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星云大师著作:迷悟之间 [打印本页]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1     标题: 星云大师著作:迷悟之间

迷悟之间


星云大师著作





图片附件: 1.webp (12).jpg (2022-6-23 10:44, 53.5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4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43656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1

  幽默的风趣


  廿一世纪的今日社会,科技文明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然而物质可以丰富生活,却也常会枯萎了心灵;人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能。

  幽默,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泉源,是你我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间需要有幽默,有幽默才有风趣,有幽默才有智能。

  幽默不是讽刺,它是智能的言谈,一句幽默的话语,蕴涵着无限的深意和启发;幽默不是嘲笑,它是自我的调侃,一个幽默的动作,传达了无限的温馨的关怀。

  幽默不是令人难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颗充满悟性、灵巧、活泼与睿智的禅心。幽默能化解尴尬,带来愉悦;圆瑛大师的「不用打了,我自己会走」,何等洒脱自在!罗贯中的「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何等放旷逍遥!

  幽默有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又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多一点的禅心幽默,尤其现代人往往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推动着向前,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幸有了幽默,幽默是一颗禅心,幽默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只要有心,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幽默有时候就像一位慈祥敦厚的长者,令人如沐春风;幽默有时候又像悄然开放的花朵,带给人春意满怀。一代幽默大师卓别林,他那自我嘲弄的幽默,带给世人无限的快乐,留给后人无限的缅怀。

  在佛教里,古来多少禅林大德,如佛印禅师、赵州禅师等,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近代大文学家林语堂、鲁迅,他们的文章语带幽默讽刺,但却谐而不谑,他们的风趣洒脱、超然淡泊,均为人间注入了一股清凉,希望现代的社会,也能够再多出几位幽默大师,以为人间多平添些许的趣味,带来真正的祥和欢喜。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1

  奇妙的好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古人的「隐恶扬善」,到现在的「隐善扬恶」,似乎已是社会的通病。然而最近社会上发生许多奇妙的好事,也值得吾人广为宣传。

  早在半年前,因为脑溢血延误就医而被医师判定植物人的杨富义先生,日前奇迹式的苏醒,虽然目前只能以微笑或握手表达情感,负责照顾他的创世基金会表示,希望继续帮助他恢复说话能力。

  无独有偶,远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布尔女士,十六年前在生下第四个孩子后,不幸变成植物人,却在一九九九年圣诞节前夕突然醒来,此事不但令她的子女喜极而泣,也带给同样有亲人为植物人的家属再度重燃希望。

  在九二一大地震中被震倒的白毫禅寺,是一所青少年的中途之家,现在为重建,发起义卖活动,各界纷纷响应。

  法鼓山圣严法师于元月廿二日为六十四对新人在士林官邸主持佛化婚礼,别开生面的仪式令社会大众耳目一新,因而对佛教有了新的观感。中台禅寺的惟觉禅师则于台中主持万人点灯祈福法会,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担任指导,震撼全台。

  十七世da   bao  fa wang噶玛巴自西藏出走,受到印度政府给予照顾;美籍华裔学生胡宇帆,在美国开发了三颗全球最迷你的人造卫星,未来可望引领人造卫星走入新领域,造福社会人群。

  去年六月,二只领航鲸因故在美国的海滩搁浅,经过密斯提克水族馆的科学细心照顾,恢复健康后,又细心的护送牠们返回大西洋。美国人民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善举,获得世人一致的赞叹。

  一件件温馨感人、振奋人心的奇妙好事相继从世界各地传出,可见我们的社会到处有好人好事,希望以后这种温暖人心的奇妙好事都能成为媒体报导的焦点,以带动社会善良的风气,让我们的社会今后更能不断有奇妙的好事流传。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1

  美好的随喜


  社会上,多少人慈悲为善,救助伤残,我给予随喜赞助;社会上,多少人励精图治,建设功业,我给予随喜赞美。「随喜」真是美好而有德的行为。

  做好事,说好话,我虽然没有能力为之,但是你做了,你说了好话,做了好事,我很欢喜,我「随喜」赞叹,佛说:果能如此,其功德与亲自去做没有分别;可见「随喜」在为人处世之道上的重要。

  遗憾的是,现在社会,有「随喜」美德的人毕竟太少了,大部份人都是幸灾乐祸,不肯随喜的居多,例如,你有钱而资助伤残孤老,他批评你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你经济拮据,但对善事也赞助若干,他说你「打肿脸充胖子」。整个社会因为没有养成「随喜」的习惯,到处任意批评,肆意践踏,这样社会那里有好人好事呢?

  这个社会,你好,你善,你大,你富,我嫉妒你:你贫,你穷,你笨,你愚,我看不起你,你不行善,我来行善,你批评我不是;我待人慈悲,你不慈悲,你说我慈悲不够。任凭你怎么做,他都要中伤,批评,令人不禁想问:你希望这个世界,你不行,他不行,大家都不行,难道要大家同归于尽吗?

  国家复兴,社会进步,端赖吾人养成「随喜」的性格,你要竞选民代,为众服务,我乐于随喜投你一票;你兴办功业,救助弱小,我乐于随喜赞助。你办报纸,我随喜订阅;他办电台,我随喜充当义工,共成善事;他恤孤济贫,我随喜给予宣扬,成就好事。「随喜」的世界,无比美好。

  因此,希望今后的社会大众,大家都随喜说好话,做好事,对于善事义举都能随喜参加,热心拥謢;如果整个社会大众都能养成随喜的性格,国家岂不是一片祥和,岂不是人民之褔!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2

  「给」的价值


  世界上,懂得布施别人的,就是最富有;世界上,只会贪图别人给自己的,是最贫穷。

  一般人,给自己很容易,给人很难;但是,如果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如果不给人,怎么会富贵呢?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给人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份心意,给人一点服务;善的「给」予,美化了人生,净化了社会,「给」才能维系人间社会彼此之间的和谐。

   吾人自呱呱坠地,就接受了父母给予的慈爱诃护,入学读书,就接受老师给予的教育养成;走入社会,就接受大众给予的种种因缘。人家「给」我,我「给」予了别人什呢?

  有一些不当的人,也有反面的「给」:给人烦恼,给人伤心,给人难堪,给人障碍,如《四十二章经》说:「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坋己身。」把不好的给人,固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把好的东西给人,也有层次上的不同:金钱的施「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说好话给人赞美,就是难能可贵的美德;给人的佛法、真理、信心、无畏、平安、自在,才是无上的功德。

  「给」的美德是不容易,有的人「给」予社会一些资助,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有的人给予社会一些奉献,只是想获得他人的回报,真正的「给」,如《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人一生接受了别人「给」予我们多少因缘,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因缘,因为,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唯有「给」,唯有好因好缘,才是发挥了「给」的价值。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2

  心灵的曙光


  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在全球人民的热情期盼、彻夜守候中,照亮了各个角落。当千禧的万丈阳光升起,冲破乌云,撒向大地,沐浴在光明下的人们,谁人不欢喜踊跃,任谁也感受到清晨的曙光照耀自己的心灵。

  活在世间,真心受外境污染,我们被种种烦恼和物欲关锁捆绑,以致终日惶惶不安,难得一刻灵明清闲。

  在我们周遭,你看:有的人习惯困坐愁城,陷在心灵炼狱中自我折磨;你看,有的人因为执着自我的主观,不肯接受新知而作茧自缚;你看有的人则是陷入野心的沟壑,成了贪婪的囚徒;你看,有的人却为物欲所牵,逼迫自己陷于欲望的牢笼。

  然而,每当午夜梦回,又多么企盼能有一道心灵的曙光,可以驱走无明黑暗里的仇恨、贪欲、疑嫉与无边的烦恼痛苦。

  《心王铭》说:「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至圣孔子虽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依然享有「乐亦在其中」的欢喜;历代缁门背叛师父的弟子,因悔悟而回头,感到「前念无知,后心有愧」的觉醒,都是因为有心灵的曙光。唐太宗即使贵为天子,犹懂得知人善用,尤其对大臣们的谏言能够「从善如流」,这也是唐太宗有心灵的曙光。佛世时无恶不作的干达多,也因「一念慈心」放生脚下的蜘蛛,后来才有脱离地狱苦海的机缘,假如没有心灵的曙光,何能至此?

  古德云:「不怕妄心起,只怕觉照迟」,觉照就是心灵的曙光,所谓褔至心灵、拨云见日、柳暗花明、枯树逄春,那种觉悟开通、心明意解的清醒,就是吾人心灵曙光的显现。

  尘滚滚,举世滔滔,让我们一起点亮内心的曙光,展现吾人本具的性灵觉知--能够在瞋恨的时候散播慈悲的种子,在仇视的时候施予宽恕的谅解,在怀疑的时候培养信心的力量,在黑暗的时候点亮般若的火花,在失意的时候提出明天的希望,在忧伤的时候给予喜悦的安慰。不为猜疑所惑,不被私心障蔽,因为真理从清醒而来,善良从慈悲而来,人性之美也从心灵的曙光而来。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2

  爱的真谛


  爱是自私的,爱也有奉献的;爱是污染的,爱也有清净的;爱是狭隘的,爱也有宽广的;爱是愚痴的,爱也有超越的。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希望,因为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善意、道德,爱就非常的珍贵,所谓「有爱走遍天下,无爱寸步难行」。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相敬相爱,朋友之间要惜缘惜爱,如系菩萨,更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爱才能广结善缘,有爱才能生起善心,爱维护了伦理,爱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间,是靠爱来维系关系,是靠爱来制定层次,爱是双向的,真正的爱是要成全对方、祝褔对方,爱不是占有,而是奉献,小爱是爱与自己有关的,大爱是爱与他人有关的;真爱是爱真理、爱公理、爱国家、爱世界,爱人间的和平。

  在爱的面,不能不有所分别,不当爱的东西不可爱,不当爱的人不可爱,不是善事,善缘不可乱爱。爱,要爱的正当、正当的时间、正当的地方、正当的人、正当的事。

  眼看今日的社会,滥用了爱,丑化了爱,你看,对美色的贪爱,辣手摧花;对金钱的贪爱,窃盗贪污;对不应该为自己所有的,非法侵占;不是好因好缘的,爱是害人害己,爱也能造成罪恶。爱得适当,能成就他人,能成就功德,能成就人间的真善美好;反之,爱得不当,则陷人于不义,搞得天下大乱。永浴爱河,要真正是美满的因缘;爱欲泛滥,就不堪设想了。

用慈悲净化所爱,要用智能领航所爱,要用善美成就所爱,要用德行加持所爱,人的生命从爱而来,吾人更应用纯爱、真爱、慈爱、净爱、来庄严美好的人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3

  力争上游


  大自然里,鲑鱼为了产卵,逆流而上,故能繁衍下一代;性能良好的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也能逆风而行,故能抵达目的地;一根小草,为了生存,在墙缝中都能展现生命;菊花虽然凋谢了,但是它的枝干仍然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宇宙世间,但看动植物都能「力争上游」,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怎能不努力奋发呢?

