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带你读懂楞严经(仅供参考)

文昌帝君的七趣升沉

  以上是七趣中每一趣的情况。下面,我们根据《安士全书》的记载,以文昌帝君为例,具体看看一个生命在这七趣中辗转升沉的情形。

  初种善根

  帝君说:我在周成王的时代,姓张,名善勋。周成王把我安排在身边向他进言。当时虽是盛世清明,但我忧君忧国的心从来没有懈怠。周成王年少时听政于周公,后来常怀不满之情。我恐怕左右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就常常进谏说,君臣能够始终共享苦乐是很少有的。但谏书经常被烧掉,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周公东征,虽然四方诸侯流言蜚语,连召公也有怀疑了,但最后能够保全,我在中间也出了一些力。

  我在朝廷时,听到方外之人说:西方的国家有位大圣人,不用言语就能自然感化众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国家。以慈悲为主导,以方便为法门。以整洁身心为入手,以离一切相,灭贪嗔痴,入本体寂静,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为法乐。把生和死看成朝和暮,把恩和仇看成梦,梦醒全无。不因外境的干扰而生忧喜,因知人生的短促而求无生灭。我很向往这些道理。

  辞官返乡时,我遇到一位隐士在路上高歌,他的歌词正与我心意相合。于是我下车礼拜,诚心地请教他。他仰天长叹,然后把要诀教给了我,说:“这是西方圣人归向本寂之法,你能够常念而学习,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证得无量寿。如果能到达彼岸,就可以觉悟成佛。如果半途而废,也不失为神仙。”我受教以后,尘缘已尽,万念皆空。时值中秋,我于是汇集亲朋,留颂而去。

  仙趣

  我已离开人世,正往西方走去。路过洞庭君山,被它的美景所吸引,就在那里稍事停留。这时候,上无君王的威势,下无骨肉的牵挂,真是逍遥自在。过了一段时间,有两个仙童从天降下,拥戴我做君山的主宰兼洞庭水治。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女人,年纪三十多岁,大哭而来。祭拜时说:“我的丈夫不幸,得罪了国君而被放逐,死在南方的边荒之地,离家有万里之遥,棺材都运不回去。我痛念家有双亲,又已身怀有孕。如果山川有灵,体察我的夫君因忠获罪,可怜我的公婆晚年无依,就请降生一个男孩来续张家之后,即使我的命不能保全,也没什么遗憾的了!”我在云中走过,看见这情景,禁不住心中为她悲痛,同情之泪潸然而下。忽然,我的身体堕入她怀中,糊糊涂涂地没了知觉。

  过了很久,听到有人说话:“是男孩,是男孩!”我张眼一看,身体已在浴盆里面。我已经投胎出世了。

  人趣

  我的亡父姓张,名无忌,作周厉王的臣子,任保氏的职务。当时,厉王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常拘禁说他过错的人。亡父直言劝谏,厉王发怒,把他放逐番阳而死。这时我还很小,跟着母亲黄氏到黄河以北去送葬。十岁时,我出外读书,取名忠嗣,就是继承父亲志向的意思。母亲黄氏心地慈祥,明察是非,全心全意地教导我。每天都诵经,晚年无病坐化。

  宣王继位后,颁诏前朝臣子,无罪而死的人,都录取他的后代为官。我禀承母亲的指示,到京城登上肺石来鸣冤。宣王颁诏恢复了亡父的官职,谥号为献,仍用我作保氏。我原有兄长,名允思,不幸早亡,母亲经常为他伤心,我就把我的次子阳继承给兄长,以安慰母亲。祖母赵氏去世,我又以孙承子,身穿丧服三年,哀名远播,当时大家都以“孝友”来称呼我,我的名字反而没人喊了。

  先父之所以死,是因为南风成毁谤中伤,满朝都知道这件事。杀父的仇恨,我从来没有忘记。以后,风成死了,他的儿子温叔贤良有才。韦师氏曾对我说:“风成的儿子,勤奋学习,从不满足,讲话符合礼法,当今的贵族子弟中没有像他这样杰出的人。天命难测,竟没想到风成会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我与风成虽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听到他儿子的善行,心里非常爱慕。我升为大夫后,保氏职位缺人,我就推荐温叔,并且始终尽力帮他做好这个职务。

  仙趣

  我在周幽王时,因为谏劝君王获罪而死,魂无去所,在宫里哭了三天。幽王认为是妖怪,命令望哭声射箭。我就永别了王宫,飞往西方。经过岷山、峨眉山,离开如网的村落,登高而飞,越过山岭,遥望西方尽处有一座山,方圆百多里,积雪凝寒,不是尘俗境界。山神白辉说:“这里叫雪山,从前多宝如来在这里修行,八年得道。何不留下来呢?”我听从了他的话。没有多久,上帝有旨,任命我做雪山大仙。

  在周朝末年,我已为各山的山王。凡我属下的山川,水旱丰凶、妖祥功过都由我来掌管。青黎山神高鱼生,被民女孙涤所迷,抓走她的魂灵与她**,被邻居白池龙神知道。我暗中考察了这件事,然后把山神和女子都唤来,他们低头认罪,我就把女子的魂送回去,并鞭打了鱼生三百下,罢了他的职。这时,山下有已死的孝子吴宜肩,曾为父亲刺血写《楞伽经》四卷,死后三年还没有授予职务。我为他保奏上帝代替鱼生的职务。从此大小神灵,都知敬畏。

  人趣

  我见秦朝使用酷法,把人民看作草芥一样肆意践踏,就急忙上奏天帝,说我愿用化身,出天下于水火之中,救人民到和乐之地。但天帝却命我做汉高祖的后代。帝命可畏,我不敢违抗。

  不久就有九天监生大神逼我去投胎。在云霄间,我看见秦朝战火之后,汉宫鼎新,汉帝正在与戚夫人亲语。监生对我说:“到这里你就是汉帝的儿子了。”我正张目望去,就被监生一把推了下去,落在戚夫人的怀里,不知不觉就变成人了。

  汉帝以我神骨与他相似,举动不凡,很钟爱我,晚年想要立我为太子,却没有成功。汉帝去世后,我被吕氏杀害。吕氏加害我母比对我更加残酷。我非常怨恨,常想自己变成一条大蛇,吞尽诸吕方才甘心。

  史载:汉高祖晚年宠爱戚夫人及其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不宜立帝,而如意很象自己,就想立如意为太子。但遭到吕后和大臣的反对。连张良也帮助吕后,请出了当时很有名的四个隐士“商山四皓”来辅佐刘盈。四皓带着太子来见汉帝,汉帝说:“太子有了帮手,翅膀已经长硬了。”

  汉帝死后,吕后加紧纂权,刘盈立为汉惠帝,大权都掌握在吕后手里。为了迫害戚夫人和如意,她先把戚夫人罚做奴隶,把赵王如意召回长安。汉惠帝知道太后想害死如意,就亲自把如意接到宫里,连吃饭睡觉都在一起。有一天清晨,汉惠帝出外练习射箭,见如意正在熟睡,不忍叫醒他,就自己出去了。等他回来后,如意已死在床上。吕后杀了如意,又残酷地把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去,挖出她的双眼,迫她吃了哑药,把她扔到猪圈里。汉惠帝见吕后如此残酷,派人对吕后说:“这种事不是人干出来的,我是太后的儿子,没有能力治理天下。”从此不问朝政。

  修罗趣

  我自从遭遇吕氏之祸后,一心想报仇,顾不得以往的修行了。吕氏死后,虽在阴间受尽痛苦,但余孽还没有偿清,我与她就一起出生在东海之滨的邛池邑。邑令吕牟就是吕后的后身。我母亲也生到了这里,又为戚氏。因为过去享福太过,所以很贫困,她嫁给张家,老而无后,靠割草度生。

  有一天他们来到野外,为无子而伤心,以至于一起割臂出血。血滴到石凹中,他们哭着向天祷告说:“如果这石头下有动物出生,就是我们的后代。”我被母亲的心感动了,不知不觉神识已入血中去了。第二天揭开石头一看,血已变成蛇,金色寸长,就是我的身体。母亲收养了一年,我的头顶就生出角来,腹下也长出脚来,而且能够飞行变化。每当天要下雨时,我就上天帮助。我的身体长大后,食量也一天天增大,看见羊猪狗马,就一口吞下。

  邑令有良马,是吕产的后身。我就把它咬死吃掉了。邑令因此逮捕了我的父母,限他们三天之内不把我交出来,就要处以死罪。第二天,我变成一个儒生拜见邑令,要他释放张氏夫妇。邑令说:“张家两个老混蛋,家养妖蛇,吃人的家畜已很久了。今天又吃了我的马,我正要为民除害,怎么能放呢!这是他自养妖蛇所致,杀了也是应该。”我说:“物命互相抵偿,这是前世的业报。您要为畜生而杀人,这怎么行呢?”邑令喝我退下去。我说:“您面有死气,应该自爱。”说罢隐身不见,左右的人都认为我是妖怪。

  我于是向天帝报告怨情,陈述了前世我母子无罪,死于吕家人手里,今天想要报仇的事情。奏章送去还没等到回音,我就忍不住心中的愤恨,变化风雨,吞云吐雾,借海水灌注城邑,周围四十里都被淹没了。我背着父母逃出来。这时正是孝宣帝的时候,今天所说的陷河之事,指的就是这件事。

  畜生趣

  我没等到天帝的回音就擅自行动,虽然一时痛快,但事后很是后悔。第二天,玉音传下,因为海神晁闳揭发我擅用海水淹死五百多户,以人口计算,共二千多人。除去我前世的仇人八十几人外,其它的都是枉死。天帝命令罚我为邛池的龙,囚禁到积水之下。因为连年大旱,水干为泥,我身体广大,无处可躲,烈日暴晒,内外热恼,鳞甲里面生了无数小虫,吸血食肉,无休无止,辗转困苦,不计春秋。

  有一天早晨,突然变得凉爽起来。天光大开,五色祥云浮空而过,中间现出圣人的瑞相:绀色的发髻螺盘在头顶,金色的面容好似满月一样晶莹,微妙的相貌中闪烁着稀有的光明。山灵河伯,万神稽首,欢喜赞叹,声动天地。又有天香四面缭绕,天花纷纷撒落。所到之处,大地回春。

  我此时突然变得耳聪目明,鼻息通彻,心清口润,发声朗朗。于是,我仰头哀号,乞求救度。众神对我说:“这是西方的大圣,正觉世尊释迦文佛,现在要让教法流行于中国。你既然有缘相逢,前世的罪业就可以消除了。”我跃身到天光中,详细地陈述了过去因果报应的事。世尊说:“善哉!帝子,你一向孝家忠国,作了很多有益的事。只因为心存人我之相,而大兴残害。你现在还有怨亲之想和嗔恨愚痴的念头吗?”

