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铸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2     标题: 铸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铸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一、现实呼唤大丈夫
     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精华又主要体现在菩萨的精神上。菩萨的精神就是一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众生担当苦行的利他精神。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流布和发展,就是因为大乘佛教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菩萨精神迎合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大家都知道,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仁爱,这些精神与大乘佛法有可以相互沟通之处。我们今天讲继承文化传统,讲学习佛法弘扬佛法.毫无疑问地应当继承和发扬大乘佛教中的菩萨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活的灵魂。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继承大乘佛法的精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人格。我们现在提倡生活禅,而生活禅的究竟处就是要将佛法人格化。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大意是说,做人以成佛为终极目标,以佛为榜样,要成佛必须从人格的修养开始,使自己的人格来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当自己的人格完善了,那时也就是成佛的时候.这才是佛教的现实处,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究竟处。 我们提倡菩萨的精神,将佛法人格化,这不仅是佛法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时代的迫切需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他人担当苦行的观念越来越淡漠。在贪欲的驱使下,人们在欲海中沉浮,忘记了道德,忘记了崇高和神圣,正变得愈来愈自私、贪婪、狭隘、麻木;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者有之;为草芥之利而相互争斗者有之;见人比自己强而心怀嗔毒者有之;该仗义执言时却偷偷逃走者有之;见他人处于困境而麻木观望、不肯援救者有之;受一点挫折或委屈就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要死不活者有之。可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现代人那样,口口声声宣扬要做个男子汉、大丈夫,要潇洒地走一回,要寻找自我!男于汉、大丈夫、追求自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时髦的字眼,可是它的内涵都非常苍白,揭开语言的帷幕,我们就会发现,其骨子里则是贪婪、自私、狭隘、小气!我们到处可以看得见的人,但真正称得是庞然大物大丈夫的却很少,外表庞大与精神的小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绝妙的讽刺画。
    究竞起来,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所说的自我,实质不过是贪欲的化身,贪欲的奴隶。人们不是获得了自我,而是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从而成为一个“空心人”。这个空心人唯一的内容就是贪欲。关于世人所说的“自我”,我们可以从以下例举中略见一斑。人们常说:“别人享有的,我也必须得到;别人追求的,我也必须追求。”请注意这个句式。这里处处以别人为标准,既然我的一切追求行为以别人为标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呢?显然,“我”,在这里不过是个虚无、一个奴隶,一个被“常人”、“习惯”、“欲望”所奴役的奴隶,在生活中,没有“我”的真正位置。“我”庞然大物的人,但真正配称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过路,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过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过生活。在欲望的驱使下,“我”放弃了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被掏空了,地地道道地变成了一个只有欲望冲动的、非理性的空心人。关于这一点,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现时代的人》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
    我们都庆幸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这好比我们坐上一列飞驰的列车,我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我们都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高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大家都被欲望及其满足冲昏了头脑,很少有人问一声:列车跑得这么快,有车刹吗?如果没有车刹,列车跑得越快,其zai 难不越大吗?现在是该我们问一声“这列车是否有车刹”的时候了,是该我们问一声“我是谁”的时候了。
    虽然我们的现实有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依然有正法住世。佛教以它特有的智慧,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做真正的大丈夫、过真正的、洒脱的生活,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佛教为我们的生存、生存的价值,自下而上的皈依处、自下而上的归宿,提供了真正牢固的形而上的哲学基础。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人是一条不洁的河。只有当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神圣重新升起时,它才可能变得清澈。我们知道,人世间最美丽的心灵、最完善的人格、最智慧的头脑,最刚健的行为、最光明的语言都集中在菩萨身上,菩萨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勇的化身。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真正的大丈夫当推菩萨。菩萨作为大丈夫,是我们生活中的光明,时代的向导,心灵的依止,大地的意义。我们呼唤大丈夫,呼唤菩萨,是因为我们身处茫茫业海,漂泊无定,是因为我们独立生死旷野,生命过于脆弱,是因为我们被贪嗔痴所役使,看不到光明与出路,是因为我们常常陷入生命虚无的旋涡而悲观绝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内心自性的菩萨,是我们存在的保护神,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源,也是我们战胜痛苦和烦恼的力量源泉。 那么,什么是菩萨?怎样才算具有菩萨的人格?