   自然界,梅花越冷越芬芳;荷花越热越迷人。人世间,多少寒门士子,千辛万苦,赚钱孝养父母;多少青年学子,十载寒窗,为了扬眉吐气。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陀」,每个人都是要靠自己「力争上游」,不断的种种辛苦,才能获得成功。

   经云: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菩萨。但菩萨有五十一阶位,还是要经过自己努力修行,精进不懈,才能圆满果位。

   台湾自光复后,筚路蓝缕,人民生活艰难,靠着全民「力争上游」,才有目前的经济繁荣;政治上,多少政治精英,不怕牺牲,奔走呼吁,才有目前免于白色恐怖的民主自由。

   看到烧饼油条店的工作人员,天未亮便起床烧烤作活,只为了争取清晨的生意;深夜里,清道夫不畏寒意辛苦扫街,只为了让大家有整齐清洁的明天。世间上,各行各业无不充满了艰难困苦,但是只要自己肯「力争上游」,行行都能出状元。

   飞鸽千里传书,才有豢养;骏马万里奔驰,才有人喜爱。世界上无论什么人,要想出类拔萃,都要「力争上游」;要想树立自己的形象,要能站在人前,获得别人的喝釆,非「力争上游」莫办。

  何力争上游呢立志发愿、勤劳服务、发心奉献、慈悲喜舍、欢喜结缘、忍辱精进、积极勇敢、乐观进取、惭愧忏悔、持戒利人、正直为公等,都是吾人力争上游的资粮,资粮若备,何愁不能长途远征。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3

  无常的可贵


  人是宗教的动物,人生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世界上各个宗教皆有其教义主张,「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为不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怕。

  其实无常很好,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未来,所谓「无常苦空,无常乐有」,假如世间一切都是定型的,没有变化,没有生灭,老的永远都是老的,小的永远都是小的,不知道你感受如何?所以无常变化就很可贵。

  当然,无常可以变好,无常也可以变坏,但是变好变坏,都是有原因的。

  无常,让人会珍惜生命;无常,让人会珍惜拥有;无常,让人会珍惜因缘;无常,让人会珍惜关系。

  看到一朵鲜花衰残凋谢,兴起了无常的感受;看一粒种子展现生命力,茁壮成长,不禁感受到无常的可贵。

  愚痴,因为勤读而能变成聪明;贫穷,因为奋斗而能增加财富,这都是无常的可贵之处。

  上古时,帝王ZHUAN制,人民毫无自由,假如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那里有今日的民主政治;过去石器时代,民智未开,人民茹毛饮血,如果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现在不是仍然停留在文化末启的蛮荒时代吗?

  因为无常,因此有钱有势的也不必太过得意,因为世事无常,财富为五家所共有,名位更是朝夕万变,甚至身体健康也都是生灭无常,如少水鱼,不值得太过贪执,反而要以无常为戒,应该做的事,要及早成办。

  无常是宇宙中最自然不过的现象,因此古来多少文人雅士莫不为文作赋感悟无常。例如诵读《瑜珈焰口》中的「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不禁令人生起了无常之感;朗诵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禁令人生起悲壮牺牲的雄心。

  常苦空虽为人生实相,但在无常之中吾人皆有一颗不变的真心,若能证悟真理,超越无常,则能在无常之中找出自己的出路,是时任性逍遥,心安理得,岂不快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3

  守法的重要


  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秩序,都是靠法律来维系,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甚至军人有军人法,宗教有宗教的戒律等。

  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是立法院,立法院本身不尊法重治,必然灭弱国家运作的功能;法院是专责执行法律的地方,如果法官也循私舞弊,则法律不公,政府无以服众。

  在民主里,选举有选罢法,银行有银行法。如果选罢法不彰,则选举就会不公;如果银行法不公,经济就会混乱。目前倍受关注而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广电法,就因为内容不够周全,使业者与消费者双方意见丛生,难以平息。

  目前政府虽然不断为各行各业订出各种办法,各行各业则最怕政府订法,认为有了法令,就有诸多的束缚、阻碍,不能自由。

  事实上,守法守戒究竟是自由呢?还是束缚呢?表面上看起来,戒律,法令都是给人某些方面的限制,但是,唯有守法才能自由,不守法会丧失自由!例如,犯了佛教的五戒:杀生、偷盗、婚外情、造遥、吸毒等,就会鎯铛入狱,不得自由。

  因此,一个国家,军人守军人法,工商守工商法,记者守记者法,各宗教徒守各宗教徒的法;唯有社会大众皆养成守法的习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说到了守法必须从上而下.居上位的人如果游走法律边缘,以权越法,以势压法,以便违法,则国家不成法治国家,社会不成法治社会,自然乱象纷陈。因此,今日世界,凡是进步繁荣的国家,都是法律严明;凡是进步成长的优秀团体,也都有一套严仅的管理法。

  在法治的国家,一个红灯,它就是代表不能通过,这是法律的权威,也是安全的重要;一条斑马线,行人优先通过,斑马线的权威于焉树立;一个禁止通行的牌子,甚至一条绳索拦阻,虽然牌子绳索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它就是代表法律的权威,因此不能不重视。

  所谓「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人的健全,一个国家的强盛,唯有人人守法,方可致之!

感觉的价值   

  阳明山的花季结束了,往阳明山的道路突变得十分通畅。其实,往阳明山的路本来就是这么通畅,花季的来临使道路壅塞了一阵子,再恢复原来的样子使人感觉变得加倍流畅罢了。

  可见感觉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力量的。

  回想在花季的一个月,人人像朝圣一样,忍受着塞车等待之苦,好不容易上山,又是摩肩擦踵的场面,可是人人不以为苦,那是为了感受美的感觉,寻找春天的感觉。

  美的感觉,使人在五浊的人间,还能保有好的向往。

  春天的感觉,使人在霜雪侵凌的生活中,还能保持希望。

  也正是花季的那一段时间,上阳明山的每一条路两旁插满了侯选人的旗帜,其实,这些总统候选人举国皆知,根本不必插旗树帜。花费钜额金钱插旗在每一片土地,无非是在塑造一种气势,创造一种感觉。

  如果把买气势,买感觉的金钱用来济灾拯溺,即使没有选上,也是莫大的功德呀!

  人透过感觉而触及内心更深层的部分,因此感觉有通往觉悟的功能,在「感觉」与「觉悟」之间触媒则是静心与思惟。

  能静心的人,心灵自有花园,四时佳兴皆是花季,便无需到处寻找美的感觉,、春天的感觉。

  能思惟的人,自能见及真正的价值,则不会妄表相惑,也不会在人生里制造些随时流转,随业流转的垃圾了。

  若能时时在感觉、静心、思惟里锻炼,养成了观照的生命态度,就能在车流人潮中也能有悟的一刻。

  那悟的一刻,像是杜鹃突然开出花朵,像是枫树吐露新芽,像是山坡上的凤仙花,啵的一声,撒了满山的种子。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3

  成败之间


  商场上,企业的经营,赚钱就是成功,蚀本就是失败;学术界,科学的试验,能达到目标,就是成功;不能完成任务,就是失败。世间上,多少人一心追求成功,害怕失败;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败之间,造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

  青年学子参加联考,莫不希望金榜题名,此谓之成功;不幸落第,谓之曰失败。军人作战,一举歼灭敌人,凯旋而归,谓之胜利;不幸领土失落,伤亡惨重,谓之失败。即如今日的警察,扫荡非法,逮捕罪犯,谓之成功;悬案未破,冤情未白,谓之失败。

  有人将成功,归之于命运,有人把失败,怨恨自己生不逢辰,即连现在的民主选举,当选者归功于祖坟风水好,失败者归之于选民没有眼睛。

  成功失败,不在于风水,不在于命运,不在于神鬼,甚至不在于别人破坏;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之健全。

  商人所以生意赚钱,必定作过市场调查,资本雄厚,因缘俱足;军人能荣耀沙场,必然训练有素,忠贞勇敢,团结一心;学生得榜上题名,必经寒窗苦读,立志发愿,精进不懈。

  其实,成功的定义,人各有异,所谓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自古以来多少失败的英雄,其实是真正的成功,如关云长、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赤瞻忠心,舍生取义,却赢了千古美名,这就是成功。夏桀商纣,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因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留下千古恶名,因此看似为君为王,实则失败矣!乃至伯夷、叔齐.虽然饿死首阳山,但是他们崇高的人格却永远活人们的心中,他们虽是饿夫,但也是成功的。

  适之博士说:“要怎么收获,必先怎么栽。”佛教讲:“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没有经过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败,必然也有失败的理由,“成败之间”,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在家中住,祸从天上来」,在这个世间上,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降临在你的身上,危险恐惧,无所不在。

  走在路上,不小心的擦撞,可能遭到别人的一刀;无意的看一眼,可能一拳打在你的脸上。白天大路开车,我不撞人,,人来撞我;夜晚小巷行走,我不侵人,人来侵我。明地扒手嚣张,暗处躲 有色狼,这样的生活,怎不令人心惊胆颤?

  一次地震,因为建筑偷工减料,导致大楼崩塌,我住的房子,不知安全与否?一次台风,因为山坡地水土流失,造成房屋倾圮,我每年都要经历几次?邻居祝融肆虐,我家徒遭鱼池之殃;当街枪战发生,有人受流弹无谓波及。天灾、地变以及人祸引起的不安,无日无之。

  国内外爱滋病逐渐增多,肝疾患者已经成为排行榜之首,只要针头感染,捐血救人的一片好意,立刻化为乌有。勤索、绑票频传;学校内公共设施不周,交通车安全堪虑,小孩早上出门,是否平安回家,都令人担心害怕。

  商场上,有人努力赚钱,却遭黑道恐吓;一般人追求合理财富,只因别人嫉妒、伤害而付诸东流。政治上,一篇莫须有的投书,一封匿名信的陷害,可能遭来多年的牢狱之灾。现今两岸局势虽在「原地踏步」,但其中的诡谲令人不安,一句不当的喊话、一个不妥的政策,即有引起战争之虞,大众怎不心怀恐惧?

  此外,财团垄断农地,让农人愁眉不展,联考制度令学生寝食难安。公司营运不佳忧心裁员,经济不景气时唯恐失业。停车场缺乏,天天与拖吊车赛跑,以免违规受罚。饭后睡前打开报纸电视,杀戮血腥消息,令人触目惊心,对于水源破坏、空气污染,也只能无力接受,真是到了「暗路不能走,独居不安全」的地步。

  此,我们期待人人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唯有当局拿出革新时弊的魄力,政治上才能民主、清廉,司法上才能公正、公平。我期待人人喊出正义之声,公权力才能申张,公共的安全也才有保障。我们更期待宗教的信仰受到重视,人心才能净化,道德方得提升,人人得享免于恐惧的自由。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人生十二问


  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够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题,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

    一、我出生在人间,曾否做过有益于人间的事呢?

    二、我对于父母师长的恩德,有尽心尽力地报答吗?

    三、我享受世间各种好因好缘,回馈了多少呢?

    四、对于师长、亲人、朋友、社会,我有亏欠他们吗?

    五、世间给我衣食住行育乐的因缘,我是否也给他们因缘呢?

    六、我明白我自己来是如何来?去是如何去的吗?

    七、我可曾算过自己的内心世界,每天在天堂、地狱间来回多少次?

    八、我能够说出自己每天如何在贪瞋愚痴疑嫉的生活中打转吗?

    九、「吾日三省吾身」,我第一、第二、第三省是什么呢?

    十、我在世间生活,如何才能欢喜自在呢?

    十一、我应该如何消除烦恼,去除无明?找到真心本性呢?

    十二、我如何安排今生今世的好因好缘呢?

  以上人生十二问,包括我与他人的问题,我与社会、国家的问题。

  吾人每天都在想自己的利益,很少关心他人的福利。由于将自己建立在国家社会之上,所以弊病就多了。但看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不肯先检讨自己,就先怨天尤人,甚至怪命运捉弄,不知此乃因自己的思想、行为、居心不正,所以经常生活在忧悲苦恼之中。

  六祖大师云:「命好心不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周利盘陀伽生性愚昧,因忏悔前愆,努力修持,终于成就道果;提婆达多贵为王子,因自私自利,破僧害佛,最后自食恶果。

  观古知今,无论科技多么先进,吾人必须要求自己,健全自己,才得以生存;吾人必须反观自省,培植善缘,才能迈向佳境。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宽恕之美


  历史上,许多宗教的圣者,如佛陀宽恕十恶不赦的提婆达多,耶稣宽恕出卖自己的犹太;不是他们善恶不分,好坏不明,此乃圣者的心肠,让我们看出「宽恕之美」。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发动南京大屠杀,由于日本军阀对无辜的人民没有宽恕之心,故而战争结束半世纪,至今仇恨难消;明末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宽恕之心,反清复明情绪高涨,人民前仆后继,造成满汉之间仇恨多年。

  世仇,祸延多代,皆因彼此没有宽恕的雅量;有了宽恕,才能化解仇恨,正如春阳融化霜雪,爱语消除疑忌,何等美好!

