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简要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佛学入门简要目录 | ||
三宝歌 | ||
三宝歌作词及作曲者简介 | ||
佛教圣地影印 | ||
序文 释竺摩 | ||
序文 释金明 | ||
初级课题 | ||
(一) | 释迦太子诞生 | |
(二) | 太子幼年及少年时代 | |
(三) | 太子出家 | |
(四) | 太子修行的经过 | |
(五) | 太子成道 | |
(六) | 佛陀的族姓与圣号 | |
(七) |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 | |
(八) | 佛入涅盘 | |
(九) | 佛历与佛旗 | |
(十) | 佛经的来源 | |
(十一) | 佛陀宿世传说 | |
(十二) | 三皈依 | |
(十三) |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 |
(十四) | 建立服务的人生观 | |
(十五) | 佛教徒的类型 | |
(十六) | 教团生活的准则 | |
(十七) | 五戒 | |
(十八) | 十善业道 | |
(十九) | 八关斋戒 | |
(二十) | 六根本烦恼 | |
(廿一) | 十一善心所 | |
(廿二) | 声闻乘简释 | |
(廿三) | 四圣谛 | |
中级课题 | ||
(廿四) | 三十七道品 (上) | |
(廿五) | 三十七道品 (中) | |
(廿六) | 三十七道品 (下) | |
(廿七) | 业力的因果律 | |
(廿八) | 因缘与果报 | |
(廿九) | 缘起的人生宇宙 | |
(三十) | 十二因缘 | |
(卅一) | 乐的追求 | |
(卅二) | 菩萨与六度 | |
(卅三) | 佛教青年的精神 | |
(卅四) |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 |
(卅五) | 四无量心 | |
(卅六) | 四摄法 | |
(卅七) | 四弘誓愿 | |
(卅八) | 四大功德 | |
(卅九) | 十八界 | |
(四十) | 五浊恶世 | |
(四十一) | 心意识的研究 | |
(四十二) | 佛教中心教理 (三法印) | |
(四十三) | 佛经的四次结集 | |
(四十四) | 印度佛法的传播 | |
附录 | ||
(一) | 盂兰盆真义 | |
(二) |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 |
(三) |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 |
(四) | 选择题 |
佛教圣地影印 | ||
序「佛学入门简要」 释竺摩
佛教重智慧,重慈悲,解行并运,自他兼济,是实践道德的学问,也是人生所应需的知识:尤其是青年的人生,如能薰陶佛理,训练思想,坚强上求下化的意志,发为自利利他的行动,把握现实的人生,创造未来的事业,那么,必使他的前途似锦,生活幸福。
佛陀是古代印度一个悲天愍人的宗教家,也是一位最懂教育心理的大教育家。他生平所说的三藏十二分教,其中施设三学
五乘的教育程序,与现代教育逐步推进的学制,亦颇类似;可惜过去的佛教徒,每多看重理论上的发挥, 疏忽程度上的安排,所以一直到现在,在佛教界里,不但没有一套由幼稚至研究院的完整的教科书,就是专门适应小学或中学的教材,虽有多少编排,亦多未臻理想。在一九六二年,由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的努力干旋,攻府颁布佛教的卫塞节为全国公共假期,带给全国佛教徒无限的喜悦;同时全槟的佛教青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的佳节,发起佛学常识比赛,作为纪念;可是缺乏佛学常识的参考资料,势将成「无米之炊」,当时佛总的教育组和宏法组同事,临时编出一本「佛教青年手册」,列入各种佛学常识及问题和答案,才解决了佛学常识比赛这一难题。可是十年来,每次比赛,都用这个本子,也不是办法。因此在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槟州分会要求下,教育宏法两组复由该手册负责编辑者,参考时下几种佛学课本,增加教材,重新编排,内容已较前编为充实,适合青年比赛佛学常识之应用,易其名曰「佛学入门简要」,亦是名符其实。
佛教的哲理,很深很广,不是这一小册小可能包括得来,这不过只是一些学佛入门的常识而已。所以希望佛教青年亦不以得少为足,应循此基础的起点,再向那广渺无垠的佛学园地跨进一步,以至于深入法海,穷探性相,解行并进,那么这个册子亦不失为一敲门之砖或抛砖引玉了。
佛纪二五一五年十月序于马来西亚佛学院
佛教是阐明人生宇宙哲理的宗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陀住世时,说法四十多年,横说、 竖说、浅说、深说、简说、详说、权说、实说、方便说、究竟说、无非是从各个的角度,去分析与描述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佛陀涅盘后,弟子们曾经数度把佛陀一生的教说结集起来,成为有系统的佛法。
