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三招教你远离业力大爆炸

三招教你远离业力大爆炸

 
在藏地的很多寺庙,你看不到笑哈哈的大肚弥勒佛,这种内地佛教信徒喜闻乐见的弥勒佛形象,原本来自于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但是在藏区寺院入囗处看到的是阎罗王口衔轮沿,双臂环抱着一个巨轮,为我们示现六道轮回图。

  巨轮正中间画着三幅图案,一只鸽子、一条蛇和一头猪,分别象征着贪婪、嗔恨、愚痴这三大毒。这是所有痛苦与烦恼的根本,是轮回之源。贪、嗔、痴纠结咬合,相互产生又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轮回之苦。只有闻思修佛法,才有机会灭掉贪嗔痴三毒,跳出轮回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证得与佛陀无二无别的无上正等正觉。

  (长养功德,永不枯萎)

  如何灭掉三毒,跳出三界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一、亲近善知识、善友

  我们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经常接触行善的人,跟着一点点去做,你的善业功德就会慢慢增长。一个原本不是很善的人,也会被带着越来越善,行善的机会多了,作恶的机会少了,播种下善的种子,未来自然而然就会结出善的果实。

  二、猛烈忏悔所有业障

  储存在我们阿赖耶识里的业力,是可以净化的,所以要经常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现在一讲“消业”,有些人就不愿意听。其实无始以来我们曾造作了数不清的恶业,也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造恶了,也许你造恶后忘记了。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犯过任何过失错误?谁敢说自己没造作过十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恶口、两舌、绮语、妄语、贪、嗔、痴等等恶业,举手投足、张口闭口、起心动念之间,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自作自受”是真实不虚的。毋庸置疑,凡夫俗子的阿赖耶识里,会有很多垃圾污垢。如果不去清洁洗涤,有一天垃圾大爆炸,肯定会让人受苦受难。

  三、善发清净愿

  现在能投胎做人,前生的福报和愿力都不小。不管你做过善事也好,做过恶事也罢,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随着你不断发愿,会让善恶业力加速成熟。

  有些人在即将往生之际,会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有些人则因为对人世的眷恋,迟迟不能释怀,还发愿让自己的福报成熟在人间。我有不少弟子,看起来学佛很虔诚,跟他讲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要啊师父,我觉得当人很好,我下辈子还是要投胎做人。不想出离的学佛,不是真正的学佛。没有出离心,业报还是会现前,然后根据你的愿力,也许还会投胎做人。但若你的愿没有发好,福报不够了,就不一定能遇到佛法,继续成为修行人。可见,愿力的作用不可小觑。

  皈依三宝,跟随具德上师系统地闻思修佛法,可以让我们生生世世都遇到正法。就算身心遭遇了烦恼和痛苦,也依然有药可治。佛法就像良药,可以保佑我们生生世世一直到成佛,逐渐远离苦难,不断增长慈悲与智慧。特别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会懂得慈悲对待,会用智慧的思维方式去破除一切疑团困惑。所以,我们要发愿,希望通过听闻佛法,把佛法的精髓逐渐融入自己的内心,让我们对轮回能有越来越透彻的了解。

  而现在,要希望我们能够拥有做人的所有一切快乐和福报,最重要的是希望我们能够经常得遇正法与善知识,经常跟随具德上师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再力所能及地把佛法的思想传播给别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每个众生的心中都能种下慈悲心和智慧心的种子,长养功德,永不枯萎。

  我们还要期许自己的虔诚心能够越发坚定不退转,希望国泰民安,希望现在所有面临战乱、瘟疫、饥饿和贫穷等苦难的国家和地区,那里的一切生命能够远离所有的苦难。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都能成熟在,以这些苦难众生为首的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身上。愿他们暂时得到人与天人的快乐和福报,种下善根,因缘福德具足,早日脱离轮回之苦,得到佛的果位。

 密勒日巴尊者说:“弟子不观察上师,就去依止、跟随,犹如服毒药;上师不观察弟子,就去摄受、传法,犹如跳悬崖。”因为喝毒药会断送今生的性命,而盲目地依止上师会断送解脱之命。

  末法时期,邪师遍布世界。为什么说法弱魔强?因为邪师多,邪思邪见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少,正知正见弱。众生业障深重,心里的妄想和分别等非理作意非常多、非常强。所以,外在显现上的魔也非常多。心魔不起,外魔不现。心魔越重,魔所化现的人也越多,显现上的魔力也越强,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业障,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烦恼。专门弘扬邪法、邪教的邪师现在已经遍布了全世界。尤其在汉地,冒充上师、活佛、法王欺骗众生的人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恶师在汉地也大有人在。若是不观察,就盲目地接触、依止,会存在很多过患。

  观察上师之窍诀第一条、观察上师是否具有清净的戒律。如果上师没有清净的戒律,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怎么能摄受弟子、怎么能影响别人呢?如果要摄受弟子、救度众生的话,就更要受持戒律。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到处犯戒,谁也不能跟你学修,谁也不能相信你。你的境界高,对你来说没有什么,但如果是摄受弟子的话,就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考虑他人。一定要好好地持戒,好好地表法,这样才能吸引众生,才能摄受弟子,才能帮助别人。

  第二条、观察上师是否有无伪的慈悲心。如果上师没有慈悲心,他懂得的再多也没有用,不一定能教给你,不一定能帮到你。什么是无伪的慈悲心?就是对任何众生都一样,不管他们是富还是穷,是贵还是贱,是丑还是美,都平等地慈悲。

  第三条、观察上师是否有广大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光有慈悲也不行,因为没有智慧,你无法教导、引导众生。就像我们的父母特别慈爱我们,但是他们没有智慧,这些慈爱在修行面前也许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依止的上师也是,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就无法给我们指出解脱的道路,无法引导我们,让我们开悟、证悟,让我们解脱成佛。所以我们依止的上师,要有广大的智慧,如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

  第四条、观察上师是否有摄受弟子的能力。每位具德上师度化众生的任务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利益众生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大德高僧,不能说没有摄受众生的能力,但他在示现上没有,因为他的任务是在暗中、默默地度化那些有缘的众生。所以如果上师在显现上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那么他就不能摄受你,你依止他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观察上师是否有清净的戒律,是否有无伪的慈悲心,是否有广大的智慧,是否能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种善巧方便来摄受弟子。观察后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觉得跟他很有缘分,这样就可以依止了。还要观察:第一、我们要依止的上师是否有修、有证。如果他自己没有修行,没有证悟,怎么引导你、帮助你呢?第二、你是否能够随时亲近他,随时与他沟通。第三、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今生解脱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否能够直接帮助你解脱。通过观察,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律;有无伪的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还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他有修有证;你随时都能亲近他,与他沟通;他的所作所为与你今生的解脱有直接的帮助,你感觉与他很有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依止他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