        菩萨是菩提萨埵简称。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义,合言之,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自觉觉他、为众生求解脱者即为菩萨。换言之,菩萨就是那向往佛果、悲济众生的人,志取菩提、力拔众苦的勇士。这里附带说明一下,菩萨有因地菩萨,有果位菩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尚未证得果位,而后者已经证得。但是不管是因地菩萨还是果位菩萨,二者均以菩提心为体。从因地上讲,凡是发心为众生谋福利、为众生求解脱、为众生担当苦行的有情均可称为菩萨。 菩萨并不神秘,他像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存在。所不同的是,他是觉悟了的有情。与我们平常的众生相比,菩萨作为有情的存在,有两点与我们不同,一菩萨是无我的有情,他破除了我执,以众生为体,具有大悲心;二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他体证到了世界的无常、万法的空性,从而具有大智慧。我们现在讲菩萨更多地是从因地上讲,这样,一方面我们会觉得菩萨与我们很亲近,并非某种可望而不可及,虚无缥缈的神秘的存在;另一方面,能够激起我们的自信,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菩萨之道,从而进一步趋向果位。这是适应当代众生根器的需要。从语意上弄清菩萨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进一步从心体和行为上来了解一下菩萨人格内涵。《三宝歌》中有一句歌词“大悲大智大雄力”,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用它来概括菩萨的人格。从心体上讲,菩萨即发菩提心者,从行为上讲,菩萨即行菩萨行者。菩萨的人格就是通过菩提心和菩萨行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2

菩萨以菩提心为体。所谓菩提心就是一种普济众生、趋向佛果的意愿,一种思念及趋向大觉之心意,一种向往和争取悲智二种圆满的佛果觉位之心。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菩提心以救拔众生为己任,二是菩提心以趋向佛果为目的。这两点构成了菩提心的悲智两个方面。具体说来,菩提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悲心。
    所谓大悲心就是普施一切众生的平等无分别的怜悯心、同情心。它与一般的同情心不一样,它的出发点是万物与我同体,它的特征是“无我的”、“平等无分别的”。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和核心。提婆菩萨在《大丈夫论》中云:“菩萨以悲为体”、“悲心是诸佛之母”。为什么说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呢??
    因为“万法以悲为本”,因为诸佛菩萨获得无上菩提离不开众生的缘故。提婆菩萨讲:“欲向菩提,以众生为伴,悲心为体”,“一切众生是我修福之伴”。普贤行愿品中也说过类似的话:“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不离众生之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换言之,离开了众生,抛弃了众生,就不可能获得无上道果。在这个意义上讲,悲心与菩提,悲心与解脱,悲心与涅槃是一体不二的。关于这一点,《大丈夫论》中有很好的论述,例如:“悲众生即是我解脱”。“舍于己乐为他求乐,即是涅槃。”“心欲利群生,大悲常在心者,无上菩提便如在手中无异”。这些都说明,志求无上菩提者,应当不让悲心片刻离开本怀;抛弃了悲心,就是抛弃了无上菩提心。大悲心是我们求证无上果位的土壤,也是我们修道的强大内驱力。它在我们漫长而艰难坎坷的修道过程中,给我们鼓舞和勇气;它可以避免我们堕入顽空之中,防止我们被强大的生命虚无感所吞噬。修道的人常常易于堕顽空,而产生一种极强烈的幻灭感和虚无感。当这种幻灭感和虚无感来临时,他会觉得一切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连修道这一行为本身也没有意义了,从而产生轻生或放逸的想法。对治这种空魔的袭击,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大悲心,使自己时刻不忘救拔众生之苦。

2、智慧心。
    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难讲,尤其是对一个没有开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这里我只能从文字上作一点简单地描述。简单地说,智慧就是心灵能够穿透诸法实相的觉悟能力。它能够破除我执,使我们摆脱贪嗔痴等诸烦恼的驱使,从而使我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自由、清净、安祥的状态。从心体上看,般若智慧是一种清净本真的无分别的如如不动的灵觉之心。它的特征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个心是孤明历历的,当下现前的,是不可对象化的,因而也是不可用语言描述的。它本身无大无小,无来无去,不生不灭,超绝时空,然而它又在大小、来去、生灭、时空中现身。因而智慧心是不可捉摸的,一旦捉摸到,并把它视为一个东西,那它就已经不是原来的智慧之心体了。从用上来看,般若智慧我们可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就真而言,般若智慧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本相的彻底认识。例如,四圣谛,三法印讲众生系于爱欲、流浪生死、苦空无常,讲诸法因缘和合、幻生幻灭、无有自性,讲万法唯心、心为解脱之水等等,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究竟的。
    就善而言,般若智慧能驱除邪见、树立正念、照破无明烦恼等诸结使的障蔽,从而使我们保持三业清净,过一种解脱自在的生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经常作恶多端、烦恼重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人类的战争从根本上来看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无知。就美而言,般若智慧是一种超功利的纯粹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它能够打破功利习惯的束缚,直观整个宇宙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平时我们总是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总喜欢用对象性思维来肢解事物,很少把大自然当作是与自己同根同体的有生命的有机物、而平等地与之对话、交感,结果导致了我们同大自然间的分裂与对立。大自然在一种功利的灰色的面纱下而向我们闪避自身。我们自己也处于一种无情无绪的麻木状态。可是,当我们发起了般若智慧心,我们就可以撕破横在万事万物与我们之间的那层灰色的帷幕,从而使我们与自然万物达到一种生命的融注。在般若智慧的光照中,一切都是美的,新鲜的,活泼泼的;没有死的东西,没有灰色的东西,没有枯燥的东西。若有,那也只是我们自己麻木的灰色的心灵。佛教讲打破无明,这里所讲的日常功利的、无情无绪的、麻木不仁的状态也是一种无明。而当我们摆脱了这种无明我们才活得真实,世界本真的意义才向我们现身。以上是对智慧心内涵的基本描述。智慧心也是菩提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大悲心一起构成了菩提心的双轮。从理论上讲,光有大悲心,而缺乏应有的智慧,这种大悲心往往显得非常软弱无力,容易陷入一种非常脆弱的感伤情调之中,这种感伤情调常常成为进一步修道的障碍,而被称为“悲魔”。所以大悲心和智慧心常常是并提不二的,大智可以诱导大悲,使之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推动力。

