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格心三昧论,读心学心经,清静经等心得

第七、说说儒佛道各家养生皆以调心入静为主

  儒家养生讲究修养心性。在孔子看来,养生首先要注重修养心性,搞好精神调养。因为精神安逸、心理健康可以强化人的生命,使人延年益寿。相反精神萎靡,心理颓废便会带来生理衰退,轻则疾病缠身,重则生命夭折。所以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讲的就是培育仁和之心以养生。儒家在人生中讲求安贫乐道,使生活充实,在自然中调养,在学习中陶养等。儒家养生观与道德观念多相关联,这是对人类健康认知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心态决定健康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因为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都与健康有关,都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长寿。

  佛家养生尤其注重调养身心。佛教认为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佛教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常乐而长寿。如法量法师认为,对过去反复追悔,对未来充满妄想,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这是现代人压力大、不开心的主要原因。法师归纳劳身不劳心的要诀是:“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即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人生,在个人心境上保持童真童心,遇事能包容,从不斤斤计较,更不损人利己,不断净化内心,清除一切烦恼,这才是最彻底的精神养生。

  禅宗通过“念佛三昧”来修习禅定,就是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清静心理状态的功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神、修心的方法。长期修习禅定的僧人,虽长期吃素,生活艰苦,但平均寿命一般都超出常人。比如我们熟悉的龙树、慧昭、纯陀等,都是高寿之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尤其是深入禅定以后,随着形体、气息、意念的入静、放松和调整,可以使人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到自行修复,使因之而引起的疾病逐渐自行痊愈,从而实现健身长寿的效果。

  道教养生和佛教一样,尤其注重养心。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道教信奉“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人定胜天,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当今人们效法。道教养生总以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以求身心的解脱为主。如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除人的一切欲望和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老子的“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也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的要旨,为人类健康益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守中法是意守脐上三寸的中皖穴,有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意守脐下三寸的气海穴即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功能都极有好处。还有守督观窍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尾阊穴(尾阊穴是督脉二十八穴中的第一穴,经络系统的督脉称之为纲,而尾阊穴则是纲的绳头,是众穴之首,它与脊髓相连,而脊髓又与脑干相连,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督脉统一身之阳气,守督观窍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的作用。大小周天气功的练习,都以气海穴聚气,尾阊穴聚力,气力充足,缘脊柱直冲大椎、玉枕穴,打通督脉(督脉通百脉皆通);然后沿头面、胸前的上丹田、中丹田,回到下丹田,通任脉(任脉通百病不生)。任督皆通,真气循环畅通,修成小周天;进而打通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练成大周天。这诚如庄子说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但能享天年,无疾而终者很少)。庄子的吐纳法(也曰龟息法),不以鼻口呼吸,以脐呼吸,呼吸如在胎胞之中,道家说“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的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至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如婴儿在母腹中,如龟蛇入蛰,只有体内真气周流循环往复。此心寂静、极定、极正,使养生达到极致,也是佛道修炼的极高境界。在人均寿命不足30岁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能活一百多岁,庄子活八十多岁,也许就是得益于他们的这些静心调息守一处的修养功法。

  庄子的长寿和养生经验还与他的哲学观念有关。他的人生态度,可以概括为:少私、清静、寡欲、乐观这八个字。他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他认为人的物欲“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人一旦被“私心”掌控,就会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就必然会伤身害命。只有心底坦荡,气定神闲,以平常心态对待人生,才能知足常乐,益寿延年。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庄子特别重视修心养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一个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平衡与平静。他的心理修养着重于两个字:清静。静与动、清与浊是相对立的。动则会劳累,劳累了精气就会外溢;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情就不得安宁。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使内心清静,不急不躁,外物就不会干扰。庄子还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他在《庄子·天地》里指出人的五种欲望使人“失性”,“皆生之害也。”他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对这些欲望应该顺势利导,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放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把握不好尺度就容易滑向另一极端。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招致祸端或酿成疾病。所以只有节制嗜欲才有助于健身强体。庄子的节欲强身观点是我国古代养生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他主张的寡欲是符合中医养生观念的,其“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八字养生观至今对我们仍深有教益,对我们今天的养生保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炼心养气”;儒家讲:“格物正心”。尤其儒家代表王阳明在格心中重视以“默坐澄心”。他说“静坐要省察克治,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以“静坐”实现的。据传,一天王阳明静坐到半夜,忽然顿悟,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遂创建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心学。王阳明在“静坐”养生悟道时指出:“究极仙径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久能预知。”唯有坚持修炼“静坐”,才能健康身体、顽强意志,才能开悟得道。王阳明的“静坐”养生悟道实践说明“静坐”能强身祛病,开慧悟道。

