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人的毛病!对照下有你吗?

修行人的毛病!对照下有你吗?


修行人最大的毛病,就死在六个字上:说的到,做不到。所以道理尽管一条条,比如说,要谦卑,要慈悲,不要发怒,要柔和,要看破,要放下。讲的道理一套套,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呢,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做不到。知道发脾气不好,可是就控制不住,知道要谦卑,但佛说的,有势不临难,就是说有些能耐后,人不表现一下,很难。为什么做不到呢。

  这个问题,要从楞严经找到答案。楞严经中有八个字,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佛和凡夫的区别,就是佛的心能转物,而凡夫不能。那物是什么,我们知道外界的,都是物,但最大的物,就是这个身体。人的身体,你要转动它。你就是佛了,就成就了。

  其实,人对色身的研究太少了,修行是借用这个身体来修行的。好比说我们开车,你开车去北京,你要熟悉他的性能,这样子比较好。有的车,很会颠簸,有的车就不会。这就是性能不同。会颠簸的车,要怎么修,你这样子开起来比较舒服。也好比说,这个色身,他的性能是如何的。我们要怎么样去转化他,这样比较能够方便入道。

  中国有句古话,学佛要学金刚经,学医要学黄帝内经,学道要学道德经。这三个都称为经。可见他的重要。古人又说,以医入道。学医的人,比较容易入道。现在人常常把黄帝内经看成是养生的书,这个就是小看了黄帝内经了。说实话,黄帝内经是一本让人修行的书,也就是说,修行人最好能懂一些黄帝内经,这个样子比较好。

  比如说谦卑,如果声音比较沙哑的人,是不够谦卑。谦卑的人,声音就会如洪钟。这个也是色身对人性格的影响。那肩膀很高的人,脾气就比较大,火气就比较大,因为他胸口有一股气,没有沉下去。你去看虚云老和尚的照片,他的肩膀是很下垂的。看人时,眼睛从来向下,时刻在定中。这也是打坐后会呈现的境界。所以佛家要念佛,要打坐,是为了转化这个色身,色身没有转化,要修行,很困难。

  楞严经说的,佛就是心能转物,那凡夫呢,就是心被物所转,也就说心被色身所转。人的色身和心,是一不是二,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证道歌说的,幻化空身即法身,要是没有这个色身,我们的法身慧命,如何彰显?所以说,色身同样很关键,而且修行人一定要学会能转化色身。

  人的性格,都由色身可以看出来。那命运转化了,色身也会跟着转,而转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气质的转化。人的相貌转化是一点,最重要的,是气场的转化。这个人很慈悲,慈悲是什么,是一种气场。你看虚云老和尚,老虎来皈依他,也不会害他,老虎还能当他的护法。还有白狐也来皈依他。那老和尚是怎么跟动物沟通的,能听得懂动物的话吗?最重要的是靠什么?就是两个字:感应。

  人和动物能有感应,这个就是气场的沟通。所以说,没有障碍的。人不仅可以跟动物沟通,也可以跟鬼神沟通,甚至跟植物沟通。靠的就是感应,感应来自哪里呢。来自慈悲。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重要,家家户户都要供养,而且有求必应。这个应,不是说你求什么,菩萨就满足你什么。而是说你用慈悲,一定能跟菩萨沟通,感应。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尽管学了许多知识,但色身没有转化,那个都是思维层面的东西。修行要从心开始,同时付出行动,去转化这个色身。为什么每天都要念经,修行要吃素,要念佛。不要起嗔恨念头,要起忏悔心,就为了扫除我们内心的尘垢。色身和心是不分开的,是一体的。色身就是心的转化,是善心还是恶心。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这就是业力都不同。

  所以说,修行很难,要点滴做起,又人说,心好就好了。这句话是对的,但很多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说,这句话又是骗自己的。那要怎样呢。还是多拜佛,求观音菩萨指点,把这个业障身转化过来,为佛的福德智慧身。所以说,拜佛,诵经,做善事,这些事相的修行,是很关键的。越是开悟的人,越是重视这些事相的修持。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说,我不用修持了,我开悟了,那就很危险了。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

  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又说:‘你们看,螟蛉无子,每次拣选小虫,放入黄土块中,天天对小虫嗡嗡价响,你们知道,它在说个什么?它在与小虫说:你要像我!你要像我!就这样把别人的小虫,化成自己的子嗣,一出块垒亦成螟蛉。我们念佛修行,当学螟蛉,专心一意,超凡入圣。每天摒绝根尘侵袭,天天念佛,念的是我要像佛!我要像佛!日后功大成熟,当来必定成佛!’

