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生根活佛:先生有外遇,我们学佛的人怎么办

生根活佛:先生有外遇,我们学佛的人怎么办

  

  昨天有一位弟子的朋友们过了见我,她们遇到困惑,让我指点,她说:“活佛,我的先生有外遇了,爱上别的女人,我该怎么办?我心理很难受,我是不是应该离婚?”我就问她“你真心爱他吗?”“我非常爱他”我又问:“你想失去他吗?”“不想”“那就不要离婚,接受他,原谅他,好好地过日子。”“大师,我真的心里很难受,我的青春给他,我的一切给他,反而他对我这样,太不公平,太委屈了。”我问她:“你是不是一个学佛的?”,她说:“是。”我就说:“你应该看过历代大师们的传记吧?”“看过。”我说:“那好,很多大德,为了别人把自己身上的肉给他们吃,血让他们喝,家产让他们用,而且妻子儿子都布施给他人,他们说过,我的一切给他们,太不公平,太委屈了吗?”“没有,但我不是什么高僧,也不是大德。”“我知道你不是高僧大德,所以你来找我的,但你可以学习他们啊!做他们那样心胸开阔。把你的先生布施给哪个可怜的女人啊!”“我做不到”我就说:“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你爱他并不是真爱,也不是大爱,是利益的爱,是小爱。”“如果你真爱他,随他去!而且支持他。”“大师,我的修习没有到位,不是你想象那么简单。”

    我就给他讲“感情这个事情,说简单就是简单,说复杂就是复杂。看你自己简单,还是复杂。你不接受他的做法,那只有离婚,你永远失去了他,这不是布施,而是失去,所以对你来说,还是痛苦。如果不离婚,接受他,你觉得不公平,太委屈,但你爱的人还在你自己的身边啊!”“他的身体在我这边,但心不在我这边,有什么作用呢?”“不要说得到别人的心,连自己的心也得不到的,经书里讲过,过去的心不可得到,现在的心不可得到,未来的心不可得到。另外,你的爱不是真爱;如果你真心爱他,你干吗还要求得到他的心呢?利用的爱,才能要求得到他人的心和爱。”“大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帮我看一下,我们一起的话,他会改变吗?”

   “改造一个人不如接受一个人。改变一个人,那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还不如你用他的长处——任何一个人都有长处:你接受他长处,改变自己。这就是一个快餐的方式,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接受一个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较快。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如放开自己。”我的弟子就问我:“师父,如果放下他,不打官司,直接离婚,这样不好吗?”“放弃不是放下,放下也不是放弃。如果真正放下感情的人,他也不会痛苦,也不会强求离婚的,随他去,不执着感情,一切顺其自然。放弃感情的人,今天放弃一个感情,明天培养另外一个感情,犹如,很久以前有一个牧人,生活在牧场,他爱戴大帽子,所以看不到天,有时候下雨也不知道,有人劝他不要戴大帽,他就没有戴,觉得非常轻松,后来他搬到农村里,他觉得地方不同,开始又戴农村的大帽,他同样的看不到天,心里还是发愁,这种人永远得不到快乐,因为再换一个大帽,同样遮挡看天。一个道理,你们再换一个感情,同样给你压力和痛苦,再换一百个感情,刚开始甜蜜,最后还是一样。”

她问我:“那这么办呢?”我也问她:“你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想去极乐世界,”“你真的想去极乐世界吗”“真的想!“那就很好,放下感情,就是随他去吧!你的先生他愿意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好好地伺候,把他当着布施的对境。他愿意离开你,你就祝贺他快乐,欢喜!而且从内心祈祷他和那个女人过快乐的生活,一团欢喜。”弟子的另外一个朋友就问我:“大师的意思,最好不要离婚,如果离婚就不要打官司,这样一来,我姐不是吃大亏了吗?”“眼前吃亏的人,实际上根本没有吃亏,大家想一想,他的先生已经吃了大亏,他失去了这样一位又善良,又真诚,又真爱他的好妻子,和她的真爱。而且,他伤害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你们不惩罚他,因果报应也同样的惩罚他,他是个可怜之人,并不是可恨之人。而且他们在邪淫,这个罪不是一般的,背叛妻子,外遇邪淫,严重的人,会下地狱的,一般人堕落饿鬼道。女人背叛男人也一样。如果你要上公堂打官司、搞离婚,你只能得到一点财物,你也得不到他的爱,但你的名誉上已经带了臭味,而且社会上也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那个朋友有点不理解,就说:“我真的不理解,学佛的人,这样相信因果,因果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啊!”“你姐和姐夫为什么互相认识,互相相爱,最后结婚登记,现在姐夫有外遇,爱上别的女人,你姐恨他,说要离婚,你们劝她离婚打官司,这些都不是没有因缘的,如果没有因缘,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就是因果关系。你姐和姐夫在过去世,同样一起过生活,那时候就种下今天现象的因,今天他们又走近一起,遇到这个缘分,前世的因和今世的缘,结合起来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这个现象。你们也一样,劝你的姐离婚打官司,你们和她的先生之间也有前世的恩怨,所以你们也恨他,恨那个女人。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打官司,闹要补偿,要干这些事情,你们之间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大,到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嗔恨心,造了无数的恶业,而且为了打官司,每天操心,谁赢谁输谁也确定不了,对身心有很大的伤害!只有和睦、和好、欢喜才能解决问题;争吵、纷争、仇恨,只有把那个怨愈结愈深,永远不能解决问题。你们最好不要离婚,若是无法可忍的话,只有和平离婚,不要打官司,眼前吃亏并不是彻底的吃亏。想去极乐世界的话,不要争斗,因为极乐世界是个和平世界,并不是争霸世界。”她听了我讲的话,说:“我明白了,大师,你这样一讲,我彻底地放下了,我不去打官司,我好好做人。”