  自然放松入静调息,是林林总总所有气功的真谛。气功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益智开慧之功能。对于平民尤其是穷人,更应该效法和践行之。能少花钱或不花钱,却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呢!例如,许多百岁老人都很推崇盘腿静坐。这是因为盘腿静坐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拉筋方式,将整个下半身的筋拉松,不仅能提高身体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概率,还能锻炼腿部、腰部力量,改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使两腿、两髋变得柔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痛。盘腿坐姿不像双腿自然下垂的坐姿,它能拉近下肢和心脏的距离,不存在久坐而引起下肢水肿等问题;盘腿坐姿还可以减少并放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这等于增加了上半身特别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盘腿坐姿势有利于端坐,能使呼吸系统不受阻,对顺畅呼吸很有帮助;盘腿而坐,不仅能舒筋活络保健,还有助于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养生功法。所以,佛教的坐禅、道教的静气功等多采取这种盘腿静坐的方式。但这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健身养生法为什么很少人用,很多人却花钱甚至负债吃药治病呢?这是多因为不了解气功功法的真谛,心静心定不下来,长期坚持不下来。在众多练气功者中,只有成功的范例,少有成功的比例,即成功率太低的缘故。

  窃以为动与静,养生与养心,应遵循“格心驱妄,龟息鸿飞,万步周天,动静乐宜”这四句话,也称“十六字诀”。“格心”三昧是以正心静心为主,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以上已说的主要话题;“驱妄”求静是《清静经》的要旨。“龟息”是一种形静、息静而真气运行(动)的静气功;“鸿飞”是一种模拟鸿雁飞翔的形动、息静、真气环行的动气功。“万步”指每天坚持有氧运动,走一万步;“周天”指在走一万步的过程中运行大小周天气功。这其中步行是动,意念是静,气息细匀(静),真气运行(动)。最终求的是“平衡规律”;最后达到的是“动静乐宜”寿的目的。这里“动静乐”的关键在适宜、适度。也就是说,静是养心之术,动是健身之道,乐是养生祛病之要。无动则无以有生机,无静则无以有纯念,无乐则无以有健康的可能性。动静乐相得益彰乃是修身养性健体之根本。“动静乐寿”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明朝嘉靖十五年绍兴知府汤绍恩刻在绍兴府山北坡上的四个大字,单一个寿字就高70多厘米。我在寿字前加一个“宜”,即动静乐适宜适度者才能长寿。万事过度都会走向他的反面,也即列宁说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生命在于活动,是真理,但竞技性的运动员搞的是极限争胜运动,所以身体不受伤、年老后没有毛病的很少;养生养性必须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静气功初练者入静太深最易走火入魔。孔子曰:“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所以有“乐者寿”之说。但乐也不可过度,例如南宋的牛皋将金兀术打下马后,气死了金兀术,同时也乐死了牛皋。

  第八、说说中医和智者是如何重视养心的

  一是心是生命的主宰

  世界一切皆空,所以空能将世界一切包容。海洋一望无际宽广无比,可海洋却包容在人心里。地球到星空常以光年计算,可思忖星空只是一闪念。一部《德道经》五千言,纵横宇宙万物万象之理,揭示得道的自然规律,但归结到一点就只是一个“心”字。老子曰“观心得道”。《德道经》浓缩了修德证道的全过程,亦即格心至正至诚致三昧之真谛。《黄帝内经》和丹经也都说“心为神宅,脑为神腑”。心是七情六欲的主导,是人身的君主,主宰着人的言行举止。以心领命领性,三修合一,是正修正悟的先导。以心合德,是达心合道的终极目标。又如一部《清静经》四百八十字,也是从人的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来参悟大道。更如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行深”修行禅定至深),菩萨在修行禅定致清静中获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大成就。