佛法的内容,包括经、律、论三藏。三藏教典,浩如烟海,单就翻译为华文的来说,就有一万多卷之多;这使有心钻研的人,不知从何下手?何况这些经文,都是用古文译成的,义理既深奥,文字又难懂,非深通古文者,实不易求解。
为了适应研究佛学大众的需求,近数十年来,佛教界常有比较通俗的佛学书籍出版;然求其适于初学入门的,并不很多,不是陈义过高,就是偏于一宗一派。
一九六二年,由于佛总向政府陈情,经过了不断努力争取的结果,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佛教的卫塞节为公共假期;佳讯传出,举国佛教徒腾欢起来!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这一深有意义的创举,佛总弘法组与教育组曾联合编纂一本「佛教青年手册」,以语体文叙述佛陀简史与教理概要;那本综合性的佛学入门书,于翌年三月出版。
时光象跑马般的飞逝,一眨眼间,十年过去,今年── 一九七二年卫塞节,转瞬就要来临了,为了纪念我国政府颁布卫塞节为公共假期十周年,佛总曾呼吁全国佛教徒热烈地庆祝今年的卫塞节;另一方面,又把「佛教青年手册」重新编纂,增加篇幅,以充实内容;又为便于读者的学习,乃于每篇之末,增加注释,并附习题;而将该书易名为「佛学入门简要」,付印再版。
这一本综合性的佛学入门书,乃提纲契领地提供一般佛学上的基本常识,俾初学佛法者,于此获知佛法的大意,进而可以登堂入室,以窥佛法的精奥,望读者用心研习吧!
一九七二年三月廿二日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附录(四) 选择题
选择题:七十五题全作
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A)五四三 (B)五九四
(C)五八八 (D)六二三
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
(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
(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
3. 佛教成立于佛_时,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4. 佛历是从佛_时计算起。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5. 佛陀降生于_。
(A)祗园 (B)鹿野苑
(C)蓝毗尼园 (D)王舍城
6. 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_。
(A)白饭王 (B)净饭王
(C)阿育王 (D)斛饭王
7. 悉达多太子_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
(A)很满意 (B)不满意
(C)不反对 (D)不了解
8. 悉达多太子于_ 岁时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行。
(A)十七 (B)二十五
(C)二十九 (D)三十五
9. 悉达多太子是由_而成正觉的。
(A)修苦行 (B)修武功
(C)修善道 (D)修净行
10. 佛陀证得无上正觉时,正坐在_树下的金刚座上。
(A)菩提 (B)琉璃
(C)竹林 (D)娑罗
11. 悉达多太子是佛陀幼时的名字,意思是_及一切功德,成就。
(A)安祥 (B)吉祥
(C)安稳 (D)安乐
12.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最重要的是_理法。
(A)因缘 (B)因果
(C)果报 (D)缘起
13. 佛陀初转fa lun的地点是_。
(A)灵鹫山 (B)鹿野苑
(C)圣伽沙 (D)蓝毗尼园
14. 佛陀的涅盘处是_。
(A)王舍城 (B)摩竭陀国
(C)拘尸那拉 (D)灵鹫山
15. 鹿野苑在古印度的_国。
(A)波罗奈 (B)拘利
(C))摩竭陀 (D)乔萨罗
16. 悉达多太子年青时,父王为他筑_宫殿。
(A)三时 (B)四季
(C)两季 (D)三季
17. 悉达多太子曾在_畔修苦行。
(A)恒河 (B)阿那玛河
(C)尼连禅河 (D)银河
18. 佛陀勤修净行,在一个夜晚,因睹_而觉悟
(A)明月 (B)明星
(C)水光 (D)落叶
19. 佛陀对五比丘说_。
(A)四圣法 (B)八正道法
(C)圣谛法 (D)四谛法
20. 佛教史上最早的僧伽是_。
(A)耶舍 (B)五比丘
(C)摩诃迦叶 (D)阿斯陀
21. 拘尸那拉城是佛陀的_地。
(A)诞生 (B)涅盘
(C)成道 (D)出家
22. 佛陀为父王临终_,表示孝敬。
(A)作福 (B)作法
(C)演戏 (D)说法
23. 佛陀遗嘱在佛涅盘后,佛弟子依_为师。
(A)佛陀 (B)佛法
(C)戒律 (D)舍利
24. 佛陀对阿难说:「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_。」
(A)乐趣 (B)快乐
(C)供养 (D)解脱
25. 悉达多太子,看到什么现象而生起出家的念头?
