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佛学教本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第一课 律宗 (一)
一、戒律的重要性
律居三藏 (1) 之一,为佛门七众 (2) 所共修,释尊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盘后,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 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观此可知:无佛之世,是靠戒律代替了师或佛的地位,无戒也就等于无师或无佛。又曾受具足戒者,方能称为僧宝,故无戒也就无僧。若就三无漏学 (3) 来说:有戒然后才有定,有定然后才有慧,此为必然的次序,绝不能幸致。戒律之于佛法,关系至钜,非片言所能尽,仅仅提出了上述理由,其重要性,已可概见。
二、戒律的异名与七众戒
梵语尸罗,义译为清凉或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防息其炽然焚烧之势,故曰清凉。又毗尼或毗奈耶,义译为灭或善治,皆灭治三业过恶之义。又优波罗忏,义译为律,乃法律之义。又波罗提木叉,义译为别解脱 (4) 或处处解脱,是解脱三业过恶之义,这些都是戒律的异名,名虽异而体则同。
凡是佛门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当受戒,七众的身分,都是由受戒所产生出来的,其中何众应受何戒?已详前课 (5),兹再将其列表于后:表内所列的,都小乘戒。
三、大乘菩萨戒
此外则有大乘菩萨戒,为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其中亦有在家出家之别: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则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为出家大乘菩萨僧所应受。根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六重戒二十八轻戒,是为在家菩萨戒优婆塞所应受。在理行应先受具足戒或五戒,然后再受菩萨戒,方为合式。所以受持菩萨戒,可算是进一步深造的戒律,也可以算是由狭义的自度,进而实行广义的自度度他的发心了。
四、瑜伽菩萨戒本
关于大乘菩萨僧戒,除梵网经之外,尚有瑜伽戒,名「菩萨戒本」,其中立四重戒四十轻戒 ,这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戒品而来。菩萨地持经,及菩萨善戒经,又皆为菩萨地的异译,其中皆有此戒品的一品,由地持经中分出者,另名菩萨戒本经。因梵网经属性宗 (6),故梵网戒又称大乘性宗戒,瑜伽论属相宗 (7) ,故菩萨戒本又称大乘相宗戒,此二种大乘戒律,皆盛行于中国,然而只是自由选择遵行,未立宗派。
(1) | 经、律、论、称为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参看初级教本第六课课文。 | |
(2) | 见初级第二十二课课文。 | |
(3) |
戒、 定、慧、称三无漏学,楞严经说:「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 |
(4) | 受戒能 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 | |
(5) | ||
(6) |
宗派中,破万法之相,而显万法空寂的真性者,名法性宗,简称性宗。华严五教 中的顿圆,天台四教中的别圆,八宗中的三论宗皆是也。 | |
(7) |
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因 而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相者,名法相宗,简称相宗。华严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天台四教中的通教, 八宗中唯识宗皆是也。 |
(一) | 一、释尊将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什么话? | |
二、根据他所旨示的:一切众生,要怎么样才能见佛性?要怎么样才能成正觉? | ||
(二) | 何以无戒也就无僧? | |
(三) | 楞严经对于三无漏学,曾经怎样的说过? | |
(四) | 解释一、尸罗,二、毗尼,、三、优波罗忏,四、波罗提木叉。 | |
(五) |
一、大乘菩萨僧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多几轻? 它是于什么经? | |
二、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所应受的菩萨戒,有几重几轻?它是出于什么经? | ||
(六) | 瑜伽菩萨戒本,是由那里来的?其中立有几重戒?几轻戒? |
第二课 律宗 (二)
五、印度戒律分裂为五部
佛在世时,因事制戒 ,随机散说,由是乃有戒律。佛灭后,优婆离结集律藏,升座诵读,共八十次,名八十诵律,这是戒律的根本。后百余年,去圣渐遥,有一部份放逸 (1) 之徒,渐感觉戒律的拘束,由是乃擅加修改。阿育王 (2) 时,优婆多 (3) 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中所用之律,亦各不同;萨婆多部名十诵律,弥沙塞部名五分律,迦叶遗部名解脱律,摩诃僧祗部名摩诃僧祗律,昙无德部名四分律。以上除迦叶遗部失译外,其余四部,皆传于中国,然而弘布最广,化缘独深者,惟有四分律,后世丛林中传授戒法,
皆以四分律为根据。
六、中国律宗的成立
元魏 (4) 以来,律师 (5) 辈出,多主四分律,每加以疏释 (6)。隋唐时,大乘佛法风行,此等小乘消极戒律,渐感不适用,唐初终南山道宣律师,观察众机,乃不得不以大乘教义,释小乘法,于是就四分律,明其戒体 (7),立其行相 (8),调和大小二乘,解行相应,遂成四分律专宗,亦名律宗,或南山宗。
七、止持作持律与四分律内容
释尊所制戒,概括地说起来,不外止持与作持二门。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即是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戒律。四分律者,其中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 (9) 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及第四分内,又分为二十犍度 (10),今列表于左:
八、具足戒分八段五篇
比丘及比丘尼二部戒本,名具足戒,简称具戒,受具足戒,亦间称受具。其中分为八段,即一、波罗夷,译为断头,是极重罪 (11),二、僧残,是残命义,必持众僧行忏悔法而救之,三、不定,是嫌疑罪,罪性尚未确定也。四、尼萨耆波逸提,译为舍堕,舍是指犯罪品物,悉应舍与僧众,堕谓犯罪应堕地狱,五、波逸提,译为堕或单堕,义与前同,六、提舍尼,谓可向人忏悔之罪,七、众学,谓比丘应学的戒,八、灭诤,谓灭息诤论。又此八段中,不定、众学、灭诤三段合为突吉罗,突是恶,吉罗是作,指身口二业恶作之意,如是则八段便成五篇。今将具足戒中,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属于此八段及五篇者,分别列表于左:
(1) | 是唯识论中,二十随烦恼之一,谓不守规矩也,又离善方便亦名放逸。 | |
(2) |
译曰无忧,公元前二百七十年间,统一全印度,保护佛教,派遣宣教师,大弘佛法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供养舍利,为孔雀王朝雄主,参看中级第十六课注十一。 | |
(3) |
译为大护、近护,为付法藏第五师。 | |
(4) | 南北朝时的北魏,本为托跋氏,孝文帝改姓元,故史称元魏。 | |
(5) |
详中级第廿八课注一。 | |
(6) |
慧光作略疏四卷,智首作广疏二十卷,法砺作中疏十卷,道宣作行事钞、戒疏、业疏、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等,定宾作饰宗义记十卷,怀素作四分开宗记十卷,玄恽作毗尼讨要三卷,唐代疏释此四分律者,有二十余家。 | |
(7) |
道宣屡参加玄奘译场,通达法相,故遵三时教,立三种戒体:对有教,以色法为戒体,对空教,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对中道教,以心法为戒体。 | |
(8) |
以戒律虽就六尘施设,然而它却能薰习阿赖耶识中种子,去恶生善,此亦根据法相义。 | |
(9) |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夏安居已毕,在大会中,可以任凭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名为自恣,又名随意,谓可以任他人随意检举自己之罪也。 | |
(10) |
梵语犍度,华言聚,或蕴或结,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意。 | |
(11) | 详初级第二十八课注六。 |
(一) | 优婆离多门下分裂为五部,此五部何名?各用何律? | |
(二) | 举出道宣律师对三时教,所立的三种戒体。 | |
(三) | 何谓止持及作持? | |
(四) | 四分律内,各分所明何法? | |
(五) | 何谓受具? | |
(六) | 解释一、波罗夷,二、僧残,三、舍堕,四、提舍尼,五、突吉罗。 | |
(七) | 在具足戒中,比丘应受若干戒?比丘尼应受若干戒? |
第三课 律宗 (三)
九、通别二戒三聚净戒及广中略三种戒
戒有通别之分,通戒即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 是以摄律仪遏止一切之恶,属止持义。二、摄善法戒,是以摄善法积集一切之善,属作持义。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是以慈悲喜舍 (1),济度一切众生,属利他义。具此三义故,则戒律的性质,已圆满自度度他的作用,此即律宗能跻于大乘地位的理由。所以大乘菩萨,通受三戒,若根机下劣,不能发大心者,则惟受摄律仪戒。
别戒即僧尼戒,前所说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名为具足戒者,不过释尊随此二众,实地犯罪的情形,方便斟酌而制定的条款耳。其实事相纷繁,三业之中,动辄有过,除此之外,未经制定的戒条尚多,故僧尼二戒,其量各有广、中、略三种的不同。比丘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 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涅盘经等,谓比丘尼戒,有五百之多,然有此说而无戒相,故仍以三百四十八戒为标准。
十、戒分四科
戒有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者:即如来所制定的戒条,如不杀、不盗、不淫之类是。戒体者:谓受此戒律时,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是。此戒体虽属色法,而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2)。戒行者:谓随顺戒体,而如法动作的三业是。戒相者:即按七众地位,各持其所应持的戒,如五戒十戒具足戒等是,一切戒皆具足此四科。
十一、本宗行证判立四位
本宗以戒为纲领,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则名为三无漏学。故行者初修佛法,必先以持戒,制禁三业之非,俟心身既合规律,自然能生定发慧,次第证入佛境界。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三阿僧祗劫,历五十二位,曾判立四位,以统摄之,最后归于究竟的诸法实相,具足法报化三身,亲证佛果,所以本宗教法,仍契合于大乘中的一乘圆教 (3)。兹将其列表于左:
(1) |
名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能与乐的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的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喜悦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也,又怨亲平等,舍弃怨亲之心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依禅定而修之,则生色界梵天,故亦名四梵行。 | |
(2) | ||
(3) |
一乘即一佛乘,圆教即圆满之教,大乘中,以一乘圆教,为穷极之实教。 |
(一) | 何谓三聚净戒? | |
(二) | 比丘及比丘尼,广中略三种戒。其量各有若干? | |
(三) | 戒分四科,试分别解说之。 | |
(四) | 律宗教法,何以会契合于一乘圆教? | |
(五) | 列出南山律师对于菩萨经历三祗五十二位的四位表。 |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 | 人类本来是多欲的凡夫,一切见思惑,悉皆存在。学佛之后,只能算是迷途初返,若论身口意三业,尚未能尽符矩范,所以佛才制定许多戒律,以防非止恶,生善利生。在圣凡位阶中,真正不需要戒律者惟有佛,菩萨尚有戒,二乘以下更不必论矣。以孔子的天纵之圣,由十五岁修学达七十岁,方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他在晚年时,尚希望再延长寿命数年,学习易经,以免大过。由这样看起来,博地凡夫,若要调柔意识,不生染心,真是难比登天。谁敢夸下大口,说我不需要戒律者,这人便是狂人。所以千数百年来,在中国丛林中,不管属于那一宗派的寺宇,对于戒律,无不敬重奉行。律宗虽然 是独立的宗,然而里面的戒相戒行,却早深入各宗,成为佛法中的要素。所以一切宗中,皆有律宗的成份存在,也可以说:一切宗皆是律宗的别出,没了它,决然不可,戒律的重要,可以想见。 |
2. | 破戒当然可以忏悔,不过,破了像杀、盗、淫、大妄语等重戒,因为罪性严重之故,若不是上根人,运大勇猛大智慧的作用,就无法洗刷去八识田中,所存留的深刻的印象,使之恢复未破以前的清净本然的心体。普通人因为自力薄弱,无法湔祓之,就不得不假借外力,相资为用,这就是所谓拜忏了。例如在佛前念:「我昔所造恶业,皆由无始贪镇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文,这是泛忏普通三业罪障。或念朝暮课诵本内:礼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这也是通忏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盗僧祗物等重罪,仰仗诸佛威神,洗我罪恶。或拜诵梁皇宝仪,三昧水忏,大悲忏,弥陀忏等,皆能忏除过寺宿业。若是作了某一宗破戒事,作已而悔,理宜对佛菩萨前,对大众前,自行陈述所犯罪由,毫不覆藏,请佛菩萨慈悲,饶恕既往,从此誓不更作。经过如是剀切陈忏后,若觉心中平坦轻安,与未罪之前无异,即是已还复清净的徵验,将来亦不至遭受,由异熟生起现行的苦报了。若是尚有事上的善后手续,如打人致伤等, 亦当道歉赔偿,低心下气,亲往服侍伤者,请求谅解宽恕,不结仇恨,如是方 能自他两面俱了,否则仅忏自而遗他,忏理而弃事,那末,这忏悔的工作,还是只做了一半,尚有一半,并未完 结,将来因缘会遇时,还会生起索偿命等祸害也。 |
3. | 比丘的三千威仪,六万细行,比丘尼的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这是于理为然,不必尽有其相。若论吾人终日,三业之中,尤其意业中的思想,染垢甚多,盈千累万。此中虽不成为事实,而确有此念者,比比皆是,这都是有罪过,而应加以制止的。若问起:要用什么方法,方能在这许多威仪和细行当中,悉不忤犯?答曰:只须胸中时时存有诚敬二字,每事每念,皆出之以诚,处之以敬,不管他多少威仪?若干细行?当下皆能满足,皆不触犯。即使有一二无心小过,亦在诚敬的威光之下,立时消灭,决不会酿成恶种子,种入识田中也。 |
4. | 尼戒比僧戒 多,并不是说:女人的罪恶,比男人多,大概是女人的三业,比男人琐碎,故应戒处,也比男人为多。至于在 家人,不宜看出家戒条,这是因为末法行人,受戒后未必能遍持,或持了若干,犯了若干。居士看了之后,知其犯戒,因而轻僧,甚至毁谤三宝,反对佛教,放弃修行,故影响甚大,倒不如不看不知,仍能礼敬供养。譬如坠落大海中,能抱腐尸,渡达彼岸,亦为得计。至于受戒破戒,当然有其应得的罪报,佛亦不能曲庇其弟子而救之。我们自保尚难,那有工夫,多管别人闲事,倘无卫道的思想和必要,则装疑佯聋,未尝不是避免烦恼,修学厚重的好方法,一动总不如一静也。 |
5. | 律宗的经纬在于戒,有戒然后才有定慧,此名三无漏学。学律,说易亦易,说难亦难,只要依里面的条款做去,顺而不犯,便算有了戒,不必钻研繁琐的教义,乃至参禅学密,这是易处。然而单是这几条的戒律,就考验尽古今英雄豪杰,真能够入彀者,不知有否百分之二二。而名落孙山者,却滔滔皆是,这是难处。律宗的主张,很明显的,是从清净三业著手,认为三业清净了,自然会中规中矩,发定发慧,不愁不优入圣域。释尊亦曾说过:佛灭度后,当以戒为师,戒律的真正价值,都在这寥寥语句中说尽,可知律宗立在大乘八宗之中,是毫无惭色的。 |
6. | 若把身口二业的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若从人所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律宗就可比百尺龙门,耸立水面,不管蝌蚪鱼虾,跳得过者,都准许成龙,飞腾而去,孟子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愿天下蝌蚪鱼虾,多所努力。 |
7. | 戒律中,确有一部份,名存实亡的,例如中国僧伽之于托钵制度,及种植田园,前者应有而无,后者应无而有。而过中不食,及不持金银财物,不畜猫狸等,行之亦有困难处。然而佛所制戒,后人不敢擅废,一也,倘一二可废,则全体皆可废,二也,谁先倡废戒,谁便是叛佛,为众矢之的,三也,兹事体大,非一二人所敢行,四也,所以纵使行不通,成为有名无实,而亦不敢公然宣告取消。究竟事实或环境上有困难,与纵欲犯戒断或奉行不力者,情形不同。当然于戒体上,不算破坏,于种子上,不是恶性,于法纵不对,于情有可原,也并不是作恶破戒者,所能藉口援例。根本在此五浊恶世修行,阻碍甚多,例如饮水,明明要杀死千万小虫,即释尊当年,亦只教弟子:饮水不用天眼,即不算犯杀戒,盖舍此实无办法也。又如白蚂蚁契及寺材经书法服,决不能不加以阻止,所以应知吾人业重,才生此娑婆世界,惟有勤恳念佛,才有清净戒体可得也。 |
8. | 壁虎以虫为食,慈于虫,则不利壁虎,慈于壁虎,则不利于虫,此事见智见仁,各有其说,菩萨以大悲为本,住于吾心之所安,但使有利众生,行之皆是功德。在昔释尊以饲虎行仁,周处以杀虎行仁,随侯以济蛇行仁,孙叔敖以打蛇行仁,故何者为是,亦至难言。孔子说:「汝安则为之」,实为绝好的办法也。 |
第四课 华严宗 (一)
一、华严经有三本三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为释尊成道后,三七日间所说。此经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据说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大千世界微尘数 (1) 偈,一四天下 (2) 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因上中二本太繁,非此间凡夫所能读,故只取下本而回,流传世间。
此下本经,传入中国后,曾经过三位译师的翻译,经名虽同,但卷数就不同了,晋佛陀跋陀罗译的,计六十卷,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唐实义难陀译的,计八十卷,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般若译的,计四十卷,称后译华严,或四十华严。其实此三本华严,都不是全部,旧译仅三万六千偈,新译仅四万五千偈,皆不及一半,后译则仅此经中「入法界品」的一品而已。故学者研究读诵,当以八十华严为标准,其余二译,但作参考可也。
二、此宗法理为中国所发明
华严宗即依华严经而立教,初祖为陈隋间终 南山杜顺和尚,递传至智俨、法藏 (3)、澄观 (4)、宗密 (5),而教义益备。其所宗之论。则有十地经论,为世亲菩萨所造。此宗法理,全由中国所发明,非若他宗之根据印度学说而来,故可算是中土思想的特徵。
三、五教十宗
本宗将释尊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
五教者: | ||
一、 | 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 (6), 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 (7)。 | |
二、 |
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空始教之分 (8)。 | |
三、 | 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 | |
四、 | 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 | |
五、 |
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如法华经对渐根行人,说会三乘于一乘者,名同教一乘,如华严经顿根行人,不谈三乘,直显一乘者,名别教一乘 (9)。 | |
十宗者: | ||
一、 | 如小乘犊子、法上、 肾胄、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 | |
二、 | 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 | |
三、 | 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 | |
四、 | 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 | |
五、 | 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 | |
六、 | 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 | |
七、 | 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 | |
八、 | 如小乘终教的楞伽经起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 | |
九、 | 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证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 | |
十、 |
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本宗在五教,属于一乘圆教中的别教一乘。在十宗,属于圆明具德宗。 |
(1) |
即将十个大千世界,捣碎成为微尘之数。 | |
(2) |
即小世界中的四大洲,参看初级教本第二十九课课文第三段。 | |
(3) |
本康居国人,武后赐处「贤首」,为华严宗第三祖。 | |
(4) |
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心,赐处清凉法师,为华严宗第四祖。 | |
(5) |
又称圭峰法师,为华严宗第五祖。 | |
(6) |
又名我空或人空,为二空之一,言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有实体,是因缘所生法,当下即空,故曰生空。 | |
(7) |
声闻乘人,迷执小乘法,而愚于大乘法空的妙理,名为愚法,一旦解大乘理,回心向大者,即名不愚法小乘。 | |
(8) |
如解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的万法者,为相始教。如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 | |
(9) |
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华严宗所判教相」段。 |
(一) | 华严经结集后,藏在那里?以后由那一位菩萨取回?他所取回的下本,有若干偈?若干品? | |
(二) | 旧译、新译、后译、三部华严,其译师为谁?各若不卷? | |
(三) | 何谓大乘始教?相始教?空始教? | |
(四) | 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如何分别? | |
(五) | 一、法无去来宗,二、真实不空宗,三、圆明具德宗,他们的见解,各如何主张? | |
(六) | 本宗在五教中属于那一教?在十宗中属于那一宗? |
第五课 华严宗 (二)
四、法界缘起与法界三观
本宗以法界 (1) 无尽起 (2),皆一心所显发。心的作用,不可思议,旷荡虚寂,全包法界,孕育万有。一切法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一多相容,大小互入 (3),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如帝网天珠 (4),互相映现,此名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此一心之所缘起,包括无遗。
初祖杜顺,依法界立三种观:一、真空绝相观。观穷尽法界的一切事物,不外因缘生,依他起 (5),皆无自性,一归于平等真空,离于诸相。一切众生所见的森罗万象,悉属妄情偏计,犹如眼翳,见空中花,此花实性,即是虚空,一无所有,如是作观,名真空绝相观。二、理事无碍观。既作真空观,泯诸法虚妄之相,见诸法实性,惟是真如。然此真如,具有不变和随缘二义,不变是就体言,随缘是就用言。因为体用具备的缘故,所以在凝然不动之中,能生万法,此属于事,所生的万法,一一皆以真如为性,此属于理,理能生事,全事即理,如是作观,名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一一事相,皆真如随缘性所生起,此生起的万法,并非分取真如之性,性原平等一味,不可分取,若可分取,即非真如,故一事一物,乃至微尘,皆完具真如全体。行者观一一事物,皆如其性,融通于全法界,互涵互容,重重无尽,你那里也有我,我这里也有你,如是作观,名周遍含容观。
五、四法界
万有既生于一心,一心融摄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者、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二者、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三者,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四者,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六、四种缘起
万法缘起,有四种不同的见解:小乘教主张业感缘起,言万法皆由业力的感应,而生起也。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缘起,这是相宗的教义,言阿赖耶识,念藏万法无量种子,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也。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起,言真如随缘,而生万法也。一乘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言遍法界一切事物,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现末来,尽成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法法都脱不了相互的关系,从无能单独成立者,此即本宗与上述三教的观点不同之处。又本宗所判的五教之中,惟大乘顿教,未曾言及者,因此教离言说、文字、心想、不涉及教相故也。
(1) |
法即诸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名为法界,故一一法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名一法界。 | |
(2) |
事物皆待缘生起,名为缘起,法界中万事万物,互相缘起,重重无尽。 | |
(3) |
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 |
(4) |
帝释悬宝珠网饰殿,各珠光明互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 |
(5) |
(一) | 十方三世中,无尽世界,无尽事物,皆是什么东西所缘起? | |
(二) | 理事无碍观是怎样? | |
(三) | 述四法界及其意义。 | |
(四) | 解释一、阿赖耶缘起,二、法界缘起。 | |
(五) | 何以大乘顿教,未言及缘起? |
第六课 华严宗(三)
七、十玄缘起
十玄缘起者,谓此十玄妙法,互为缘而起他,故曰十玄缘起,系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能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的玄海,故又名十玄门。但至相大师 (1) 与贤首大师所立者,微有不同,今依贤首探玄记 (2),析之于左:
一、 |
同时具足相应门,三世诸法,皆不离缘起,而且在同一时间内,圆满具足,互相缘起。十方世界,一切事物,其关系极为微妙密切,总成一大缘起而存在,动一尘,则全体皆受影响;此互相满足呼应的局面,名为同时具足相应门。故此一门,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其余九门,则此门的别义也。 |
二、 |
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则此一法的力用,大至无外,名为广。但若守此一法的本位,则分限极微,名为狭。法法皆具此广狭二义,而运用自在,不相妨碍,故广狭自在无碍门。 |
三、 |
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于上述广狭自在无碍之义,则一法的势分,入于一切法中,同时一切法的势分,亦入于此一法中,如此一多互相涵容,而不失一多的本位, 然而一多二相,实又显然不同,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门,此是就用言。 |
四、 |
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于上述一多相容不同之义,当一法的势力,入于一切法时,此一法即为一切法中的一法。此法之体,全成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此一法,如是则全收一切法而为一法之体,即此一法之外, 更无一切法。如是则一切法为虚体,如此一虚一实,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而无碍自在,故名诸法相即自在门,此是就体言。 |
