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讲不通

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讲不通



恭录自《**净土大经科注》240集

诸佛剎土跟释迦牟尼佛差不多,同居土、方便土都是八识所变现的,唯有极乐世界不是的。极乐世界同居土、方便土统统是法性土,就是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坐着莲花去的,就在莲花花苞里面转识成智了,自己不知道。这是阿弥陀佛的加持,阿弥陀佛的慈悲,不知不觉,你看登上莲花,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那个身是法性身,不是阿赖耶的见分、相分。我们现在,肉身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起心动念是阿赖耶的见分。阿赖耶就是个染污的,就是个生灭法,所以我们的身跟念头都是剎那生灭。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也就是说,一弹指有多少个生灭?有三百二十兆个生灭,我们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就在眼前看不见。这是什么?宇宙源起。宇宙是什么时候源起的?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在当下,《楞严经》上佛讲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科学家所讲三种现象的来源,整个宇宙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它是同时发生的。看到阿赖耶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就看到了。

科学家说的大爆炸讲不通,大爆炸的现象到底是什么个道理?如果我们看看这个世界,这几十年当中,我们自己懂事了,十几岁的时候懂事了,一直到今天,我感觉得宇宙有膨胀的现象。怎么膨胀的?佛在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七十多年来,自私自利膨胀了,贪瞋痴慢膨胀了,所以在宇宙上看到膨胀的现象。这是根据佛法讲的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它有个道理在!为什么看到许多星球是非常快的速度离开地球,距离愈来愈远。这个现象当然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全是生灭法,生灭法就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虚妄还包括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只有一次生灭,不是念念生灭,念念生灭无常。整个宇宙是念念生灭,这是科学家这么多年来观察得到的结论,是一个相似相续相。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无常的。

极乐世界是真常,它那个相不是剎那生灭。到极乐世界,这个相现前,将来入常寂光,这个相就不见了。换句话说,它这个相只有显跟不显,只有这个现象,当中没有生灭的现象,所以它叫真常。惠能大师说「本无生灭」,他见到不生不灭,这个不容易。这个速度、频率,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惠能大师怎么会见到?他要没有见到,他怎么会说得出来?怎么能说得出来「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他怎么能说得出这句话?第四句话说「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它不动的。整个宇宙现象是动的,从动产生的,不动它就没有了。最后一句,「能生万法」,这一切万法是自性变的。五祖忍和尚听了这五句话,说行了,不必再说了,衣钵就给他,他就是第六代祖。

  「闻即相应」,这句话重要。这一相应,心就清净,就没有分别。「既无有我,何有我之家室?」我有没有?我怎么会没有,当然有。有,为什么说无有我?不执著了。我还是有这身,不是没有身,我不执著这个身是我,也就是说,我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这就是无我。起心动念会替别人想、会替社会想、会替国家想、会替全世界人想,不会为自己想,这叫无我。身都不执著了,怎么会执著身所居住的房舍?当然不会执著,而不执著这些房舍从哪来,我们这边要设计、要施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我们如果像西方极乐世界人一样,真的执著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我们住的这个房子就像经上讲的极尽华丽,不需要设计,不需要施工,自自然然现出来的。这是什么?性德,自性性德里头流露出来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要知道,极乐世界跟我们没差别,自他不二,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们的人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那我们居住的环境跟极乐世界当然也就没有两样,这是一定的道理!怎么可能有差别?极乐世界的人如果有分别、有执著,那他跟我们一样;我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跟他们一样。所以大家想想,是执著好还是不执著好?是分别好还是不分别好?你细心去思惟、去观察,你就明白了。