  “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 ——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二、

  1、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2、我们的心要如何转境呢?就是多念佛。常将阿弥陀佛念在心头。念佛法门普摄群机,不论上根或中下根的人都可以修,不识字的老太婆也可以修,但看信心如何!千万不要小看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大乘法,要念得好是不简单的。印光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念得好,成佛有余。”不要烦恼没有时间修行,若能行住坐卧随时都在念佛,就是修行。

  3、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4、我们都是带业来受轮回的,所以病苦多的人,如果能明白这是业障的话,就应该从今以后不杀生,多念佛,业障自然会渐渐消除。

  5、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6、行住坐卧都要念佛。如果我们定下心来念,便可察觉到我们的心几乎整天都在外头奔驰,攀缘外境,没有观照在阿弥陀佛上。如果没有收摄身心,被外境转走,必然是生死轮回了。

  7、念佛才是真正清净、正当的一条路,是往生西方的路。大众同声念佛,一心专注在佛号上,就能到西方。不须买票搭飞机,西方法船是无色相的。

  8、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佛号,甚至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到了这个时候,自然心不贪念,意不颠倒,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这是关系生死大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持戒是六波罗蜜之一。戒律在三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我们身、口、意的过失。修行必须依循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持戒是修行的第一步。佛陀即将入涅槃时,阿难尊者问佛:“当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我们应以何为师?”佛陀郑重地告诉出家、在家弟子:“以戒为师。”所以,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所有修行法门都由戒律这条脊柱来支撑。在这一点上,出家众和在家众都一样,没有例外。

  守持戒律能帮助我们根除昏暗迷惑的习气,清净心之染污,在此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才能够培养发展,就好比大地支撑着所有的高山、大海。戒律也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思想提供了规范和标准。如果你能够戒律清净,你的生活就会比较祥和、平静,不会有忧郁。所以,持戒也是你保持正面情绪和抵抗负面情绪的盾牌。

  戒律包括别解脱戒(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尼戒、比丘戒等)、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别解脱戒最主要的是要戒除十不善业。十不善业之中,杀生、偷盗、邪淫三者,属于身不善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四者是语不善业;贪欲、嗔恚、邪见三者为意不善业。

  不论受了什么戒律和誓言,都要小心谨慎地持守,要象保护眼睛那样小心翼翼。但是,现在社会很复杂,外在的诱惑太多,顺缘少,违缘障碍多,对一个修行人而言,要保持戒律清净很难。所以受戒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而定。

  居士五戒是佛弟子受持的基本戒律。作为在家居士,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先受其中的两条、三条戒,或至少从“不杀生戒”开始,逐渐增加戒律。

  持戒有一个过程,起初持戒容易犯戒,随着修行的进步,持戒越来越容易。圆满的戒律是需要时时观照,用清净、离于自大骄慢的方式来持守的。持戒过程中,如果无意中犯戒,要即时在佛前忏悔,不可过夜。如果没有佛像和佛堂,你可以在前方虚空中观想上师与十方诸佛菩萨,在他们面前忏悔,念“无垢忏悔续”或“百字明咒”。我们要用强烈的后悔心去忏悔,同时有勇气发愿以后要受持戒律清净。

  有些人认为持戒很难,不如不持。但是,如果不持戒,同样有过失,同样要承受因果业报。

  佛陀说过:在这个末法时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条出家戒,其功德也大过用数量如恒河沙中的沙粒那般广大的食物、饮水、华盖、油灯和花鬘来供养一百万个佛的功德。受持净戒的人受世人所尊敬,龙天所护持,诸佛所赞叹。能消灭一切恶业,增长一切善根,成就一切功德,庄严一切道果,不坠恶道,常生善趣,乃至永了生死,究竟成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有没有被修行麻醉?

 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

  “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重重打下去!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

  首座和尚大为不解,忍不住询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为何您不打他,却来打我?”

  方丈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都在用功,你却坐在这里打妄想!

  “啪!”如果这一板子打在你身上,你会作何感想呢?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这些“功课”,就是在精进,就又向着解脱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和人争辩是非;一边念经打坐,一边妄想纷飞;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可遇到事情还是着急上火,半点亏也不肯吃。“本性毕露”,却还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训、数落别人。

  以为自己在“修行”,在“精进”,实质却徒有其表,内在没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外在的形式或功课不重要,重要的是觉知每个起心动念。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骂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之中。保持精进心,而不是陷入惯性的生活模式,被其麻醉而不自知。

  修行的核心是修心,通过修心外化为言行,这才是真修行。别让修行麻醉了我们,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不自欺,不欺人,老实用心!

  修行者,即非修行,是名修行,行起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