五、 |
隐密显了俱成门,谓既依上述之义,当一法即于一切法时,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当一切法即于一法时,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二相,俱时成就。如铸金为狮,见金则金为显了,狮成隐密,见狮则狮为显了,金成隐密,隐显同时俱成而无碍,故隐密显了俱成门。 |
六、 |
微细相容安立门,谓虽极微细,亦得含容一切法,所谓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 (3) 是也。 |
七、 |
因陀罗网法界门,因陀罗译为王主,即天帝释,其珠网每珠各现一切珠影,这是一重的各各影现也。一珠中所现的一切珠影,又各现诸珠的形象,是二重的各各影现也,如是重重映现,而无尽无穷。 法界每一微尘,现无边刹,刹海中复有微尘,每尘复现刹海,如是重重无尽,亦如帝网珠光,故名因陀罗网法界门。 |
八、 |
托事显法生解门,谓假托一事一理,即足以表显无尽的法门,令生信解,故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
九、 |
十世隔法异成门,上八门是就空间示圆融无碍之相者,此一门则说明不特横的空间为然,即就坚的时间说亦然。十世者:过现未是三世,而此三世中的每一世,又皆有过现未三世,则成九世,九世相即相入,总为一世,共十世。十世隔历之法,虽别异而俱时成就,这是念劫融即之意,如一梦现十年事,十年事现于梦,是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
十、 |
主伴圆明具德门:十方三世诸法,既成一大缘起,则一法生时,诸法随生,一法为主,诸法为伴,随举一法皆然。一法圆满一切功德,如圆月明朗为主,众星围绕为伴,故名主伴圆明具德门。 |
如上十种玄门,皆具足于一尘中,如是十方世界,诸余微尘,亦各具足十玄妙门,互摄无碍,相通相入,重重无尽,举一全收,圆满相应,是名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亦名无尽缘起法门。
(1) |
华严宗二祖,云华智俨大师,又号至相尊者。 | |
(2) |
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贤首撰,所以解释华严经者。 | |
(3) |
见晋译本经卢舍那品。 |
(一) | 何谓「十玄缘起」? | |
(二) | 「同时具足相应门」怎样解释? | |
(三) | 何谓隐密显了俱成门?试举喻以明其理。 | |
(四) | 微细能容一切法,有何经语作证?试写出荫。 | |
(五) | 析十世之义。 | |
(六) | 释「因陀罗网法界」。 |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
相传华严经由文殊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入龙宫见之,有三种本,乃取下本,流传世间,其说近于神话,未必尽可信。以意思之,释尊灭后数百年间,印度皆盛行小乘教,大乘经典,湮没不传,此则系事实。然不传乃无人宏扬之谓,并不是遗失,观于佛灭六百年后,马鸣菩萨宗百部大乘经典,著大乘起信论之事,便可见大乘经典,多在人间,不过无人瞧理,等于灭绝耳。龙树菩萨取而张皇流通之,亦合于情理,初不必依赖龙宫,而后有华严也。至上本中本之说,可以姑妄听之,事实是否如此,也不必深究,因其或是或非,皆无关宏旨故也。 |
2. |
法界缘起与法界 三观,是华严宗对于宇宙万有,极其微妙的看法。所谓法界缘起者:即是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一法起一切法,二者同时,并无先后。现在试把吾人身上的一根毫毛,名为一法,若欲完成此一根毫毛的生起和存在,必须身体完整,否则人既无有,安有毫毛。其次,若欲维持此一身,则一切生活条件,必须具备,然后此身体才能存在,如是则整个宇宙,乃至日月山川,草木房舍,皆须一一建立。因此,在事实上,要用一切法的互相关系的一切势力,才能生起这一根毫毛,此名以一切法起一法。反过来说:为了要生起要维持这一根毫毛,就必须生起整个宇宙万物,此名以一法起一切法。此两重意义,有如交芦,相互而立,各缘起其所缘起,重重无尽,无彼固无此,无此则亦无彼,是名法界缘起,是说明全法界的事事物物,互相缘起之义也。 |
3. |
法界缘起的根源,起于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心动,遂生万有,若欲返本归真,则亦不外心空则诸法灭。如梦醒后,梦中境界皆消,彼未醒之人,依然觉其为有。十法界中,只有佛是萝醒人,九界众生,皆沉迷于其梦中的境界也。 |
4. |
以大入小,以多入一,此有理事两门。就理门说:一微尘中,有整个宇宙的势分在内,否则此一微尘,就不能存在。摄整个宇宙的势分,入于一微尘中,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就事门说:纳须弥山于一芥子里,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中,安三万二千师子座,于丈室内,即是以大入小,以多入一。佛及大菩萨,已在自性中,证到理之极致,再证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极致,于心自在,于法自在,就能够操纵万物,冈不如意。欲界的他化自在天,色界的摩醯首罗天,也都具有此种本领的一部份,吾人系凡夫身,无有通慧,方为诸法所操纵,又安能操纵诸法,所以对于此类理论,只好闻而知之,若要证实,须留待修到大菩萨的地位时再说,暂时可以不必穷研也。 |
5. |
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全是对的。大乘起信论内,所标的三细六粗,就是万法缘起的行相。三细中的第一「无明业相」,即指最初一念,不觉心动,心动即是业,后于此之起业相,业击苦相,更是业了。所以宇宙万法,彻头彻尾,全是业力在那里作主作崇,成一大业网,包无不尽,这样看起来,说是业感缘起,一点也没大错误。再进一步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转一精明本体,成为八识,此八识中,以阿赖耶为主,为前七识所依。阿赖耶识中,十法界种子,法尔具足,遇染净缘薰发,乃成现行,十方三世,无量依正境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立起来的,这样看起来,说是赖耶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更进一步言:万法纷纭,此起彼灭,全是真如随缘所显现,阿赖耶识本真妄和合,而妄依真起,只因一念不觉,致使全真成妄,这样看起来说是真如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事虽如此,然而一法之生,其因缘势力所流布,有如瓜蔓,左牵右掣,包罗甚广,若言其极致,则全宇宙内,并没有一法,与此无关涉者,随拈一尘,皆动全法界,这样看起来,说是法界缘起,一点也没有错误。在上述各种缘起中,见智见仁,若是其是,若欲调和于四者之间,下一个转语,则「上一心缘起」四个字,足以贯之,理由是:不管他什么缘起,若心不动,法无由生,心动故,万法乃生也。外道的帝缘起,当然不成理由,万法若由上帝缘起,则上帝由何缘起?若亦有缘起,则上帝缘起,已落第二阶段,既是第二阶段,则此段之上,尚有缘起,不成 |
6. |
华严宗于净土宗有大关系,因为此经后段,善财于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并华藏海众,导归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华严的最后指归,也是极乐净土,号称诸经之王的华严,尚且弘扬极乐净土,以之为归宿处,所以谤净土,也就是谤华严。难道普贤、善财、文殊、这些等觉菩萨,其智识都不如我辈吗!轻视净土法者,观此亦当憬然悟矣。 |
7. |
有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但没有理理无碍法界。关于理的解释,课文中明明说:「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事有万殊,故称事事,这个真如平等的理体,本来只有一个决无第二,怎么能称为理理呢?譬如一父生数子,写信时,可任意说:父平安,子平安,父子平安,子子平平四种,而不宜说父父平安,因为父亦如真如理体,只有一个也。 |
第七课 华严宗 (四)
八、六相圆融
此宗更分析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而立有六相的教义。六相者: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名总相。二别相,谓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屋中的瓦砖木石等,体性各别,名别相。此总别二相,是就体言。三同相,谓万法虽别,然能融即成为一体,如瓦砖木石等,能互相和合,成为一屋,名同相。四异相,谓诸法虽能融即为一,但亦不失诸法差别的本质,如瓦砖木石,其形类功用,皆各不同,名异相。此同异二相,是就相言。五成相,谓诸虽差别,因融即故,互相成而为一体,如瓦砖木石,有互相成就之性,才能建立为体,名成相。六坏相,谓诸法虽可融即,成为一体,然若各住各位,则仍现诸法之相,而不成一屋,如瓦砖木石,各住本位而不合作,则房屋相坏,名坏相,此成坏二相,是就用言。
此六相中,总同成三相主合,属圆融门 (1),别异坏三相主分,属行布门 (2)。但此六相,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皆含有无差别与差别二义,二者融通无碍,则无尽缘起的妙用,皆具于此,表示如下:
九、行位
此宗圆教所明的行证阶位,有行布门与圆融门二说。就行布门言之,有三生证道之说,三生者:初见闻生,此即于过去闻说一乘妙法,而种解脱的善根者,是为凡位。次解行生,此即现在开圆解 (3),修圆行 (4),由十信、十住、十行、十 回向、以至十地皆属之,是为圣位。三证入生,此即当来证入妙觉佛果的位次。在此三生中,见闻生中,并无断证 (5),解行生中,则渐次断证,证入生中,则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可知成佛时,虽是无碍证入,但若统过去而论,还是渐次修断,是即行布门的行证。
就圆融门言之,以体论,自性法身,原是清净,所谓不断而断,不证而证。以用论,则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所谓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以行位论,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行满成佛。以时量论,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念劫融摄,长短即入,是即圆融门的行证。
上述行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一念不妨三祗 (6),三祗即是一念,虽说有行布圆融二门,渐顿不同的行证,却仍是无碍即入,是为此宗行位之说。
(1) (2) |
菩萨修行的阶位,据华严宗所判有二门,一、初后相即名圆融,或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所以一位满,皆至佛地。二、初后分开名行布,或次第行布门,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次序历然。 | |
(3) |
妙智所证之理为圆,圆解即圆通的见解,谓觉慧周遍,通解法性也。 | |
(4) |
圆教的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 | |
(5) |
指断惑证真。 | |
(6) |
菩萨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简称三祗,阿僧祗为极大之数目,故可译为无央数。 |
(一) | 何谓六相。 | |
(二) | 用房屋节材料为喻,说明六相的意义。 | |
(三) | 一、圆融门,二、行布门,如何解释? | |
(四) | 列出六相现象表,包括体相用,及圆融行布二门。 | |
(五) | 解释「三生」。 | |
(六) | 就体、用、行位、时量四者,释圆融门的行证。 |
第八课 天台宗 (一)
一、天台宗的渊源
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遂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而立一心三观 (4) 的法门,传于弟子南岳慧思禅师,思再传弟子智颛 (5),颛行「法华三昧」(6),二七日,即大悟,于陈 (7) 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归宗法华,说法华经玄义,以摄教相,演法华经文句,以解名义,述摩诃止观 (8),以资观行,判五时八教,遂开天台一宗。此外著述尚多 (9),悉由其弟子灌顶禅师 (10),笔录行世,此后传承甚盛,贤哲辈出。
二、教相和观心
此宗以法华经为正依的经典,因之建立一宗的法义,此外则涅盘经,大品般若经 (11),大智度论等,亦为其所依据的经论。至于其所判的五时八教,皆详前课 (12),兹不再述,今当言教相观心之义:教相者,即依五时八教之义,以开启智解,观心者,即以此智解,返观自心。有智无观,如有目无足,虽识途无法到达;有观无智,如有足而无目,虽能行而必入歧途,亦不能到达,故二者必相资为用,,不宜相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为万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观心实为识本达源的要务。
三、三谛圆融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悉以三谛说明之,三谛者:一空谛,此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故空。二假谛,此为因缘的作用,依正的现象,同于幻化,故假。三中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今言三谛圆融者: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绝待 (13)。于空谛中,含有破有之空,立空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空谛非孤立的空,乃三谛相即的空。于假谛中,含有破空之空,立有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假谛非孤立的假,乃三谛相即的假,于中谛中,含有双遮空假的空,双照空假的假,遮照绝待的中三义,故中谛非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如是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 (14) 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
(1) |
南北朝时,北方高洋受东魏禅,国处齐,史称北齐,凡五主二十八年,为北周所灭。 | |
(2) |
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法的总相为空,名一切智。菩萨之智,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名道种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 化道断惑一种切之法,名一切种智。是为三智,见智度论。 | |
(3) |
即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为三论之一,其说破空破假,主张中道,并执中之见,而亦破之,归无所得,与船若思想吻合。 | |
(4) |
为大台圆教的观法,智者大师所立,详见下课。 | |
(5) |
天台大师名智颛,为台宗第三代祖。 | |
(6) |
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实相,名法华三昧。 | |
(7) | 陈霸先受梁禅,国号陈,凡五主三十二年,为隋所灭。 | |
(8) |
大台三大部之一,为智颛大师所说,所以述观心法要者。 | |
(9) |
尚有四教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观音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 | |
(10) |
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是天台大师法嗣。 | |
(11) |
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名大品般若经。 | |
(12) |
||
(13) |
待是对待,是两方并峙之义,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皆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 | |
(14) |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地狱、是为十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有灵性者,尽此十法界矣。 |
(一) | 写出慧文禅师所悟的中论偈。 | |
(二) | 天台宗所依据的,是什么经论? | |
(三) | 何以智与观,必相资为用,不宣相离?试设喻以明之。 | |
(四)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怎样启示观心的重要? | |
(五) | 何谓三谛?三谛之理为何? | |
(六) | 释一、对待,二、绝待。 | |
(七) | 在三谛圆融中,何以中谛非是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 |
此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 (1),或名为「如 (2)」,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 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性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
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 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即为此宗对于万法的观感。
五、一念三千
上述百界,各具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即众生的正报,国土世间,即众生的依报,五阴世间,为构成依正二报的要素,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识。百界各具三 种世间,每一种世间,又各具有十如,如是相乘,则三千世间,或号为三千诸法,为一切法的总称。此三千诸法,实具于吾人一念之心,名一念三千。若就体言,心性中本具三千法,名理具三千;遇缘现起,诸法宛然,名事造三千,事与理圆融无碍,非一非二。
六、性具善恶
此宗主张:自性本具十界三千善恶诸法,既然具有解脱涅盘,当然亦具有烦恼生死。倘若就性的涵义说,则诸佛亦有恶,阐提 (3) 亦善,原因是:善恶有性有修,性是先天有的,修是后天造作的,诸佛虽没有修的恶,却有性的恶,不过不发生作用罢了。阐提虽没有修的善,却有性的善,所以遇缘开发,终当成佛。这就是说:修的善恶可断,而性的善恶本能,则不可断,若单就本性说,佛与众生,原是不二,这是本宗独特的见解,与他宗专主性善者不同。
三惑者: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见思中的见惑,是迷于理而起之惑,思惑是迷于事而起之惑,这是不悟宇宙本体之空,徒执著心身与外物,认其为实有,种种烦恼,由是而生。尘沙惑是所惑多于尘沙,这是由于不知宇宙现象之假,遍计而起。无明惑是一念萌动,无明之云,遂掩蔽中道实相之月。这三种惑,是昧于空假中三谛之理,若欲破除,当修一心三观之法。
(1) |
此即指诸法的自性而言。真如与实相,是同体异名,约空谛名为真如,约假谛名为实相,若将二者合起来,空假相融,即是中谛。 | |
(2) |
诸法的法性,极难用语言文字形容,故借「如」字为代表。法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皆同一相,故名为如。 | |
(3) |
是一阐提的简称,为极难成佛之义,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此处系指断善阐提而言,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三课注四。 |
(一) | 解释「真如实相」。 | |
(二) | 「十如是」是那十项? | |
(三) | 十界具有千如,这是怎样算出来的? | |
(四) | 释一、众生世间,二、国土世间, 三、五阴世间。 | |
(五) |
何谓一念三千? | |
(六) | 诸佛亦有恶,阐提亦有善,原因在那里? | |
(七) | 何谓尘沙惑?此惑因何而起? |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 |
诸法皆一生之所含容,亦一性之所生起,法相虽多,总不出性量,行者若能悟证自性,则于诸法,无不通达。圆解者:圆通的见解,于真俗二谛,理无留滞,行布处无非圆融,圆融处宛然行布。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乃至杀盗及贪嗔痴,皆是梵行,达诸法无二相故也。圆行者:圆满的操行,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极乐净土,即生诸佛净土,修一法门,即是修无量法门,乃至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念佛时,即成佛时,证道时,不离修道时,总万德于一心故也。利根行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名为圆解,称性而修,于事无所执著,名为圆行。虽然如此,然亦不弃善法,不行恶法,乃至不耽理解,不废事修,所以得名善知识。 |
2. |
拘于一义,而固执之,这在小乘的教法上有之,但若就大乘的立场说起来,凡是拘泥执著,皆成死结,所以大乘的理论,就比较圆活。例如人家说:念佛是执有著相的,然而莲池大师,疏弥陀经时说:「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像这样的悟境,怎能说是执有著相。就因为大乘的理解,远离拘执的缘故,所以对于任何一法,皆立三谛,都把它看作即空假即中。这其间,若把三过于分开,成为独立,则任拈谛,都是不了义的,也都是错误的观念,惟有三谛齐观,彼此互即,才是中庸了义之教。 |
3. |
一切法中,最难说得清楚者,就是「性」了。说它是有,则又是真空绝相,说它是无,则又是万德具备。教乘各宗及禅宗,都说它是超善恶的,因为善恶是对待法,而佛性则是绝待的,所以不宜把它落在任何一边。但是据台宗的看法,它里面却是善恶俱备,不过这种善恶,只是个机能,而不是事实。佛的自性中也有恶,若无恶则法有所不备,不过此种恶,如男人的两乳,但留痕迹,并不发生作用。一阐提的自性中也有善,若无善,则体有所不完,不过此种善,如石中的美玉,长劫沉埋,未知何时,方能发现耳。此说亦不为无理,当保留之,以备一格。 |
4. |
一切法皆具空假中三谛,学者对一切法,或任何一法作观时,或但观其一过谛,或三谛齐观皆可,宗镜录第三十五卷,对于三观,说得很清楚,兹抄录于下,以为参考:「古释三观义云:一念心起,起无起相,彻底唯空,三际寂然,了不可得,无见闻觉知相,无眼耳鼻舌身意相,此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间相: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阴世间一千,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六凡四圣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也。念外无一毫念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圆明,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净,因而能果,有而能无,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也。一处见多,多处见一,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现,喻天帝珠网,此假观也。一念心起,起而无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双照空假,此中观也。说即有三名字,照时不作三一解,只念念见自心性,任运非三非一,亦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观,念想断处,一切时中,任运心常三观也。」惟此种观法极其深玄,若非上根,运方便善巧,恐无从著手也。 |
5. |
见思是凡夫之惑,行者断见惑尽,即得须陀洹果,全断见思二惑,即得阿罗汉果。尘沙是菩萨之惑,菩萨化度众生时,若不通达如尘如沙之多的法门,即不能完成教化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此惑但属于劣慧,与迷理迷事之见思惑不同。至无明惑,则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学者当体会其义,切勿但在纸上钻研注解,成为书箧字食古而不化。 |
6. |
断善阐提,最后毕竟成佛,理由是:所谓断善者,不过形容罪障至重之意,其实,佛性无染之善,及第八识中的无量善种子,皆一切存在,不可拘泥文字,失去实性。五逆十恶人,由无间地狱出来时,依然再根据次一成熟种子,生在六道中。若因缘殊胜,能值佛法,仍然有出三界,登佛国的机会,所以并非永远沦于地狱,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大悲阐提,最后亦毕竟成佛,理由是:众生的数量,虽然至多,然而在三界内者,总是有减无增,生佛国一个,便减少一个。在三界外者,总是有增无减,生佛国一个,便增加一个。所以就界内的众生而论,既没有新生,却只有永离,这样经过无限制绵长的时间,总有一天,会被度个罄尽。等到一切众生成佛了,大悲阐提菩萨的誓愿,也同时完满,而成佛道,所以并非永处于菩萨位,也并非永远不能成佛。这两种阐提的成佛,不过是时间极遥远,并不是不可能。 |
7. |
空观假观中观,皆是方便设立的。其实诸法的实性,非空非假,即空即假,乃至并此中观之念,亦不容存在。总而言之,佛性法性,皆离言说思想,凡说得出,想得到者,一概不是。所以在三量中,只有用现量,才有希望见性,比非二量,绝对无分,而现量的境界,是无分别的,了了知而兀兀无知,兀兀无知而了了知。若问为什么如此?亦无法作答,会者自会,不会者自不会,纵使不会,也切勿性急,但能时时用功,不愁没有豁然贯通之日,盖功深自然学进,水到自然渠成也。 |
8. |
在经论上,关于「心」,有种种解释,大致说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真心,属于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于境界之外的,当吾人无念而又非睡著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另一种是妄心,属于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于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因为心有上述两类之故,所以观心也有二种:一是观常住真心,这当用无分别智,现量境:领略妙明清净的心体,遍十方界,凝然不动。二是观生减妄心,时起时逝,前后相续,无有间断,当感觉时,不必遂念除,但回光返照,觑定真心,则妄念自平,不留踪影,此即是观心法。久习纯熟,定时真心在前,动时真心亦在前,则观行便算成功,临命终时,若能保持此心,不入十八界,即可不入轮回,而出三界矣。小乘行人,于修五停心观之后,再修四念处观,内第三念处,是观心无常,这只是看生灭妄心,并未及于常住真心者,因二乘只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并不知有常乐我净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也。 |
第十课 天台宗 (三)
八、 一心三观
宇宙万有,悉含有空假中三种谛理,已详前课,今所言者,系对此三谛,加以观察,即空观假观中观,是为三观,此三观皆具于一心之中,名一心三观。作此三观,能破三惑之暗,而成三智。其关系是: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总相即是空相,证此智即成如实觉了的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之智,证此智即成离缚自在的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之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证此智即成常住不灭的法身德。此三德本人人所固有,无始以来,为三惑所蔽,不能显现,今若一修观破惑,即证本有,而成菩提涅盘之道矣。列表于下:
九、修十乘观法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 (1),直达涅盘宝所 (2),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今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是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盘妙心,直达宝所。第二观名发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证时,即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观,尚不得真证时,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于一心也。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于第三观,尚不得真证时,要以一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执,然后乃证也。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于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时,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 (3) 等为塞,菩提,涅盘,六度等为通,而离塞从通也。第六观名道品调适。此言于第五观尚未达真性时,可知前之法门,必与我不相应。如是则当一一调试三十七科道品,采择适于吾机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观,必发真证。第七观名对治助开。此言最下根人,若对于第六观观行,尚未通达,则必有迷事的粗惑为障,如是当修五停心或六度等行,以对治事惑,助开正道理观也。第八观名知位次。谓于修行乃至证果的位次,如实了知。第九观名能安忍。谓至此障转慧开,神智爽利,于内外障碍,皆能安忍不动也。第十观名离法爱。谓至此内外障惑,悉皆断除,惟有法爱存在,若断法爱,即发真中道也。