  底下几句就讲得很清楚了,「故於所居舍宅」,宿舍住宅,「无有执著,故云复无住著家室也」。「复因人皆无我」,他都不著我相,「故一切皆无须标式名号」。我们得有个名,你住在哪个地方,要叫一条路,门牌多少号,哪一号是你家。那个一切执著连我都没有,所以一切名号都没有。一切名号都没有了,张三李四能认识吗?会不会搞错?不会,决定不会搞错。就如同我们身上这个相、器官一样,眼睛不是耳朵,耳朵不是鼻子,一切不执著了,眼睛还是眼睛,眼睛没有变成耳朵,耳朵也没有变成鼻子,绝对不会错。极乐世界的人,身、相貌完全相同,体质相同,相貌完全相同,都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到那个地方,人那么多,哪个是阿弥陀佛,哪个是观音菩萨,你能认识吗?都一样的。能,丝毫都不会差别。人的脑比电脑厉害多了,电脑有时候还有差误,到那个时候你的脑的功能完全开发出来了。这个科学家常讲,我们现在使用大脑,大概只使用大脑的百分之一、二,大脑百分之九十几都没用上。你到极乐世界,这个大脑的功能全部开发了,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哪里会搞错!

  「上」,这以上,显示居住的环境没有分别。「而此妙境,正由於离取舍分别之智心也」,这话说得好!心净则土净。特别是修净宗的同学,修什么,自己一定要晓得,就是修清净心,不是别的。我们用什么方法修?现在大多数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真的把清净心念出来了吗?如果念了很多年,清净心还没有念出来,那我们就得思考,念佛没收到效果,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绝对不是经典的问题,绝对不是祖师大德解释问题,是我们问题在自己,我们把经义、把祖师大德的解释扭曲,所以没效果。如果正知正见,哪有不得清净心的道理?你真能得清净心,你肯定是智慧长、烦恼轻,法喜充满,你会生欢喜心,你才晓得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显著的效果。

  这两天,北京胡小林老师到这儿来看我。他告诉我,他最近四个月念佛,因为过去念佛功夫不得力,念得很辛苦,他读《印光法师文钞》,真正体会到印光大师所教的这个十念法,他认真学习,学习了四个月,效果非常卓著。我让他在我们学会做报告,跟大家分享,非常重要。印祖这个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没真干。那就是用心计数,佛号从心生出来,从口念出来,从耳朵听进去,一定要清清楚楚,心生清楚,口念清楚,耳听清楚,再加上一个计数,从一到十。念的时候,初学的时候,最好念慢,不要念快,快,记不住。不要用念珠,用念珠分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一句一句念,字字清楚,字字都听清楚了,而且心里计数,我这一句佛号是第几声佛号,从一计到十。但从一到十不容易,你忘记了,忘记从头再来。实在是没有法子,祖师教给我们,把它分成两段,从一到五,计得清清楚楚,然后才从六到十,计得清清楚楚,用这个方法。不是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不是这样的,还是十句,前面五句一二三四五,后面五句六七八九十,你要这样计法。十句念完了,再是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念,很摄心。因为念佛杂念太多,妄念纷飞,用这个方法可以摄妄念,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这个方法三个清楚,「阿弥陀佛」这个字清楚,听得清楚,就是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计得清楚。再有困难,你就三三四,用这个方法计,第一段三句一二三,第二段三句四五六,第三段四句七八九十,你用这个方法。这是什么?这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说的,你用这个方法试试看。胡小林做报告,胡居士在旁边听懂了,她这两天在试,告诉我很有效果,确实不一样,欢喜心生出来了。当然,最重要的因素,方法是助缘,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放得下,真放得下,这才是个真因。放下,那种自在,那种快乐,就跟极乐世界的人一样!极乐世界的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放下了,我们什么都没放下。果真放下了,跟极乐世界的人没差别,他极乐,我们也是极乐。重要是放下。放下,一定得看破,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才会放下。放不下,就是把这个都看作是真的,错了。

  所以现在的科学家,确实他们比我们聪明,他了解宇宙万法的真相,虽然不是纯正,达不到佛菩萨那个境界,但是很接近。特别是最近三十年,物理学家的成就,无论是太空物理,或者是量子力学、微观世界,成就都相当可观。这些人发表的论文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这是德国普朗克说的,普朗克是爱因斯坦的老师,一生研究原子、研究粒子,到最后发现量子。他说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这大家都公认的,一个是物质现象,一个是精神现象,一个是自然现象。他为什么说物质现象是假的?物质的基础是念头,因为有念头,才有物质现象产生;如果念头没有了,物质现象就没有了。物质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你意念没中断。这跟大乘佛法讲的完全相同。

