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达真堪布:别把鸡汤当佛法

达真堪布:别把鸡汤当佛法


现在有很多学佛人精进不起来,比如听课,没有完整地听一堂课,看书也是,没有完整看一篇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微视频、微博都特别流行呢?因为人们都特别愿意看这些。看一下或听一下,时间很短,这样心里就亮堂一点,或舒服一点,就OK了!现在好多学佛人都找这种感觉,也不能说刺激吧,但这是不对的。这和我们生病了吃止疼片一样,是治标不治根的。这些你可以听一听,看一看,心里稍微亮堂一点,或明白一点道理,就算是心灵鸡汤吧。但是真正要明白这些道理,真正要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要听完整的课,要看完整的文章。

  这里讲得很全面、很彻底。我们现在讲的是一些很短的经典,没有讲长的经典。我们讲过很多论典,如《定解宝灯论》、《三戒论》、《中观根本慧论》等等。要想真正明白这些道理,就应该多闻,反复听、看这些论典的讲解。它是从正面、反面、侧面……各个方面去分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讲透、弄明白,否则是不可能的。

  还有九加行的内容,应该多看、多听,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九个加行是连贯的,是一条完整的解脱成佛之路,是一个从基础到最终完整的解脱成佛的方法。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每一天的微博、微视频当做心灵鸡汤就满足了,就OK了。

 问:初学佛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从什么地方开始修行?

  答:应该是先皈依进入佛门,然后再发菩提心进入大乘,是这样的一个道路。但是真正从心里皈依到三宝是非常难的,首先要明白佛理。因为什么呢?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但这个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不明理就没有信心,即使有信心也是迷信。所以首先要明白佛法里基本的理念,比如说轮回、因果、无常这些道理。

  因果和轮回是最基本的。无我和空性外道也能讲,但是因果和轮回除了佛谁也讲不了。其他教派也有讲因果和轮回的,但是讲的只是一部分,而佛讲的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非常全面。佛讲的因缘是三世的因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都包括。佛讲的是六道轮回,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别人谁也讲不了这么全面。

  我们现在学的四外加行讲的就是这些道理。首先是人身难得。人身真正的意义、真正的价值是什么?首先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你才会真正的去启发人身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你才会珍惜这个人身。

  然后是寿命无常。得到人身了,但是这个人身犹如狂风里的一盏油灯一样,随时都会被扑灭,所以你要利用一切时间来承办它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是因果和轮回。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你把这些道理明白了以后,你的心胸才能打开,你才能看得更远。

  所以这些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皈依、发心就容易一些;要是没有这些基础的话,皈依、发心也不一定到位。所以就先修四外加行,把这些基本的理念都弄明白、搞清楚,然后再去皈依、发心,自然就能到位了。

  所以我现在强调四外加行。四外加行的内容,尤其是因果和轮回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佛的理念都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但大家都没有明白,都认为无我和空性好,都修这些高深的法。其实这些高深法也都是在因果和轮回的基础上建立的,若是没有这个基础的话,那就不是佛的理念。

  很多人都没有明白,然后就空中楼阁似的修行,那肯定是不会受益的。莲花生大士讲过:“见解比虚空高,但是取舍因果比面粉还细。”“见解比虚空高”是空性的见解。空性和因果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一体的。有空性,就有因果;有因果,才是空性。你证悟空性了,是不是没有因果了?是不是不要取舍因果了?不是。其实你真正明白了空性这个道理以后,对因果就更深信了,取舍因果就更容易了。其实取舍因果一点都不难,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在那个轨道上,所以有一点难。等真正走上轨道上了,那就不难了。

  因果规律不是佛制定的,它是一个自然规律。佛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讲的时候,也在相上讲,也在体上讲。相上讲的就是因果、轮回;体上讲的是无我、空性。但是这个相和体是一体的,所以就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五蕴里包含了所有的法,实际上所有的法都是这样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要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必须具足出离心。不管学小乘还是大乘,显宗还是密宗,都需要出离心。

  只有具足出离心,自己所修的善法才能成为解脱之因;如果没有出离心,善法只能成为随福德分善根,而不能成为出离轮回的随解脱分善根。

  学佛不只是为了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应该希求最究竟的目标——令自他一切众生获得涅槃。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即使学了净土法门也很难获得解脱。

  现在有些净土宗的法师和居士不强调出离心,这种倾向值得观察:如果一个人一直贪执亲朋好友、荣华富贵,这种人在临死时能不能看破世间?

  如果没有看破世间,对极乐世界就不会有向往之心,对娑婆世界也不会有厌离之心,这怎么能获得解脱呢?