  我听到了真理,心中豁然开朗。无人无我,妄念顿息。我的龙身应念消灭,又变成男子。如来为我灌顶,我从此皈依了佛陀。

  人趣

  我已离开恶道,投胎到赵国,做张禹的儿子,名叫勋。长大后做了清河令,仁爱明智,尽职尽责,从不欺压百姓。

  待下属如朋友,视人民为家人。属下的吏民有失误的,我就校正审定;松弛懈怠的,我就劝勉鼓励;粗鲁莽撞的,我就教育诱导;狡猾虚伪的,我就责查究办。争财物的,我就讲公理来平息;争礼法的,我就用情分来晓谕;做贼的,我命他偿还失主;打人的,我叫他去上门道歉。初次才犯,我就宽恕他;情有可原的,我就开脱他。一定要掏出心来把话说透,这样还没有效果的,我才绳之以法。超出实情加重惩罚,或者放纵恶人犯罪,那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为政五年,风调雨顺,蝗灾瘟疫都没有发生,人民的颂歌也唱起来了。

  鬼趣

  我因为前世的善政,世寿才尽,就又出生在顺帝永和年间,叫做张孝仲的就是我,大概是不能忘记前世的旧名罢。虽然没有当大官,但承蒙上帝的旨意,命我白天应付世务,夜晚治理阴间。凡是人细小难察的事,我都知道并记录下来。以至于鬼魅妖邪的意图,我没有不事先就知道的。

  筹偿宿债

  我因为多世修行的善功,渐渐恢复神职。但因为有命债没有酬尝,所以还不能正式履任。我于是又生到河朔地区。邓艾攻打蜀国时,我作行军司马。我劝邓艾从小道出击,避开锋芒。等到深入敌军时,遇到敌将诸葛瞻。邓艾许诺封他为琅琊王,他不听从。两军交接后,敌军的主力正对着我。诸葛瞻被擒时,我已乱箭穿身,想救都来不及了。这大概就是以前邛池淹死人命的报应了。

  天趣

  上帝因为我多世习儒,熟达文典,就命我掌管天曹的桂籍。凡读书人的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俸禄、封赠等等,都要向我奏报。以至于二府的取落,都有我来掌管。

  授记成佛

  我遵从释迦佛的教诲,顿超不二法门。虽然身居清凉宝山,仍然关心天下苍生。当时四川一带患水灾,很多人被水冲走,而且疫情泛滥。我变为乡民,为他们撑船,拯救了几千人。又变作医生,为乡人诊病,使很多人都活了下来。当我再次遇到释迦古佛的时候,佛为我授记说:“你在来世,当得作佛,号安乐不动地、游戏三昧定慧王菩萨,释迦梵证如来。”

  以上就是文昌帝君在六道七趣中轮回的片段。帝君的故事,使我们对七趣升沉有了更生动,更直观的认识。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回到楞严会场,聆听佛陀的法音吧:

  “阿难!地狱、饿鬼、畜生、人,及仙、天,阿修罗,这七趣众生,仔细研究,都是昏沉的有为相。随着妄想的业报,受着妄想的生死。在妙明无为的真如本心中,这一切都如空中狂花,本无所著。只是一个虚妄,没有根源,没有头绪。阿难!这些众生,不认识自己的真如本心,遭受轮回,无量劫来,得不到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随顺杀盗淫。反过来,又生出不杀不盗不淫。有杀盗淫就是鬼伦,没有杀盗淫就是天趣。有无相倾,发起轮回。若能显发三摩地妙定,则微妙寂然,有和无都没有,连‘没有’也灭掉。不杀不盗不淫尚且没有,又怎么会随顺杀盗淫呢?

  阿难!不断这三业,众生各自造作,因为各有各的私业,众生的私业交织到一起,就形成了同分,所以也不是没有定处。七趣从妄想发生,而妄想的产生并没有一个原因,所以也无可寻究。

  你们勤勉修行,要想证得无上菩提,必须断除杀盗淫这三惑。不除尽三惑,纵然得到神通,也都是世间有为的功用,习气不灭,终究落于魔道。本来想除去虚妄,反而倍加虚妄。如来说,真是可怜悯。这都是你们的妄心自己造成的,并不是真如的过错。

  这样的说法,才是正确的说法;其他的说法,都是魔王所说。”

  第七章 五十阴魔

  修行的道路虽然精彩,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破除五阴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魔境。它们有的是来自内心,有的是来自外界。这时,如果不能识别,以为这就是证得圣果了,就会功亏一篑。所以,这一章里,世尊把这些魔境详细地讲出来,并加以分析,逐个道破。五阴除尽后,在六根的互用中,直超五十五个阶位,流入如来性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法会进行到这里,即将结束。如来本来是端坐在狮子座上的,这时双手扶着座前的七宝法台,紫金山般光明的身体向前倾斜,一字一句,郑重地对阿难和大众开释道:

  “你们这些缘觉和声闻,今日已经回心趣向无上妙觉。我虽然已经给你们讲明了修行的正道,但是你们还不知道,在修行正定,趋向真如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微细的魔事。魔境现前你们不能辨别,这时,如果洗心非正,就会落入邪见。

  或者被自己心中所现的阴魔所扰,或者被天魔神鬼,魑魅魍魉所诱,因为心中不明白,所以认贼为子;又或者得少为足,就像四禅天那些孤陋寡闻的比丘,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结果天福享尽,衰相现前,就以为阿罗汉也不能免轮回呢,因此犯下谤法的大罪,堕入阿鼻狱。你们要仔细听好,我现在就为你们讲解这些事情!”

  阿难和大众都欢喜地顶礼如来,然后跪在地上,认真地聆听如来的教诲。

  世尊说:“阿难!要知道,有漏世界的十二类众生,他们本有的妙明心体,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只因深陷妄想之中,迷失真理,而产生痴爱。在痴爱的蒙蔽下,进而迷失了一切,只能看到晦昧的虚空。迷闷之下,欲寻求明了,因此产生了世界。所以,十方微尘一样众多的国土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因为迷惘,在妄想中安立的。

  要知道,虚空在你的心中,渺小得就像一片浮云点在天空,更何况安立在虚空中的世界。你们一个人显明了真心,返本还源,十方虚空就会销殒。安立在虚空中的国土能不震裂吗!你们修禅,得到三摩地正定,与十方菩萨和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一切魔王鬼神和凡夫天人,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震塌,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只有凡夫昏暗,感觉不到。那些魔王鬼神和凡夫天人都有神通。他们贪恋尘,见自己的宫殿无故崩裂,怎能坐视不理呢!所以,在入定的时候,这些鬼神、天魔、魍魉、妖邪都会来恼害你。

  魔王虽然大怒,但是他们在尘劳内,你在妙觉中。犹如狂风吹光,抽刀断水,根本两不相触。你如同滚烫的沸水,他好比坚硬的寒冰,热气一熏,很快就把他溶化了。他虽然有神力,但毕竟只是你的客人,根本无法给你做主。

  真正能破坏你的,只有你自己心中的五阴主人。主人迷了,客人才能得便。你若能觉悟,这些魔事还能拿你怎样呢?阴境消散,光明自然现前。恼乱你的邪魔都是幽气所成,光明能破幽暗,他们如果靠近你,就会消殒,所以他们怎么还敢留下来捣乱呢!

  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悟,被阴境所迷,你阿难就会成为魔子,成为魔人。阿难。摩登伽女之难,跟这些五阴中的魔境相比,根本微不足道。摩登伽女只是用先梵天咒破坏你的律仪。沙门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中,只毁一戒而已。因为你内心清净,所以尚未沦溺。而这些邪魔却是要毁却你的全身。如同宰官被王抄家,注定是要零落的,根本无法挽回。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地解说这五阴中的五十种魔境。”

  对于五十阴魔,上人说:“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五十万种都有。每一种又可以分出来十种。若细分析起来,千千万万种都有。归纳起来,什么叫阴魔呢?本来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它就是一股阴气。这股阴气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是从我们每个人的阴念来的。这股阴的念就是属于贪、瞋、痴之类的念,所以就生出色、受、想、行、识,每一个蕴里头就生出来这种种的阴相。这种阴相,是功夫到了必然现出的一个情况。你若功夫不到,想有这个阴魔也是没有的。

  现出来也不要紧的,不用怕着魔。那该怎么办呢?阴相现出来的时候,你能处之泰然,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见如不见,闻如不闻,都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之无味。你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个阴魔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毛病,什么魔也拿你没办法。

  所以我们各位现在研究,不要说研究这阴魔就怕魔了。不需要怕,它这一股气就像什么呢,这也是用一个粗的比喻,就好像我们烧热水一样。水烧滚了,它会有热气出来。那热气一出来,就是水开了。你修行有魔出现了,那个魔的出现也正是因为你自性里头那个阴念、阴气所幻化出来的。虽然幻化出来,你能不为它所摇动,也就没有事了。好像你烧开水,热气出来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等它出过去了,那水就可以喝了。

  人有这一股魔气现出来了,就好像炼金,精金剩下了,那金里头的渣滓都炼出去了。修道也就像炼真金一样的,所以说:‘真金不怕洪炉火。’你要炼出精金来,炼出金刚不坏身来。所以金刚不坏身就是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地用功修行。你无论修到什么程度上,也不要生欢喜,也不要生恐惧心。这是修道人最要紧的一个根本解决魔障的办法。”

  色阴魔境

  “阿难。要知道,你在修定的时候,销落一切妄念,心中精纯而明澈。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应当在这种境界中进入正定。此时,好像有眼睛的人在幽暗的房间里,心虽然清静,但自性的智慧却没有显发出来。这叫做‘色阴区宇’。

  如果目光明朗,十方洞开,再无幽黯,色阴就破除了。这时就能超越劫浊。回过头来再看色阴的由来,原来是由坚固的妄想所产生的。”

  1精明流溢

  “阿难!在色阴区宇当中,精研妙明本心。由于心滤专精,四大无碍,顷刻间,身体就能超越一切障碍。这是内心的精明即将开始流溢所导致的,所以叫做‘精明流溢前境’。这只是一种功夫而已,并不是证得圣果。不以此为证果,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境界;如果以为这就是证果,就要受到邪魔的侵害了。”

  2内彻拾虫

  “阿难!以这种心境,继续参究妙明本心。身体变得通透明澈,忽然能从体内抽出蛔虫来,身体却毫无损伤。这是因为内心的精明流溢于形体。同样的,这也只是因为你精进修行,而暂时得到的一种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如果这样就以为自己证果了,就会遭到邪魔的扰乱而堕入魔道。”

  3精魄离合

  “继续内外精研。这时,魂魄、意志、精神除了执持身体的部分,其余的都相互涉入,互为宾主。忽然会听到空中有说法声,或者听到十方虚空都在说法。这是精魄之间互相离合,使你往昔的善根得到发挥而导致的现象。只是一个暂时的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

  4境变佛现

  “如果此心澄清皎洁,内光发明,十方世界,一时间全部变成金色。一切种类都化为如来。这时,忽然见到毗卢遮那佛坐在天光台上,周围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和莲华同时出现。这不过是因为你的心光经过研磨而照亮了世界,暂时得到的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

  5空成宝色

  “又以此心,继续参究,观察不停。对起伏的妄念或者压抑,或者降伏,或者制止,或者超越。这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周遍圆满,没有空隙。这是因为压抑得过分了,而暂时显现的一种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

  6暗中见物

  “如果参究得内心澄澈,精光不乱。忽然能在夜中视物,就如同白天一样。这是心细密到了极点,使见的功能也得到了澄清,所以能洞穿幽暗。并不是证得圣果。”

  7身同草木

  “如果内心清虚而融通。四肢忽然如同草木一般,火烧刀斫都没有感觉。火烧也烤不热,刀割也砍不坏。这是由于尘相合并,排除了四大的特性,而归入唯一的精纯。暂时如此,并不是证得圣果。”

  8遍见无碍

  “如果内心清净,净极功深。忽然十方山河大地都变成佛国,七宝庄严,光明遍满。又见无量无边的诸佛遍满虚空。宫殿楼阁,华丽无比。下见地狱,上观天宫,毫无障碍。这是因为平时就有这些好恶,日久念深,而化现出这样的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

  9遥见遥闻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然在中夜,看见远方市井街巷中的亲友,或者还能听见他们的说话声。这是因为心被压抑到极点,心光飞出,所以能有这样的境界。并不是证得圣果。”

  虚云老和尚在用功的时候,就出现过这个境界。老和尚没有执着,很快就开悟了。老和尚在自述年谱中说:

  扬州高旻寺的住持月朗到九华山说,今年高旻寺有位朱施主做法事,共打十二个禅七。赤山老人已经回寺了,诸位护持和常住都请我们回山。快到日子的时候,大家都推选我先下山。我到了大通荻港后,舟人要六枚钱,我当时身无分文,舟人于是棹浆而去。我沿江而行,忽然失足堕水,沉浮了一昼夜,飘到采石矶附近,才被渔人用网打捞上来。渔人唤宝积寺的僧人来认。恰巧来的僧人是我赤山同住过的。他惊呼:“这是德清师。”于是把我抬到寺中救醒。当时是六月二十八日。