十、修四种三昧
修四种三昧,亦为本宗的观行,一、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趺坐 (4),舍诸杂念,专系念法界(5),若遇疲倦疾病睡盖 (6) 等障,尝专称一佛名,以求加被,而念念不离于此三昧。二、常行三昧,又名般舟三昧,亦三月为期,绕行念阿弥陀佛,无休息时,由佛威力,三昧力,及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佛。三、半行半仕三昧 (7),七日为期,持咒旋绕,思惟实相,或依法华经,于三七日间,或行读此经,或坐读此经皆可。四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随自意三昧(8)。其法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作观,不拘期限,但观自心,念起即加觉照,而除灭之。
(1) |
法华经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此三是权乘,大白牛车喻佛乘,此一是实乘。 | |
(2) |
珍宝之所,简称宝所,法华经以喻究竟之涅盘。 | |
(3) |
蔽是覆蔽之义,能蔽净心者,有六种,名为六蔽。一、悭贪能蔽布施,使之不生。二、破戒能蔽戒行,使之不生。三、镇恚能忍辱,使之不生。四、懈怠能蔽精进,使之不生。五、散乱能蔽禅定,使之不生。六、愚疑能蔽智慧,使之不生,观此可知即六度的反面矣。 | |
(4) | 见中级教本第卅八课注七。 | |
(5) |
法界有两种解释:一、就事言,法是诸法,界是分界,诸法的分界,各各不同,名为法界。但是,一一法名为法界,而总该万法,也可以称为一法界。二、就理言,真如的理性,名为法界,故法界即是诸法所依之性,又诸法皆同一性,故名法界。此处所称系念法界者,即指真如法性而言,也就是系念吾人的自性,因为无情诸法的法性,与有情众生的佛性,名虽异,而体则同也。 | |
(6) |
盖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心性,不生善法也。含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名为五盖,参看初级教本第十五课注五。 | |
(7) |
天台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制立方等三昧行, 与法华三昧,皆为四种三昧中的半行半坐三昧,止观二,及方等三昧行法,详记其仪轨作法。 | |
(8) |
非行非坐三昧,即随自意三昧,天台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南岳就实,名随自意,谓随意修习三昧,不关行坐也。 |
(一) | 何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 |
(二) | 把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的关系,列成一表。 | |
(三) | 法华经以四车喻权实二乘,此四车中,何车譬喻何乘? | |
(四) | 观不思议境,要如何作观? | |
(五) |
六蔽何义?各蔽什么? | |
(六) | 般舟三昧,如何修习? |
第十一课 天台宗 (四)
十一、六即佛
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学者若知虽六而皆即,则不至自轻,而生退屈,若知虽即而实六,则不至自高,而生上慢 (1),从此努力修持,由第一即,次第至第六即,即万行皆圆矣。
一、 |
理即佛 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候。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颂中第一句言:众生皆有佛性,在四威仪中 (2),不离言个,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故曰理全是。第二句言:但凡夫所作为,皆背觉合尘,故曰事尽非。第三四句言:时刻皆昏昏冥冥,向外驰求,随物欲而流转,不知回光返照,这完全属于凡夫位。 |
二、 |
名字即佛 |
三、 |
观行即佛 |
四、 |
相似即佛 |
五、 |
分证即佛 |
六、 |
究竟即佛 |
(1) |
上慢为增上慢的简称,言我得增上之法,所起的慢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未证圣果,谓为已证之类皆是。 | |
(2) |
行住坐卧,名四威仪。 | |
(3) |
五品者: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典,而助观解者。三、讲说品,将所见解的佛法说出,以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是兼修六度,以助观心者。五、正行六度品,是正行六度,而自度度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十住以上,称为圣者,以下皆是凡夫,为别于十信内凡,故称外凡。 | |
(4) | 圆教以十信为内凡,别于外凡而言也。 | |
(5) |
四住者: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 | |
(6) |
正惑的余气,名为习气,如装豆腐乳之瓮,腐乳虽已出尽,且经洗涤多次,然而犹有咸味。行者多生积习,虽经长时修行荡涤,然而余气犹存,亦复如是,参看中级卅一课注一。 | |
(7) | 此位尽时,名为后心。 | |
(8) |
又名根本无明,或无始无明,是迷于中道实相之理,为生死流转的根本惑体,亦是一切众生所迷的元初根本, 故名元品或根本,又此无明与真如,皆为无始,故亦名无始,断之而成佛矣。 |
(一) | 何谓上慢? | |
(二) | 解释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 | |
(三) | 诸法自性,何以无假亦无真? | |
(四) | 圆教初信断什么?七信断什么?八九十信断什么? | |
(五) | 何课习气?试设喻以明之。 |
第十二课 三谕宗 (一)
一、此宗源流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造中观论,简称中论,及十二门论,这都是依据佛说般若经,阐扬中道的空义者。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又造百论,广破外道小乘,是为三论。
姚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到中国,译此三论,并加以宣扬,遂成一宗。名三论宗。又因其发扬大乘空理,亦名大乘空宗。又因其秉承般若教义,亦名般若宗。又因其显示法性,亦名法性宗。又因其破诸法相,亦名破相宗。罗什之后,代有传人,至隋嘉祥寺吉藏大师,为之造疏 (1),一时学者景从,此宗乃大盛。与他同时的明胜法师,在三论之外,另加入大智度论,故亦名四论宗。此宗于隋末唐初,曾盛及一时,但自法相宗兴起后,学者喜其分析精密,多趋附之,研究三论者顿稀。及禅宗发达,曹溪 (2) 的教法风行,此宗遂无人过问矣。
二、二藏三fa lun
此宗的教法,以无相无得为宗,然亦承认如来言教,乃应病予药,因此对于释尊所说法,以三藏三fa lun统摄之。所谓二藏者:一为声闻藏,又称小乘教,如四阿含经 (3) 等属之。二为菩萨藏,又称大乘教,如华严等诸大乘经皆属之。
三fa lun又称为三转fa lun (4),这是就如来说法的时期,分出来的。一为根本fa lun,指佛初成道时,对菩萨说华严经,属一乘之教,为诸法根本,故称为根本fa lun。二为枝末fa lun,谓众生于一乘教,不易了解,由是佛乃次说阿含、般若、方等诸经,此种种经,对根本来说,是属于枝末,故称枝末fa lun。三为摄末归本fa lun,指佛说法华经,会三乘归一佛乘,即摄枝末归于根本,故称摄末归本fa lun。
【注释】
(1) | 三论玄义一卷,大乘玄论五卷,二谛义二卷,三论游意一卷,中论疏二十卷,百论疏九卷,十二门论疏六卷,大品般若经疏十卷。 | |
(2) | 禅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府曹溪,说法度众,后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 | |
(3) | 佛说阿含经,分为四部,即长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名四阿含。 | |
(4) | 佛说法名转fa lun见卅课注一。 | |
(5) | 为阿毗昙的简称,义为无比法,新译为对法,是论藏的总名。但是,后来常指小乘萨婆多部的论藏,如发智、六足、婆娑、俱舍等论为毗昙。 | |
(6) | 指喻语言文字,月喻正法,以语言文字说正法,如以指标月,学者常因指见月,不当以指为月,见指不见月。就是说:当因语言文字,而见正法,不应该把语言文字,当做正法,以致只见语文字,不见正法。 |
【习题】
(一) | 那三种论,称为三论?它们是何人所造?后来加入何论?称作四论。 | |
(二) | 唐初何以研究三论者顿稀?后来受了什么影响?遂至无人过问? | |
(三) | 释根本、枝末、及摄末归本、三种fa lun的意义。 | |
(四) | 那四种见,为三论宗所破的对像? | |
(五) | 一、成实论说我法二空,何以落于偏空?二、大乘行者成佛时,对于无上正觉,为有所得否? |
第十、十一、十二课 综合指要
1. | 天台修法,亦有兼净土者,如常坐三昧中,遇疲病睡盖时,专称一佛名,以求加被。又如常行三昧中,绕念阿弥陀佛名等皆是也。可知借外力以协助自力,实属最方便法,而此念佛法门,早为各宗所普遍采用,不单是莲宗独有。修四种三昧,其用意也不外全黜五根五识,单提第六意识,将意识忆想力,集中在一点,而三昧成矣。究其实,仍不出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十六字。 |
2. | 修六度,最好在此土即行下手,若到极乐国,则反然不全。如彼邦无穷苦人,无从修布施,无强暴人及逆境,无从修忍辱,无破戒事,无从修持戒,皆不退转,无须修精进等皆是。再则此土污浊,多恶因缘,彼土清净,因缘殊胜,故无量寿经言:若在此土修行一日一夜,其功效胜于在极乐国,为善百年也。 |
3. | 睡眠在百法中,属于不定心所,然而在五盖中,则属于恶法,此亦有故:适当的睡眠,不多亦不少,能休息脑力,调剂疲劳,则属善法,若太多太少,皆陷于昏沉,则属恶法,所以列为不定。不定者:善恶须看情形,事先不能断定其为善为恶也。至于五盖中的睡眠盖,则分明太多,如圈中猪,吃了倒头便睡,以玫终日头脑皆昏昏沉沉,无清醒时,所以能盖覆心性,不生善法也。 |
4. | 天台所标之六即佛中:凡夫虽具佛性,而不知修,此但属理即。利根行人,虽能悟及自心中,有不生灭的理体存在,若不进一步加以修持,亦如但知菜肴之名而不食,则其所得者,亦仅限于名字而,故名名字即。至于观行、相似、分证三即,则皆在修行位阶中,远较名字即更趋实践。孔子的诸弟子中,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的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其性形与此三即相彷佛。一定要修到惑尽觉圆,进入佛位,才是究竟即。 |
5. | 根本无明与真如,二者皆是无始。真如是离一切相,非因非缘,无生无灭,故无所谓始,如来藏中的根本无明,是依真如而有,所以也是无始。起信论说:「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是也。然而无明是无始有终的,成佛时,就是无明终尽时,真如则是无始无终的,这是其不同处。其实,无明与真如,只是一法的两面,如冰之与水,虽有两名,实是一物,冰的自性即为水,无明的自性,即为真如。众生未断无明,永远是冰,如来断无始无明,即融冰成水,复其本然矣。 |
6. | 禅宗的见性成佛,密宗的即身成佛,都是指名字即,至多也只能达到分证即,决不是福慧俱足,万行圆满的究竟佛。修禅者,如果明心见性,即是成佛,那么,禅宗最标准的祖师,如达摩、惠能、道一之辈,何以尚未成佛呢?修密者,如果三密加持,即是成佛,那么,密宗最标准的祖师,如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之辈,何以尚未成佛呢?可知未历三祗,未破三惑,而侈言成佛,都是疑人说梦,终不能成为事实。行者但老实修行,不愁没有成佛之日,倘若希望成佛,即此希望之一念,便是无明。只 要有此一念存在,便为成佛的障碍,故只宜事耕芸,不必问收获。 |
7. | 一切有情,都是由无生而有生,有生则有苦,这是来时的路径,名为流转。修道是回头走,要由有生返乎无生,无生则无苦,这是去时的路径,名为还灭。涅盘译作灭度或入灭,世人不知其境,以为「无生」及「灭」,就是无知觉或灭亡,因而不愿证得涅盘,这是绝大的误解。诸佛都是证得灭度的人,如果是无知觉或灭亡,那么,他们何以会现应身,具相好尊严,为众生演说妙法?何以会建立清净佛国,接引行人,生于乐土?何以会显现自受用报身,享受法乐?何以会化身千百亿,到处广行法 事,度脱众生?可知涅盘的灭度,实不宜作灭亡解了,不但不灭亡,而且还是永存,而能起神通变化,妙用无穷呢。 |
8. | 无上正觉,原是无所得的,若认为有所得者,即是错误。圆觉经说:「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六祖说:「本来无一物」,禅宗启示学人: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赤条条一丝不挂。这些都是形容:原始清净本然,一尘不染的一境界。此境界即是常寂光土,灵明洞澈,湛寂常恒,还得个什么?所以大乘行者,虽能发菩提心,进趣佛果,然而若不知拨开这一念有所得见,亦终不能得无上正觉,因为这有所得见,便是无明根本,便是法执,与觉体相违也。 |
9. | 白牛果何状,千圣总难宣,一念辞尘处,群生作佛天,有心终是染,无想亦还偏,梦起推看,云消月正圆。 |
第十三课 三论宗 (二)
四、二谛
此宗立谛,以诠一切的言教,二谛者:一为真谛,二为俗谛 (1)。真谛指中道实相的理体,泯一切法,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经论中,若说无修无证,无智无得,离性离相,无所有,毕竟空,这都是顺真谛而说。俗过于指森罗万像的作用,立一切法,故圣凡大小等,差别历然。经论中,若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善当行、恶当止,如是因,如是果,有涅盘可趣,有佛道可成,这都是顺俗谛而说。若无真谛,则陷于有为,与自性寂灭之理不合,在法义上,显然有不究竟处,所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若无俗谛,则陷于断灭,与方便生之度旨又不合,在施设上,显然有不圆满处,所以不动真际,而建诸法。基于上述理由,本宗乃立二谛,以包括如来言教,如中论偈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是也。于此可知:二谛必相资为用,偏于真,或偏于俗,皆不可也。
五、八不中道
破邪显正,既是本宗纲领,但诸邪妄,无量无数,其见解皆不合中道,概括言之,不出八类,即生、灭、断、常、一、异、来、去是也。惟是真如理体,皆离此八边,本宗因之立八不法门,如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2),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即所谓八不中道也。惟是,真体离言绝相,凡有所立,皆不契中,所以若就广义言之,当破者实不止八类,不论任何执著,皆名为邪,皆在当破之列,不但执生执灭,执常执断等也。
六、依俗过于立五十二行证位
本宗是依诸部般若经中的「无所得」「缘起性空」(3)而成一宗,故不立一法,有无俱破,直显缘起中道(4)。这无得正观,就是根本智 (5),亲证二空真如 (6),能所双亡 (7) 的境界,虽然如此,但是,本宗论成佛之义,却有真俗二种的说法,就真谛言之,一切有情,本来是佛,无迷无悟,湛然寂灭。舍此之外,若说别有佛道可成者,即是头上安头 (8),成为戏论。但若就俗谛言之,则迷之与悟,截然不同,众生由迷至悟,仍然须修行,而后证果,乃至证得无上正觉,须经五一二位,不能躐等,今将行证程序,列表于下:
七、正破四执
依于上述诸义故,可知本宗对于外道邪见,则用八不正观破之,对于毗昙执有,则用缘起性空破之,对于成实执空,则用二藏三fa lun,及俗谛五十二位破之,对于大乘行者有所得见,则用无所得破之,使其悉归中道,这便是破邪显正,应病予药的大作用。
【注释】
(1) | 详中级第十八课注一、二。 | |
(2) | 见初级第三十六课注六。 | |
(3) | 一切事物,待缘而起,则事物的自身,乃各种条件,和合而生,并无独立的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 | |
(4) | 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即是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也名无所得智。 | |
(5) |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因别于后得智而言,故名根本智,为其能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也。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故能符合真理,无能缘所缘的差别。 | |
(6) | 二乘圣者,悟人我空无之理,名人空、或我空、或生空、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萨悟法空之理,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合称为二空真如。 | |
(7) | 二法对待之时,主动之法名为能,例如能见能作等,被动之法名为所,例如所见所作等,简称能所。 | |
(8) | 喻事之重复也。如人本来已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上一个头,岂不是多余,而无此必要。 | |
(9) | 伏者制伏,断者断绝,制伏惑业,使其一时不起,名为伏,断绝惑种,使之毕竟不生,名为断。四住地是二界的见思烦恼,见十一课注五。 | |
(10) | 初入时之心,名为初心。 | |
(11) | 重字读平声,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 |
【习题】
(一) | 经论中,何种语句,是顺真谛而说?何种语句,是顺俗谛于而说?试举例证明之。 | |
(二) |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有何偈为证?试写出之。 | |
(三) | 八不中道,是那八不? | |
(四) | 何谓「缘起性空」? | |
(五) | 解释:一、根本智,二、二空真如,三、能所,四、伏断。 | |
(六) | 列出五十二位,圣贤程序表,包括伏断四住地,及十重无明。 |
第十三课 三论宗 (二)
四、二谛
此宗立谛,以诠一切的言教,二谛者:一为真谛,二为俗谛 (1)。真谛指中道实相的理体,泯一切法,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经论中,若说无修无证,无智无得,离性离相,无所有,毕竟空,这都是顺真谛而说。俗过于指森罗万像的作用,立一切法,故圣凡大小等,差别历然。经论中,若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善当行、恶当止,如是因,如是果,有涅盘可趣,有佛道可成,这都是顺俗谛而说。若无真谛,则陷于有为,与自性寂灭之理不合,在法义上,显然有不究竟处,所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若无俗谛,则陷于断灭,与方便生之度旨又不合,在施设上,显然有不圆满处,所以不动真际,而建诸法。基于上述理由,本宗乃立二谛,以包括如来言教,如中论偈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是也。于此可知:二谛必相资为用,偏于真,或偏于俗,皆不可也。
五、八不中道
破邪显正,既是本宗纲领,但诸邪妄,无量无数,其见解皆不合中道,概括言之,不出八类,即生、灭、断、常、一、异、来、去是也。惟是真如理体,皆离此八边,本宗因之立八不法门,如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2),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即所谓八不中道也。惟是,真体离言绝相,凡有所立,皆不契中,所以若就广义言之,当破者实不止八类,不论任何执著,皆名为邪,皆在当破之列,不但执生执灭,执常执断等也。
六、依俗过于立五十二行证位
本宗是依诸部般若经中的「无所得」「缘起性空」(3)而成一宗,故不立一法,有无俱破,直显缘起中道(4)。这无得正观,就是根本智 (5),亲证二空真如 (6),能所双亡 (7) 的境界,虽然如此,但是,本宗论成佛之义,却有真俗二种的说法,就真谛言之,一切有情,本来是佛,无迷无悟,湛然寂灭。舍此之外,若说别有佛道可成者,即是头上安头 (8),成为戏论。但若就俗谛言之,则迷之与悟,截然不同,众生由迷至悟,仍然须修行,而后证果,乃至证得无上正觉,须经五一二位,不能躐等,今将行证程序,列表于下:
七、正破四执
依于上述诸义故,可知本宗对于外道邪见,则用八不正观破之,对于毗昙执有,则用缘起性空破之,对于成实执空,则用二藏三fa lun,及俗谛五十二位破之,对于大乘行者有所得见,则用无所得破之,使其悉归中道,这便是破邪显正,应病予药的大作用。
【注释】
(1) | 详中级第十八课注一、二。 | |
(2) | 见初级第三十六课注六。 | |
(3) | 一切事物,待缘而起,则事物的自身,乃各种条件,和合而生,并无独立的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 | |
(4) | 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这即是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也名无所得智。 | |
(5) |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因别于后得智而言,故名根本智,为其能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也。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故能符合真理,无能缘所缘的差别。 | |
(6) | 二乘圣者,悟人我空无之理,名人空、或我空、或生空、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萨悟法空之理,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合称为二空真如。 | |
(7) | 二法对待之时,主动之法名为能,例如能见能作等,被动之法名为所,例如所见所作等,简称能所。 | |
(8) | 喻事之重复也。如人本来已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上一个头,岂不是多余,而无此必要。 | |
(9) | 伏者制伏,断者断绝,制伏惑业,使其一时不起,名为伏,断绝惑种,使之毕竟不生,名为断。四住地是二界的见思烦恼,见十一课注五。 | |
(10) | 初入时之心,名为初心。 | |
(11) | 重字读平声,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 |
【习题】
(一) | 经论中,何种语句,是顺真谛而说?何种语句,是顺俗谛于而说?试举例证明之。 | |
(二) |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有何偈为证?试写出之。 | |
(三) | 八不中道,是那八不? | |
(四) | 何谓「缘起性空」? | |
(五) | 解释:一、根本智,二、二空真如,三、能所,四、伏断。 | |
(六) | 列出五十二位,圣贤程序表,包括伏断四住地,及十重无明。 |
第十四课 法相宗 (一)
一、此宗的别名及其所根据的经论
本宗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依唯识论 (1),明万法唯识之理,故亦名唯识宗。佛灭九百年间,无著菩萨由阿逾陀国讲堂,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 (2),白天则对众宣说,因其为本宗主要的根据,所以在印度则名为瑜伽宗。我国唐时,玄奘三藏 (3),学之于印度戒贤论师 (4),归而传于其弟子慈恩寺窥基大师,故亦名慈恩寺。其中以法相和唯识两名,为最普遍。
此宗所根据的典藉,有六经十一论,六经是: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5)、阿毗达磨经 (6)、厚严经 (7)。十一论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这中间,解深密经,和瑜伽、唯识二论,是主要的经论。
二、源流及传承
释尊虽在深密楞伽等经,说明识变的原理,但并未组成有系统的学派,一直到了弥勒说出瑜伽师地论,后来无著又根据其说,写成显扬论、摄论、杂集论、辨中边论等,其弟世亲菩萨,又依据这些论,写成唯识二十论 (8) 和唯识三十论 (9),总括唯识的意义,唯识学派,才算正式建立起来。
无著、世亲之后印度有许多学者,都研究三十论,最著名的有陈那 (10)、德慧 (11)、安慧 (12)、护法 (13) 等,这都是印度的唯识学权威。后来玄奘回中国后,又将护法等十家的著述 (14),揉成一论,名曰成唯识论,传之慈恩寺窥基,基师又依玄奘口授,作述记二十卷。而西明寺 (15) 的圆测、普光、慧观、立范、义寂等五人,亦各有著述 (16),后来慈恩与西明二派,各有传人(17)。在此二派之外,学唯识的学者,亦风起云涌,至于今时,因其合于科稻子逻辑,研究者亦多。
【注释】
(1) | 指唯识二十论、三十论、及成唯识论等。 | |
(2) | 见中级第二十课注十二。 | |
(3) | 见中级第二十三课注十八,为其精通经律论,故称三藏,或三藏法师。 | |
(4) | 为护法弟子,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僧。 | |
(5)、(6)、(7)、此三经皆未传中国,厚严经或说与唐地婆诃罗译的大乘密严经同本。 | ||
(8) | 亦名唯识二十颂,或二十唯识,唐玄奘译,一卷,由偈颂之数而名,共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非明宗义。 | |
(9) | 常称为三十唯识,一卷,唐玄奘译,是成唯识论的本颂。 | |
(10) | 生于南印度,是世亲的弟子,他除研究唯识外,特重因明,著有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观所缘缘论,掌中论等。 | |
(11) | 也是世亲的弟子,著有摄大乘论释。 | |
(12) | 生于南印度,是德慧的弟子,世亲的再传弟子,著有俱舍论释、五蕴论与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大宝积经论、大乘中观释论等。 | |
(13) | 南印度人,曾为印度那烂陀寺住持,是唯识学派中心学者,死时仅三十岁,戒贤是他弟子,玄奘是他的再传弟子,著有成唯识论十卷。 | |
(14) | 将护法、难陀、安慧、亲胜、火辨、德慧、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所造的唯识三十颂的释论,纂成成唯识论十卷,其中以护法所说者为主体。 | |
(15) | 唐高宗时勒建于长安、既成,诏迎玄奘法师入居。 | |
(16) | 圆测著成唯识论疏十卷,成唯识论别章三卷,普光著成唯识论钞八卷,慧观著成唯识论疏四卷,立范著成唯识论疏二十卷,义寂著成唯识论未详决三卷。 | |
(17) | 慈恩学系有慧沼、义忠、智周等。西明学系有胜庄、道证、太贤等,皆师资相传承。 |
【习题】
(一) | 说出瑜伽宗和慈恩寺,得名的由来。 | |
(二) | 法相宗所根据的六经十一论,是何经何论? | |
(三) | 成唯识论所根据的十家是谁? | |
(四) | 何以说万法唯识? | |
(五) | 一、「我空法有」怎样解释?二、一味执空,会得到什么后果? | |
(六) | 在释尊三时说教中,法相宗是属于那一时那一教? |
第十五课 法相宗(二)
四、五位百法
俱舍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以总括宇宙万有 (1)。本宗则立五位百位,五位者:一、心法,又名心王,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识的自性,心所法五十一,是识的所属,色法十一,是心法心所法之所变,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是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也是与心色皆不相应的法,无为法六,即前四法的实性,合之为一百法。其情形与俱舍略同而较详 (2),但俱舍以色法为主,此则以心法为主,这是不同之点,兹将详目列表于下:
五、第七识与第八识
俱舍和成实二宗,对于心王法,都以意识为究竟,并不知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第七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于此可见:小乘两宗,其慧解不及大乘法相宗。
末那译为意,为恐与意识相混故,所以不名为意,而保留末那的译音,因它执定第八识见分 (17) 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以它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但其行相微细,属于潜意识,故不易察觉。它的性质,是属于有覆无记 (18),因为有覆而执我故,所以与我疑 (19) 我见 (20) 我慢 (21) 我爱 (22) 这四烦恼,,常相应不离,而别名为染污识。大地众生,为了各有这染污识,在潜伏作崇,所以损人利己,此疆彼界,一切的思限和行动,皆以「我」为出发点,因而把整个世界,闹得混乱而苦痛。