  中医学也认为,神(精神)是人的生命主宰,神不安,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神又喜静,只有清静才能养神。一个人若是整天忙得神不守舍,难于达到清静的状态,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就应当学学《清静经》,像庄子说的清静养神,以达到神清心静修身养性的目的。

  儒、佛、道尤其是中医等各家学说中,都提到调神摄生首要是静养,而静养的关键是养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气血充盈而身体健康。我国最早的中医圣典《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之心对于养生、防病的作用。《内径》认为人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运行,精气神才能固守于体内。保持清静、恬淡,排除私心杂念,专一从事工作和学习或自己喜爱的事情,才能“神气内守”,身心安康。

  医学研究表明,性格能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与身体能否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安然、乐观的人不易患精神病、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即使患病也能因精神旷达而较快康复。但不良性格对人体健康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容易使人患大脑、内脏、精神方面的疾病。不管什么时代,即便医学再发达,也会有人死于疾病,因为决定疾病的不只是医学,也不只是身体条件和生活环境,还有心理、性格等。后者决定人的性命。因为性格决定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世界观、价值观。后者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包括吃什么饭,怎么吃,以什么心情吃,以什么速度吃;做什么事,怎么做,以什么速度或方式做等等。而身体就是在一些不正确的细节中消耗、受伤。所以,“性格决定命运”是个铁律。

  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的两个年轻人完成了生理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提取到可以用来治糖尿病的胰岛素,他们因此荣膺诺贝尔奖。可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是由生活细节、生活习惯决定的,即便有了胰岛素,但如果吃得过多,运动过少,心情不好,生活没规律,仍旧可以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当今糖尿病患者急速增多的事实说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由生活、工作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终还是赢过了医学的重大发现,这也许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的一个令人悲观的理论支撑。

  不良生活方式和复杂的精神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或惊恐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会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的β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另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血液中就会有较健康的化合物产生。越是快乐的人,拥有的可体松越少,而高含量的可体松和2型糖尿病、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易生气而又不善于及时消气的人,容易引发心律不齐,严重时可以致命。有人曾将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比作生命的“断路器”,会压塌整座生命“大厦”,出现zai 难性的后果。不安定不清静的情绪、情感和精神,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从祖先造字也可看出古人对心理作用的理解。且看“安定”二字的会意:“安”(甲骨文“宀”写作<!--[if !vml]-->



<!--[endif]-->,像侧视的房屋,常作“家”讲),即有家护女和有女在家,女属阴,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之意。“定”(金文写作<!--[if !vml]-->



<!--[endif]-->,其下有“止”),有留止于家的意思。《大学》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定就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心不安定,乃是致病至死的重要因素。洪昭光说: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着急不痛快的事。但是,张二一生气心跳快、血压高、脸红,甚至浑身哆嗦;王三一着急生气,心跳不快,血压不高,可是胃痛、胃穿孔、胃出血;李四生气着急得了糖尿病;赵五遇到压力着急,得了精神分裂症;刘六遇到生气着急事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这就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他又举例说:“‘文ge’期间,我们医院一位党委书记是个女同志,前前后后被斗100多次,剃光头,‘坐喷气式’,但是她每天挨批斗以后照常回家吃饭、睡觉,一切如常。不几天护士长也被揪出来。说她爸爸是反革命,说她没划清阶级阵线。当她一听说明天要批斗她,精神立马崩溃了,割腕自杀未遂,从五楼跳下来,头颅着地,当场就死了。怎么人家书记挨斗100多次,若无其事,护士长只是听说第二天要批斗她,精神就崩溃了呢?这就是人和人的精神、性格、意志和心理耐受能力不一样,也即心理内因在起决定作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只有以心治病,性命双修,才能逐级而上,由庶而贤,由贤而圣,由圣而真,实现康乐而业成的目的。人类的阴我私心具有贪占欲、权利欲的本性,它在大脑产生意识的最前端,直接通过颅底神经和脊神经,指挥着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合称六根)。任何疾病都是通过心即精神、意识、情绪等这些内因干预, 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才能奏效的。所以心理干预防治疾病健身益寿的作用是决不可小觑的,在机体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的康复中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的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着的人,最容易得癌症。