  我口鼻和大小便诸孔流血。在寺中休息了几天,我就赶去高旻寺。知事僧见我形容憔悴,问:“你是有病吗?”我答没有,于是请我代职。我不答应,也没说堕水的事,只求在堂中打七。高旻寺家风严峻,如果拒绝职事,就视为慢众,要打香板的。我顺受不语,之后病情加剧,血流不止,而且小便滴精。我以死为待,在禅堂中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二十多天后,众病顿愈。

  采石矶的住持德岸师送衣物来供众,见我容光焕发,大为欣慰,这才把我堕水的事告诉大众。众人都钦叹不已。于是,禅堂的内职不用我轮值了,我修行更加方便,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

  一天晚上放晚香的时候,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着墙看见香灯师在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厕所中。远处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颜色都一览无余。第二天询问香灯师及西单师,果然如我所见。我知道这是境界,不以为异。

  腊月第八个七的第三晚,第六枝香开静时,护七的照例冲开水。水溅到我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在黄河边的茅棚里,被个俗汉一问,不知道水是甚么,如果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这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哪有今朝。因述偈道:

  杯子扑落地  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  狂心当下息

  又 偈

  烫着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10 妄见妄说

  这是虚云老和尚开悟的经历。如来继续道:“又以此心,研究精极之处。忽然见到善知识,相貌无端地变来边去,忽男忽女,时老时少。这是因为心中有邪念,而感召魑魅作祟,或者是天魔入其心腹,胡乱说法,并不是证到圣果了。

  阿难!以上十种,都是色阴在我们用心参究的时候,所出现的境界。众生顽迷,不自量力。遇到这些因缘的时候,迷惑无知,以为自己证得了圣果。因此犯下大妄语的罪业,死后堕入无间地狱。你们要在如来灭度后的末法之中,宣示这个道理,不令天魔得便。保护修行人,都成就无上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受阴魔相

  “阿难!色阴除尽的时候,看如来本心,就像看镜中的影像一样。虽然有个形象,但却并不能使用。又好比梦魇中的人,手足完好,心中也是明明白白的,却因为被魇魅鬼压着而无法行动。这种状态叫受阴区宇。

  如果这种梦魇一样的状态得到消除,受阴除尽,心就可以离开身体,反观其面,去留自在,不再为碍。见浊便得以超越。这时,再回过头来看受阴的根源,不过是由虚明妄想所产生的。”

  对虚明妄想,宣化上人是这样解释的:“‘虚明妄想’,虚就是虚假的,那个明白也是个假明白,不是真明白。妄想本来就是假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妄想。

  这就好像镜子里头能现出像,你虽然知道了,但是这有什么旁的用处呢?没有什么用的,那就叫虚明。

  就像那个小孩子很聪明,往往我问他:‘你几岁了?’‘我八岁。’我再问他:‘你为什么不九岁?’他就不知道为什么不九岁了?你看他虽然很聪明,但他不会说:‘我再过一年就九岁了。’他不懂。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常常是七岁呢?’他也不知道怎么讲。这就叫虚明。很简单的事情,就不明白了。如果是大人,你这样问他,他一定会答覆的。因为他是小孩子,他就不懂,这就是虚明。

  好像这受阴,他明白这是妄想,又不明白这是妄想,就在这个时期,这就叫“虚明妄想”,很简单,这没有什么。于用铁锤也打不烂的玻璃,用枪打也打不烂,这坚固妄想。这都是比喻,很平常的嘛!就拿那个玻璃就形容出这么多的妄想。”

  1抑己悲生

  “阿难!色阴除尽,自心发明,因而得大光耀。忽然心中涌起无穷的悲悯。乃至视蚊虻蝼蚁,都如同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心生怜愍,遽然泪下。这是因为用功的时候,过分压抑自己所导致的,并不是证了圣果。如果以为这就是证果了,则有悲魔入心,见人就哭,无休无止。”

  2扬己齐佛

  “阿难!在定中见色阴消散,受阴现前。此人见到胜相,由于过分激动,忽然心中生起无限的勇猛,誓要与诸佛齐等。认为三大阿僧祇劫,我一念就能超越。这是因为用功的时候,陵率过越,并不是证得圣果。明白以后,躁进之心自然就会停歇。如果认为这就是证果,就会有狂魔入心。令其见人就自夸,傲慢无比,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从此偏离正道,而滑入堕落的深渊。”

  “‘谓三大阿僧祇一念能越’,本来我告诉你们,有这个境界──顿超,可以的。可是这个顿超的人,就是得到这种境界,也不会对人宣传的。不会各处卖广告,自己说:‘我已经怎么样了!你已经怎么样了!’不会这样自满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说:“刹那灭却三祇劫。”这都是一念之间的。可是他得到这种境界,不会各处去招摇撞骗的。这个人为什么对人说呢?对人说就是他想要招摇撞骗,想要叫人对他生信心。你若真得到这个境界,还怕什么人对你不生信心?你这还在那儿贪呢,还在那儿求呢!因为这个贪求啊,就是一种邪了,就不对了,这是一种魔了,魔的境界就是这样的!魔啊,就是要自我宣传;佛呢,就不自我宣传。他(魔)为什么要对人说呢?就是要叫人信仰他,就差在这个地方。

  凌率过越的毛病,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弟子犯过:

  佛的弟子中,有一个叫闻二百亿的比丘,亦名二十亿耳。他的耳朵特别灵,善于辨别种种音律。他本来是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出生在富贵的家庭中。父母对他爱如珍宝,幼年的时候都不肯让他踏在有土的地面上,所以,闻二百亿的足下生有很多黑毛。

  有一天,闻二百亿听到佛陀说法,很受感动,发愿披剃出家,行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急于求证阿罗汉果。由于平日养尊处优惯了,在刻苦的修行中,身体渐渐不支。于是,他就想还俗做佛陀的护法,以布施来求开悟。

  这时,佛陀对他说:“我听说你善于弹琴。你说弹琴的时候,如果琴弦太松会怎么样呢?”

  闻二百亿说:“世尊,琴弦太松是弹不出声音的。”

  “那太紧了呢?”

  “太紧了,一弹就会断的。”

  世尊解释道:“修行也像调琴弦一样,不宜太松,也不宜太紧。心地放平,自然有进!”

  闻二百亿听了佛陀的教诲后,调整了心态,继续修行,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3定偏多忆

  “又在定中,见色阴消失,受阴明白。向前没有新的境界,向后没有安住之处,此人由于智力衰微,茫无所见,忽然生起枯燥干渴之心。并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这个状态之中,以为这就是精进。其实这是因为缺乏智慧,不明咎理所致。如果以为这就是证得圣果,就会有忆魔入心。令其人心悬一处,不得安稳。”

  4慧偏多狂

  “如果慧力超过定力,心怀种种胜解,疑心自己就是卢舍那佛,本来具足,不需要靠修行来证得。这是因为用心的时候,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明白过来也就没事了。如果以此为证果,就会有下劣的易知足魔入心,见人就说:‘我得无上第一义谛。’从而偏离正道。”

  5历险生忧

  如来继续说道:“或者因为色阴消散,受阴了了,真正的圣果没有证到,以前的境界又已经消亡,心没个着落,忽然生起无尽的忧愁。如坐针毡,如饮毒药,常求别人害我性命,好早得解脱。这是因为修行失去了方向,明白过来也就好了。如果一味地执着于此,就会有忧愁魔入心。或者令人手执刀剑,割自身的肉,一味地只想寻死;或者令人常常忧愁,循入山林,不愿见人。”

  宣化上人解释道:“讲到这儿,我再给你们讲,自尽的人都有个鬼。那个鬼怎么样呢?那个鬼就向这个人叩头。他叩头怎么说呢?他就念个咒。不过这个要死的人,他听不见。这个咒也就是说:“你死了好,死了好,你快死了,死得越早越好。啊,你快一点死了就好了!”那么要自杀的这个人呢,他耳朵虽然听不见,但是他们心灵上是通着的。因为鬼有他心通,可以用那种鬼的魔气到他心里,令他心里就想:‘哦,是死了好!’心里能听到,就相信鬼讲的话了。于是乎就或者吃毒药,或者去悬梁,或者去跳海,跳金门桥了。哦,就死了!”

  “这个虽然说有鬼那么说:‘死了好,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他还是自己心里想:‘死了比活着好。’他自己就随着这个境界转。他没有把握,做不得主了。他为什么要死呢?就因为太忧愁了。他自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所以叫人害他命,他好早点去解脱。”

  6觉安生喜

  “或者在清净中,心得安隐。忽然生起无限的欢喜,欢喜得难以自已。这是因为缺乏智慧的制约。明白过来也就没事了。如果以此为证果,就会有‘好喜乐魔’入心。或者见人就笑,或者在路傍载歌载舞,自称已经解脱无碍。”

  7见胜成慢

  “在受阴中,心生满足。忽然无端生起大我慢心。目空一切。十方如来都要轻视,何况下面的声闻缘觉。这是因为缺乏智慧,明白过来也就没事了。如果以此为证果,则有大我慢魔入其心腹。令人不礼塔庙,摧毁经像,逢人便说:‘佛像都是些金铜土木,经书都是些树叶丝绸。肉身是真的,你不去恭敬,却去拜土木,实在颠倒。’由此而疑误众生,造下无边罪业,死后堕入无间地狱。”

  8慧安自足

  “或者在自心的精明之中,悟到了佛性之理。此时心生无量轻安,以为自己己经成就了圣果,这其实是因为智慧而获得了轻清的境界。如果以此为证果,就会有好轻清魔入其心腑,令其骄傲自满,不求进步。这样的人,多数会成为无闻比丘,遗误众生。”

  9着空毁戒

  “或者在明悟之中,心得虚明。忽然归向永恒的寂灭。开始无视因果,一切皆空。如果以此为证果,就会有空魔入心,宣扬:‘持戒只是小乘,菩萨悟明空理,有何持犯?’于是常在佛弟子前饮酒食肉,广行淫秽。因为魔力的摄受,还能使人不生怀疑。入魔时间久了,他吃屎喝尿,感觉会跟喝酒吃肉一样,都是空的。以此来破坏佛制定的律仪,误导众生。”

  10着有恣淫

  “如果品味定中的虚明境界,乃至深入心骨,就会忽然生起无限爱心。爱极而发狂,成为贪欲,这叫做‘定境安顺入心’。因为缺乏智慧把握自己,而误入欲壑,明白过来也就没事了。若以此为证果,则有欲魔入心,宣说欲望就是菩提,诱使信众纵欲妄为,说行淫的人就是持法的法子。用神鬼的魔力,在末世中,勾引成百上千的信众。魔一旦日久生厌,离他而去,此人威德荡然无存,终被王法制裁,死后堕入无间地狱。

  阿难!以上十种,都是受阴在参究的时候所显现的境界。众生顽迷,不自量力,遇到境界,不能明辨。自以为证果,不知道已经犯下大妄语罪,死后堕入无间地狱。你们要在我灭度之后,为众生宣示正法,保护众生,成就无上道。”

  想阴魔相

  “阿难!受阴消尽时,心就可以离开形体,犹如鸟儿飞出牢笼。游离于体外的这个身,就叫‘意生身’。这时,已经能用这个凡夫之身,向上去亲历菩萨六十个圣位的境界。这就好比熟睡的人说梦话,他本人虽然不知道,但是他的话音却已经清清楚楚了,清醒的人都能听明白。这叫做‘想阴区宇’。”

