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魔难?

什么是魔难?


1 发了心天天念佛,这什么?这就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可是不是想象那么顺利。我们遭遇的魔难很多,诸位要听清楚,我讲这个“难”是“魔难”。

2 什么是“魔难”?天魔。魔王波旬不希望我们离开六道轮回,他要用种种方法来障碍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生烦恼,这样什么?虽然你发愿求生天天念佛,你还是去不了,这些魔难障碍你。凡是叫你生烦恼的这些事情都是魔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别人对我们赞叹也好、毁谤也好、羞辱也好、障碍也好,甚至于陷害,都好!不要放在心上,不被外面境界干扰、不被外面境界影响,你就平平安安往生极乐世界了。

3 那我们的对付,就是应付这些魔来扰乱,要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要禅定,还要智慧,智慧明了,不糊涂。布施、持戒、忍辱那是功夫。我们就依这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对这个世间一切法一丝毫贪恋都没有。心里头念念求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除这一念之外没有其他的妄念,我们这样的心态就能够往生净土,就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7集  2014年8月6日 讲于 香港


1 小小不如意心里就不高兴,不行!再大的名闻利养现前,欢喜、心动了,也完了!财、色、名、食摆在面前,如如不动,要看破,这些东西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你动心,就是造轮回业。你喜欢它,三善道;你讨厌它、怨恨它,三恶道。你想这多么可怕!知道这桩事情可怕,自己有高度的警觉心,把这句名号抓住,念念不舍,为什么?不念这句佛号,就念烦恼。

2 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佛号,叫无明,无明就是根本烦恼。千万不要把无明烦恼当作是功夫、是境界,那就错了!境界是觉悟;无明是迷惑颠倒。所以有人修定,什么都不想,修无想定,以为这是最高的了“我什么念头的没有了”。好像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实际上他执着一个“无”,堕在“空”里面去了,叫“恶取空”,那不是真正禅定。禅定里头有境界;它里面的境界是一片黑暗,这无想定。无想定修成了,在第四禅的无想天。那个也是麻烦,在那个里面,一切都不想,闻不到佛法。换句话说,把时间、精力完全浪费了。于是可知念佛可贵!不念佛怎么办?

3 我们肯念佛,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今天能信,真不怀疑,真正发愿求生净土,是诸佛如来威神功德加持;如果没有这个加持,不可能!你怎么会遇到?你怎么会相信?现在问题,我们自己信心是不是真的圆满具足了?愿心是不是真的恳切?对这个世间丝毫留恋都没有了?这自己心里就明白,决定往生!


1 我们起心动念有妄想、有烦恼,佛没有。佛起心动念是什么?众生有感。众生有痛苦的信息往外发,佛收到这个信息了,收到信息,看你善根福德因缘够不够,如果统统具足,佛一定给你讲净土念佛法门,帮助你立刻成就,给你说一次,时间不长,你完全明白了,就发菩提心,信愿持名,一念倾,速度快,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

2 我们天天在念佛,天天在求往生,阿弥陀佛没来,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真诚心不足。佛来了怎么样?来了把我们吓跑了!你这个道场打佛七,挂个招牌说,“七天决定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来?一个都没有!七天死了那还得了?!谁也不干。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是真正有能力,《弥陀经》上绝对不说假话,“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天能往生。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的,宋朝的莹珂,三天,这一句佛号,死心踏地,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来了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你临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突然聪明起来了,跟佛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佛很慈悲带他去了。

3 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体会到,许许多多往生的人是不是寿命到了才往生?不是,都是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样的人占大多数。寿命到了佛来接引你,有,不是没有。但是绝大多数寿命还没有到,他自己放弃了,佛就带他走。

4 另外一种就是,能往生随时可以往生,他还不往生,这是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是受阿弥陀佛嘱咐,叫他在这个世间表法,到他跟这个世间的缘尽了,表法任务圆满了,佛来接他。这个时间长短不定,有延长一二年、三四年,有延长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于有延长五六十年,有啊!在中国古时候出现,好像是唐代,我记不清楚了,有一位法师,一百五十多岁才走的。



1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非常时代。中国外国历史上都没有的,整个世界社会秩序乱了,人多苦!zai 难多,佛菩萨慈悲。扰乱社会妖魔鬼怪,什么是妖魔鬼怪?左丘明在《左传》上告诉我们,他写的。他跟孔老夫子同时代,孔子作《春秋》,他给他作注解,这个“传”就是注解。这里头有一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这话说得有道理!人要像个人,人有人的道德。什么是人?“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具足,这是人。古时候读书人,每个人都遵守,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五个字是不能够离开的。“仁者爱人”,对别人恭敬、爱人,为什么?这是性德。这个性德是从哪里来的?从“父子有亲”来的。“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人生在世间不能离开“道德”;道德都脱离了,人就是妖魔鬼怪。

2 你看古时候,有“仁”;有“礼”;有“义”;有“智”;“智”是理智;有“信”,现在社会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个字全没有了;“五伦”也没有了。现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朋友没有信了,全乱了,这“乱lun”。“五伦”。“五常”没有了,这个社会就叫妖魔鬼怪,谁来救这个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今天社会妖魔鬼怪多,佛菩萨也不少。如果没有这些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这个世界还能住吗?

3 我们看到不少学佛的人、念佛的人、诵经的人、参禅的人、持咒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再来人。对于社会安全,逐渐逐渐上轨道了,各行各业里头都有佛菩萨在里头示现,所以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慢一个人,为什么?说不定他是再来人。他是来示现的,我们轻慢,那就种下了、造了不善的业了。他慈悲,没有关系,他不怪我们,我们自作自受,自己造不善的业,自己要受果报。所以我们要学《十善业道》,我们要学“十大愿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真诚恭敬,与性德相应,也就是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应,我们要称赞。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7集  2014年8月6日 讲于 香港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