  生命当珍惜珍重,但过于珍惜,贪生怕死,结果也会走向它的反面。在关键时刻能泰然面对甚至视死如归,说不定反而能再现生机。人怕死或活得太累的主要原因在于“五子”:“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老倒腾房子,常思谋裙子,爱策划圈子”。这“五子”对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决定人生的方向与结局。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虽都懂,但行动上依旧随波逐流。说到底,还是立志不坚,或者根本就选择了错误的价值坐标,才会轻率的滑落到庸俗化生存的泥塘里。

  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最不想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想快乐与幸福,就要善于运用反向力来丰富自己:总想着我得到的正是我需要的;我得不到的也是我不该得到的。少年人情欲豪放畅达,所以要有所收敛;老年人情志易郁闷,所以要尽其豪放畅达。如果我需要朋友,我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我孤单,我就让别人不孤单;如果我需要爱,我就先爱自己并诚挚地爱别人……。这就是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从痛苦到康乐最好的方法。

  王阳明曾告诫其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生充满各种利益诱惑,正因为如此,才让坚守的光芒更加闪耀。但这种坚守是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坚守。有经验的厨师都知道,炖一锅鲜美的高汤,要坚守鸡架、猪骨、火腿等食材新鲜,但熬制时要不断撇沫,只有把汤面浮起的沫子撇去,才能使高汤清纯,没有苦涩味道。人生也是一样。不融入这个浮华、浮夸、浮躁的社会,不面对各种诱惑与贪欲等,肯定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撇去各种浮躁暴起的泡沫,唯有如此,人生的高汤才会鲜美,才能成为真正的心灵鸡汤。

  二是能清静才能祛病养生

  现代人们就是坐不住,成天跑东跑西、忙这忙那,像丢了魂儿似的,岂不悲哉!能静坐下来着实是修身养性健身益寿的好方法。李渔《闲情偶寄·颐养》中说:“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古人云:“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

  近百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在春节也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请客人进屋,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正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功力,他们才铸就众多大美之作。还有我们单位享有103岁高寿的陆总陆宗贤,1952年为支援新疆军区建设,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从国家重工业部调往新疆,一干就是26年。其间,在“三反五反”“反右”“四清”和“文ge”等运动中,不惧无数次的批斗,在监狱里还教人学英语。“文ge”被抄家,金银玉器古董等被洗劫一空。“文ge”后落实政策问他都丢了什么?他只是淡淡一句“算了”而了之。在艰难困苦中,他没气馁,没悲观,没消极,并将磨难变成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砥砺品格,增长学识的机遇,为开发、建设边疆奉献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与心血。他作为我国水泥技术界的拓荒者,海峡两岸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水泥大王,中央统战部有名的与中国共产党在同一条战线上战斗过的老同志,在盛誉之下,从不张扬,从不自满;作为副部级、院士医疗待遇的他,在八九十岁时去医院看病还挤公共汽车。他以水泥“泥土”的厚重、朴实和奉献精神以及可塑性、凝聚力、支撑力和生命力,他以水泥“水”的清静而善下之德,以柔克刚的秉性、坠千丈而不惧的胆识、奔东海而不回的志向和因时、因势、因器之变而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我平衡力,以及“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的修为,成就了他的事业,成就了他的健康和长寿。

  厚动薄静者,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美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延长,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存储、分辨、比较与联系,有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这些恰恰应验了“水静极而形象明、心静极而智慧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等诸多中外古训。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削冗力,举要力,提升甄别力与链接力,无一不需要清静的头脑。万不可为求过多占有信息而挤掉思考的时间,因“学而不思则罔”,车多而路易堵,信息多而心易堵。过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只有在“不窥牖,见天道”的守静中方能带来创新与突破。神经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注重整理信息使头脑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于认知创新,而且也有益于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杨绛百岁时感言:谁得“内在信息一致”之法,谁就得“真实幸福”之道。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清.石成金《长生秘诀》曰:“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讲的就是静坐、读书、赏花、赏月、观画、听音乐、放声高歌、高枕而卧等都可以欢悦心情,怡养情志,颐养天年。

