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达真堪布:10岁,30岁,60岁一样摆脱不了的宿命

达真堪布:10岁,30岁,60岁一样摆脱不了的宿命



“孩童沉迷游戏乐”:

  未成年的人整天沉迷于游戏,身口意很容易放逸,然后就会犯错。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样就是造业,会犯错误。

  现在很多孩子特别爱玩游戏,甚至成瘾了,不学习,也不听父母的话,连吃饭、睡觉都不顾,不吃不睡地玩。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了,有各种各样的游戏,那些小孩子,比较散乱的人,玩都玩不完。

  以前没有这么多科技游戏,但也是一样,小孩子就爱玩。我们小时候经常堆一些石头当作牦牛、马啊,整天就玩这些。小孩子就这样过日子嘛,一玩就没完没了,没有结束的时候。

  未成年的孩子就这样放逸,身口意一放逸就会造业,就会犯错误了。但是没办法,一旦沉迷在这样的状态中,就很难自拔了。

  “成年沉迷贪嗔境”:

  成年之后要成家立业,就开始争名夺利。生起贪心,贪我和我的,贪“我”自己,贪我的房子,贪我的车子,贪我的家人,贪我的朋友……因为贪心,然后去保护,不择手段地造业。有“我”就有“他”,有“我的”就有“他的”,所以生起嗔恨,嗔恨他人的家人、亲友,一生起嗔恨心就失去理智了,开始放逸。成年后,整天因贪、嗔等烦恼造各种各样的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利,将来还要堕落,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成年人要成家,要立业,就会这样。成家后,有时候贪,有时候恨。和家人关系好的时候就贪,关系不好的时候就恨,彼此之间一直这样嗔恨,心里没有安宁的时候,这些人挺可怜的。立业也是如此。无论是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个过程都离不开贪、嗔,要么就贪,要么就嗔。当比较顺利、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就贪,并且贪心越来越重;当不顺利、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就开始嗔恨。除了嗔恨,还有嫉妒和傲慢一直相随。当看到比自己差的,不如自己的,就看不起,连话都不愿意说,根本就不愿意理,这叫傲慢。当身边的人稍微得到一点点利益,有一点点功德的时候,心里就开始不舒服、难受了,然后就开始说他的坏话,这叫嫉妒。

  贪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这些烦恼的根是愚痴。愚痴就是不明真相,不明真理,导致自己当下心里就没有真正的安乐,同时又在造业,将来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一般的凡夫,所想与所行都是背道而驰的,所求和所得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愚痴!

  这是成年人的境况,真的可怜。

  “老年迷惑身心衰”:

  老年人的心已经衰败了,头脑也不灵活了。什么也记不住,什么也想不起来。身体也不灵活,坐下或起来都很困难。身心如此衰败,内心也特别失落。自己想听到一些消息,也没有人跟自己说。自己想跟年轻人一样做点什么,但是谁都不理会自己,心里也非常痛苦。这就是老苦。

  无论是未成年人、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离不开沉迷的状态,同时放逸。每天都这样虚度光阴,同时又在造业,将来还要继续在六道轮回中流转,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主要是因为放逸。

  无论是在未成年、成年,还是老年的时候,如果自己能以正知正见守护身口意,就不会放逸,不会造业,也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但是现在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小孩子没有这个能力,成年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很多人都没有正知正见。少许人有一点正知正见,但是在遇到对境的时候,也提不起来正知正念。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三门,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无论是怎样的条件,都不会造业,也不会那么烦恼。老年人虽然身心衰败了,正在遭受这些老苦,但若是自己有正知正见,时时刻刻以能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也不会放逸,也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其实老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越老离西方极乐世界越近,越老离阿弥陀佛越近,这是件好事。但是很多老年人都不明白,虽然说求生净土,但是越老心里越痛苦。其实老了好,死了更好。死就是往生,可以见到阿弥陀佛。但是老年人都还不明白,虽然也想见阿弥陀佛,但是还不想死。哪有这样的?

 我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要离开社会、离开世间,也不是要离开身处的环境和众生,而是敢于接触,敢于面对。

  六道轮回的过程非常漫长,遇到逆境,我们往往都想逃避,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使逃避了也是暂时的。有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什么样的果。我们相续中有很多种子,最终都会发芽结果的。

  有时候恶缘显现了,通过一些方法我们暂时也能转变或缓解一下,但因缘果报不可思议,若是业力没有穷尽,最终还会感受这些痛苦与果报,无法逃避。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佛修行就是敢于面对现实,学会解决问题,不管面临顺境还是逆境,不管遇见好事还是坏事。

  密勒日巴尊者说过,他因为恐惧轮回,于是到山上研究轮回;但是当他懂得了轮回以后,他对轮回再也没有畏惧感了。六道轮回与善恶因果,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规律。外器世界、内情众生,所有这些缘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空性的,都在刹那当中生灭,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我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要离开社会、离开世间,也不是要离开身处的环境和众生,而是敢于接触,敢于面对。方方面面都能想到,而且想得细致周全;该做的事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得究竟圆满。会生活,而且生活得快乐自在;会工作,而且工作得轻松顺利。在这个过程中还不动心,没有烦恼痛苦,一切明明了了,这就是开悟证悟、解脱成佛的真正状态。

  “放下才能得到,随缘才能顺利。”放下、随缘是一种觉悟,也就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理、真相。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为人处事,一切都会顺利,一切都能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与目标,若是真正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依靠佛法、依靠修行。有佛法、有修行,我们才能生活圆满,工作圆满,一切圆满。不要总是想逃避现实。不管是家里的事,还是工作上的事,都要以觉悟的心态去面对、放下,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一切问题,处理好一切事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