3、勇猛心。
    它指的是意志的精进不息和刚健有力。它表现在临危不惧、临难不退、临死不屈。敢于正面人生,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敢于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等等方面。在六度中精进主要指的就是一种勇猛心。佛经中经常出现“大雄力”、 “狮子吼”、“ 狮子王”等一类的词汇,它们传达的就是这种人格和意志的勇猛和力量。勇猛心也是菩提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普济众生,光靠悲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勇猛心作保护。没有勇猛心的智慧也是一种不发生大效用的智慧。悲心也好,智慧心也好,最后必须通过勇猛心来在实践中完成和体现。另一方面,真正的大勇猛心也只能在大悲心和智慧心的前提下才会生发起来。因此,这三个方面本是一体不二的,不能够分割开来。
    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大雄心)是菩提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对菩萨人格精神的知、情、意三方面的规定。菩萨以般若为知,以大悲为情,以大雄为意。从真善美的角度看,智慧心属于真,大悲心属于善,勇猛心属于美。所以菩提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简言之,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大智、大雄,它是人间最完美的人格。当然菩提心的发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果上看,我们终生修行的过程,就是发菩提心的过程。真正圆满无上的菩提心发起之日,也就是成佛之日。菩提心的发起是以破除我执为基础的。我执少一分,菩提心就增一分;我执多一分,菩提心就减一分;当我执没有了,菩提心也就可以发起来了。
    以上我们从心体上谈了一下菩萨的人格,下面我们再从菩萨行的角度看菩萨人格的体现。菩萨的人格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必须通过行为,即菩萨行,也就是“六度”,才能变成一种现实。“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为了避免重复,我们拟从中概括出对我们现实生活做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谈谈,其实是对大慈(爱心)、大悲(同情心)、大智(慧心),大雄(勇猛心)的进一步展开。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3

1、担当苦行、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里强调的是忘我的利他精神。菩萨为了救拔罪苦众生,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了众生的幸福,无始劫以来,菩萨在默默地受苦受难,默默地奉献乃至牺性自己的生命。菩萨在主动地为众生受苦过程中,以苦为乐。菩萨受苦与我们众生受苦不一样:菩萨受苦是无我的,主动的,而众生受苦是私我的、被动的;无我的主动的受苦,苦是乐;私我的被动的受苦,苦是苦,乐亦是苦。所以《大丈夫论》中云:“菩萨为众生受苦,胜于他人为己得解脱乐”。
2、口吐莲花,随喜功德的精神。
    菩萨心地无私、光明坦荡、富有悲心和智慧,所以他时时刻刻注意给人希望、光明、鼓励和勇气。他的语言像莲花一样纯洁无瑕、真诚无欺、美丽动人、涤荡人心、催人奋进,而不会给你带来烦恼、徘徊、绝望和悲观。他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观念强加在你的身上。他总是理解你,他只希望你自己作主,精进不息,乐观向上,远离悲观、绝望、沮丧等恶劣情绪,时时刻刻生活在信念和希望的光明之中。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却不是这祥。人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总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模式,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强加给别人,而对别人的生活追求妄加评判,甚至无理指责和否定,缺乏理解,缺乏支持:当别人处在奋进的路上,不是鼓励和肯定人家,而是泼冷水;当别人陷入徘徊中时,不是热情地帮助别人选择,而是说丧气的话,让别人长时间地陷入苦闷之中;当别人有受了委屈则非礼对待,不是安慰他,使他的心灵平静下来,而是说刺激的话,点燃他的嗔恨之火。有这样一件事:有位研究生,深感古代汉语这一领域将后继无人,出于一种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发心终生从事古代汉语之研究。他很聪明,也很刻苦,深得老师的厚爱。可是他周围的同学常常给他泼冷水,说他傻,说在这个时代,哪个有能耐的男子不是去多赚几个钱,或者捞个一官半职?开始时,这位研究生还能顶住,后来因为发生了一些让他无法正视的寒心的事情。他不得不承认同学们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他对自己追求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他很痛苦,很苦闷。最后他终于告别了自己的追求,而盲目下海了。因为不习惯于商海的流浪而紧张的生活,他很快变得很绝望、很忧伤,后因个人情感生活上的失意,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的老师为他的毁灭而感到非常惋惜。试想,他的周围如果多一些口吐莲花的人,理解他的追求,肯定他,鼓励他,也许他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为人类多作点贡献。可是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令人绝望的人,葬送别人生命的人。菩萨不仅口吐莲花,而且还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功德,就是由衷地为一切诸佛菩萨众生所行善业功德感到欢喜并表示赞叹。菩萨没有嫉妒心和嗔恨心。他希望所有的人能广修功德,取得成绩。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实中的人做得更是不够。我们每个人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看到自己的同学或同事取得了成绩,我们表面上虽然表示祝贺,表示高兴,可是内心都极不舒服,嫉妒心和嗔恨心顿起,乃至希望他倒霉?有没有过?做到随喜功德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慈悲、宽宏、自信、无我。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痛苦、烦恼、矛盾乃至不幸都是因为我们缺乏随喜功德心的缘故。历史上有多少有才华能干的人,因为周围的人缺乏随喜功德心而备受磨难,乃至含恨离世!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得太多了,自己没有能力上不去,都不肯让别人上。当别人上去了,自己却在暗中放毒箭,这是何等嗔毒的心!嫉妒嗔恨之心是人性中最恶劣的成分之一,它根源于人的狂妄自大,贪婪自私。我们讲随喜功德就是为了对治嫉妒嗔恨之心的。