  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死观。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还有内心安乐、精神健康。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生老病死已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所以,要根据生命发展规律,积极地调整心态,保养身心、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是为社会、家庭尽量多的创造财富而尽量减少家庭、子女负担。具体该怎样做呢?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其次要看淡生活的喜怒哀乐;再次是不攀比,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最后要懂点养心之术,健身之道。养心从精神上讲叫做清心寡欲,别弄得心那么累。到人行将就木时,再回头看看,一生当中追求名利,人际争斗,数来数去,没有几件是有意义的。所以,首先要大度一些,在生活工作中多受点累多吃点苦。饮食上多吃点苦,苦味的东西往心经上走,苦味对心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心泻火,让多余的心火从身体里排泄掉,以免伤害脏器和身体。少吃点儿咸味可以补心气儿,否则就没有力气;但吃得太咸了,肾水过足会抑制心火,会抑制心气儿,过分走向其反面。有的人参加完宴会,再喝点儿酒就容易哭,实际上也不是有什么伤心事,那是吃得太咸了,大咸伤心的缘故。人生胜境平常心,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身不沾恶缘,口不论是非。目不涉贪腐,耳不闻秽语,世事变化心无住,清静內守真智慧。无烦恼,有乐趣。”那么,养生养心也就不成大问题。

  三是修持平衡心,疾病不上身

  人有病,是因为身体虚实寒热和喜怒哀乐悲恐惊失去了平衡。中医治病就是纠偏,就是用药、针灸、按摩、气功等使之平衡,使气血、器官重新恢复正常。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等,这种补和泻就是为了使之平衡与和谐。不论补或者泻,都不能过,过犹不及,并讲究综合平衡。如有一个人大病后,身体极为虚弱,便去请求老中医多给他开些补药,快点补补。而老中医说,你不能快补,而要慢。补药服后,还要靠身体去吸收、消化。要消化就需要消耗体能,补药服得越多,消耗的体能也就越多,对于一个身体本来就虚弱的人来说,多服补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耗,得不偿失。老中医的话对他有所启悟。补药是营养品,是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在吸纳、使用它时,也要有节制、有分寸,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即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为天下的溪涧。甘为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曰:“夫童心者,真心也。”“本心也。”童心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既无更多的奢求,也无太多的约束。有一颗乐观向上的童心,是所有健康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恰如漫画家丁聪耄耋之年仍耳聪目明,满头乌发,步履轻盈。有人问他养生之道时,他答道:“童心”。婴儿那种至柔至顺的德行,正是大道在生命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保持着平静与柔顺,就会给人以婴儿般的感觉,就会使身体内部和身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与和顺。

  人的心脏为什么不会长癌?因为心肌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再生。但人的心思即欲望却极易分裂和再生:有了钱,却想“分裂”“再生”更多的钱;有了利,却想“分裂”“再生”更多的利;有了权,却想“分裂”“再生”更大的权力……永无休止,永不满足,欲壑难平,结果葬身于欲壑之中。

  孙思邈认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这里所提的养老四要,旨在驱妄安神。神静则精气自不耗费,也不会去做那些费精神、花气力的事。孙思邈在养生重在养心中还说:“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老人要多选择健康快乐的活动,以提高修养,充实心志为要。如选读书之乐、静思之乐、音乐之乐、助人之乐、会友之乐,知足常乐等。常言说:安定病人心,疾病去七分。许多人常常愁病惧死,心情长期紧张,身心怎能会安康?