   旁边的女人问我说:“大师,佛教不是提倡出家吗?你为何要求别人不要离婚呢?”“佛教确实提倡出家,但不提倡离婚。离婚不是出家,出家也不是离婚,这是两个观念。佛教也提倡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婚,这句话。如果你内心放下感情,真想要出家,你干吗争这个、争那个,还要打官司呢?佛教绝对不提倡离婚,也不提倡打官司。佛教讲的出家不是身体出家,而是内心出家。内心彻底地放下,所以你遇到这样无法可忍,决定走离婚这条路的时候,你们之间的缘分已经断了,最好不要再结恶缘,更要放下。”旁边的女人说:“我姐的命好苦啊”我就说:“这是个人的看法,你觉得苦,对你来说就是苦;你觉得不苦,对你来说就是不苦?”要离婚的女人问:“怎么说呢?”“夫妻之间的恩爱外在是甜蜜的,内在是苦恼,也是很难舍的。你经过这次的磨难,对你来说是个痛苦的一件事,可以说你的命好苦;从另外的角度来讲,你经过这次的磨难,彻底的放下了,对你来说是个真正的解脱。依道理来讲,你今天彻底放下小爱,走进了慈悲的大爱,你今天放弃世俗的情道,走进佛法的菩提道,应该感谢你先生外遇那个对象的女人,因为她抢夺了你的先生,所以你把难分难舍的感情,从这里一下就放下了,你真的看透了,看淡了,从此以后,你决不会以前那样看重感情,伤害自心,你的内心自然就放松了,快乐了。这样一来,你们之间的恩怨也断,债也还清了,也消除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大堆障碍了,你的命还苦吗?说真话,你这样想得开,非常难得,祝您永远幸福快乐!”“谢谢大师。”她们开心地离开了,我也开心。反过来我自己想一想,我所说的话和观点不一定别人认同的。因为我是个出家人,我所说的观点里有佛教的内容,不信佛教的人,不会接受的,我也没有要求接受,只是昨天的聊天记录在案。

   

TOP

生根活佛:忍得全身得病,这是学佛的精神吗?

今天有一位博友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他的意思如下:“看了忍无可忍那篇,我想问我和我的位几年了,结婚,他和我口味不同,我不能吃辣,他回家都要刁难看到菜就给面色,后来为避免更多矛盾请了人,稍做了比我好一点有辣的,他和面色稍好点也不怎麽好,其他地方也是不做家务什麽事也要指责,稍要提出意见,他就非骂即打,因学佛我忍但真的忍得全身得病,也不想小孩看到这样的家庭长大,再这样下去我的精神也要有问题,这几年做佛事功德忏悔也改不了好点,请上师明示!”关于这位网友的请求,我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有些学佛者的家庭非常复杂,一般说来,现在很多人不会做人,遇到有点高兴的事马上会激动,遇见有点挫折的事立即冲动,没有平衡之心,所以家庭里带来不吉之事。夫妻之间也一样,恋爱的时候,互相都表达自己是善良、无罪、聪明、好人做好事之人,粉饰自己的弱化和丑态,但内心虚得很,这是向他人表示自己是一种外强中干的表现,实际上你表示出了自己的弱点。所以对方抓住你的弱点来对付你,你在他人的眼里永远是无能为力之人。夫妻两人恋爱的时候,互相隐藏的东西太多,两人在一起生活环境之中,露出自己的弱点和丑态,开始互相监督,猜测,怀疑,信不过,总觉得他人变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变,是本来的习性。两人开始丑态百出,小事当着大事,连开玩笑都变为讽刺,互相不配合,对方有点过错,不忍让,不宽容,责骂即打,做任何一方都冲动,不想对方,不讲信用,不理解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更不考虑后果。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变为弱智,不会化解,责怪对方。特别是弱智的女人,心理确实不想失去心爱之人,但她的所作所为都是错误,比如说,男人有点过错,开始说他,不理他,烦他,把自己的丑化显露出来,增添仇恨,逼他骂你打你,或者逼他离家出走。所以不能怪他人,而怪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不让他抓住自己的弱点,不粉饰自己的丑态,是善就是善,是恶就是恶,真诚和实在的话,今天他人也不敢欺负你的。

     有的人似乎有这样一种天性,他们总是善于在失败和过错时给自己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而不是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有的人自己过错的事,不但不忏悔,而且不承认,寻找很多理由,借用另外的事来抵挡,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就养成这样的恶习。譬如,有的女人,有了孩子,自己认为公主,不好好对待对方,让他给一种冷漠,折磨他人,他人接受不了,对你反抗,或者责骂,不骂即打,或者唜离散的时候,开始后悔,承认自己过错。受到他人责骂挨打,无法生存的时候,便借口为孩子,接受他人的侮辱。这是无能为力之人的想法。你借口孩子没有错,但不能永远这样弱智无力下去啊!

