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了知四圣谛。

了知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陀的核心教法,在菩提树下开悟不久之后,世尊来到波罗奈城附近的鹿野苑,向五位沙门第一次开示四圣谛。



以两千六百年前的这堂开示,正等正觉者转动了无上fa 轮,成立了万劫难逢的佛陀教化时期。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世尊在《长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什么是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



五蕴是色蕴及四种名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包含了整个宇宙里的一切名色法。“取”是指心的执取,其作用是不舍弃。



但是,为什么这五蕴会被执取?缘于无明,我们错误地视名色为“我”、“我的”及“我的自我”。便是这种微细的我的感受,导致我们的想像被扭曲了,进而产生执取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苦痛。



苦圣谛里所说的苦,一般上可分为三种:身心之苦(苦苦),这是最明显的苦,是随着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生起之苦。



变易苦,这就是说,因为执取,所以即使身心的乐受都会在消失时成为苦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爱别离苦——与喜爱的人或事物分开。



潜藏在五蕴本身里的苦(行苦)。每一蕴都是连续不断地生灭,在每一刹那里都不一样。



从最小的细微粒子(色聚)及最基本的心,乃至整个宇宙,一切名色法都是刹那生灭,都是无常的。



这种行苦,无时无刻、在一切时候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及四周,因为一切有为法都不稳定且苦。



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什么是苦集圣谛?它是造成投生的贪爱,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及非有爱。”



欲爱:我们渴求愉悦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与法尘。



每当愉悦的念头或愉悦的身体感受生起时,我们便会追求它,执着它:所吃的食物、xing 爱、舒适、财富,以及和亲人朋友相处、各种娱乐。



当我们得到所求的东西,那时候的内心感受会在它消失时变成苦的原因。在我们得不到所求的东西时,那也是苦。遭受痛苦时,便会产生反感。



一切的反感、生气、厌恶、排斥、忧愁、悲痛、仇恨、愤怒等,都叫嗔恚。由于欲爱等原因,便产生了嗔恚与冲突。



有爱:我们追求有这一世生命,我们追求有下一世生命,我们追求投生到人间与天界,最终我们追求永生。



非有爱:我们渴爱断灭,追求自我毁灭。



就像飞蛾被引诱而飞向火光,众生毫无抵抗力地被这三种贪爱拖向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进而产生执取与生死轮回。



世尊在《相应部》里说:“诸比丘,这生死轮回的起点不可知。为无明蒙蔽、为渴爱束缚的诸有情,在这生死轮回来来去去的起点是不可知的。



长久以来你们都在受尽折磨与厄难,把坟场都给填满了…在未来,会有个时候,大海洋会干涸、消失,大地会被火吞噬、消灭,不复存在。



然而,为无明蒙蔽、为渴爱束缚的诸有情,还是在继续生死轮回,他们的苦不会止息。”



在无量的大劫里,众生不断地在三十一界里生死轮回,有时是卵生,有时是胎生,有时是湿生,有时是化生。从最底的地狱,到人间,到最高的天界,这三十一界包含了一切众生。



死亡时,如果还有贪爱存在,有情便会投生到三十一界的其中一界。每一次新的投生,便会有新的一组蕴,及又一个痛苦的一生。真正了解到这一点的人,便会只想要断除它,而再无所求。



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什么是苦灭圣谛?那就是此贪爱的灭尽无余、舍弃、遣离、解脱、无着。”



这项圣谛使人得以解脱生死轮回,它是涅槃——得以解脱束缚的无忧、无染、至上的安全处。



在《法句经》的其中一首偈里,佛陀说:“只有少数人达到涅槃彼岸,其余所有的人,都在生死轮回的此岸转来转去。”



此岸,就是我们称之为“我”的五蕴。受到贪爱之风的摧残,众生在此岸转来转去。由于无法了知苦的原因,他们一世又一世的受苦、一生又一生地不断跌倒。



形成正对比的彼岸(涅槃),则是无为(没有蕴)、不生、不老、不死及完全寂静。因此它被称为无为界:“在此,地、水、火及风没有立足点。在此,长短、粗细、美丑、名色都完全灭尽。”