3、高度自信、平等恭敬的精神。
    菩萨很自信,他为自己具有坚固的菩提心,高度的智慧、健康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自信。菩萨的自信与我们平常人不一样。菩萨的自信是建立在众生的平等无分别、建立在自身内在精神人格、个性才能的充分发展和完善之上,他为自己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而自信;而我们平常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分别对待、建立在外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个人自然的天赋之上。菩萨的自信是绝对的真正的自信,因为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内在的、永恒的、无往而不适的;而我们平常人的自信则是相对的虚假的自信,因为它的基础是无常的、脆弱的、外在的、不断变化的,一旦外在的条件和优势失去了,自信也就不复存在了。试想,当我们美丽的外表因时光而褪色或因疾病而变形时,我们还自信吗?当我们在偶然事件中失去了一条胳膊或大腿时,我们还自信吗?当我们的社会关系因社会变化而失去昔日的辉煌时,我们还自信吗?当我们的财富一夜间散失殆尽、变得一贫如洗的时候,我们还自信吗?当我们失去了显赫的职位而寄人篱下或漂泊街头时,我们还自信吗?那时,我们靠什么安身立命呢?所以说,真正的自信应当是学会用自己的双腿走路,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用自己无上的智慧、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质来应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只有这些内在的东西才是可靠的,才会伴君走天涯,并随时给你带来光明和希望、幸福和自由。由于菩萨的自信是绝对的、平等无分别的,所以菩萨同时还能够平等恭敬地待人。菩萨的平等恭敬精神来自他的绝对自信,而且是这种绝对自信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当他真正地自信,只有当他摆脱了自私自利的小我,他才会懂得平等视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一个不自信的人,他要么小看自己而自卑,要么小看别人而自傲,他往往以高傲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他喜欢诋毁别人,喜欢挑剔,喜欢求全责备,或者轻侮别人的人格和成就,以此来抬高自己,求得心理平衡。一个人越是高傲,越是目空一切,内心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击,因为他不自信!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我们应当明白,当我们一念自傲、一念轻蔑,一念恶意的挑剔、一念嫉妒或嗔恨、一念幸灾乐祸或侮慢生起的时候,正是我们不自信的时候。
4、忍辱负重、宽宏大量的精神。
    菩萨因为以无我为我,因为悲深愿重,所以他的心量广大如虚空,能忍世间难忍之事,能担世间难受之苦。他以博大的胸怀容受世间的种种苦难、非议、屈辱和误解,而不产生丝毫的嗔恨,愤怒和怨忿之心。菩萨的精神是一种大地的精神,他像大地一样周载万物、生养万物而不自居其功。菩萨的精神又是一种桥的精神,他像桥一样忍辱负重,给众生种种方便。 菩萨跟我们众生不一祥。我们众生受一点点屈辱,马上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报复心嗔恨心极强烈,恨不得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人间的许多纷争,大多都是因为我们嗔心太重,缺乏忍辱的精神。世界要和平,光靠外在的调解是不够的,它要求我们每个人得首先息掉自己内心的嗔恨之火。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3

