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佛的方法

念佛的方法

南怀瑾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三种供大家参考。

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

现在分述如下: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

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
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

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 ,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

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

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

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

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

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第二种念佛,为微声念佛。

坐着念,念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耳朵恰恰听到,旁的人如果没有挨得很近,是听不到的。嘴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字字清清楚楚,耳听得到,眼好像仿佛也看得到。

每连续念了十句,暂停一下再念。当念的时候,当然没有妄想杂念,偶有妄想,这是初学的人常有的事,不去管它,还是十句的念下去。

念了十句,休息一下再念。念时必需听得清清楚楚,到后来连自己身体都忘记了,到了这境界,既不散乱,也不昏沉,也可以得定。因为散乱和昏沉, 多半为身体所障碍。

第三种念佛,为大声念佛。

但也不要大喊大叫,把气叫开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得定,而且没有好处。所以,要把声音归纳到身的内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等这口气念完了,闭起嘴巴,等一会儿,由鼻子吸气,待气吸得充满了再念。

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都会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不但如此,因为这是配合气来念,便是无上“气功”,所以念过一百天,把膀子一拉,可以发出劲来。

这种方法不但内心得清静,身体也会好。

但要注意一点,念时绝对要用鼻子吸气吸得饱满,如果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嘴吸气,那不但不会得定,而且反有害处,身体会搅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当气不足,念不下去时,就得停,进行吸气后再念。

照这样念法,心身才会得到益处,而且容易得定。念到最后,你不想念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就是定。

这种念法采取大声念佛,同时会发出金刚之声,那是念的声音好像金石之声,这种声音,可以影响旁人,他们听到了也会清静,有这样大的好处。

还要注意一点:初步练习时,应当静静的念,嘴唇不过很轻微地动,牙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着,气由体内发出,这样身体才有益处,也容易得定。

TOP


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净土法门不是“万修万人去”吗?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则尚不能了。况完全未断者乎。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住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不生惭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所致。过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曾作诸恶,今既念佛生大惭愧,痛改前非,则亦可决定住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文钞三编卷二复郑琴樵居士书)顾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天射箭,力尽则还,非但无益,且有损也。即如今世念佛,感人天福报,有福报而无正智。以有福报故,则有势位富贵。以无正智故,则愚痴而不信因果。夫以不信因果之人,处势位富贵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恶。故福报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恶业,应受恶报。此所谓三世怨也。故念佛者,断不可存福报之心,当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为了脱生死之妙法。(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

  净土法门说万人修就有万人去,为什么念佛的人仍然有很多去不了?是他们因地发心不正呢,还是他们的修法不对呢,或者是佛顺应世人‘先以欲钩牵’呢?

  在这里不能用‘先以欲钩牵’这句话,发心不正,修法不对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本问答已反覆强调往生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是为普度众生,只有往生后,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大学’学习,才能具备度生的本领。因此,修净土的人,发心要正,发心要正,就是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弥陀念破喉咙,又有多大用处?(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问:“以前听过法师演说《阿弥陀经》,永明延寿大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可是昨天法师讲经时说,现在一万个念佛修行人,只有两、三个才能往生,连下品下生都没有分。主要是什么原因?请法师慈悲,为我们这九千九百九十八人讲解,使我们有所觉悟和警惕。”

  答:你问得很好,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解答。净宗法门在大乘佛法里面称为“易行道”。易行,我们一定要懂得它是跟其它大乘法门相比比较容易,决不是我们想象当中那么容易,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佛跟我们讲道理,这个道理多少是要了解一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为什么会变成十法界?为什么会变成六道三途?佛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由于妄想分别执着而变现出来的境界,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来由。

  由此可知,佛教我们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如果这种烦恼习气不能断掉,就决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所以无论哪一个法门,净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对一切人事物、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不执着,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如果再把尘沙烦恼断掉,尘沙烦恼是分别,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了,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证得一真法界。最后,能把无明烦恼破尽,你就证得圆满的佛果。这是无论哪个宗派、无论哪个法门都没有例外的,这个事情难!

  净宗法门为什么说是易行道?易行就是说它不必断烦恼,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也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这叫容易,易行道。但是你必须要明了,往生净土虽然不要断烦恼,可是一定要伏烦恼,你烦恼不能够伏住,还是去不成。这就是说从前的人他有能力伏烦恼,所以“万修万人去”,他懂得伏烦恼;现代人疏忽了,他不懂得伏烦恼,以为念佛就能往生,这个错了。

  伏烦恼比断烦恼容易,只要烦恼不现行,就是不起作用,譬如说我贪瞋痴没断,是非人我、名闻利养没断,但是我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够叫我的烦恼不起作用;念头才起,“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念头打掉了,这叫用功夫,不管什么念头,贪念、瞋念、愚痴,一句“阿弥陀佛”全把它打掉,这样念法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净了,清净心现前就叫做功夫成片。顺境里面、善缘里头不起贪恋;逆境里头、恶缘里头不起瞋恚,永远保持平等心、清净心,这才能往生。