已越渡到达彼岸的人,已经解脱生死轮回。这种人称为阿罗汉,他已灭尽了贪爱与无明。佛陀时常把证悟阿罗汉果,称为梵行生活的至上目标,也称它为至上乐。



虽然如此,只要阿罗汉还有色身,他便还没有完全免离痛苦。无可避色的,身体还是会变老,会生病,会死亡,即使是阿罗汉也无法停止这种过程。



唯有在阿罗汉死亡证入般涅槃时,这种因为拥有色身而有的身体痛苦,才会最终灭尽。



在还未般涅槃之前,阿罗汉可能会基于悲悯心而选择帮助别人,为别人指导正道。最好的模范便是佛陀及其两位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



他们是众多人的良友、善知识,是那些寻求获得解脱轮回痛苦的人的归依处。有一次,基于无私无着的精神,舍利弗尊者说:我既不贪爱生命,我也不贪爱死亡,我只等待般涅槃,如公仆等领薪日。



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圣道分的另一个名称是“中道”。在仙人坠处开示的第一部经里,佛陀向五位沙门解释:“如来发现的中道避免了两个极端。”他所指的两个极端是沉迷于欲乐和自我折磨的苦行。



一种极端是追求感官享乐,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另一种极端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一而再地,佛陀教导说,追求欲乐绝不能够导向灭苦与解脱;而自我折磨的苦行,也一样绝不能够导向灭苦与解脱。



无论是这两者的哪一个,其结果都是获得更多的痛苦。透过避免这两种极端,八圣道分导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



正如善巧的医师先诊断出疾病,然后解释病源,说明能够根治该病,最后开出药方。



同样地,佛陀先诊断我们的疾病(苦圣谛),然后解释其原因(集圣谛),说明能够根治(苦灭圣谛),最后开出药方(道圣谛)。



智者们赞叹它为最好的药:“这八圣道是消除贪爱热恼的药膏,能导向解脱一切苦。”“喝了此法药,你将会无老、超越死亡。”



八个圣道分可被归纳为三学,戒学:这是修行与培育戒德。
定学:这是修行与培育定力。慧学:这是修行与培育智慧。



戒学包括八圣道里的正语、正业、正命;定学包括八圣道里的正精进、正念、正定;慧学包括八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



在还没有开始修习这三学之前,有些基本的阅读与研究,可能会有帮助──至少对四圣谛有基本的知识,这是最低层次的正见。



如果没有这种知识,可能会觉得,很难对佛陀的教法有信心,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实行与继续修习三学。也有可能会基于错误的出发点来修习三学,或不知不觉地乖离了正道。



三学本身是次第的清净过程,需要有耐心、坚持与奉献。在向正道迈进的当时,从戒到定、再到慧,以及开始见到它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利益,对教法的信心便会自然地增长。



正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所说:“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当戒获得完全的开展,定是大果大利;当定获得完全的开展,慧是大果大利。”



戒学是三学的第一项,包含了一切道德行为。透过停止可能会干扰心,或导致和别人产生冲突的不善行为,此学帮助培育定力。



定学是三学的第二项,即透过修行止禅,把心专注于单一个目标,来培育深厚且持续不断的定力。



禅定,镇伏了本质与定相对立的五盖,让心变得宁静、有渗透力及强大,这是培育慧的先决条件。



慧学是三学的第三项,即透过修行观禅来培育智慧。禅定能够镇伏五盖,观慧则能够灭除它们。



称为观禅的Vipassana,直译为‘清晰地知见’,其定义是通过直接地透视五蕴的三相,而产生出的实修智慧。



这三相是:一、无常:五蕴一生起便坏灭。二、苦:五蕴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三、无我:五蕴没有自我,无论是内外都没有可称为‘我’的永恒不变实质。



佛陀在《无我相经》中和五比丘讨论这三相:“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色蕴是常的或无常的呢?”



“无常的,世尊。”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常的或无常的呢?”



“无常的,世尊。”



“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它是苦的还是乐的呢?”



“苦的,世尊。”



“既然它是无常的、苦的、变化不定的,那么,如此地看待它是否适当: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当然不适当,世尊。”



“…如此知见之下,圣弟子对色蕴厌离,对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厌离。如此厌离之后,他远离欲染。透过离欲,他得到解脱。”



在此,解脱是指以阿罗汉果智,亲证涅槃、了悟涅槃。以此证悟,人们透彻地、如实地了知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之道。



这是佛陀于两千六百年前,在菩提树下所体证的大觉悟。这是至上寂静与快乐的境界,是人类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成就。


达到了这个至上境界,便是继承了佛陀的遗产,以及成为佛教的利益者与保护者:“以便这纯净的教法能够久住。这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与快乐,基于对世间众生的慈悲,为了天神与人类的幸福与快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