(A)五蕴本空 (B)四大皆空
(C)老病死苦 (D)五蕴炽盛
26. 以下那一项是不属于五明的?答_。
(A)声明 (B)因明
(C)内明 (D)无明
27. 不正见中的_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A)边见 (B)邪见
(C)见取见 (D)戒禁取见
28. 五蕴中的色蕴,地水火风即是_。
(A)四大 (B)前四蕴
(C)后四蕴 (D)四力
29. 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_,互相合作。
(A)我为人人 (B)无我为人
(C)自利利己 (D)利己利人
30. 佛说宇宙万有都是_。
(A)因缘所生的 (B)佛所创造的
(C)自然而然的 (D)进化而来
31. 解脱生死,不受后有是声闻乘所证得的果位,叫做无生,即是_果。
(A)须陀洹 (B)斯陀舍
(C)阿那舍 (D)阿罗汉
32. 六度中精进有三义即_精进,修精进和求化精进。
(A)常 (B)断
(C)勤 (D)法
33. 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但是_尚未圆满,故还要上求佛果。
(A)学问 (B)度化
(C)法门 (D)觉行
34. 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_的,都可以叫做业。
(A)内心 (B)勉强
(C)自愿 (D)身口意
35. 依业力的因果律来说,业报可分_业。
(A)早晚三时 (B)三时
(C)今生 (D)后生、来生
36. 声闻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_的,只求个人的解脱。
(A)恋世 (B)出世
(C)入世 (D)在世
37. 僧伽是绍隆佛的,代表佛陀_,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
(A)转fa lun (B)作善事
(C)处理世务 (D)流转佛事
38. 牺牲自己的一切,冒险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叫做_。
(A)离苦施 (B)无畏施
(C)所能施 (D)离怖施
39.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_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
(A)真相 (B)假相
(C)幻相 (D)空相
40. 不贪不嗔不痴是_的后三戒。
(A)五戒 (B)八关斋戒
(C)六根清净戒 (D)十善业道
41. 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必须先断除_。
(A)无因 (B)无明
(C)无理 (D)无道
42. 佛陀的信众,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应有尽有,这是佛陀提倡_的表现。
(A)自由平等 (B)慈悲平等
(C)势力均等 (D)专权统治
43. 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首,故曰:「自_其意,是诸佛教」。
(A)会 (B)断
(C)尽 (D)净
44. 八关斋戒的基础是_。
(A)三业清净 (B)五戒
(C)八正道 (D)十善戒法
45. 做人必须知恩报恩,佛说我们应报_恩。
(A)大 (B)次
(C)三 (D)四
46. 佛徒勤修六度法,愿救度一切众生是实行_。
(A)人天乘法 (B)声闻乘法
(C)缘觉乘法 (D)菩萨乘法
47. 十二因缘中的生死根本是_。
(A)过去支因 (B)现在支果
(C)现在支因 (D)未来支果
48. _就是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的反应。
(A)受 (B)行
(C)识 (D)业
49. 现在造业,现在就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50. 现在造业,二生或多生后才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