  一个兴趣广泛浓厚、活动适时适度的老人,他根本就没有工夫去留意自己在衰老。这是保持老人心理平衡、年轻少病的最好方法。如此以来既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不必去考虑自己已经活了多大年岁,更不必去考虑自己也许只有不很长久的未来。所以,对于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好、其活动又都适宜适度、并且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们,成功地度过老年期绝非难事。只有在这个范围里,活着才真正有益;只有在这个范围里,源于经验的智慧才能不受压制地得到运用。

  对于一位经历了人生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并履行了个人职责的老人,害怕死亡是有些可悲的。克服这种恐惧心理的最好办法是逐渐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并使其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直至让包围自己的围墙一点点向外敞开,而自己的生活则越来越融合于众人的生活之中。使自己的人生能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碎石浅滩,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河岸扩展,使河水流得更平稳;最后,流入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老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疲倦乃至痛苦之感日渐增加,长眠并非不是一件惬意而且受人认可的念头(不过都不愿言表而已)。人应渴望死于尚能劳作或生活能自理之时,同时知道已有人将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并因为已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而感到欣慰。

  四是情志养生好,少病少烦恼

  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并不代表否定养生;相反,因为佛教尊重生命,所以一向注重调心健身。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根据实际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对过去反复追悔,对未来充满妄想,这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压力过大,过于劳累,就会导致身体机能提前衰老退化,疾病乘虚而入。所以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认为顺四时、调养神志,这才是治未病、保全身体、延长寿命的圣人之道。

  一个善于掌控自己情绪的人也总能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快乐充实一些。不论不愉快心情因何而起,都终将成为过去,不妨给已经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画个句号。再憧憬一下愿景,这样的生活才能拥有美好的平衡点。

  所有高寿人的养生法则,无疑就是拥有一颗淡定快乐之心。“勿以物喜,勿以己悲”,轻名薄利,善待家人和朋友,原谅敌人和小人等,如此就有可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即使它们的教义是针锋相对,甚至水火不容,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无不注重内省。或面壁,或闭关,或忏悔,或坐禅悟道,都是通过内省,达到对神诋的虔诚,追求个体自我完善和自在康乐,以及对世界穿透力的认知。因此宗教便成了获得心理释放的途径,修炼道德圆满的阶梯,成为完善精神世界最可靠的依据。

  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要做一个内省的人实属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灵触角过于敏感,反而挣扎得更加剧烈,并有孤独失落感。当然一种内省心路虽然艰难,但一旦达到理想的境界,内心便会赢得淡定而丰沛,犹如到达仙山之巅,俯瞰脚下的尘嚣,会感到旷达而高远,云淡而风清;如西藏那些磕长头的朝拜者,因为拥有信仰和希冀,所以在生命的漫漫长途中不懈前行,坚定和满足。

  五是中医智者所启示的养心路

  情志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涉及情志养生的内容更是不胜枚举。《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如能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忌心浮气躁,常保持乐观心境,就可以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寿越百岁。现实生活中,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主要原因。故人需要凝神敛思。凝神指精神集中专注,不散乱;敛思是集中精力,深思熟虑。《内经》强调要在“少欲”基础上“凝神敛思”,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故中医有“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之说。人还需御神有节有术。如美国老牌女星雪莉·麦克雷提出的“20-40-60法则”是:20岁时,你总在担心别人是怎么看你的;40岁时你觉醒了,“我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60岁时你才发现,其实根本就没人管你。这个法则的核心理念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太在乎你。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换个角度想想,有些人花很多时间思忖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为别人的看法活着,或为犯过的小错误折磨自己,很没必要,其实没有人像你自己这样关注你,所以没必要担心得太多。在《内经》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儒家的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极端。反映在情志养生理念中,表现为“少欲”而非空虚;“凝神”而非过劳,既主张“精神专直”,又反对劳神太过,强调适度愉悦。因此,《内经》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恰当御神,劳逸结合,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

  身体和事业不同,身体就像空心玻璃球, 事业却像空心皮球,玻璃球摔落下来会碎 ,但皮球掉下还会跳起来。工作没干好还可继续干,而身体尤其生命却是单行线,一口气没了一切都没了,没有回头路。在健身的六大基石,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中,“心理平衡”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一多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多半是由心理失衡而引起的。有人说过,“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烦躁、恐慌、贪求、妒忌和憎恨等情绪,会造成紧张,紧张情绪通过一系列人体反应后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造成心跳加剧、呼吸加快、瞳孔缩小,对身体危害很大,长期这样刺激会造成血压、血糖升高、心率加快等很多疾病。”“有人统计过因肿瘤死亡的病人,大概1/3是治疗不行死亡的,1/3是过度治疗死亡的,有1/3则是被吓死的。”

