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以戒为师 什么是汉传佛教的三坛大戒

以戒为师 什么是汉传佛教的三坛大戒


三坛大戒为汉传佛教出家僧人的受戒仪式,依初坛、二坛与三坛正授,分别得到沙弥(尼)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

  作为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除了要有崇信佛法的坚定信念和恪守清规的顽强意志外,首先必须经过佛教戒律中规定的程序。即在剃度出家后的几年或更长时间,履行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三坛大戒”的隆重仪式。这种仪式在设置有专为佛门弟子传戒的戒堂和戒坛的各大丛林举行。

  对于丛林的方丈和尚来说,称为传戒;对于求成者来说,称为受戒;各地丛林的传戒法会,在时间安排上有不同,或每年举行,或隔年举行,或三年举行一次。会期也各异,或春,或秋,或冬。

  传戒分为三级三次,称为三坛:即初坛传授沙弥戒,是事务最繁忙的;二坛传授比丘戒,是场面最隆重的;三坛传授菩萨戒,是教仪最神圣的。

  传授沙弥戒,从进堂到圆戒共需十余天,占整个戒期约三分之二,在三坛传戒中所用时间最长。这是因为传每一种戒,都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呈罪称量、登坛受戒等。同时,新戒对丛林规矩和传戒礼仪都很陌生,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学习演练。而在传比丘戒和菩萨戒期间,这些仪式可以相应省略,演练时间也可大为缩短。

  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必须受的大戒,是最重要的戒。受了此戒后才算是释迦佛子。受戒时必须具足一切条件,如特定的监察僧人(十师)、特定的受戒场所(戒坛)、特定的法会程序。这些程序有编签习仪、请戒开导、通白二师、教衣钵法、审戒忏悔、登坛受戒等。

  受菩萨大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大德释迦如来为汝等作得戒和尚,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为汝等作羯磨阿闍黎,大德弥勒菩萨为汝等作教授阿闍黎,大德十方一切如来为汝等作尊证师,大德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为汝等作同学等侣。传戒的仪轨没有初坛和二坛复杂,但也要经过乞戒、通白、开导、审戒问遮、开示苦行等,更必须如法授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


  (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

  (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三)相召佛子:序文有诸佛如是行,佛子亦如是。

  (四)舍财用轻:舍堕戒中,舍财后僧不还,犯轻罪。

  (五)识了尘境:妄语戒的见闻知觉的了别,通唯识义。

  戒有四科:

  戒法:圣人制教名法;

  戒体:纳法成业名体;

  戒行:依体起护名行;

  戒相:为行有仪名相。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戒的内容广泛,以止作二持摄尽。止持是约戒条,止一切恶,不该作者不作。作持是约体道办事,修一切善,诸如受戒、说戒、安居、自恣、忏罪等。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乘菩萨戒,不同小乘戒。声闻戒唯人得受,大乘戒诸趣通受;声闻戒有受有舍,菩萨戒有受无舍,是尽未来际受持。菩萨戒主要体现在三聚净戒上:

  (一)摄律仪戒,七众所受别解脱戒;

  (二)摄善法戒,奉行一切善法;

  (三)饶益有情戒,广修善法以利益众生。

  前二自利,后一利他,合为二利圆满。虽只讲戒,而与定慧相连。如把心停止,不起妄念,摄意业为定,详细观察思维,此应作,彼不应作为慧。如盗戒具三净戒:自不起盗心并防护为摄律仪戒;见有盗机而维护为摄善法戒,转告保护为饶益有情。其他戒也一样,一戒一行圆观解,具足一切行即为大乘妙行。

农历十月初三(2013年11月5日)是唐代道宣律师圆寂日。


  道宣(596~667),唐代高僧,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是南山律宗第一代祖师。道宣律师,俗姓钱,字法遍,16岁出家,先后随日严寺慧頵、大禅定寺智首学律。后住于终南山仿掌谷,建白泉寺,在此深入研究并弘宣《四分律》。后世尊为中国的律宗初祖。道宣律师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而中国的律宗也被称为“南山律宗”。

  是日,行使任何善业功德增长千倍!请大家多多诵经,持咒,放生,点灯,行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佛法的良药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得心性解脱,离苦得乐!

