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为什么会有着魔现象?

学佛为什么会有着魔现象?

心里头一切都不想了,一切都不想不行,一切都不想你会堕入无想定,你会把路子走错了。无想定到哪里去了?到四禅天无想天去了,那是个外道天,那个天里面都是修无想定的,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是定,他什么都不知道,叫无明。所以佛法里菩萨的定是有觉、有观,他什么都知道;无想定是有定,很深的定,但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邪定,它不是正定。

那我们就懂得,我们今天修定,修甚深的禅定,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上说的无上深妙禅,这是修什么?就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修无上深妙禅,你想想看对不对?心里头阿弥陀佛清清楚楚,觉,觉观,其它念头统统放下,没有了,那就是定,所以这一句佛号里头有止有观。

我们今天念这句佛号,没有依照这个方法去念,我们念的时候里头很多杂念,那就定没有了,定被破坏掉了;有很多妄想,有想阿弥陀佛也想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观也被破坏了,觉跟观都破坏了。不是没有作用,是我们不会修,我们要真正会修的话,怎么会不起作用!

佛教导我们制心一处,那就是指我们把心就放在阿弥陀佛上,就制心一处,其它所有一切全都放下,知道什么?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什么都不要害怕,你统统放下就没事。你不放下,就有妖魔鬼怪找你麻烦,就有冤亲债主、妖魔鬼怪;你放下,统统放下了,妖魔鬼怪、冤亲债主找不到你,你不见了。

为什么不见?你变成阿弥陀佛,这会变,变成阿弥陀佛,谁都找不到你了。不能把心放在弥陀一处的话,那就不行。所以学佛常常有着魔的,原因就在此地,不善用心,就是错用了心,惹这些麻烦。你心用得正的话,不会有这些事情,真正心用得纯正,冤亲债主佩服你。

这个世间佛菩萨应化,我们相信不在少数,但是我们不认识。这些化身到我们世间来的,他不暴露身分没人知道。在佛门里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我们同学都能够记住,在这个乱世就不会上当。有人说某人是什么菩萨再来的,某人是什么佛再来的。

我在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国,就有很多同修告诉我,某个人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什么佛再来的,来告诉我。我说:我不相信。为什么?佛门有个惯例,身分一暴露他就走了,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像布袋和尚,这历史上确实有记载的,他出现在南宋,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的时代,出现在奉化。这个人姓什么、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高僧传》里记有他的传,但是不知道名字,只记了布袋和尚。

他每天拿个大布袋到处去化缘,人家供养的东西,往布袋一放,背着就走了。所以布袋和尚就出名了,他的法号是什么,俗家都没有人知道。他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说完之后他真就往生了,我们知道这是可以相信的。所以中国寺院塑造弥勒菩萨的像,全都造布袋和尚的像。

中国人欢喜用他来表法,弥勒菩萨慈悲,他满面笑容,从来没有看到他生烦恼过,无论见什么人,都是笑咪咪的。有人问他佛法,他笑咪咪的不说话,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个手一张开,放下。放下以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提起来背着走了,一句话不说。放下之后再提起,提起是度化众生,放下,是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

这一放下智慧就开了,你的障碍没有了,你性德完全显现了,这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度化众生。他很少跟你说话,用这些肢体让你去体会。《高僧传》上有他,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身分暴露就走了。古时候像这些故事很多,没有说身分暴露还在,没这个道理。现在很多,这个世间,身分暴露不走,这个我们不能相信,这不是真的。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一集)**/2/14 檔名:02-037-0191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4-1-17 21:29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现代人学佛功夫不得力的原因是什么?

昨天我们讲到《观经》「三福」里面的第一福。从《观经》上来观察,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学佛是真正有福报的人,没有福报的人不能学佛,这是从《观经》上,我们有了很深刻的体悟。这就是佛教导我们要学佛,一定要从修福开始,能够接受,肯认真修福,才能够进入佛门,接受佛的教诲。

  三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当中的细节,我们往往都把它疏忽掉了。因此我们在佛门里面,无论怎样用功精进,好像都没有得到像佛在经上讲的那些效果。不是经典有问题,也不是佛的教诲有问题,实在是我们没有能够体会佛的意思。所以在开经偈里头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的确是相当不容易。要怎样我们才能够理解佛的真实义?能够理解、能够体会,这就是智慧。

  实在讲,福与慧是相辅相成。福里面有慧,我们中国人常讲「福至心灵」,那个人福报来了,他忽然就聪明了,这就说明福跟智慧,有密切的关系。实在讲,没有福就没有慧;没有慧,当然也就没有福报,这是关系很密切。

  「三福」一开端,佛这样子指示我们,我们要重视在生活里面的细节,细节才是福德的根基!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能违背佛教给我们的原则,我们要认真的去修学,知道这是修福、这是修慧。

  从人天福再向上提升,就入佛法了。由此可知,孝亲尊师、培养慈悲心、修十善业,只是学佛的预备功夫而已,还没正式学佛。正式学佛要从「三归依」开始,这就是第二条所讲的「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从这三句,我们恍然大悟,为什么现代人学佛学不好?从历史上去观察,我们比古人相去太远了,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在语录里面看到,过去无论是出家、在家,很多人三、五年就有成就了。参禅得「禅定」就不用说了,有开悟的;学教有「圆解」的,圆解就等於禅宗的开悟;念佛得「念佛三昧」、得「一心不乱」的很多。

  现代人学佛,念佛念了一生,没有得念佛三昧,妄想、杂念、烦恼还是很多,这就是功夫不得力;学教不但不能圆解,很多把经典意思错会了;学禅不要说开悟了,禅定都得不到。这是什么原因?现在我们总算搞清楚了,没有前面第一福的基础。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打地基,所以房子老是盖不成,而不晓得原因在哪里。现在我们晓得,第一福是地基、基础!我们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孝亲、尊师、慈心、十善,於是怎样努力精进,这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落空,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说个多苦。

  错不怕,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里!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我们能够把错误改正过来就行了,改过来就不错了,我们与古人的成就决定不相上下,古人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所以「三归」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归依三宝的条件,必须要具备孝亲、尊师、慈心、十善,才有资格入佛门,接受三归的传授。三归,就是把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总方向传授给你,你这一生依著这个方向、目标去修行,就决定不错。这是一条成佛之道,也就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之道,是这么一回事情。因此,我们要明了三归真正的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读佛经,经文最后一句是“信受奉行”。什么是“信受奉行”?听了之后相信,接受了,真干,这就是“信受奉行”。把我们所相信的、所接受的这些道理、理论、方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叫行菩萨道。

生活是菩萨,工作是菩萨,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菩萨,哪有不和谐的道理?哪有不幸福的道理?老师当年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真的,不是假的,在现前这种社会,你能得到最高的享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得大自在!

外面社会乱,我不乱;许多地方不安静,我安静,它不影响我,这是得力于佛法。没有佛法,我怎么能过这样的日子——天天欢欢喜喜。我们在海外的时间多,跟海外人接触多,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欢喜。

所以很多人问:你为什么每天这么欢喜?我反过来问他:为什么每天要那么忧愁?欢喜总比忧愁好,你欢喜不起来,对,因为你有烦恼。学佛,烦恼放下了,欢喜就现前,我一生快乐无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