  对这个境界,宣化上人解释道:“‘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他这也没有成菩萨,也没有一定正式开悟,都是一个虚妄的境界。他以为他那样子,并不是那样子,不是真的,他还在五阴里头转呢!这‘上历菩萨六十圣位’都是他自己的幻想,并不是真证得了,这个都是在那儿打妄想。他神通是有了,可是他没有真正证得这个果位。修行,在这个地方你一定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择法眼,否则很容易认贼作子,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这个“意生身”,是他用功在那儿观想他这个身体外另有一个身。那个身不是像这个身体,它也是这个形象,但是是有影无形的,一般人看不见。这是那个神识、魂魄,成佛也是这个,做鬼也是这个,转畜生也是这个。若属阳,正的,就是成菩萨、成佛;邪的,就堕饿鬼、地狱。那个‘意’就是他作观有这么一种境界出现,他在作意观想有个小人儿出来了,出玄入牝,就叫意生身。也就像鸡菢窝似的,它那也是作意观想,观想出小鸡子来了。不过他这个意生身是无形的,一般人看不见的,要开五眼的人才能看得见。不过这地方,你不能讲开五眼看见意生身。有很多用功的人,觉得自己身体出去了,到了虚空中飘飘渺渺,这都叫意生身。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有位老修行,他这么想他自己变成千百万亿化身,同时有很多家庭请他,供养他斋饭,他都去应供,每一个家庭都看见他了,这都叫意生身。不过这都是一时的,就像耍戏法似的,一时可以的,不是长久的。”

  如来继续道:“若能不再动念,浮想消除。觉明的本心犹如除去了尘垢一般,十二类众生,从头至尾,前因后果,都能明了,想阴则清除净尽。这时,就可以超越烦恼浊。回过头来再看想阴的由来,原来是把‘融通妄想’当做了根本。”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1贪求善巧

  “阿难!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因而能成就圆满的定力。在定中贪爱这种圆明的境界,用定中精妙的思维,贪求种种善巧方便。这时,天魔就会得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这个修行人,也不知道自己着魔。于是,在魔力的驱使下,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一会变成比丘,一会变成帝释,一会变成妇女,一会变成比丘尼。或者在暗室中能让身体放光。如果这个修行人相信了魔的话,真以为自己成了菩萨,就会在魔的摆布下,不再持戒,暗中恣意妄为。它好预言zai 难,哪里会有火灾,哪里会有战争、瘟疫等等,或者说如来要在某处出世,以此来骗人钱财。

  这是怪鬼年老成魔,闹乱修行人。一旦怪鬼厌离此人,弟子与师父都难逃王法。如果事先知道了,就不会被它迷惑。否则,一旦失去正念,将来难免堕入无间地狱。”

  ‘受阴虚妙,不遭邪虑’是什么意思呢?宣化上人解释得非常好:“这个地方是受阴过去了,在想阴里。它本来是很微细的、很妙的。这种妙是如果你没有毛病,就不会遭到这个邪虑。

  ‘邪虑’,这个虑就是有一种忧愁恐惧感。什么忧愁恐惧感呢?他就是杞人忧天。好像有个杞人,他说这个天不知什么时候塌下来,这就是邪虑了。那么“受阴虚妙”,就是他没有这个境界了。可是虽然自己没有了,但他防备的力量不够,所以外边的麻烦又来了。

  为什么外边的麻烦来?就因为他里面有所爱,有所贪,有所求,还是有一种自私心,也有自利的心在里头藏着,所以外面就有这种境界来了。他自己没有这种念了,可是等到外边的麻烦来了,他又被境界转了。所以这个‘邪虑’不单单是念,也就是你这忧愁恐惧感。好像我们人,这个也怕,那个也怕,这就是邪虑了。被人压迫也怕,不敢公开,这就是怕,这就是邪虑,受不了这个压力。

  魔是我们修道人的一种考试,也是来试验试验,所以各位不要有一种恐惧心。你若有恐惧心,你就不想叫这魔来,他也会来了;你若没有恐惧心,他要来也来不了了——这是最要紧的秘诀,就是不怕。你若不怕,无所恐惧,这就是个正。正,什么都可以降伏的,邪不胜正,所以魔所怕的就是‘正大光明’这四个字。你若能正大光明,魔也就循规蹈矩,也就向你叩头顶礼了。”

  2贪求经历

  “阿难!如果在定中,喜爱游荡,心神飞驰,贪求种种经历。这时,天魔见有隙可乘,就会飞精附人。令修行人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它能使这个修行人,不起于座,而令听法者忽然坐在宝莲华中,忽然全体化成紫金光。

  这是‘魃鬼’年老成魔。它好说些诸佛应世的事情。或者某处某人是某佛的化身,或者某人是某菩萨化生人间。听众一时间信服了它,邪见与日俱增,正见逐渐消灭。”

  “飞精附人”是怎么回事呢?宣化上人解释说:“这个就是魔的那种精,那个魔的魂魄,他那魔性,也就是那个灵鬼,天魔。他不是本体来的,他也有神通,他坐那个地方,那个灵魂就来附到人身上,就讲:‘我是齐天大圣啊!我是如来啊!我是观世音哪!’就这一类的。为什么他冒充旁人呢?就因为他自己的招牌不亮。不像那个某某,说他师父是三山九侯,三山九侯是个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就是他给取出那么个名字,所以招牌不亮。就像你若提出布希总统,谁都知道。他说一句也都很灵的,你这个人犯死罪了,他说赦免你,哦,这个人就活了!就这么样,因为他有势力。那个灵鬼因为他本身没有势力,所以就冒充旁人,这也是个假冒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假的,所以就尽做假的。”

  3贪求契合

  “如果在定中,喜爱绵吻,澄其精思,贪求契合。这时,天魔乘机飞精附人,也使修行者自以为证得无上涅槃。

  它能令这个修行者,或者前来听法的人开悟,或者得到宿命通,或者得他心通,或者能见到地狱,或者能知道人间的吉凶祸福之事。它随口就能诵出经文。令在场的人个个欢喜。

  这都是魅鬼年老成魔。它好说佛有大小。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或者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等。”

  “喜爱绵吻”,‘绵吻’是什么呢?上人解释说:“也可以说是贪神通,也可以说是贪智慧,也可以说是他贪开悟了大开眼界,也可以说是他贪着成佛,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他贪这种的境界,这都是那个爱,有贪在里头包括了,就‘澄其精思’了嘛!就为‘贪求契合’,他贪感应道交,贪这种殊胜的境界。

  这种东西啊,你没有法子把它弄清楚的,他是乱七八糟在那儿乱贪、乱想,什么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你一定要说是怎么样怎么样,未免估计太高了。他那儿七扯八拉的贪一大堆,你若问他贪什么,他也不知道贪什么,说不出来一个子午卯酉。他这没有一个次第的,一个着魔的境界怎么会有那么清楚的?”

  “好像有一个地方打禅七,打、打,大家都哭起来了。这个抱头痛哭,那个又怎么样,其实这都是着魔了,都是尔时天魔候得其便。完了,那个不懂得的善知识还说:“啊,这有境界了,你看我们这儿这么多开悟的!”就这个嘛!这没有什么。就是这个,就觉得这真了不起了,还把它写出来,谁怎么样哭,哭得怎么样,说的什么,谁又如何如何。哦,这一般无知的人还觉得那个地方打禅七那么多人开悟!原来开悟是开哭的悟、笑的悟,这叫开的什么悟?你说这真令人啼笑皆非。“澄其精思”,就是这个,这没有什么的。那个被狐狸精附体了,中邪了。有一班天上的狐狸在那儿等着,啊,你参禅了!好了,我帮着你开悟;所以,搅得大家都糊里糊涂的。”

  4贪求辨析

  “又在定中,如果想要推求万物造化的道理,精推细求,思辨解析。天魔得便而飞精附人,令修行者自以为已经得到无上涅槃。

  这种魔有威神力,能让听者心中自然折服。这是蛊毒鬼和魇胜恶鬼年老成魔。它们好说佛的涅槃就是现前我的肉身。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就是法身常住不绝的意思。现在的国土就是佛国,没有另外的净土。也没有金色的佛身,眼耳鼻舌都是净土。男女二根处,就是菩提涅槃之处。”

  对“飞精附人”,上人继续解释说:“这精就是精神,无所谓阴,也无所谓阳。因为这个‘精’,在里头他阴阳精神还没有分开。他这种东西是一种怪物,所以你也不能说他是阴,也不能说他是阳。那么他那个精神就是魔的分灵,魔的一部分,不是魔的全体。因为魔有很大力量,他也有化身的。这也就是他的一个化身,不过是精灵。

  精灵很灵的,所以他也辩才无碍,也说偈颂,他的道理也井井有条的。如果你没有择法眼,没有智慧眼,你听起来就不认识了。那么这个人是被魔的力量来加持他,所以他本事也大了。大概你们都听过某某怕那个女人,爬到一根柱子上去了。因为他就是那长虫(蛇)的力量。还有某某摇头晃脑的,这个也叫飞精附人。为什么他那样?也就是因为当初修行不小心,生一种不正当染污的念头,所以这种魔也就来了,得便了。

  所以修道啊,我们切记念力要正,无论是哪一位,若尽有这个淫欲的念头,这就很容易着魔。你要是没有淫欲的念头,那就是佛菩萨会支持你。魔和佛的分野,就是一个邪,一个正;一个染污,一个清净。那魔的力量也是和佛差不多,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是魔强法弱的时代,魔力是很强的,法好像很软弱的,所以好像自说功德、标异现奇、现奇特相,这都有一点魔的境界。”

  5贪求冥感

  “如果在定中,心爱悬应,周遍精研,贪求冥感。这时,天魔得便,飞精附人。令修行者以为自己证得无上涅槃。

  它能令听众暂时见到它的身形,好像一个千百岁的老翁。信众于是以为:“这就是我过去生中的师父。”于是生起法爱,如胶似漆地片刻不能舍离,一切供养,倾心尽力,甚至甘心在其座下身为奴仆。

  这是疠鬼年老成魔。它好说些:“我于前世,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他是我的妻妾兄弟,今生特来相度。我要带你去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者说有大光明天,是一切如来所居住的地方。”

  宣化上人又进一步解释说:“‘飞精附人’,你们都没有懂得这个道理。这个飞精是那个邪的怪物,譬如狐狸或者黄鼠狼、或者是长虫(蛇)、或者是乌龟,他在那个地方就像入定似的,用他的神通入定,也就是他那个魂魄,他那个精灵,他所修的那个灵从他身上飞出来,就到另外那个人的身上,入到那个人身的窍,这叫‘飞精附人’。他的精飞出来了,在他这个精灵本身就不会动了,好像入定似的。他在那儿入定,但在这儿他又可以作怪,就像他本身到这儿一样,也会说话,也会显神通,什么他都会的,这叫飞精附人。你们懂这个意思了吧!”

  那么,有神通的动物和天魔有什么关系呢?

  上人说:“这个动物是个比喻,那个天魔也是这样子。那个天魔多数都是人间的精跑到天上去的,都是人间这些动物修行时间久了,到天上去做天魔了,就是这些个东西。他在天上又和人间的样子不一样了,他也会千变万化。你想要真正知道,这没有法子知道的。天地间那些个秘密的事没有法子了解的。你不要用我们人的思想来揣测天魔是什么样子。你若能知道他,你就和他是一样了,或者你若超越他了,也可以知道。这要和他一样,可以知道;不和他一样,也没有超越他,谁也不会知道的。”

  至于“别生法爱”,上人说:“他若单爱法,没有什么淫欲的行为,没有关系。他这个法爱包括也爱那个老师了。

  这是心理变态,被他这个把戏迷住了。教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是单单四事供养,不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么简单,她都要以这个身心性命来供养他,都要和他行淫欲。所差的地方就在行淫欲这个地方,有淫欲,这都是邪的;没有淫欲,那才是正的。你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听那个人说:‘开悟了,什么都可以干了,也可以行淫欲了。’这简直是大魔王说的话。你不开悟,不守规矩,那是你不懂;你开悟,你懂了,却明知故犯,再不守规矩,不守戒律,那你开悟,开个什么悟?变成开倒车,往回走了。

  所以现在的人不研究那个真理,只知道人家说开悟了,不需要守什么规矩,抽烟、喝酒、玩女人,什么都干了。所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淫欲。他有淫欲心,尽行不净行,这就是魔;他不贪钱,没有淫欲,那就是真的。他专门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哦,你前生是我的什么太太啊!是我的娘娘啊!你是我的什么啊!我做过皇帝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子。’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就引诱人生这种淫欲的心。”