阿赖耶识,是无始以来,善恶种子之所寄藏处,含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二义,故名藏识,或含藏识。一切众生,每动了一个善恶念,都会造成一个业种子,这种子在未生果受报之前,是寄藏在此识中薰习,所以有能藏义。前七识的心心所法,算是能薰能缘,第八识是它们的所熏所缘,为了它是无记性,自己没有成见,故能爱薰成种,而为前七识的习气所藏处,所以有所藏义。若就第七识与它的关系说来,第七识是永远执定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阿赖耶识的别名甚多,它是无始以来,一切有情生命之所寄托,在一期无常中 (23),最先来,最后去,并不随生死而消失,故又名无没识。为了它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故又名一切种识。而内面的许多种子,变异而熟 (24),异类而熟 (25),异时而熟 (26),故又名异熟识。倘若将八个识生起的顺序言之,则它实为诸识之首,故又名第一识。但若用卷廉式,由末归本言之,则又被称为第八识。若就一切唯识之义言之,则成佛时,亦不离识,所以此识在佛位上,名无垢识,或第九识。总之,此识是真妄和合,故含有生灭与不生
灭二义;若就生灭言之,实为一切心法色法之所由起,是则识藏。若就不生灭言之,其中有随缘不变的真如在缠,是即如来藏,识藏如来藏,非一非异。
【注释】
(1) | 详中级第三十二课,及第三十四课课文。 | |
(2) | 参看中级第三十二课七十五法表。 | |
(3) | 恶是不善不正确的意思,见是心中的见解,并非眼见。恶见有五种,亦名利使,详初级第三十二课课文见浊段。 | |
(4) | 是别境五心所中「念」的反面,参看中级第三十二课注六,念字的解释。 | |
(5) | 是正知反面。 | |
(6) | 使人为凡夫的本性,名异生性,系指见惑的烦恼种子而言,俱舍论云:「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 | |
(7) | 又名无想果,无想事,指外道修无想定者,命终生无想天,受五百大劫心心所灭,而身亦如枯木,彼等误认为真涅盘境界,岂知过五百大劫后,又复动念,再入轮回。 | |
(8) | 在差别因果中,互为差别,而不相混乱的分位,名为定异。 | |
(9) | 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 | |
(10) | 有为法刻刻生灭,其势甚速,名势速。 | |
(11) | 谓诸法生起或经过的次序。 | |
(12) | 在因果中,众缘集会,名为和合性。 | |
(13) | 此与上和合性相反,即众缘离散之意。 | |
(14) | 生于色界第四禅天,灭苦乐二受粗动,所得的真如,名不动灭无为。 | |
(15) | 生于无色界非想天,入灭尽定,想受俱灭,名想受灭无为。 | |
(16) | 真如法性,离于施作,本自无为,名真如无为。 | |
(17) | 见初级第二十七课注八。 | |
(18) |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平易近人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 |
(19) | 疑即愚疑,亦即无明亦无知,是无知识无理智之谓,因它对于我相真理,不能了解,故名我疑。 | |
(20) | 我见就是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皆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性存在,但他们皆于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故名我见。 | |
(21) | 慢是倨傲,即自高自大的心理,把他人及万物,都看得低了,此种心理,是依我执而有,故名我慢。 | |
(22) | 等于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贪爱,故名我爱。 | |
(23) | 万法皆时时处于生灭变化中,不能常住不变,名为无常,一期无常,即指一度生死。 | |
(24) | 一切法的种子,薰习成熟,由因位变异而入果位,所以说变异而熟。 | |
(25) | 因有善恶,但善因所感的乐果,与恶因所感的苦果,皆属无记性,若有记者,则自能生善恶果,不待他生,善恶与无记,种类不同,所以说异类而熟。 | |
(26) | 种因在先,受果在后,先后时间相差,或至无数劫,所说异时而熟。 |
【习题】
(一) | 一、在五位中,俱舍宗以何法为主?本宗以何法为主?二、俱舍和成实二宗,与本宗所立的心王法, 所不同处在那里? | |
(二) | 解释:一、定异,二、势速,三、和合性,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 | |
(三) | 末那识的特点是什么?它的性质,是属于那一类? | |
(四) | 一、与末那识相应的四烦恼是什么?二、世界会闹得这样的混乱而苦痛,其原因是在那里? | |
(五) | 一、阿赖耶识,何以名为藏识?二、 业种子未生果受报之前,是寄藏在那里?三、第七识是永远执定什 么东西为我? | |
(六) | 一、阿赖耶识,何以名为无没识?异熟识?二、它在佛位上名为什么? |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1. | 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八类,都是未见性者,对于真如理体,妄事测度的断语。因佛性法性,皆离此八边,所以这些推测,难免陷于:由遍计所执,而生起的非量,成为一偏之见,与实情相违反。其实,真如理体,是八类皆非,可以都给加上一个不字,所以才称为「八不」。但若更说得澈底一点:凡是属于对待范围内的名词,如有无、是非、染净、虚实、善恶、大小、青黄等,一概不是。如此则直可说为千不万不,举八不者,亦不过说个大略,聊当举例耳。 |
2. | 目宇宙一切现象为万有,万象、万物、万法、这万法都不过是代表多数,并不是确实的数目。后来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也都是各就其见解,约略标出,因为实际上,是没办法指出确实的数目来。学人必须了解:这些七十五、八十四、一百、皆属于臆造,数字虽殊,用意则完全一样。其所标的品类,虽有详有简,然其大体,则系相同。亦如六方、十方、皆成同一的球形,等无大小也。 |
3. | 末那识并不造善恶业,故属于无记,无记者:非善非恶也。但因执我,致与四烦恼常俱,所以属于有覆,有覆者:以染污为性 。 单就字面上看:虽有覆而无记,可知它仅是一种执著,并未发为行动。也即是说:已起惑故,不如第八识之无心,未造业故,又不同学六识之妄动。介于八六之间,而保持其独有的个性,这便是末那识的特徵。因为它是潜意识,不共无明,故虽恒审思量,而不易被察觉。所以小乘与外道,在第六识之外,就不知有此识存在,他们尚不知有七,又何知有八。然而单就吾人的慧解观察:众生时时事事皆执我,以我为出发点。可知在第六识的背后,必另有一种极厉害的我执存在,促使第六识,以其意 志为意志。而利己利他。潜滋疑慢,这不是末那是什么?其次,在前六识造了业之后,必另有一个所在,来记录寄托其历次的善恶习气,然后由这些薰习成熟的习气,再一一发为苦乐的果报,如此秩序才不紊乱,数量才不漏落,这不是阿赖耶是什么?再次,当酣睡时,闷绝时,皆失去知觉,证明第六识已经停止,在报身上,如果仅有六识,那么,停止了便是间断,间断便是死亡,此时不死亡者,必定另有其他物事,在维持寿命,这不是阿赖耶又是什么?凡是不用慧解,而但凭第六识粗浅的推断,作为凭依,这是世人的通病。真正的学者,是当以理智来思考一切,不宜同于流俗,硬把自己所不知不见者,断定为无。 |
4. | 既是无为,则离名言施设,原不应有六种名目,无为法所以有六种者,也是随顺世俗而立,期于启悟学人,所以才假设文字。其实只有真如无为,才是佛性的无为,余五种皆方便说也。 |
5. | 世界所以这样乱者皆,出于自私的一念,这自私的来源,就是由于末那的执我,所以一切众生的末那识,若不转智,则天下永远不得太平。世界上每一角落,不论人对人,人对动物,动物对动物,全是以强凌弱,相吞相杀。若欲去此自私之源,将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变自利为利他,或自他两利,则竹须仗第六识,作我法二空观,及慈悲平等观,作为下手方便,才能收效。世界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多受过高等教育,然而谁不是在作自私的打算。凡私于自己,私于人类,私于其国家民族,皆远平等博爱之义,皆名自私。可知这一事不是教育所能为力,而是要依佛法,修观转识,发大乘心,念众生苦,才有办法。 |
6. | 毗昙执有应破,成实执空也应破,外道执断执常应破,大乘执有所得也应破,那么,佛法究竟是有是无?是断是常?是有所得或无所得呢?关于这一问题,实在很难作一个肯定的答覆,真是说来话长。现姑撰八句作答,冀启悟门,参而破疑,亦可达无留滞处:缘生故不有,修持并不无,相续原非断,变异又非常,分证姑名得,还原得什么?能明此一性,诸碍悉皆通。 |
7. | 因有善恶,果则无记者:是言由因所得的果报身,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故名无记。譬如造善业而生天,则天人之身,属于无记,因其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也。造恶善而生三恶道,则三恶道之身,亦属无记,因其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也。果现行时,中途若遇大善恶业渗入,则渗后所生之新果,可能与原来之因性不符。如贫穷人,作一大善事,可能变为富裕;长寿人、作一大恶事,可能变为短命之类皆是。但是,恶因变为善果,必其后作善业之力,远超前因,果虽变为善,而前因之恶,亦必酌算在内,经过扣除而后得此果,如负债千金人,忽因功获奖万金,除还债外,则其实得者为九千。善因变为恶果,必其后作恶业之力,远超前因,果虽变为恶,而前因之善,亦必酌算在内,经过扣除而后得此果,如囊有千元人,忽因事罚锾五千,除已有一千外,所负之债为四千。上列前后两例,每一例皆有两重因果,因有善恶性,果则但凭因而得,并不能离因而有,亦不能颠倒,如善大生恶果,恶因生善果之类,盖果离因而有,或与因性不符,皆不合理也。 |
第十六课 法相宗 (三)
六、种子与现行
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分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自类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一种的果。第八识中,或善或恶的种子熟时,必会生出或乐或苦的遭遇,名为现行,这便是因果报应了。
本宗立百法,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此识所含藏的种子,包括有漏与无漏,善与恶,各具无限能力,因而生起宇宙万有。种子的来源有二说:一为本有,二为新薰,本有者:言无始时来,第八识中,十法界 (1) 种子俱全,此类种子皆是本有的,不从新生,但都要等待染净的外缘,予以薰发,然后乃化为现行 (2)。如瑜伽师地论说:「无始时来,诸法种子,性虽本有,而由染净薰发。」是也。新薰者:言种子不是原来有的,都是染净法,互相薰习而来,如多界经说:「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薰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是也。这种本能和学习的两种学说,都言之成理,由是乃有折衷派的发生,主张折衷说者,是护法论师,他接受了本有和新薰两说,言本有种若不经新薰,则无由化为现行,新薰种若无本有者,作薰习根本,亦不得成,此两者有极亲密的联带关 系,不能偏废。
染净诸法,薰成种子,藏入第八识中,俟薰习成熟后,等待外缘引动,然后发而为果报,这在唯识学中,已成天经地义,不可移易。但是,这其间复有种子与现行的相互关系,不可不知:一切众生的发起轮回,是先以本有的种子为因,生起前七识的现行,又以现行为因,回薰第八识,成各类新薰种子,然后再以新薰种子为因,复起前七识的现行,如是辗转相生,无有已时,这便是本宗的因果论。
七、四分及三境
本宗对于心境的关系,认为由主观的识,用以了别客观的现象,可以分作四分来解释:第一是相分,就是由识所变现的外境。眼耳鼻舌身五识的相分,是色声香味触五尘,意识的相分是法尘,末那识的相分,是阿赖耶识的见分,阿赖耶识的相分,是种子、根身、器界。第二是见分,就是能缘境的见照作用,自缘其所变的相分。第三是自证分,就是证知见分者。第四是证自证分,即自证分的内向作用,由返照的结果,证知其自证者。所以自证分为证的自体,见分是它的缘外作用,证自证分是它的缘内作用。
上述四分,是统主观的识,和客观的境而言,若单就境的方面说,则分为三类:第一性境,是一切实境,各有其性质,如石之坚,水之汪,不可能加以改变者。第二独影境,独有影像也。六识缘过去的事物,名有质独影,缘一切幻像,如龟毛、兔角、月里嫦娥、名无质独影。第三带质境,带质者,带彼质也。以心缘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名真带质,以心缘境,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尘,名似带质。
【注释】
(1) | 详第八课注十四。 | |
(2) | 详中级第七课注二十。 |
【习题】
(一) | 何谓种子?现行? | |
(二) | 一、本有的种子,从何而来?二、新薰的种子,从何而来?三、接受此两说者是何人?四、他如何的折衷? | |
(三) | 种子与现行的相互关系是怎样? | |
(四) | 一、心境四分是什么?二、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它们的相分是什么? | |
(五) | 解释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 | |
(六) | 何谓真带质及似带质? |
第十七课 法相宗 (四)
八、五法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 ① 与无情 ②,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 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证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列表于下:
九、三性三无性
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也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种性质,第一是遍计所执性,这是以妄情周遍计度所有由因缘假合而生起的事物,执著其名相,或有或无,或色或心等,遂妄执为实我实法。如见麻绳,误以为蛇,非有蛇的实体,但由妄情迷执为蛇耳,这是错误的判断。第二是依他起性,言纵使按万法的品类,把它们判断得并没有错误,然而这些皆依因缘假和合而生,本无体性,同于幻化。有如见绳,虽知其为绳,并不把它错认为蛇,但是,绳亦因缘所生法,亦依他而起也 ⑥。第三是圆成实性,言一切法,皆有圆满成就此法的实性,也就是依他起的实性,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不生不灭,湛然常住,为一切人物所具的理体。如绳由麻成,而麻的自性,就是圆成实性。一切众生,对于依他起的心色诸法,不知其为虚妄不实,误认为有无、苦乐、善恶、大小等,即属遍计所执性,若能由千差万别的法相,悟入本不灭的法性,即证圆成实性矣。
了解了这三性之后,就晓得:遍计所执性,只是错误的判断,于情则有,于理为无,相即无相,故为相无性。依他起性,虽非错误的判断,然而万有皆依他而起,非有似有,生即无生,故为生无性。圆成实性,是不可思议的体性,含有真空妙有 ⑦ 的两重意义,属第一义谛,故为胜义无性。表解于下:
【注释】
(1) | 情即有情,详初级第十五课注四。 | |
(2) | 草木土石等之无情识者,称为无情,亦称非情。 | |
(3) | 言若因名取相,则名为主,而相为客,若因相立名,则相为主,而名为客。 | |
(4) | 对一切法相,观其为空,契合真如,此观成时,名后得智。因其必须变法相而缘真如,只名疏所缘缘,不比根本智缘真如时,直绿真如本体,不须变相,才是亲所缘缘也。 | |
(5) | 见第十三课注五。 | |
(6) | 欲造绳,须先种麻,种麻须具备水、土、日光、空气、肥料、农夫等,然后麻乃长成,再经过人工器械等,然后成绳,所以绳为因缘所生法,亦属依他起性也。 | |
(7) | 非空的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的但空,所以名为真空,非有的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计的实有,所以名为妙有。真空而能生万法,妙有而一切皆如,是即真空妙有的涵义。 |
【习题】
(一) | 五法是什么?「正智」「正如」如何解释? | |
(二) | 何谓三性?解释「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意义。 | |
(三) | 譬如见麻绳误以为蛇,这中间,什么是遍计所执性?什么是依他起性?什么是圆成实性? | |
(四) | 述三性三无性之理。 | |
(五) | 解释:一、无情,二、疏所缘缘,三、亲所缘缘,四、真空妙有。 |
第十八课 法相宗 (五)
十、三能变
据此宗的教义,宇宙万有,有情及无情,都是由识体所变现出来的:见分和相分,见分是见闻觉知,相分是一切境界。所有的见相二分,都是由八个识所综合变现,有分工合作之用,并非某一个识,所能单独生起的。这八个识,可以分作三类,三类中的每一类,都具有能变境的性能,所以称为「三能变」。
这中间: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其中某一业种子成熟时,即具有能变境界的力量,遇到增上缘,便变现起来了,所以名为异熟能变,次能变的,是第七末那识,这是说:业种子虽然成熟,然而也倚赖于末那识不断的执我,发挥它恒审思量的作用,然后境界才能存在,所以名为思量能变。第三能变的,是前六识,这是说:虽然七八两识,具有能变的性能,然而若没有六识依六根,了别六尘 (1),则境界亦不可能成立。例如熟睡之人,前六识完全停止,则境界虽有而亦不觉,必须睡醒后,前六识重加分别,而后境界乃复成立,所以名为了别能变。成唯识论,论识变有二种:一种是随因缘势力故变,一种是随分别势力故变。第八识种子生现行,是属因缘势力变,其力量极大,第七识及前六识,皆属分别势力变,其作用则比较的微弱。
十一、四缘生法
由阿赖耶识等,生起一切色心诸法,必须因缘具足,然后得生,故名缘生。缘有四种:第一因缘,是种子与现行,相薰习义,为生果的原因,故名因缘。第二等无间缘,即前念与后念,必须次第相续而起,体用齐等,而无间断,故名等无间缘,此缘但限于心法,不通色法及非色非心法。第三所缘缘,上缘字是攀缘之义,心识为能缘,心心所法,仗境方生,即见相二分,俱起为缘 (2),故名所缘缘。第四增上缘,谓于此法,增强其力用,使其得生,故名增上缘。于上四缘中,色法的生起,但须因缘及增上缘,心法的生起,则须具备四缘。
【注释】
(1) | 色声香味触六境,有坌污心身义,有如尘埃,故亦名六尘。 | |
(2) | 见之与相,有互为因果义,见起则相生,相起则见生,其实此二分是同时俱起的。 | |
(3) | 依我执为根本,而有根本烦恼柔随烦恼,能恼乱心身,令不寂静,障涅 盘业,名烦恼障。 | |
(4) | 依法执为根本,而有无明邪见等,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障大菩提智,名所知障。 |
【习题】
(一) | 何谓三能变? | |
(二) | 一、阿赖耶识,何以名异熟能变?二、末那识,何以名思量能变?三、前六识,何以名了别能变? | |
(三) | 成唯识论、论识变有二种,是那二种? | |
(四) | 四缘是什么?等无间缘所缘缘,怎样解释? | |
(五) | 一、何谓人我见?如何能得人无我?二何谓法我见?如何能得法无我? | |
(六) | 何谓烦恼障?所知障? |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
1. | 在种子的理论中,本有与新薰一说,理由皆极充分,废了任何一边,皆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护法论师,便不能不俱加以接受。而且除却种子,善恶果报,亦无法成立,因善恶习气,无寄托处故。世间虽有:三尸神,窟君、阎罗王、四天王等,考察及纪录善恶等传说,然究竟外在的,与唯识学理不合。外在赏罚的成立,便是唯识漏洞的成立,因一切法不能离识而有故。所以由现行回薰,成为种子,藏入阿赖耶识中,待薰习成熟,外缘具足时,发而为境界,受苦乐果报之说,乃是无懈可击的至论。除却这一种说法外,并不能想像出,任何比它更为圆满的理由。至于天宫地狱的境界,当然是有,然而总不能离却第八识种子的变现,第七识的执著,和第六识的分别而有。这些外境,总离不了自变自缘的原理,所以说一切法唯识。 |
2. | 第八识是识的总体,人死则前七识灭,惟余第八识为来生的报主,然而前七识虽俱灭,实际上,它们的功能,是缩入第八识中,略如蜗牛的触角,乌龟的头脚,俟再得六道报身时,则再由第八识中,发展而出。此中若生天道,乃至其余五道,则六识当然依据六根的现状而不同。如天道所报得者,为天眼天耳等,他道则否,狗之眼鼻及思想,非人之眼鼻及思想等皆是。下等动物,五根不全,则其所不全的根识功能,终其身皆敛存第八识内,须俟此一期报尽,再得报身时,再依据其所得之根而发识。不管千变万化,但有第八识在,则前七识之功能亦俱在,不过是显不显,和同不同的问题耳。 |
3. | 每一事或一物,皆具五法,譬如花瓶内插黄菊,此瓶之质状纹理,花之形色香味,皆属于相;号为瓶与菊,皆属于名;用眼鼻意等根及识,领略其名色香味,皆属于分别;知其为因缘所生法,生即无生,虽有而不异空假,虽空假而能随缘变现,是属于正智;变相观空之后,觉当前无有一法,宛如真如,无二无别,是属于如如;此五法摄尽一切,不遣一尘。 每一事或一物,亦皆具三性,譬在屋内,闻路上鼓吹及鞭炮声,以为结婚彩兴,出而观之,乃是灵柩出葬。 误灵柩为彩兴,此属遍计所执性,吾人对于每一事物,未必皆有遍计所执,然而此可能性,则皆存在。既知是灵柩出葬,则遍计性隐灭,然而这一列的人物,皆因缘假和合而成,此属依他起性。此一切物,既是因缘所生法,则但有假相并无体,既无实体,则同虚空,等真际,无生无灭,此属圆成实性。一切法皆具此三性,然而此三性皆无自性,无性即是空幻,故曰一切法空。依此观察世间一切人畜事物,即是作我法二空观,久习纯熟,即证二空真如,顺三解脱门(即空、无相、无愿)入无生位。 |
4. | 三能变的意义是说:一切法要经过三种识的合作之力,才能生起,才能存在。六道众生,在同一境界中,所感受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由第八识成熟的种子,所生起前六识了别感的各各不同。如人与猪,是第八识中,种子现行的不同,人在花园中,觉鸟语花香,亭台水树,至可欣赏,而猪在花园中,则惟见土壤垃圾,思欲嚼食,所有花鸟亭台之乐,毫不感觉。蚊蝶蚁蚓,则又与人猪不同,凡此皆三能变不同所致。 |
5. | 万法皆离不了识的作用,故说一切法唯识。学唯识后,能明各种识的性质、行相、变化,以及宇宙万有,善恶业力的寄托等等,最后教学者,断事理二障,入五重唯识观,摄末归本,遣相证性,转八识为四智,而成佛果,所以唯识也是了义之教。不过它是把研识作为下手方便,所以其教义博大繁琐,而又精深微细,若由穷研以至于尽性成佛,这就非人人皆能。然识是万法的总因缘,假如学佛法,而不明识的作用,若就行的方面言,则还可以,若就解的方面言,则万不可以,因为佛法若离了识,岂但无意义可言,简真有许多事理,无以自圆其说。所以佛门行者,如果在自修之外,若兼些宏法利生的工作,那么,对于唯识学,纵不博通,而其昔通的条理,就非了解不可。否则言多乖理,必至误人,甚矣唯识之可不研也。 |
6. | 错误的估计,都属遍计所执性。见绳以为蛇,这不过就狭义言之,若就广义言:世人以善为恶,以恶为善,外道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乃至修行人,认识外有境,心外有佛,伏我爱根,为涅盘相,皆得名为遍计所执。纵使所估不错,然而根尘识三,总是离不了依他起。所以学者虽然没有遍计所执,亦当于他性中,见圆成实,就缘生而证胜义,自能转无明为大智慧,舍此之外,实无法断诸结使成涅盘业。 |
7. | 第一义是圣者自证境界,非语言施设境界,故不可说。凡可说者,即非第一义,所以除自悟自证外,实无法以言语文字形容。楞伽经说:「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可知五法中的「如如」,即胜义无性,是不落言铨了。 |
第十九课 法相宗 (六)
十三、伏断二障
上述小乘作生空观,断烦恼障证涅盘,大乘作法空观,断所知障证菩提,不过粗言其梗概。其实,此二障尚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之分,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后天环境所养成的障惑,谓之分别起。与前六识或七识俱起,而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谓之俱生起。又此二障,发为情状,现于外表者,名为现行,其根本蕴藏于内者,名为种子,由修道的结果,种子虽断,而气分犹存,艰于除灭,如久贮卤之瓮,虽经洗涤,而余味难尽者,名为习气。对治此现、种、习三者,又有伏、断、舍的不同:种子未拔,但压制不使起现行者,名为伏,并种子而拔之,名为断,种子断后,即习气亦不留存,名为舍,今将本宗断惑次第,表列于下。
十四、转八识成四智
有漏的识,虽是轮回根本,然当修道时,须利用无漏的识,以作种种法事。这中间,由有漏变而为无漏,名为转,亦如恶人转变为善人,其情形系各依其性质,而加以相各的转变。八个识可以分作四类而转,前五识为一类,第六、第七、第八,各为一类,六七是因中转,五八是果上圆 (2),至于转节作用,不外仗第六识作二空观,断我法二执,其结果能使前五识,成就其所作普利有情之事,名成所作智。能使第六识观察诸法之相,及众生根器,应病予药,转凡成圣,名妙观察智。能使第七识,离四烦恼,自他平等,拔济含灵 (3),名平等性智。能使第八识,无明净尽异熟皆空,寂照无边,有如圆镜,名大圆镜智。
十五、五重唯识观
此宗所修的观行,从粗至细,总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名遣虚存实。第二重是舍滥留纯,即舍除杂滥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内识,名舍滥留纯。第三重是摄末归本,即从见橇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摄归自证分的本体,名摄末归本。第四重是隐劣显胜,即隐心所的劣,而显心王的胜,名隐劣显胜。第五重是遣相证性,即遣差别的事相,而证无差的理性,也可以说:遣去一切法相,证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证性。
又此五重唯识观,即为五种相对:第一重遣虚存实,为空有相对,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滥留纯,为心境相对,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摄末归本,为体用相对,要摄用而归体。第四重隐劣显胜,为王所相对,要隐所而显而王,第五重遣相证性,为事理相对,要遣事而证理,前四属唯识相,后一属唯识性,列表于下:
【注释】
(1) | 三贤四善根,参看中级第十三课,修道位阶表。 | |
(2) | 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皆在因位上。惟前五识须于第八识成大圆智时,同时转成成所作智,而成佛果,故有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之语。 | |
(3) | 含有灵性的众生,简称含灵,与含识同。 |
【习题】
(一) | 在二障中。何者是分别起?何者是俱生起? | |
(二) | 伏、断、舍、有何不同? | |
(三) | 八个识各转成什么智? | |
(四) | 何谓遣虚存 ?舍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遣相证性? | |
(五) | 列出五重唯识观表,包括唯识相与唯识性。 |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 (一)
大般涅盘经
一、 | 佛对诸比丘言:我前所说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今当说常、乐、我、净。夫无常者众生,常者法身,苦者外道,乐者涅盘,无我者生死,我者如来,不净者有为法,净者正法,此谓涅盘四德。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易名为我。 |
二、 | 佛言:以无上法, 付嘱迦叶,令众依止。 |
三、 | 佛告迦叶童子 (2) 菩萨言:持法比丘,如能驱遣诃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又如来法性身是常法,是不灭,是般涅盘义,以是义故,佛法僧三宝皆常,无变异相,若有异者,清净三归,则无依处。 |
四、 | 食肉者: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故不应食肉。 |
五、 | 如来法身,久已成佛,久入大涅盘,无有生死。然大涅盘不可思议,能作种种示现,济度众生,所谓八相成道,皆为成便示现世间,其实如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 |
六、 | 如来为大医生,于此土说大乘法,疗众生烦恼怒淫怒毒箭,既疗治已,复至他方有病之处,示现作佛,为其疗治,故名大般涅盘,亦名解脱。 |
七、 | 若人说言:释迦佛受父母爱欲结胎身,为太子,娶妻生子,出家修道成佛等,此为魔说。若说佛久已入涅盘,法性不动,无有来去,八相成道,皆为化度众生故,权示变现,是为佛说,是深知如来之义。 |
八、 | 四依法者: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经云:无常、苦、空、无我、为不了义,是不了义,是皆为方便而说。而涅盘者:是常、乐、不空、有我、如来常住,此为了义。 |
九、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 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 |
十、 | 四倒者:以无常为常,常为无常,以苦为乐,以乐为苦,以无我为我,我为无我,以不净为净,净为不净是也。 |
十一、 | 一切诸法,唯除涅盘,更无一法,而是常者,晓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虽修一切契经诸定,未闻如是大涅盘时,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己,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此身,己有佛性故。 |
十二、 | 如来悯念众生,为诸有 (3) 毒箭所中,是故有忧。迦叶菩萨白佛言:若使如来有忧悲者,则不得称为等正觉。佛告迦叶:皆有因缘,随有众生,应受化处,如来于中,示现受生,而实无生,是故如来,名常住法。 |
十三、 | 正法欲灭时,此经先灭,是经没已,一切诸余大乘经典,皆悉灭没。 |
十四、 | 、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未来之世,皆当归于大般涅盘,譬如众流,归于大海。是故三乘,悉名为常,非是无常,以是义故,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
十五、 | 如来当至假使乌枭同栖,蛇鼠狼同穴,如亲兄弟,阐提成佛, 一切众生成佛,乃永涅盘。 |
【注释】