5、精进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
    菩萨发起了菩提心之后,就会为度众生而忘我的奋斗。他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决不向任何困苦和邪恶势力妥协。他从不懈怠,从不放逸,从不因受诱huo而迷失自己,更不因面临困难而生退心。他总是精进、乐观、百折不回。佛经中有这徉的故事:佛传先世曾作过商队首领,一日率商队路过某一险难处,有罗刹鬼拦截。佛陀伸左手击罗刹鬼,左手被沾住,伸右手击,右手被沾住,然后用右腿踢,右腿被沾,用左腿踢,左腿被沾,最后用头撞,头亦被沾住,这时罗刹鬼得意地说:看,你还有什么本事,快投降吧。佛陀说:我的身虽被你控制,而我的心却仍然精进不息。罗刹鬼听后非常害怕,却又无可奈何,于是释放了佛陀及其商队。这个故事很有哲理。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时刻不舍精进心、无畏心;有了这颗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佛经中另有一故事,也表现了同样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讲,佛陀曾降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那儿的人民受尽苦难。为解救民生之苦,佛陀决定入海求一种如意宝珠。当他好不容易找到这颗宝珠准备上岸时,却遭到海中龙王的暗算,珠子重新掉进了大海。佛陀很痛苦,但并不悲观。他找来勺子,一勺一勺地舀,他决心舀干海水,找回如意珠。龙王见此情景,害怕佛陀舀干海水,自己无处藏身,便主动地献出了宝珠。佛传中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不多讲。菩萨的勇猛精进心不仅体现在他的不屈不挠上,还体现在他的永不绝望上。这种基于大悲大智之上的绝对乐观精神,我们可以用美国著名诗人兰德尔·贾雷尔(Randll jarrell)《作者致读者》中的一句诗来表达:“即使世界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面对茫茫业海中沉浮、刚强难化的众生,菩萨正是以这种态度去济度的。
6、八风吹不动,独立自主的精神。
    菩萨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时刻保持一颗不动心,他不会被外在的名利、欲望、习俗所左右,所谓“对境无心、八风不动”是也。“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菩萨没有攀比心,没有虚荣心,没有名利心,因为他以无我为我。菩萨总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为众生奉献自己的生命力量,而不求回报。相比之下,我们世间人却不这祥。我们攀比心重,虚荣心强。看到别人穿时髦的衣服,我也想穿;看到别人住豪华的房子,我也想住;看到别人唱歌走红,我也想唱。我们处处跟别人比较,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是由此而来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比过去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可是我们现代人并不觉得因此而幸福和舒畅,烦恼之火一样的炽烈,病一样的深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不知足,失去了自我而成为欲望奴隶。本来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专一境,以自己为依处,也许能生活得很好,能干点事情出来。可是因为我们欲求太多,心太浮躁,易受诱huo,缺乏自主精神,结果什么也没有干成功,反而活得很累。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因缘的生活,我们应当乐于承担这种生活,并且不失自己的本性。作为一枝花,能生在公园里,供人欣赏,固然很好,但假如不幸,长在一堆牛粪上,那该怎么办呢?是自惭形秽而枯萎,还是勇敢地活下去,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来展示出生命最璀璨的光华呢?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他肯定靠近后一种回答,因为这才是本真的自主地生活啊!
    以上因为是针对现实生活、从菩萨人格中择其要者,对现代人之机而说的,因而未免挂一漏万 ,实未能穷尽菩萨人格的全部内涵。虽然如此, 现代人若能如实地依此而行,亦必能获得无量无边功德。从前面讲的可以看出,菩萨的人格主要体现为一种崇高的悲壮美。但是菩萨也有温情似水的一面,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作为一种女性形象长久地葆有在人们的心目中,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菩萨对众生所展示的温情美,来自菩萨那广大无边的无我的慈悲心。菩萨也像我们众生一样懂感情。例如,菩萨也经常流眼泪,而且流很多眼泪,四海之水尽是菩萨为众生流下的同情的泪水。不过,菩萨流眼泪与我们众生有根本的不同,他不是为自己流,而是为众生流,在《大丈夫论》中所云:“(菩萨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为之堕泪; 菩萨“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无有财物,见人乞时,不忍言无,悲苦堕泪"。
三、作生活的大丈夫
    前面说过,真正的大丈夫人格就是菩萨的人格。我们在讲菩萨人格的内涵时,同时也间接地指出了我们应当怎样去做。
1、要发大悲心,乐于奉献。
   