  《妄尽还源观》我们过去学过两次,贤首国师著作的,用现在的话,论文。这一篇论文并不长,把宇宙真相说出来了。从一体起二用,一体是自性。今天科学跟哲学没有发现自性,他要发现自性,那跟佛法完全相同。从一体起二用,二用是什么?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二用,第一个是宇宙,第二个就是自己,就是正报跟依报出现了。无论是正报、是依报,它都是动的,所以现在科学也讲,宇宙是波动的现象,称为弦的定律,是波动现象。它不动,宇宙就没有了,所以它是个动相。振动,再微细的振动,它的速度不可思议,没有办法能跟它相比。它这三种现象,第一个,「周遍法界」,无论是物质,无论是精神,每一个波动都周遍法界;第二个现象,「出生无尽」,出生是讲变化;第三个,「含容空有」,那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含容空有。这是佛经里面,用现代话说,佛经里面讲的物理学、讲的科学。这是什么?这是认识、认知。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在现象里头,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你都不会起心动念了,当然你没有分别执著,入佛的境界了,诸佛境界如是而已。

  认识清楚,这就放下了。认识清楚,就是章嘉大师所说的看破。看破之后你才会放下,放下帮助你更深一层的看破,那你又有深一层的放下。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法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方法,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佛法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但是头一关就是要看破身不是我,这头一关,这一关最难。因为你看不破,你执著这个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统统从这儿出来了,你说你冤不冤枉。因为这一个错误观念,造成大错,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变现出六道轮回。轮回是假的,轮回是什么原因来的?就这个原因。你真正看破放下了,轮回就没有。不但轮回没有,十法界也没有。我们学大乘学这么多年了,知道不但十法界没有,诸佛实报庄严土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它是怎么来的?无始无明习气来的。无始无明习气断掉,实报土就没有了。只有一个是真的,常寂光土,这是真的。常寂光土是什么?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是真的,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科学跟哲学没有办法了解它。只有一个方法,佛说的唯证方知,你证得了,你就清楚,你就明了。怎么证得?不起心、不动念就证得。那是最高的境界,究竟圆满,印度人称为大般涅盘。到这个境界,「此心此境本无分别,境智一如,绝诸尘垢」,尘垢是烦恼的代名词,所有一切烦恼统统断绝了,不起心不动念。「故云:唯受清净最上快乐」,这种感受,我们无法想像,因为我们一想,就落在第六意识,就落在分别执著上,你必须不分别、不执著,你才能够体会到这种乐。所以这个乐,我们在佛经上读的,我们根本就不能理解,到底是怎么个乐法,不能理解。「如《称赞净土经》曰: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这意思跟这完全相同。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8-7 21:13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这一段文,我编的科判编得很细,念老这里是一大段,我就把它分了很多小段。在科判里面诸位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还是遵守念老的注解来学习。「文中首明宝莲,次明莲光中佛」,这个莲花当中的佛,在下面一段,这是前面一段。

    「於宝莲中,又含六义」,第一个,「莲花周遍国中」。这就是第一句「众宝莲华周满世界」,这就是这个意思。极乐世界,在此地我们要了解经教里面表法的意义,大乘都用莲花来表法,莲代表什么?代表清净。莲花的根生在池塘的底下,泥土里面。泥土代表六凡,六道染污。莲花的茎是在水当中,你看莲花池,底下是泥沙,上面是水,水代表四圣法界,清净。所以,四圣法界是诸佛如来的净土,六道是诸佛如来的秽土,染污。莲花开在水上面,这个意思代表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它在哪里?它在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莲花表这个意思。

