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第七识、第八识到底存在吗?

净界法师:第七识、第八识到底存在吗?

 
问:诸大乘经论,皆云:「万法唯是一心」,此中云何列八?

净界法师答:八识,诸位,它不是八个自体。不是说你有八个心,不是这个意思。你的心还是只有一个,只是就着它的分工的作用,哪一个识负责什么,哪一个识负责什么,从它的作用安立了八个,不是说你有八,不是你一块心切成八块,不是这样。那么现前一念心识,根据它的作用分成八块。当然我们前面一再的强调,你必须把心识分成三大类,异熟、思量、了境,这个是最好的分类。那么这个目的为什么要开出八识呢?因为我们从八识的差别作用当中,来观察缘生性空,悟入一心实相。八识的目的,只是告诉你一个概念:所有的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这和笔者的认知是一样的。

  对于第七识和第八识,自古以来教内就有两派,认为没有,和认为有。

  到底有没有?

  其实如果弄懂七识、八识的性质后,就不存在有没有这个疑惑和矛盾了。

  七识、八识,并不是像前六识一样,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可以指认的物件。比如眼识,使我们看见东西,耳识,使我们听到声音……这样人们就可以肯定它们是存在的。而七识、八识并不是如此概念。

  前六识造业,落谢下种子,每天我们都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种子,有善、有恶,加上无量劫来的种子,那真是无量无边。这些种子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给它取个名字就叫阿赖耶识,也即藏识,也即仓库的意思。好似你把一些玉米堆在地上,然后上边盖上遮雨布,说这是我的仓库,可以呀。仓库是指这暂时的集合而已。一旦把玉米拿走,遮雨布收起,仓库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金刚道后异熟空”。

  因为阿赖耶识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识,只是一个集合,那么它的性质就随着里边的东西而转变。仓库装垃圾,这就是个垃圾站,仓库装粮食,就是粮站,仓库装珠宝,就是宝库。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说阿赖耶识是染净合体,是清净本性和无明妄心的合体。

  七识,也不是一个具体的识,它是含藏在前六识当中,是前六识的一个本质因素。

  当人通过前六识起心动念造业时,里边都有一个“我”的因素:我看到、我听到、我吃到、我想到,等等。那么每一颗落谢的种子里边,自然就有一个“自我”的因素。将来这些开花结果时,也必然就会有“自我”的因素,这就自然形成了对自我的执着。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就把这个自我的因素冠名为末那识,排名老七。

  冠不冠名、排行老几,其实都无所谓,而自我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同时也明白了,如果起心动念没有“我”,那么存入仓库的种子也就没有“我”的因素,也就无所谓末那识了。没有了“我”,轮回自然也就消失了,因为轮回的前提就有一个“我”从前世到今生到来生;没有了“我”,分别、妄想的第六意识也就没有了生出的根,也就自然枯死——这就是阿罗汉的境界呢!当然大乘的修法不是掐死第六意识,而是转换,喜欢分别、妄想的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

  修行无非就是做这个工作:当你看到外境时,凡夫是生出贪嗔痴,二乘人是不理它、关闭前六识,大乘修行人则是正视它、观照它、看破它、放下它。婆子烧庵公案说的就是这样三个阶梯。

  修行,就是在修第六识和第七识,六识、七识转了,前五识、第八识自然跟着变,所谓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因为我们凡夫开始修行,是不可能直接修前五识与第八识的。因为前五识所见为现量,而第八识呢,只有到法身大士的阶位才可以觉察到。所以凡夫只能是两个选择:第六识与第七识。中下根机的,从第六识修,比如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以及诵经、念佛、拜佛、放生等等,这是绝大多数人要走的路,而上等根机的,比如慧能大师及其弟子那样的,是直接从末那识——第七识修。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第七意识它跟第八识是分不开的,因为它们俩是在一起的,因为第七意识执著第八识为我,所以只要有第八识在,就一定有第七意识的影子在里面,第七意识向内执著第八,向外干扰第六。所以你讲第八的时候,你不可能离开第七的。只是说我们在分析事情的时候,把它切开来,但是现实生活两个是挤在一起的,你有第八就一定有第七在,所以你有果报,你一定有一个自我概念。

