远离枉死,亦令有情永除追悔,悉得安隐常受快乐。世尊,我往昔时曾于电光佛所听受此经,才得闻已一切妙法皆得现前,一切恶道悉皆关闭,所有业障咸得销除。唯愿慈悲为众演说!”作是语已,世尊默然。

  尔时,执金刚菩萨亦复如是,再三殷勤劝请为说。佛告执金刚菩萨言:“善男子,汝勿请我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何以故?我若说者,于后恶世当有众生,不能信受作如是语:‘此经非是如来所说!’亦非赞毁此经能招善恶二种之业,然彼众生为悭贪故,不能恭敬供养是经,于说法师亦不亲近,谤毁是经广兴不信,于现世中造众恶业,未来之世堕地狱中受烧然苦。善男子,如此经王,深可尊重犹如父母,复能灭除诸恶业障。然于五浊恶世,非是说时亦非听时。何以故?勿当令彼一切外道及诸有情,堕于地狱、饿鬼、傍生长受诸苦。然此众生信心缺少,乐著诸欲、勤营俗务、贩卖诤讼,于此经典必起谤心。此等众生命终之后,堕八大地狱当受极苦。”

  尔时,众中有八万人,俱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深心信是经典,尊重供养、书写读诵、广为他说。若有愚人不信此法,由慢法故亦当毁骂轻陵于我,我于尔时悉皆忍受,报此经恩终无恨忿。唯愿为说殊胜经典。所以者何?此妙经王,于当来世利益众生如佛无异。”作是语已退坐一面。

  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求善知识?”

  佛言:“善男子,求善知识应当如是成就四法:一者、数往请问,二者、起精勤心,三者、意乐清净,四者、尊重爱法。”

  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住阿兰若?”

  佛言:“善男子,成就四法住阿兰若:一者、舍离俗家,二者、远恶知识,三者、尽舍财物,四者、常摄自心。”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不见有闻此经人堕恶趣者。世尊,此经有大威德难可思量。世尊,若有暂闻此经,礼拜赞叹、供养恭敬获无量福,何况书写读诵受持,种种香华而为供养,及说法师以衣食等而为供养!如是之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为其授记,当得往生安乐世界。如是法师与佛无异!”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亦供养如是法师,亦为授记,当得生于安乐世界速趣菩提。若复有人于诸佛所及此经典,尊重恭敬已,妙香华、涂香、末香、衣服、璎珞、种种音乐、幢盖缯旛而供养者,此人终无非时横死,无有怨贼兵战之怖,亦无父母妻子、眷属朋友知识忧戚之苦,有所希求无不遂意。善男子,诸佛出世,其事甚难,得闻是经更难于彼!若斯经典所在之处,城邑聚落、兰若林中及余住处,当知此地即是诸佛世尊之所摄受。”

  尔时,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观自在菩萨者,以何因缘名观自在?”

  世尊告曰:“常以净眼观察世间所有众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隐,若称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满足,以是因缘名观自在。”

  复白佛言:“若有众生但称观自在菩萨名者,尚得满足所求之事,何况有人供养如来及此经典,书写读诵,广为他说,衣服香华而为供养!此人得福无量无边。”

  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此经大有威德能作佛事。唯愿世尊更为哀愍诸众生故,为说陀罗尼咒。”

  佛言:“善男子,有陀罗尼,名曰胜妙。我昔为菩萨时,于胜妙世界妙音佛所,与诸大众共闻此陀罗尼咒,既受得已证十地法,无量众生悉皆获得无生法忍。”

  尔时,会中诸菩萨众皆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唯愿慈哀怜愍我等,说此陀罗尼咒。”

  尔时,世尊以梵音声,即说咒曰:

  “怛姪他 逝也逝也 逝耶缚诃(上声)佉缚诃 逝也缚诃 忽鲁忽鲁钵头摩(引声)薜阿婆么梵谜萨啰萨唎泥(去声)地哩地哩地啰地哩提婆[多+頁]钵利波唎泥(去声)瑜陀嗢多喇你钵啰斫羯啰你婆喇 你脯喇也 婆伽梵 我名某甲由佛加护,一切所求咸愿圆满,一切罪业皆悉销除 莎诃。”