  「周满世界」,念老的注解说「周遍国中」,是一个意思。极乐世界有多大?极乐世界无处不在,极乐世界无时不在,真的。这些年来,我们提倡、推广元朝中峰禅师的三时系念法事,中峰禅师,这个法事本子是他编的,里面的开示都是他讲的。他在开示当中告诉我们,「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个话大家能不能听得懂?你要听懂了,真有受用。如果要没有听懂,希望好好去学习《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你要是学明白了,这两句话你就懂。贤首国师在《还源观》上告诉我们,一体,显一体,大乘教,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万有从哪来的?都是依这个理体现出来的。体能生能现,宇宙万法是所生所现,一个体,没有第二个体。这个体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处是空间,时是时间,其实空间、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体是真的。这个体,科学、哲学都在追求,都在探索,但是永远探不到。为什么?科学技术探索的都要有对象,就是它要有现象才能被你发现,它要是不是现象,那你永远不能发现它。我们在经里常常提醒同学,自性不是物质,不是物质,我们前五根没有法子接触,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也闻不到,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不是精神现象,我们第六意识缘不到。第六、第七缘精神现象,它不是精神现象。阿赖耶甚至於可以攀缘到自然现象,它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科学、哲学对它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它存不存在?它存在,它真的存在,其他全是假的,它是真的,永恒不灭的。

  你看看《还源观》上讲,它能起二用。二用,第一个它能现宇宙,第二个它能现正报。正报是什么?正报是我自己。依报、正报它都能现,其实这个说法已经把事实真相说明白了。体遍一切处,依正不就遍一切处吗?阿弥陀佛国怎么会不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怎么会不遍一切处?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什么意思?梵文,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什么叫阿弥陀佛?无量觉。没有一样你不觉,觉就是阿弥陀佛,迷就叫凡夫。一迷一切都迷了,一觉一切都觉了。怎么不是?中峰禅师一点都没有说错,他能说得出这两句话,他不是普通人。所以真搞明白了,回头看看中国这些各宗的祖师大德,那哪里是普通人?至少各个都是法身菩萨,也非常有可能古佛再来,我们众生有感,他就来应了。

  弥陀净土最高的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没有三种现象,自然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没有。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古大德教给我们唯证方知,科学家没证到。怎么样才能证到?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证得。不需要用仪器,再精密的仪器都探测不到,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现在科学家已经到达这个极限,没有法子再突破,他们居然能够发现物质是什么回事情,这个很了不起。德国的科学家普朗克说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他晚年专攻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老师,出了这么一个徒弟,造了个原子弹,害死人。物质是什么?他说物质的基础是心念,就是念头,这是物质的基础;换句话说,没有念头的时候,物质现象就不存在。精神现象从哪来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是物质现象的基础,精神现象从哪来的?他说无中生有,他不知道有个自性,自性变现出来。

  自性何以能变现?这个里头还要有个缘,那就是大乘教常讲的一念不觉。这个一念不觉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我们的念头太粗了。一念是什么?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告诉你,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大乘教常说的活在当下,就是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如果断了,就成佛,你就证得妙觉果位,你就跟常寂光融成一体。当下这一念没断,分别、执著断了,你是菩萨。如果当下一念没断,分别也没断,执著断了,你就是阿罗汉。佛法的功夫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为什么肯放下?事实真相明白了,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最大的利益、最大的恩德,是他老人家把事实真相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我们真搞清楚、搞明白,自然就放下,不再执著、不再分别,甚至於不起心不动念,如是而已。

  成佛,你自己本来是佛,你自己成的,佛菩萨不居功,不是说「我度你的,我帮助你」,那是瞎话,那是佛随顺众生的方便语,不是说真话。因为什么?你自己本来是佛。你一回头,肯把这个放下,你就成佛了,你自己成的。如果佛能帮助我们成佛,我们还要修个什么?不必修了,也不必学这些经教,用不著。他要不帮助我们成佛,他就不慈悲。他做不到!迷是自己迷的,悟还得要由自己悟,这才是真理。所以,《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这话讲得多清楚。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成佛,真的,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