  然而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父母,稍不如意,即宣告与子女脱离关系,其实何不多给子女一些宽恕与包容呢?老师过份体罚学生,甚至命令学生吃粪,如此没有宽恕美德,怎能获得学生的敬重之心呢?

  一个国家社会,由于法官没有宽恕的美德,造成多少冤狱;因为警察没有宽恕的美德,增加多少民怨!此中说明,光靠法律不能解决问题,心中慈悲,才能化解怨恨;光凭言行不能给予德化,有了宽恕,才能感召人心。

  浪子回头金不换,但也要看吾人对浪子的宽恕;阐提重罪要他向道,也得我们肯接受他的忏悔。

  春秋时代,楚庄王不因部将调戏爱妃而予处罪,终获该将以杀敌回报宽恕之恩;齐桓公不念一箭之仇而义恕管仲,终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业。

  小不忍则乱大谋!人与人之间,纵有小小的嫌隙,实不足以将它扩大;如果我们的社会家庭之中,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主管部属之间、父母儿女之间、政府人民之间,大家都能心存宽恕,则一个充满「宽恕之美」的社会,何其美好!

  宽恕别人,只在一念之间,却能化戾气为祥和、化丑恶为善美!

  此美好的社会,实有待全民共同努力,有以致之!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尊重生命


  世间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之尊重。杀人、害人是最恶劣的行为。就如破坏生态,无视于环保的重要,这也是伤害生命的表现。

  你看,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战祸,一念的仇恨可以施予种种的酷刑。甚至于亲人互相嫉妒,朋友彼此残害,不尊重生命已达到极点。为了口腹,生鱼片、焖活鳝、挫鱼、醉蟹、烤鸟、烹虾,语云:「欠债还钱。」但欠命不知要还什么?

  「劝君莫打三春鸟,母在巢中望子归。」「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还有古德苦口婆心地劝谏我们:「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

  其实,大自然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任意丢弃一张白纸,随便倒掉一掬清水,都是没有惜物惜生的慈悲。可以穿三个月的鞋子,穿了三天就丢弃了;可以用两年的沙发,儿童任意跳跃,三个月就破坏了。父母子女都不知惜物,怎么会惜生呢?因为万物都有生命啊!还有幼儿从小就让他任意玩弄蜻蜓、蜘蛛、小鱼、小虾,直至死亡为止,从小就养成不知尊重生命的习惯,将来残杀人命又何能例外呢?

  看今日的社会,不但杀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知道珍惜。「自杀」的愚痴,罪业更是深重,每天看社会传播「自杀」、「他杀」、「教人杀」、「见杀欢喜」,这许多幸灾乐祸的现象,实是整个人类最大的悲哀!世间最贵者,即为尊重生命;最恶者,就是残杀生灵。吾爱吾国,吾爱吾家,吾爱吾命,大众能不慎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公理在那里?


  自然界中,大鱼吃小鱼、猫吃老鼠、蛇吞青蛙、蜘蛛吃飞蛾;你说,公理在那里?

  在这世间,富者欺负贫者、聪明人欺负愚笨者、有力量的人欺负弱者、大人欺负小孩、明眼人欺负盲者、健全者欺负残障者;你说,公理在那里?

  在这世间,我有办法,我会把你的变成是我的;我有力量,我可以让你不能不为我奉献;我有权威,你不敢不听从我的命令;我有金钱叫法律听我的话,定你死活;你说,公理在那里?

  你是小人,因为我需要你,我会保护你;你是君子,因为我不喜欢你,我可以定你种种罪名;你是豪富之家的儿女,生下来就是金枝玉叶;我是贫民窟里的子弟,生下来就是贫穷卑贱;同样的生命,同样的生存权,只因为出生的背景不同,即刻分出贵贱;你说,公理在那里?

  世间上,政治上的人物,主流派的人,你可以为所欲为;非主流派的人,却遭受种种打压,这有什么公理?世间上,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又所谓“一文逼死英雄汉”,这有钱、无钱之间,有何公理?世间上,所谓“人善被人欺”,当白道遇到黑道,白道者硬是受黑道宰割,这有何公理?世间上,当良家妇女遇到黑夜之狼,受到欺负委屈,这有什么公理?

  公理,公理,你说,公理在那里?

  在这世间,有人说:不合理的“非”,不能胜过“理”;再好的道“理”不能胜过“法”;“法”不能胜过“权”;但是“权”不能胜过“天”。“天”是什么?“天”,是最后的因果也!

  因果”是人间最高的真理,不管如何,贫富贵贱都要受到因果的制裁;“生死”是因果,管你什么人,最后都逃不了生离死别;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政客、富豪、有权势者,你们应知道:善恶罪报,最后还是在因果之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4

  要忍一时之气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养,忍的力量最大,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反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忍一气之间,关系重大。

  “不能忍一时之气”,这是当前社会乱象的根源,很多人因为难忍一时之气,结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争,最后竟演变为刀枪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气方刚,往往睚眦必报,结果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整个家庭社会更因此弥漫着暴戾之气,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不能忍一时之气。其实,忍一口气并非就是吃亏,忍一口气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谓“忍”,对一般人来讲,忍寒忍热比较容易,忍饥忍渴也算不难,忍苦忍恼,还能勉力通过,忍一口气,那就大为不易了。例如:吴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掳,冲冠一怒为红颜;周公瑾禁不起三气,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励志奋发,终能拜相称王;苏秦不耻于父母兄嫂不以其为子为叔,悬梁刺骨,终能为六国相印。忍与不忍,其关系成败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现;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只要能够凡事忍耐,不乘一时之气,必能成功。今日社会,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对方、接纳对方,是故要忍一时之气,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更不会因此而铸下憾事。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士,有一天,寒山问拾得:“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几年你且看他!”

  得的忍他,是一种智能,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化解,是一种慈悲;在忍耐的世界里,没有瞋恨,没有嫉妒,只有和平与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业必要的修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5

  非法非非法

  宇宙万有,大如三千世界,小如芥子微尘,佛教皆名之为“法”。其中,有益于人者,称为“正法”;无益于人者,称为“非法”。人生之所以痛苦,社会之所以混乱,正是因为许多人在“非法”中打转,例如:贪财,财富有了,还要贪杯买醉;贪名,名位有了,还想藉势欺人;贪吃,肚子饱了,还求山珍海味;贪爱,爱情有了,还去搞三捻四,沉沦欲海…,以致起惑造业,坐奸犯科,与“非法”为伍,人生怎能不苦呢?更有甚者,认为“非法”非“非法”,社会怎能不乱呢?像桃园一位父子因无力还钱而绑架债主之子,勒索巨款,嫌犯落网后,不但了无悔意,还声称:如此做是为了要教训对方做人不要嚣张自大。平镇乡一位乡民因与妻子口角,愤而杀妻弃尸,被警方逮捕后,居然说是“为了睡得安稳”。苗栗一名国小老师在网络上设立了七个se 情网站,警方侦讯时,他竟狡辩是为了学习计算机。凡此“理歪气壮”的现象,不一而足,令人兴叹。

  正当吾人庆幸:民主社会尚可藉选举来拔擢贤才,整顿歪风时,某民选市长竟公然说道:“飚车不是犯罪。”一时之间,舆论哗然。该市长又再解释:当时是以法律见解来探讨飚车问题。有人讥称:这是欲盖弥彰之说!古人云:“王子非法,与民同罪。”如今这位律师出身的市长却坚称“非法”非“非法”,不知该当如何?

  所谓“人云亦云”、“积非成是”,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知非法,而更在颠倒是非,视“非法”为非“非法”。过去的非法者尚有羞耻之心,

  不敢明目张胆,如今不仅非法者堂而皇之,不以为意,甚至上下同心,沆瀣一气,称“非法”为非“非法”,怎不令人忧心!《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来还是对上善根器的教示;末法众生,刚强难化,如果佛陀生逢此世,必定会加上一句:“‘非法’应舍,何况非‘非法’。”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5

  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一语出自清朝康熙皇帝,自一九九七年底被李总统爰为对大陆之政策以来,台商的经营受到阻碍,大陆人士来台也受到限制;婚后男女分居两岸,无法团聚;甚至两岸的文化、学术、宗教、体育往来,都在“戒急用忍”的政策下停滞不前,让许多有心人感到忧虑,连王永庆、高清愿、张荣发等工商大老都对“戒急用忍”迭有微词,表达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世事无常,瞬息万变,大自然春花秋月,万有无常生灭。以两岸政策而言,从李总统的大中华到连战的邦联制,这不是领导人的政策已有松动变化了吗?多年来,两岸有时候“一国两制”,有时候“两国论”,有时候“海峡两岸不可分割”,有时候“特殊国与国的关系”,甚至还有人提倡效法美国的“联邦制”。有关国体大事,应该变而不变,不变而变,总要视其对于全民利益而论定。

  总之,戒急用忍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如兵法上,有限时攻城,克期取胜的策略;也有围攻待时,不急求胜的方针;商场上,今天买进,明天卖出,时涨时跌,种种变化,如股票进出无有定时,既然世间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就不能默守成规,就应该因时制宜。“戒急用忍”既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非国家根本DA法,今时移势易,为何不能稍加修正呢?

  经云:“法无定法”人民需要善法、善制,希望海峡两岸都不要强势立法,强行订制,一切均应以全体人民之利益为前题,则两岸海岸的民众幸甚!幸甚!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5

  身心安住

  在西方社会,非常重视人们居家的空间,大众享有宽阔住所的权利。反观我们社会,一家老小挤在数坪的公寓,生活像鸡笼、鱼缸般的狭小空间,面对水泥墙壁、钢铁门窗,嗅不到清新空气,照不到温暖阳光。你说,居住在四周僵硬的现代人,如何享受身心自在,通体舒泰的安住之乐呢?

  经云:“不住色声香味触法。”那么,我们的身心应以何安住呢?如果住在身体里,身体终会衰老,无法永久;如果住在房屋里,房屋终会毁坏,不能恒常;如果住在金钱里,金钱总在流动,不会永远;如果住在爱情里,爱情难免变化,不易久长。

  禅宗二祖慧可,不惜断臂求法,只为想了知“身心安住”之道;六祖惠能,由于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开茅塞,看见自家面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问杜鲁门总统,如何在任务繁重和心理压力之下,仍能保持镇定的心情?他说:“我心里有个安全的避风港。”可见,“身心安住”是圆满生命、拥有快乐人生的关键。

  吾人所以不能安顿身心的原因,是错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中忧虑苦恼,住在患得患失中比较计较,住在顉求撷取中欲壑难填,住在恐惧真倒中寝食难安。以上等等,致使每日的生活凄凄惶惶,惴惴不安。

  吾人的身心应该安住在社会里,奉献群众,帮助士农工商得以维持运转;吾人的身心应该安住,在自然法则里,尊重生命,顺天而行;吾人的身心应该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满足中,才能享受祥和宁静--你曾有此“身心安住”的妙用吗?

