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涛法师:爱跟恨都是轮回,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不要这个苦

海涛法师:爱跟恨都是轮回,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不要这个苦

 《杂阿含经》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心常无怨结,是则生天路。所以一个人要有福报,生天路,要有慈悲心,不伤害众生的想法。所以在这个世间如果大家都信因果、学佛。大家就不会害来害去。我们不会怕钱被骗。甚至有些人骗我们,这个世间多的是。有些女孩子找工作被骗,有些上网路被骗,所以那我们无论如何,我们要保持这个。为了让众生快乐,不想去伤害对方。直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而且内心里面没有排斥,没有这个怨结,没有恨。那你这个叫,虽然人在人间,已经有天福,生天路不是叫将来你生天,你现在心里就有天福的心态了。

  再来,第四:《杂阿含经》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悯伤?善逝哀悯故,常教授众生;哀悯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所以所有的众生,你爱我,我恨你,互相这样子在纠缠。甚至做个女人也是这样,她要绑住她先生,所以做个有权利的人,他要把握他的地位。所以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所以有智慧的人看到以后就会生起悲心。冤冤相报何时了。你爱我,我爱你,爱到什么时候?所以造成轮回。爱跟恨都是轮回。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不要这个苦。他看到真相。什么叫智慧?智慧跟知识不一样。知识可以让你有做博士,但是智慧可以让你解脱。所以老菩萨虽然没读书,他知道说,师父世间都是假的,念佛比较重要。有智慧。所以甚至念佛可以度众生。

  发那个大悲心的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看到世间的人在追求这些不该求的,而互相纠缠。怎么能不生起这个怜悯、伤心?善逝哀悯故,所以佛菩萨为了哀悯这些纠缠的众生,经常教授众生,告诉他们世间无常、无我、空无自性。苦啊,要了解。所以佛陀讲了一部叫《诃欲经》就是诃责欲望,各位多看一点。特别各位是在家人有结婚,有男女之情?多看一下,慢慢你会了解佛法。当然佛陀是一步一步来:先让我们持戒,不要伤害众生;再来让我们布施,修福报;对更有根器的人就讲了,四圣谛、出离心;欲望、轮回的苦。然后再对更有根器的人,就讲了一个发菩提心的教法。

  所以佛菩萨哀悯众生的轮回苦。就经常这样来教授众生。我们发菩提心也要学这个。但是各位《地藏十轮经》最好多看一下。不一样的众生你要讲不一样的教法。你不能说讲空性就好了,其他的世间法不要讲。或是只讲世间法,持戒、布施,但是没有提到空性。要看时间、因缘。但是对不一样的根器,你讲不对的法,是犯菩萨戒的。甚至是会堕落的。所以哀悯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所以像我们也是对哀悯众生的人,我们也要学佛菩萨一样,来以法来教化众生,引导众生这个意思。


 经常有人提到,如果他可以选择一个世外桃源一般幽静的处所,远离尘嚣,心应该就很容易可以静下来,他便可以远离世间所有的八法。身处这样子的环境,身心应该比较不会被轮回的痛苦和烦恼所缠绕?无论修持任何法门,最重要的是要先具备有出离心。而出离心的产生是必须要真正的可以了解轮回的过患,从轮回的过患里面产生出离心。因为产生了真正的出离心的缘故,而对于解脱和求得涅槃的方法引起了追慕之心,这才是稳当不偏私的方法。如果仅仅是为了要远离和躲避现实对自己所形成的压力,而独自远离人群和尘嚣,这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等到自己心境一转变,立即马上就会回归到五光十色的都市丛林里边,这是极不稳当的避世方法。

  真正的出离心是见一切相、离一切相;闻一切音、离一切音;闻一切香、离一切香;融入一切世间八法而心不随境所转。了知一切如幻化尘世般的闹市是文武百尊所居住的坛城,更清楚诡谲多变、五毒掺和的人心是锻炼自己多生累劫以来羸弱、漂泊的灵魂,是诸佛菩萨所示现的真言与加持。长时间的不顺颠簸一定是五方佛化现所赐予的一切息增怀诛的加持。久病缠身、药石罔效便是长寿佛、药师佛所赐予的无死甘露。感情路上一波三折,经常所遇非人,为良人所伤,生不如死,正是空行勇父所给予的试探。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身处于无法摆脱抗拒的是非波浪、八风巨涛吞蚀之中,而仍然能够看待这一切都如同萤幕场景和暂时的剧目,随时都可以转换境界不受干扰,而真正的在一切时、一切地都可以清明自守、了然不乱,更甚者可以以心转境、以心转物,这才是上品的出离。

一群孩子用沙子建房子、修建筑,不小心碰倒了,孩子们就很伤心。其实,这有什么啊?倒塌了就倒塌了,被风刮没了就没了呗,也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那些幼稚的小孩子,却很伤心痛苦。

  在智者的眼中,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孩子。若稍微有人赞叹,就很高兴;若稍微有人诽谤,就很伤心;若稍微被人喜欢,就很得意;若稍微被人讨厌,就闷闷不乐;若稍微得到了一点利益,就得意忘形;若稍微遭受一点zai 难,就执着不已……

  其实,只要是在世间,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大家都差不多,都在六道中轮回,都是凡夫俗子,所以互相还看不起谁、看不惯谁啊?只要是凡夫,只要在六道中轮回,都一样在轮回的牢狱里痛苦着,被贪嗔痴等烦恼紧紧地束缚着,所以没必要互相攀比、互相看不起。

  当失去了所谓的名声、荣耀时,很多人既伤心又难过,甚至因绝望而走进绝路。真是愚痴到了极点!这些没有就没有了呗,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来就是虚假的。作为修行人,就要明白这些真相。一旦没有了,我们不动心;一旦有了,我们也不动心。无论何时,内心都如如不动,没有什么可烦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哭泣的。若是因此而伤心绝望,就像那些儿童一样,为失去了沙子堆砌的房屋而哭泣。这都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值得的。

  其实,即使得到了世间的利益,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若有一天失去了这些,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缘来缘去,很正常。若是想做一个修行人、成就者,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心都要保持平静。有了,没什么;没了,也没什么;来了,没什么;去了,也没什么。不可靠是正常的,无常是正常的,这都不离自性,都是自然的,如天上的云彩一样,云卷云舒。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