    如果你敢面对现实,或者不去化解,或者不想其它的方法,这样总借口,总是逃避,不是很好的办法,是弱智无力的表现,而且你在生活中养成推脱找借口的恶习,你就会没有勇气面对那些失败和挫折,别人更加欺负你,折磨你,欺骗你。你总是会继续借口安慰自己,你永远没有幸福的生活,你离快乐的生活越来越远。所以你要应该勇敢地站起来,你面对现实,你应当有勇气,有胆量,有智慧。特别是学佛的人,就是做人,做人应当做个敢作敢当的正直之人,绝对不能做一个虚情假意,无能为力,逃避现实,虚荣心之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面对现实的过程中遇见不堪设想的事故,那时候,我们必要胆量;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也同样遇到不可思议故障,那时候,我们应用智慧来斗争,坚持真理,不能失败,也不能投降,必得胜利果实。

    学佛的忍不是麻木不仁的忍,而是活泼仁慈的忍;学佛的忍人不是无力抵抗下的投降,而是有勇气,又有智慧的荣辱;学佛的忍不是计较自卑的忍,而是心胸大度大量的忍;学佛的忍不是逃避借口的忍,而是面对现实而接受的忍;学佛的忍不是忍得全身得病的忍,而是心甘情愿与欢喜之心的忍。所以学佛的人不能弱智无力的忍。我们的忍也有限度的,不能麻木的,更不能愚蠢。

    在生活之中有些小的磨擦,这是正常,比如说他和你口味不同,你不能吃辣,他爱吃辣,那样的情况下,你自己可以想办法把辣的东西放在热水里再吃,或者辣的东西你不吃,就可以了,这是很简单之事,但是你做饭必要做多一点他爱吃,同时可以做不辣的,比如,以前我和舅在一起时,他爱肉,我不爱吃肉,但我经常做饭时,首先做他爱吃的肉类,然后做自己吃的,舅非常喜欢我,经常说给别人,我真理解他,爱他,关系他。你连这一点小事都不会处理,将引起大事与矛盾,那时候,你自己变为失败者。忍得全身得病,这是学佛的精神吗?不是,这是愚痴的忍,控制的忍,弱智无能的忍,是揪住别人的小过错不放与不接受的忍。根本不是忍无可忍那样伟大精神的忍。忍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有智慧的心态,忍不仅仅是原谅与接受伤害你的人,同时也是解放了你自己。

    如果你不想小孩看到这样的家庭长大,那你更不应该这样软弱无能的表现下生活,你必需要勇敢地站起来,面对现实,创造精神,迈步向前。不然的话,不要说他人,连你的孩子也看不起你,孩子看到你这样软弱无力,他会长大吗?你不要说你自己精神出问题,你这样下去,孩子的精神也出问题的。世界上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妈,妈勇敢地站起来,他才信任自己活下去。人活下去最大的目的就是自由,你应该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

    我们学佛的人,一般遇见没有结婚的人,提倡不要结婚,结婚给自己烦恼和痛苦,希望出家;如果遇见不接受之人,我们提倡他们,找一个跟自己相配之人,不要追求有钱有才和帅气之人,希望找一个真诚善良者;遇到已经结婚的人,我们教育他们,夫妻之间学会必要尊重,照顾,忍让,包容,宽容等;如果遇到想离婚之人,我们要求他们不要离婚,希望把家庭和谐起来;如果遇见,欺人太甚,无法可忍的磨难者时,我们教育他们,第一,必需要想得开。第二,不能走进极端的路,自杀最大,请佛也难救。第三,天下的男人没有死光,或者天下的女人没有死光,放下旧包袱,还一个新包袱。第四、如果有信仰的人,我们就教育他放下一切,不要再跳进轮回的火海里,希望跳出三界六道,向往极乐世界。

     你说这几年做佛事功德忏悔也改不了,这不是大的问题,其一、大家都知道佛的功绩是无量的,应求必得,但你的求法有问题,你求的时候,为自己和自己家庭而求的,你根本没有为一切众生而求,所以你所做的佛事都是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情况下,佛事功德忏悔也改不了你自私自利的恶习。其二,你做佛事功德忏悔时,希望要求他人改变,根本没有要求自己改变什么,所以你这种思维下,佛事功德忏悔也改不了你卑鄙的恶习。其三,你做佛事功德忏悔时,没有诚心诚意,而是怀疑,在疑心之下做佛事功德忏悔,那也改不了你的恶习。其四,无事不信佛,有事拜佛头;平时不烧香,急事抱佛脚;平是诽谤佛,有事跪拜佛。如果这样的话,不是佛计较你,也不是抛弃你,而是你自己计较佛,也抛弃了佛,所以佛想保佑你,你的思想上根本没有接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