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喜法师:追寻圣贤之道

传喜法师:追寻圣贤之道


以前传统的教育是教圣贤文化。什么叫“圣”?什么叫“凡”?觉悟就是“圣”;迷惑、在贪嗔痴上不能够自我掌控就叫“凡”。圣人戒贪嗔痴,自我觉悟,升华生命。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身成长的修法。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道,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可惜现在渐渐缺失了。

  中国字是很奇特的,这个“国”字,一个四框,然后里面是“或”,这个“或”由什么组成呢?是一个“戈”,戈是军事、武力;然后“戈”字下面一个“口”,“口”是媒体宣传;还有“一”字,代表要统一思想。现在我们国家这些都有,媒体是统一的,军事也是统一的。但是,那个四方的“框”就欠缺,“道”统欠缺。“道”一欠缺,稍有一点思想的人就会觉得,没有围墙、没有安全感。

  所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反省,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华文化是可实践的,每一个人,妇孺老幼都能够做到的。并不是要等国力强盛,人人都发大财了,才能来学习做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自然就会讲究文明,其实不是这样。

  古人说,人虽渴,不饮“盗泉”之水。不是说喝了水再去遵循道德,而是因为有了道德,才能判断什么水能喝,什么水不能喝。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太穷了,要先富起来。中国的地位曾经是非常高的,到乾隆年代还是这样,世界各地还到中国来朝贡,再往上推就更不得了,世界各国的人都以到中国来做一个官为荣耀,到中国来留学为荣耀。从马可波罗的传记里就可以看到,他这样评价中国:“中国是由一批懂得哲学的人来管理国家,这在西方是一种梦想的社会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圣贤之道的教育,就是把每一个人塑造成为圣贤,能自我制约。这是人类非常高的一种管理模式,一种社会秩序。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录《钵水明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