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噶玛噶举 创古仁波切开示 —— 密勒日巴尊者摄受具器弟子的故事

噶玛噶举 创古仁波切开示 —— 密勒日巴尊者摄受具器弟子的故事

噶玛噶举 创古仁波切开示 —— 密勒日巴尊者摄受具器弟子的故事
开示: 创古仁波切(堪布罗卓丹杰翻译)
地点: 香港观塘创古密宗佛教中心


密勒日巴尊者一生当中,总共讲了十万首道歌。「摄受具器弟子」是当时密勒日巴尊者在西藏的一个地方叫绕马的「菩提虚空堡」所唱颂的。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会称为「菩提虚空堡」呢? 因为密勒日巴尊者在这里禅行,而得到了究竟证悟,所以被称为「菩提虚空堡」。

虚空堡其实是一个山洞,密勒日巴尊者总共在六个主要的山洞于不同的修行法门而得证悟。

《摄受具器弟子》

通达无我实相之上师,我以三门殷重敬祈请,加持我及我之诸弟子,
令皆通达无我之实相!祈以大悲摄受令彼等,皆从我执境中得解脱!
护畜牧童听我言,达持吾我此心识,深观于彼不见「我」;
若能修持大手印,无见之见必能得。
若欲修持大手印,需植深厚之法基;
诚信善慈必具足;,努力培植诸善根。
大手印道之先件;,需信轮回因果法;
若欲出现大印果,应求上师传灌顶。
以及口诀并引导,先使自身成良器;及能容受深口诀。
修大手印之弟子,必需广积道资粮;
苦乐皆适断贪欲,死亦无惧真大勇。
牧童小友汝应知,如是准备需具足;
若能如此具善根,你我亦有法因缘。
若不堪能如是行,我亦不能传口授;汝应思惟善称量。
昨夜寻「我」不可得,此为观修人无我;
若欲续观法无我,效我修行十二年;
然后乃得知心性,幼小牧童听我言;汝应如是安汝。


缘起

在菩提虚空堡来禅修是有一段因缘。刚开始,密勒日巴尊者想要学佛的心是非常坚强的。他对上师「马尔巴」大译师生起非常大的信心。也在「马尔巴」译师处学习了很多禅修方法及很多修行的口诀。

过了一段时间,密勒日巴尊者想回到他的家乡看一看。就是这一个因缘,马尔巴大师就跟他说:“以后你的证悟会更高,而且也更要精进来修持。因此,如果你去这几个地方修持的话,是非常好的。”所以当下马尔巴大师就授记了也曾经是佛陀授记的殊胜禅修地方-冈比之山、蒙境、尼泊尔的游牧,再之也是尼泊尔境内亦为二十四个圣地之一的拉息雪山。

密勒日巴尊者就依马尔巴大师的指示,首先去蒙境禅修。他要去之前就有很多弟子跟密勒巴尊者说,蒙境这个地方太远了,不如先到绕马的地方,那里有个很特殊的山洞,您应该先去那儿。密勒日巴听后就答应了,因为绕马也是马尔巴大师授记的地方。众弟子门听了密勒日巴尊者的决定后,知道那边的山洞不容易找,路也不好行,便想亲自带密勒日巴尊者后二次禅修也在那里。而且也得到了很大的成就与证悟,由于他是在那地方得到禅定,所以叫作「菩提」。虚空的意思是指证悟的境界非常高广。所以那地方就称为「菩提虚空堡」。

当密勒日巴来到了绕马这个地方禅修时,他遇到了两个牧童。他们来到了他的面前,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牧童就问他:“你一个来这里伸行,没有伴侣,难道不会觉得无聊吗?”

密勒日巴尊者曰:“我有伴侣的。”

牧童很惊讶地说:“是谁呢?”

密勒日巴尊者回答:“是菩提心。”

牧童小孩:“这菩提心现在在哪里呢?”

密勒日巴尊者:“它在阿赖耶识,在我们的心里面。”

牧童又问:“那阿赖耶识在哪里呢?”

