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训:心中有尺,做人有度;心中有度,知足常乐!

古训:心中有尺,做人有度;心中有度,知足常乐!

古训


心中有尺,做人有度;心中有度,知足常乐!

道教


生活,更多的是三餐与四季的平凡恬淡、心满意足。

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最大的灾祸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

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是否知足。

在越过越漫长的日子里,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越来越难幸福。

其实快乐很简单,知足就好;其实幸福很简单,适度就好。


心中有尺,做人有度


一个人越成熟,越能发现一个道理:现实中的很多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现实中的很多人,往往不是非善即恶,非敌即友的。

所以,如果我们单纯用“对”和“错”去判断事情,总是有失偏颇的。而把握好其中的“尺度”,远远比分清是非对错要重要的多!

中国人万事都讲“度”,一个“度”字体现了中国人最大的智慧,浅尝辄止的意思是程度太浅,无法使事物发生根本改变。

但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这又在教导我们:凡事过了那个度,就会朝对立的方向发展。所以才有了急流勇退、凡事只求八分圆的说法。

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分的清是非黑白,而是在于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不偏不倚,时刻都能找到那个平衡点!

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凡事过则损。

只有把握好人生的尺度,明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知趣的人,做事进退有度,懂分寸,说话得当,做事得体,不强求别人,也不为难自己。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相处之道,应淡如菊。用适度来维持关系,我们才能拥有最大的幸福。


心中有度,知足常乐


有一回梁实秋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躺了很久,昏昏沉沉,不知年月。

后来病愈出院,刚出大门,阳光就刺得他睁不开眼,只好以手遮挡,才适应过来,又听到鸟在树间跳跃,叽叽喳喳,走在路上,街边店铺热热闹闹,左右行人熙熙攘攘……

他不由打心底生起一阵欢快,觉得格外亲切、新奇。

懂得知足的人,眼之所见,都是风景。

看山有山的巍峨,看水有水的温柔,看月有月的明澈。

快乐其实很简单,无非四件事,睡在自家床上,吃父母做的饭菜,听爱人说情话,跟孩子做游戏。快乐不在别处,就在你身边。知足,就是幸福。

杨绛一百岁时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只有一生,追逐太多欲望,只会身心疲惫。幸福,来自于心灵的知足;快乐,来自于精神的富有。

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愿我们走过半生,以“适度”维关系,想要的都拥有;以“知足”去放下,得不到的都释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