    人活在世上,确实很苦很累很孤单。诚如《无量寿经》中所言:“人于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但是,面对同样生命的沉重,有的人能勇敢地承担,不以为苦,反而活得洒脱而光彩,并且死时安详无悔;而有的人则备感生命的焦灼,其苦不堪言,非血泪所表;个中的分野在于是否拥有大悲心。生活中有许多孤独、痛苦和绝望,光靠狭隘的个体精神和力量根本是无法承担的,只有通过发大悲心才能解除。如果你们有机会去精神病院作一次调查,你们就会相信下一说法是确实无疑的:悲心愿重的人得精神病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那些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人。这说明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靠发大悲心来培养。当今社会矛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复杂剧烈,人们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也格外地沉重。所以发大悲心和提倡奉献精神,对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减轻我们内心的孤独感,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 可以使我们的心量变广阔, 可以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可以使我们能够承受更多的误解和屈辱,可以淡化我们内心的贪欲及由此而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烦恼,可以避免我们堕入个人主义者感伤、脆弱及生命虚无感之中。可以说,大悲心为我们在无边的苦难的大地上构筑了唯一牢不可破的家园,其他的一切都不足以使我们恒久地抵抗生活中的凄风苦雨。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感说到底也是来自大悲心。我们之所以能活下去,之所以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全仗生命的价值感。总之,当你发起了大悲心,确定了奉献的人生态度时,你会觉得生活不再暗淡无光而是充满光明与希望;你会觉得人生不再是无可忍受的单调,而是充满无穷的乐趣;你会觉得生命不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有无数的众生在作我们坚强的后盾;你会觉得生活中再没有什么艰难险阻是不可战胜的,再没有什么情感折磨是不可承受的,再没有什么误解和诽谤是不可容忍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4

这里我想谈一件小事情:我们村里有一位老太太,快七十岁了,腿不方便,子女不愿意赡养,借人家一间破屋住,每天得用瓢去很远的地方舀水吃,生病时甚至连水都喝不到。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季节里,她连续哭了三天,诉说自己的不幸,周围也没有人安慰她。一天傍晚,她拿了一根绳子,来到山坡上,想上吊,这时正碰上邻居六岁的小男孩骑着一头水牛回来,那小孩反复地唱着同一句歌词:“我骑着小毛驴儿乐悠悠”。看到小孩天真的样子,她突然不想死了。就在这时,她听到山顶上尼姑庵传来的敲法器的声音,她的心一动。于是也去尼姑庵,并在那里长住下来了。她有一手好刺绣的手艺,而且懂得很多中草药和民间偏方。从此,她就以她的手艺和医术开始为当地的人无偿地服务。她每天都在各村子间来回奔忙。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乡民们由衷的感激。她的身体比以前硬朗了,她的心情也比以前舒畅了。她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们说,这位老大太,之所以能活下去全得力于她一念觉悟,得力于她从悲心中、从奉献中找到了生命的支点和力量的源泉。如果不是那一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肯定结束了她那悲惨的一生。缅甸前法院院长乌潜屯在《佛教与科学时代》中说得好:“一个人不能带走他生前给与这个世界的东西”。在生的时候你奉献的越多,死时你带走的也越多,它将作为果报,而加倍地偿还给你。生时,你给与人的是微笑、是同情、是平和,死时你带走的也是微笑、同情与平和;生时,你给与人的是恐怖、是烦恼,是嗔恨,死时,这些恐怖、烦恼和嗔恨将跟随你去另一个比这更让你恐饰、烦恼和嗔恨的恶道中转生。

2、要见义勇为、舍身取义。
    作为大丈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敢于为众生而赴难。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佛教徒,我们肩负着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我们无愧于佛子,无愧于大丈夫。为了众生的利益、幸福和自由,我们要敢于仗义执言,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敢于牺性自己的生命。当然我们讲见义勇为,讲舍身取义,不是鼓励蛮干,我们不要忘记般若智慧;只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我们的行为才有可能发挥最好、最大的效用。

3、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选择。面对选择,有一种人是,自己没有主见,不知何去何从,只好被动等待,等待时间安排,或者请人家代自己选择,或者求助于算命、占卜等神秘力量。这种人既没有勇气选择,自然也就没有勇气承担后果。他们心中往往有很多欲望,而这些欲望因没有一个正确的、一以贯之的生活理念来贯通统摄而处于一种互相矛盾对立的状态。这正是他们徘徊苦闷的原因。这种人容易受习惯影响,容易跟着大众跑。他们的大多数的痛苦和烦恼来自他们缺乏真正的自主意识。作为大丈夫却不是这样,他总是能正确地对待现实、对待自己,自主地选择目标。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社会要我干什么,这些因素他都能理性地加以考虑,从而作出智慧的抉择。大丈夫不相信命运,他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操纵在个人自己手中。大丈夫在选择自己的生活职业时,他总把利他精神看得重,既考虑到要最大限度地利他,同时又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而且选择之后,他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这种选择,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他绝不怨天尤人。 大丈夫既敢于选择,也敢于承担,当社会急需纤夫的时候.他会自主地选择纤夫这一职业,并且他会等闲烈日和苦雨,目不斜视地、一心不乱地干下去,绝不会因为别人付出的比自己少、得到的却比自己多而否定乃至放弃先前自己所选择的具有神圣性的事业。
4、要学会放下,以无我为我。
    我们之所以痛苦、烦恼,之所以脆弱、胆怯,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背负的太多。我们的身体因为过于依赖空调、医药,从而自身的自然调节功能大大减退,以致离开了它们,我们简直不堪一击,不能生存!其他的方面也如此。我们不自在,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患得患失;我们易受人控制,是因为我们想从别人那儿捞点好处;我们容易上当,是因为我们想占便宜;我们容易被人抓辫子,是因为我们长着辫子; 我生得庞然大物,却打不死老鼠,是因为我们老记挂着老鼠身边的瓦罐子。我们的虚荣心越强,我们活得就越累;我们要的越多,我们所受的控制就越大,所以人的自由解脱同人的欲望和我执有密切关系。我执多一分、自在就少一分;我执少一分,自在就多一分。所以,要活得潇洒,要活得活得自在,要活得像个大丈夫,你就必须学会放下,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放下贪执。德山禅师有一次教训他的弟子们说:“你们都是飞鹰,可是你们虽身处虚空,心都在地面的粪堆上”。这话说得妙极了!本来我们每个人都是雄鹰,都可以在广漠的蓝天上自由地翱翔,可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老把心系在地面的粪堆上,所以我们飞得跌跌撞撞,飞得沉重。如果我们有一天真的把心中的粪堆去掉了,那我们将是何等的自在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问问自己: 我的心是不是系在粪堆上? “无欲的人是最庄严的人”.无欲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无欲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无欲的人是最刚强的人,无欲的人是最坦荡的人,无欲的人是最自由的人,同时无欲的人是最单纯的人,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人,最难对付的人,因为你平常用来揣度的对付欲望者的逻辑和规则,对他不适用,你又不能够收买他! 人生短暂而难得,我们应当学会解救自己,何必背着那许多的破铜烂铁而辜负了那一路无限的风光呢!
作者: 宣真    时间: 2009-4-27 23:45

