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术语解释

佛教术语解释

佛教术语解释


1.安那般那︰一种注意吸气呼气的修定方法。

2.三摩地︰心专注于一境。

3.奢摩他、止︰禅定的修学。借着专注于某一固定的情境以培养深刻的禅定。

4.识︰心的认知功用。能了别六根门上六尘的生灭。

5.漏、染︰心的贪、瞋、痴。

6.痴︰心的染污,使之不能清楚地见到无常、苦、空。

7.八正道︰佛教通往清净和解脱的道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8.元素︰通常指地、水、火、风四大。

9.无我、空︰没有自我或灵魂;没有一个独立的「主体」或「自我」在经历一切的变化,我们祇是一种变迁的过程。

10.受︰触境所起的愉快、不愉快、中性的感受。

11.四念处︰四种觉察处,它是我们整个的经验,必须去注意以培养内观智能。(1)身体和物质元素。(2)感受︰苦、乐、不苦不乐。(3)心。(4)法─所有心的现象,像思想、情绪、贪、爱。

12.四圣谛︰佛陀的基本教法︰(1)苦的真理。(2)苦因的真理─执取和贪爱。(3)苦灭的真理。(4)灭苦之道─八正道。

13.贪︰一种心法,会使心去执取或黏着一个情境或经验。

14.瞋︰一种心法,使心讨厌或攻击所缘的情境。

15.无明︰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

16.无常︰所有现象的本质,即有生必有灭。

17.毗婆舍那︰清楚地洞察;专注于身心现象的本质以了解其实相。

18.极微︰物质原子中最小的粒子,一直在运动中。

19.业︰因果法则,说明身心世界里种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20.色︰由四大所造的物质世界。

21.行蕴︰在五蕴中,指与识尘有关联所产生的造作力以及其它心的作用力。

22.心︰意识以及染覆于意识的各种心法。

23.念︰心的一种特质,它能不迎、不拒、不惑地注意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

24.涅盘︰不再受制于身心活动的一种彻底的清凉状态,也指从贪、瞋、痴中解脱的心境。

25.想︰心的特质,接收、认知情境。

26.轮回︰所有身心现象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世界,且不断在变化当中。

27.处︰六种根尘相应处︰(1)眼对色。(2)耳对声。(3)鼻对香。(4)舌对味。(5)身对触。(6)心对法。

28.相︰由心专注所生之影象。

29.苦︰一切生灭变异现象基本的不坚固,难以满足的特性。

30.戒︰原指遵守特定的道德戒律,更深义为在世间的行为无贪、无瞋、无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