  可是这放下太难,太不容易!无始劫来在六道里受这些染污的薰习,养成坚固不拔的习惯,全是这些东西在作主。这些东西在主宰著六道轮回,你就顺著它的旋律在六道里面去打滚,真正叫苦不堪言。我们不认识宝莲周遍法界,不知道自己是一朵宝莲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境界,这是不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还源观》里统统都有说明,那就是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自性里面没有大小、没有真妄、没有先后。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所以时间、空间全是假的。一粒微尘,佛经上讲极微之微,极微之微可能现在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了。

  我们从科学家告诉我们的量子,这小光子,黄念老注解的本子,前面有注,在第二卷里头,前一卷,我们曾经学过。这么一个小微点,它体积多大?一百亿个小微点组成一个电子。电子我们知道很小,肉眼看不见,电子,它比电子小一百亿倍,这么小的东西。我听了这个报告,我恍然觉悟,《心经》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个五蕴是什么?就是那个微点。那么小的一点,它里头具足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个信息很重要,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它的波动频率周遍法界,它没有远近,它没有先后。没有先后就是过去跟未来都知道,没有时间;没有空间,遍法界虚空界全知道。我们的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动个恶念周遍法界,动个善念也周遍法界。我们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个周遍法界多好、多殊胜,那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谁造的?阿弥陀佛带头,我们跟进,大家造的,人人都有分。人人都有分,你也有分,你怎么不能往生?哪有这个道理!你要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人可以阻拦你的,问题是你得觉悟、你得明了,要了解事实真相。

边见,边见是现在讲的相对,对立。跟一切众生不对立,跟一切事不对立,跟一切万物不对立。为什么?一体,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一体里头找不到对立。第三个,戒取见,第四个,见取见,合起来,我们中国人讲,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这是错误的。一切诸佛菩萨没有成见,所以一切诸佛所说的经典,告诉诸位,它根本就没有意思,你要说佛有什么意思,凡夫有意思,佛没有。佛所说出来没有意思,所以它里头含无量义;我们有意思,就是一个意,不能变成两个意思。没有意思,它有无量义,经典确实如此,它可深可浅,可大可小,一部经讲一年也讲不完,在佛法里面,讲无量劫都讲不完。这话都是真话,佛不骗人。不但一部经,一句,一个字,讲无量劫都讲不完。为什么?他从自性里头流露,自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确确实实,我们从最小的来讲,它里面所包含的是整个宇宙。佛经上有两句话,很多人都很熟悉,叫「芥子纳须弥」。芥菜子,芥菜子很小,像芝麻粒一样,可以把须弥山装在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它就能装得进去,这个不可思议,这个是大小不二,不二,所以它能装进去。佛讲,这是我们前面读过,一毛一尘的微点,毛是汗毛,汗毛端,尘是极微之微,微点就更细,也许就像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的小光子,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它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圆满的,一样不缺。你讲那个,无量劫也讲不尽,就是那么一点,肉眼还看不见。我们讲其小无内,它是不是最小的?不是。普贤菩萨能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里面还有小微点,微点里面还有世界,世界里头还有微点,微点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科学家没发现。科学家现在只发现这个微点,没有发现微点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没发现。普贤菩萨他能进去,那个里头有世界,有十方诸佛如来,他去拜佛,去闻法,去参学。这是自性的微妙,自性的不可思议。

  然后我们就明了,为什么这些诸佛菩萨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所得到的你无法想像。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它,你所得到的是大圆满,究竟圆满,彻底的圆满。你不究竟的,你没有见性,你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且什么?是非常有限,局限在一个点上。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觉悟到人不能不见性,你要不见性就大错特错了。见性可不能留恋这一个身体,不能留恋局限在这一个地区,这是我的家,错了。什么是你的家?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家。我们把这几间屋子当作自己的家,你说可怜不可怜!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是自己的身,是自己的家,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个时候自性里面的慈悲心才生出来。为什么?你会爱一切众生,自自然然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什么?恢复他的健康。好比我们身上这个细胞有了病毒,我们一定想方设法把它治好,恢复健康。众生轮回在六道,就是我们局部里面的不健康。为什么那么热心去帮助他恢复健康?自己,不是别人,要是别人,可以不管他,不是别人,是自己。我们常常讲,这个话还是不能贴切,「一个生命共同体」,还有一个共同,说得更贴切的话,一切生命的一体。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依报、正报是一不是二,永远不能分开。

