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要充满信心

我们要充满信心

我们要充满信心


净空法师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句经文,学人往往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到如来地都不能放松,依然是很认真努力学习。什么原因?大乘经教字字句句都跟法性相应,法性无量无边,深广无际,这是学人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学佛要想有成就,首先要有耐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开悟之前绝不轻易换个法门来学,这是最大的忌讳,一定要一门深入,入到一定的深度,就豁然大悟!悟后就可以起修,悟后不管看什么经,看什么文字,听什么人讲演,都得利益,不受其害。为什么?能转物!「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有这种能力,可以把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变成大光明藏。所以,迷有生死,悟就有涅槃,生死即涅槃,生死、涅槃原本不二,要问这个境界有没有彻悟?给诸位说没有。如果真正彻悟,生死、涅槃二俱不可得,这是真正彻悟,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

佛法在哪里?无处不是,无时不是,一切依正庄严无有一物不是,真的见性了;见性,真的把宇宙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生死、涅槃没有了,你还怕什么zai 难!zai 难有没有?凡夫有,也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的人有,离妄想、分别、执著的人没有,这才叫究竟解脱。这个时候自己的身心跟大宇宙融合成一体,心就是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身就是无量无边的刹土、众生,我们的身跟整个宇宙合成一体,哪里有生灭!哪里有涅槃!这是入到真实的境界。诸位要记住,初信位的菩萨,智慧见解跟佛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烦恼习气没断,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这一生中要想入佛知见,做得到做不到?那得看你有没有缘分,有缘分,遇到真善知识,也遇到有好的修学环境,行,有可能悟入,虽悟入就是烦恼习气断不了。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烦恼习气虽然断不了,一定伏住。为什么?智慧起作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跟人计较,这就是伏烦恼!

你有智、你有定,你的戒定慧有,力量不足,就是不能够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你没有这个力量。所以,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还在,你自己还是凡夫,不是初信位的菩萨,你的知见跟初信位的菩萨没有两样,甚至跟信解行证的菩萨也没两样。我们就要向智者大师学习五品位往生,五品位往生,末法时期九千年,我想都靠这个方法往生净土,这真的叫「带业往生」。智者大师在唐朝初年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我们读了他的书,充满了信心。

五品位第一个条件就是正知正见,你对宇宙人生、森罗万象的看法决定没有差错,虽然没有入境界,对于森罗万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这种知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五品第一个是「随缘」。随缘是什么?没有执著、没有分别。第二个是「读诵」,每天读诵大乘,第三个是「为人演说」,第四个「兼行六度」,第五个「正行六度」,我们可以做到,我们一定要做!智者大师给我们的示现恩德太大了,对于末法九千年的众生,这个示现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我们知道这一生决定得度。


摘自净空老法师宣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317卷)【摄论等就初教】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