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德经》:真正彻悟这两条天规,好运增多,福报不请自来!

《道德经》:真正彻悟这两条天规,好运增多,福报不请自来!

道德经

真正彻悟这两条天规,好运增多,福报不请自来!


道教


老子《道德经》阐述的都是天道规律和世间法则,当你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手足无措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读,真正领悟其中蕴藏的深意玄机,并身体力行之,往往境界突飞猛进,人生别开生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一、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语出《道德经》第七章


正是因为不存私心,反而可以成就自己。

人呐,有的时候真是太自私了,总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好像自己什么都应该拥有,而别人就不应该得到,别人如果拥有了就会莫名的难受;自己渴望得到却失之交臂的,如果被别人拥有了,就会非常的嫉妒,这是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也是非常真实的一面。

归根结底,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总是处处为自己谋求利益,如果别人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发生冲突,就会抵触对抗,甚至诋毁攻击,这样的想法会把一个人害死的,使其降低到一个很低的维度,很低的频率,限制住他的格局,永远都不会有什么突破,人生境界也就那样了。

人真正要实现突破,就必须让自己上升到一个高的维度,在小范围小圈子里面,再怎么折腾,所达到的高度都是很有限的。

要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平台,就只有把自我放下,放下心底念念不忘的那个我,放下私心。才能客观公正地做人做事,站在客观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你的收获必将无法比拟。

只要你想明白了这一点,你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这个思维很重要,总想着时时刻刻维护自己,总想让自己得到占有,而别人就不能和自己抢,怕自己付出,怕别人得到,有这种想法的人,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发展的。

老子说,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无私之人,才能拥有更高的纬度,只有把私心放下,不再一门心思的只是为自己谋求,开始为别人着想,愿意为别人提供便利和帮助,为别人提供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会越多。



二、死而不亡者寿。——语出《道德经》三十三章


不会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消散,才是真正的长寿。

有人说,这个我知道,就是说一个人虽然生命终结了,但是思想可以永存,就叫做死而不亡。

这样理解根本就是错误的。

怎么理解呢?所谓的思想或者精神,都是执念而已、妄想而已,思想可以永恒吗?别逗了,思想是谁的,还不是人的?

人的思想,再怎么光辉,也是有局限性的,对错咱不先说,人的思想仅仅存在于人类,再优美的曲子,对牛弹琴也是白费功夫,而宇宙万物,大千世界,有数不尽的未知的维度以及不能认知的存在,而低纬度的生命,根本无法理解高纬度的世界,如同蚂蚁不能理解人类一样,所谓思想,只存在于载体之中,是相对的,是刹那杀灭的。人的思想,对于蚂蚁而言,压根就不存在,更不要说永恒,同样,人类的思想对于更高维度的生命而言,不过就是蚂蚁观世界而已。

蚂蚁是不知道人的思想的,人类的思想也无法达到更广泛的维度,所以只能是片面的,相对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是永恒的,事实上,很多科学定律也正在不断的被修正与推FAN,人的认知是无止境的,宇宙浩瀚无边,而人类存在一共才多少年?连人类都不可能永恒,更不要说人的思想了。

那么什么东西是真正的死而不亡呢?只有大道!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的意思是,让我们放弃人为,做到无为,放下二元对立,回归无极大道。放下主观感受,遵从客观规律,放下人道,回归天道,这才是真正的长寿。精神思想其实都是昙花一现,只有大道永恒。

那么大道在哪里?其实就在你我身上,人心死,道心活。妄念灭,正念生。一念清净,安住本心,妄心就可以不生起,不生起也就不灭掉,真正能达到这个境界,并且常驻的人,世上并没有,但是这个境界是真实存在的,不生不灭,就是无始无终,就是无极,就是湛然常寂,是真正的死而不亡!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体,就是我们的主体,是生命的本源,就是真我,就是自性真如,不失其所者久。意思就是不丢掉自性真如,才是长久。外在形象和客体可以消失,但是本体和规律永远存在,这就是死而不亡,这才是真正的寿!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