  经典说我们的心“念念如瀑流”,一般人将身心放住在五欲声色里,而圣者贤人安住在清净法乐里,而菩萨则以示教利喜为事业,以清净无染为安住。

  望政府对民间居住环境的规划,不只是人身的安住,也应有心灵的居所,从提升教育文化、敦亲睦邻、改良社会风气、提倡家庭伦理、尊重正信宗教方面努力,让人民物质与精神的身心,都有一个圆满的安住。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5

  自我建设

  一个国家,有了国防建设,国家才能富强安定;有了文教建设,社会才能和谐有礼;有了经济建设,地方才能繁荣发展;人,也要“自我建设”,人生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生命的意义才能更加开展。

  所谓“自我建设”,就是要自我厚植力量、自我开发潜能、自我学习成长、自我建立信心、自我更新观念、自我革除陋习、自我培植因缘、自我开创机会、自我成功立业等。

  社会上,一般人好象失去了自我,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希望别人的帮助。一切仰赖别人,一旦失去资助,顿时就会丧失前进的力量,所以人要靠“自我建设”,要做自已的工程师,自我规划人生,活出真正的自己。

  然而有些人就是不懂“自我建设”,反而“自我破坏”、“自我毁灭”,例如糟蹋健康、浪费时间、不结人缘、放弃机会、懒惰懈怠、消极颓唐、逃避现实等。尤有甚者,多年前美国有一位溜冰选手,为了赢得金牌,雇用杀手伤害竞赛者,结果金牌没有到手,反而官司缠身。这种以打击别人来成就自己,不但自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从“心理建设”做起。

  兵法上有谓“心防重于国防”,心理上的自我建设,就是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人格;尤其要建立信心,要自我肯定:肯定自己的学问、能力、发心、慈悲等。此外自我尊重、自我自强、自我开始,都是自我建设的重要课题。

  此,吾人要经常自问:我的道德健全了没有?我的语言美化了没有?我的功劳完成了没有?所谓人生三不朽事业,正是“自我建设”的最终目的。故而吾人应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而非“破坏他人,成就自己”。例如台湾每次选举,但见候选人们大打口水战,不管任何场合,只要一有机会,无不大肆批评、攻击对手,却迟迟未见有建设性的政见提出,如此候选人,不禁令人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心。希望以后不要再有选举,候选人不要再让选民烦忧,应该让选民快乐的投你一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5

  镶金的餐桌

  在佛教的一间道场里,餐厅内摆了几张十人份的圆餐桌,是用现代的三角板建材所制成,经过油漆,并以金色的铝条镶边。有某一信徒见后,批评说:寺庙应该简单朴素,怎么可以用豪华的桌子请客?听者都以这位信徒的批评有理,实际上这位信徒的见解愚痴,鄙陋之极!

  佛教虽然不太重视资用生活,但是世间还是要藉物质来表达庄严。一个寺庙里,大雄宝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么会有人来参拜?佛像如果没有装金,怎么会有人尊敬?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富丽堂皇,所以才能接引众生,欣然往生其国。假如现在用简陋的设备来请客吃饭,请问你肯光临吗?

  淡泊物质,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标准来要求别人,否则寺庙道场苦心设备,准备佳肴,请了我们吃饭,茶足饭饱之后,我们还要来批评他的种种不是,牛粪心和佛心又怎么能比较呢?

  世间人的见解往往只知一半,不知另外一半的内容,所以所见偏狭肤浅,知见差矣!

  另有一例:寺庙请客,信徒饱餐之后,剩下的茶水饭菜,服务的侍者将之清理倒掉,信者见了就批评说:这个寺庙不知惜福,虽是剩菜残汤,也可以留待下餐佐用。此说虽然明知不合事理,听者却仍认为非常中肯。但如果反问一句:你是第二批贵客,知客师对你说,刚有前面的一批客人吃剩的一些饭菜,现在请你节约惜福,将就食用,不知你的心里以为如何?万一有人再吃出病来,舆论借机宣染,扩大罪名,批评寺庙不重卫生,致使病媒传染,请问你的批评合理吗?公道吗?

  以,我们在要求别人之前,先要要求自己,己如不能,不可施于他人。是故吾人应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否则口业之过,纵然先前曾经做了些许功德,功过亦难相抵,可不慎乎?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假的可怕

  现在社会上流行讲假话,争取选票;作伪证,陷人于苦难;假公济私,图利自己;仿冒商品,赚取非法财富;…,“假”成一片。“假”人自以为一手遮天,到处说假话,做假人,行假事,其实做得再逼真的“假”,也只能瞒过一时,不能永久,西洋镜总有被拆穿的时候。

  有人反讥:“世间原本是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一切都是‘假’的,何必如此认真?”话虽不错,但梦中作梦,假世行假,吾人之真心何在呢?吾人之意义何在呢?

  假话叫作妄语,假人叫作妄人,这个世间上满街假人,到处假话。古人女扮男装,今人男装女优,真假难辨,苦了一些纯真的小民,还陶醉在真假喜乐之中。

  其实,真假存乎一心,古今中外皆然。有一位富商要马克吐温猜他的眼睛那一个是真,那一个是假,马克吐温即刻说出左眼是假的,富商惊讶万,马克吐温说:“因为你的右眼看不出慈悲善意,左眼还可以看出一点真。”寥寥数语将世间的真假讽刺到极点,固然令人拍案叫绝;马克吐温的真话更是让吾人回味无穷。

  今天社会上“假风”殷盛,最严重者莫于欺上瞒下,招摇撞骗,伪造文书,颠倒是非,多少人被假情假意所骗,多少人被假言假话所欺,吾人处于一片虚假之中,岂不可畏!

  今之计,希望教育当局、传播各界,都能倡导人人说真话,做真事,存真心,如此则社会庶几有救了。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无忧无喜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忧。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坏,例如:年轻的儿女在外偷盗、抢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祸就将临头;现代人所谓“忧患意识”,一时的艰苦,却能带来永远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谓欢喜,要能与人共享共有,所谓欢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够享有无私无我的欢喜,这才是有价值的欢喜。  

  所谓忧悲,是关怀别人,是关怀道业;所谓忧悲,是不忍社会纷乱,是不忍众生受苦,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行为,有什么不好?

  欢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有了财势名位,可是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有人以“安贫乐道”为欢喜,有人以“无事自在”为欢,有人以“平安是福”为欢喜,有人以“知足常乐”为欢喜。

  忧悲烦恼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兴,众生未度,怎能不叫人忧烦?国事纷扰,人心不净,才是真正的忧烦!忧烦自己德性不够精进,忧烦自己能力不见增长;忧烦自己待人情意不够真实,忧烦自己对人服务不够贴切。因此,忧烦其实也是仁者之心;能够“忧道不忧贫”,就是仁人之心的体现!

  《岳阳楼记》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欢喜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应只为自己一人一事而欢喜,而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即使是一个小老百,也应该以一家人的温饱、平安、和谐而欢喜;应以一社区的邻居之团结、互助、友爱而欢喜;应以跟随的老板、主管、长官之顺利、得到利益而欢喜。总之,要以他人的欢喜为欢喜,则庶尽道矣!

  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没有欢喜只有忧悲,这是不懂生活;有欢喜也有忧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够“无忧无喜”,则是更高的修养,也是最有智能的处世之道。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从拥有到用有

  人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心不足,填饱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追求“拥有”中,苦苦恼恼地度过。

  拥有多少,有何标准?有钱人尽管名下拥有多少高楼、土地、黄金、股票,但日夜畏惧,睡不安稳,比起一个读书人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心怀众生,你说谁拥有的多呢?

  语云:“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石崇生前万般积聚,富可*国,但是到了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比起身居陋巷的颜回求法行道,不改其乐,你说什么是真正的拥有呢?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河水要流动,才能涓涓不绝;空气要流动,才能生意盎然。吾人之财物既然取之于大众,必也用之于大众,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像冯欢散财于民,让孟尝君拥有人心,只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层应如爱迪生将发明创造所得的专利用于为众生谋福;松下幸之助将企业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上,让社会蒙利。这是“用有”,不是“拥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执着财物是“我”的,用的对象就不广泛,用的心态就不正确,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实,吾人的一生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吾人的财物也应空空而得,空空而舍;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拥有空,用于实,岂不善哉!

  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谓“拥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用有”的胸怀,来应真理;以“用有”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来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来消除占有的偏执,所谓“拥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加智,岂不善矣。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从自我出发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困而停止向前。同伴催促他:“我们可以帮你做一切事,但只有吃饭、睡觉无法帮忙。”年轻学生说:“吃饭、睡觉我会,不用你们协助。”同伴说:“走路也是一样,我们无法帮助!”

  信徒问禅师如何开悟?禅师起身离去,走数步回头道:“我要去小便,你能代替我去吗?”

  以上二则故事,虽甚简单,却饶富哲理,因为一切只有靠自己,“从自我出发”,才有办法!

  失去丈夫的寡妇必须擦干眼泪,才有力量扶养子女;没有双亲的孩子唯有奋斗自强,才有勇气面对现实。近人杏林子小姐著书不断;日本乙武洋匡青年不为“四肢短少”而烦恼。他们热心投入社会公益,乐观拥抱世间大众,为“靠自己”立下最佳典范。

  小鸟学飞后,母鸟就不再让它返巢;西方社会,子女一到法定年龄,便要他自力更生,学习独立。老师善诱引导,学生也要靠自己勤奋,才能寻得学问之门的锁钥。出外虽有朋友,不靠自己广结善缘,别人如何给你帮助?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如果不“从自己出发”,一昧冀求外力协助,纵有强亲贵戚,也只能提供一时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肯振作,即使有贵人如诸葛亮辅佐,也只能作一名扶不起来的阿斗。许多人总是祈求神明赐予所有,然而自己不播种,那里会有收获?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他人是缘,自己为因,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念观音,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己;禅宗“啐啄教育”,也要行者师弟同时用功,才能豁然开悟。黄檗禅师也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唯有从自我出发,踏实耕耘,成功的果实才会真正甜美。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活出希望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国际佛光会的工作信条“给人希望”,这是无上的美德;反之,说话断人希望,就是最残忍的行为。

  人是活在希望里:父母养儿防老,将来就有希望;提供子女教育机会,希望他们长大能成材。生活中,敦亲睦邻,希望大家生活过得更安乐;栽花种树、积谷防饥,等待中也有无限的希望。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无非希望种族的寿命能延长,代代相续;甚至现在的器官移植,也是一种延续生命的希望。

  一个国家社会,人民热心缴税,希望国家的建设会更好;修桥铺路,,希望交通的建设更方便;救济贫困,希望社会的福利无缺陷;选贤举能,希望政治的发展更民主;惩治官吏,希望政府的形象更清廉。

  此外,希望风调雨顺、希望国泰民安、希望两岸协商、希望世界和平早日到等,这都是现代人对未来的最大希望。

  谈到“希望”,念佛的人希望往生净土,jdj希望生到天堂;今生行善布施,希望来生会更好;今年努力播种,希望明年五谷更豊收。乃至我人希望自己道德增进、希望慈悲利众、希望明理知义、希望识得大体。有了希望,就有未来;有了希望,就不会因为黑暗而心生恐怖,因为黎明在黑暗之后随着“希望”就要到来;霜雪寒冬不要害怕,因为严寒过去,春天随着“希望”就会降临人间,钱财短缺不必忧虑,因为即使一钱的资本,也会有飞黄腾达的“希望”。

  有希望的人生,活着才有义意。人之所以自暴自弃,往往是因为失去了希望;其实,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肯改善因缘、发心利人,就能重燃希望。丑女投河,由于老师的一句话:“第一个自私的生命已死,第二个利人的生命可以再生”,因而开创自己的第二个生命;癌症患者,因为一心投入公益活动,因此生命重燃光辉。一个人只要能建立信心,发愿为人服务,当自己把生命的光热散发出来,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必也点亮自己的心灯。

  中国人每逢过寿、新居乔迁、婚庆过年,都会互道:恭禧恭禧;甚至给予祝福未来的希望。其实,人生有此处、彼处,岁月有今年、明年;人如果能时时怀抱希望,则生机无限,必然天天都是“活在希望”里。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6

  一念之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然而,我人的心念,疾如闪电,快比光阴!