密勒日巴尊者说:“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牧童觉得无聊没有意思,就跟较小的牧童说:“那我们走吧!”

那个年纪较小的牧童觉得有兴趣,就继续问:“大师,你刚刚说的菩提心是什么呀?那阿赖耶识了是什么呀?什么叫做『心』...”等许多问题。

他又继续问:“大师啊,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身体就好像房子一样,我们的心就好像住在房子里面的人一样呢?”

密勒日巴尊者曰:“没错,是这样子的。”

那小孩又问:“通常一个房子里住了好多好多人,那我们身体里也是不是一样有好多好多的心呢?”

密勒日巴尊者这时就笑着说:“很好,你就回去看看,你的身体里是不是有好多好多的心。”

第二天,那个小牧童又来见密勒日巴尊者。见到他又开始问:“昨天晚上,我就按照您的方法来观察我的心,好像发觉到:的确,我好像只有一个心。但是这个心很奇怪,我想要杀它也杀不掉,抓它也抓不到。或者算了不管它的话,它又跑回来。总之,这个心很奇怪,我不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请大师告诉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密勒日巴尊者笑着跟他说:“这个就跟我们吃甜的蜂蜜是一样的,如果人家告诉我,蜂蜜是甜的,我们不会知道蜂蜜有多甜。如果我们心里想,蜂蜜好甜好甜,但是我们也不会知道它到底有多甜。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舌头来尝尝,就会知道到底有多甜。同样的,这就跟看我们的心一样,就得要实修实证。所以你要好好仔细地看,晚上你就好好地回去观察我们这颗心。”

隔天,牧童又来找密勒日巴尊者。他说:“我的这个心是非常特别,看也看不到,找也找不到。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但是有时候,它会与我们的眼睛一起看东西,与我们的耳朵一起听东西。有时它会与我的鼻子嗅东西,有时它会与我的舌头尝东西。有时它会与我的脚一起走路。这个心真的是很特别。到底这个心是什么东西?我还是搞不懂,请你必定要教导我。”

密勒日巴尊者就问:“你到底几岁?”

牧童回答:“十六岁。”于是,密勒日巴就开始为他作皈依。然后叫他要好好地念皈依文,然后再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牧童说:“我叫佛护。”

密勒日巴尊者说:“好,那佛护啊!你的身体叫佛护呢?还是你的心叫佛护?到底哪一个是你呢?你要好好地去观察。”

小牧童这时就回去好好地观察,到底谁是佛护,佛护到底是谁?这个身体是叫我,还是叫佛护呢?然后他想一想,当我死掉的时候,这身体就不是我的。那到底心是我还是佛护?他想想也不是,前几天花了那么多时间来找心也找不到。也没有心,也没有佛护这个人。那怎么办?所以他又赶快跑去请示密勒日巴尊者。

他把这情况告诉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门尊者就回他说:‘如果你要更深入地去想这问题的话,你就要好好地去禅修了。如果你要学禅修的话,应该依靠一个好的上师的口诀来禅修。这样的话,你才能看到真正的心。”

正文

所以接下来,密勒日巴尊者就为这小牧童唱出了这首道歌:

「通达无我实相之上师,我以三斗殷重敬祈请,加持我及我之诸弟子,令皆通达无我之实相!祈以大悲摄受令彼等,皆从我执境中得解脱!」  

以上是密勒日巴尊者对他的上师祈请,也就是上师祈请文。接下来,密勒日巴尊者又开始唱道 :「护畜牧童听我言,达持吾此心识,深观于彼不见『我』;若能修持大手印,无见之见必能得。」

牧童啊,你听我说,如果我们执着我们的心,要去深观它,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好好去看它,也是找不到一个我的。如果我们好好地修持大手印的话,无见之见必能得。

无见的「见」,是指我们的心的确是不能被看到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可是如果我们透过大手印,是透过空性去看心,这种见就是无见之「见」。

