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生活篇(一)

生活篇(一)

男 女 平 等



  有同修访问我,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现在妇女要争女权,这个问题我没有法子回答,因为「平等」太难了!五根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不平等,我们是否要用刀把它切平等?人与人站成一排,个子高矮不平等,是不是要把高的头削掉,把矮的安上去?

  为什麽不平等?其根源何在?根源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不一样,才造成不平等。明白这个道理,不平等就是平等,平等就是不平等,你们想想这两句话的味道。到什麽时候真正平等?佛告诉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平等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相貌与阿弥陀佛完全一样,个子都一样高,身体皮肤都是身金色,真平等了。所以,你要平等,赶紧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绝对不平等。

  什麽是真平等?「尽分」就是真平等。譬如我们在社会工作,我们的职位不平等,一个公司有董事长、经理到员工,最低级的是清洁环境的员工,怎麽会平等?如何在这裡头看到平等?「敦伦尽分」,你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到圆满就平等了。董事长把他自己的工作做得圆圆满满,董事长第一。总经理把他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得圆圆满满,总经理也是第一,第一跟第一就平等了。清扫厕所的员工也尽职尽责,把厕所打扫得乾乾淨淨,他也第一,各个第一。这个公司从董事长到最低级的员工,各个工作都是第一,第一就平等了。这才是平等的真谛。你要是不懂得这种真谛,胡作妄为,只是造业而已,来生的果报会很苦。所以,一定要懂得「敦伦尽分」这四个字的真谛。

  「敦伦」,敦伦要落实到「尽分」。分是本分,儒家讲「五伦十义」,义就是道义、仁义、情义、恩义。我们通常讲义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

  说女人总是被压迫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有人在挑拨,你上了当。女人有女人的本分工作,男人有男人的本分工作。现在女子出来踏入社会工作,这是不是好事?不是好事。细细算算这个帐,你吃亏了。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女人比男人尊贵,女人的权比男人的权大。什麽权?社会的安危,国家的兴衰,世界的和平,女人操这个大权。这些与女人有什麽关係?与相夫教子有关係。中国古人讲,家无贤妻就无贤母,没有贤母,哪裡来的圣贤出世?这个世界有圣贤,全世界人得福报,母亲的职责就是为全人类培育圣贤的人才,这是她的本分。她现在把本分丢了,要去做其他事情,古圣先贤、佛菩萨看到都摇头叹气。这裡头有很深很深的道理,大家细心思惟就明瞭了。

  做职业妇女是得不偿失,纵然你的事业很辉煌、很有成就,可是没有好好照顾你的儿女,你下一代完了。现在很多有钱人僱佣人、奶妈照顾小孩,小孩将来的习性是不孝父母。为什麽?对父母没有这一份情分。他将来爱什麽?爱他的奶妈、爱你家的佣人,因为那是他的养母。亲生母亲生了他,却不爱他,不教导他,这个损失太大太大了。中国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家没有后代,你的事业做得再成功、再辉煌,你死了之后,成绩单是零。世出世间法都重视继起的人才,那是真正辉煌的成就。你看看,中国古时候这些帝王,帝王一继位的那一天,第一桩大事就是立太子,他有继承人。我们今天把这件事疏忽了,只晓得自己去冲、去拼,全都错了,这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

(节录自21-110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淨土)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惜    福



  我们学佛的人常讲:「惜福。」往往将「惜福」的意思错会了。

  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是「三衣一钵」。如果今天托的饭菜很多,这一餐吃不完,可不可以留到明天吃?不可以!佛的制度是你吃饱之后,多馀的要供养畜牲,供养鸟兽,不可以留到明天。

  这裡面有很多道理。古时候没有现代的冰箱,怕你留的东西会变质,吃了容易生病,为了卫生,所以不许可。出家人不吃隔夜的东西,这是卫生。同时不许可你懒惰,「我今天多托一点,明天不要出去了」,这个不可以。托钵是一堂功课,天天要去。这个制度有许多用意,非常之好。

  这些跟我们现前的生活完全不相同。现在我们吃的东西剩下来了,可以用冰箱来储存,明天还可以用。但是我们学佛的人往往错会了「惜福」的意思,东西坏了、馊了还要吃,以为这是「惜福」!福是惜了,过两天生了一场大病,还要人家来伺候、来照料你,你的福报马上就享光了。

  所以,佛弟子要懂得卫生,要讲求卫生,我们一生不生病,不需要麻烦别人照顾。因此,在饮食上要是得病,真的不可以原谅。

  在家同修对于这些剩下来的饮食,若味道变了也不应该吃,一定要维护自己和一家人的健康,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必须要记住,饮食要处处小心谨慎,败坏的东西决定不能吃,吃败坏的东西不是惜福,不要把「惜福」二字的意思解错了。菜饭味道只要一有变化,立刻要捨弃,这是绝对正确的。

  佛绝对给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法教学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不是教我们离乐去吃苦,否则这种佛教没有人会接受。要体会如来教导的真实义,这个很重要。

(节录自《愣严经清淨明诲章》7-04-05「若诸比丘。衣钵之馀。分寸不畜。乞食馀分。施饿众生。」)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不要忘记送礼