  所以无分别重要,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执著心,你的清净平等就现起来。清净平等里头有乐,「故唯受最上快乐」,你不入这个境界不知道。佛经里常常形容禅悦,悦是喜悦,是快乐,在禅定当中的快乐,那个喜悦,人间天上之乐都不能比。佛经上这样说法,一般人不相信,为什么?他没见过,他没有尝到,所以他不相信。胡小林老师昨天给你们的报告,印光大师这个十念法,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记得清楚,你真正做到了,这里头有法喜,那个里面的快乐、喜欢,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想像不到,只有你自己真干,就知道。那也是属於禅悦,功夫浅的,愈深就入一心不乱了。这是一心不乱的边缘,边缘你都尝到了,深入进去那个快乐你就相信了。所以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那是真的,不是形容词,那就是禅悦,禅悦是个总名称。学佛的人哪个人没有禅悦?个个都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修什么?全是修禅。

  所以世尊在《大集经》上告诉我们,念佛是什么?无上深妙禅。我们冷静想想世尊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它是真的。可惜什么?可惜现在人不会念,就是念佛不能摄心,禅是能摄心。无论是什么法门,只要摄心就是禅。念佛要能摄心,它怎么不是禅?读经能摄心,读经是禅,数息能摄心,数息是禅,禅就是能摄心。你看大势至菩萨讲得多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能说不是禅吗?无上深妙禅,不是佛随便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禅悦能治一切病,病痛无非是我们细胞染上病毒,禅定能够让这些病毒统统恢复健康状态,禅能治病。这是从根本上讲,用心念来调整,这就制心一处,用心念来调整。不但调整你的身心,可以调整宇宙,甚至於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星系在太空当中运行,你都能够控制它,都能调整它,有这么大的能力。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说的话不是假话。

「以上深显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法界」。

    这一品「宝莲佛光」,显示出莲花遍世界,我们要懂得它表法的甚深义趣。莲花放光,光中化佛,佛又为大众说法,无论是见光、闻名、听法,都得殊胜的功德利益。极乐世界往生的人,特别是带业的,业障是怎么消除的,我们就明白了。这个世界,前面我们提过多次,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没有看到有第二种身分的人。带业往生的凡夫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所有菩萨都证得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第二个是行不退,决定是大乘,没有小乘,第三个是念不退,念念趣向无上菩提。我们细心去观察,那是一个学校,那是阿弥陀佛的大道场,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到那个地方去,保证你成佛,一生圆满成就。这个事情,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找不到,我们在极乐世界没有看到有国家的组织,没有看到国王、天王、大臣,没有看到这些,也没有看到士农工商,只看到经典上告诉我们的,只有佛跟菩萨。教学不中断,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每个人都快速成就。他方世界修行时间是论劫算的,无量劫,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成就。