  6贪求静谧

  “或者在定中,心爱深入地修行。于是在阴暗幽寂的地方,贪求静谧。这时,天魔得便,飞精附人,令这个修行者觉得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它能令与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宿命。或者对某人说:‘你虽然没死,但现在已经是畜生了。’接着,就令人在后面蹋住他的尾巴,那人顿时站不起来了。于是在场的人都倾心拜服。甚至有人刚起一个念头,它就已经知道了。

  这都是大力鬼年老成魔。它常在佛制定的律仪外,另加些更清苦的约束。并且时常诽谤比丘,骂詈徒众,揭露人的隐私,不避讥嫌,还常预言些吉凶祸福,往往丝毫不差。”

  7贪求宿命

  “如果在定中喜爱知见,于是勤苦研寻,想要了知宿命。这时,天魔得便,飞精附人,令修行者认为自己得到了无上涅槃。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或者化为畜生,口衔珠宝符牌这样的奇珍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者引诱人藏身地下,忽然在藏身处发现了夜明珠。

  这其实都是山神、土地、城隍等,年老成魔。这种魔或者只吃药草,或者每餐只吃一麻一麦,却能膘肥体壮。它常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还好谈说哪里埋着宝藏,哪里有圣贤隐居。你到那里一看,往往真会见到异人。或者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又或纯食草木,种种行为,无定行事。厌足心生时,弟子与师都要受到王法的制裁。”

  宣化上人有个弟子遇到过这种魔,他讲述说:

  “两年前,我到一个在家人那里,他也是剃了光头,好像一个沙门的样子,他在家里禅坐的时候,天魔附在他的身上,说:“某某人,我送你一本《无字天书》,送你一部什么经。”开始的时候,因为你的心不正,想得到一个迅速得证的方法,所以去那个道场,他会化做各种方法。“五十阴魔”前面这三十阴魔的境界,每一天、每一个地方,像这一切一切,大概我都看过,也听他们说过。

  好像那些简册、珍宝和藏什么东西,我都看过。或是一餐一麻一麦,还是一餐可以吃很多东西的情形都有。就好像授大宝珠,你打坐的时候,他说:“某某人,我授你宝珠好不好?”如果你心一动,想得到这个东西——这是指透过灵媒——你把手伸过去接下来,接下来之后,就产生问题了。

  我以亲身的体验来讲,二年前我到一个地方,他说:“我授你一部《无字天书》,让你练三年,三年练完以后,你可以得到很大的神通。”那天我因为心有点动,就想:“你送我一部《无字天书》,好啊!”我就接下来了。他又说:“你要接受的话,就双手往上提,我授给你。”授完以后,回家第二天,我整天就念,我自己都听不懂,好像在说日文,又好像泰国文。又唱日本明治天皇那时候的军歌,我以前根本没有唱过,其实我的声音很差的,但是一唱起那个军歌来,声音可以很高,可以很低,比电视、电台里歌星的声音还要好。我想这《无字天书》就是经文说的“简册”。”

  为什么土地城隍、川岳鬼神会年老成魔呢?

  上人解释说:“他们尽受人们鸡啊、鸭啊、猪啊的供养,他就成魔了嘛!就学习不正了嘛!好像有的人就学抽鸦片烟了,有的人就往正路上走,有的人就往邪路上走。这个你都不懂吗?鬼神尽贪人的供养,贪多了觉得这是不错,所以就什么都干了,就成魔了,将来也就堕落啊!你懂吗?很简单的。

  佛所说的法都在世间摆着呢,你可以以此类推,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乃至小孩子调皮,不听话,都是在那里演说妙法嘛!你认识了,样样都是妙法;你不认识,样样都是末法。”

  8贪求神力

  “如果在定中,心爱种种神通变化,研究变化的本元,贪取神力。天魔得便而飞精附人,令修行者,自以为证得无上道。

  或者一只手拿着火光,另一只手把火分开,放到众人的头上,听众却不会被烧到,也不会感到热;或者在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或者在空中安坐不动;或者能钻到瓶子里,口袋里,穿墙越壁,毫无障碍。唯独惧怕刀兵。这都是天地间有大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所成的精,或者是龙所成的妖魅,或者是寿终的仙人转成鬼魅,或者是仙人已死,身形不灭,被鬼怪附着而成的魔。这些精怪,年老成魔,恼乱世人。

  这种魔常谈论神通,它能让人见到十方佛土,但这并不是真的佛土,而是它的魔力幻化的。它自称是佛,诽谤参禅和戒律,谩骂信众,揭露人的隐私不避讥嫌,又赞叹行淫,以种种污秽的事作为他传法的途径。”

  宣化上人解释说:“‘天地大力’,他这种是邪力,不是权力。就像土匪杀人,这只是他一种强权的力量,不能说他有权力杀人的。

  ‘山精、海精… …年老成魔,恼乱世人’,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比喻,他又说是山精、海精、草木年多了,久了成精,又说河精、土精这一类的。这就譬如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正经、很守规矩的,等子孙满堂老了,他不守规矩了。不守规矩就怎么样呢?在这个国家,你看报纸常常见年老的,八、九十岁了还常常有把他的孙女给强奸了的。强奸一次、两次还不够。他老奸巨猾,乱七八糟,所以就成魔了。他若还守规矩,还像年轻的时候那么正真无私的,还是神。可是现在就不能叫他神,叫他妖怪了。他就是妖怪!在中国,这个“精”就是老的意思,他变成老奸巨猾,谁也看不透他,认不清他。所以单翻一个“精”字是省事,如果说全了,应该说是个“老妖精”,人人都恐惧他。”

  9贪求深空

  “又在定中,心爱寂灭,参究化性,贪求存灭自在的空理。这时,天魔得便,飞精附人。也令这个修行人自以为证到无上涅槃。

  它能使附着的人在众人面前忽然消失,又从虚空中突然出现;或者身体犹如玻璃一样透明;或者手足向下一垂,就能冒出檀香味;或者大小便犹如蜂蜜一样甘甜。这其实是在日蚀月蚀中,吸收了日月精气的金芝玉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而成精,惑乱人间。

  这种魔毁谤戒律,轻贱出家人。常说没有因果,死后就永远消失。没有来世,也没有圣贤。虽然得到空寂,但还是偷偷地恣淫纵欲。跟它行淫的人,也会因为着魔而得到空心,不承认因果。”

  10贪求永岁

  “如果在定中,心爱长寿,辛苦研究,贪求永年。因此天魔得便,飞精附人,也使修行者自以为证得了无上道。

  它能万里之遥,瞬间往还,还能取来远方的物件做证。或者一间屋子,几步远的距离,它能令人走几年也走不到。因此使人生信。这种魔自称,十方众生都是我的孩子,是我生出的诸佛,是我生出的世界。我是最本元的佛,我一出世,自然就是佛,不用修行。

  这是‘住世自在天魔’,令它的眷属遮文茶鬼,四天王的毗舍童子等没有发善心的鬼,利其虚明,食人精气。或者这个修行人亲眼见到魔,自称是执金刚神,能赐他长命,于是就变成美女,与他行淫。日复一日,纵欲无止。没过几年,便肝脑枯竭,卧床不起。口中语无伦次,如同妖魅。如果不能及时醒悟,则难免油尽灯枯,死后堕入无间地狱。”

  宣化上人说:“我遇着一个人,天天晚间就有一个女人来找他,白天没有。这个女人一来的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听得见这个女人走路的声音,好像穿着高跟鞋似的,一走‘喀登喀登’的,踩得楼板响。但是旁人只听见这个响,看不见这个人。那么他呢,这个女人一来了,他也不管有人没人,把衣服脱了,就上床乱来一顿,这就是这种鬼。

  以后,我那边有一个古大神,就是巫医。这个巫医就去到他家里,给他治这种魔病。一治这魔病,这个魔鬼就来了,告诉古大神说:‘好了!你现在不是来给他治病吗?这里这个病人从今天开始就好了。可是,我现在就到你家里去,就要和你来斗斗法!’果然,从此之后,就到古大神,这古巫医的家里去了。他的哥哥也一天到晚有这个魔鬼来,和他有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啊,这个魔,你说怎么样啊?喔,厉害啰!这个魔真厉害!”

  “本来‘毗舍、遮文茶’这都是护法,‘楞严咒’里都有的,但是他这个不是‘楞严咒’里头的那个。他是还没有护持正法的这些个。‘利其虚明’,‘利’就是趁这个机会。在那个破无明还没有破的时候,就在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时候,在这里趁虚而入。这时候你一念正,就可以证佛果;一念邪,就可以做魔王,这就叫虚明。虚明就是不是很正确的明白。所以就‘食彼精气’,毗舍、遮文茶就来吃这个精气。”

  如来继续说:“阿难,要知道,这十种魔,在末法时期,或者投生做人,在我的佛法里面出家,或者附到别人身上,或者亲自现形,自称已经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坏律仪。魔师与魔弟子,邪淫的恶行代代相传。近则九生,远则百世,邪魔深入心腹,而使修行人终成魔的眷属,命终之后,成为魔民,福报享尽,终堕无间地狱。

  阿难。你先不要入灭,纵使已经得到了无学的果位,也要留下来,在末法之中发起大慈悲心,救度深信佛法,正心修行的众生,令他们不要着魔,始终保持正见。我现在已经度你出离生死苦海,你遵从我的教诲,就是报佛恩。

  阿难!以上这十种禅修的境界,都是从想阴交互变化出来的。众生顽迷,不自量力,逢此因缘,不能认识,自以为证得圣果,犯大妄语,堕无间地狱。

  你们必须在末法时期,把我的话传达给众生,让众生明白这个道理。不让天魔有机可乘,使众生都能成就成无上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行阴魔相

  “阿难!想阴除尽的时候,平时就不会再胡思乱想,睡着的时候也没有梦。无论清醒还是睡寐,一直都是清清楚楚的状态。心中犹如晴朗的天空,再没有粗重的前尘影事所遮盖。这时再来看山河大地,就如同镜子呈像一样,来无所黏,过无留痕。心中只剩下一个照应,而没有任何习气所带来的起伏。全体只是唯一的精真。

  生死的根本从此显露出来。十方世界十二类众生,虽然没通达他们的来龙去脉,却已经见到了产生的根元。这个根元,犹如春日地气蒸腾所产生的‘阳焰’一样,若有若无。这也正是浮根六尘的根本所在,叫做‘行阴区宇’。

  如果这个熠熠扰动的生灭根元,终于湛然不动。犹如波澜平伏,化为澄静的水,这就是行阴除尽了。这时就能够超越众生浊。回过头来再看行阴产生的根源,原来是把幽隐妄想当做了根本。

  阿难,要知道。在正定中保持正心,十类天魔不能得便。这样,才能不受干扰地精研十二类众生的生死根本。在观察那个清幽扰动的生死根源时,如果用心不当,就会堕入十种外道中。”

  1二无因论

  “如果对十二类众生产生的根源,生起了分别计度之心,就会坠入二种‘无因论’之中。

  第一种是‘见本无因’,就是认为众生的产生没有原因。在生死的根元显露出来时,此人用眼根所具的八百功德,能够见到八万劫内所有众生,在生死海中,随着业流,头出头末。八万劫外,他就盲无所见了。于是便认为,这世间的众生都是没有什么因由,自己产生的。这是第一种无因论。

  第二种是‘见末无因’,就是认为没有如来自性作为众生的归宿。此人见到产生众生的根源,只见人生人,鸟生鸟;乌鸦从来就是黑的,天鹅从来就是白的;人永远都是站着走,畜生一直都是横着爬;白的不是洗成的,黑的也不是染就的。所有的一切,八万劫内,从无更改。而我自身也是如此,从来就见不到什么如来自性,怎么会有成就菩提道这样的事呢?这是第二种无因论。

  这是第一种外道,立的是无因论。”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人既然可以看到二万、四万、八万劫,为什么看不到人在六道中轮回呢?”