  我们的心,剎那生灭,前念才过,后念又起,念念相继,犹如潮汐,潮来潮往,永不停歇。

  我们的心,不受时空限制,一念之间,瞬息去来三世间。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天上人间,只在“一念之间”。

  我们的心,大如虚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中无事一床宽,心中有事世界小;是大是小,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的心,一念三千,一念具足三千法界;一念之间,天堂地狱,六道轮回,是佛是魔,全在“一念之间”。

  心,是我人的主宰;心,就是观念,观念一改,命运随之改变。一念之间,哭婆可以变笑婆;一念之间,愚迷可以转灵巧。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小人之心立现。一念私心为己,成就有限;一念发心为人功德无量。

  历史上,多少人在“一念之间”改写了国家社会的命运。

  你看!鸿门宴中,若不是项羽一念不决,何来汉家天下?你看!街亭之役,若非诸葛亮一念之差,何须挥泪斩马谡?

  世间上,多少人在“一念之间”仓卒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你看!多少为情所困而自杀的男女们,只因“一念之间”想不开,结果徒留悲痛亲人间。你看!多少为财所动而萌生杀机的歹徒们,只为“一念之间”财迷心窍,结果自毁前途,害人身命,永留骂名在人间。

  心,是升沉的枢纽;我们的心,一心开二门;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不受热恼;一念生迷,也会钻牛角尖,掀风起浪,不得安宁。

  心,是永恒的象微;一念开觉,当下转凡成圣,烦恼也可以化菩提。一念迷悟,影响我人的一生,甚至临终一念,来世去向,立时决定。

  念之间,关系重大,吾人岂能不戒惧谨慎于“一念之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要走正路

  有人说:“人生如过客。”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一是“真如门”,二是“生灭门”,正代表着人生的两条路:一乃“正路”,二为“歪道”,你要走那一条路呢?但凭自己的智能抉择!

  世间的道路,有平直宽广的大路,有崎岖狭小的巷道。当你走上大道,一路顺畅,勇往向前,通行无碍;当你走上狭路,到处阻碍,崎岖难行,举步唯艰。

  有人说,双脚就是我们自己的路;也有人说:“路在嘴边”,一张口也是我们自己的路;乃至一双手也能开创我们的前途道路;一颗心更是带领我们建设美满人生的最佳路径。

  人生的路,有有形的,有无形的。士农工商,各种职业都是我们的道路;各种信仰、技能、知识、兴趣,也是我们的道路;天堂地狱、饿鬼畜牲,更是我们未来的道路。有的人,不断的辛勤奋发,为了走他人生平坦的道路;有的人投机取巧,于是走上人生的不归路;更有人,心术不正,无品无德,终于走上暗无天日的漫漫长路。

  路啊!我们的路在那里呢?人生的路,虽然只是永恒生命中的短暂一程,但是,人人都应该“要走正路”。

  所谓“正路”,做儿女的,要孝顺父母,把儿女做好,孝顺就是我们的道路;做夫妻的,要相互敬爱,把夫妻做好,做学生的,要用功求学,把学生做好;做朋友的,要彼此提携,把朋友做好……;因为这都是人生的正路。

  经商的人,要将本求利;做官的人,要勤政爱民;当军人的,要保家卫国;信仰宗教的,要正知正见;这些也都是正路,千万不能走上邪路。

  曾子说:“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事正派,给人欢喜,给人利益,才能成功。然而时下有一些建筑商人,罔顾道德,偷工减料,建筑危楼,丧人身家;部份律师开业,但为赚钱,供人谘商,故弄兴讼,毫无道德,甚至唯恐天下不乱;某些银行家,大斗小秤,大事剥削,所谓“取财无道”,可惜这些人投机取巧,不走正路,偏取邪径,最后终将自食苦果。

  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路必定是天堂之路,邪道必定是地狱之路。聪明的人儿,你究竟要走那条路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有佛法就有办法

  正当大众为现今许多暴力事件、人情、道德低落、价值观改变等种种问题产生而失望、怀疑时,近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有佛法,就有办法”,彷佛是在秽浊的恶风中,注入一股清流,让人重拾信心和希望。

  仅举数例先申其义,以飨大众。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名誉、事业、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人生。其实,不妄语、说好话,就能有好名声;能喜舍、能布施,就能拥有财富。像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兹先生,很多人都知道他建立了计算机王国,富可盖世,却很少人知道,他的热心布施是全美排行第一,他的对人尊重,赢得全体员工的好评和信任。

  在家庭内,两性关系逐渐转变,有人害怕婚外情,有人害怕感情不和睦。事实上,只要夫妇双方持守五戒中的不邪淫,以爱语、同事的心情相互扶持,不忘初心,家庭和谐更有保障。

  社会、国家想安定、富足,固然需要上位者的智能领导,更需要有“为民设想”的体恤。印度史上著名的阿育王,所向无敌,战事皆捷,四方小国无不臣服,却得不到民心;等到信仰佛教以后,幡然醒悟,以慈悲仁义治国化民,自此德风远播,留下一代转轮圣王的美名,法的胜利,无与匹敌。

  而当我们羡慕西方欧洲国家社会井然有序之时,却很少人想到,他们对法律的尊重和实践。像在奥地利,报纸挂在电线杆上,需要者将零钱投入筒内既可取之,没有人会不投钱而拿走报纸,更不会有人自取筒内的钱。人人持戒,就是最好的法律。

  诚然,这世间仍旧存在邪恶与黑暗,我们发愿净化现今社会风气,相信佛法必能带来正确的理念,引导人人开发本具良善、光明的一面。

  有佛法,就有办法。”诚信然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慈悲的真义

  “佛教以慈悲为怀”,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巅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

  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言行举止都如阳光、净水、花朵,可以带给人间光明、清净、欢喜。

  慈悲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要有智能,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是无我无私。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社会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涵意,遂让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导致社会失序;甚至运用不当,致使慈悲沦为罪恶的温床。例如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心态等。因此,真正的慈悲必须以智能为前导,否则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

  慈悲并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华严经》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就是慈悲。

  天下之事不能尽如人意,以慈悲行事难免也有吃亏的时候;然而,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怼于无形;唯有慈悲,才能广结善缘,成就事业。慈悲,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自我改革

  桌子坏了,要修理一下,衣服破了,要补缀一番,房子漏了,要重新装修,马路坏了,要填补整修;人,要不断修正、改革自己的陋习,才会慢慢健全。

  孔子说:“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人即使活到老,也学不了,因此一个人如果自满,不肯改革,不肯学习,自然不会进步。

  人生的毛病之多,例如言语上的恶口、绮语、两舌、妄言,乃至心理上的自私、执着、贪吝、瞋恚、嫉妒等,都像癌症一样,如果没有找到高明的医师疗治,则如覆舰难驶、恶疾难愈,人生不复救药矣!唯有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一个肯得自我疗治、自我改革的人,才有希望。

  日本的宫本武藏,几乎集丑陋、残忍等恶习于一身,但在泽安禅师的协助下,一改而成为日本有名的剑圣。

  宋江在梁山泊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后来被朝廷招安,一变而为捍卫国家的武士,反能保境安民。

  人称“指蔓外道”的鸯掘魔罗,误信外道,杀人如麻,后来得遇佛陀,一改恶习而为身心清静的证果罗汉。

  印度佛教四大论师之一的龙树,学佛前,恶习满身,经常隐身王宫,调戏宫女,后来得闻大乘佛法,从此潜心经藏,成为八宗共祖,因此后世尊为菩萨。

  日本的“鬼平兵卫”,原本脾气暴躁,人人厌恶,后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改而为慈悲的“佛平兵卫”。

  佛殿里的大磬,有一天向佛像抗议:为何信徒总是敲打我却向你拜礼?佛像说:因为我禁得起一刀一锤的雕琢,故能成为佛像供人膜拜,你因为受不了一棒就哇哇大叫,故而只能是大磬!

  一个人,是要成为人人尊敬的佛像呢?还不堪一击的大磬呢?就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愿意“自我改革”否!

  经云: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本自清净。因此,一个人即使有过,只要能“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并能时时自我反省、自我改革,能把贪心改成喜舍,把瞋恨改成慈悲,把愚痴改成智能,把嫉妒改成尊重。

  平时对于自己的言行,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够革除陋习、调伏六根,当眼耳鼻舌身心都能听任自己主宰时,则人生庶几无过矣。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人际的和谐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哲学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生活里所以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你我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因为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立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爷爷打孙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儿子,我也要打你儿子”的愚痴行为。

  其实,人我之间的关系,都是靠缘份来维系,善缘得善谊,恶缘造恶业。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能了悟这层因果关系,不仅不能相互成就,反而常常因为不服气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因此千方百计的和对方计较、争夺,总希望自己能胜过别人、赢过别人,因而造成彼此的不和谐,甚至互相伤害、痛苦。

  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蜜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因此,“有我”,是痛苦的根源;“无我”,才是解决你我问题的妙方。

  人,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因此,想要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唯有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能够将心比心,彼此互换立场,才是解决痛苦的究竟之道。

  世间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伟大,因为有胜负之心,争执也就层出不穷;如果我能怀着尊重你的伟大,我有拥护你、成就你的心态,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一般人总希望自己拥有的比别人多,而不顾别人的空乏,但是如果大家都没有,只有你个人独占,别人会让你顺心如意的安享吗?

  一般人总是好逸恶劳,只求一己逸乐,不顾他人苦楚,这是世间争执的泉源,如果能把快乐带给别人,当别人快乐的时候,自己也会感染快乐。

  争功诿过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纷争的原因,如果人人都能承认自己错、自己坏,凡事不推诿、不卸责,人我关系自然能和谐无争。

  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解决人我纷争之道,要能做到“你大我小、你对我错”,若能确实奉行,自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7

  如何改变命运?

  生活里,每个人所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自己”;而自己的问题之中,又以“命运”最为重大。

  人的一生之际遇,往往因为各种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为了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块钱,乃至一个念头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影响了国家社会的发展,改写了世界人类的历史。

  英国的爱德华伯爵,为了与自己心爱的女子辛璞荪夫人长相厮守,宁愿放弃王位,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一位女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写了国家的历史。

  美国前总统尼克森,为了水门事件,丢失了全世界马首是瞻的美国总统职位,并且吃上官司。一件事,有时候会使我们受到无比的推崇,有时也会遭到难堪的羞辱。

  唐代的丹霞禅师,本来要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位出家人告诉他:“考官不如选佛”,一句话敲醒了他的富贵梦,却拓展了另外一片更宽广的人生。

  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先生,年轻时离家创业,父亲给了他一块钱,他以这一块钱作为资本,发愤图强,终于开创了福特公司,闻名于国际,写下了自己的历史,也造福了全体人类。

  唐朝的玄奘大师,年轻时阅读经典,感于当时的传译经典不够周全,因而萌发西天取经的念头。由于这求经的一念,一去天竺十八载,带回了数千卷的经典,成为一代的三藏大师。他的一念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而中国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也因此揭开了新页。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于别人的人生境遇,有时候看到别人飞黄腾达,想想自己的不如意,不免慨叹“时也、运也、命也”,甚至埋怨老天爷捉弄命运;有的人则是听天由命,认为穷通祸福,皆由命定。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别人所能控制的,命运乃自业所造,举凡习惯、信仰、感情、权势、欲望等,都可以左右我们的命运。因此,一事一物、一人一财,只要我们培养正确的观念、树立坚定的信仰、广结良善的人缘、严持清净的戒律,能够如此,不但不为命运所控制,并且能够自由自在的改善命运。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8

  真理的价值

  真理是宇宙人生最高的指导原则,世间万象,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心有心理、情有情理;任何事物,皆有其“理”,但是总要合乎真理,不能违背真理。

  什么是真理?合乎因果就是真理!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就是真理。

  世间上各种宗教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教义是真理,此也真理,彼也真理,到底谁才合乎真理?真理要禁得起时空和众意的考验!