(1) | 梵语摩诃般涅盘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灭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盘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称,那为息,是安息之意,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大般涅盘,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义。按此经为大乘涅盘经,是释尊将入灭时所说,计四十卷,为北凉昙无忏所译,称为北本涅盘。 | |
(2) |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念,如世童子,并非指年幼也。 | |
(3) | 依因而有果法生,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皆是,是有烦恼生死之谓。 |
【习题】
(一) | 涅盘四德是什么? | |
(二) | 什么是无常?什么是常,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无我?什么是我?什么是不净?什么是净? | |
(三) | 释尊以无上法付嘱何人? | |
(四) | 何以佛法僧三宝皆常? | |
(五) | 何故不应食肉? | |
(六) | 关于释尊应化事迹,魔怎么说?佛怎么说? | |
(七) | 何谓一、四依法?二、四倒? | |
(八) | 如来当至何时,乃永涅盘? |
【经文语译】
(一) | 佛对诸比丘说:我以前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这是方便、现在应当说:常、乐、我、净。所谓之无常者是众生,常者是如来法身,苦者是外道,乐者是涅盘,无我者是生死,我者是如来,不净者是有为法,净者是正法,这叫做涅盘四德。假如有一法:是实的,是真的,是常的,是作得主的,是依其自性不变易的,这法就名为「我」。 | |
(二) | 佛说:把无上法,付嘱给迦叶,命大众依止他。 | |
(三) | 佛告诉迦叶童子菩萨说:受持正法的比丘,假如能够驱逐责备坏法的人,使他行善法,这比丘所得的福,是无有限量的。又如来的法性身,是恒常之法,是不灭的,是般涅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意义的缘故,佛法僧三宝,都是恒常的,没有变异之相,若是有变异的话,那么,清净的三归,就没有依靠之处。 | |
(四) | 食肉的人:一切的众生,嗅到他身上的肉气,都会害怕,所以不应该食肉。 | |
(五) | 如来的法身,老早就已经成佛了,老早入于大涅盘的境界,并没有生死。但是,大涅盘不可思议,能作种种显示出现,济度众生,所谓之八相成道,都是为方便而显示出现于世间,其实如来是恒常之法,不变易之法。 | |
(六) | 如来是大医生,在这地方说大乘法,疗治众生烦恼、淫、怒、的毒箭,就疗治了之后,又到其他有病的地方,显示出现作佛,替他们疗治,所以名为大般涅盘,也名解脱。 | |
(七) | 假如有人说道:释迦佛是受父母爱欲所结的胎身,做太子,娶妻生子,出家修道成佛等,这是魔所说的。假如说道:佛老早就已经进入涅盘境界,法性不动,并没有来去,所以八相成道,这都是因为他度众生的缘故,从权所显示的变现,这是佛所说的,是深知如来的意义。 | |
(八) | 四依从法者:是依从法不依从人,依从义不依从语,依从智不依从识,依从显了实义的经,不依从不显了实义的经。例如经中说:无常、苦、无我、是不显了实义,这都是为了方便而说的。而涅盘者:是常的,乐的,不空的,有我的,如来是恒常住在的,这才是显了实义。 | |
(九) |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虽然有佛性,要因为持戒,然后才能证见,因为见到佛性之故,所以得成正觉。 | |
(十) | 四颠倒法者:是把无常看做常,常看做无常,苦看做乐,乐看做苦,无我看做我,我看做无我,不净看做 净,净看做不净是也。 | |
(十一) | 一切诸法,除涅盘之外,更没有任何一种法,是恒常的,明白了解自己的身中,有佛性的缘故,这就名为常。虽然修习一切经中所说的许多禅定,假如未赏听见这大涅盘时,都说一切皆是无常的。听了此经之后,虽然有烦恼,好像没有烦恼一般,就能够利益一切人道天道,为什么呢?因为明白了解自己的身中,已经有佛性的缘故。 | |
(十二) | 如来悯念众生被诸烦恼生死毒箭所中,所以有忧悲。迦叶菩萨对佛说:若使如来有忧悲者,则不得称为等正觉。佛告迦叶:这等事皆有它的因缘,跟随众生应受教化之处,如来便在这当中,显示出现受生,而实在是无生的,所以如来名为恒常住在之法。 | |
(十三) | 正法快灭的时候,此经先灭,此经没有了以后,一切其他的大乘经典,也都跟著灭亡。 | |
(十四) | 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在未来之世,都应当归于大涅盘,好像许多的江流,归于大海。所以三乘都名为恒常,并不是无常,因为这一意义的缘故,三乘之间,也有差别,也没有差别。 | |
(十五) | 如来应当到了:假如乌鸦和猫头鹰同住,蛇、鼠、狼同穴而居,好像亲兄弟一般的和好,无间地狱中,断善根的罪鬼,全部成了佛,一切众生,全都成佛了,才永远涅盘。 |
第二十一课 读经录要 (二)
大般涅盘经
十六、 | 若人发粗恶言,诽谤正法,永不改悔惭愧者,或犯四重 (1) 作五逆罪 (2),自知定犯,而不怖畏惭愧,不 肯发露 (3)。于佛法无护惜建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者,或复说言无佛法众者,皆名趣向一阐提道。 |
十七、 | 诸苦皆自生而有,是故智者,住于不生。 |
十八、 | 初禅内有觉观 (4),外有火灾,二禅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内有喘自 (5),外有风灾。唯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悉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大菩萨安住大般涅盘,内外过患,一切俱无,是故死苦,不能及之。 |
十九、 | 世谛中,含有第一义谛,在世谛上,知能所皆空,一切法相,毕究空寂,为第一义谛。又如人知为父母所生,为世谛,知从十二因缘生,为第一义谛。 |
二十、 | 佛法僧皆属自性,故法为常,若一切法从因而生,不名为常,盖无为为常,有为者,非常也。 |
二十一、 | 过去无有佛法,帝释乃化为罗刹 (6),对释迦说半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闻已,乃请罗刹,为说全偈,彼言:我以人为食,汝如能舍身食我,我则为说。释迦许之,故乃复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迦闻竟,乃攀登高树,自投于地,尔时罗刹,复现帝释,自下抱之,顶礼赞叹。 |
二十二、 | 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二十三、 | 菩萨得四无智 (7),虽知诸法,而不取著,曰法无阂,虽知诸义,而不取著,曰义无阂,虽知名字,而遗不著,曰词无阂,虽知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著,曰乐说无阂。 |
二十四、 | 若四毒蛇,虽能杀人,不至使人堕于三涂。四大身心苦恼,则令众生作恶,以作恶故,堕于三涂,故四大甚于毒蛇,五阴六尘,亦复如是。 |
二十五、 | 若断烦恼,不见佛性,谓之涅盘,不得谓为大般涅盘,因只有乐净,并无常我也。若断烦恼见佛性,则名大般涅盘,以具足常乐我净四义也。 |
二十六、 |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盘。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
二十七、 | 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 (8),二者断见 (9),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断无常,乃名中道。 |
二十八、 | 阿罗汉已断子缚 (10),故能断烦恼结使(11),未脱果缚 (12),故不见佛性,不得无上正觉。 |
【注释】
(1) | 即四重罪,又称四重禁、四弃、或四波罗夷罪,为一、犯淫戒,二、犯盗戒,三、犯杀人戒,四、犯大妄语戒。 | |
(2) | 详中级第十七课注十五。 | |
(3) | 谓不肯发露所犯之罪,而隐藏起来。 | |
(4) |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的思想名为觉,细的思想名为观,二者皆能扰乱禅定之心。 | |
(5) | 禅定时呼吸气粗,名为喘息,达摩禅偈说:「外息诸缘,内心勿喘」即是指此。 | |
(6) | 是恶鬼的总名,或飞空,或地行,食人血肉。 | |
(7) | 阂音碍,外闭曰阂,与碍义近,或作碍。四无阂智,称四无碍解,四无碍辩。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名法无碍智,二知一切法理,通达无碍,名义无碍智,通晓殊方异语,能随意演说,名词无碍智,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乐说无碍。 | |
(8) (9) | 固执人的身心,过现未三世皆常住,无有间断的妄见,名为常见或有见。固执人的身心,断灭不续生的妄见,名为断见或无见。 | |
(10) | 见思烦恼,系缚身心,使不得自在,名为子缚,对果缚而言也。 | |
(11) | 结与使皆烦恼的异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随逐驱使众生,故称为使。 | |
(12) | 为生死苦果所缚,不能解脱,名为果缚。故烦恼为困,称为子缚,生死为果,称为果缚。阿罗汉虽断烦恼而未入灭,名子缚已断,果缚犹存,若已灭度,入无余涅盘,则并果缚亦断矣。 |
【习题】
(一) | 初禅、二禅、三禅天,何故有火、水、风三灾?第四禅天,何以诸灾不能及? | |
(二) | 写出释尊往世,为半偈而舍身的全偈。 | |
(三) | 何谓一、四无量心?二、四无阂智? | |
(四) | 说出四大甚于毒蛇的理由。 | |
(五) | 声闻缘觉,何以不见佛性? | |
(六) | 解释:一、四重,二、觉观,三、常见和断见。四、子缚和果缚。 |
【经文语译】
(十六) | 若使有人,发粗恶的语言,诽谤正法,永远不改悔惭愧者,或者犯四重,作五逆罪者,自己知道这罪是犯定了,但不害怕惭愧,不肯把所犯的罪,宣布发露出来。于佛法方面,没有护惜建立的心,而且毁骂轻贱它,所说的话,又多有罪过者,或者说及无所谓佛法僧众者,这都名为趣向于一阐提道。 | |
(十七) | 许多的苦,皆由生而有,所以有智慧的人,住于不生的境界。 | |
(十八) | 初禅天人,他们心里有粗细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人,他们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人,他们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的过患,一切都没有,所以诸灾都不能到达那里。大菩萨安住在大般涅盘中,所有内外的过患,一切都没有,所以死苦,不能到达那里。 | |
(十九) | 世谛之中,包含有第一义谛,在世谛上,知道能和所,都是空的,一切法的体相,究竟是空寂的,这就是第一义谛。又如人知道是由父母所生,这是世谛,知道是由十二因缘所生,这是第一义谛。 | |
(二十) | 佛法僧都是属于自性所具,所以这法是常的,若使一切法,是由因生出来的话,就不得名为常,因为无为的才是常,有为的,就不常了。 | |
(二十一) | 过去没有佛法的时候,帝释化为罗刹恶鬼,对释迦菩萨说半偈道:「诸行皆属无常,都是生灭之法,」释迦闻了之后,知道尚有下半偈,乃请罗刹,将全偈说出来,罗刹说:我是把人作为粮食的,你假如能够施舍身体给我食,我就对你说出来。释迦答应了,他由是续说道:「生灭灭了以后,寂灭最为可乐。」释迦听毕,就攀登高树上,投地自杀,这时罗刹再现帝释身,在树下抱著释迦,对他顶礼赞叹。 | |
(二十二) | 修慈、悲、、喜、舍、四种的无量心。 | |
(二十三) | 菩萨得四种无碍智:虽然知道诸法,而不取著它们,名为法无碍,虽然知道诸义而不取著它们,名为义无故碍,虽然知道各种名字,也不取著它们,名为词无碍,虽然知道乐于说法,认为这是最上的,们也并不取著,名为乐说无碍。 | |
(二十四) | 如四种毒蛇,虽然能够杀人,但不至使人死堕三涂。地水火风四大,所合成的身心,生起苦恼,则会使众生作罪恶,因为作罪恶的缘故,堕于三涂之中,所以四大比毒蛇更凶,五阴六尘,也是这样。 | |
(二十五) | 假如能够断除烦恼,而不见佛性,只能称为涅盘,因为只有乐和净,并没有常和我也假如断除烦恼,而又能见佛性就名为大盘涅盘,因为满足常乐我净四种的意义也。 | |
(二十六) | 所谓之空者,是一切生死,不空者,是大涅盘;无我者,就是生死,我者是大涅盘。假如能见一切都是空的,而不见不空的所在,不得名为中道。乃至于能见一切法无我,而不见我的所在,不得名为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所以佛性常是永恒的,没有变易的,因为给无明后蔽的缘故,使许多众生,不能见到它。声闻缘觉二乘,见一切皆空,不见不空,乃至于见一切法无我,不见于我,因为这样的缘故,不能得到第一义空,不行于中道,为了没有中道的缘故,见不到命中性。 | |
(二十七) | 众生所起的见解有二种,第一是常恒的见解,第二是断灭的见解,都不算是中道;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恒,这才是中道。 | |
(二十八) | 阿罗汉已经断了子缚,所以能够断除烦恼结使,但因为还没有脱离生死的果缚,所以见不到佛性,不能得无上正觉。 |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 综合指要
1. | 当我未学佛时,也怀疑到:为什么每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有的凶暴,有的纯良,有的狡诈,有的者实,有的好静,有的好动,有的骄傲,有节谦恭,有节奢侈,有节俭吝。类此者说不能尽,这是从那里来的?及至读法相宗经论,才知上述的种种不同,都是往世习气残存所致。怪不得俗语有:「江山容易改,又性最难移」的感叹了。习气的排除,只有靠修持节力量,使之或伏或断。伏者如以石压草,使不得发,然而根若不拔,终不彻底,断者如连根拔去,祸患尽除。娑婆世界环境恶浊,不但断不容易,就是伏,恐怕也很艰难,所以当往生佛国,换一个清净环境,慢慢队伍遣,才有办法也。 |
2. | 转识所成的智,其命名皆有意义,不容混乱。前五识只是五种工具,此类工具,在未转前,惯作帮凶,作给使,及至转后,就能反过来,作般肱辅佐道业,令所作皆成,故名成所作。第六识未转前,尽在六尘境界上。横生分别,起诸妄想计度,及至转后,就能反过来,观察法门差别,和众生根器,应病予药,故名妙观察。第七识未转前,不断的执我,我相既生,染污继起,及至转后,就能反过来,人我不分,自他等视,故名平等性。第八识未转前,为受薰持种,藏垢纳污之总汇,及至转后,离有漏杂染之法,就能反过来,寂照无边,一切众生刹土,皆于中现,故名大圆镜。 |
3. | 小乘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教义,和大乘常、乐、我、净、不空的教义,自表面上看,完全相反,倘若把它详细研究了一下,就会发觉,不但没有相反,没有冲突,而且还是整套的。盖小乘言其外来,大乘言其本有。外来的不管什么来西,乃至这一具肉体,这一套山河房舍,都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终须捐弃幻灭。尽虚空界,惟有舟性是本有的,这东西从无始来,就是常、乐、我、净、不空。言无常者,目的就是要证这个常,言空者,目的就是要证这个不空,余可类推。今试以浮云掩月为喻,浮云是无常,乃至不净的,吹散浮云,现出明月、这才见到了常、乐、我、净、不空的物事。十八界都是浮云,自家不生不灭的佛性,才是明月,不遣去虚幻的浮云,就见不到真实的明月。学者明白了这道理之后,对于大小乘教义,自然会全盘接受,而泯灭明户之见了。 |
4. | 众生认四大假身为真实,这就名为: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另一方面,不相信有佛性,认佛性为虚无缥渺,这就名为以常为无常,以乐为苦,以我为无我,以净为不净,合起来名为八倒。阿罗汉证涅盘,未见佛性,但破前四倒,菩萨既证涅盘,又见佛性,才破尽这八倒,亲证中道实相。 |
5. | 涅盘与大涅盘的性质,有所不同。控狭义的涅盘,是断除烦恼,不起惑业,灰心灭智,始终不生作用,这是小乘涅盘的情状,说起广义的大般涅盘,就不同了,诸佛法身,在湛然寂灭之中,为了有悲愿加持的缘故,能变化无量应身,示现八相成道。或创造佛国,广度众生,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所以体用俱备,这是大乘涅盘的情状。 |
6. | 简单说一句:每一如来都应到了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时,然后才永入涅盘。经中说「乌枭同栖,蛇鼠狼同穴,如亲兄弟,………」这不过是譬喻语,不宜固执。因为有了乌枭蛇鼠狼,则畜生道尚存,纵使能和好相处,如来也决不会弃而不度,自入涅盘。 |
7. | 佛应身虽然相好尊严,然而必有涅盘时,三藏法宝,虽然甚深微妙,然而必有灭没时。这都是说明:有生终必灭,有形终必坏,既落形质,而欲求长生,便是矛盾而不可能。所幸形虽屡换,而性长存,所以千佛下生,能维慧灯于不断。但是,修佛法也要看因缘,万一像前人所说:「佛昔住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人身与佛法,演捉迷藏,那又怎么办?像今时三藏典籍,悉在人间,然而肯下工夫研读者有几人?肯依教修持者有几人?沦入外教外道,或不信三宝,毁谤佛法者,又有几人?可知修道并不是简单。愿佛明弟子,赶快趁佛法未灭,身体健康时,修一日是一日,读李后主「别时容易见时难」词句,我于佛法,亦有同感。 |
8. | 对于身体,应当作两种观法,一者,所有贪食好色,讲究享受的都是他,结果为了他,而造种种恶业,堕入三恶道,所以应把他当作毒蛇观。二者,自择法行持,乃至修因得果,都要借重这身口意三业,才会成功,否则就没有办法断惑证实,所以应把他当作珍宝观。说明白一点:同是这一具身躯,若用之于作恶,则其害烈于毒蛇,若用之于行善修道,则其利逾于珍宝,何去何从,是在行人自择耳。 |
9. | 小妄语所欺骗的对象,是普通人,假令罪恶达于极点,亦不过断人性命。但大妄语则未证谓证,未得谓得,其所欺骗的对象,是修道人,从其言而行,能断人慧命。性命关系一世,慧命则关系无量世,故大妄语之罪,大于小妄语,必入无间地狱。今之外道,皆犯此罪,彼自谓愚弄他人,实则害及自己。 |
10. | 欲闻下半偈,竟肯牺牲性命以求之,这真使面对经论,而不肯读者愧死。闻偈开悟,则千万世之慧命已生, 纵断送此一世残年,亦何足惜。此乃深知死后还有后世,后世的安危,皆关系于今世,才能下此决心也。 |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 (三)
大般涅盘经
二十九、 | 菩萨守戒,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而见女人时,相与言语戏笑,或虽不嘲笑,而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者。或虽不嘲笑,然见他人男女相逐,便生贪著。或虽俱不如是,而但欲生天,受五欲乐 (1);如上种种,皆名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若有菩萨,清净持戒,而心不为戒,不为尸波罗蜜,不为众生,不为利养,不为菩提,不为涅盘,不为二乘,惟最上第一义故,护持禁戒,是名净戒具足。 |
三十、 | 若有聪明黠慧,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又说无因无果者,是则名为断善根也。 |
三十一、 | 佛性有七事:一常,二我,三乐,四净,五真,六实,七善。 |
三十二、 | 有一比丘问佛:何以我常修道,而不能得果?佛命阿难,为之具好房舍,净洁修治,七宝严丽,悬绘幡盖。既具办已,而此比丘系念修道,不久即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佛因言:无量众生,应入涅盘,以所乏故,妨乱其心,是故不得。 |
三十三、 | 不净观能医贪,慈悲观能医镇,因缘观能医疑。 |
三十四、 | 婆私吒梵 (2),先修外道,佛告以色是无常,解脱色常 (3);受是无常;想是无常,解脱想常,行是无常;解脱行常;识是无常;因而大悟,即证阿罗汉果,入于涅盘。 |
三十五、 | 佛告先尼梵志:灭六根、六尘、六识、我慢已,乃有常乐我净。 |
三十六、 | 佛告迦叶梵志:若人舍身,未得后身,中间寿命,无明与爱,二为因缘,故寿命得住,若有众生,不燃火者,是则无烟 (4)。 |
三十七、 | 佛告富那梵志:无常色乃至无常识,因爱故燃,燃者即受二十五有 (5),是故可说是火东西南北。倘若爱灭,则二十五有果报,以不燃故,不可说有东西南北。如来已灭无常之色,至无常识,是故身常,身常则不得说有东西南北。 |
三十八、 | 佛告净梵志:若舍故不作新业,是人能知常与无常。梵志言:无明与爱为故、取、有为新,若人远离无明爱,不作取有,是人真实知常无常,我今已得正法净眼矣。 |
三十九、 | 佛告纳衣梵志:烦恼与业为身因缘,若知二边中间无阂,是人则能断烦恼业。梵志言:二边即色及色解脱,中间即八正道也,受想行识亦然,我今已得正法眼矣。(6) |
四十、 | 候告须跋罗:无想之想,名为实想。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想,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
四十一、 | 佛告阿难:佛涅盘后,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在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 |
四十二、 | 佛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盘,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
【注释】
(1) | 色声香味触五境,能使人起贪欲心,故名五欲。 | |
(2) | 印度婆罗门人,志求梵天之法,名为梵志;又梵者净也,以净行为志,故名梵志。 | |
(3) | 解惑业的系缚,脱三界的苦果,而得自在,名为解脱。涅盘之体,离一切系缚,无有生死苦恼,故涅盘称为解脱。以五蕴而论,色受想行识的想,本是无常,但若摄法相归入法性,则名解脱,解脱的五蕴,永离生灭,即是常恒。 | |
(4) | 火是指无明与爱,烟是指中阴身的寿命。前身既舍之后,若断除十二因缘里,过去因中的无明,或现在因中的爱,则中阴身便不现,而直入涅盘,证不生不灭之境,所以说不燃火则无烟。 | |
(5) | 由因故而有果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洲、四恶趣、(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合三界共二十五有。偈曰: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舍。(第四禅最高处的五净居天,为阿那含果人所居,亦称五那含。) | |
(6) | 受五蕴身心是一边,解脱五蕴身心又是一边,受了今之五蕴身心后,中间因修八正道,而解脱了后之五蕴身心,这就是;由此一边,经过中间,而到另一边。三者相关连,而性相皆寂,无可取著,名二边中间无碍。 |
(一) | 那一类的人,是断善根者? | |
(二) | 佛性有那七事? | |
(三) | 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各能医什麻? | |
(四) | 何谓一、不燃火者,是则无烟?二、舍故不作新业?三、二边中间无阂? | |
(五) | 佛涅盘后,当以何为师?四念处应如何作观? |
【经文语译】
(二十九) | 菩萨守戒,虽然不与女人交合,然而见女人的时候,和她言语戏笑。或是虽然不嘲笑,然而听见女人环钏种种诸声,生起爱著的心。或是虽然不嘲笑,然而看见他人男女相追逐,便生贪著心。或者虽都不这样,而心中但欲生在天上,享受五欲的快乐,像以上种种的情事,都名为成就爱欲之法,毁破了清净的戒篆书,污辱了清净的戒行。假如另有菩萨,很清净地奉持戒律,而他的心,并非为者戒篆书,并非为著持戒到彼岸,并非为著众生,并非为者利养,并非为著菩提,并非为者二乘,但是为著最上第一义的缘故,护持著禁戒,这才算是净戒圆满具足。 | |
(三十) | 假如有人,聪明狡黠而有世慧,极会分别,远离开善友,不听正法,不好好的思量,不遵照佛法而安住,像这样的人,能断绝善根。又说没有因也没有果者,这就名为断绝善根。 | |
(三十一) | 佛性包含有七项意义:一是常恒不变,二是有我,三是快乐,四是清净,五是真而非假,六是实而不虚,七是离恶而纯善。 | |
(三十二) | 有一位比丘问释迦佛:何以我时常修道,而不能得到果位?佛命阿难,替他修拾好的房舍,布置洁净,用七宝装饰得极为庄严美丽,挂起丝织的幢旗宝盖。办好了之后,请他在那里系念修道,没有多久,便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佛因说:有无量的众生,应当入于涅盘,但因为生活资具缺乏的缘故,妨乱了他的心,所以得不到。 | |
(三十三) | 修不净观,能医治贪欲,修慈悲观,能医治镇恚,修因缘观,能医治愚疑。 | |
(三十四) | 婆私吒梵志,起先是修外道,佛告诉他说:色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色是常的,受是无常,解脱以后的受是常的,想是无常,解脱以后的想是常的,行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行是常的,识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识是常的,因而大悟,即证阿罗汉果,入于涅盘。 | |
(三十五) | 佛告诉先尼梵志:灭六根、六尘、六识、我慢、之后,才有常乐我净。 | |
(三十六) | 佛告诉迦叶梵志:人当舍弃了身体,尚未得到次一身体时,这中间的寿命,是由无明与爱这两种心理,作为因缘,所以寿命才得住持,假如有众生,能够不燃火著,当然就不至于有烟。 | |
(三十七) | 佛告诉富那 梵志:无常的色,乃至无常的识,因为有了爱,所以才燃烧,既然燃烧,就会受到三界二十五的有果,这样便可以说:这火是在东西的方位。假如爱灭了,那么,二十五有的果报,就不会燃烧,因为不燃烧的缘故,不可以说有东西南北的方位。如来已经灭却无常的色,乃至无常的识,所以他的身体是常恒的,身体既是常恒,就不得说它有东西南北的方位。 | |
(三十八) | 佛告诉净梵志:假如舍弃了故的, 更不做新业,这人就能够知道常和无常。梵志说:无明和爱,这是故的,取和有,这是新的。假如有人,远离了无明爱,不做取有,这人就能够实实在在的,知道常和无常,我现在已经得 到认识正法的净眼了。 | |
(三十九) | 佛告诉纳衣梵志:烦恼和善恶业,做了身体的因缘,假如知道二边和中间,没有隔碍,这人就能断除烦恼业。梵志说:二边就是色和色的解脱,中间就是八正道,受想行识,也是这样,我现在已经得了正法眼了。 | |
(四十) | 佛告告诉须跋跎罗:没有思想的思想,名为真实的思想。一切诸法,全是虚的假的,跟著它们灭的分际,就叫做实的,叫做真实的思想,叫做法界,叫做究 竟的智慧,叫做第一义谛,叫做第一义空。下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声闻乘的悟境;中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缘觉乘的悟境,上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佛的无上悟境。 | |
(四十一) | 佛告诉阿难:佛涅盘了以后,弟子们应当把戒律当作老师,依傍著它而修行,能够出离世间。依靠四念处,端严著心念,住在那里,要观察身体是虚假的,与虚空相同,这就名为身念处。观察一切享受的感觉,不在内,也不在中间,这就名为受念处。观察所谓心者,但有名字存在,连名字的性都离开,这就名为心念处。观察法的性质,本来得不到善法,也得不到不善法,这就名为法念处。 | |
(四十二) | 佛普告大众:我把大般若智,普遍观察三界所有有情的众生,和无情的器界,一切人和法,都是彻底的。并没有东西系缚他们,也并无所谓解脱,并无人作主,也并无所依傍,不可以摄受操持,不曾出离三界,也不入于三界果报之中,本来是清净的,没有垢秽和烦恼,给虚空相等,万类并不平等,也并非不平等,许多动念皆尽,思想的心皆息,像这样的法相,就名为大涅盘,真实见到此法,名为解脱,凡夫并不觉知,名为无明。 |
第廿三课 真言宗 (一)
一、显密略义与小史
在佛法中,有所谓显教与密教,显教者:即应须佛释迦牟尼如来,说一切大小乘教法,其文其义,明显易知,故称为显教。密教者:即法身佛大日如来 (1) 说内证的真言教法,其文其义,秘密难晓,故称为密教。依显教义,法身佛不能说法,然此宗则谓法身佛常放光明,常说DA法,特凡夫烦恼障深,不能见闻,故密而不显耳。天台宗有释迦即大日之说,谓遇显教之机则说显,遇密教之机则说密,亦言之成理。
毗卢遮那如来,在摩醯首罗天 (2),金刚法界宫 (3),为金刚萨垂 (4) 诸大菩萨,说真言法,上首的金刚萨垂,将所说者录出,藏于南北竺 (5) 的铁塔中,后有龙猛菩萨 (6) 于佛灭八百年顷,开此铁塔,亲晤金刚萨垂,面受DA法,传于弟子龙智,龙智传 善无畏及金刚智,后来此二人,及金刚智的弟子不空,皆于唐玄宗时,来中国宏密法,称开元 (7) 三大士,遂为真言宗之始。
二、得名由来及所依经论
此宗注重持咒,而咒为如来的真言,故称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来三密 (8) 中的语密,故又称密宗。以大日经 (9)、金刚顶经 (10)、苏悉地经 (11)、为根本的经典,更加瑜祗经 (12)、略出念诵经 (13)、合称五部秘经。而菩提心论 (14)、释摩诃衍论 (15)、则为所依据的论典。
三、开元三大士
善无畏中印度人,甘露饭王 (16) 的后裔,生而容貌秀异,十三岁嗣乌荼 (17) 王位,后让位于兄而出家,证法华三昧 (18)。曾旅行遇盗,乃默念真言,感准提菩萨 (19) 出现,盗皆畏伏,知持咒有效,益深究之,后见龙智,蒙传法为阿黎 (20),声誉远提。唐玄宗梦异 僧,命人图画形像于殿壁,开元四年,畏到长安 (21),貌与图合,帝极钦重,乃敕译密宗经典,后寂于长安,世寿九十九。
金刚智南印度人,少年出家,学于中印度那烂陀寺 (22),显密义理,无不通晓,后礼龙智为师,受五部灌顶 (23),曾于作法中,感观自在菩萨现身,证其学之成就,又蒙指往东土,礼文殊,弘密乘,遂航海来华,开元八年抵京,到处设坛度众,又译密教经轨数十种,开元二十年寂于洛汤,寿七十一。
不空南印师子国人 (24),师事金刚智,随之到中国,助译经教,后奉师嘱返印,觅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完本,天宝 (25) 五年,携多数梵本,重回东土翻译,共得一百十部,百四十三卷,其弟子惠果,传法于日僧空海,遂为东密之始,不空于大历 (26) 九年寂,世寿七十。
四、曼荼罗
曼荼罗是印度语,其义为轮圆具足或坛。向例在印修法时,必须筑坛,坛中安置佛像,后来把修法时所筑的坛及佛像,绘成图案,亦名曼茶罗。坛上的佛菩萨诸天等,互相圆融,相即相入,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满真理。在曼荼罗中,能摄尽密教所有的问题,若向之详加考察,便能明白佛身的相状、建立、象徵等,同时也可以了解本宗的教理,与组织大纲。故曼荼罗是本宗的精髓,它是用艺术来表现宗教中,湛深美善的境界,此中用理智不二的方法,所烘托出来的,便是金刚和胎藏界两部曼荼罗,这种人格的具体表现,确是本宗的最大特色。
