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真正的强者:低处渡己,修养身心;高处渡人,为他人撑伞!

真正的强者:低处渡己,修养身心;高处渡人,为他人撑伞!

真正的强者


低处渡己,修养身心;


高处渡人,为他人撑伞!

道教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人生短短数十载,往往是顺境与逆境同在,幸福与苦难同行。

糊涂的人,在顺境中享乐,逆境中消磨,幸福中放纵,苦难中沉沦; 却少有明白人,懂得在顺遂时修心,落魄时蓄能。

真正的强者,并非是有出神入化、颠倒乾坤的本领,而是能守住自己的心,低处渡己,高处渡人。


低处渡己,修养身心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这一生,难免有孤独落魄时,身后无山可靠,周围无人可依,这个时候只能修养自己的身心。

“竹林七贤”阮籍,在他三岁时,父亲便去世,留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他从小便立志,要做项羽、刘邦那样的济世英雄,却因官场上那些道貌岸然、不守规则之人而气愤。

他哭过,骂过,醉酒过,但心中的苦闷与绝望并没有因此宣泄,反而越发痛苦。

最后,他只能开始潜心创作诗词,以此来治愈来自心灵的伤痛。

在不断地潜心创作中,阮籍最终走出了阴霾,用二十八首咏怀诗来洗涤心灵。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阮籍一样,能在磨难中坚强,苦难中自渡。

生活艰难,世事艰辛,我们无法逃避,也无从回避。

但若任由自己深陷其中,向下沉沦,难免会身心交瘁、精疲力尽,从而失去继续攀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要知道,身在低谷,无人可靠是常态,懂得自我救赎,才是破局之道。

正如《送你一匹马》中写到:“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身处黑夜,与其等待他人相助,不如独自摸索前进,待到时机成熟,便可重获新生。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有了低处时的默默蓄力,才能有来日的出类拔萃。


高处渡人,为他人撑伞


《旷怡亭口占》中有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这世间最好的修行,莫过于见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还能不忘释放善意,向他人施以援手;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困顿,仍有一颗悲悯之心,帮扶他人。


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虽名扬天下,但却极少为人写字。

一次,他散步路过山阴城桥,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桥上叫卖。

竹扇很简陋,没什么装饰,也少有人问津,老妇人十分着急。

王羲之上前自顾提起笔,在扇面上留下五个大字,惹得老妇人非常生气。

王羲之却告诉她说:“您只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说完便离开了。

老妇人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话去卖,不想众人知道后竞相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王羲之的举手之劳,但对于老妇人来说,却是帮她解决了一时的困境。

在生活中,谁都免不了有山穷水尽、落魄潦倒之时。

面对他人的困顿无助,我们不妨伸手扶一把,既是为他人解决了难题,也是为自己赢得了美誉。

看过一句话:“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你为别人撑的伞,都会化作来日躲雨的屋檐。”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小小善举,便能为他人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顺遂无虞之时助人,在力所能及之处渡人,来日定会化作我们成长的养分,增添我们生命的厚度。

《西游记》里说:“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人海茫茫,人的命,天注定,我们所遇到的人,都是来渡你的,有人教会了你如何去爱,有人教会了你如何看清人心。

人生在世,酸与甜,苦与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顺时坦然,逆时淡然,才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最好方式。

这段旅程,有风雨坎坷之时,也会有鲜花掌声之日。

弱者往往沉坠在了黎明的前夜,而强者却撑到了天明。

其实,无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养分。

试着从中汲取营养,笑对一切,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才是幸福人生的最佳答案。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在生活这场苦旅中,一边感受,一边完善;一边磨砺,一边成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