  确实末后念老在这里做的结论,深显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法界。这个几句话只有《华严经》上有,所以西方净土是《华严》的核心,《华严经》最殊胜的一环,这个环节就是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的光芒,极乐世界的影响,极乐世界的成就,与华严无二无别,甚至於华严海会四十一位菩萨,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土,都随著文殊、普贤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太稀有了!毗卢遮那佛看到这个情形没有不高兴,怎么文殊、普贤这两位大弟子把所有的人都带到极乐世界去了,不但没有障碍,还欢喜、还赞叹,这是我们要深深去体会,要认真去学习的。什么原因?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快,时间大幅度的缩短,在华藏世界修学还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三大阿僧只劫,从初住到等觉,也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淘汰得干净。但是在极乐世界就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原因我们就能体会到,讲经教学闻法没有间断,我们一般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自然然不知不觉的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了。这个在一切经里头,释迦牟尼佛都没讲过,只有在《华严》、在《无量寿经》。这是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慈悲到极处,我们不能不感恩,不能不认真学习。往生,真正报佛恩,不能往生,那就辜负佛恩,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佛界中莲」,这是讲极乐世界的莲花,「从佛心生」。佛有这么大的愿,十方世界有一个人念佛要求生极乐世界,七宝莲池就生出一朵莲花。莲花怎么来的?莲花真正的因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性,跟佛的性是一个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就从佛心生。因要有缘才会起现行,缘有亲因缘,亲因缘是自己觉悟,发心念佛了,还有一个增上缘,增上缘是阿弥陀佛,以他本愿威神加持你,这莲花成就了。「莲花放光,光现多佛」。这个多佛,因都是自性,自性里面无量无边诸佛,比众生多,没有缘的时候他不现。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了五句话,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莲花,本自具足的;放光,本自具足的;光中现佛,统统是本自具足的,遇到缘,真的出现了,这个缘只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来做缘。「佛复放光」,光中化佛,佛又放光。「说法度生。深显重重无尽」。我们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就是说的自性,在事上来讲就是法界,法性是性的这一分,体的这一分,真因,法界是相的那一分,法相,现相。宇宙万有,也就是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还源观》上讲的「出生无尽」。真的是无尽,随著众生的念头出生、变化,出生是自性,变化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心现识变。

  「又应著眼,如是境界,非仅示现妙相而已,而实具有无边妙用」。这是真正不可思议,这是我们真正的老家。我们回老家回到哪里?回归自性。自性的现象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遍虚空遍法界。什么时候能见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心净则佛土净,你的清净心现前就见到。所以往生第一个条件就是清净心,与念佛多少没关系,一念清净心你就见到,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要把自己的清净心念出来,就相应了。念再多,心不清净,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心不清净。心清净跟佛就相应,他是清净心,他是平等心,他是正觉心、大觉心。大觉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我们真心本来大觉,现在为什么不觉?这个不觉的原因就是我们迷了。怎么迷的?心动就迷了,不动就是觉。所以佛经常常用水来做比喻,比喻心,水要清净,没有染污,水要平,没有波动现象,这个水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如果水肮脏、有波浪,它这个照见的功能就失掉。我们的心,所以心不能动,动就坏了。为什么古圣先贤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为什么不教我们同时广学多闻,要我们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修定,不是修别的,就是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真心找回来之后你再广学多闻,那就方便了。龙树菩萨把真心找到,他证到初地,别教的初地就是圆教初住,他有能力用三个月的时间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全部贯通,那就广学多闻。能吗?真的吗?

  在中国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做见证,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平常他讲经说法,后人把它记录下来,编成一本书《六祖坛经》,里面有他的行谊,也就是他一段的历史。我们看了之后,他从学佛到成就,弘法利生,没有看到他在哪个讲堂去听一次经,没有这个记录,也没有记录他在哪个禅堂去坐一支香,没有这个记录,那其他就更不必说了。唯一记录他听经闻法的,就是五祖忍和尚召见他,半夜三更,让他在方丈室,对他一个人讲《金刚经》大意,应该是讲到四分之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开悟,开悟之后就不要讲了,他全都明白了。法达念《法华经》念了十年,他念《法华经》三千多遍,《法华经》的分量很大,一天只能念一部,三千多部就是十年,不知道《法华经》的义趣,到南华寺去参拜六祖,礼拜的时候头没著地,六祖看得很清楚。等他起来就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你礼拜的时候头没著地,你有傲慢,有什么值得骄傲?他就说了,他读了三千多部《法华经》。六祖问他《法华经》的大意,他答不出来,他反过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过,你念三千多遍,应该背得很熟,你念一段我听听。《法华经》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六祖说:行了,别念了,我全知道了。跟他讲《法华经》大意,他开悟了,再拜就头著地了,这《坛经》上记载的。

