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运用财富,那是高等的智慧

运用财富,那是高等的智慧

1 《华严经》上佛教给我们广修供养,为什么?因为广大普遍地供养一切众生,这是性德,而且是无尽的性德,我们一般人不知道。

2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财富,都喜欢发财,实在说,佛跟我们讲,我们每个人自性当中有无尽的财宝,这些财宝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只是因为没修德,所以发不出来。

3 唯有真正学佛的人发大财,为什么?他知道怎样把自性的宝藏开发出来。财宝,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用什么方法来开发?用广大心、用清净心、用真诚心、用慈悲心来开发,无尽的智慧德能财宝全都能开发出来。

4 我们今天那个财宝为什么开发不出来?我们用的是妄心,虚情假意。虚情假意,佛门常讲三心二意,这个不能开发,悭贪、嫉妒,这个没有办法开发的。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他把那些障碍性德的东西统统去掉,所以他的性德能够圆满地流露。

5 所以,佛教给我布施,把悭贪、嫉妒舍掉。布施要真正去做,千万不要以为把财舍掉,以后财就少了,那就错误了,愈舍愈多,财布施得财富。可是财布施要施舍得当,如果施舍得不得当,不但不能得财富,恐怕还要得罪过。为什么?你拿钱财去造罪业,这就错了,所以布施要有智慧。

6 我过去也常说,你有财富是你过去生当中所修积的福德,你今天运用财富,那是高等的智慧。没有智慧,这个财用得不恰当,你拿财富造罪业,那就不值得;有智慧,财富是造作无量的功德。

7 财富怎样用法才能够不造罪业?第一个印经布施。经书送给别人,人家纵然拿去卖钱,还有人买去看,这个决定不造业。第二个是放生,跟一切众生结善缘。第三个是救济病苦。人家有急难的时候,我们应当尽力地帮助他。这三个是真实的功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1 在我们现前的生活里,我们要想真正离苦得乐,首先要学会“布施”。布施是舍、是放下。把贪心放下、把嗔恚心放下、把愚痴心放下,这叫布施。

2 一般人以为到寺院、庵堂里面去舍一点钱,这是布施,这个错了!你把钱财舍掉,你能成菩萨吗?你能成佛吗?你能明心见性吗?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3 布施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烦恼习气舍掉。一定要把你的烦恼习气舍掉,你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4 修行,诸位一定要晓得,我们自己哪一种烦恼最重,哪一种习气最重,先从这里下手。

5 就跟治病一样,你身上害很多种病,不止一种!哪一种是要命的病,致命的病,先把这个治好,然后再治其他的,再治轻的。先对付最重的,这才是办法。

6 如果你本末颠倒,先治轻的,重的不去理会,结果轻的还没治好,重的就已经发作,没法子治了,所以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从这里下手,从这个地方先舍掉。

7 佛教诫我们,要把烦恼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烦恼布施掉,你就没烦恼;生死布施掉,你就不生不灭。这两样你都舍不得布施,你天天生烦恼,你还有生死轮回!

8 为什么不把生死轮回放下?能把这个放下,佛门叫“大丈夫”,这个了不起!

1 六道凡夫,都以为这个身是我,对这个身爱护备至,顺身见的就起贪爱,违逆身见的就起嗔恚,无量无边的烦恼就从此而生,从来没有人发现这是病根,这是苦本。

2 我们中国老子了不起,几千年前他就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老子觉悟了,他跟别人见解不一样,他认为这个身是累赘、是祸患。

3 老子认为,“我”最大的忧患是有个身体。有身体就有痛苦,就有烦恼,就有忧患,可见得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古圣先贤也觉察到这个问题。

4 他这个警觉心,跟佛讲的完全相同。佛讲“身为苦本”,造作一切罪业,身是工具,没这个工具,一切罪业造不成,所以它确实是生老病死的根本,是众苦之源。

5 我们这个身体,虽然是众苦之源,天天要吃饭、要穿衣,一不小心就要生病,但是这个东西是不是祸害?不见得!

6 这个东西是个工具,看你怎么用法,你会用,很好;不会用,它是祸害。这话怎么说?不会用的,用这个东西来造业,所以它是祸害;会用的,用这个东西来服务一切苦难众生,它功德无量。

7 这个身体是工具,可是几个人把这个东西看成工具?声闻、缘觉、菩萨。最低的位次,小乘须陀洹果,他觉悟了,不再执着身是我了,从此开始知道这个东西是工具。

8 佛家有所谓的“借假修真”,这个工具是假的,我们借这个工具去修真,真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能离开这个工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