  佛言:“善男子,此胜妙陀罗尼咒,能除一切罪障,能摧伏他军,永无饥馑疾疫zai 难病苦之事,常能丰饶仓廪盈溢增益寿命。此陀罗尼咒是诸佛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心顶礼、恭敬供养、书写读诵、受持此经,亦复供养持经法师,此人业障皆得消灭不遭横死,于现身中常受欢乐,父母妻子、朋友眷属悉皆安隐,所有愿求无不遂意。”

  执金刚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亦敬心持是经典。若复有人以妙香华并诸饮食,供养此经及法师者,我亦随喜用心供养此经。在其国土王及诸人我皆拥护,令离衰恼所求遂愿。世尊,我今发起勇猛之心,为彼国王及信受者,亦为宣说陀罗尼咒而为拥护。”

  佛言:“善男子,汝能为诸众生利益安乐说陀罗尼,我当随喜。”

  尔时,执金刚菩萨以佛神力所加持故,说此陀罗尼咒:

  “南么萨婆勃陀 怛他揭多喃(引)南么阿弥多婆也 怛他揭多也 南么萨婆菩提萨埵喃 南么萨婆莫[口+歇]地鸡弊(毘也切)怛姪他虎呼谜虎呼谜末底 莫诃末底 跋折啰末底 姪栗茶跋折啰末底 怛他揭多 阿奴钵哩婆利帝 萨啰萨啰 阿瑜目企 苾哩俱[打-丁+致] 毗俱多目企 讫栗闭 讫栗波鹿计 萨帝(丁也切)阿奴飒末啰 薄伽梵跛折啰波儞你 萨婆波跛羯么赉也 我某甲(自称己名)所有愿求皆得遂意,当与我愿,以佛陀实语、达摩实语、菩萨实语、声闻实语 莎诃。

  “世尊,若复有人欲入菩萨地愿见诸如来乐生净土,及希富贵、财宝丰盈、无病延寿者,应当持此微妙经典及以法师书写读诵,香华、伎乐、衣服、饮食、缯盖幢幡而为供养。如是之人,我当拥护所求愿满,当起爱念犹如一子。世尊,若复有人禀性痴钝欲求聪明,及护国土令与无疾疫者,当于白月八日起首,一日断食念诵此咒,至十五日乃至月尽。于中唯食三种白食,谓白饼、乳、酪,清净澡浴,诵此神咒满十万遍。若有力者,满三十万遍,常可随力供养三宝。次令画师受八戒斋,身衣净洁而画其像。于其铺中安释迦佛像,处师子座作说法仪。右边安观自在菩萨,以诸严具而庄饰之,于莲华上立身有四臂,右边上手执梵本经,下手执数珠,左边上手执白莲华,下手把君持。左边安执金刚神,右手执金刚杵,左手遥承杵头,颜貌和悦,璎珞严身。于其四边安护世四天王。此等尊像皆以缯带,盛佛舍利挟在身中。次于像前可作一坛随时大小,四面开门,以牛粪涂拭,种种香华散布其上。香炉五具别然五香,所谓沉檀、苏合、安息、熏陆。于坛四门各安两瓶,或盛清水,或复盛乳。灯盏十六随处安置。悬缯旛盖及众音乐,香水洒地,香华饮食而为供养。于坛四角令人读诵此经,各各澡浴著鲜净衣,食三白食。其所为人置华手中,令彼合掌说所求事,起慈念心随情发愿以华散佛,有所愿者皆得从心。于七日中我当为现殊胜相状,令见好梦共其言语,满彼求心除不信者。”

  佛言:“善哉!善哉!汝能愍诸有情说此咒法。”

  尔时,观自在菩萨告执金刚菩萨言:“此妙经典难可值遇!薄福众生于其国内,虽有此经不能得见,亦复不能书写读诵听闻受持。何以故?由有恶魔为障碍故。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书写读诵此经典时,有四恶魔而为恼乱。云何为四?一者、情生懈怠,二者、起不信心,三者、于法师处不生尊重,四者、心不能定,此人即应知是魔事。复有四种恶魔之业。云何为四?一者、远离善知识;二者、不如理作意;三者、不解文字;四者、唯见现在言无未来,造诸恶业心无怖惧说无因果,我说者是余皆非法,乐营俗务贪染所缠。如是众生当堕地狱,经无数劫受大苦恼。复次,有四种魔。云何为四?一者、贪著财物,二者、观近恶友,三者、障碍法师,四者、于法师说陈其罪过。是等众生由此业故当受贫穷,不见善友远离尊师,作邪见想说无因果,堕于地狱受诸剧苦。”

