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慈悲有四种

慈悲有四种

所以慈悲也有很多等级,世间人的慈悲叫「爱缘慈悲」,你爱他,你对他很慈悲;你不爱他,你对他一点都不慈悲,这个叫爱缘慈悲,这是一般普通人都有的。升高一级叫「众生缘慈悲」,我们今天讲同情心,统统是众生,看到众生受苦受难,他就想帮助他,没有想利益自己,只想帮助这些众生离苦,离开zai 难,叫众生缘。

这个就高得多了,这世间的圣人,心量大。菩萨是「法缘慈悲」,他二边不着,中道不存,见到众生就如同自己一样,知道众生与自己是一体,自自然然慈悲心生出来。第四种叫「无缘慈悲」,这是佛与法身菩萨,无缘是没有任何条件,见到众生苦一定帮助他离苦得乐,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以慈悲也有这四种。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这叫梵行。在此地是法缘以上菩萨,真正是菩萨。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九集)**/2/18 檔名:02-037-0199

1 《华严经》到最后总结修行十大纲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我们见到佛恭敬,看那个人不是佛就不恭敬,那就错了。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的恭敬,这叫供佛,这叫真供养。

2 敬心是清净的、敬心是无分别的,礼敬诸佛特别要明白这一点,否则的话,心不清净,还在胡思乱想,还在张家长李家短,热热闹闹的,纵然一天到晚磕头,一天磕十万个大头,头磕破了也枉然,那也不是恭敬。

3 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对一切众生,包括情与无情,都要存恭敬心,决定不可以轻慢。诸位要知道,对人生轻慢心就是自己造业障。往往我们自己造业,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怎么会造业?

4 礼敬诸佛,内要真诚,外要恭敬。不但学佛要从这里修起,世间法做人也从这里做起,这一点做不到,其余的什么都不必谈。好像盖房子,这是地基,地基都没有,你盖什么房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