  希望大家在学法的过程中认识这个关键问题。下面继续讲对轮回痛苦生起厌离心的道理。

  《念住经》中说:“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

  这里讲了六道之苦:地狱有炽热、严寒的痛苦,饿鬼有饥渴交迫的痛苦,旁生有被人役使、互相啖食的痛苦,人间有多病、短命、求不得、怨憎会等痛苦,非天有作战的痛苦,天界有放逸的痛苦,总而言之,轮回就像针尖上一样,充满苦苦、变苦、行苦,连少许快乐都没有。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三界轮回中,不管人天善趣还是三恶趣都没有安乐可言,就像罗刹洲或者没有解脱机会的监狱一样,要祈祷三宝加持自己对轮回生起畏惧心。

  罗刹洲非常可怕,《释迦牟尼佛广传》和观世音菩萨的传记中提到,凡是身陷罗刹洲的人都会被罗刹女吃掉,一个都不会逃脱。

  无有解脱机会的监狱也很可怕,谁进了这样的监狱都不会有快乐。我们应该将轮回看作罗刹洲和监狱一般,要有发自内心的畏惧,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个人请观察自相续:我对轮回有没有这样的畏惧之心?

  贪执轮回有极大的过患。佛在《中阴经》里说:“三界为火宅,火炎极炽盛,爱心所染着,将入三恶道。”

  意思是,三界犹如炽燃的火宅一样,如果对它生起爱执、染著,将会堕入三恶道感受无量痛苦。

  相反,如果了知轮回没有可贪执之处,这就是解脱的正因。

  轮回的痛苦和极乐世界的安乐比较起来,就像炽热的火坑与清爽的凉室一样。

  了知二者的差别后,明智之人会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轮回中只能永远受苦,我再不能住于轮回了,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

  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应该做出往生净土的选择,而且对往生要有紧迫感。

  无始以来,众生在轮回中感受了无量的痛苦,有宿命通的人观察宿世后,很可能恐怖得口吐鲜血。

  在座的很多人不知道宿世,如果你有宿命通,观察后肯定会由衷地感到:

  唉,三界轮回的众生很可怜,我自己也很可怜!就像《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的那样:“菩萨以天眼力,观察五道,起大悲心。”

  本来,在轮回中受苦的因就是贪欲,可是愚笨的众生不知此理,反而一直贪执世间的享受。

  《诸法集要经》中说:“愚痴着欲乐,由乐而受苦。”意思是,众生因为愚痴而贪执世间的欲乐,其实这种贪执是不幸的根源,它会导致无量的痛苦。进一步说,这种贪执本身也是一种痛苦。

  生生世世以来,众生转生在地狱饮用的铜汁、铁水,转生为饿鬼饮用的脓血、不净物,转生为旁生饮用的乳汁或者互相吸食的血液,转生为人饮用的乳汁或者因哀伤流下的泪水,等等,这些如果积聚在一处,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

  转生为蝼蚁以上的众生时,散落的头颅、手脚以及死后的骨架如果积聚在一起,则比须弥山还高。轮回的痛苦就是这样漫无边际,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起自己转生过什么身躯,感受过何等痛苦。

  其实,不必说无始以来,即便在一劫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期间辗转投生的身体如果积聚在一起,也比大山还高,饮用的水、乳汁如果积聚在一起,也比大海的水还多。

  如《杂阿含经》云:“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腐坏,如毘富罗山[1]。”

  另外,《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亲友书》中也说:“每一众生所饮乳,胜过四大海洋水。”

  以前热扎[2]回忆起宿世后,作了一个忏文,文中说道:“骨肉若积等须弥,脓血若积如大海,宿业若积说不尽,辗转生死三界中,仍造无义唐捐事。”

  意思也是一样:

  宿世的身体若聚在一起,要比须弥山还高;

  饮用的脓血若聚在一起,要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

  造的业若聚在一起,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如果没有获得解脱,今后仍将流转于轮回,还会毫无意义地造业。

  因此,不管学习净土、禅宗还是密宗,首先要看破轮回,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然,如果口头上说看破,实际上对世间的名声、地位、财产特别贪著,那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对此,截流大师[3]曾以窍诀的方式开示道:“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

  《净土圣贤录》里有一个公案。

  民国时期江西有一个农民叫赖祥麟,晚年他对世间生起强烈的厌离心,于是放下万缘,长斋念佛,一心求生净土。

  日子久了,邻人见到他都以阿弥陀佛称之,他也随声以阿弥陀佛应答。七十多岁时,他患了脚痛病,行走不便。他知道自己要离世了,便向家人告辞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孙子问:“你不是脚痛吗,怎么去呢?”他说:“不是身去,是心去。”说完就趺坐面西,念佛而逝。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到,如果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觉得世间没有任何意义,一定要远离这个世界,前往清净的佛国,这才有解脱的希望。

  这种厌离心类似有些出国者的心态,觉得国内没什么留恋的,在学术、地位方面都没有前途,应该去别的国家深造,学佛也要有这样的厌离心。

  总之,大家应该想到,世间的很多事情确实无有实义。

  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一切事情都没有实义,那行持善法、为来世积累资粮也不用做了吧?

  并非如此。《诸法集要经》中说:“有为皆无常,如水泡非久,应当行善行,为二世饶益。”意思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就像水泡易破一样无法久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精进行善,为来世而努力。

  在座的各位要知道,名声、财产、地位、父母、子女以及眷属等,这些在你离开世间时一点都带不走,甚至自己的身体都带不走,所以没必要贪执它们。

  什么能带走呢?唯有善法的功德能带走,不仅能带到下一世,而且在未来的生生世世都能利益自己,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以行持善法对来世有所准备。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