【注释】
(1) | 梵语摩诃毗卢遮那,译为大光明遍照,具有破暗之义,故亦翻为大日如来,或最高显广眼藏如来,为密教的本尊。 | |
(2) | 译为大自在天,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王。 | |
(3) | 即摩醯首罗天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喻智体。 | |
(4) | 因执持金刚杵,故又名金刚手菩萨,密宗以大日如来为初祖,此菩萨为第二祖。 | |
(5) | 印度古称天竺,划为五分,号五天竺,当南方者,名南天竺。 | |
(6) | 旧译曰龙树,新译曰龙猛,参看中级教本第二十课注六。 | |
(7) | 为唐玄宗年号。 | |
(8) | 身密、语密、意密、称为三密,分如来自证的三密,与众生修的三密两种。如来三密者:身等于语,语等于意,本来平等,皆遍法界 ,乃佛自证之境,非凡夫所知,故谓之密。 | |
(9) | 大毗 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简称,唐善无畏、一行、共译,计七卷,前六卷为经文,第七卷为供养法。 | |
(10)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的简称,唐不空译,计三卷。 | |
(11) | 苏悉地羯罗经的简称,唐输波迦罗译,计三卷。 | |
(12) | 金刚逢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的简称,唐金刚智译,计二卷。 | |
(13) |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的简称,唐金刚智译,计四卷。 | |
(14)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的简称,龙树造,不空译,计一卷。 | |
(15) | 是释大乘起信论者,常简称释论,龙树造,姚秦筏提摩多译,计十卷。 | |
(16) | 是释尊的季父。 | |
(17) | 东印度的国名。 | |
(18) | 详第八课注六。 | |
(19) | 准提译曰清净,赞叹心性清净之称,禅宗以为观音部的一尊,东密以为六观音之一,现三日十八臂形像。 | |
(20) | 见中级第二十四课注三。 | |
(21) | 为唐代国都,即今陕西西安。 | |
(22) | 译曰施无厌,在中天竺摩竭陀国,为印度第一大寺。 | |
(23) | 此有三种:第一种:一、阿阗黎灌顶,即传法灌顶。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一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第二种: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三、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于身心也。四、智印灌顶,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也。五、句义灌顶,观真言之义,布于心胸,使之起悟解也,见金刚顶义释。第三种:五种的三昧耶,称为五种灌顶。 | |
(24) | 即现今印度锡兰岛。 | |
(25) | 唐玄宗年号,在开元之后。 | |
(26) | 唐代宗年号。 |
【习题】
(一) | 显教与密教,区别处在那里? | |
(二) | 述真言法的由来,及本宗传承梗概。 | |
(三) | 真言宗所依据的经论,是那几部? | |
(四) | 述金刚智航海来华的动机。 | |
(五) | 创始东密的日僧是谁?他是何人的弟子?何人的再传弟子 | |
(六) |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何特徵? | |
(七) | 何谓「曼荼罗」? |
第廿四课 真言宗 (二)
五、两部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及胎藏界曼荼罗,称为金胎两部曼荼罗。如来的智慧,能破诸惑障,而证实相之理,坚固锐利,有如金刚,所以称为金刚界,这是表修显的智。众生的本有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所以称为胎藏界,这是表 性具的理。胎藏界为因,法尔 (1) 而有,生佛平等,个个完成,于六大 (2) 中,属于前五大。金刚界为果,由修而成,其中有无量差别,惟圣者为能得之,于六大中,属于识大。由于理智同源,不出性量,故此两部曼荼罗,是一是二,是二是一,若能加以显证,则父母所生身,即登大觉位,此即所谓即身成佛也。
六、四种曼荼罗
四种曼荼罗,亦称为四曼,四曼即六大本体上,所现的差别相状,一一皆无量无边,称为四曼相大。自佛菩萨以至众生,悉皆具足此四曼相,一一含藏实相功德,遍虚空界,无有穷尽。如来众生四曼,众生亦具如来四曼,生佛不二,互相涉入,圆满具足,名为四曼不离,今分释之于下:
(一) | 大曼荼罗 法界本体,恢廓广荡,诸佛菩萨的法性身,如百千灯,光明互映, 一多无碍。此无量无边的法性身,互相联系排列,即名大曼荼罗,若发为外相,即为诸尊的相好尊严,属金刚坚固身的境界。 |
(二) | 三昧耶曼荼罗 三昧耶涵义甚多,如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等皆是。诸佛菩萨内德,发之于外者,则为各种形器,今则以所持的刀剑铃杵,轮宝莲花等为代表,表诸尊誓愿,此无量无边的器相,各为标帜而排列之,即名三昧耶曼荼,属福德庄严身境界。 |
(三) | 法曼荼罗 法理演绎,妙义无尽,若以名句代表之,则语言文字,皆其工具,今发为密语而排列之,则此诸尊的种子真言,所集合处,即名法曼荼罗,属受用智慧身境界。 |
(四) | 羯磨曼荼罗 羯磨译作事业,亦译为法办事,谓法事由此成办也。诸佛菩萨,随机度生,现种种形,作种种业,表种种威仪,若加罗列,即名羯磨曼荼罗,属于千万亿化身境界。 |
七、三密加持
吾人的体相,本与大日如来无异,所以不能成佛者,因身口意三业,不与如来相同之故,今若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磨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意密,是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便可即身成佛,此即孟子对曹交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的道理,此外尚有三种成佛之说,不可不知。
【注释】
(1) | 法尔即天然、自然,不待造作之意,如火之热,水之湿等皆是。 | |
(2) | 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大,详下课「六大缘起」课文。 |
【习题】
(一) | 解释金刚界和胎藏界的意义。 | |
(二) | 胎藏界在六大中,属于何大?金刚界在六大中,属于何大? | |
(三) | 何谓四曼不离? | |
(四) | 何谓一、四曼?二、大曼荼罗? | |
(五) | 三密如何加持? |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
1. | 照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九则经文看来,修大乘的行者,其所持的戒律,是否清净?是关系于心中的思想,及其外表的行为。在这二者之间,若外表虽不曾做出戒的事,而心中确有此思想,例如外面并没有邪淫的举动,而心中确曾想邪淫。这在小乘律,为未破戒,在大乘律,则名已破戒。则名已破戒,因大乘戒重在心法,故才动淫念,便是破不淫戒,若真个做出来,那更是破定了。所以大乘行人,当极力保持念头清净,使表里皆合规律,方能得别解脱律仪无表色的完整也。 |
2. | 说无因果的人,纵使不作恶,然此语已与因果律不合,盖凡事明明有因有果,而彼则认为无因无果,看法颠到,即名邪见,一也。别人听了无因无果的话,认为虽为善,而并无善果,则善不必为;虽为恶,而并无恶果,则恶可以为;如此则善路断绝,恶行充斥。为了一句邪见之言,使无数有情,生作恶人,死堕恶道,所以口过满天下,二也。就佛法言,十二部经,皆说因果,佛用之为度生工具,今若说无因无果,是谤释迦牟尼,兼谤十二部经,此即名为谤佛谤法,三也。有此三大原因,所以拨因果者,名为断绝善根。 |
3. | 密法在显教中也有,因为有显有密,显密互融,乃至显教经中亦说咒,密教经中亦说理,如此才是圆融无碍的中道。不见乎:心经的末段有真言,通常念金刚经时,皆念净口咒,净身咒,补阙真言等,念阿弥陀经后,兼念三遍往生咒,此皆显中兼密之证。一部楞严经的中心,在于摩诃悉怛多般怛罗微妙章句,若译义,则为大白伞盖咒,即是密语,故楞严属于密部,如不先研教,则其密法的灵验,必受影响,此是心不恢弘,故法受拘窒,可知教义之于密法,其关系甚为重要。 |
4. | 行人虽不学密,然而朝暮课诵中,就有许多密的成份。如楞严咒、大悲咒、十大咒、午供、蒙山施食等,皆是咒陀罗尼。当初佛说经,亦往往兼说咒,可知世尊转fa lun时,早已显密兼施。而咒语的功效,亦多不可思议,如药中单方,有时只用一些阶前小草,便能治愈群医束手的疑难病症,这又怎么可小觑毁谤呢! |
5. | 密宗的经典,亦有说理处,不过甚少耳。如大日经说:「 心不在内,不在外,及两中间,心不可得。」此与楞严经所说,有何差异?又说:「虚空是菩提,无知解者,亦无开晓,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这简直是般若、宝积的口吻了。又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此等悲为根本,方便波罗密满足。」若把这种文句,杂在显教经中,又那里辨得出,这是密乘的说法。密教经中之有理,亦犹显教经中之有咒,盖显密本是一家,皆从无上法王觉心中流出也。 |
6. | 密宗不像禅宗,有显著的道统,约略言之:毗卢遮那佛是始祖,金刚萨垂是第二祖,龙猛菩萨是第三祖,龙智是第四祖。龙智传二弟子,善无畏属胎藏界,金刚智属金刚界,皆相当于第五祖,两人亦皆曾来到中国。善无畏传一行,未开宗立教,金刚智则大弘密法,为中国密宗初祖,不空继之为二祖,门下有八阿阗黎,其中惠果阿阗黎,传法于弘法DA法师,为日本真言宗之祖,是为密宗传承的梗概。 |
7. | 密法是无问题,问题在行法之人耳。何以知密法无问题呢?当初开元三大士,将此法初传到中国时,正值显教极盛时代,若无灵验,安能博得朝野人士的接受,于理林义海之中,辟一席地。何以知问题在行法之人呢?我尝见道旁排卦摊者,自谓得伏羲文王真传,然听其所占所言,则信口开河,毫无功效。夫伏羲文王,阐明易理,教天下后世以趋吉避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漆书三灭,乃至晚年犹欲学易,冀免大过。中庸亦有「见乎蓍龟」之句,可知卜筮实是圣学,古人常以之决国家大事,安得谓无效验,所以终于无效者,在排摊之人,非圣流耳。我因卦摊,悟及密法,故知间题在于行法之人也。 |
8. | 诸佛应身,愿行不同,名号各别,故有释迦大日之分。但若就法身言之,则无名无相,有如千灯之光,融成一片,互即互入,无法分别彼此,这样就说释迦即大日,有什么不可以?总而言之,佛身不可思议,非凡夫境界,若以有分别智,衡量思拟之,皆如斥鼹议大鹏,井蛙度海若,不能得其分际也。 |
第廿五课 真言宗 (三)
八、六大缘起
地水火风空识六者,体性广大,周遍法界,名为六大。自有情的身心,乃至无情的山河器物,凡坚硬者,皆属地大,流湿者,皆属水大,光热属火,动转属风,间隔属空,知觉属识,前五大为色法,后一大为心法。此六大为一切法的本体,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众生的根身和器界,故本宗于宇宙万有,立六大缘起。文大具于众生本性之中,寂则归真常之体,动乃为诸相之源,所以一切法不离六大。
九、三种成佛
三种成佛,即一、理具成佛,二、加持成佛,三、显得成佛。本宗开示即身成佛之义,谓一切众生,能动作的身,属于前五大,是胎藏界的理体,能思虑的心,属于识大,是金刚界的智德。除此身心两部外,更无本觉的体性,故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具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复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证入无上悉地 (1),而显法性之万德,是名显得成佛。此三种成佛,可分为本有与修生 (2) 二门:上述理具成佛,谓众生所具理体,原与诸佛相同,此属于本有门。加持成与显得成佛,则谓众生虽具理体,须 赖三密加持之功,才能显发即身本具的秘藏,而得如来的智德,此属于修生门。本有门为真谛所摄,发心即到,不历阶位,修生门为俗谛所摄,须假立行位,依次证得。
一、 | 异生 (3) 羝羊心,羝羊即公羊,其性下劣,除食欲淫欲外,他皆不知。此喻恶人造杀盗淫诸业,及凡夫愚疑暗昧,醉生梦死的思想和行为,有如羝羊也。 |
二、 | 愚童持斋心,此喻世间善人,虽不为恶,亦知持斋行善,修五戒八德 (4) 等法,然仅种世善,得人天福报,不能出世,如愚童之持斋也。 |
三、 | 婴童无畏心,婴童在母怀,则安乐无畏,此喻外道仙人,求生天道,不虑他日福尽仍堕,如婴儿在母怀,以暂时之安乐无畏为满足也,以上三种,为世间的凡夫住心。 |
四、 | 唯蕴无我心,小乘声闻行人,以五蕴法为三世恒有,而我则空,按此辈即认人空法有者,故曰唯蕴无我。 |
五、 | 拔业因种心,善恶业名为业,十二因缘名为因,无明为一切烦恼根本,如花木依种而生,名为种。小乘缘觉行人,能拔除善恶业,十二因缘,及无明之三法,入于涅盘,故曰拔业因种,以上二种,为出世的二乘住心。 |
六、 | 他缘大乘心,他缘即无缘 (5),大乘菩萨,了解三界唯心,心外无法,于外境并无所缘,名为无缘,乘此无缘心,而度众生,使之就依他起性,证圆成实性,故曰他缘大乘,相当于法相宗的教法。 |
七、 | 觉心不生心,大乘菩萨,觉心性不生不灭,无迷无觉,本来空寂,与诸法实相相应,故曰觉心不生,相当于三论宗的教法。 |
八、 | 一道无为心,又名如实一主道心,本来清净之理,此理无二无三,称为一道。大乘菩萨,证自知心,本自无为,本自清净,契合真如实相,觉三谛圆融,皆归一道,故曰一道无为,相当于天台宗的教法。 |
九、 | 极无自性心,理的最彻底究极处称为极,大乘菩萨,知真如缘起万法,所起的万法,亦同真如,无有自性,故互即互入,事事无碍,重重无尽,参差交彻,各缘起其所缘起,故曰极无自性,相当于华严宗的教法,以上四种,为出世间的大乘住心。 |
十、 | 秘密庄严心,如来所证的果地,其境界秘密而庄严,非九界众生之所知,惟佛与佛,乃能究竟,故曰秘严庄严,此一种为佛的住心。 |
【注释】
(1) | 三密相应,因而成就妙果,梵语称为悉地是成就之义。 | |
(2) | 由修行而生,非自然而有,故名修生。 | |
(3) | 异生是凡夫的别称,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故亦名异生。 | |
(4)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为八德。 | |
(5) | 无系属的关系,无心识的攀缘,名为无缘。 |
【习题】
(一) | 何谓六大?本宗于宇宙万有,立什么缘起? | |
(二) | 何谓三种成佛? | |
(三) | 在三种成佛中,何者是属于本有门?何者是属于修生门? | |
(四) | 解释一、异生羝羊心,二、拔业因种心。 | |
(五) | 在十住心中,那一相当于法相宗的教法?那一心相当于三论宗的教法?那一心相当于天台宗的教法?那一心当于华 严宗的教法? | |
(六) | 「秘密庄严」是何类人所证的境界?怎么解释? |
第廿六课 真言宗 (四)
十一、六种无畏
无畏是安稳苏息之义,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缚,不得自在,若修至此处,则能分别解脱,得到安稳苏息,故名无畏。一、善无畏。世间善人,持五戒十善,其心安乐,离恶道怖,此则名为善无畏。若约真言宗,修三密而供养本尊 (1),能起无畏精神,遇险恶境,可化为平善,其位与此相等。二、身无畏。二乘行者,不净观等成就,于身的扼缚,得以解脱,无复圭碍,离诸恐怖,此则名为身无畏。若约真言宗,观于坛上本尊,众相现前,威光涌现,渐至摄相向性,脱离形骸,能起无畏精神,遇痛苦事,亦可化为无有,其位与此相等。三、无我无畏。二乘行者,入见道位,观一切法无我,我执既消,怖畏即除,此则名为无我无畏。若约真言宗,于本尊海会 (2),觉诸像皆属缘生,不起爱著,即我身亦不可得,其位与此相等。四、法无畏。二乘行人,入无学位证偏真 (3) 之理,于五蕴和合身,觉其为空,无所怖畏,此则名为法无畏。若约真言宗,于本尊三昧众相现前之时,知其如水中月,镜中像,虽极庄严,实同幻影,其位与此相等。五、法无我无畏。大乘菩萨,证法空真如,了万法唯心,于诸法略无我见,而心得自在,此则名为法无我无畏。若约真言宗,知一切境界,皆自心功德,能得自在之用,其位与此相等。六、平等无畏,亦名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佛知一切法平等,证入法性,于本末能所,了不可得,此则名为平等无畏。若约真言宗,修成上上悉地时,无相智慧身,有相福德身,皆能自在受用,其位与此相等,到此地位,即成佛矣。
十二、五类法身
本宗的一切教相事相,均建立在佛地上,均是宣说如来的果位,显示法身佛的真实境界,并分身为五类,此五类法身,皆含摄在大日如来一DA法身内,所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龙鬼神,有情无情,皆是毗卢遮那法身所摄,包无不尽,兹分说于下:
(一) | 自性法身 诸佛的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智法身之别,皆名自性 法身。 |
(二) | 受用法身 诸佛受用身有二种,一、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二、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 与智相应,皆名受用法身。 |
(三) | 变化法身 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4),说内证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名变化法身。 |
(四) | 等流法身 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度,名等流法身。 |
(五) | 法界身 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名法界身。 |
【注释】
(1) | 在诸尊中,以其尊为本,故名本尊。秘藏记曰:「我本来自性清净心,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本来自性清净理,于世间出世间最胜尊。故曰本尊。」 | |
(2) | 多数圣众会合,德之深,与数之多九如大海,称为海会。 | |
(3) | 小乘所说的真理,偏于空之一边者,名为偏真,意谓虽真而有偏也。 | |
(4) | 见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一课注五。 |
【习题】
(一) | 述「无畏」之义。 | |
(二) | 六种无畏,是那六种? | |
(三) | 五类法身,是何名目? | |
(四) | 何谓一、变化法身?二、等流法身? | |
(五) | 解释法无我无畏及阿字本生义。 | |
(六) | 何谓一、海会?二、偏真? |
第廿七课 禅宗 (一)
一、宗门禅节起源和特点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载 (1):「梵王 (2) 至灵山 (3),以金色波罗花 (4) 献佛,舍身为床坐,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然无言,一时百万人天,悉皆冈措 (5),独金色头陀 (6),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7),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8),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宗门禅 (9) 的肇始。然若再上溯其起源,则释尊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即已启其端倪。所以此种禅法,无关语言文字,心缘动作,历代相传,只是以心印心,阐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0) 之旨,这便是宗门禅的特点。
二、禅宗传承及五家分灯概况
大迦叶受法后,成为禅宗初祖,后传阿难为第二祖,嗣递传至菩提达磨,为第二十八祖,此二十八祖,皆是单传,地点亦皆在印度,是为西天二十八祖。当梁代 (11) 普通 (12) 七年九月,达磨初祖 (13),泛海到中国广东,梁武帝派人迎至金陵,问答之间,帝不领悟,师遂渡江至魏,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后传法于二祖慧可,可传三祖僧璨,璨传四祖道信,信传五祖弘忍,忍传六祖慧能,是为东土六祖,合西天东土,共三十三祖。
六祖后,禅宗的承传制度,有两大变革:一因衣钵争夺剧烈,遂传法而不传衣钵,称师不称祖。二因单传的限制,过于狭窄,致使法雨不能遍施,由是乃打破单传的传统,改为广传。六祖的得法弟子,见于记载者,有四十三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为最著,怀让下出道一禅师,其传法弟子,竟达八十余人。后来由南岳与青原,所分出的宗派,有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临济之下,复出黄龙,杨岐二派,共七家,可见其传承之盛,兹将七家分派次第,列表于左:
三、真谛与顿教
【注释】
(1) | 此经有三卷,不入大藏中,王荆公在翰苑,曾见及之。其中多谈帝王事佛请问事,所以秘藏,世所不知,事见宗门杂录。 | |
(2) | 色界初禅,大梵天王的简称。 | |
(3) | 旧称耆阗崛山,新称灵鹫山或灵山,因山形似鹫,又山上鹫鸟多故得名,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释尊常在其处说法。 | |
(4) | 波罗花即优钵罗花,是莲花的一种,金色者为人间所无,乃天上尊贵之花,梵王以之供佛,请佛说法也。 | |
(5) | 冈无也,冈措是没主张,或不了解的意思。 | |
(6) | 头陀即修十二头陀行者,详中级佛学教本第二课注三。摩诃迦叶尊者,身金色有光,在释尊诸弟子中,修头陀行第一,被称为金色头陀或饮光。 | |
(7) | 佛心眼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故曰藏,此即指佛知见实相之智。 | |
(8) | 禅宗向上的作略,离语言文字,直传佛祖心印,称为教外别传,意谓在如来言教外的别传也。 | |
(9) | 禅宗所传的禅法,称宗门禅。 | |
(10) | 见性者,见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也,此性即佛,名为佛性,见自佛性者,当下与诸佛无异,禅家名之为见性成佛。 | |
(11) | 南朝萧衍,受齐禅称帝,国号梁,是为梁武帝,都建康。即今南京,共四帝五十六年而亡。 | |
(12) | 是梁武帝的年号。 | |
(13) | 达磨在印度,为禅宗第二十八祖,后到中国传法,为东土初祖。 | |
(14) | 僧人居最高位者,称为上座,毗尼母经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 | |
(15) | 官名,为州剌史的佐史。 | |
(16) | 别于顿教之称,凡初说小乘,后说大乘,由浅及深的教法,称为渐教。 | |
(17) | 别于渐教之称,凡对于顿悟之机,直说究竟妙理,不经次第的教次,称为顿教。 |
【习题】
(一) |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此事出自何经? | |
(二) | 宗门禅的特点为何? | |
(三) | 东土禅宗六祖是那六位? | |
(四) | 六祖以后,禅宗传承制度,有那两种变革?何故? | |
(五) | 禅门七家宗派,是何名称? | |
(六) | 录出神秀及慧能偈语。 |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1. | 说句实在的话:咒陀罗尼,并不秘密,最秘密的,便是诸佛和每一众生的妙真如性。三世如来所说的一切密咒,还是从这一个,妙真如性海里,所演译出来的。若把诸咒喻作儿子,那么,无疑的,妙真如性,便是其母了。大乘诸宗中,对于见性证性,做得彻底者,惟有禅宗。虽然在各宗的理论上,也曾说到如来藏,佛性、涅盘,真如、一真法界、本体、实相等名词,及其意义。而其最后的造诣当然也都要归宿在这一境界上。然而若论直人心,见性成佛方面,就不如禅宗来得直截了当,一了百彻。所以若说真正的密,那么,这一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它便是最秘密的东西了。六祖对惠明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若称禅宗为密宗,却也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
2. | 密宗中的「理具成佛」,与显教中,宗下数下所说者,亦无二致。如密宗所云:「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而禅门马祖道一禅师示众云:「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者,是名正信。」又如来藏经中,佛告金刚慧言:「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疑恚,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可知密禅教各宗,对于众生即佛的见解,完全相同。盖事实上确是如此,明明众生是佛,不能硬说他不是,这是就理体边说,若就事相边说,则有很大的距离也。 |
3. | 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传法迦叶一事,出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一向皆云此经未入大藏。宗门杂录言:王安石在翰苑,曾见此经,载世尊拈花事,并言此经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亦引此说。近阅惠光禅师所著「禅学指南」,内二七四页,曾有如下记载:「此经在字大藏经之续藏中,第八七函九九八号,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二卷,同函中九九九号一卷,合共三卷。又中华大藏经,三七七七,二日中九九八,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二卷,三七七八,二日中九九九,一卷,合共三卷,经与上同。」可知此经已入藏矣。既有此经,且已入藏,则禅门所根据的拈花公案,便不是无稽之谈了。 |
4. | 法身等于虚空,离却形相及作用,亦离心想、语言、文字、原无可说。说有五类者,亦同百法中,说无为法有六种耳。此皆是就世俗缘虑分别心而说,亦是就它的作用差别而说,若论本体,则妙高峰顶,从来不许商量,岂有诸佛法身,众生真性,而有若干种若干类者学者学佛参理,当知真如有不变与随缘二义,若谓无说无作,非青非黄,离四句绝百非者,不变义也。若谓自受用,他受用,应身化身,相好庄严者,随缘义也。一木既能生万殊,则法身又何只五类,凡六根之所接触者,乃至屎尿木石,芥子微尘,水流花放,皆法身本分事也。 |
5. | 密乘说理处,每与显教相符合。如十住心的唯蕴无我心,及拔业因种心,相当于小乘二宗:他缘大乘心,相当于法相,觉心不生心,相当于三论,一道无为心,相当于天台,极无自性心,相当于华严。可知彼乃汇教流而成密海,衍密海而布教流,心口既属一如,则显密又可尝不是一本。 |
6. | 佛门最究竟,而又最简单易行之法,无过于净土宗,念佛求生西方之法,此法若不能行,而欲转而学密,是颠倒矣。我可以保证:遇佛得度的功效,净土决不下于密宗,而密法之麻烦,十倍百倍于念佛,念佛若再嫌烦,则八万四千法门,将无法可修,岂但密法。学净不成,学密如果能成,是宿因和根器的关系,决不是繁简的关系,若就怕繁说,学净不成,学密将更不成。修法亦如耕田,用一分力,便得一分收获,不用力自然也无所得。若存侥幸心,以为学密可以得到不用力的收获,天下又那有这样便宜的事。今时人喜欢学密,还有许多人,相信外道的「一步直超」「一指西归」「点窍」等誓言,背净土,弃念佛,而向彼等,也都是这种,想不劳而获的念头在作祟,只因些许惰心,遂使前功尽废,言之浩叹。 |
7. | 六祖之后,道传在家而不传出家,此外道自抬身价,诬蔑宗门的妄言也。论法嗣:六祖当时,其门下得旨嗣法者,有怀让、行思、神会、法海、志诚、法达、智常、智通、智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四十三人,皆是出家众,见于法宝坛经,此一证也。论宗派:六祖之后,禅门传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黄龙、杨岐二派。其开山祖,乃至代代师资相承,皆是出家众,见佛学辞典,五家七宗条,此二证也。论人物:有怀让、道一、怀海、灵佑、慧寂、希连、义玄、行思、希迁、惟俨、昙成、良价、道悟、崇信、宣铿、义存、文偃、师备、桂琛、文益等,历唐、 五代、宋、明、指不胜屈,皆是出家众,见于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五灯会元、碧岩集、高僧传等,此三证也。凡此皆证据昭然,有目共睹,何得一概抹杀,凭空胡诌。彼胡诌者,别有用心,不足为异,最可异者,竟有许多人,不信历史记载,偏信无从证实的谰言。此种人,不但未具头脑,甚至眼耳亦无,香臭不知,是真可异。吾辈佛门弟子,当以大藏经为准绳,善知识为依归,凡藏经所无,善知识所排斥者,皆不可从,稍一大意,即失慧命。学禅者,对于宗门祖师禅,如不开悟,则当学如来禅,从止观数息等下手。若再没有把握,便当念佛,求生西成,如是今生若不会出三界,了生死,十方诸佛,便犯妄语,欺骗众生。上面言语,已说得很清楚,愿读者留意,广为人说,以报佛恩。 |
8. | 六祖是不识字的樵夫、神秀则是通达教义的五百人上座,何以六祖能见性,神秀反而不能呢?须知一切法是通于三世的,就今生说,六祖积学之功,不及神秀,但若统前生来说,他是修过若干劫的地上菩萨,而神秀则恐怕不是,所以二人优劣的关键,不在今生,而在前生。世人中,不学而聪明,不商而钜富,不修而定慧,不思而领悟,乃至颜回贫穷短命,盗踱富裕长寿,其种因皆在前生,今世身所受者,悉是由前因所产生的果法。凡断理判事,若不涉及过去与未来,直是前无朕兆,而后没下梢,这样就十有八九,是说不通的。于此可知:佛家三世因果之说,是最合实情的理论。 |
第廿八课 禅宗 (二)
四、见性
此宗所重者,惟在见性,所谓见性者,即断绝思路,直显真心。利根行者,在六根接触六尘的一 刹那间,以一念相应慧,截住现业流识,回光返照,便见即身本具,上同诸佛,下等含识,灵明洞彻,广大周遍的真如自性。见性之后,对于教义上所谓之:法身 (1)、法性 (2)、真如 (3)、如来藏 (4)、法界性 (5) 、佛心 (6)、真谛、涅盘、实相 (7)、心印 (8)、等名词,皆能理会、所以惟有通宗,才能通教。
五、直透三关
本宗不重打坐,不须看教,但能透过三关,即可直入堂奥。学者若能凡情顿尽,真境现前,悟得无生无灭的本地风光 (9),即名破初关,或破本参 (10) 。一切思想,不管是非善恶,世间出世间,皆名妄心,皆不应有,若离一切想,以无想为想,即是佛心。学者见性之后,若能脱离根尘能所,保持佛心,久而不失,即名过重关。重关虽过,倘若怕有走作,但是呆若木鸡,不敢任运应事接物,这还不是理想的境界;一定要做到:纵使五欲当前时,千军交杀顷,还能运用自如,刹那不离,才算透末后牢关。
