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的阿罗汉,无论是大乘的阿罗汉,还是小乘的阿罗汉,则以三种清净的方式传讲佛法,还可以以班智达们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但是不能以佛传讲佛法的方式传讲佛法。因为,无论是小乘的阿罗汉,还是大乘的菩萨,在境界上和佛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断证功德还没有圆满。

  比如,小乘里讲的这些阿罗汉们有四不知因: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

  时不知因,即无法了知时间久远的事情。虽然他们有神通,也有智慧,但是对特别远久的事情,他们无法能够了知,无法能够观察到。比如舍利子无法观察到华杰施主相续中的善根。华杰施主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想出家,当时佛不在,舍利子等众弟子在,他们没有同意华杰施主出家的请求,因为他们通过智慧观察,在华杰施主的相续中没有这个善根,没有今生出家获得成就的因缘。后来,华杰施主遇到了佛陀。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到,华杰施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世在畜生道做猪,在一次无意当中绕塔时种下了善根,现在这个善根成熟了,他可以出家并且还能获得成就。佛观察到了,舍利子没有观察到,因为他的境界、智慧无法跟佛比。

  境不知因,即外境的距离太大而不知。比如,神通广大的目键连不知道亡母转生之处。他的母亲转生到聚光佛刹,当时他用自己的神通没有观察到,他请问佛陀,佛陀通过神通观察到了。

  细不知因,即一些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谁也无法能够了知。

  多不知因,即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成就,而阿罗汉则不具有这些功德,他们无法能够了知佛具有的这些功德,也根本无法用神通观察佛的功德。

  大乘的阿罗汉、菩萨也有很多这样的障碍,因为他们的断证功德没有圆满。八地以上的菩萨看似具有佛的功德,但是他们所具有的这种功德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所以,除了佛,谁也没有能力以三种神变来传讲佛法。

阿罗汉传讲佛法的时候,以三种清净传讲佛法。

  其一,法器清净。阿罗汉传法的时候,先通过自己的智慧、觉悟去衡量众生的相续,观察这个众生是否是法器,是否是这个根基。知道了众生的相续后,再给众生传相应之法。有的还没有成为法器,这样就不能讲;有的是小乘法的法器,他就讲小乘法;有的是大乘法的法器,他就讲大乘法。

  若是众生没有成为这个法的法器,给他讲这些道理,只有害,没有利,所以堪为法器是很重要的。有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根基和意乐,有的对小乘法有信心,有的对大乘法有信心,有的对显宗有信心,有的对密宗有信心,这就说明众生有不同根基,不同意乐,这种应机说法是非常重要的。阿罗汉首先观察众生是否是法器。成为法器了,他再传相应的法。这是法器清净。

  其二,语言清净。阿罗汉的相续中已经没有烦恼的染垢,他的相续是清净的,心是清净的,因此他的身体和语言也是清净的。若是心不清净,身不会清净,语也不会清净。心不清净,行为就不会清净;心清净,行为才清净。身和语主要靠心。

  他已经断烦恼了,他的心是清净的,所以他说法的语言也是清净的。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普通人讲法,即使他讲的道理再好,讲得再流利,也没有用,因为语不清净。主要是他的心地不清净,所以没有力量。心清净,语言才清净;语言清净,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感化人心。阿罗汉传法是以清净的语传法的。

  其三,法义清净。阿罗汉所传的法,是佛亲口所宣或自己亲自证悟的,不会夹杂其他。他所讲的要么是佛所说的,要么是自己亲自证悟的境界,所以法义清净。他讲法不会随便讲,不会有夹杂。