  道宣律师,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为南山律宗之祖。

  道宣律祖生于隋朝末年一个父母笃信佛法的家庭。在他十六岁那年用二十天时间背诵完毕全部七卷六万多字的《法华经》。因此奇事,在那个剃度需要严苛考核的年代,他被日严寺众长老比丘一致允许剃度。

  在道宣律祖二十六岁那年,在智首律师的指引下,他一个天赋异禀的佛门奇才,却难能可贵的用六年时光耐心听了二十一遍《四分律藏》。正是这样的德与才兼备的实修下,律祖写成了南山律重要的一部巨著《行事钞》。

  《行事钞》是一部把律学整理殊胜彻底的著作,且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少有的律学著作。而后,道宣律祖又分别撰写多部律学著作,且于终南山隐居数年。并于晚年七十二岁高龄在终南山创立如法戒坛。此戒坛引来无数大德绕坛,也有种种感应,天人齐赞叹。

  十月初三,宣祖在无遮大会中,天人接引而往生兜率内院。

  世寿七十二,法腊五十二。谥号“澄照”。

  唐.莲宗五祖

  新定乌龙.少康大师颂

  七岁绝未发一言

  发言即称世尊号

  一见善导西方文

  方知净土堪倚靠

  钱诱小儿念弥陀

  未久道路佛声噪

  念佛佛像从口出

  有谁闻见不依教

  出 生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华说:“这枝青莲华很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大师降诞日,青光遍室,散发着芙蓉的芬香。

  大师相貌庄严,眼碧唇朱,幼时不顽闹,经常含笑端坐,识者都认为大师有将相之态。

  大师长到七岁还不曾讲话,一日,母亲带他到灵山寺拜佛,问他:“认识佛像不?”大师忽出言回答:“这是释迦牟尼佛。”母亲听了甚感惊诧,知道儿子宿具善根,便令儿子出家修道。

  参 学

  大师十五岁受戒,学律五夏后,往江苏江宁龙兴寺听讲《华严经》与《瑜伽论》。

  唐贞元初,游学洛阳白马寺,见佛殿内文字屡放光明,仔细寻看,原来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大师又惊又喜,重又祝祷:“若于净土有缘,当更放光。”祷语讲毕,果然光明闪烁。大师睹斯瑞相,乃发誓言:“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尔后,大师往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大师的影堂,恭敬瞻礼,大陈荐献。倏见善导大师遗像升于空中,对大师说:“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

  教 化

  大师南下到江陵,路遇一僧对他说:“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说完,倏尔而隐,闻见香光往西而去。大师到新定,人未从化,大师乞食得钱后,诱奖儿童说:“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给你一钱。”众儿童为钱故,争相而念。几个月后,念佛儿童剧增,大师又善巧引导,念十句佛号给一钱。如是经过一年的劝化,新定地区大小贵贱念佛者,盈满道路。江浙念佛兴起由大师始。

  大师见机缘成熟,便于乌龙山启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午夜行道唱赞。每逢斋日,有三千余人云集。大师登高座,令四众弟子望其面门,即高声唱阿弥陀佛。每念一声,口中即出一佛,连诵十声,则出十佛,若连珠状。大师对大众说:“汝见佛者,必得往生。”众弟子听到这个授记,欣喜异常,念佛更勤。亦有少数未见者,悲感自责,因而加倍精进念佛。

  往 生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初三,少康大师预知时至,召集弟子作最后的嘱示:“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汝曹此时见我光明,真我弟子。”语讫,放光数道,奄然而化。尔时,天气陡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变白。大师的灵塔建于州东台子岩,后天台韶国师又重建塔,后人称为后善导。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