  佛告大众:“我今再三实言告汝,勿为放逸轻此经典,一心信受莫生诽谤。”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言:

  “我曾宣说众经王, 令诸众生得正觉,

  今更说斯真妙典, 汝闻恭敬善修行。

  勿受当来极苦痛, 堕在地狱经多劫,

  能于此经生信心, 世世常为我真子。

  又复供养此经者, 当得生于净土中,

  现无罗刹鬼神欺, 亦无众恶来侵扰。

  若此经王所住处, 无诸灾厄能害人,

  所有求愿悉随心, 安乐能至菩提岸。”

  尔时,四天王闻此颂已,悲泣流泪举身战掉,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等四天王若见守持此经法师,我当供养。彼说法时及诸听众,皆当覆护。若有国王于此经典,书写读诵、受持供养者,我当拥卫及彼国人由如一子,亦以衣服璎珞而供给之,令彼国界丰饶财宝无所缺乏,若战阵时常令得胜。念报佛恩,我无懈怠。世尊,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不生信心供养法师者,我于是人无有方便能为救脱,但生忧恼。”

  佛言:“善哉!善哉!汝护正法,能生如是殷重之心。”

  尔时,持国天王、乾闼婆主,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有诸众生,常行不善不信如来,于此经典不能供养书写读诵,亦不行施不信布施有现世乐报。世尊大慈,为如是等不信人故,说此经典令彼受行。”

  佛言:“善男子,有二种事,令诸众生堕大地狱生死轮回:一者、淫欲,二者、嗔恚。复有四法令诸众生生人天中。云何为四?一者、于诸众生心行平等,二者、于三宝所起殷重心,三者、所有资生皆悉能施,四者、坚持梵行无所有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言:

  “布施能有大威神, 于三恶趣拔众苦!

  众生悭贪痴所惑, 种种染欲恼其情,

  闻此经典不敬受, 于佛法中无信施,

  舍身当堕于恶趣, 当受无边大剧苦。

  饶益国主及人民, 我说斯经具威德,

  令离恶病众邪恼, 不被药叉等所害,

  若有信经书写人, 供养能生无量福,

  一切众生智如佛, 多劫说福不能尽!

  若有经于多劫数, 供养一切诸菩萨,

  不如于此妙经王, 暂时信心书一字!

  持前功德比此福, 此为亿分不及一,

  是故智人于此经, 一心奉行无懈怠。”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典深生敬信,以妙香华及诸饮食衣服卧具,咸悉供养说法之师,及写此经读诵之者,此人现世必当获得无量福利,饶益其身离诸病苦,眼等六根清净无患,不遭水火饥馑厄难,亦无恶毒之所中伤,一切有情见者欢喜。命终之时,见不动佛来相慰谕,告言:‘善男子,汝修善根其福无量!’十方净土极乐世界随意受生。”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世尊,为欲哀愍赡部洲中诸众生故说此经典,当来之世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此大明咒能除一切极重业障!”

  佛言:“善男子,恶业众生其罪深重,不闻此经,不能书写受持读诵。若有众生闻此经典,书写受持尊重供养,当知皆是佛之威神力故。若复有人于此经典,能为他人说一字者,供养此人与佛无异。何以故?善男子,此经乃是过去七千诸佛之所宣说,一切菩萨悉皆随喜,诸天拥护,是菩萨母。”

  尔时,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此之经典于未来世,当于何处具足流通?”