  阿罗汉通过这三种方式来传法。“阿罗汉”在此处不是仅指小阿罗汉(小乘里讲的阿罗汉),也包括大乘里讲的阿罗汉,即登地以上的菩萨。尽管是因地菩萨,但他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称为阿罗汉。为什么?登地了以后,他才真正地现量见到了无我的真理,才能断除烦恼。在此处,一地以上的菩萨也是阿罗汉。阿罗汉宣讲佛法的时候,以三种清净来传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陀住世最后一天为弟子解答4个重大疑惑佛入涅槃文:法无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也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告诉你们,自从我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赐福给大众,把欢喜布施给人,以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我说法度生,没有想到过辛苦和休息。我要讲的,对你们都已讲过,我没有想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可以命令大家;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要讲的都讲,佛陀没有秘密,我不会给人压迫,要人来服从我。我应身的年龄老了,旧的车子要坏,用修理来保养,不是永久的办法。我在三个月后,于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依着法性进入涅槃,获得无上的安稳,我会永久地照顾到你们,照顾到未来一切信仰我的众生。”佛陀涅槃的确实日期一发表,弟子们大惊,在弟子们的心中顿时觉得日月无光,天地旋转起来,佛陀又再说道:“你们不要伤心,天地万物,有生就是无常之相,无论怎样逃不了这个定律。我过去不是向你们说过吗?所爱的必定有散失的时候,会合必有别离的时候,人间心物所合的身体既是无常的,就不能如人们所想的自由。肉体的生命不能永久长存,我不是常这样说吗?要佛陀的应身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我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我当然不能违背法性。你们假若要我永久住于世间,而你们却不依着我所指示的教法而行,就算我活了千千万万年,又有什么用呢?你们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就等于我永久活在你们的心中。我的法身慧命,会遍于一切处和你们及未来的众生共在一起。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要皈依其他。不懈怠地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就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说后,又启程经过波婆城的阇头园的地方,曾接受金银匠的淳陀供养的旃檀耳,旃檀耳是菌类,是不消化的食物,佛陀吃后觉得非常不好,但佛陀仍慈悲地为他解答四种沙门的不同,淳陀很是感动。

佛陀说沙门有四种:一是行道殊胜的沙门,二是善说道义的沙门,三是靠道生活的沙门,四是秽道的沙门。同一样的沙门,有真有伪,有善有恶,不能见到不善不贤的沙门就毁谤到整个的沙门。好像良田的禾苗,里面也会杂着几根稗草。站在在家信徒的立场,多亲近善知识,但不应批评沙门,好坏善恶在家信众最好不管。以后,佛陀就在竹芳村的地方示疾,但佛陀没有停留,仍然在途中行化。

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那无量之光像要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照透一切的样子。”佛陀回答道:“是的!佛陀的光色有两次特别不同,一是初成佛道证得无上正觉的时候,二是将要进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听了!觉得欢喜,又觉得黯然!佛陀在播散真理种子的途中行走着,后面不少的人跟着,他们跟在又老又病的佛陀身后,好像都在流泪。其实假若世间有真正健康的人,慧命永无老病死的人,那就是救世主大圣佛陀其人!佛陀在路上行走着,阿难很畏惧地流泪问道:“佛陀!您入涅槃以后,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葬式?”佛陀安详地回答道:“他们皈依的人都会帮忙,你不要管,放心做自己的事。

不过,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方法,供你参考,大家也都希望知道,免得在很多的人中会生出异论来。所以我有讲给你们听的必要。那么,我就讲转轮圣王的葬法吧!”“转轮圣王的葬法是怎样呢?”阿难伤感流泪不止。佛陀静静地答道:“先以香汤洗体,然后用新的净的棉花包裹起来。在这之上再包五百毛毡,装入金棺,在棺内浇上麻油,然后把金棺纳入铁椁之中,外面再用旃檀的香廓围绕,上面堆积名香,四周摆放鲜花……”佛陀说到这里时,像沉思了一会,又道:“佛陀可以自己用三昧真火荼毗,你们收拾舍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给过路的人知道思慕、信仰。”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什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

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地回答道:“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了。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地记着: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为什么心总是不安定?因为无始劫来一直贪着于世间的名闻利养,被这些束缚住了。

  在六道轮回中,我们没有找到皈依处,而错把钱当作了皈依处,当作了自己竭力寄托的怙主,所以拼命地、无休止地赚钱;

  以为权力是皈依处,是唯一的怙主,可以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所以不择手段地争名夺利。

  岂不知金钱和权力都不是真正的皈依处和怙主,它们不但无法解除我们的烦恼和痛苦,解决不了我们所有的问题,而且还是无常的,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无常、无我的本性,若真要去寻找,就会发现它根本不存在。

  同样,“我”也是如此,好坏,爱恨等,都只是自己的概念而已。

  倘若有真正的好,真正的爱,那么在外境上应该谁看都是好,谁看都是爱。你看是可爱的,认为是好人,而我看却是可憎的,是坏人,所以这些只是自己的分别念、概念而已,实际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这是举例说明。依此类推,都是一样的。所以一切都是虚假的、无常的。

  在这样虚幻的世界里,哪有依存处?在六道中轮回中,没有一处能让我们安住、依存。

  我们没有找到生命的真相,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所以不停地在六道中漂泊、游荡。

  我们将这里执着为家,那里执着为家;将这里作为归宿,那里作为归宿,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家,不是真正的归宿,所以我们烦恼、痛苦。

  等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回归了心灵的家园时,才会有真正生存的住所,那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真正的家。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