  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普遍性、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例如,人有生必有死,男人如是,女人如是,古今中外,人人莫不如是。所以,生死无常就是真理。

  合乎因果,就是真理!因果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世间法没有所谓的“公平”,只有在佛法真理面前才有公平可言。

  日本的楠正诚将军在临刑时留下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说明一个真理:错误的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天理。天理就是因果,因果才是最高的法律。

  真理不是信仰宗教才有,真理充塞宇宙,遍满人间,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大自然的夏涧秋谷、春花冬雪之中,无非都是真理的示现,只要有心,从飞湍鸣涧中,都可以听到真理的声音。

  探索真理是人类最高贵的希望,传播真理是人类最高贵的使命。真理就是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自在;合乎真理,才能任运悠游。逆天行事,不合真理,必致失败。

  理本身就是无尽的宝藏,一句真理无价宝,比金比银万倍好!然而世间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真理呢?但看不少政治人物,平时不肯为民服务,大选时刻却冀望有选票,正是春天不下种,却盼秋来有收成;平时不结缘,却求有难贵人来。甚至有的人坏事做绝,一旦业报现前,却又怨天尤人。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天就是因果,一切是非自有公道,凡事能从正义方面进行,那才是到达真理之路。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8

  道理就是路

  俗语说:“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大。”道理是人与人、人与事、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一个维系关系的平衡点。

  世间上,有的人很讲道理,有的人不讲道理;有理可以走遍天下,无理则是寸步难行。因此,做人心中要有道,有道才能拥有一切;处世心中要有理,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人,有时候有道理,但由于自私、无明,往往变成没有道理;有的人没有道理,因为谦虚、认错,反而变成有道理。

  世间上有钱财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也很多,但是明白道理的人并不多。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金钱有用完的时候,道理则让人一生受用不尽。自古圣贤教诫我们的,就是要我们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的人,大多由于自私,经由自私发展出来的贪瞋、嫉妒,自然就没有道理。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大家所共有的,为大家所公有、公治、公享,不是某一家、某一姓所私有,这是国父革命的最高理想。此次**在总统大选中,把领导了八十多年的执政权拱手让人,究其原因,实在都是因为不能做到“天下为公”所致。

  **执政多年,一党坐大,不但党主席权威至高无上,不懂得“勿废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愆”的道理,一群卑躬屈膝、奴隶成性的下属,更是造神式的奉党主席“一人为师”。于是上下交相舞弊,甚至由于自私,个人比党大,党主席比党重要,党的利益又超乎政府之上,少数几个人的政府又超乎整个国家之上,只要合乎党的利益,竟不管国家的前途安危。因为党赫赫威武不可一世,以党领政,党比政大,尤其从政的少数几个人竟能完全主宰国家,不但公器私用,甚至为遂一己之私,罔顾民意,强行修宪;如此政党,焉有不被人民唾弃之理?

  其实,“国者,民之积”,即使国家为大也还不够,因为国家者,乃人民也,所以天下为公的国家,天下为公的全民,才是正当的道理。只是,这个道理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呢?

  团结的重要

  中国人一向被讥为一盘散沙,甚至有人说,三个日本人可以创办一个大公司,三个德国人可以主持一个市政府,三个中国人却会把一个家庭搞得一蹋胡涂。因为中国人一向长于“发展自我”,所以有人又喊出“团队精神”、“集体创作”,强调“团结”的重要。

  团结,就是众缘和合!一栋房子的建造,光有钢筋水泥是不够的,必须有木材、砖瓦等原料,以及人力、空间等各种条件具足,才能平地起高楼。

  一棵大树的长成,光有种子的“因”未必能萌芽,当中还必须有阳光、空气、水份、土壤等众“缘”成就,才能绿树成荫。

  台湾的电子工业发达,大家归功于施振荣、张忠谋等人,但是如果没有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何能有台湾的电子工业?台塑的王永庆、长荣的张荣发等企业家,造就了台湾的经济繁荣,但是如果没有许多下游的工业,何能有台塑、长荣的成功?举凡任何事业的成就,无不是集合多数人的努力与智能始得有以致之,此即所谓的“分工合作”,当中所体现的,也正是团结的精神。

  所谓团结,尤其要有牺牲奉献、成就他人的精神。长久以来,中国人在海外经常互相排挤、互相出卖、互相批评,因此让外籍人士耻笑我们“狗咬狗”,甚至以“公鸡”来形容中国人不服领导的性格,最后只有同归于尽;反观日本人,他们有“鸭子”的团队精神,因此走遍世界各国,到处开发社区,成立会社。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国家虽小,因为倡导团队精神,故能跻身先进国家之列;反观中国虽大,因为大家争相标榜个人,讲究一己之能,因此发挥的力量就有所限制。甚至翻开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之所以亡国,都是因为君臣不和,众叛亲离,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乃至一个公司之所以倒闭,主要也是因为干部不合作,主管领导无方,最后只有关门歇业。正如一个人,眼耳鼻舌身不听心的指挥,自然形神不全。

  此,团结才有力量,只要团结,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甚至“兄弟同心,利能断金”;证诸世事,实不虚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8

  吃亏的奥妙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无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得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最讨巧的方式,也是做人处世能够成功的不二法门。

  过去社会上经常传出金光党骗财的案例,其实受骗的人正是为了占人便宜,因为一时利欲熏心,希望贪图意外之财,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反观一些看起来“吃亏”的人,结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但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然而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

  闽南语有一句俗谚说:“佛祖疼憨人”,中国也有一则故事,述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以乞丐为生的人氏,终其一生皆以乞讨为业。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

  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能的结晶。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8

  随缘的性格
  


  处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坚守善恶是非观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能圆融的与人和谐相处,《大乘起信论》中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性格。

  所谓“随缘”,就是要随顺因缘。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存在,每个人都离不开因缘和合而存活;同样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也会成为影响别人的相互因缘,因此,人与人相处,应该要随顺好因好缘,要有“结缘总比结怨好”的观念,能够随缘,才能成事。

  “随缘”是随顺当前的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做人不但要有“随缘”的性格,更要秉持“不变”的操守,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自利利他的良方。

  唐朝文成公主为了和合唐朝与西藏两国的关系,“随缘”做了和平使者,远嫁西藏,她把佛教带到西藏,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至今仍为世人所传扬称颂。

  相反的,北宋名相王安石任内积极推行新法,以谋富国强兵,却因宋神宗的不信任,以及遭到保守派的阻挠,以致功败垂成,最后不但导致北宋为外夷所灭,连皇帝都成了俘虏,实在可悲可叹。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不是随世浮沉;“不变”也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泥古不化。社会上有些人因为一味随缘,却失去原则,结果随波逐流,沉沦苦海,无法自拔;有些人则过份坚持原则,不能融通,反成执着,不但丧失人缘,也使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此,能够在随缘的生活与不变的原则相行无碍之下,才能享有收放自如的人生。尤其,身居高位的从政人员,他的所思所想,他所做的每一个抉策政令,都足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福祉,所以应广开言听,谘诹讷谏;要审慎的盰衡时势,顺应潮流,不可美其名为“择善固执”,实乃“固步自封”、“刚愎自用”,结果不但自误误人,甚至遗恨千古,能不慎乎!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神通的真相

  人生苦空无常,一般人在遭逢苦难,或面对无力解决的问题时,除了祈求佛菩萨、神明的加被之外,最大希望莫过于自己拥有神通力。

  神通是透过修持禅定之后所得到的一种不可思议力量,这种力量超乎寻常,而且无碍自在,因此凡人莫不希望具在「神而通之」、「神而奇之」的超人力量,以达成现实生活所无法实现的愿望。

  然而,有了神通真的就能顺心如意,所求如愿了吗?事实不然,因为神通敌不过业力,业力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神通不能违背因果,因此即使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他也无法拯救母亲脱离地狱之苦。

  神通不但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有了神通反而带来痛苦,例如有了他心通,知道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竟然心怀鬼胎,你的心里会舒服吗?有了天耳通;听到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在背地里说你坏话,你的气能忍得下吗?甚至有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只剩下一年的寿命,你的日子会过得自在吗?

  再说,神通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只有佛菩萨、鬼神、仙人才有;神通更不一定指神奇变化的法术。神通充塞于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之中,例如,乌云密布,天上就会下雨、气流变动,就会产生暴风;乃至四时运转、日夜递嬗等,这种种自然的变化,都可视为是一种神通。

  神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俯拾即是,例如喝茶解渴、吃饭当饱、善泳者浮于水面、善骑单车者行走自如等;乃至电话、飞机、网络的发明,不就是天耳通、神足通、天眼通吗?甚至器官移植、复制动物等,这一切不都是足以使前人瞠目咋舌、闻所未闻的神通吗?

  因此,神通是人类经验的累积,是智能的呈现,是能力的超绝运用。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有,就是有限、有量、有尽;唯有空无的真理,才有无限的妙用。所以,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更及不上空无,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幸福,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够求证空无的真理,更是究竟解脱之道。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认错,此乃智者之举;不肯认错,终将失去进德的机会,殊为可惜。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错,有时候错误只是自己的一时疏忽所造成,并不构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认错,可能犯了“戒禁取见”,后果不可收拾。所以一个人的际遇安危、成败得失,往往和自己能否“认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赵国名相蔺相如能够“相忍为国”,固然赢得后人尊敬;但廉颇勇于认错,登门“负荆请罪”,同样流芳千古。

  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能够勇于认错,才有机会重新做人。西晋时代的周处,少时横行乡里,成为父老口中的“三害”之一。后来发愤认错改过,不但为地方除害,而且从军报国,完全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成为悔过向善的典范。可见一个人唯有“勇于认错”,才能获得大家的谅解,才有重新出发的机会。

  佛教非常注重“认错”的美德,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不怕犯错,就怕没有认错的勇气。勇于认错的人,大多容易进步;近年监狱刑事犯,改过迁善,重修学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凡是觉得没有力量认错的人,死不认错,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更加十足堕落,殊为可叹!

  “认错”没有大小之分,认错要能坦诚,是否真心能改,就在于我们是否具有“勇气”。历代“下诏罪己”的帝王,反而更增贤名;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纽约市长任内,曾经当众坦承自己因一时不察通过议案,结果赢得更多人的尊敬;三世纪前统一全印度的阿育王向小沙弥赔罪,自古以来,没有人耻笑阿育王以九五之尊礼拜道歉,反而同声赞美他“勇于认错”的美德。所以,“认错”不但不会失去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赢得更多的尊重。我国做大官的人,往往死不认错,最后成了最大的输家而抱憾终身。认错,实在是一门很高的人生哲学,值得世人深思。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乐观进取

  世间上有万千种的众生,但也有万千种的性格,有的人懒散懈怠,有的人乐观进取。懒散懈怠的人每天活在无精打彩之中,觉得世间事无一可为,天下的人都有负自己;镇日里只会怨天尤人、自我制造忧悲苦恼、愤慨不满,好象人生就是为了痛苦而活着,这种人实在令人替他感到可惜可悲。而乐观进取的人,终日怀着急急向上的观念,对前途充满了希望,生命里好象有无限活力,看得开,放得下,觉得芸芸众生都是自己的好因好缘,他不但自己享受欢喜愉快的生活,而且散发着喜悦花香给人。

  吾人不要怨怪别人待我如何,先要检查自己的性格如何?你积极向上,奋发勇敢,热爱工作,自然就能体会出生命的意义:否则怨天尤人的思想,消极闭塞的观念,忧悲苦恼的心情,怎么能在广大的人群中,和他人一较长短呢?