  佛言:“善男子,此经当于海龙王宫及三十三天皆具足有。赡部洲中,但有少分随处流通。”

  佛言:“善男子,我今以此经典付嘱于汝,应当受持供养拥护与佛无异,在处流通勿令断绝,利益众生广为佛事。”

  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受佛教敕流布此经,亦复护彼持经法师。”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实是汝所作之事。”

  复次,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至诚敬礼如是微妙经典,于说法者及书写人悉皆供养。世尊,若有薄福之国无道君王,设有此经,不能供养及以法师。此经隐没,彼国当有zai 难恶事祸变现前。如是当知正法欲灭,智者见已殷心供养。”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假使有人满足千岁,以种种乐具供养诸大菩萨及声闻众数若恒河沙,复以七宝同此沙数而为布施后舍自身。善男子,如是之福,比于供养持经之福,乃至一句一字百千万分彼不及一,何况尽能书写读诵!何以故?此经及咒有大威力。若受持者,了身无坚,如幻如梦知法无我,蒙佛授记得大菩提。”

  尔时,大众一切菩萨,及天、龙、药叉、阿苏罗、揭路茶、人非人等,皆共一心同声赞佛:“善哉!善哉!此是第二转大fa 轮,我等悉皆恭敬供养。此经所在国土城邑,亦当拥护并说法者。若有众生谤此经者,现身获得无量重罪,命终之后当堕地狱,我舍是人不为拥护。”

  佛言:“善男子,我今亦以经典付嘱于汝,当来之世广为宣扬勿令断灭。此经有大利益安乐人天,增长福田离三恶趣,勿生疑惑常劝受持。”

  佛说此经时,六万四千人皆得无生法忍。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信心书写、受持读诵、供养此经者,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得几所福?”

  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此殊胜福事。此人命终,永离恶趣常生净土。假使有人行菩萨行,舍头目手足及以妻子,亦复不如持此经典。此经在处其地方所,则为是塔皆应供养。”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持此经者,我为授记,消灭五逆极重罪障,九万劫中常受富贵,于八万劫作转轮圣王。”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我忆过去无量劫,时有佛世尊,名无边功德法智清净星宿王如来。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于彼佛所得闻此经,受持读诵得法眼净。其同听者,从是已来不堕恶趣,渐次当得无上菩提。善男子,我于无量旷大劫中,为此法故舍诸财宝、头目手足、妻子城邑,修净梵行无悔恼心。汝等亦当如是修习!”

  是时,大众闻说过去苦行之事,咸皆泣泪白佛言:“希有世尊!当来之世,有能受持读诵供养此经典者,得无量福。”

  “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于此经王不能读诵,陀罗尼咒不肯受持,亦复不能勤修六度,于苦恼者无怜愍心,如是之人于无量劫,堕生死海受诸苦恼。善男子,譬如妇人身怀重孕乃至十月,时此妇人加诸病苦,支节酸疼犹如刀解不能饮食,欲产之时受大剧苦作如是念:‘我若免难,永不淫欲,常修梵行。’才产之后还行恶法,便忘先时苦切之患。善男子,当来之世愚痴众生亦复如是,不信此经,亦不读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定、修慧,贪著俗情乐世间事,不行三业清净之因。此等众生堕地狱已始生悔心,如怀孕妇人身遭极苦;受苦恼已从地狱出,既得人身耽五欲乐,其地狱苦不能记念还造恶业。

  “善男子,譬如有人多饮药酒,饮已昏迷不知家处,佛法僧宝、父母妻子,曾不忆念无恭敬心,由昏醉故遂往尸林险难之处,亦无怖畏惶惧之心,作如是念:‘岂有天龙药叉之类能怖于我?’如是醉人虽于此时,委卧荆棘便生乐想,醉醒之后必怀迫悔自知非法,言:‘我从今乃至命尽,更不饮酒作众过失!’后遇恶缘,还复耽饮同前造过。愚痴有情亦复如是,由贪染故多蓄珍财,作诸憍逸不念三宝,弃背尊亲亦不修行施戒忍等,不欲希求净佛国土。此等有情常处生死无涯海中,当堕地狱长受众苦。设得为人处胎之时,受众苦恼被苦逼身,便作是念:‘我若得免此厄难者,更不作罪受斯极苦,恒修善业愿生净土。’彼得人身由愚痴故,作众罪业还堕恶道。是故汝等当善修行,勿为放逸,是我要略之所教诫!”

  尔时,具寿阿难陀白佛言:“世尊,此经复有何名?云何受持?”

  佛言:“此经凡有五名:一名《救一切众生苦厄》,二名《菩萨真实所问》,三名《神通庄严王》,四名《能成诸佛正觉》,五名《一切法功德庄严王》。”

  佛说是经已,诸大菩萨及声闻众,天、龙、药叉、阿苏罗、乾闼婆、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