六、参话头
上述三关,皆须上上根器,才能成办。初关的关键在悟,一悟即了,不假功勋 (11),至中后二关,仍须凭藉修持之力。尤其初关是中后二关的基本,初关若不能破,则中后二关,皆无从措手,自来禅门行者,拼性命以求一悟者,就是要破初关,初关若破,即见自性。隋唐时,行人根器尚利,经指点后,多能解悟,之后,虽闻亦不能悟,由是乃有参话头之举。其法即由禅师说出一两句,无意义的语言,令行者聚精会神,加以参究。由是集中心力,起大疑情,从朝至暮,积年累月,至于行卧不废,寒暑不知。最后迫到山穷水尽,实无办法时,忽然灵机一动,霎时百杂粉碎,真境现前,然后知横遍竖穷 (12),原无一事。到此时,方见不死之身,始得无生之体,上与诸佛同行,下与含灵 (13) 共住,这就是参话头的大作用了。
参话头之举,在梁武帝与达摩问答时,即已微露端倪,之后,如六祖问怀让:「什么物?怎么来?」以及他示寂前问弟子:「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乃至马祖对庞蕴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却对汝说。」等皆是。后来到了沩山 (14),才愈益明显,如他告智闲说:「将汝学得记得者,一概不谈,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便是话头,嗣至大慧果 (15),始极力提倡,起初的语句,是各人不同,后至渐趋一致,在元明间,多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明清之际,人多念佛,乃又改参「念佛是谁」?这都是参话头的例子。
七、寻常日用中磨练
本宗禅法,惟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故无话可说,与教内禅不同,又因其标榜见性成佛之旨,不假功勋,故亦无有四十二位阶之别,乃至亦不主张静坐。六祖对薛简说:「道在心悟,岂在坐耶!」所以他见人默坐,曾将杖打起。他的弟子怀让,对道一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又岂能成佛。」可知宗门的禅法,不单注重坐时,是要在寻常日用中,待人接物上磨练,与老子所说:和光同尘,湛兮若存 (17) 的境界,大有契合。
【注释】
(1) | 佛的三身之一,其真身名为法身,言以法性成身,为一切功德所依止也。 | |
(2) | 诸法所依的本体,是为 法性,即实相、真如、法界、涅盘等的异名,此在有情,名为佛性,在无情则名为法性也。 | |
(3) | 诸法的体性,离虚妄而真实,名为真,如常不变名为如,合真实如常二义,名为真如。亦名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 |
(4) |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为如来藏,若出烦恼,即名法身。 | |
(5) | 法界义详第十课注五,合法界法性,称为法界性。 | |
(6) | 顿悟入道要门论曰:「无住心者,是佛心。」 | |
(7) | 即真如实相,见中级佛学教本第十五课注十一。 | |
(8) |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义。禅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语。惟以心传心,以佛心印定众生心,证不二相,故称心印。 | |
(9) | 又曰本来面目,是形容自己心性本分的禅语。 | |
(10) | 本参即本所参究之意。 | |
(11) | 功勋二字是借用,犹言功夫、功效之意。 | |
(12) | 言横遍十方,直穷三世也。 | |
(13) | 见第十九课注三。 | |
(14) | 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参百丈明究心法,值武宗毁佛,里头隐藏于民间,大中初,还沩山,宏法四十余年寂,寿八十三。 | |
(15) | 宋哲宗时,径山宗大慧禅师,三十七岁悟道,法席甚盛,隆兴元年八月寂,世寿七十五,有语录八十卷,随大藏流行。 | |
(16) |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法,称为教外,其余佛的声教,有文字可循者,皆称教内。 | |
(17) | 原句:「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谓虽与尘俗相合,而湛深清静的心境,亦能保持不失,此是形容忘形合道的境界。 |
【习题】
(一) | 何谓见性? | |
(二) | 何故惟有通宗,才能通教? | |
(三) | 三关如何透法? | |
(四) | 何谓参话头?它的大作用,是怎么样? | |
(五) | 极力提倡参话头者是谁? | |
(六) | 禅人在元明之间,多参什么语句?明清之际,多参什么语句? | |
(七) | 六祖及怀让,皆反对坐禅,有何言语作证? |
第廿九课 禅宗 (三)
佛祖语录摘要
释迦牟尼佛
有梵志,两手各托一株花献佛,佛命放下,梵志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命放下,梵志复放左手一株花,佛再命放下,梵志说:吾今两手俱空,更放下个什么?佛说: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到无可舍处,便是汝放身命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 (1)。何以故?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2)。
四祖道信
四祖对法融禅师 (3) 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 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 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镇,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马祖道一禅师
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估,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像,一法之所印。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
石头希迁禅师 (5)
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论禅定精进,不论禅定精进,惟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惟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若能知之,无所不备。
黄檗希运禅师 (6)
惟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 更无别异。世人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但得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凡夫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摒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一切诸法,乃至六道,皆由心造。如今但无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镇憎爱,但除却如许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若不会此意,纵你广学,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识自心,皆名邪行,尽作天魔外道,水陆诸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
如今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著,终日任运腾腾 (7),与疑人相似,世人尽不识你,你亦不用教人识不识。心如顽石头,都无缝罅,一切法透你心不入,兀然无著,如此始有少分相应,透得三界境过,名为佛出席。
【注释】
(1) | 见第二十一课注四。 | |
(2) | 见佛藏经。 | |
(3) | 法融禅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栖于石室,遇四祖道信,发明心要,付与顿教法门,遂成旁系,数传而绝。 | |
(4) | 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氏,俗称马祖,于罗汉寺出 家,习定于衡山,遇怀让发明大事,密授心印,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寂年八十。 | |
(5) |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瑞州陈氏子,得法于青原禅师,唐天宝初,至衡山南寺,寺东有石状如屋,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 | |
(6) | 师闽人,于黄檗山出家,后在丈处悟旨,居洪州大安寺,法席甚盛,寂谥际禅师。 | |
(7) | 随物随事,任法之自然运动,不加人的造作,名为任运。腾腾是慧照分明,心不走失之意。行者虽终日待人处,而真心现在,不随境流转,名为任运腾腾,腾腾 作运。 |
【习题】
(一) | 佛教梵志,放舍些什么? | |
(二) | 佛告舍利弗,何者是邪见?通达何法,名为念佛? | |
(三) | 四祖对法融禅师,说过什么话? | |
(四) | 马祖对于「污染」和「平常心」,如何说示? | |
(五) | 据黄檗禅师的见地,如何始有少分相应?如何名为佛出席? | |
(六) | 「任运腾腾」作何解释? |
第三十课 净土宗 (一)
一、净土宗得名的由来
净土是清净之土,吾人的世界污浊苦痛,烦恼深重,称为秽土,诸佛的国土,则庄严安乐,离诸烦恼,称为净土。在此方秽土,修一种法,将来能往生佛国净土,名为修净土法,倡行此法的宗门,即名净土宗。又因佛国人民,无有父母,皆从莲花化生,故亦称莲宗。
十方佛国,皆是净土,若修净土法,则任何佛国,皆可往生。但距吾人的西方,十万亿佛土 (1) 之外,有佛国名极乐,其佛号阿弥陀,彼未成佛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有称念名号即当接引往生之愿,后世净土行人,因其愿大,而持名 (2) 法又易行,且其土广博庄严,为诸佛土中第一,故多愿生其国,而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代表净土法,由来已久。
二、专修一土的理由
此宗所根据的经论,有三经一论,三经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即往生论 (3),此三经一论,皆是介绍弥陀行愿,及乐国庄严,普劝行人,发心皈向。
释尊虽于诸经中,曾说及他方净土,然对于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说得独为详尽,其意显然欲后人将意志集中一土,以免心力分散,一无所成。佛说灌顶经中,说及十方净土,均可随意往生,普广菩萨白佛言:「既十方净土,均可往生,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国独多?佛言: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心乱无志,为令众生趣向归一,易于成就,故偏赞一佛土耳。」这就是专说一土,及专修一土的缘故。好在极乐国量等虚空,即使十方众生,皆生其处,亦 觉宽绰有余,一切供具,亦不愁匮乏也。
三、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禅是为上上根器人说法,中下二根,显然不能领悟,念佛法门,则彻上彻下,无所不宜。利根上智,博学多闻,于三藏教理,能读能解,然亦不能出其范围。俗士愚人,于衣食妻子外,一无所知,然亦可以成就,可知弥陀的愿力,为不可思议,而自力兼他力 (4),实为最有效的方法也。昔释尊勤父王,行念佛三昧,称是功 德,有无量深妙境界,不可思议,为一切三昧中王,可见念佛法中,含有甚深学理,非寻常人所能了解。开念佛修净土法门者,虽为释迦 (5),而大势至 (6)、普贤 (7)、善财 (8)、龙树 (9)、马鸣 (10)、世亲 (11) 等诸大菩萨,则皆实行之,倡导之。大教东来之后,历代缁素行人,念佛发愿,求生净土者,到处皆是,无法计算,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语,可见念佛实为最契机之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12),学者不得因其易行,遂加以轻贱。
四、净土宗诸祖
本宗注重念佛,求生清净佛土,其法平易简捷,人人皆能,纵使不经传承,亦能成办,故无所谓授受,亦无所谓系统。惟后人为景仰前贤故,乃于古高僧中,择其于宏扬净土,有盛德懿行者,一十三人,尊为莲宗十三祖,有如下列:晋初祖卢山慧远 (13),唐二祖长安善导 (14),唐三祖南岳承远 (15),唐四祖五台法照 (16),唐于祖新定少唐 (17),宋六祖杭州延寿 (18),宋七祖杭州省常 (19),明八祖杭州朱宏 (20),清九祖灵峰旭 (21),清十祖虞山行策 (22),清十一祖杭州实贤 (23),清十二祖红螺际醒 (24),民国十三祖苏州圣量 (25),这不过姑举出 类拔萃者,作为后代学人的楷模,其实山间林下,檐前屋角,修净土法而精进者,不可胜数也。
【注释】
(1) |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度之土,名一佛土,参看初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九课课文。 | |
(2) | 执持名号,即念诵佛的名号,简称为持名。 | |
(3) | 世亲菩萨著往生净土论,亦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内中多说极乐国功德庄严状。 | |
(4) | 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念佛观想等,属于自力,弥陀愿力加被,属于他力,净土法是兼具自他二力,为易行门,不比他法,只有自力,为难行门。 | |
(5) | 释尊说阿弥陀经,劝执持名号,属于无问自说,故此法门,为释尊所开。 | |
(6) | 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自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 |
(7) (8) | 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为善财说十大愿王,普令善财及华藏海众,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并说偈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 |
(9) |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及念佛法门,往生净土,属易行道,凡依经教,断惑证真者,皆属难行道。 | |
(10) | 马鸣菩萨,著大乘起信论,末后以专意念佛,为胜方便,并特介绍极乐世界,普劝回向善根,往生彼国。 | |
(11) | 世亲菩萨,著往生论,广说极乐功德庄严,其开首偈文,有愿生安乐国之句。 | |
(12) | 净土法是上中下三种根器人,以及利根钝根,两种根器人,皆能修持成就之法,故曰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 |
(13) | 东晋卢山慧远大师,为正式提倡念佛,求生极乐净土的第一人,亦为莲社创始人。 | |
(14) | 唐光明寺善导和尚,修持净土甚力,疏净土三经,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每念一声佛,即有一光自口而出,所著有观经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等。 | |
(15) | 承远大师,有至德,笃志净土,曾居衡山设教,从而化者万计,所居名般道场,寂年九十一。 | |
(16) | 法照大师,唐大历三年,止于衡州灵峰寺,四年开五会念佛,定其法式,后诣五台山建竹林寺,代宗尊为国师。 | |
(17) | 少康大师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使小儿辈随之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 | |
(18) | 杭州慧日山 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本是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师,但于净土念佛,亦极精进,日课佛号数万,作四料简,倡禅净双修,著有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宋太祖开宝八年寂,寿七十二。 | |
(19) | 宋淳化中,住南昭寺,结净行社,领导念佛,王文旦公为首,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比丘千人,天禧四年寂,寿六十二。 | |
(20) | 明杭州云栖寺僧,亦称云栖大师,融合禅净二宗。以禅理疏弥陀经,又戒律精严,著沙弥要略,具戒便蒙,梵网经疏发隐等,以发明之,万历四十三年寂,寿八十一,僧腊五十。 | |
(21) | 字益,自号八不道人,初学儒,作辟佛论数十篇,十七藏阅莲池大师著作后,取论焚之,后出家入径山参禅,融会性相二宗,扶戒律,修净土,著净土十要,作愿文,及求生净土偈,寂年五十七。 | |
(22) | 常熟虞山普仁寺行策大师,号截流,清康熙时人,修行专注净土佛,著有净土警语,劝发真信。 | |
(23) | 讳省庵,字思齐,因参念佛是谁得悟,后于梵天讲寺,专修净土,结长期念佛,日课佛号十万,寂年七十四,著有续往生传等行。 | |
(24) | 字彻悟,号梦东,清乾隆时人,初修禅,后修净土,莲风远播,道俗归心,寂于嘉庆十五年,世寿七十。 | |
(25) | 字印光,号常惭愧僧,博通经藏,力行念佛,倡之甚力,弟子集其文稿行世,名「 印光法师文钞」,师生于咸丰十一年,寂于民国二十九年,世寿八十,僧腊六十。 |
【习题】
(一) | 秽土与净土,有何不同?佛国人民,是怎样生出的? | |
(二) | 净土宗所根据的,是那三经一论? | |
(三) | 既十方净土均可往生,何故经中赞弥陀佛国多? | |
(四) | 据十住毗婆沙论所说何者属易行道?何者属难行道? | |
(五) | 何以知:自力兼他力,为最有效的方法?念佛为最契机之法? | |
(六) | 净土宗祖师,是那十三位? |
第廿八、廿九、三十课 综合指要
1. | 见性当然有大好处,约略言之: (一)理路皆通,看经解义,无留滞处。 (二)自知是佛,更不生疑,从此于无上菩提,心不退屈。 (三)未历三祗,先获法身。 (四)胸次恢宏,十方无碍。 (五)说法辨理,能握其根本,层出不穷。 (六)心地皎然,灵光换发,于诸恶业,自无沾染。 (七)历劫以来,颠倒妄想,一扫而尽。 (八)根利者,即能证果,不待修为。 (九)出凡夫位,为人中贤圣。 (十)自然不拜鬼神、善能降伏魔外。 (十一)纵不证果,亦超过二乘及人天。 (十二)名为得道,得正见,成善知识。 (十三)从此任修何法,皆与体相应,功效十倍。见性的好处,说不能尽,此不过举其大耳。 |
2. | 参话头的作用,不在话头中,若误认为:有妙义在话头里面,则大错特错。其关键在于思路困穷,走不通时,妄心死虚,分别识完全停止作用,蓦地一念回光,照到本来非能参所之处,则大事毕矣。此中若用丝毫拟议筹度,便走错了路头,万望学人留意。倘若不悟,也就罢了,但专心念佛,求生西方,至迟数十年,见弥陀时,也必开悟,何必定在此时呢。 |
3. | 破本参只要能悟便可,不须用工,这完全是慧的问题,破中后二关,则须随时用工,这完全是定的问题。所以普通破本参,仅断见惑,破末后牢关,方断思惑,出三界,了生死。若问破本参后,如何用工?到那时自己自然会知道,此时说亦无益。 |
4. | 禅与净土,关系密切,两宗行人,功夫粗浅者,每见禅净不同处,因仅见一边说无,一边说有也。功夫精微者,则见禅净相同,盖深知极乐四种净土中的常寂光土,便是禅家的最高境界,而禅门中的涅盘妙心,也便是真正的净土。不同是见其中途,相同是见其终点,造诣既异,故见解亦异也。至于禅门不准念佛者,因念念著境,是破无住心,这无异念念自掘禅法之根。且此风一长,则禅门将变为念佛道场,而失去本来面目。观永明以禅师提倡念佛,遂使法眼宗绝嗣,可知以禅净,是不得已,盖不排则将覆其宗也。 |
5. | 有想有语的念佛,是念应身佛,无想无语的念佛,是念法身佛。应身是有相的假佛,所以念应身佛,是为凡夫而说之法。法身是无相的真佛,所以念法身佛,才是为圣者而说之法。经中说:「端坐念实相」,这实相便是众生的自性,诸佛的法身,无相之相,故名实相。此外有相之相,不管他如何庄严,皆是虚妄,未离生灭。可知教念应身佛是方便,教念法身佛,才是究竟。不过,学者若不懂得实相念法身佛,还是照旧念应身佛,先做到往生极乐国再说。 |
6. | 就返流还灭言之,念物是迷,念佛是觉,但若就真如理体言之,有念皆是迷,无念才是觉,因一切念皆不是本来心也。所以念佛之觉,只是对凡夫之迷而言,若就真如言,亦是不觉。不过,借念佛,破念物,仗净心,生净土,然后再进一步,修无心无生,以归于常寂光的涅盘境界,亦是究竟了义的好办法。 |
7. | 禅宗明心见性后,保持得一念不生,便是真如三昧,这与净土宗的念佛三昧,有点相同。今姑以演电影为喻,真如三昧的境界,是幕上光明遍满,而无一物。念佛三昧的境界,是幕上光明遍满,而现一佛,这是其不同之处。将来要把这一念再放下,做到连这一尊佛也没有时,才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不过,这是往生以后的问题,为时尚遥,眼前可不必深究,因为 愈究则愈糟,倒不如万念放下,老实念佛。 |
8. | 读完了禅宗三课的文后,达摩的禅法,也了解了,各祖师的语录,也理会了,这里面都是赤裸裸的,无所不公开,千余年来,一任世人参究修习。吾人可以把来,做一个凭证:凡修禅的方法和见解,与此相同者,皆是宗门禅。倘若妄言是得六祖真传,而其禅法,又有说不出的秘密,须发重誓,才肯传授者,则是外道黑市禅,与禅宗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不是很清楚吗!倘若依然执迷不悟,跟外道走,那是自误,并不是祖师误人。 |
9. | 外道的禅法,据他自说:修之可以生天,纵使诚如所说,真实不虚,第一点:天上的禅法,不出四禅八定,如是禅定,皆有其时间性,时至则退失,故非究竟。第二点:纵使生天,仍未出轮回,未了生死,何况尚未必能生,所以佛门行者,是不外修道定的。释尊当年,遍习外道,后皆弃去,就是做个榜样,给后人看。至所谓无生老母,无极天尊者,佛经内并没有此说,故不可信。 |
10. | 佛告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这是禅门以心念,非用口念,念法身无相佛,非念应身有相佛,念一切佛,非念某一佛,念自性佛,非念外间佛,故与净土所倡念佛法不同。若问此种念佛成就之人,当生何处?以理说:生于自性之中,生即无生。以事说:没有到常寂光的境界,仍有形相,须寄生于十方净土,这要看因缘,不一定是极乐国。 |
第卅一课 净土宗 (二)
五、极乐国缘起及其概况
往昔有佛,号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闻法发心 (1),弃王位而作比丘,名曰法藏,请佛为说者佛净土,庄严胜妙之行。于是佛为之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并现与之,令其得见。法藏闻见已,把诸佛净土,作为范畴,以意摄取 (2) 清净世界,满五大劫,乃得成就。成就后,再到佛前,发四十八度生大愿,每发一愿后皆说:若不实现,誓不成佛。现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弥陀 (3),国土名极乐,在吾人之西,这便是极乐国缘起,也是念佛修净土人,所追求的对像。
极乐国又名安养,国中无女人及三恶道,人皆金色,从莲花化生,具三十二相 (4),有六神通 (5),道德高远,寿命无量无边劫,终其身直至成佛,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有诸苦,但受诸乐。又其国平坦,七宝 (6) 为地,所有行树、栏棰、宫室、楼阁、阶道、幢旗、帷帐、罗网、池塘等,皆众宝所成。池水具八功德 (7),产杂色莲花,大如车轮,香气馥郁,为行者坐台。其国人民,入水嬉浴已,坐莲花上,有诸天花,缤纷而下,微风吹动诸宝罗网,及诸宝树,皆发乐音,宣说妙法,闻其音者,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国中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又有奇妙杂色之乌,为佛所化,呜声和雅,演畅佛法,闻之使人生敬念三宝之心。此不过姑就二经中,摘述其大概,然三经所说,亦不过亿万分之一,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六、三辈九严生因
行者欲生极乐国,除念佛外,还须随缘修各种善业,回向求生,以资助之。观无量寿经中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行者对于上列诸法,当随缘修习,以符事理。
经中又说:生彼国者,随其智慧及功德深浅,分为上中下三辈,此三辈中,每一辈皆分三等,共成九品。上品上生者:生前须发至诚心,深心,(8) 回向发愿心,还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 (9),回向愿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但于第一义 (10),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 (11),修行诸戒,不造五逆 (12),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俱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终遇善知识,为说极乐国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上生者:生时虽不谤方等经典,而多造恶业,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闻已除灭千劫重罪,智者复教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中生者:生时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祗物 (13),盗现前僧物 (14),不净说法 (15),无有惭愧,死后应堕地狱,命欲终时,狱火煎迫,遇善知识,赞说弥陀十力 (16) 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脱解脱知见 (17),闻已除八十亿劫重罪,狱火化为清风,吹诸天花,花上化佛来迎,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下生者:生时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地狱,临终遇善知识,说法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念念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关于三辈九品往生情状,观经言之甚详。
【注释】
(1) | 发愿求无上菩提的心,简称为发心。 | |
(2) | 摄物而取之,名为摄取,指以意识思惟创造的行为。 | |
(3) | 阿为无,弥陀为量,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慈悲、尊严、神通、相好等皆无量,故号无量,或单取寿命无量义,而称之为无量寿佛。 | |
(4) | 亦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跌高好,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色,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 端直,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 |
(5) | 三乘圣者,所得的神通有六,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 |
(6) | 般若经以金、银、留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瑙、为七宝、为七宝。法华经以金、银、留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阿弥陀经以金、银、留璃、玻利、砗磲、赤珠、码瑙、为七宝。 | |
(7) | 见中级第卅八课注四。 | |
(8) | 求法之心深重,名为深心。又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名为深心。 | |
(9) |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舍,名为六念,参看中级教本第二课课文。 | |
(10) | 究竟的真理,属于最上,称为第一义。 | |
(11) | 即八关斋戒,参看中级教本第十课课文。 | |
(12) | 详中级教本第七课注十五。 | |
(13) | 僧祗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祗物。 | |
(14) | 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物,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名现前僧物。 | |
(15) | 又名邪命说法,不论说正法或邪法,其心邪,皆名不净说法。凡一、别有企图,说虚妄语,令他生信。二、不说 佛法,徒说世事。三、饮酒食五辛,犯正淫或邪淫后,即著法衣入佛堂说法,触秽三宝。四、诽谤有德人,而自称赞。五、不悟一乘真实法,致使所说滞于权教有相之法。六、贪利养故而说。七、欲胜他人故而说。八、所说与经义相违。凡此种种,皆名不净说法。 | |
(16) | 详初级教本第十四课注十一。 | |
(17) | 详中级教本卅课注三十一。 |
【习题】
(一) | 法藏比丘成佛后,是何名号?成佛距今,有若干劫?国土何名?位于吾人世界的何方? | |
(二) | 说出极乐国人民:肤色、相貌、智能、寿命、生活等的大略情状。 | |
(三) | 略说极乐国庄严,人民嬉乐的情景。 | |
(四) | 何谓三福?六神通? | |
(五) | 一、上中下三辈,是根据什么分出的?二、所谓九品者,是何名目? |