5、要持不动心,过本分生活。
    大丈夫一方面最有闯劲,最有创造性,同时他又最能够甘于平淡,甘于寂寞。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不动心。要做一大丈夫,我们必须去掉浮躁,去掉虚荣心、攀比心,要学会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感受自身存在的本真的价值,学会默默无闻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生命的光彩。我们应当像王维笔下的芙蓉花一样去对待自己的生命。王维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倔强而美丽的生命啊!芙蓉花不去与别的花攀比,争奇斗艳,亦不自渐形秽,而恬然地生活在幽谷中。它的生命是何等的自足和洒脱!日本有一位禅师说的好:“别人看我是虚无,而内在的一切告诉我,我是一切。”在某种程度上看,大丈夫正是这种情况。他因为不自私自利,不为个人贪求什么,他总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名不求利,所以在别人看来,他并不引人注目,很“消极”,甚至很孤独;可是在他那平凡的,不起眼的外表下,他有自己无限丰实的精神世界,他拥有的是整个生命世界,因为他破除我你他的界限,而与整个宇宙生命处于一种和谐融注的状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以这种心态去迎接生活。大多数人都不安于现实,不安于本份,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利于他的才能的发挥,而是因为他的贪欲太多。所以一有外在的诱huo,他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往往不自主地跟着跑,而放弃自己本来的生活。当欲望未满足时,他又常常会苦闷不安,不甘心失败,或者怨天尤人,乃至对生活丧失信心。
   
