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为何我们活的不快乐

为何我们活的不快乐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

  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

  一旦分别执著,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真正令你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心魔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治方法,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既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内在的魔王。他阴险地藏在我们心里,轻易发现不了其踪迹;他时时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摧残我们非常方便。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就像奴仆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不断遍尝着各种苦楚。

  但极为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谁在捉弄自己,所以想要灭掉他,可以说难如登天。

  有多少傲慢、贪心、吝啬、嗔心、愚痴,你就有多少苦

  魔王躲在我们心灵最深处,不断射出的五支箭,也叫“花箭”。它表面上看去相当吸引人,令人不禁心向往之,可一旦射中了我们的心,就能引发令人颤抖的大苦。

  所以,这五支花箭,又号称魔王幻变出来的五大魔。对此,我们应细心辨认,不要掉以轻心。

  能把我们扔到很低贱地步的,叫傲慢魔鬼;

  对男人或是女人,乃至外境一切美妙的色、声、香、味、触等,生起爱念,内心因此而受到束缚,这叫贪心魔;

  可以把我们引入三恶趣的,是吝啬魔;

  将自己和别人的善根全部摧毁的,是嗔心魔;

  对别人生起竞争心,希望他不要得到名声财富,嘴上也经常对他说是道非,这叫嫉妒魔。

  无始以来,这些魔时时刻刻都在损恼我们,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若能早日认清这一点,相信不管是谁,一刹那也不愿与这些烦恼大敌共处。

  当然,这五大魔的首脑,就是魔王——愚痴魔,只有睁开了智慧的双眼,才能完全摆脱他的诱惑。或者,还可以先用智慧宝剑把魔王的五种幻术全部斩破,这时魔王只能乖乖就擒,无力反抗了。

  因此,不管显宗还是密宗,最根本的就是要证悟心的本性,如此一来,所有魔众才会无所遁形,自然而然消失。

  贪也是白贪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引生贪欲的外境,若去观察其本体,不过像水泡一样没有实义,又有什么可贪的呢?

  外境既然无实有,再往内观察自己的心,它也同样不存在。尽管我们生起的每个心念,看似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但若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它是刹那性的,当下生、当下灭,本体犹如虚空,了不可得。

  既然所贪的“境”不存在,能贪的“心”也没有,那又岂能生起贪心!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贪心根本不存在,为什么我仍在贪执呢?”这确实令人非常遗憾。因为凡夫被无明所障蔽,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往往当成了真实不虚,进而不断产生执著、烦恼、痛苦……说白了,这完全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当然,明白了贪心是空性的,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还要证悟。就像一个人只是理论上懂得了怎么开车,却从来没付诸行动的话,那不叫真正会开车。

  证悟的方法,在佛教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中观的方法来推理、观察,也可以用大手印、大圆满的窍诀,借助于上师的加持而现见心性。但不管用哪一种,大家务必要牢记:一切法在究竟上虽然是空性,但对空性也不能执著!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道我们这一颗真心是本来具足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大修行人,你就知道怎么下手。

  你看到善、恶,你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善,引起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你嫉恶如仇,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

  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所以,真心才是修行的依据,你修行用错了方向,会很惨,会很麻烦的,你每天都在重复情绪的高潮、低潮,看这个人对、看这个人坏。

  真正持戒的人,是不会看众生的过失的,现在修行人有一个通病,比如说我今天练不倒单,他就觉得自己很不得了,我练这个不倒单,然后看到别人倒单睡了很久,就认为:你这个业障深重,你要像我这样不倒单!

  诸位,不倒单本来是要破除五阴,降伏自我,超出现三界的,真心是无心,真心无念、无相、无住,可是现在练不倒单,却拿这个不倒单来骄傲自己,就卡在一个有不倒单而变成自我安慰、自我高超,变成是法不平等,有其高下。

  诸位,我们今天日中一食,很好。你今天不倒单,师父赞叹你;你今天日中一食,我也赞叹你;但是千万记住,所有的修行,包括持戒清净,都是为了降伏自我,不是跟别人比较,比较是生灭法,降伏自我是清净法,修行一定要弄对方向!

  所以,真修行人不见众生过,若见众生过,自非却是左。因此,真正进入修行状态的人,所有的过失,都在内心的起心动念,真修行人,只会看自己的过失,只会冷静检讨自己的过失,不会去看众生的过失。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为什么要广度众生呢?因为无量众生是我们过去的父母,现在正在苦难之中。我们想起爸爸妈妈过去对我们的恩情,真不忍心他们在地狱中受苦啊!过去他们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恩德,但是由于被无明业力所牵缠,分布在各道中受苦。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父母的恩有多少,在《父母恩重难报经》里说有十种恩德。

  最后一句“命尽始分离”,命尽真的是分离了吗?我超度很多人的祖先,有的借着别人的嘴一上来就问,我儿子、女儿还好吗?活着的就更不用说了,年纪已经很大了,儿子也很大了,他还在愁自己的儿子,担心他的工作,担心他的家庭关系。我说,你不要担心他了,你都八、九十岁了,你就好好收心念佛吧!他还来日方长呐!当然,有的儿女也有早死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真让父母心碎啊!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恩情犹如阳光一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就这样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悠悠寸草需要三春阳光的抚照,同样,如同悠悠寸草般的孩子之心怎样来报答像三春阳光那样的母亲的恩情和关爱呐!为什么叫“三春”?古人把春天分为三春:农历正月是孟春,二月是仲春,三月是季春。季春的阳光是和煦、温暖,使人周身舒畅的。

  报父母恩咒: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这个恩是真实不虚的。这一点点文字哪里写得出那么多恩呢?不要紧,大家都有感受,尤其是已经为人父母者更能感受这点。你怎么爱孩子?再多的文字描写也不为过,但是言不在多,点到就够。爸爸妈妈由于顾惜我们至今还在轮回,所以我们要发大的心救度他们,转小向大发起菩萨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