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什么佛教学能产生那么大的摄受力

为什么佛教学能产生那么大的摄受力

你所说的都能做到,就有摄受的力量(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

最善住持,住是安住,持是保持。阿弥陀佛的国土无比的超胜,超越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它永远保持,最善住持。他用的是什么方法?用的是什么理念?方法、理念都出自于三种真实,真实智慧、真实之利、真实之际。应该把真实之际放在第一句,为什么?那是真心,真实之际是真心,就是自性清净心。


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我,自性清净心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自性清净心就是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用的是这个心。用这个心,生出大智慧,真实智慧,大慈悲,这是德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弥陀讲经说法没有停止的,教不厌、教不倦。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土这些众生,我们常说的都是讲凡圣同居土,这些往生去的人,在极乐世界学不厌、学不倦。


为什么?快乐!听佛讲经说法无比的快乐,他是在享受。所以,古人把讲学、讲堂称作什么?法宴,宴会,他讲法宴。多快乐,那享受,真的叫法喜充满,欲罢不能,不想下课,没有下课这个念头。真正尝到法味了,任何一法里面都含摄一切法。我们在佛经上看到的,极微之微那个微尘里头,那里头有世界,有诸佛剎土、有华藏世界,无量无边际。


微尘没放大,世界没缩小,这不思议境界。微尘里面见到世界,那世界里头又有微尘,那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中国老祖宗说过两句话,「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外跟无内这是《华严》境界,不思议的境界。《华严》十玄门说到,《无量寿经》里头也有十玄门,所以它跟《华严》是一不是二。


这个最善住持我们要学,怎么落实?贤首国师给我们讲的四德就行了,四德很清楚、很简单。其实他的四德,跟弥陀四十八愿、跟普贤十大愿王完全相同,同等的功德、同等的成就。要把它归纳成一句,给诸位说就是佛号,阿弥陀佛,圆圆满满含摄在其中。法藏的善根我们要学,因地;果地上,最善住持要学,教育。


为什么佛教学能产生那么大的摄受力,让人听到了生欢喜心,欲罢不能,永远想听下去,没有厌倦的时候,这原因在哪里?他所说的他全做到了,就这一句话。我们所讲的自己没做到,别人听久了就厌烦、就离开了,不想再听。如果你所说的都能做到,它就有摄受的力量。


我们在光盘上看到这些年国内很多的论坛,其中胡小林的报告最能摄受人心,大家都喜欢听他的,什么原因?他做到了。他所说的全是他自己亲身体验的心得报告,所以能感动人。说得再好,你没做到,不是你亲身的体验,那个摄受力量就要降等。佛跟法身菩萨说法,人家做到了,妄想、分别、执着真断了,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力,确实能在他演说当中表演出来,这是最善住持。


阿弥陀佛最善住持上还加个无上,无上最善住持国土。今天我们相信,每一个国家领导人,都希望把他自己的国家治理成为全世界模范的国土、最好的国土,都有这个意愿。到哪里去学?《无量寿经》上有,《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上最善住持国土,他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向他学习,就能治国、能治家、能修身、能养心性,这个里头大学问!

如何知道出现什么样的境界是到了什么层次?

  答:这个事情自己知道,从现象上看,你会觉察得到,譬如你看经,从前看经记不住,现在看经很容易记住。从前看经不懂,现在看经字字句句都能看得懂,这就是进步。同样一部经,去年我读的,跟今年读的境界不一样,今年比去年解得更深、更广;到明年,明年比今年又更好。所以经里面,我常讲经教没有意思,你不要求它的意思,它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无量义!它要有意思的话,就不能有无量义,那就变成死东西了。活的!要怎么样学它?清净心对它。印祖讲的话要记住,讲得太好了,“诚敬”。以诚敬心对经本,遍遍意思不一样,遍遍都生智慧,你才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对它不了解,就枯燥无味;遍遍有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

  没有悟处就麻烦了,没有悟处是心不清净、是心不诚;如果心诚,如果有恭敬,决定有境界,法喜出现。境界的大小、浅深、广狭,完全是你诚敬的程度。祖师的话,你一分诚敬,你就有一分的悟处;二分诚敬,有二分的悟处;十分诚敬,就十分的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只要契入佛经之后,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就不想看了。摆在你面前,为什么?古德说一句话,你就懂得了,“世味哪有法味浓”!你没有契入,你不懂这句话;契入之后,才晓得这句话真的,这句话说得好!接触到法味,不要说人世间的事物,你把它舍得乾乾净净。欲界天、色界天,是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不要!那个东西太麻烦了,不惹这个麻烦,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超过摩醯首罗天王。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五九集)**/3/29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真正继承如来家业是什么?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598集(净空法师)