6、要理智地对待爱情婚姻生活

    在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大丈夫。那种为了爱情而不要事业的人不是大丈大;那种失恋之后寻死觅活、悲观绝望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贪恋美色、轻浮放逸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蛮横粗暴、轻视异性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却向爱人发脾气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不承担责任和义务、成天在外游手好闲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不放心对方、终日疑神疑鬼、醋意十足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经常在外寻花问柳、不珍惜感情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在苦难中不能同甘共苦、一味抱怨别人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无事可做、沉醉于感伤情调中,整天泪眼兮兮地歌唱情呀爱呀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种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经常醉话连天的人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以事业为重,他不会沉迷于情感世界而忘了利他的追求,更不会因为爱情挫折而寻死觅活,追求崇高的事业永远是他的精神支柱。大丈夫不是无情,他的感情是深沉的、无言的,总是与承担义务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大丈夫在寻找自己的终生伴侣时,他更注重对方的内心世界。他对对方的人格有极高的要求,他希望对方也像自己一样具有大悲心,能够宽容、助人为乐。他宁愿独身也不愿在这方面作让步。他认为与其穿着鞋子脚疼,还不如打赤脚走得自在。大丈夫拒绝没有悲心的爱情婚姻生活,因为他生活的目标就是要使别人和自己都获得解脱。那种狭隘、自私的爱情婚姻是贪欲的一种表现,而这正是他所要摆脱的。大丈夫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终生伴侣,他会相敬如宾、珍惜对方的。“相敬如宾”这个词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传统,可是谁想拥有幸福稳定的家,谁就得这样做。不幸的婚姻生活往往是从这方面开始的。夫妻之间太放逸、太随便、缺乏应有的慎重和神圣,往往会导致夫妻关系的破裂。相敬如宾不是一种隔阂,而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对双方的人格、选择、精神追求的尊重,它是感情的一种理性化,神圣化。没有神圣的感情是轻浮飘忽的,它会随着肉欲的满足而烟消云散。大丈夫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伴侣之后,他不会整天地把她限制在自己的身边。他信任她,并且给她自由。他期望她能自主地参与社会上的利他工作。他不会对她的正常的社会交往而心生醋意。他知道,把一个人关在房子里,她就想出去,可是当你把房子敞开时,她出去了还会回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种气量和自信的人不多。很多人非常害怕自己的爱人与别的异性相接触,害怕自己的爱人跟别人跑了,所以每次爱人从外面回来,她或他总要用一种疑神疑鬼的目光看着他或她,或者没来由地心生愤恨和嫉妒。因不信任对方而产生的嫉妒和愤恨心,往往会导致一个家庭的悲剧。究竟说来,一个人不信任自己的爱人,嫉妒心和愤恨心很强,这说明他自己极其胆怯,极其不自信,因而也极没有出息。真正的大丈夫他会相信自己的人格力量、个性才能以及对感情的忠贞不二会赢得爱人的心的,即便不能,他也不会痛苦的,因为他自己没有错,他的错在于他爱上了一个不值的他爱的人。在爱情婚姻关系中,大丈夫特别强调爱护对方,会积极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他总是默默地主动地承担重负,他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委屈自己的爱人。在困难的日子里,他能心平气和地同自己的爱人一道,携手前进,同甘共苦,而不无端地向对方发无明火。不仅如此,大丈夫还希望夫妻双方都各自保持自己相互独立的精神天地,各人都有自己健康的追求。他不希望两人整天无所事事地厮守在一起。他知道,家庭生活应当不断地有活水来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每个人的世界对外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人结婚之后,如果把自己限制在狭隘的家庭生活中,缺乏一种利济群生的社会参与意识,那么他们迟早会感觉到生活的单调和无聊。因为双方如果不接受新的东西,再多的话也会讲完的。朱熹有一首论求知的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也可用来劝导家庭生活。夫妻双方,只有发大悲心打破狭隘的自我,各自在双方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做事,这样,他们的世界才可能对彼此来说,无限的、美丽的、充满光明和生机的,因而也是富有魅力的。相反,夫妻之间成天呆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不关心社会和他人,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那时若双方缺乏理性,从而导致家庭的破裂。这样的事例很多,不可不慎。
7、要背着死字去生活
    作为大丈夫应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生命的无常感和形而上学的悲剧意识,应当学会如中国古代禅师所说的那样背者死字去生活。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亡的存在”。初看起来这话极平淡,可是它所蓄含的内容却是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实在地说,我们只有时时刻刻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悲剧性,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时刻都有可能终止,我们才会真正地懂得生命的可贵,才会真正地去珍惜生命。那时我们的生命才是真正清醒澄明的。庄子说过:“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句话的前半句指出了生命的无常,后半句则道出了死亡对生命的本真存在所具有的显发性的意义。可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不愿正视这一深刻的真理。所以他们活得懒散,活得麻木不仁,活得苍白无聊。也许,只有当死神降临的那一刻,他才真正地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活,可是,那已经迟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是生活在分手之际。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就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因缘,就会珍惜大自然对我们的每一分馈赠,就会少一点自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麻木,多一分同情。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毕业分别时,你送你的同学上火车,这个时候,即使你所送的同学中有一个曾与你有过不愉快,你也不会想到要去报复他,相反,你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憾恨,真想请他原谅自己。因为你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今后也许永远见不着了。就在这一念令人忧伤的生命意识中,你的自私、你的麻木、你的愤恨都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生命的悲欣交集。再者,平常你们几个同学同住一寝室,你每次打开水,他们都来喝,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去打,你觉得有些亏,后来你也懒得打,于是大家都没有水喝。这种情形在毕业的前一天,估计不会发生,那时大家会争着去打的,因为大家都心里明白,明天就要分手了。今天也许是今生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同学服务的机会了。其实,事情是一样的,为什么态度会如此不同呢?就是因为两者所处的生命状态不一样,一者是无明的,一者是觉悟的。拉开时间距离看,每个人的生命又何尝不似毕业之际呢?倘若我们每个人都用分手时的心境去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比以前充实,人际关系一定比以前融洽。美国有位著名的女作家,叫海伦·凯勒,她又聋又瞎又哑。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来学习知识。她有一篇文章叫《假如我们只有三天》,在这篇文章中,她让我们每个人都作出这祥一种假设:假如三天后,我的眼睛将永远地瞎下去,那我该怎样度过这有限的三天呢?这是一个残酷的问题,也是一个极为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真正地深入这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态度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至少不会像目前这样漫不经心、麻木不仁!

1、悲心彻髓,铁肩担义;
2、但念无常,精进勿逸;
3、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4、两端皆斩断,一剑倚天寒。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