  宣化上人解释说:“你要知道,他所看的,虽说是二万大劫,其实只是一个虚妄在那儿管着。一念为无量劫,无量劫为一念。他觉得是二万劫,其实这都不一定的,因为他这还是在虚妄的境界里头转。是一种妄想在那儿支配他,才有这种妄境现出来,所以他看见猪,也是二万大劫做猪;看见牛,也是二万大劫都做牛来的。他觉得是这样,其实这都不是正确的。要是正确的,真是二万大劫,当然猪在六道轮回里头,不是单单做猪呀!他说都是这样的,这已经证明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了。”

  别说他看到的不是真的,即使是真的,八万大劫,也看不到事情的真相的。

  佛住世的时候,有个穷苦的老人名叫尸利毖提,有一天他想:“我这一生这么苦,今生又没有做过什么功德,来世一定还会很苦,不如出家修道去,将来好得个好去处。”于是,老人来到世尊的道场,想要跟佛出家。

  那时,偏巧世尊不在。凡是来出家的人,证果的阿罗汉都要用神通查一查他的因缘。他们一观,看这老人在八万大劫以内没有种过一点善根,于是对老人说:“老人家,你不能出家的,因为你没有种过善根。你还是回去吧!”

  老人一听,顿时万念俱灰,嚎啕大哭,就想去跳河自杀。这时,如来出现在他面前,问道:“老人家,你哭什么啊?”

  “我想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佛没在。佛的弟子说,我没有种过善根,一点好事都没做过,所以就不收我出家。我活着也没意思,不如死了的好!”

  佛说:“哦!你不要哭了。我就是释迦牟尼。我准许你出家。你跟我回来吧!”

  老人悲欣交集,马上跟佛回去剃度。由于生死都已经放下了,所以他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那些弟子就产生了疑问:“奇怪啊,世尊!佛收的弟子都要有善根的。尸利毖提老比丘根本就没有善根,怎么还能出家证果呢?”

  佛就告诉这些阿罗汉说:“你们这些阿罗汉,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八万大劫以外,你们就不知道了。这个老人在八万大劫以外,是一个靠砍柴为生的人。有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慌乱之中,他就趴到一棵树上去。老虎就在下面啃树干。正在树要被啃断的时候,他情急之下,喊了一声‘南无佛’。老虎就被吓跑了。他现在出家成道,就是八万大劫以外,他念‘南无佛’的这个善根成熟了。”

  2四圆常论

  “阿难!如果有人对于周圆遍常生起分别计度,就会堕入四遍常论。

  第一种、是人穷心境性,见心、境二处都没有因由。在修习中,他看到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的生灭,都是在心、境中循还往复的。内心和外境没有丝毫散失,所以他把心境计为恒常。

  第二种、参究四大的根源。见四大常住不灭。在修习中,他看到四万劫中,十方众生的所有生灭,都是在四大中完成的。四大在此过程中,没有丝毫的散失,所以他就把四大计为恒常。

  第三种、参究六根八识的本源,见六根八识恒常不变。在修习中,他看到八万劫中,一切众生的八识,循环不失,常住不灭。于是,他就把八识计为恒常。

  第四种、想阴灭尽,生死的根源显露出来。他就认为,生灭的想心既然永远消灭了,理所当然,剩下的就是不生不灭了。于是,就把行阴计为恒常。

  这是第二种外道。立的是圆常论。”

  3一分常论

  “又在定中,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究十二类众生的根本,那幽清扰动的根元,如果这时对于自他生起分别计度,就会坠入四种颠倒的知见中。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第一种是人见妙明心遍满十方,以为这就是真我。然后就以为,我遍十方,凝然不动,一切众生在我心中自生自灭。我的心性,就应该是常;那些生灭,就是无常。

  第二种是人不去观察自心,而是遍观十方国土。见哪个世界毁坏了,认为这就是究竟的无常;哪个世界没坏,认为这就是究竟的恒常。

  第三种是人观察自己这个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一般流转十方。它没有迁移,没有改变,却能令身体即生即灭。于是就把心这个不坏的性质,当做常性;把从我心中流出的一切生死,当做无常性。

  第四种是人知道想阴已经除尽,只见行阴迁流。于是把行阴的常流当做常性;把色阴、受阴、想阴等已经除灭的,当做无常性。

  这样去分别计度,一边是无常,一边是恒常。这是第三种外道。立的是一分常论。”

  4四有边论

  “如果在行阴的分位中生起计度,就坠入四种有边论。

  第一种是见十二类众生的生死根源流用不息,于是在其中产生了份别计度。他认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边际;未来的还没有发生,这也是一个边际;只有现前这个相续的心是无边的。

  第二种是人能看到八万劫以内的事情。但八万劫以外,他就看不到了。于是,他就把看不到的当做是无边,有众生处当作是有边。

  第三种是见到了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于是认为我能遍知一切,所以我得到了无边性,其他一切人,都在我的知性之中。而我不能知道他们的知性,他们就是没有得到无边之心,所以就是有边性。

  第四种是参究行阴,直到把行阴参空。这时,以他所见的境界在心中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一半生一半灭;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就这样计度有边和无边,这就是第四种外道,所立的是有边论。”

  5遍计虚论

  “如果在观察生死根本的微细动相时,在知见中生起计度,就会坠入四种颠矫乱的遍计虚论。

  第一种、是人观察变化的根元。看到迁流的地方,就认为是变;看到相续的地方,就认为是恒。能看到的,就认为是生;看不到的,就认为是灭。处在不断的相续之中,就认为是增;相续之中有所断裂,就认为是减。有所产生,就认为是有;有所消亡,就认为是无。虽然是以正理观察,却因为分别计度而产生了偏见。有人向他求法,他就回答:“我现在是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总是这样说些胡乱的话,令人无所适从。

  第二种、是人观察自己的心,见处处迁流,没个定所。自以为得到证悟。有人来问,就只回答一个‘无’字。除了这个无,别的什么也不说。

  第三种、是人观察十二类众生,或生或死,都有定所。自已为得到证悟。有人来问,就只回答一个‘有’字。

  第四种、是人有和无都看到了。但因为所观察的境界有有和无的分歧,所以心也就跟着乱了。有人来问,他就回答说:‘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都混乱了,没法跟他讲道理。”

  就这样胡乱推究,得到一些虚无的结论。这是第五种外道,立的是遍计虚论。”

  6死后有相

  “对行阴的迁流无尽生起分别计度,就会堕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论中。

  或者执着于身形,认为色相就是我;或者见我的心包含一切国土,认为我拥有一切色相;或者见一切色相,随着我回环往复,就认为色相从属于我;或者见到我在这微细的动相中相续,而认为我在色相中。因为行阴无尽,所以认为死后仍然有相。就这样执着在色相上,甚至认为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两者并驾齐驱,各不相干。这是第六种外道。”

  7死后无相

  “观察生死根本的微细动相时,对先前已经除灭的色阴、受阴、想阴生起计度,是人就会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论中。

  色阴已经灭尽,身形无所寄托;想阴也已灭尽,心念无所依附;受阴已经断灭,色与心之间,从此再无连缀。纵使还有行阴这个生发之理,没有受想,也如同草木一般。生前尚且了不可得,死后还能有什么呢?就这样认为生前没有可种的因,死后没有可成的果。从此陷入因果、涅槃皆空的境地,认为一切都不过是个名字而已。这是第七种外道。立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8死后俱非

  “观察生死根本的微细动相时,看到行阴存在,受阴、想阴已经除灭,此人就既认为是有,又认为是无。于是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中。

  色阴、受阴、想阴,以前虽然有,但是现在已经除去了,所以见有又不是有;行阴虽然无住,却相续不断,所以见无又不是无。如此循环,对色阴、受阴、想阴、行阴反复推究,都是非有非无。于是就认为,死后既有相又无相。又见一切都在迁流变化中,因而觉得自己大彻大悟,认为一切都是非有非无,不虚不实的。这是第八种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9死后断灭

  “观察生死根本的微细动相时,对色、受、想、行阴断灭后的无相境界生起计度之心。于是坠入七断灭论。

  或者身体灭尽,或者欲望尽灭,或者一切苦尽灭,或者一切乐尽灭,或者舍心也灭尽。如此循环,反复推究。他觉得该灭的都已经灭了,灭完就再也没有了。由此推断,死后则一切断灭。这是第九种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我们都已经知道,生命的本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是永恒的,哪里有生死断灭呢!只是因为迷失在无明中,生命才会随着业缘流转不休。

  那么,芸芸众生在七趣中沉浮,到底是天上享福的多呢,还是地狱中受苦的多呢?

  如来说:“地狱的众生就像大地上的微尘那么多,饿鬼是数量如同恒河中的沙子,畜生就像酿酒后的酒糟,阿修罗则如天空中飘舞的雪花,人和天人只有指甲缝里的灰尘那么点。”可见,如我们现在一般,能得人身的,真是太少太少了!轮回竟是如此的恐怖。

  那么,对于同一个生命,在他无尽的轮回中,转生为人的机会又有多少呢?对此,佛曾给阿难做过这样一个譬喻:

  “譬如大地都变成大海。有一只盲龟,寿无量劫,它每过一百年能把头探出海面一次。海面上有一根浮木。这段浮木上一个孔。你说,盲龟能钻到这个孔里去吗?”阿难说:“不能的,世尊!这个盲龟若到海东,浮木就可能飘到海西,东南西北,四面漂泊,根本碰不上。”

  佛告诉阿难:“盲龟与浮木虽然差疏,或许还有碰上的机会。愚痴的凡夫漂流在五趣中,想要暂得人身,比这还要难。”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是多么幸运啊!能生而为人,又遇到如来出世,获知了宇宙人生的真谛,今生不踏上解脱之路,更待何时!一旦失去人身,万劫不复,后悔就晚了!

  10五现涅槃

  “观察生死根本的微细动相时,对诸阴断灭后的有相境界生起计度之心。于是坠入五涅槃论。此人把欲界的爱慕,初禅的无忧,二禅的无苦,三禅的极乐,四禅的苦乐双亡,当作安稳的胜境。如此反复地推究,认为这就是涅槃。这是第十种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阿难!这十种禅那狂解,都是修行者在参究时,心与行阴交互所产生的境界。众生迷顽,不自量力,遇到这些境界,就自以为得证圣果。犯下大妄语戒,堕无间地狱。”

  识阴魔相

  “阿难!修行者在行阴灭尽的时候,世间十二类众生,那熠熠扰动的本源生机,深沉微细的生死枢纽,轰然崩塌。有情众生酬尝业感那深沉的脉络,凭空断绝。

  涅槃的天空,行将放亮。如雄鸡报晓,曙光乍现。六根虚静,再没有奔驰放逸。内外明湛,没有能入和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类众生轮回的本元,不再被十二类众生所牵引。十方世界同归于识性,幽暗隐秘之处,尽皆显现。这叫做‘识阴区宇’。

  能把十二类众生的感召,全部销归到识性当中。销磨六根,令其开合自如。开则一根能成六根,合则六根同为一根。眼能彻听,耳能明视,互相为用,清净无碍。十方世界和自己的身心,犹如玻璃一样内外明彻。这种境界,就表明识阴已经除尽了。这时就能够超越命浊。然后,回过头来看识阴的由来,不过是误把虚无的妄想当作了根本。”

  1因所因执

  “阿难。要知道,行阴成空,还入识阴。生灭的迁流,已经消亡。然而对于寂灭的精妙,还没有圆满证得。能令自身的六根,根隔开合,也能与十方众生的觉知相通,能深入万类的本源。如果把他所归入的这个境界当做真常,认为这就是圣境界,就会堕入‘因所因执’当中。从此,便与那些宣扬冥谛的娑毗迦罗成为伴侣。这是第一种外道。立一个有所得的心作为他的归依处,因此而违背了圆通的初衷,错失了涅槃之路。”

  “‘娑毗迦罗’就是那个黄发外道。以前讲过,就是摩登伽女她妈妈跟着学的那个师父。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这个就叫黄发外道。这种黄发外道所归的冥谛——‘冥’就是什么也没有了,就是第八识在现在这个境界上变化出来的。他说,一切万物都是从冥谛上生出来的。”