  所谓乐观进取,如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的一生教不倦、学不厌,不知老之将至;跋提王子山中居住,钵衣一饭,仍然乐在其中:即将退休的美国总统柯林顿,他为自己的未来规画人生,我们从电视影片中看到他自己扫地、在洗衣机旁洗衣服,冲洗汽车、擦拭地板,他的豁达开阔,提得起,放得下,主要就是由于他有乐观进取的精神,能够放下自在,安排自己的新生活。

  乐观不是自我的享受,是积极进取的利人。乐观的人不会为了小事而苛责于人,金代禅师的“不是为生气而种兰花”,不但自己活出快乐,也让周遭的人如沐春风。乐观的人,永远为自己“比下有余”而庆幸;悲观的人,永远为自己“比上不足”而遗憾。乐观如明灯,照亮希望的前程:消极如毒品,腐蚀健康的心灵。乐观进取,才能面对喜悦的人生,才能活出希望与信心。

  每个人一天都有廿四小时,有的人用吃喝玩乐来打发时间,他的人生必然是靡烂而没有成就的;有的人以服务世人来充实生活,他的人生则是积极而有意义的。同样的时间,却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可见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实在不容漠视。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贫穷与富有

  “贫穷”和“富有”是两个相互对待的身份名词,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贫穷的人不是富有,富有的人也不是贫穷。其实不然,世间上贫穷的富者,富有的穷人,比比皆是。

  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内心充满安乐,你能说他是一个穷者吗?大迦叶尊者,居住冢间,山崖水边,日中一食,衣钵以外别无长物,而其解脱自在的心胸,你能说他是一个穷者吗?反观今之居高楼、坐汽车、童仆盈门,但每天为金钱周转、为股票涨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那些拥资千万,家有良田万顷,但却悭吝不舍、时时觉得自己不够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穷者不是真穷,贫富之间不可以从金钱物质上去衡量。

  世间上有的人虽不能日进斗金,却乐于社会公益,乐善好施,他不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大富长者吗?但也有一些人每天只想贪图别人的利益,凡有所得,总想占为己有,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不也是心灵贫乏的穷者吗?

  其实,在佛教看来,世间上并没有穷人。有时间的人,用时间去帮助别人,他不就是时间的富者吗?他善于言词,用语言来赞美鼓励别人,他不就是一个语言的富者吗?他用微笑、欢喜、礼敬待人,他不就是一个内心充实的富者吗?他用力气帮助别人,服务他人,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吗?所以,贪心不足永远是贫穷的人,乐于助人则永远都是富贵的人。

  说到财富,不能只看一时的财富,要看永生的财富;不要看一人的财富,要看共有的财富;不要看聚敛的财富,要看活用的财富;也不要看形相上的财富,而要看内心无形的财富。

  一个人拥有智能、慈悲、信仰、欢喜、满足、惭愧等,这些都是我人的财富也。《金刚经》云:若人以四句偈与人广结法缘,即胜过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以,富者与穷者应作如是观!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成功的定义

  世间上,有的人创业能顺利成功,但也有人做事一无所成;世间上,有的人治学有成,跻身专家学者之流,但也有人庸碌一生,平凡以终。

  农夫耕种,能够丰收,就是成功;工人生产,业绩增加,就是成功。现代的民主选举,胜选即是成功,落选即是失败;过去,有的人自己创业成功,也有人为人抬轿,助人成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大家帮助他的成功。

  有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不但是时运不济,也是因缘不具。有的人,表面上是成功的,但内在里是失败的;也有一些人外形是失败的,但合算起来还是成功的。例如,曹孟德雄心万丈,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是成功的,但在历史上做人是失败的;文天祥、史可法,败军之将,成为俘虏,看起来是失败的,但是在人格上,他们是成功的。蒋介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领袖中,他的领导是失败的,但是他对抗战和保护台湾二千三百万军民同胞的安全是有贡献的,因此他是成功的;李登辉,在推动民主化的过程中,他是成功的,但是在对**和做人厚道方面,他是失败的。

  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线之隔。成功的人,心生骄慢,骄者必败;失败的人,不必气馁,失败乃成功之母。世间上,不管金钱失败、事业失败、爱情失败,都不重要,只要做人不失败,那就是成功。

  功的定义,不是权位上的高低,不是经济上的贫富,不是学问上的有无,不是身材上的高矮,而是道德良知上的一把秤,会秤出你的成功与失败。有的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你说他失败吗?有的人位高权重,富甲一方,却如过街老鼠,甚至骂名千古,你说他是成功的吗?因此,成功与失败都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心中是否有一把道德良知的度量衡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29

  结缘的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者乃是“缘份”。人与人要有缘份才能合好;人与事要有缘份才能成功;人与社会,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缘份才能圆满功德。

  “缘”之一字,意义甚深。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怎么能有收成?结缘愈多,银行的存款也就愈多;银行的存款多了,还怕事业没有成就吗?世间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靠“因缘”。

  世界上有的人富可*国,但是没有人缘,到处被人嫌怪;有的人贫无立锥之地,反而到处受人欢迎,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与人“结缘”。

  佛陀告诉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人行个注目礼,就是用眼睛跟他结缘;赞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与人结缘;或是用服务、用技术、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跟人结缘。

  “缘”不是佛教的专有名词,缘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缘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缘”中轮转,例如机会就是机“缘”、众“缘”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个一砖一瓦,都不算完成。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难就会有贵人适时相助,这都是因为曾经结缘的缘故,所以今日结缘就是来日患难与共的准备,“结缘”实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资。

  “给人利用”也是一种“结缘”;人不仅不要怕给人利用,有东西也不要怕给人分享,因为人与人都是相互关系的存在,彼此是一种因缘的组合,因此,“给人”就是给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结缘”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一定可获得对方的好因好缘。

  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结缘的机会。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前途更平坦;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责任与承担

  每个人一出生,就背负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生命本身,就是责任。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是有为青年的抱负。

  人既付我以责任,就应该勇敢的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只问事之当为不当为,不计成败得失;有责任感的人,不计事情的难易,必能全力全赴,完成他人的托付。

  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负责任的人都是有为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任,只要负责任、肯担当,世间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承担”能给人力量,也可以具足信心;人只要肯承担,就能有成就。人不仅要勇于承担责任,更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承担、忏悔,就能进步。犯错时,不敢承担悔过,反要执着、反要诿过、反要找人护航说情,则事情怎么会有成功之望呢?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怕没有人重视,不怕没有机会发挥,最怕的就是自己没有负责任的勇气;一个人能承担多少责任,就能成就多少事业。有责任感的人自己可以克服困难,自己能够开创良机;怕负责、怕承担,最后只有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人生是由许多经验累积而成,所以在跨出第一步时,要“敢”,只要敢负责任、敢担当、敢接受、敢尝试,天下没有不能完成的事。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必害怕,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力量承担,而承担的力量来自于生忍、法忍;忍就是力量,就是承担,就是智能。一个人能够吃得起亏、忍得了辱,还能甘之如饴,面不改色,才能造就包容天地、忍耐异己的胸襟。

  谦让是美德,但谦让须凭理法,不应让而让,是不尽责任,应该让而不让则是恋栈。做人处世,在名利上要淡泊,在责任上则要认真。要培养承担责任的力量,首先要从自我认识、自我训练做起,尤其不必讳言或逃避自己的短处缺点,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且加以改进,这不但是自我的责任,这也是承担。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国王的新衣

  “虚假”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面具,人们因为戴上了面具,因此真假难辨。目前台湾政坛的言论正笼罩在一片谁真谁假的迷雾中,不由得让人想起流传在民间“国王的新衣”的故事。其实,现代的社会大众,不都是“国王的新衣”的观众吗?

  现在的一些党政要员,很多人虽然清楚知道党内有关黑金、黑道的内幕,然而他就是不肯说真话,只是一味的曲意奉承,迎合上意,这不就是“国王的新衣”的翻版吗?

  在官场中,也有很多人为求得一官半职,不惜践踏人格,趋炎附势,逢迎拍马;甚至于在党派彼此倾轧中,对失势的一方极尽打压,成为白色恐怖的帮凶。

  一个国家,如果以这种方式成名的人太多,国又如何成国?团体也是,一个团体中,如果大众只是一味的奉承主管,这个团体就不容易进步了。

  历史上,谛造盛唐之世的唐太宗,因为他肯接纳谏臣魏征的诤言,固有“贞观之治”的政绩留名青史。现代的魏征在哪里呢?

  正在上演的“雍正王朝”中之康熙皇帝,因为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因此语重心长的直言:世间上灾民最可怕,不照顾好就会酿成祸害。所以,救灾如救火;“国王的新衣”能抵挡得住灾民吗?

  古今的帝王元首,之所以经常微服出巡,探访民隐,这也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人民的重要,而不以“新衣”为重要。

  历代许多帝王,凡是礼遇大臣者,这个朝代都会促进政通人和。例如周文王访姜太公于渭水之滨、刘玄德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他们都能在纷乱微弱的气势中,成就帝王的事业;周公握发吐哺、汉光武重视功臣,这都说明了帝王之道。

  古以来,凡是敬天爱民者,都能做好帝王将相;反观现代有许多人公器私用,拿政府的公器营一己之私利,这样的人纵使得逞,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因此,今后在民主时代中,凡是有心为政者,“国王的新衣”实在应该引为殷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勤俭的美德

  “勤能补拙、勤则不匮”,这是说明勤劳的习性可以补足能力上的不足;“俭则致富、俭以养廉”,这是说明俭朴的生活可以养成廉洁的美德。只是,一般人并不容易保持勤俭的生活态度。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外洽公,总是住宿在二等的旅馆里。有一位服务员好奇的问他:令公子每次光临,都是住头等客房,为何你只住二等客房。洛克菲勒幽默的回道:“因为我的儿子有一个富有的父亲,但是我没有。”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俭生活是经济的要领,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盘一到一世穷。”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应该节省的东西不光只是物质上要节俭、金钱上要节俭,甚至对感情也要节俭、时间上也要节俭,不能轻易浪费生命,唯有能节约的人,才是最富贵的人,浪费奢侈的人,则是最贫穷的人。

  长期以来,台湾由于经济发达,民生物用充裕,造成社会的奢靡之风炽盛。现代的年轻人更由于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所求得来太易,不但不懂得节俭惜福,更不知“要怎样收获,先怎幺栽”的道理。因为不肯付出心力,一心只想享受现成,因此造成现代青少年极端的个性:当有的时候,极尽奢侈浪费;当没有的时候到处行抢偷窃;当生活不足的时候就任意胡作非为,因而带来社会的诸多问题。

  其实,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是靠自己的辛苦而获得的东西,都不会长久。世间上有好多人偷安逸闲,以为勤劳精进是吃亏,偷懒懈怠是讨便宜。实际上,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勤能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劳是成功的保障,勤劳是美德。反之,懒惰懈怠是恶习,懒惰不肯奋发的人,即使拥有盖世才华,也永远用不到自己的长处,这是自毁前程,殊为可惜。

  从古至今,中华民国的华侨无论走遍世界各地,之所以能够成功致富,就是由于中国人有勤劳节俭的美德。古来就被中国人称为美德。不惮辛苦,勤劳节俭的人,可以成功;勤俭的重要,由此可知。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立志与发愿

  运动员参加赛跑的时候,需要有终点;参加射箭比赛的时候,需要有鹄的。在人生的旅途上,也需要有目标,才能勇往直前。

  立志发愿就是确立目标。每个人从小或多或少都曾有过想要当一个科学家,或是做一个教育家、工程师、飞行员、医生等梦想,这就是立志。然而长大以后,真正如愿以偿的能有几人?这当中有些人固然是因为有了新的人生规划;然而多数人则是因为没有愿力做后盾,因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能坚持理想,所以导致半途无疾而终。

  立志发愿就像汽车加足了汽油、又如时钟上紧了发条,产生了前进的动力,所以转动不停。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目标,就如船只缺乏指南针,如何在茫茫大海里航向彼岸?又如光说要去朝拜五台山,二年、三年都没有行动,又怎么能朝山而归呢?