第卅二课 净土宗 (三)
七、弥陀第十八十九二十愿
阿弥陀佛行菩萨道时,曾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1),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这是说:称其名号,虽只十念,亦能往生。第十九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是说:凡发愿欲生其国者,临终必来接引往住。第二十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 (3),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说:凡作善事之后,若将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必得往生。四十八愿中的每一愿,都是与念佛人,有重大关系的,其中尤其这三愿,是最关紧要,而且最为实惠。可知:凡是念佛名号者,或发愿往生者,或修功德回向者,皆是万人修万人去,决不落空。此所以:修净土法是至捷且隐,其余各愿,俱详无量寿经中。
八、净土三资粮
旅客远行,必备资粮,资者物资或资助,粮者粮食,修净土法,是要具备信、愿、行、三种资粮。能信然后才会生愿,既愿然后才能启行,所以这三事是有其联带关系,尤其信居于首位,最属重要,有了信才有愿行。信者:要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信有西方极乐国,信念佛必得往生,信自力兼他力,可以万修万成,信临终佛必来接引,这些都是必需深信的,乃至一切经论中,所说极乐界事迹,亦当深信,信之愈坚,则功效愈大,若生疑心,是自破其法。心既坚信,必然愿生其处,必然愿意念佛,必然发往生彼国愿,必然会修诸功德,加以回向,这些都是属于愿行,所以信愿行是一贯的,有信自然有愿行。
九、三种念佛方法
修净土法,以念佛为基本,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母忆子,而子不忆母,则母子能否相见,尚不可知。倘若双方互忆,则母子世世生生,皆得团聚,所以众生忆佛、念佛,现在未来,必定见佛。(4) 念有三种:一是称名念佛,即口念弥陀名号。二是观想念佛,此复有二种:观想佛的塑画像,名观像念,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及功德,名观相念。三是实相念佛,即谛观诸法实相,此实相即佛法身。在上述三种念佛法中,观想过于微细,且若无善巧方便,终不得成,故并非人人皆能,实相极其深玄,若非利根上智,则无办法,故亦非人人皆能。所以此二法,古来就很少有人提倡,也很少有人修习,惟有称名念,最易下手,而且三根普被,万修万成,故最为普及。
十、五正行五念门四修
在净土法门中,有所谓五正行、五念门、及四修之法,兹分述于下:
五正行 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则名正行。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 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 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五念门 往生论中,立五念门,一、身业礼拜阿弥 陀佛,属礼拜门,二、口业执持彼佛名号,赞叹彼佛相好功德,属赞叹门,三、一心发愿,愿生其国,属作愿门,四、观察彼佛菩萨,及依正 (5) 庄严,属观察门,五、回向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毕竟解脱,名回向门。
四修 四修者,即一、至心恭敬礼念彼佛及圣众,无有懈退,名恭敬修,亦名尊重修。二、福德及智慧二种资粮,具修而无缺少,名无余修。三、勇猛精进,无有间断,名无间修。四、自初发心开始,以毕命为期,名长时修。
【注释】
(1) | 此有两种解释,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名为十念。二、尽十口气念,名为十念。凡念佛不拘声数,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出气已尽,势须再吸入一口气,方能再念时,名一口气,如是十次,名十口气。 | |
(2) | 佛得无上正等正觉,然后成佛,简称为正不取正就是不成佛之义。 | |
(3) | 愿将所修功德,供养弥陀,庄严佛国,使寿终时,能生其处工具书不愿在三界内, 享受有漏的福乐者,名为回向。 | |
(4) | 此一段文义,皆详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章。 | |
(5) | 心身名为正报,环境及器物,所以寄 托培育此心身者,名为依报,简称依正。 |
【习题】
(一) | 十念必生极乐国,是阿弥陀佛的第几愿? 试将愿文录出。 | |
(二) | 净土三资粮是什么? | |
(三) | 一、念佛有三种,是那三种?二、除称名念佛法外,其余两种,何以非人人皆能? | |
(四) | 何谓五正行?试加以解释。 | |
(五) | 写出五念门的名目。 | |
(六) | 何谓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 |
(七) | 试用两说,解释「十念」。 | |
(八) | 「回向」是什么意思? |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
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
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观其大略,亦极有益。观无量寿经中,对于如何作观?说得很具体,其方法是将它分作十六类来观想:即日想、水想、地想、树想、八功德水想、总观想花座想、像想、遍观一切色身想、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普观想、杂观想、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
十二、发往生极乐国愿
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略说:谁人发愿欲生其国者,临终必来接引往生 (1),所以发愿一事,在净土法门中,至为切实有效,行者至少也要终身举行一次,或单独,或集体皆可。古人愿文中,以莲池大师发愿文,为最详尽得体,次则慈云忏主发愿文,大慈菩萨发愿偈,皆可加入课诵中,或由行者自拟愿文亦可,其中总当叙明:愿于今生舍寿命已,即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屈时恳佛垂慈,前来接引往生之意。
【注释】
(1) | 愿文见第三十二课首段。 | |
(2) | 即观世音菩萨, 及大势至菩萨,此二菩萨,为阿弥陀佛二肋士,常住极乐国,赞助弥陀,引度众生。 | |
(3) | 详第三十二课注一。 | |
(4) | 暴读音如仆,晒也,孟子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故后人皆用以喻修养少,旷废多之词。 | |
(5) | 行住坐卧,名四威仪。 |
【习题】
(一) | 写出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名目。 | |
(二) | 录出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第十九愿全文。 | |
(三) | 高声念佛,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 |
(四) | 阿弥陀佛的二肋士是谁?他们做的是什么工作? | |
(五) | 追顶念是什么情形?有什么特效? |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
1. | 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神通的人,若执定极乐国为无,是不是武断呢?既是不曾看过到过,怎么可以遽说为无呢!天空中,有这过世界,许可不许何?就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所以说有说无,都没有资格,这样就要遵从「圣言量」, 以佛所说为依归了。自己既无通慧,佛言又不相信,那就成为天下最顽固的绝物了。 | ||||||||||
2. | 说念佛是做无生的工夫,错了,实在念佛做的,是有生的工夫。目的是要离此娑婆,生在极乐国,所以念佛人,念念要作离浊世,生净土想。倘若误认为:念佛是求无生,那是自破其法,把净法的效用,连根掘起,可知这一错非同小可,而必须加以纠正。吾人但看,阿弥陀经内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趁各段,那一段不是说生?这就可以证明:念佛做的是有生的工夫,而不是无生了。如果说到无生,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通达无生,不通达就是不究竟,净土念佛法门,也不例外。若真个不达无生,则连小乘的涅盘,都得不到,何况大乘的大般涅盘。不过,净土宗做无生的工夫,是在生极乐国以后,得到阿罗汉果时,便证入离分段生死的无生,得佛果时,才进入离易生死的无生。所以由娑婆到极乐,尚有死此生彼的一度死生,这一初步阶段的修为,确是做有生的工夫,并非无生,因其关系重大,不得不辨。 | ||||||||||
3. | 有种种证据,证明修净土是大乘法,而不是小乘:
| ||||||||||
4. | 心体廓然无念,则诸方平等,并无偏重点,故无生处。若廓然无念之中,忽起一念,则此一念的著落处,便成偏重点,也便是受生之所。净土法门,偏重念佛,得生佛国,就是根据此一原理而建立。弥陀摄取极乐国,发称名者,回向功德者,发愿欲生者,必加接引之愿,也是根据此一原理而发的,可知净土法门,是含有甚深的义理在内。 | ||||||||||
5. | 禅净可以双修,第三十三课第九段,三种念佛方法中的「实相念佛」,和第三十三课第十三段的「觉照念」,都是净中有禅,禅中有净,这便是双修了。不过,就怕学者慧解不够,没有方便善巧,那就行不通,并非禅净两法,不能互通互合也。 | ||||||||||
6. | 若问各种念佛方法中,那一种最好?这便错了,法本平等,并无高下也。答案是:当你觉得:用某一种方法念佛,心中正念最分明,并无杂念时,这一法,在这时,便是最好的法了。所以有时上刻用甲法最好,下刻觉得,此法不济事,还是用乙法或丙法最好了。法的应用和变换,只有念佛人自知道,自调和,舍此之外,任何人都不应硬性的指出:那一种是最好的方法。譬如有人问名医:那一种是最好的药?他也只能答以:能愈病者,便是最好的药,并不宜平空指出任何药名也。 | ||||||||||
7. | 念佛法门中的持名念,若论行事,老太婆及小孩子,皆所优为,若论穷理,等觉菩萨,尚有未能明了之处,其高深可想。所以才说:「惟佛与佛,乃能知之究竟。」世间轻慢念佛法门者,即是表明:他对于念佛一法,是门外汉,而且也放弃了,无与比伦的大利益,想起来真堪一哭。 | ||||||||||
8. | 修禅要无心无境,所以在禅定中,不管见任何境界,皆是魔事。修净要有心有境,所以在念佛中,若见境界,凡所见与所念相符者,皆是正,所见与所念不符者,皆是邪。但还要知道:纵使所之境,确为佛境,然若执之过甚,则亦成魔。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远公一生,三见圣相,而亦不理不说,此正所以教后人:勿因贪恋、欣喜、分别、执著。而失念著魔也。所见与所念相符,尚且如此稳定凝重,何况不符。 |
第卅四课 净土宗 (五)
十四、组织念佛饬终团
行人临终一念,关系来生趋向至钜,平时念佛,即预备临终之用。大抵贪沦饿鬼,嗔陷地狱,疑为畜生,俗情缠绕,尚在此间,正念分明,乃生佛国。所以佛学会运社等,为恐莲友病重痛苦,或神智昏迷,或眷属哭恋,妨碍正念,影响往生故,乃有念佛饬终团,或莲友助念团的组织。凡入团莲友中,如届病重,愿受饬终者,得由家属报告理事,经理事驰往病家察看后,认为事态严重,确需助念者,乃飞延莲友到病家分班念佛,助病人排除妄心,生起佛念,直至气绝身冷为止。
十五、临终要务
念佛饬终团的规章仪轨,「饬终津梁」(1) 内,言之颇详,足资参考。兹将其要点简叙于后,亦学佛念佛者,所必知的常识也。
(一) | 陈设 室内供西方三圣像,或仅阿弥陀佛像亦可,纸绘木雕泥塑皆宜,一张几棹,上置香炉,烛台、引磬、磬、花瓶果盘、 即可。 |
(二) | 叮嘱家属 劝旁人勿嬉笑,或高声闲谈,举步动作须轻缓,勿说世事,或病人关心事。劝家属勿哭泣,勿出怨恨恼语,勿向病人问及家事后事,以挑起其世情。倘若病故,死者气息虽断,第八识尚未离,此时当继续念佛,所有啼器、拭身、更 衣、入歼、进棺等诸事,皆当待周身冰冷时,乃可行之,否则彼必生烦恼,入三恶道。 |
(三) | 叮嘱病者 助念人应劝病人勿作杂念,当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并以软语安慰病人,为说西方极乐世界,庄严安乐,能得生彼,深可庆贺。病人如有未了事,牵挂心头者,应尽能力所□,为之办理妥善,令彼知见,以安其心。 |
(四) | 救度中阴 人死之后,其神识尚未投入后身之时间,成为中阴身。死人虽然气断身冷,其中阴身尚留恋尸身附近,亲属为之洗涤穿衣哭泣等,彼皆见之,心中凄凉惊疑,没了主张。此时生人仍可向之说法,劝彼舍除贪爱,一心念佛,求生净 土。或从旁高声念佛号,使彼闻之,借此净念,往生佛国,此即救度中阴之法,可以行之。 |
十六、生西瑞相
【注释】
(1) | 书名,一卷,李圆净居士编,印光法师鉴定,内中皆系刊载助念团规章,及临终要务,为修净土者重要的参考书。 | |
(2) | 顶圣眼生天者:言通身尽冷,惟头顶尚热者,必生于四圣境界,若热在眼,而不及顶者,则生于天道。人心饿鬼腹者:言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温暧。则生饿鬼道。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者:言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 | |
(3) | 详中级第三十课注七。 |
【习题】
(一) | 临终时,如生贪念、镇念、疑念、俗情、或正念者,来生各落何道? | |
(二) | 死者第八识尚未离,而向之作拭身更衣等事,会得何种后果? | |
(三) | 病人如有未了事,牵挂心头者,助念人应如何措置? | |
(四) | 死人热气最后离体处,关系来世受生,其偈语为何? | |
(五) | 试举古人临终瑞相数种。 |
第卅五课 净土宗 (六)
古德法语摘要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 (1) 向上机关 (2),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镇疑,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 (3) 所惑,即大智慧。(益大师)。
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所谓深信者:信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伙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彻悟禅师)
世人但知祖师门下,以悟为上,悟心本意,,要出生死,念佛岂不是出生死法耶?参禅者,多未必出,而念佛者,出生死无疑。所以然者,参禅离想,念佛专在想,以众生久沉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变换之法耳。故参究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憨山大师)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成,如是成者,皆是上品。(彻悟禅师)
今时净业行人,有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椿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 (4),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号五浊 (5) 乡,已浑身坐在莲花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截流禅师)
念佛要一心不乱者,只以一句佛名,极力追顶,猛之又猛,情识一断,则过去事,思量不来,未来事,卜度不著,现在境,心识不揽;三心断绝,谓之前后际断。直得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物我同消,一法不立。目前如大圆镜中,所现万象,无一点可指拟分别,荡然身心,如云去来,此个光景,名为一心不乱,到便无心可乱故也。(三峰禅师)
予见新生后学,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沸腾,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如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 (6),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莲池大师)
既有信切愿,必须至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契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或四字,必须令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印光大师)
【注释】
(1) | 禅家指点举人,所施言话动作上的垂示,称为公案,五灯录中,公案之数,有一千七百则。 | |
(2) | 自末至本,谓之向上,消息技巧,谓之机关,禅宗指引学人开悟的消息技巧,谓之向上机关。 | |
(3) | 其他的歧途,如外教外道等,简称他歧。 | |
(4) | 喻无乐趣,如以口嚼蜡之无味也。楞严经说:「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 |
(5) | 见初级教本第三十二课课文。 | |
(6) | 大波为澜,涌为涌本字,水溢也。此言妄念甚多,如波之翻,潮之涌。 |
【习题】
(一) | 真能念佛,何以即是行六度? | |
(二) |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所谓深信者,信何事? | |
(三) | 参禅者,未必出生死,念佛者,出生死无疑,试言其故。 | |
(四) | 念佛何以即是止观? | |
(五) | 今时有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何故? | |
(六) | 念佛要到何种景,才算一心不乱? |
第卅六课 总说
释尊应种种机,说种种法,故有大小,权实、渐顿、真俗、偏圆、空有等的不同,此皆应病予药。行者但于诸法中,择其适合于我之根机个性者,勤而行之,自能收效。倘若不解此意,而大小互轻。权实互非,渐顿互谤,真俗互许,偏圆互执,空有互争,则醍醐 (1)成毒药矣。
在经论中,因众生多执有,故般若三论,特说空义,以破其迷执。后来学者,因受了说空的影响,以空为究竟义,陷于偏空,由是瑜珈唯识,乃说妙有,以为补救。在宗派中,禅宗是一法不立,连佛都没有著落何论处;何论其他;然而净土三经中,说弥陀行愿,极乐庄严处,却极其详尽,禅净二宗,其立场不同,所以其所标榜之法亦不同。有智慧的行人,自能优游于两宗之间,融会而贯通之,而各得其益,惟有浅见之流,才坚据一义,以抨击他人。
学者若不了解:禅门扫除踪迹,直显真心的深意,而但学丹霞烧佛 (2),德山云门,呵佛骂祖 (3) 的举动,则会购成出佛身血,及毁谤三宝的罪愆,纵使千佛涅盘 (4),果报尚在无间地狱中受苦。这就是不悟古人宗旨,而但效法其补偏救弊的过激行动,所招致的恶果。
说到律:它是修持途径上的重要因素,善见律 (5) 中说:「毗尼 (6) 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所以不管那一宗,不管出家或是在家,对戒律,都要一样的尊重。佛门如果无戒律,则一切行人,不特身份不分明,而且也无从维持秩序。尤其生善去恶,是要借重戒律,才会生效,因此律是各宗所普遍遵守的,不但律宗。
至于教呢?它是转凡成圣的法宝,佛门一切宗旨法则,都包含在里面,因为有了这经律论三藏,二千数百年来,就不知度了多少人?严格说起来:懂得教义的信,才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懂得教义的修,才是真修,而不是盲修。行者在三大阿僧祗劫中,经过三贤十圣,一步步都要解行并运,以解导行,以行证解,然后才至走入歧途,教义的重要性,可以想见。
若是自度,则须选择下手易面功效高,既有自力,复具他力之法,勤而行之,即生便可成办。若兼度他,则非深入教理不可。古人说法,仅一字之差,尚且五百世堕野狐身 (7),倘若信口开合 (8),离经叛教,则当入拔舌犁泥 (9),既是佛门弟子,多少总有向人说法的机会,所以对于教理,不能不稍为涉猎 (10),以免开口便错,断人慧命。
举要说起来:敬三宝,守戒律,研经论,念佛号,这都是学道的重要基本,不论如何造次颠沛 (11),都放松不得;若是行有余力,则学禅学密,亦无不可。当知法法门门。皆是从如来觉源心海中流出,亦是一切众生,自性中所本有。我所行者,他人未必能行,他人所行者,我亦未必能行,所以如来才说种种教,以接种种机,若执一而谤其余,则罪过无量。
诸佛甚深微妙法,我今次第随顺说,愿同一切见闻人,命尽即生极乐国。
【注释】
(1) | 食品名,自牛乳制炼而成,味中第一,亦可作药医病,涅盘经中,以喻佛性。 | |
(2) | 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曾到洛东慧林寺,因天寒,遂取殿中木佛,烧之取暖,院主见之呵曰:为何烧我木佛?师以杖拨灰曰:吾烧取舍利。院主说:木佛安有舍利?师曰:既无舍利,再取两尊烧之。院主遂悟自。这是破除世人执外间土木偶像为佛,不见自性佛之弊。 | |
(3) | 唐朝州德山院,宣铿禅师,一日上堂云:「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薄,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又僧问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如何是佛?云答:「乾屎橛」。他曾说过:「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下天上,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捧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这都是提醒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虚妄,纵是经典佛像,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并不是真常如实之道。 | |
(4) | 现在的住中劫,名为贤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应出一千佛,是为贤劫千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其中的第四尊。 | |
(5) | 善见律毗婆娑的简称,为小乘律部五论之一,系广释四分律者,共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 | |
(6) | 旧译为毗尼,新译为毗奈耶,即律藏的梵胎,义为治或戒律。 | |
(7) | 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谓百丈曰:昔我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 :「不落因果」,以此错误,五百世堕野狐身,请和尚为我下一转语,师曰:你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脱野狐身,在山后,乞依亡僧例焚化。 | |
(8) | 言将口任意开合,捏造言语也,后遂通作信口开河,因合与河,音相近也。 | |
(9) | 梵话泥犁,译为地狱,作口业之恶者,当堕拔舌地狱,从口中拔出其舌,以铁钉张之,如张牛皮。 | |
(10) | 略学而未专精,名为涉猎。 | |
(11) | 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时,颠沛是倾覆流离之际,论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习题】
(一) | 般若三论,为何说空?瑜伽唯识为何说有? | |
(二) | 丹霞烧佛,是什么作用?德山云门,呵佛骂祖,是什么作用? | |
(三) | 何以律为要各宗所普遍遵守? | |
(四) | 行者三大阿僧祗劫中,何故要解行迸进? | |
(五) | 学道的重要基本有那几项? |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
1. | 念佛明明是心住于佛,怎么说无住生心呢!须知净是净,禅是禅,这两门各有其境界,不宜混淆。凡有住生心者,皆有生处,凡夫住于六尘而生心,住于贪镇痴烦恼而生心,故其生处为三界六道。念佛人住于佛而生心,故其生处为佛国净土,境虽不同,其有生则同。生佛国的最后,还要把这一念──念佛之心遣去,才是无生无灭,无相无为的涅盘,这不但是往生以后的事,也是过三贤十圣以后的事。昔禅宗四祖道信,乘法融禅师不在时,在他坐椅上,写一「佛」字,融至,疑惧不敢坐。祖说「你原来还有这个」!盖讥其尚有佛之一念,未曾排遣精净也,融闻大悟,遂成禅宗旁系。观此可知:心中有一佛存在,这是净土宗的境界,并不是禅宗境界。 |
2. | 要禅净双修,那也好,不过,我得告明:有此慧解,是两利齐收,无此慧解,是两宗俱垮;有此慧解,是禅净互成,无此慧解,是禅净互敌,所以不能不慎重考虑。此外还有几句要紧的话要说:如果不能双管齐下,那么,就要老实点,知难而退,随顺自根,在禅净二者,择一门深入,也是好办法。若问那一门稳?那就要推:万修万人去的念佛门了。 |
3. | 烧佛像,骂佛祖,是造出佛身血,及毁谤三宝的罪愆,当入无间地狱,然则丹霞及德山云门等,是否也当入地狱呢?凡事欲论其果,先须研讨其因,不宜但据事论事。丹霞等的烧佛骂佛,是见行人,错认偶像及应身,为真佛祖,因此不知有法有佛,有自性佛,所以才烧偶像,骂应身,以破其迷执。虽在烧骂,心中是充满者:慈悲度人的念头。现在八识田中种下的,既是这样性质的种子,将来发为果报时,当然不但不会入地狱,而且会成菩萨成佛。今之外教外道,以及凶暴无识之徒,他们破坏佛法,毁寺逐僧,讪谤经律。当发动时,是充满者:忿恨、刻毒、自私、残暴、镇恕、愚痴等念头。以这样性质的种子,种入第八识中,将来发为果报时,如何不入地狱呢!双方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者,其心念不同故也。 |
4. | 学者对于禅净两宗诸师的语录,都读过了,我们可以细心地,把来比较一比较。大体说起来:禅是返其初,净是定于一,这两宗的玄旨,都是治心的法要,为千古不磨之论。禅德语录中如:「放舍」「离诸想」「无所求」「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即心即佛」「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息念忘虑」「心空境自空」等,都是教人:息多生妄想,回到无心。净德语录中如:「念得佛熟,一切教理,都在里许。」「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一念中,止观具足,」「奋起一念,如倚又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念极情忘,心空佛现。」等,都是教人:借一句洪名,平空万念。如是二法,排在学者面前,如秋菊春兰,并皆佳妙,倘若入宝山而空手,真堪哭一场。 |
5. | 大修行人,纵使不作恶事,但作善事,然而也总脱不了因果。例如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善趣,不害得长寿,谦下得大威德,施灯得天眼,以乐奉佛得天耳,轻语安慰众生,得迦陵频伽音等,皆是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又如初住是二住因,二初住果,二住又是三住因,三住是二住果,以此类推,菩萨四十二位,位位无非因果,乃至最后,修行是因,成佛是果,成佛是因,转fa lun,入涅盘是果。这样看起来,佛门中,那一事能离因果?可知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者,是瞎人慧眼之言,报得五百世堕野狐身,并没有枉。 |
6. | 不念佛时,并不觉得有念头,念佛时,反然觉得念头多者,这些念头,并不是念佛后才生起的,乃是本来就有,经念佛才发觉耳。一切众生,平日胸中,皆有无限妄想,憧憬往来,作生死根本,作三恶道根本,而主人翁向来迷于尘境,总不觉得。一旦经世途挫折,或善友提撕,乃幡然觉悟,精勤念佛,方才发现妄想众多,扰乱心体。此后若继续精勤,念佛不辍,则彼妄想,自渐次消灭,终得圆证真常,成就佛道。譬如昏君,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以致权臣窃柄,敌间潜滋。一旦这个昏君,偶尔受了刺激,猛然觉醒,发愤修政,才发现他的左右,布满了奸佞和间谍,大加清除,国乃安定。所以若说念佛时,妄想愈多者,乃是颠倒之谈,此刻正是君主精明,发现奸佞之时,乃大好消息,亦用功的效果也。 |
7. | 行者为了解脱生死,离三恶道苦,所以才念佛。换言之:亦即为了尽未来际,出三界火宅,得清凉自在的一大事因缘,所以才念佛。世人笑念佛者,是他糊涂无知,如小孩在火宅中嬉戏,反讥评大人仓皇奔避为可笑。我辈念佛人,对于此等愚人,当加怜悯,决不宜怕他们取笑,而不敢公开念佛,念佛若怕人笑,是认识不清,生死心不切,试思此是何等事?而可偷偷摸摸,自惭形秽。佛子当学善导、少康诸师,改变风俗,使世人皆知念佛,若自己先不敢露头面,安能令人与我同化耶。 |
8. | 言念佛修禅,皆不必看教者,并非中道之言。念佛人研教,能加强信心,不为邪师外道所惑,不为众论所淆,不为嗜欲所染,不为惰念所乘,而且事理两俱不废,这都是好处。修禅人研教,是以佛语证心,不习邪定,不涉歧途,而且宗教两俱通达,这也都是好处。其实看教与否,都不是中肯之谈,此事亦如渴时饮水,冷时穿衣,是要行者自明白,自调节。所以,只问你需要不需要?需要就当做,不需要就不必做,凡肯定的断语,都不免滞于一边也。 |
9. | 行者于佛门中,当敝开胸襟,容受诸法。据此门,入彼门,出彼门,入他门,活泼泼,喜洋洋,掉臂游行,略无畦碍。 其中,能行便行,不能行也要看看问问,以增广见闻,随喜功德,此之谓游学。平时虽然抱定,一法深入宗旨,然而这是 手段,而不是志愿,若言志愿,则「法门无量誓愿学」,才是大菩萨的抱负也。 |
10. | 不能六字都用心时,但著重一字,便等于六字俱在。大概:急念时,应著重「阿」字,缓念时,应著重「陀」字,则心自定,试之! |
11. | 极乐国当然也是识所变现,也是虚假不实。它是阿弥陀佛的识,每一净业行人个别的识,和莲池海会,诸往生众,共同的识,所综合变现的。十方世界,一切六道众生,及三乘圣者,纵使亲历其境,都不觉其为虚假。要到成佛时,才知道极乐国的一切依正,及其动作,只是一个大梦境,大幻术,实际上是一无所有,有如太空。 |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