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祖师大德谈学儒

祖师大德谈学儒


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在范围之中。

       ——印光大师《复汪梦松居士书(增一)》


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非但体一.即用亦非有二也。此实也.

    ——印光大师《复安徽万安校长书》


“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者之一助焉。”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起世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中国)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益于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

    ——永明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


或问:三教圣人本来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观,不独三教本来一理,无有一事一法,不从此心之所建立。

     ——憨山大师《道德经憨山注节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