  2能非能执

  “穷尽行阴,已灭生灭。对于寂灭的精妙之处,还没有圆满证得。如果把这个识性当做自己,认为尽虚空界的十二类众生,都是从我的身体中流出来的。并以此作为圣境界,是人则堕入能非能执当中。现无边身的摩醯首罗天王成为他伴侣。这是第二种外道,立一个能生的心,成一个成事的果。由此而违背了圆通,偏离了涅槃之路。生到大我慢天,以为自己遍满一切。”

  宣化上人说:“自在天就是色界天的最顶上一层,叫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就是大自在天王。他有三个眼睛,这三个眼睛都是肉眼。他也有个佛眼,是在中间这儿长着。这个眼睛,也是他生来就有的。那他有多少只手呢?他有八臂,有八只手。前边四只、后边四只。”

  “他骑着一头大白牛,手里拿着一个白拂,到处悠游自在的,这是大自在天。他说:“我最自在了!嘿,你看我,你比不了我,我最自在了!”所以叫大自在。

  这个大自在天,执着他可以现无边身。他说,一切众生都是他现出来的。那么现在这个人修的也是这个法门,也有这种执着了,他也说一切众生是他现出来的。你看,他还没成佛呢,怎么能现出众生来了?这就是一种妄执——能非能执。”

  3常非常执

  “如果把这个识性,当做自己的归属,认为自己的身心,都是从识性中流出来的。甚至十方虚空都是由此而生,于是就把识性当做真常。在生灭中,就以为自己已经永恒了。这样既背离了无生之理,也错失了生灭之道。在沉迷之中,就自以为已经证得圣果。这叫做‘常非常执’,自在天的天人成为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正见。这是第三种外道,立一个有所依托的心,成就一个虚妄计度的果。”

  4知无知执

  “又在行阴成空,生灭已灭,寂灭的精妙还没圆满的时候,如果以此时的所知,认为识性周遍圆满,十方草木,也在识性之中,所以草木也是有识的。因为有识,所以草木也属于有情众生,与人无异。草木死后可以做人,人死后还生为十方草木。如果把这种无拣择的一概而论作为胜解,就会堕入‘知无知执’。婆吒、霰尼这样执一切觉的外道,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四种外道,以自以为是的周遍之心,成就一个虚谬的果。”

  婆吒、霰尼是怎么回事呢?宣化上人解释说:“‘婆吒、霰尼’这是两个人。‘婆吒’是梵语,中文的意思就是‘避去’。他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呢?他以前是个牧童。毗舍离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也在外边玩,玩的时候呢,就拿婆吒当床铺,在他身上睡觉。婆吒就很不高兴,回去对他母亲讲:‘这个毗舍离他拿我当床,睡在我的身上。’他母亲知道这是个未来的皇帝,也不敢怎么样,因为他有势力,所以就说:‘那你以后不要和他在一起,你离他远一点,避开他。’于是他的名字就叫‘避去’。‘霰尼’也是梵语,翻成中文叫‘有军’。大约他就欢喜去当军人,他有军人的气概,所以叫这个名字。这两个外道“‘一切觉’,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这个修行人就成为他们的伴侣。”

  5生无生执

  “如果对六根互用,已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于是在这圆融无碍的化境中,追求火的光明,爱慕水的清净,喜欢风的吹拂,崇尚地的生发。对这四大,各各崇事,把这些尘相当做真常。因此堕入‘生无生执’当中,诸迦叶尊者当年所奉事的事火外道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五种外道,崇尚外事,而迷失了本心。立一个虚妄的因,求一个虚妄的果。”

  这里说的诸的迦叶尊者,指的是优娄频螺迦叶、伽耶螺髻迦叶和那提迦叶。

  这迦叶三兄弟在皈依佛陀前,是很有名望的梵志。他们每人都有几百名弟子。尤其是优娄频螺迦叶,他的声名遍满摩揭陀国。大家都认为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

  为了度化迦叶三兄弟和他们座下的弟子。这天傍晚,佛陀来到摩揭陀国优娄频螺迦叶的道场,施展神通,把自己变成一个苦行者,并化出五百名弟子围绕在周围。优娄频螺迦叶的弟子们一见这么大的排场,连忙出来招呼,为这些化人铺床的铺床,洗脚的洗脚,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优娄频螺迦叶一向最尊重苦行者,又听说有这么多弟子跟随,于是亲自前来迎接佛陀。

  佛陀见到优娄频螺迦叶,便收回神通,恢复本形。优娄频螺迦叶心想:“这大沙门竟然有这么大的神通,可惜他还不能了脱生死。跟我比,还有很大差距啊!”于是对佛陀说:“仁者远道而来,天色以晚,就住在我这里吧!喜欢住哪个房间,您随便挑选。”

  佛陀说:“多谢大德的盛情!如果方便,我想住您祭拜火神的那个草堂。”

  优娄频螺迦叶面露难色道:“那个草堂里有一条毒龙,非常凶猛,不管人畜,只要被它撞见就会没命,还是请仁者换个房间吧!”

  原来优娄频螺迦叶以前有个弟子,得了痢疾。病重之时,他把草堂里弄得污秽不堪。其他弟子嫌他臭,就把他赶了出去。这个弟子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躺在外面,含恨而死。死后,由于嗔恨心,他化成一条毒龙,生在了那个生前不让他进的草堂里。只要有人进来,毒龙就一定会放毒把他螫死。优娄频螺迦叶在草堂里供奉火神,想用火神之力来降服毒龙。他每天祭司,非常虔诚,但是毒龙猖狂依旧。

  佛陀听罢,平静地说:“大德。您不要担心,即使全世界的毒龙都集中在那个草堂里,也奈何不了我的!”

  优娄频螺迦叶虽然不放心,但耐不住佛陀的一再坚持,最后只好嘱咐佛陀千万小心,就让弟子把佛陀引到草堂去了。

  佛陀进入草堂后,端坐在蒲团上,进入禅定。不多时,毒龙觅食回来,远远地望见佛陀坐在草堂里,生大嗔恨。毒龙冲到佛前,先放出毒烟想熏死佛陀。佛陀也同样放烟。接着,毒龙又吐出猛火想烧死佛陀,佛陀又同样出火。于是,草堂内一时火光四射。

  优娄频螺迦叶的弟子们见了,怕佛陀被毒龙烧死,都提着水桶赶来救火。没想到这火是世尊的火光三昧所化,水浇上去,火势反而更猛。这些梵志们见此情景,都认为佛陀必死无疑。他们回想起佛陀美好的容貌,庄严的举止,慈祥的神情,优雅的谈吐,不免都感到十分惋惜。

  这时,优娄频螺迦叶也闻讯赶来,站在草堂不远的地方围观。一个弟子就问优娄频螺迦叶:“师父,我看这个大沙门的生宿中,没有被恶星侵犯的迹象啊!”优娄频螺迦叶仰望星空,对弟子说:“这大沙门是鬼宿日生。鬼宿不能被其他星宿所侵。我看这大沙门的星相非常明快,所以今天跟毒龙的斗法,应该是大沙门获胜。决不会错!”

  果然,第二天清晨,佛陀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优娄频螺迦叶面前,说:“仁者,这就是那条毒龙,我已经用威火将它降服了。”说着,佛陀把钵递到优娄频螺迦叶面前。只见钵中,一条毒龙生着九个头,张牙舞爪地就要向优娄频螺迦叶扑来。吓得优娄频螺迦叶连忙倒退,心道:“这大沙门的法力竟然如此高强。只可惜他还没证得阿罗汉果,跟我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优娄频螺迦叶见佛陀有这么大的法力,便邀请佛陀在这里常住下来。于是,佛陀便住在了树林中,紧挨着优娄频螺迦叶所居的草堂。

  当天夜晚,四位天人从天而降,来到佛陀的面前,长跪顶礼,向佛请法。他们身上的光明,照得整个树林如同白昼。老迦叶透过窗户看得一清二楚。第二天清晨,老迦叶便来拜访佛陀,问昨晚来的是什么人。佛陀说,是四王天的四大天王。优娄频螺迦叶大吃一惊,心道:“这大沙门竟然有如此威德,连四大天王都拜在他的座前。不过可惜他还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不能了脱生死。嗯,应该还是不如我的。”

  接下来的每天夜里,从夜摩天到兜率天,一直到大梵天的大梵天王,都来向佛陀请法。优娄频螺迦叶看在眼里,每次都拿佛陀还没征得阿罗汉果来安慰自己。

  转眼间,祭司的节日就要到了。局时,摩揭陀国所有的人都要拿着精心置办的美食,到修行者那里去祭司。优娄频螺迦叶心想:“明天这个大沙门最好不要出现,不然他一显神通,所有的人就都会去供养他,我的供养就会少了。”佛知道优娄频螺迦叶的心念,果然在祭祀期间,佛陀一直没有出现。祭祀结束后,迦叶拿了些美,来到佛的住所看望佛陀:“仁者,怎么祭祀期间一直没见到你呢,你到哪儿去了?”“你昨晚担心我在信众面前施展神通,减少你的供养,所以我今天就独自一人去郁单越乞食了。”迦叶听罢,满面羞惭,同时又对佛陀的神通和德行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佛陀又展现了许多神通,终于折服了老迦叶的心。于是,迦叶率领座下的五百名弟子都皈依了佛陀。他的两个弟弟,伽耶螺髻迦叶和那提迦叶听说哥哥皈依了佛陀,也都率领座下弟子皈依了佛陀。

  6归无归执

  如来继续说道:“或者在圆明中,认为这个明应该是虚无的,于是灭掉一切造化,把永远的断灭作为唯一的真实,以此作为圣境界。因此堕入‘归无归执’当中,非非想天的那些虚空神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六种外道。以虚无为心,结成了一个空亡之果。”

  7贪非贪执

  “或者在圆常中,想要坚固身形,常住不衰,以此为圣境界。此人则堕入‘贪非贪执’,那些长命仙人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七种外道,执着于身命,立一个虚妄坚固的有形之因,得一个长久辛苦的尘劳之果。”

  一切众生,终究难逃一死。即使再想方设法地延长寿命,在永恒的如来性海中,也不过就像水面的蜉蝣一样,朝生暮死而已。我们却还执着在这点少得可怜的寿命中,去追求那点少得可怜的快乐。对此,佛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譬如有人被判了死刑,越狱逃跑。按着国法,越狱者应该放狂象踏死。于是,国王放出狂象追杀死囚。

  死囚见狂象追来,便躲入一口枯井。井下有一条毒龙张牙舞爪地要吃掉死囚,井的四边还有四条毒蛇虎视眈眈地盯着。惶恐之间,死囚抓住了一个草根吊住自己,这才得以维持生命。这时,却来了两只老鼠,一黑一白,它们不停地啃噬着草根。井上有一棵大树,树上有蜜,每天都会有一滴蜜落入死囚的口中。死囚于是日日等待着这滴蜜,因而忘却了忧患,不再求出枯井。

  三界就好比牢狱,囚禁着众生;狂象好比无常,无时无刻不在追逐着众生;枯井好比人间;毒龙好比地狱;四条毒蛇就好比四大,时时威胁着众生——四大的威胁,在外表现为种种zai 难,地震、水灾、火灾、飓风,在身则表现为种种疾病,脏腑病、血液病、发热病、呼吸病等;草根就好比人的命根,它脆弱地把人悬在人间;两只老鼠就好比昼夜,日复一日地减损着人的寿命。然而,人们却贪着那一点一滴的世乐,好比井中的死囚等着每天一滴的糖蜜一样,忘却了真正的大患。

  8真无真执

  “又穷尽行阴,灭尽生灭,对于寂灭的精妙还没圆满时,看到一切生命本来相通。于是留住尘劳,恐怕它消失殆尽。自己端坐在莲华宫中,变化出奇珍异宝,宫娥彩女,纵情娱乐。并以此作为圣境界,于是堕入‘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八种外道。以邪思之因,结一个炽心于尘事的果。”

  吒枳、迦罗又是谁呢?宣化上人说:“这个‘吒枳、迦罗’,怎么叫吒枳呢?‘吒枳’翻译成‘结缚’。结,就是用一条绳把它拴个结子;缚,就是用一条绳把它绑上了。这就言其用绳子把众生绑住了。‘迦罗’,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叫‘我所作’,就是我所作的,什么是我所作的呢?言其一切众生的这个结缚,这个不自由,都是我所作出来的,我教他不自由的。这两个外道天,他们这样的思想。那么这个修定的人,就成他们的眷属。”

  我们所贪恋的一切,最终都将幻灭。就像水泡一样,再美好也只是转瞬即逝,如何值得我们去贪恋呢?佛陀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他十分溺爱自己的女儿,一天到晚都陪在她身边。女儿有什么要求,国王都会千方百计地满足她。

  有一天下起了大雨,雨点落在地面的积水上,溅起了许多水泡。水泡在宫灯的映照下显得五彩缤纷。公主见了,十分喜爱,于是对父求说:“父王,我要用那些水泡做成花鬘戴在头上。”国王笑着说:“傻孩子,水泡这东西用手是抓不起来,怎么能穿成花鬘呢?”公主听后,撒起娇来,说:“不嘛不嘛,我不管!你要是不给我做出来,那我干脆自杀好了。”

  国王一听女儿要自杀,心中害怕起来,赶忙召集宫中的能工巧匠,吩咐道:“你们都是心思灵巧,技艺精湛的人,应该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吧!快给我取水泡,做成花鬘。做不出来我就处死你们!”