  再回到最初的话题。七识、八识并不是一个可以指认的具体的东西,现在想来,难道前六识不也是一个性质吗?其实哪里有眼识、鼻识、耳识呢?都是如来藏性罢了,但因为业力,众生形成了六根。如来藏性表现在眼根上,就显出了眼识,表现在耳根上,就显出了耳识,如此等等,“现前一念心识,根据它的作用分成八块”。

  就好似太阳在天上,阳光布满虚空,你在屋里拿着一块方形的镜子,阳光通过方形镜子一照,屋里自然就显出一道光,是方形的光,在墙上也显出一块方形的光影;你右手还拿着一块圆形的镜子,于是屋里就又射出一道圆形的光,墙上还多了圆形的光影;桌上还有一块三角形的镜子、还有一块六菱形的镜子,那么屋里就多了一道三角形的光、六菱形的光,墙上就多了一块三角形的光影、六菱形的光影。阳光本身哪里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形状呢?不过是落谢在镜子上,折射出来的效果罢了。

  同样,一精明落谢在六根上,分出了六识,不同的六根也会生出不同的六识。如果是人的眼根,那么表现出的眼识就分辨出颜色;但如果是狗的眼根,表现出的眼识就成了黑白。这又像阳光通过立体菱形镜子,能发出多彩光,而通过普通镜子,只能发出单色光。其实都是阳光,镜子不同,现出的外境也就感觉不同了一样。

  一精明被我们肢解分成了八块后,然后我们就被眼识所欺骗,跟着眼识转:看见美的,就贪,贪不到,就嗔;看见丑的,就厌恶……如此,起心造业,无有终期。

  其实,你拥有怎样的眼识、怎样的耳识、乃至怎样的意识,不过是业力使然。同时,不管业力如何使我们的六识乃至七识兴风作浪,而其本质永远是如如不动,永远是清净无染的如来藏性啊。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楞严经》佛陀早已揭示出来了呀!

  修行,就是要超越业力造就的六识,回归到一精明的本性中去。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心量与佛并无差别,为何众生不是佛?乃因众生有烦恼,烦恼去了,众生就是佛。也许有人问:本来都是佛,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都是众生呢?

  “人人都是佛”,这是从佛的眼光来看的,常言以小人之心看人大家都是小人,君子用真诚心待人,宁可受欺,不愿冤枉任何一个人,所以他看到的都是君子。圣人把所有的人当圣人,你现在不是圣人,终有一天你可能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圣人。佛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每一个众生与他并无差别,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佛是站在众生的立足点看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视芸芸的众生,这是众生都是“佛”的意义。

  “众生皆成佛”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不可能呢?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佛分为六个等级:

  一、 理即佛:不管你相不相信佛法,不管你有没有听过佛这个名字,你本身具有佛的本性,我们称为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不要说是放下屠刀,就是没有放下时也是佛,所以不但是人,连蚂蚁、苍蝇等有情无情的一切众生也都是佛。

  二、名字即佛:听到过“佛”这个名字,知道有“佛”这个名称,也听到有人说过“人皆可以成佛”,这种人是名字佛。

  三、观行即佛:参加过佛教修持活动的人,不管得效深浅,只知道有这么一种修行的方法而尝试着去做的,这种即称为观行佛。

  四、相似即佛:已经修行到信心坚定不移的人。切实的信心一定要从实际修行的体验中得来,若能知道自己必将成佛和一定成佛,此为相似佛。

  五、分证即佛:到此已是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地前能伏住无明而不能断除无明,地上则无明分分断灭而佛性分分显露。

  六、究竟即佛: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佛性,到无明断尽了,就是究竟佛。

  以上所说的佛很不容易见到,释迦牟尼佛以后,离弥勒佛出世还很久,但现实生活中有佛。满街都是圣人,当然满街都是佛,大家都是佛,没有一人不是佛,没有一物不是佛。一个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我们也把他当成一个佛,只要他说的话合乎佛法,他的话就是佛说的话。日常生活中,合乎“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三个标准的人,便是现在的佛,活着的佛。