    正法、像法、末法、灭法,时间上讲一万二千年,实质上讲没有讲时间。它怎么讲?这都是大乘经上说的,有人说法,释迦牟尼佛在世他说法;有人听法,出家在家弟子听法的人很多;有人真修,无论在家出家,真修行的;有人证果,证阿罗汉果,证菩萨果,有出家人、有在家人,在家人也证果,这就叫正法。说、听、修、证统统都有,这就正法,现在有现在是正法,哪里有哪里是正法。这个说法好,这是从质上说的。如果有说法的、有听法的、有修行的,没有证果的,这叫像法,像法没有证果的。末法,末法没有修行的,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没有真干的,没有依教修行的,这叫末法。换句话说,没有讲经的,没有听经的,这叫灭法,法就灭了。这个说法很好。

  我们今天在末法时期,社会动乱不安的时期,我们听到佛法,还有讲的、还有听的,真干,老实念佛真正往生,往生就是证果。换句话说,这个道场有往生的,正法;有念佛,没有往生的,像法;念佛的都没有,没有讲经的,没有听经的,念佛也没有,这就是末法。所以,怎么报佛恩?佛弟子怎样是继承如来家业?我復兴一个道场,算不算是如来家业?不算。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生连个茅蓬都没有盖,他没有家业。他的家业是什么?他的事业,事业就是家业。事业是什么?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就是佛的事业,他一生所干的。把这个继承下来,这就真正叫继承如来家业。这个继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身教,一种是言教,以身教为本,以言教为辅助。身行言教,世尊为我们表演的,为我们做的典范。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604集(净空法师)

    我三十三岁出家,出家就教佛学院,白圣法师找我到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学,就开始在台湾各地方讲经。以后外国的缘成熟了,后半世的缘全在国外。学佛,今年六十三年,讲经教学五十六年,没有间断。没有道场,一生没道场,流浪。我很安慰,因为释迦牟尼佛没道场。我们居住、讲学还都在房子里面,释迦牟尼佛在野外,在树林底下、在河边,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为什么不要道场?有道场就有争执。特别是末法时期,每个人心里念的什么?念道场,他不念佛法,他不念经教,他不念修行,不念戒定慧,他念道场,他念信徒,他念供养,这个麻烦就大了,慢慢就脱离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榜样做得好,我们细心观察、细心对比,完全明白佛陀的用心,一心向道。

  经上告诉我们,世尊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戒律成就,像法禅定成就,末法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修净土就对了。经上还有一个五五百年,《金刚经》上有,大家常常读的。五五百年是第一个五百年,释迦牟尼佛灭后,正法。第一个五百年戒律成就,真正持戒就能证果,成就是证果,没有证果不算成就。第二个五百年禅定成就,人的根性比不上过去,退化了,持戒不能证果,要修定。这两个是第一个一千年,正法。像法前面的五百年,多闻成就。这个时候佛教传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佛法非常兴旺,禅宗是这个时候传来的,世尊像法,就是世尊灭度之后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禅对中国影响一千年,但是真正有成就是在前面一个时期,前面五百年;后面五百年,参禅得定的有,开悟的就少了。禅必须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法身菩萨,才算是成就;没有见性,只有禅定,不能算成就。这像法。所以世尊的像法,前五百年多闻,经教,各宗各派祖师大德出现,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经典的注解,提供我们做参考。后半时期,研究经教的人愈来愈少,兴趣转变了,盖庙,塔庙成就,后五百年,各处道场建造得非常庄严。然后进入到末法,末法头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现在第二个一千年开头。末法是什么坚固?斗争坚固,和合的僧团找不到了,我们生在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往下去,我刚学佛的时候很担心,这样下去佛法不就灭掉了?我向章嘉大师请教,大师告诉我,佛法不会灭,但是有兴有衰,起是兴,落是衰。末法这一万年,兴衰不断,像波浪形的。现在衰,衰到极处。章嘉大师教我,用意就很深,一定要有学释迦牟尼佛的人,佛法才能够维持下去,要不然就灭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