  工匠们听了,面面相觑,没听说水泡还能做成花鬘的。有一位老工匠却说他能做到。国王很高兴,连忙把他带给女儿。那位老工匠见了公主,就对公主说:“殿下!我不知道哪个水泡好看,请您自己捞好看的水泡,我来给您做花鬘。”

  公主于是走到积水边,蹲下身来,伸手去捞水泡。可是手一碰到水泡,水泡就消失了。捞来捞去,忙了半天,一个水泡也没捞到,公主终于厌烦了,于是转身跑回王宫,跟国王说:“父王,水泡虚幻不实,不能长久,我不要了。父王给我做一个紫磨真金的花鬘吧!真金的花鬘才永远都不会凋谢。”

  在识阴中留却尘劳的人,就如同捞水泡的公主一样,终究是要白忙一场的。因为尘劳中的一切,就像这水泡一样,用瑰丽的色彩,诱惑众生去辛苦地追求,然后又无情幻灭。只有如来藏妙真如性,才是那真金的花鬘,才是永恒而美好的,唯一真实的存在。

  9定性声闻

  “又穷尽行阴,灭尽生灭,对于寂灭的精妙还没有圆满时,专注于分别识阴的真伪、粗细和前因后果,只求感应,从而背离了清净之道。见到世间之苦,便求索苦的成因。断绝苦因,而证入有余涅槃,到此就停止不前。以此当做圣境界。于是堕入定性声闻之中,那些无闻的增上慢比丘成为他的伴侣。这是第九种外道。以圆精感应的心,成就趣向寂灭之果。从而背离了圆通,缠缚在顽空之中。”

  10定性辟支佛

  “如果在圆融的清净妙觉中,发挥深性,研究妙义,在这里立成涅槃,停滞不前,以此为圣境界。于是堕入定性辟支佛。这是第十中外道,以圆明觉悟的心,成就湛然明了之果。

  阿难!以上十种境界,都是中途成狂。因为迷惑,在未成就的时候,就心满意足,自以为得证。这都是识阴在用心交互的时候所产生的境界。

  众生顽迷,不自量力,境界现前,就随顺了自己的贪爱之心,而迷失了本性,把现前的境界当做了究竟的归属。自称已经证得无上菩提,犯大妄语,终堕无间地狱。或者别成声闻缘觉,无法进步。

  你们要继承如来的正道,将我所说的法,在我灭度之后,传示给末法众生知道,不要让众生误入歧途,错失了菩提路。

  这个法门,过去恒河沙数的劫中,像微尘那么多的如来,因此而开悟,成就无上道。

  识阴除尽,六根互用。在互用中,能入菩萨的金刚干慧地。圆明的精心,在其中发化。如同洁净的琉璃中,镶嵌着一轮明月。这样就超过了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直至等觉圆明,流入如来微妙庄严的菩提性海。圆满的菩提,终归于无所得。

  这是过去先佛世尊在楞严大定中,用智慧观照而发现的微细魔事。魔境现前,你能辨别,洗除心垢,不落入邪见,这样阴魔自然销灭,天魔摧碎无余,大力鬼神逃之夭夭,魑魅魍魉无隙可乘。直至菩提,一帆风顺。下劣的心得到增进,对于诸佛如来的大涅槃,不再迷闷。

  如果末世愚钝的众生,不知道禅定中的魔事,也无缘亲身聆听如来说法,只是自己修习禅定,你就劝他们一心诵持楞严神咒。如果不能诵持,就写在禅堂里,或者佩带在身上。这样,一切诸魔就都不能动他。

  阿难。你要奉持如来的教诲。这是十方如来最究竟,最彻底的修行法门,也如来最后的垂范。”

  五阴的本质

  阿难听罢,立即从座而起。对佛的垂示,恭敬受持,不敢忘失,然后接着问佛:“世尊,这五阴都是以虚妄为本,我等平常从未听过如来这么微细的开示。那么这五阴,是一起销除的,还是依次销除的呢?这五重阴境以什么为界呢?惟愿如来,慈悲垂教。”

  佛告诉阿难:“真如本性,妙明圆净,容不下生死和尘垢。乃至整个虚空,都是因妄想而起。这本觉妙明的精真,因为妄想而发生了有形世间,就如同演若达多以镜子中的幻影为真,而迷失了自己的头。

  妄想原本就没有什么原由。在妄想中安立一个因缘法,然后迷失在因缘之中,称其为自然。即使虚空都是幻妄所生。所以,因缘、自然都不过是众生的妄想计度而已。

  阿难。如果知道妄想的由来,可以说妄想是因缘所生。如果妄想根本就没有来由,又怎么能说妄想是因缘所生的呢!更何况连因缘都不知道,只推说一切是自然而然,那就更一无是处了。

  所以,阿难。我现在告诉你。五阴的本质,都是妄想。”

  色阴

  “就你这个身体而言。先是因为父母有爱欲的妄想,而产生你这个身体。你自己如果没有爱憎的妄念,也不能投身其中。所以是妄想延续了你的生命。

  正如我先前说过的,心中想起醋的味道,口中就有津液流出;心中想起登高,足底就开始发酸。然而,悬崖根本就没有,醋也并没端来,这一切都是妄想,而你的身体却能有所反应,由此可见,你的身体跟妄想都是同一类的。否则,口水怎么能因为妄想的醋味而产生呢!

  所以,你现前的色身,是坚固性的第一种妄想。”

  受阴

  “站在高处的这个妄想,能令你的身体真的感受到酸涩。所以,妄想为因,扰动你的形体,而产生感受。顺从它就觉得舒服,违逆它就觉得痛苦。这往来驱驰,或苦或乐的种种感受,是虚明的第二种妄想。”

  想阴

  “色身是被种种心念所驱使的。如果色身与心念不相干,怎么能被心念所驱使呢?种种行为,都是心生,身形总是与心念相应的。清醒的时候,心念产生行为;睡着的时候,心念就化成梦境。这摇动妄情的心念,就是融通性的第三种妄想。”

  行阴

  “万物的运动没有片刻停息,指甲增生,头发渐长,气力衰微,容颜易老,这些变化日夜迁流,谁曾觉察得到!阿难!如果这些变化不是你,为什么能迁动你的身体呢?如果这些变化真是你,为什么你察觉不到呢?这念念不停的迁变,就是幽隐的第四种妄想。”

  识阴

  “如果识性是湛然不动,恒常不变的。这个识性,在身体上表现为见、闻、觉、知。既然是恒常不变的,就应该不会被沾染。那么,为什么你在目睹一件奇珍异宝,日久岁深,逐渐淡忘后,忽然再见到它时,以前的情景还会记忆犹新呢!由此可见,这个识性是念念受熏的。它被沾染的次数多得根本无法计算。

  阿难。要知道,这个湛然不动,并不是真的不动。好比湍急的流水,看起来好像恬静,那只是因为水流太急,急得根本无法看到它在流动,并不是真的不动。如果这个识性不是妄想,又怎么会被沾染呢。除非六根能够开合互用,否则这个妄想没有消灭的时候。这串在你见闻觉知中微细的习气,就是虚无的第五种妄想。

  阿难!五阴是五种妄想所成。要知道这五阴的边界,色与空,是色的边际;触与离,是受的边际;记与忘,是想的边际;灭与生,是行的边际;入与不入,是识的边际。”

  佛法对世界的探讨,是通过对生命自身的体悟而实现,而科学却是从外在的物质入手,所以导致二者在描述世界时,所用的语言有所不同。五阴的本质,如果结合科学来描述,可以解释为:在那个最深层的现实——如来藏中,由于背离了自性的本明,去追求明了的内容,所以产生了“波动”。在明了对内容无尽的追求中,波动演化成了种种形态,于是由细到粗,分别产生了识阴、行阴、想阴、受阴、色阴。这个“波动”,就是如来所说的“妄想”。

  这时,我们再来理解如来藏与妄相的关系,就明白得多了。如来说,一切妄相既是如来藏,又非如来藏。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好比水波一样,你说,水波是水吗?如果不是水,没有水也不会有波;如果说是水,水中本来却是没有波的。妄相与如来藏,也正如水波和水的关系。一切妄相其实都是如来藏中的波动,没有如来藏就没有波动,所以说妄相就是如来藏;而如来藏中本来却是没有波动的,所以说妄相本非如来藏。

  这时,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真心到底在哪里,就豁然开朗了。其实一切都是我们的真心所产生的波动而已,心识和思维,身体和外物、乃至整个宇宙。这些波动的本体就是我们的真心。一点灵明,迷失在这些波动中,随着波动起起伏伏,就是在生死轮回中辛苦挣扎的众生;超越了这些波动,而回归波动的本体——如来藏,就是在无生无灭中自在永恒的如来。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接下来,如来继续给阿难解释道:“这五阴是重叠生起的。生的时候,从识阴开始。灭的时候,从色阴入手。道理可以一下明白,但事相上却还得次第消除。我已经用纶巾做结,给你讲过这个道理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个过程,用“波动”来解释,则更加直观。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使波动恢复平静的过程。而波动是不能一下恢复平静的。好像水波总得是在振动幅度越来越小的过程中,逐渐恢复平静的。

  《宝镜疏》中,又对顿悟和渐修有过非常形象的比喻:

  “譬如大海,猛风顿息,这是顿悟;波浪渐停,就是渐除。

  譬如婴儿,诸根齐备,这是顿悟;力量渐生,这是渐除。

  又如太阳,当空遍照,这是顿悟;霜露渐消,就是渐除。

  又如春笋,拔节顿长,即与母齐,这是顿悟;枝叶分放,节节而上,则是渐除。

  若只顿悟,而不渐除,则有解无行,执理迷事。若只渐除,而不顿悟,则有行无解,执事迷理。这都不是正修真三摩地。”

  接着,如来嘱咐道:“你要把这妄想的根元,明心见性的道理,传示给将来末法之中的修行者。令他们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的,而深深地生起厌离之心。让他们知道有真实的涅槃,而不再贪恋三界。

  阿难!如果有人,用遍满十方所有虚空这么多的七宝,来供养微尘一样众多的诸佛,你说这个人得到的福报多不?”

  阿难回答:“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有人曾供养如来七枚铜钱,死后都获得转轮圣王之位。何况现在虚空都已经充满。这些珍宝,就是数一劫也数不过来。所得的福报,怎么能有边际呢?”

  佛告诉阿难:“诸佛如来的话,没有虚妄。如果有人,身具杀、盗、淫、妄四种根本重罪,并且犯尽十恶,瞬息之间,经历此方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十方无穷无尽的无间地狱,无不经历。如果能在一念之间,将此法门在末劫中,开示给未学之人,此人的罪障,应念消灭。他所受的地狱苦因,则转变成极乐佛国。他所得到的福报,超越前面那个供佛之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乃至无法计数之倍。”

  全书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