  那我们就明了,龙树菩萨如何用三个月的时间,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全通了,不就这个意思吗?一部经要看多少?看二、三页就行了,不要从头看到底,哪这么麻烦。这部经讲些什么,你念给我听,念个几句,全都明白了,不必再念了。《大藏经》三个月能不能通?能,没问题。这是什么?广学多闻。祖师教我们,那个恩德不知道多大。不是限制你,是让你具足觉悟的能力,然后你再去看,一看就通达明了,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广学多闻。为什么?广学多闻你所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现在人讲的知识,知识不管用,知识是非常狭隘的,而且往往有后遗症,智慧没有,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决定没有后遗症。智慧从哪里来?从戒定里头来的。教你一门深入,这是戒律,你必须得遵守,你就是念这一部经,不可以念第二部,反覆的去念。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得定,让你的心整个定下来,心不会往外面跑,这是一种方法,是修定的方法。一般人,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三、四年,心真定下来,得三昧了,再有个三、四年,开悟了。悟了之后,老师把广学多闻这个门打开,你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看,什么都能接触。成就你什么?成就你后得智。后得智什么?无所不知。你没有根本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那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

  佛菩萨教人无尽的慈悲,这里面有真的爱,帮助你、成就你,你不相信就没法子。最忌讳的就是没有得三昧之前广学多闻,全是知识,不是智慧。所以古人的标准,开悟之后才可以博览群书,广学多闻,成就后得智。这个方法只有大乘佛法里头有,佛教传到中国,把这个方法带给中国。儒也学到了,道也学到了,知道这个方法好,所以儒道它也是走戒定慧的路子。非常可惜的,现代人不懂,跟著西方人走。今天社会问题、地球灾变问题,知识解决不了,解决不了赶紧回头找老祖宗学智慧,问题就解决了。还是老祖宗那一套比现在人厉害,现在人怎么比都比不上他,老祖宗是绝招,他的本事是什么?明心见性。在娑婆世界如是,在他方世界亦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全走的是这条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念佛还是这条路,叫你老实念佛就是持戒。这一句佛号念到底,经学不学没关系,等你开悟的时候你经就自然通了。我们今天不是用念佛来修定慧,我们是用读诵来修定慧,行,一样道理。你把整个意念集中在这一点,就是佛讲的,《遗教经》上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要把心集中在一点上。心是智慧,心是光明,光明不能够照十方,照十方那是起作用的,像阳光普照射十方,隔一张纸它就透不过,如果这个光要是集中在一点,变成激光,钢板都穿透,多厉害,集中在一点,所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菩萨、老祖宗是教我们把这个心的力量集中在一点,集中在一点你得定,你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多省事!心要集中一处的时候,极乐世界是老家,什么时候去都行,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

  要有人问,我把心集中一处,能不能治我的病?当然能。我们读这么多经,没有听说极乐世界哪一个菩萨生病了,没有,没有看到过,要有,释迦牟尼佛一定会说出来。不但没有,他们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五欲没有了,财色名食睡他都不要了。我们要好好想想,极乐世界人这东西不要,我们如果要,要就错了,要就去不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人要的我们要,极乐世界人不要的我们也不要,志同道合,你想去,人家那边鼓掌欢迎你。他们要的,戒定慧,他们不要贪瞋痴;他们要的,无我,不能有我,有我是错了。真正做到无我,真的我才找到。执著这个身是我,真我找不到,这是假的,认假为真,错了。有真我,真我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真我。

  所以念老这几句话,叫我们应该著眼,这几句话说得好,佛跟我们讲极乐世界这些境界,不仅仅是讲妙相,它有妙用。「说微妙法,安立众生於佛正道。正是真实之利也。故知此皆真实智慧之所开显,悉是真实之际,无为法身」。把这部经上三种真实都说到了,真实的利益、真实的智慧、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自性的理体,它的相是智慧,是真实智慧,它的作用是利益,真实之利。三种真实总结起来就是无为法身,这是真我,真能做得了主宰,真正得大自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