  身上的疾病难治,心上的病更难治。如秦国太医令李醯自愧不如扁鹊,妒火中烧,派人杀了扁鹊,患这种“妒贤病”而行凶者,肯定无药可医。对照扁鹊的“六不治”,有其一者就已难于措手,而某些人身兼数项,仍蒙着头往死路上狂奔,如此纵然世间有一百个神医赶来,也救不了他的命。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身心与“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阴阳并藏气不定”等“六不治”有没有瓜葛?如到了“六不治”的绝境,就算他们有幸找到所谓的“神医”,也绝对不会有起死回生的法术与奇迹出现。

  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什么都对,但是做人要有良心良知,有价值判断。今天社会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致良知和正确价值判断的教育。当前人们习以为常的是唯上、唯书、唯名人,如铺天盖地养生专家讲座,这种心理影响,左右着人们的视听与言行,可唯独没有自己独到的良知或正确的价值判断力。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是:懂得选择,舍得放弃,耐得寂寞,经得住诱惑。真正放下了才能获得,真正随缘了才能和顺;当人无所求的时候,才会无所不有;世界上没有什么彻底的完美,想开想通了就是完美;想开了自然会微笑,看破了才能会放下。人生中出现的一切,谁都无法完全拥有,大多只是阅历或者经历,包括皇帝的宫殿和宫殿里的宝物等乃早已是物是人非。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人性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彩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或一阵掌声,舍不得一切既得利益。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那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忘怀的那一天,再爱的人也有别离的那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那一天。所以,人要走向成熟,就不要再奢求与妄想。

  人要学会经常微笑。面对困难,微笑含有勇敢;面对挫折,微笑带有自信;面对误解,微笑露出宽容;面对冷漠,微笑洋溢着热情;面对爱情,微笑代表着真心;面对朋友,微笑传递着挚情;面对悲伤,将微笑化成力量;面对孤独,将微笑转换为坚强;面对未来,将微笑焕发出志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肯于降低对生活的期望与企求者,才能够正确的认知自己,才能够把幸福的中心恰到好处地放到生活最真实的坐标上,才是微笑着走向成功,成为最幸福的人。

  人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人一生的幸福靠随缘。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修持不计较之心,别和他人争斗,别和自己争斗,别和命运争斗,心才能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才会满足。你随和了,愉悦的是你自己;别人计较这计较那,苦闷的将是他们自己。

  懂得宽容,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心态好,生活、工作姿态才好,人缘才好,事业、前途才好。心态好,事做得好,是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悦,是因为最懂得放下。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人最大的潜能,是身心康乐决定性因素。

  每个人都在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熟,都会健康,都能长寿。成熟的人,不为得到而狂喜,不为失去而悲凄,只是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一切而已;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不会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会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着,最后以尽天年。

  第九,以首页两幅图文为全文作结

  九九归一,以核桃图文总结:全文“核心有仁,仁善道之本;核心有仁,仁心生之源(果核果仁生命之源);动静乐宜寿,(天地人)三才和合就……和做人做事、健康长寿都需要“正其不正之心以正,静其不静之心以静。”

  为什么要强调正心呢?王阳明说:“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贞者,正也,事之干也。”“雅,正也。古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孟子认为人有了浩然正气,面对一切威胁利诱,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格。如果人人都有一腔正气、一颗善心,那么男人则能为正人君子,女人则能为贞洁淑女,家庭就能和顺、邻里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世界就能和平,民众就能自在而康乐。

  为什么要强调静心呢?因为心清净,人才能自在康乐。心者身之主也,身心清净了,境随心转,社会环境也随之清净。《清静经》说:“人若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连天地都要归纳在你的本性之中(即天地人三才因缘和合能成就万事万物包括人之康乐长寿)。”但人多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所以,人要从格心入手,渐入常清静的三昧境界,以参悟大道。道通则万事万物皆通,想得通则一通百通,心气血脉通则百病不生。故人当格心入静以谋通。通则顺,顺则达,以达“元亨利贞”,顺其达道以谋生。

  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