  人们如能一日修行一日是佛,一时修行一时是佛,一念修行一念是佛,若能念念不断地与戒定慧相应,他便念念是佛了。戒定慧代表着佛的清净的一切身心行为。我们常说佛有千百亿化身,但我们不知道站在我们面前的任何人乃至我们自己,有时就是佛的化身。不过也有人问:“我不信佛,我也是佛的化身吗?” 是的,佛以种种身分、种种行为来感化人或是逼迫人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人们进入佛门正式成为佛教徒的因缘可有很多,正常的路途是受人鼓励劝说而接触到佛法。有的人环境太好,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生来便有很聪明的头脑和强健的身体,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痛苦的问题,一旦当他受到了人或事物的打击,让他知道了社会上还有苦难、烦恼并且感到自己的身心很不自在之时,便能促使他走上了学佛之路。所以佛的出现在面前,不一定示现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的佛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也就是说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是攀缘。

  那么你所接触的影像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的业力变现的。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变现很多的人、变现很多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不管你有没有修行,都没有办法控制。第八识的业力成熟的时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业力的变现这一块,是不能抗拒的。那么谁去攀缘它呢?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两个产生交互的作用,业力去牵动你的心力,然后,牵动你的心力去造业,又加强了业力,所以这两个就产生一种展转的一种循环的力量。

  心力跟业力的一种交互作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伟大的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恒转如暴流”。就是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生生不息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那么这个生命的水流,在唯识学它讲出了两个特色:一个是相续,一个是变化。那么《楞严经》在讲生命现象的时候,它也提出了变化跟相续这两个概念,不过《楞严经》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续这一块。我们一般人都会重视变化,而忽略了相续,这个是很错误的盲点。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痛苦,因为我们喜欢安稳、喜欢永恒。其实变化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楞严经》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实在粗显的变化的波浪当中,你要更注意那种相续的力量,因为这个对你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楞严经》在修行当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续的概念,它说我们在观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续的概念(万法皆空,因果相续)。比方说果报的相续,我们的生命当中偶尔会出现一时的病痛、一时的障碍,这个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它很快会过去,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一个长久的病,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它可能会毁掉你的青春、毁掉你的人生,因为它是怎么样呢?——它相续不止,甚至于影响到你的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只是变化的这一块,其实伤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没有注意到那个相续的果报。

  那么《楞严经》说,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相续的因地而来。我们如果说偶尔起起烦恼,这个问题不大。你看我们有时候去菜市场,看到一些可怜的众生,我们也会一时的慈悲心、感动,把它救来放生,但是一时的善心在佛法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对你人生的转变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当做你的愿望、当做你的目标、当做你人生的理想,经常的去做,那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相续的力量。所以在因地当中,所有在你心中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那种相续的力量,是你特别要注意的,因为它对你的影响既深且远。所以从唯识的角度,它认为生命不是改变你一时的情绪,我一时的起善念、一时的起恶念,这个都没有太大意义,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够改变你那种相续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了相续?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再修善。因为人性先求离苦,再求得乐。我人生没什么快乐也就罢了,但起码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荣华富贵,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离开痛苦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当然痛苦来自于杂染的相续。

  那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当我们要断除杂染相续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病根:为什么你会相续?当我们的生命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你一个人会一错再错的错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做了第一次的时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个推动你去继续的往火坑推,那种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这样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种相续的力量是谁给你的呢?