  还要具备三福,三福是根,这个大家要知道,千万不要忘记。《观无量寿佛经》里面,韦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发愿求生净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没有教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这一点可不能疏忽。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要具备这个条件,这样念佛肯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再具备第二条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就肯定能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再具备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肯定能生实报庄严土。这不能疏忽,佛说得这么清楚。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什么?修一个纯善的心。《十善业道经》上佛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观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给我们,“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所以我常常劝同修,恶人、恶事绝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碍;因为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跟我们介绍,那个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佛号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具足善人的条件。经上常说“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够得上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心里头一丝毫的不善都没有,这个人决定往生。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世间不善放在心上?这是绝大的错误,别人不善与我何干?我又何必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我们的心不善,放在口上造恶业。由此可知,李炳南老居士所谓“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两、三个人往生”,那两、三个人是善人,心纯善、口善、行善,他没有不善,所以他的条件具足,这样才能往生。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里头,把自己的善心破坏掉了;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口头里面到处说,把我们的善行破坏掉了,这个很可惜!我们要常常记住禅宗六祖惠能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两句话了不起!常常见世间过,往生就成了问题;几时训练到我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没有过,过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我们往生才有把握。好,这个问题就解答到此地。(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73)

TOP

每天念佛,依然妄想很多,应采取什么办法?

  这是工夫不深的缘故,时间久了就渐渐能够约束自己的心了,现在不要勉强,恐怕方法不妥当,越除越多。念佛的时候,六字洪名从心里生起要清清楚楚,从口里出来要清清楚楚,从耳里听到要清清楚楚。这样念下去,妄念就自然一天天减少了。(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念佛之时,欲静反动,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反而妄想丛生,为何如此?该如何对治?

  念佛是得定的法门之一,让心安住佛号而不动,得念佛三昧,在此之际,确实刚入门之行者,有所谓:有力使不来的感觉,平常在动态时却相安无事,一旦静下来要好好把佛称念得一心不乱时,你的心却跟你唱反调,欲静反动,让你很无奈,这不是硬功夫(挑水劈材、搬石头),而是软功夫(降伏妄想杂念),你现在才知道修行不是嘴巴说就算了,降伏妄想(梵语vikalpa)不易啊!是要有真枪实弹的功夫,仅是念佛就念不好了,你将如何深入参禅悟道,乃至明心见性!是故,尚须勤加勇猛精进道业,早登圣域。

  妄想丛生,欲静反动,这些是无始劫来,平常在散乱心时,未知心动与不动,念佛禅诵时,才觉杂念纷纷,欲静反动,良由无始习气种子潜伏藏识之中,动时不知,静之则见,尘劫习种,岂易卒除!必宜注心一境(专心念佛,万缘放下,归心似箭),念佛念给自己听,念到能念能听双泯不二,即一心现前,犹将守寨,刻刻不懈,如斯正念觉治,虽有杂念,亦渐消除,念入无念,但肯摄心一境,久后自得精纯,由是增明,感应悬契,自得心开。

  开悟圣僧云:我心感我佛,我佛即应我;感应非前后,生佛同一体。

  如果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念到感应非前后,生佛同一体之时,见性有何不可,找妄想也找不到了!之所以无法入心不乱,这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种子在八识田中在搅动摆布所致,若不下数倍的念佛功力焉得降伏其心!因为多生累劫习染无量,今世仅一世,无量比一,实在令人胆怯!

  开悟圣僧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已修证的过来人,再再启示我们,修行要切实深心,不可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如果修行只是口言心不行,或是一进一退,或进一退三,那只是画饼充饥之戏论罢了,对修行有何助益!是故,理通之后事须渐修,掌握大前题—成佛,其他一切都枝末,诸佛可成佛,我辈亦当可成佛,因为佛也是由凡夫修行而成佛的。

  开悟圣僧云:万法皆由心想成,如心画物物成形;四圣六凡皆心画,诸佛当初也众生(梵语bahu-jana)。

  既已明白妄想丛生乃由多生累劫所牵绊,再加上今世所造业因所致,就应更加勤于念佛,以念佛力克服一切妄想,一切妄想入于一念佛,念久了功力加深,如母鸡孵蛋,令热温莫散发,念佛加温,一心现前,有时不念自念,念而无念,普得一心,终究,见性者,往生净土者,也非你莫属矣!

  开悟圣僧云:念佛休论闲与忙,时时无间始相应;一声唤醒慈悲主,刹刹尘尘是净邦。(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我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念佛,平时在行住坐卧中训练自己努力提起佛号,想起就默念。

  答:这种念佛方法很好,妄念确能一时消尽。只要不断地与之斗争下去,慢慢地即能由多而少,由少而忽然断息,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了。(元音老人著《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念佛时,毕竟还是妄想多于持名,故知即使老实念佛亦非易事。

  答:要注意,念来不要怕它,也不压它,只不睬它,提起佛念,妄念即自行化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