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何与冤家对头相处

如何与冤家对头相处

  自古以来,儒家跟佛家的教育不外乎两桩事情:第一桩是教我们认识自己跟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常讲的「诸法实相」,真正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第二是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应当怎样去做,这是用。所以有体、有用,这个体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都不例外。我们在作用上,为什么不能够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就是因为不知道事实真相。诸佛菩萨、大圣大贤,他们明白了真相,所以能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戒经里头也教给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说的这些话,通常我们都把它当作比喻来说,不是事实。其实佛所讲的是事实,不是比喻,我们怎么能体会得到?凡夫的见解、心思、常识,多半局限在一世,对於过去世不知道,未来世也不知道,所以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错觉。佛菩萨这些大圣人,他们以甚深的定功,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所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他都明了、他都清楚,知道这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互为眷属。过去无量劫,这一切人物跟自己哪能没有关系?佛说的话没有错。

  换句话说,诸佛菩萨这些大圣人,他们到底用什么态度来做人?用什样的心来对一切人、一切事?总而言之,不外乎「孝敬」。所以《观经》三福,第一句就跟我们讲清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彻始彻终就是用这个态度。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孝顺、尊敬」,这就是佛、就是菩萨,就是大圣人。凡夫的心思观念、所作所为,与这个恰恰相反。相应就是随顺自性、性德,随顺诸法实相。能够做到圆满的随顺,那就叫一真法界。如果不能随顺,跟这个恰恰相反,违背了,这就是六道凡夫;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就是三恶道。佛在经上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要能体会,作圣作凡、天堂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这一念与法性相应,就是佛、就是菩萨;这一念与性德相背,就是众生、就是恶道。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正如佛说的「梦幻泡影」,随著我们的念头在起变化,这正是佛在《华严》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你所生的这些法觉得不如意,是你能生的心跟法性不相应。所以一切境界,不是别人变给你去享受,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受用,这才是事实真相。

  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适意的环境里面,很适合自己意思,自己欢喜的环境里面,我们就一定要遵从佛的教诲。实在讲遵从佛的教诲,不是遵从他的教诲,是遵从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法则。诸佛菩萨所讲的是我们自性的法则,不是他的,所以他说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他所讲的全部是我们自性,性德的开发,只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对於佛所讲的话真正是五体投地,全部接纳,因为这不是听别人的。所以我们跟佛学,要知道是随顺自性,佛就是代表我们的自性。菩萨、大圣大贤他们是性德的示现,是性德的流露,是自不是他,大乘经上常讲自他不二。我们讲跟别人学,总是觉得不甘心、不情愿,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佛菩萨这些圣贤人不是他,他正是自,你要把这个意思会过来,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果然能够契入,契入之后才恍然大悟,诸佛菩萨是自己性德流露出来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哪一法不是自性流露出来的?

  这个明白了、清楚了。然后才真正体会到,明白了,原来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一个自己而已,除了自己之外,确实没有一法。这个时候佛在经上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生出来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圆满的展现出来,圆满的流露出来。我们对佛菩萨孝敬,对大圣大贤孝敬,对父母孝敬,对师长孝敬,然后逐渐能够对一切众生孝敬,甚至於对自己的冤家对头,毒蛇猛兽,地狱饿鬼,也同样的孝敬,决定用的是清净心跟平等心;这个孝敬没有差等,平等的、清净的。果然入这个境界,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即使没成佛,去佛不远了,你决定是法身大士,你智慧开了。智慧开了,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万法,你明白了、觉悟了、清楚了,你懂得怎样去做;对於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人,你也懂得如何去帮助他,这就是经里面所说的存菩萨心,行菩萨道。任何身分,男女老少,任何行业,都可以修圆满的菩萨道。菩萨绝不局限於一法界,在菩萨法界不局限,一切法界皆是菩萨法界,《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既然有过去世,过去无量劫,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相处,善缘有,恶缘也不少。现前我们的遭遇,有些人跟我们相处很投缘、很欢喜,过去生中的善缘;有一些人作冤家、作对头,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如意,过去世的冤业。过去迷惑颠倒,种下这些冤业,现在觉悟了、现在明白了,怎样把这个冤结化解,还是佛的这一句话,「孝敬」,真诚心的孝顺、尊重,这个冤结自然就能化解。所以对於一切怨怼,我们要能随顺,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当中成就自己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在随顺众生里头成就,这是功德。随顺如何能真正成就功德?清净心重要,智慧心重要。你心地清净,《无量寿经》上讲「平等、正觉」,你用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就随顺了,随顺就有功。德,成就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增上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成就、增上是德。

  决定不可以有一念怨天尤人,那是大错特错。一切不如意的境界、一切逆缘,都要回过头来自己去反省,决定是自己不善业累积造成的,过失不在别人。所以要回过头来,自己真正忏悔,真正改过自新,这是真修行。我没有把他当作父母来看,没有孝顺他,没有把他当作师长来看,没有尊重他,这是我自己的不是,不是他的不是。诸佛如来所以成佛,所以成为如来,就是这个方法修成的。我们今天想作佛、想作菩萨,没有例外,还是这个方法修成。所以我们要知道敬人、敬事、敬物,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将来我们弥陀村建好了,佛学院开学了,如来的教法我们要全部落实。实在说,并不是只有在弥陀村、佛学院,我们才能做到,这是做一个样子,好像展览会一样,摆出来让大家看看。实际功夫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都不能离开,你一念离开了,那就是一念迷,一念相应是一念觉,所以这要在念念之间用功夫。大乘经不可不读,不可不深解义趣,你才能保持觉悟,保持常觉而不迷,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地在最低处,我们在大地上挖地基、盖楼房,在大地上种树、种花……我们可以滋养大地,也可以破坏大地,但是对大地来说是一样的。无论是去保护它,还是去破坏它,大地都没有伤心或快乐,总是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我们的心也应该是这样,父母众生对我怎么都行,无论是伤害我,还是利益我,都是一样的,把自己放在最低处。  

    其实无论是利益,还是伤害,若是真正有智慧的话,对自己来说都是应该的,都是一样的。若是今天有人来利益你,这是有因缘的;今天若是有人来伤害你,这也是有因缘的。为什么说学佛首先要相信轮回,相信因果?若是你相信这些了,就会知道,这都是有因缘的。今天他来帮助你,是有因缘的,肯定是过去世中你跟他结过善缘,帮助过他;今天他来伤害你,也是有因缘的,过去世中,你肯定跟他结过恶缘,伤害过他。没有无缘无故的,都是自作自受。若是相续中有因果正见,有智慧的话,心态是不会动的。不是去控制,不是去改造。

    有智慧了,什么都是应该的。善恶因果是不会混乱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丝毫不爽的。你在哪里播种,就在哪里收获。所以,无论你行善也好,做恶也好,因果是不会混乱的。不是佛在操纵,也不是菩萨在搞鬼,它是一个自然规律。你懂得这些道理,深信这些道理了,不用刻意控制,心也自然能够平和安稳。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任何时候心不动摇,对没有智慧的人来说,是有点难。但是对有智慧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难,是很自然的。

    无论是帮助,还是伤害,若是你去执着、不去转为道用的话,要么是直接伤害你,要么是间接伤害你。无论是利益,还是伤害,若是你不去执着,能够转为道用的话,对你来说是一种成就、圆满的助缘。帮助可以转为道用,伤害也可以转为道用。若是有正知正见,有智慧的话,就不难了。心不动摇,心态任何时候都是平稳的,这叫安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