  「好事」,在佛法裡面,教导我们如何落实?「四摄、六度」全都包括了。四摄裡,第一是「布施」。布施,就是送礼、请客。布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联繫。靠什麽?靠请客、宴会、送礼。不要把这个事情看轻了、看小了,这是大事!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密切的是夫妻。夫妻为什麽不和?为什麽会闹离婚?为什麽家庭会破碎?就是不懂得「四摄法」。懂得四摄法的人,家庭一定非常圆满。先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太太,太太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先生,表示关怀,这是维繫感情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不要认为这是小事,无所谓!这是大事,绝对不是小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忘记请客,不要忘记送礼,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节录自21-112-06)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家是国家社会的基础



  四摄特别强调落实在家庭,落实在夫妇。现代人把婚姻看得很轻,喜欢就结婚,不高兴就离婚,简直是儿戏!他不晓得,他背的因果有多重!轻易离婚,果报都在地狱。为什麽有这麽重的罪?他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秩序。整个社会就像我们的身体,一个家庭夫妇的结合就像一个细胞,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好,身体健康;夫妻离异,家庭破碎,这个细胞就坏了。如果离婚率太高,你这个身体有一半病倒了,就很难存活下去。

  现代人真的无知可怜,迷惑颠倒,胆大妄为,反对礼教。反对礼教的念头、言行,就是阿鼻地狱的业因。礼教是天道、是自然之道,你顺着这个道,你成佛、成祖、成菩萨;你违背这个道,你就堕地狱三途。世出世间大圣大贤跟我们讲,人伦的秩序是天道,人伦秩序从夫妇开始。所以,夫妻不和,造成的zai 难是天灾人祸,整个世界秩序动乱,乃至于像其他宗教讲的世界**。它的因是什麽?因是夫妇不和,家破坏了,社会就没有了,国就没有了。

  家是国家社会的基础。我们看《礼记》,古时候男女结合的婚礼,古礼多麽隆重。为什麽这样隆重举行?告诉你这个事情不是儿戏,不是小事,是大事。不只是关係你们两个个人,而是关係到整个家族的幸福、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世界的和平安定。现代人哪裡懂得这个道理?

  对此,《印光大师文钞》讲得很多,没有人听,没有人懂。印祖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世界的安危,女子负大部分的责任。」这句话印祖能说得出来,不容易!为什麽?女人的责任,就是为天下国家培养贤德的人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全心全力培养儿女,使儿女作圣人、作贤人,作佛、作菩萨,那是女人的责任。你生了他,不能好好的教他,你怎麽对得起他?不但对不起他,也对不起社会、国家、世界。

  我也常讲,我们一个人这一生当中,事业做得再大、再多、再圆满,如果底下没有继承人,事业等于零。为什麽?你死了一切就完了。由此可知,培养接班人,功德第一。做母亲的责任,就是专门在家裡培养接班人,这是第一大功德。后来居上,接班的人做得比我更好,这是成功的;接班人跟我差不多,这是失败的。底下一代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向上提升,这是成功的,这才是兴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出家人的衣



  人生活在世间,维持身体生存必须要的衣食是不能缺少的。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确实是如此,他的财物所谓是「资生之具」。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衣服很少,三衣一钵。钵是乞食的。三衣不但是遮体,晚上睡觉时,这个大衣就当被子盖。具,我们现在是拜佛时做为拜垫,其实它不是这个意思,具是舖在地下做被单用的,衣是盖在上面的,所以称为「卧具」。出家人的财物就是三衣一钵,如果有多馀的,统统都布施了,决定不积蓄。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气候与印度不同,中国是在温带,四季分明,三衣决定不能保暖。冬天一定要棉衣,一定要很厚的被子,所以三衣就变成一个纪念的意义了。

  像我们现在穿的出家衣服,全是中国的服装。现在出家人穿的服装,就是明朝一般老百姓穿的服装。这个长袖子的称作「海青」,这是汉朝时候的服装。汉朝时候,读书人是不劳力的,读书人穿的礼服是海青,大袖子的;短袖的是工作服,出力工作的。所以,我们出家人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服装。

  佛的服装就是披衣,有五衣、七衣、大衣,称为「三衣」。而三衣现在只有在诵经时,在举行典礼时,披在身上做一个纪念。而且这个衣缩小了,原来的衣我们现在在泰国小乘佛教可以看到,他们的衣很大,差不多比我们现在的要大两倍,真的是裹在身上。我们现在中国是用个勾环披在身上,所以这个衣就缩小三分之一。日本佛教的衣就更小了,缩小成一小块,平常不用的时候放在口袋裡。日本和尚穿西装,他的衣装在口袋裡,作佛事的时候,拿出来套在脖子上,这两块袈裟小小的挂在脖子上,也是做为纪念。所以,要知道佛门这些制度上的变化、沿革,其精神是教导我们真正要能放下。

(节录自《愣严经‧清淨明诲章》「若诸比丘。衣钵之馀。分寸不畜。乞食馀分。施饿众生。」7-4-05)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胎    教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在古礼上,我们看到儒家的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谓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什麽?做母亲的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决定要小心谨慎,端正身心,给婴儿最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决定不能有负面影响。这是爱护自己儿女,从怀孕那一天开始,现在谁懂得?

  在家庭裡面,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小孩从小看父母、学父母,所以你要给他好样子,决不能做出坏样子。做父母亲的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乡党,小孩从小看在心裡,根深蒂固,他一生自然是正人君子,不会学坏。他平常看到要这样做,但是他不懂道理,到学校老师再给他讲这些大道理,他就懂得了。因此,进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是要把这些所以然的道理教导他,他觉悟了,这是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育。

(节录自《华严经》第301集【勇敌大军夜叉王,得守护一切众生令住正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