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居家学佛的三条底线

居家学佛的三条底线



  文:智宗法师

  居家学佛的三条底线:在金钱上务必要坚守合理分配,量力而行的底线,要坚守学师不迷师,转益多师的底线,不以努力程度论成败,而以魅力指数做标准。

  第一条:在金钱上务必要坚守合理分配,量力而行的底线

  不学佛的、甚至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也都适用于这一条底线。

  佛陀在2500年之前对在家人的财富管理问题提出的建议,在今天依然适用。

  在《善生经》中佛为居士的财富分作四份:一分为饮食生活;一分为田业即营业资本;一分为储蓄,预防意外之用;一分为投资之用。

  在《杂阿含经》中佛建议居士的财富应该分为三种用途:一分是供养父母;一分是养育妻子儿女周济邻里朋友与穷人;一分是供养沙门,广种福田。

  在《涅般经》中则说,除个人生活需要外,要分成四份:一份供养父母妻子;一份补助属下佣人;一份施给亲属朋友;一份奉事国家沙门。

  贪心是大贼,冲动是魔鬼,贪心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种是能力判断,在个人能力许可范围内那叫追求,超出你的能力许可那就叫贪心。

  超出你个人的支配财富、个人能力的支出,需要动用到家庭共有财产的时候,一定要争取家庭其他成员的同意认可,没被其他家庭成员认可私自挪用,就是犯了不告而取的盗罪,就是五戒当中的不偷盗戒。

  第二条:要坚守学师不迷师,转益多师的底线

  修行必须要学师不迷师,转益多师,我们在拜师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假如有以下三种情形应速远离:

  第一种情形 语言不通:不要为图虚名,去拜法王活佛为师,如果语言不通,不能交流学习,法王活佛再厉害与你又有什么关系。

  第二种情形 要求你不要以师徒相称:而是以哥哥姐姐兄弟妹妹,甚至干爹干妈的这种称谓出现的话,请速速远离。称谓是庸俗世俗的,而庸俗世俗的背后就是给自己今后突破底线伤风败俗,开了一个口子,留下了一个前兆。

  第三种情形 不谈佛法,只谈前世后世:假如你和师父在一块交流,他很少谈佛法,只跟你谈上辈子你是谁,下辈子你要投胎转世做什么,你如果离开我会受到什么报应,注意啊,用恐吓的手段来敲诈勒索你,这就是进行精神控制的一种特征了,你已经遇到邪师了,请速速远离。

  第三条:在学佛的标准上我们务必要坚守不以努力程度论成败,而以魅力指数做标准

  每天磕多少个大头,念了多少遍的经咒,读了多少部的佛经,做了多少的善事,这些只是学佛的方式之一,不是你学佛的标准、目标。

  学佛检验我们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你的魅力指数有没有得到增长。

  我经常打这个比方,学佛不是做整容手术,它是做心脏手术,是把我们的一颗凡心换成佛心,改变我们的气质气场提升我们的魅力指数,让我们生活圈子里的其他人觉得你越来越可亲,越来越可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这才是标准呢。

  佛事是一种非常好的共修方式,给我们加持,让我们坚持努力的一个修行方法,但在生活当中好多学佛的人,一遇到麻烦,遇到苦恼,就到庙里做消灾、超度、解冤孽等等的佛事,遇到问题,遇到麻烦,不知道通过反省反思去找产生问题麻烦的根源,找不到真正的根源所在,这是归因错误。你做多少佛事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你解决不了自己的现实人生的困难麻烦,就永远不会获得佛法的帮助教益。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佛事不是我们解决生活中烦恼问题的关键所在做佛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