第二「见」是在禅修当中证悟空性,观看到心本质的空性。也就 是为什么心经有提到「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的。所以要了解空性,就需要两种不同修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透过学问,看了很多书,透过逻辑思维、比量的方法来了解。事实上这只是世间上一般的了解,并不是实际禅修所证悟到的了解。第二个方法是透过不共法大手印的禅修法,是印度的帝若巴大师,传给那若巴大师,再传给马尔巴大师一直所传下来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从外相,或用逻辑思维去思考空性,而是从我们内心去观察我们这颗心。

就像那个小牧童一样,从内心去观察这颗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会发觉找不到、看不到。而实际上,我们的心就是如此。那为什么会说找不到、看不到这颗心呢?因为这颗心是空性,所以这叫做「无见之见必能得」。「心能得」就是从空性当中而了知到。

密勒日巴尊者又说道,的确透过大手印的禅修,我们就可以见到我们这颗心。但是首先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若欲修持大手印,需植深厚之法基,诚信善慈必具足。

修持大手印应要有三种心态:第一个就是诚心,第二个信心,第三个就是善慈。善慈的意思是,对修行佛法生起极大的兴趣。这三种心是首先必备的。

我们如何对佛法更有信心呢?如何来修持呢?

第一,就是我们所做的四不共法中的第一个 - 「皈依大礼拜」。也就是念皈依文,做「大礼拜」。如果我们常做「大礼拜」,念皈依文的话,会让我们生起极大的恭敬心与信心。

二、大手印道之先件,须信轮回因果法。

轮回当中有的时候是快乐,有的时候是痛苦,这些都有它的原因。也就比如,做好事,会得到快乐。做恶业,会得到痛苦、苦果等等。

这两个要如何配合我们的修持?在平时修持的时候,我们就要思维轮回、因果的道理。当我们所做好的及善的事会得到快乐,做不好的事则会得到恶果。

如果我们做了一些不善事时,就需要做金刚萨埵修持法,诵持百字明咒来忏悔净除自己的罪业。这是四不共加行的第二伸持法 - 「念诵百字明咒」。

三、若欲出现大印果,应求上师传灌顶,以及口诀并引导。

我们要亲近上师及在上师面前求授灌顶以及禅修的口诀。这又如何配合我们的实修?方法就是我们需要多观想上师,观想上师亲自给予灌顶等等,这也就是大手印四不共加行的第四个 - 「上师相应法」。

四、先使自身成良器,乃能容受深口诀。修大手印之弟子,必需广积道资粮。

积聚资粮的目的,就是能让我们把所听到的法、口诀,都能如实的谛听进去。一般来讲,积聚资粮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最容易也最特别的也就是大手印四不共加行的第三个 - 「献曼达」。

以上第一,生起信心、诚心、善慈心。第二,了解因果。第三,亲近上师。第四,积聚资粮。是我们修持大手印必备要的四种条件。

密勒日巴尊者继续又开示要能够真正见到真实自性除了以上的四种条件外应该具备的还有:

五、 苦乐皆适断贪欲。

六、 死亦无惧真大勇。

以上两种条件是要我们精进于禅修。

接下来密勒日巴尊者再对牧童开示道 「牧童小友汝应知,如是准备需具足。」如果你要认识大手印的话,你需要具备以上这六个条件。

「若能如此具善根,你我亦有法因缘。」如果你能具备以上这六个条件,你和我就是有法缘。

「若不堪能如是行,我亦不能传口授。」如果你不能做到的话,我也不能够传授大手印的方法。

「汝应思惟善称量。」所以你应该要好好地想一想。

接下来又说道:「昨夜寻『我』不可得,此为观修人无我。」昨晚,你找这个「我」找不到,那是因为人「无我」的那个「我」是没有真实存在。

「若欲续观法无我,效我修行十二年,然后乃得知心性。」如果你要再进一步深观「无我」的话,就要像我一样禅修十二年才能知道心性的本质。

密勒日巴尊者又续道「幼小牧童听我言,汝应如是安汝心。」你就应该如此精进修持最终就能得到成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