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泥樓尊者

阿泥樓尊者


  佛陀成道后,最初跟随佛传道的有500人,那就是佛的500弟子,也就是后来的500罗汉。这500罗汉中,第二位就是阿泥楼尊者。

  阿泥楼尊者,释氏姓,关于尊者的父亲,一说是净饭王的亲兄弟斛饭王,这在《起世经》、《五分律》、《众许摩诃帝经》卷二等都有记载。另一说尊者是净饭王亲兄弟甘露饭王,《佛本行集经》、《大智度论》中就有这种记载。不管哪种说法,尊者世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是佛陀的从弟,这是不争的事实。佛陀成道的第六年,净饭王思念佛陀。佛陀知道后,就率弟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尊者、阿难、难陀、优婆离知道佛陀回乡,就去拜访佛陀,当他们看到佛陀庄严的仪表时,一下子怔住,于是就发心跟随佛陀出家,并正式成为佛教弟子。

  尊者出家后,跟随佛陀,依教奉行,精进修行,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丝毫懈怠。在众出家弟子中堪作表率。有一次,尊者在听佛陀说法时,由于前几天的过度劳累,不知不觉就酣睡起来,佛陀看到后,就训斥尊者。尊者于是就发誓再不睡眠,日子一久,就患上了眼疾,尊者仍然精进,以至双眼失明。尊者失明后,佛陀告诉尊者修天眼,就依佛陀的教导,修行益进,心眼大开,能彻见十法界的六道众生,于是尊者遂有“天眼第一”的称呼。

  尊者出家后,不但精进,同时也非常善于思考,喜欢向佛陀提出问题,对佛法的精义犹喜刨根问底。有天,在罗阅祇竹园中,佛陀召集了二百五十比丘,还有众多的菩萨聚会一处,对他们讲经说法,布道传义。弟子个个全神贯注,佛陀讲得神彩飞扬,整个场面非常隆重。当佛陀把佛法阐释到精微之处时,突然在竹园堂中的地上长出文陀般花。花茎慢慢地长出来,稍一眨眼,便枝繁叶茂。这花还有一种特别之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儿都端坐着佛陀的形象,就如同在堂中讲法的佛祖一样庄严无比。

  在法会上,佛陀口若悬河,天地万物同悦,天空祥云朵朵,地上瑞气升腾。佛陀看到千祥云集的景象后,就对在座的弟子和菩萨们说:“今天的法会相当殊胜,你们个个都能成佛。”就在佛陀把话讲完之际,奇迹出现了。在座的弟子突然感到身体变轻,好像有什么力量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座位,慢慢向上腾起,离地面二百多丈的空中才停住。他们个个都散发出馥郁的花香。在座的弟子看到这种奇异的事,个个都法喜充满,欣悦万分,深深地被佛陀的法力和慈力所摄服。众弟子看到堂中的佛陀,都在空中虔诚顶礼膜拜。

  尊者看到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就禁不住向佛陀问:“尊敬伟大的佛陀,刚才佛陀尊者讲经,讲到精妙之处时,出现这奇异的迹象,让弟子大开眼界,佛法的确不可思议,但弟子还有一事不明晓,唯愿佛陀不舍慈悲,给弟子开示。”

  佛陀就问尊者:“是什么问题呢?”尊者就说:“既然大众听了佛法的精妙之处时,都腾飞在空中,那身上的香气又从何处来呢?”佛陀听了尊者的这个问题后慈祥地对尊者说:“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你就会明晓了。你看过丝绸染色吗?丝绸本身就是白色的,洁白无暇,但丝绸染色后,就会五光十色。但你仔细观察丝绸本身是干净的,颜色本身是干净的,本来是互不相干的,如果把丝绸放在染料中染,那本是洁白的丝绸就会染得色彩斑斓。如果离开染的这个机缘,那丝绸不沁染料,染料也不侵,还是各自本来的清净。那与现在在座的飞腾在空中,身上却有花的芬芳是一样的道理。菩萨是因为清净,所以自然生出芬芳的花香。当你去寻探花香的来源时,事实上,菩萨身上没有生出花香,而花香也没有附在菩萨身上。”佛陀为了让尊者更明白这层意思,接着说:“只要心地清挣,不管是何方神圣,不管是何种众生,都能与天地万物相交融,而不失去自己本来的色彩。”

  尊者听了佛陀的这番开示后,心堂大亮,从而坚信佛法,追随佛陀的左右,随侍佛陀。就在佛陀入灭之际,尊者都一直守护在佛陀的旁边。当佛陀涅槃后,在佛经的第一次结集中,尊者都作了很大的贡献。

  阿泥楼尊者既是阿楼菩萨,又译作阿那律、阿尼庐陀、阿难律、阿楼陀,意译作无灭如、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


   摘自《谈心》**年第2期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