  唯识学说因为你有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这最可怕——“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当我们出现一个烦恼的时候,本来烦恼是生灭的,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嘛!但是当第七意识向内干扰第六意识,构成了因地的相续;当第七意识跟第八识结合的时候,构成果报相续,所以第七意识是罪魁祸首。

  所有生命的轮回、所有因地的错误的相续,都是自我意识造成的,没有其它的问题。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就是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会一错再错,因为你想要掌控这一切的人生,一种自我主宰的概念,这个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了。如果你不对治第七意识,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实你生命的本质——这个水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我们考虑要把水流,从一种六道的水流转成一种往生的水流,转换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须要面对你的自我意识了,那就不是断恶修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要断除你恶念的相续,就必须把自我意识挑出来,面对它、处理它。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修行,从初发心的资粮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对自我意识,因为它是病根。这个病根不断,春风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来生,前功尽弃。因为它相续的力量没有断,你只是断它的枝叶,它春天到的时候,它继续会犯错。也就是说我们轮回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继续轮回呢?因为你没有断相续,所以这个唯识宗,它就把这个断除生命的相续——所谓自我意识,把它当做一个修行的重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在生活!

                                              净界法师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个诸侯供养他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双筷子纣王非常欢喜,心中就住在这个筷子。我们一个人欢喜一个东西,心有所住─筷子要是好好的,他就欢喜;筷子要是损伤了,他就痛苦,所以我们的心就随这筷子起伏!有一天,他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大臣叫箕子,这箕子有一天看到商纣王吃饭的时候,他感觉这商纣王看筷子的眼神不太对劲,就有一种不祥的征兆。有智慧的人,他可以从小事情体会出大道理─会事入理。他就跟商纣王说:你这筷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商纣王说:这是诸侯供养我的啊!他说:这个筷子不吉祥,你要赶快把它舍掉、把它丢弃,否则你有亡国之患。商纣王说:这不就是个筷子,有这么严重吗?箕子说:你今天你爱着这个筷子,你用象牙筷子吃饭,吃久了以后,你觉得这个碗不对劲,跟这筷子不相配,你总有一天要找一个象牙的碗,来跟这个筷子相配;再过一段时间,你觉得这桌子也不对劲了,桌子怎么可以用普通的桌子呢?要找一个象牙的桌子来跟这个碗相配;再过一段时间你觉得这房子不对,这房子跟桌子不相配,你要盖一个更庄严的房子,来配合这个象牙的桌子;所以总有一天,你就是因为这样的欲望辗转增胜而亡国。果然商朝就被箕子不幸而言中。

    妄想的可怕─不仅是会带动我们产生欲望、去造业,而是它会辗转增胜;你满足它一次,它下一次要求更多,就像滚雪球一样,会不断的辗转增胜!刚开始你不觉得它的存在,但是等到你觉得它的势力强大的时候,你没办法了,你一定要跟它走,这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在读者文摘中,有一段小公案对于妄想的描述很贴切:

    有一个母亲跟一个女儿在一起生活,这个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工作。有一天,这个女儿就领了薪水,她觉得这一个月的辛苦,应该给自己一些犒赏。经过百货公司的橱窗,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帽子,她就把她薪水的钱,拿了一部分,买了一顶帽子戴上,看了,欸!越看越满意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她跟她的母亲感情很好啊,她希望她的母亲给她赞叹几句,就跑到她母亲前面,她母亲刚好忙着在做菜,没有注意到她的帽子;她看不对,跑到前面晃没有用,就把帽子放在冰箱上面,她母亲开冰箱的时候只是注意她的菜,也没看到帽子,这时候这小女孩就生气了,吃饭的时候闷闷不乐啊!她母亲说: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啊?她说:对啊!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帽子要给你看,你都不看,所以我心情不好啊!这个母亲说啊:你心情不好,我心情也不好啊!我今天做了新的头发,你也没有看到啊!

    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在生活!

    从唯识的角度,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只有第一念,我们了解外境是怎么回事,第二念开始妄想活动,我们开始活在妄想中。比方说你吃榴梿: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吃到榴梿,你第一口咬下的时候,感受到榴梿的味道,但是第二念以后,你就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这个榴梿是很好的、是怎么样的;其实你第二口以后你没有再吃到榴梿。妄想活动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道外面是怎么回事了,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就是妄心攀缘妄境→产生欲望→开始造业。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