  立志发愿是推动我们成圣成贤的力量。在佛教里,诸佛菩萨因地修行时,没有不立下恢弘的大愿,例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大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悲愿等。佛菩萨发了愿,正如学生订了功课表,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才能循序渐进的逐步实现理想。

  古来多少圣贤英雄,也是靠立志发愿而有成,例如玄奘大师发愿光大佛教、梁红玉巾帼不让须眉等。因此,做人必须要立志发愿,立志才有目标,发愿才有动力。今日社会尤其需要人人立志发愿,例如身为警察的,要发愿克尽职守,除暴安良,打击犯罪,消除社会的歪风邪道;身为家庭主妇的,要发愿孝顺公婆,教育儿女,体贴丈夫,确保家庭的和谐美满;身为学生的,要发愿用功读书,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朋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甚至人人都可发愿,每日把欢喜布施给别人,把快乐分享给大众,使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唯有人人经常立志发愿,才能为自己留下历史,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现在请问:妳留下什么样的志愿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快乐之道

  快乐,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世间上,有的人以为有钱就会快乐,但是钱带给人烦恼痛苦的例子不胜枚举;所谓“人为财死”,盗匪杀人,不都是见财起意的吗?大陆文ge时,清算斗争的对象大都是有钱人,有钱人的痛苦遭遇有时反而比没有钱的人更多。

  世间上,也有许多人以为快乐的来源有爱情就好;爱情很美,但爱情带给人的痛苦更多。社会上多少不幸的悲剧,都是源于“情关”难过;多少人为情所困,导致身败名裂,甚至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都是为情而引起的吗?

  有的人认为有了名位就会快乐,名位可以满足人的雄心壮志,但一般人名位高了,往往不懂得普利大众,只知高高在上,反而失去了群众,甚至失去了自己。也有的人以读书为乐,但一般人书读得愈多,愈容易起分别、起执着,所谓“思想问题”,读书倒反而成为人生的死胡同。

  我人追求快乐,快乐究竟在那里呢?第一、快乐在自己的心里。心里的满足,心里的包容,心里的智能,心里的信仰,心里可以制造出快乐的泉源。第二、快乐在真情道义里。人贵真诚,待人以真、待人以诚;这真情道义,就是快乐。第三、快乐在人我友谊里。人不能没有朋友,朋友之交,相互提携,这友谊就是快乐的泉源。第四、快乐在看破解脱里。人能看淡世事,从忧悲苦恼中解脱出来,如此,快乐不就在看破解脱里吗?

  金钱,不是不快乐,只是人要会用钱,不要被钱所奴役;爱情也不是不快乐,但是爱情要净化、升华,不能自私、染污;名位也不是不快乐,若能把众望所归的成就,再来分享大众,人我两利,岂不更好?

  人不要每天只是追求外在的感官之乐,例如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这种根尘的快乐是短暂而不真实的。吾人应该追求“无住之乐”;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应以“无住生心”,才是真正的快乐。唯有内心有真理、有法乐;唯有找到内心的宝藏,才能获得永恒的快乐。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0

  虚荣与务实

  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现代的青少年,只重外表,不求实际,有一个笑话,可以说明虚荣心的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有两个人在吵嘴,吵得不可开交,旁边围拢着一群爱慕虚荣的人,想替他俩劝解。首先,有一个装金牙的人说道:“请你们不要吵了,让我来给你们陪个笑吧!”说着就咧开满嘴的金牙大笑起来。

  
  这时,有一个脸上擦粉的人,很快的站起来,指着自己的脸说道:“请你们不要吵了,赏给我一个薄面吧!”

  手上载着金戒指的人,立刻握起拳来,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说道:“你们如果再吵下去,我就给你们一人一拳。”

  脚下穿著新皮鞋的人,说道:“你们如果还要再吵,我可要给你们一人一脚。”说着,撩起裤管,作势将脚抬了起来。

  一个身上穿著新衣服的人,奋勇向前大声说道:“请不要再吵,一切都看在我的身上吧!”说着,拍拍自己的胸膛。

  这一群好虚荣的人,不能用道理来说服人,也不知用道德来感化人,只用穿著来夸耀自己,难道衣服、鞋袜能够表现一个人的伟大崇高吗?甚至有的人,不只日常用品、穿著衣物,都要讲究名牌;尤其凡事爱出风头、喜欢受人赞美、经常吹捧自己等等,诸多浮华不实之事,都是虚荣心的表现。

  事要脚踏实地,要争千秋,不要只争一时。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诸葛孔明的陇中养精蓄锐;多少人的十载寒窗,多少人的生聚教训,都在说明,从务实勤劳里才能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只学会虚荣,而不肯务实的做人,就如一棵没有根的树,是很容易枯萎的;又如一栋地基不稳的大楼,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所以吾人应知,虚荣只是一时的,务实才是永久的。玄奘大师的“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正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典范。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1

  真正的平等

  有一只猫,捉到一只老鼠。老鼠对猫抗议道:“你是生命,我也是生命,大家应该平等相处,你怎么可以吃我呢?”

  
  猫一听,没想到老鼠也懂得平等,还要求平等。那好,猫就告诉老鼠说:“我就给你吃吧 !”

  老鼠说:“你是猫,那么大,我怎么吃你呢?”

  “你那么小,既然不能吃我,那我就吃你了 !”

  老鼠默然!猫说:“不要再抗争了,这本来就是很平等的嘛!”

  平等,不是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对方就范;平等,应该视人如己,互易立场;平等,应该顾及对方的尊严、权益,唯有人我共尊,才能达成彼此的平等。

  佛陀说:“四河入海,不复河名;四姓出家,同为释姓。”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这种本性上的平等。

  不过,理上虽然“生佛平等”,事上却有“因果差别”。因此,从本性上说,虽然人人接得成佛;但在事相上,因为个人的福德因缘不一,就有圣凡之分。所以,“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这也是平等。

  儿女与父母要求平等,认为父母为什么一定要坐上座?儿女要求与父母平起平坐,这是不懂伦理,而非平等,因为平等要“长幼有序”;属下与长官要求平等,认为长官能,为什么我不能?属下与长官要求同等待遇,这是不懂规矩,而不是平等,因为平等要“尊卑有别”。

  真正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而非齐头式的平等。一场赛跑,每个人的起跑点都一样,但是枪声一响,大家奋勇向前,各人的速度快慢不一,彼此各凭本事争取第一,不能要求大家同时抵达终点,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渔夫靠海吃海,平日捕鱼维生,大家认为理所当然;山中的樵夫捕捉鸟雀,大家却以保护候鸟为名而大加挞伐,难道伯劳应保护,乌鱼就该保人的口腹?平常社会上遇有紧急灾变,如:九二一地震、梅山矿灾等,各界莫不发挥同胞爱,纷纷施予援手,然而这只是一时的平等,社会上更需要的是,平时的平等。

  “平等”的主张可以消弭人世间的不公平;平等必需植基于人我互尊,要能不分大小、不分贫富,都要互尊,才能做到自他平等。事理都能平等才能带来世界的和平。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1

  惭愧知耻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是绫罗绸缎、貂皮大衣,而是“惭耻之服”。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装、是最好的化妆品;一个人心中如果懂得“惭愧知耻”,自然能够散发高贵庄严的气质,所以佛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

  
  所谓惭愧,惭者,怕对不起自己;愧者,怕对不起他人。惭愧就是对自他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有了惭耻之心,可以激发一个人奋发向上。曾任六国首相的苏秦,因为“耻”于父母不以其为子、嫂嫂不以其为叔,感到功名无成,因此悬梁刺骨,发愤苦读,终于成就不世伟业。蜀主刘备,因为“惭愧”自己身为汉室宗亲,却无力匡扶天下,因此奋起,号召天下英雄起义兴汉,终于创下“三分天下”的局面。

  
  一念惭愧、一念反省,高贵的品格、清净的自性就能升华起来。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则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几近于圆满了。反之,一个无惭无愧、恬不知耻的人,往往因为道德良知被贪心物欲、被瞋恨嫉妒所蒙蔽,因此无恶不作,自然就失去人格;没有人格的人,则如树木无皮,无皮之树,怎能开花结果?

  现在社会上经常听到有人不满国家社会对自己照顾不周、怨怪亲人朋友对自己不好;然而自己何妨想一想:我们对国家又贡献了什么?我们对亲人又有什么样的照顾?假如我们能够懂得惭愧反省,念及国家的保护、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支持,我们除了“惭愧”外,感恩尚且不及,那敢去怨天尤人?

  儒家有谓:“知耻近乎勇。”有一念的惭愧,就有一念的善根。一个人不怕能力不如人,也不怕曾经犯错,只怕消极颓唐、自甘堕落。曾经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只因衣服上不慎掉了一颗钮扣,遭到老师当众责罚,假如当下能够反省,品学必然更加增进;但是此生却从此自暴自弃。所以,今日的教学方式,老师也应该以养成学生的自尊心及自我处罚的惭愧方式,来重新评估价值。

  有惭愧心的人,自能改过向上,自能敦品励行。假如每一个人从小都能培养惭愧知耻的心,经常“惭愧”自己的无知、惭愧自己的无德、惭愧自己的无能、惭愧自己的不足;能够把“惭愧”培养成为自己身心思想的全部,把“惭愧”表现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必定能够增长德业,无往不利。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1

  自我改造

  现代人时兴瘦身、美容等“改造”的功夫,甚至追求时尚的品牌服饰、流行的化妆等;却忘了要用心改照一下自己的个性、习惯、观念、人际关系。能够把不好的改好、把不善的改善、把不正的改正、把不美的改美,这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品质。

  
  所谓改造,就是重新塑造自己。历史上的圣贤君子,不是天生所成,而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造,方能致之。当一个人童稚的时候,要靠父母来改造自己;青少年时,要靠老师来改造自己;长大成人之后,则要靠自己来改造自己。有的人对自己行事的错误、思想的错误、言词的错误,往往不知道要自我改造一番,结果这种行为不端、恶习不改的人,最终不但一事无成,而且必定遭人唾弃。

  
  儒家的“一日三省吾身”,佛教的“往昔所造诸恶业,一切我今皆忏悔”,都在说明平常就要忏悔自己所有愚痴的行为,如贪欲心重者,要用喜舍心来改之,瞋恨心重者,要用慈悲心来改之。

  经云:“人不可能没有过错,举心动念都再造业。”一旦发觉自己有了过失,必须要自觉的自我改造。梁启超说:“今日之我不惜与昨日之我宣战。”儒家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我改造之言;佛教里的沙门生活规范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能时时拥有戒定慧的武器,当然就能降伏贪瞋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改房屋、修改衣服、修改桌椅,都需要靠工具,我们要改造自己的忧悲苦恼、错误行为,需要靠什么样的武器呢?例如:洗碗要用洗碗精,擦地板要用洗衣粉,除锈要用润滑剂。改造自我的洗碗精、洗衣粉、润滑剂在那里呢?

  惭愧可以洗涤我们的懈怠;正见可以击退我们的邪见;

  慈悲可以温暖我们心房;精进可以鼓舞我们的力量;

  知足可以增加我们的财富;去恶可以督促我的行善;

  持戒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净念可以庄严我们的世界。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犹如今日生”,每个人一定要懂得自我改造,才能从改造中自我成就。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1

  是非的可怕

  “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在的家庭、社会、朋友、兄弟、夫妻等……真是此亦是“是非”,彼亦是“是非”,到处“是是非非”,搅乱得大家纷扰不已。

  
  人生本来是很快乐,美妙的生活,可是“是非”像温疫不断的侵扰着你,有时候躲也躲不开,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证明“是非”有无比的力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诚不虚也。

  
  有的人把别人的好事,说成坏事;有的人把自己的坏事,说成是好事,混淆是非,让人捉不着,也摸不透,找不出事实真相。

  是非与谣言,如难兄难弟,本来就很难划清界限;只要有人说:“大家讲的”、“别人都这么说”、“他们都说得千真万确”,这就成了是非与谣言。

  佛教里把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都认为是“是非”。国际间强权者就为“是”,弱势者就为“非”;社会上有钱者就为“是”,无财者就为“非”。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非”说成“是”,把是说成“非”,翻云覆雨,只靠如簧之舌;甚至现在有些传播媒体哗众取宠、颠倒世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有的人被是非所困,扰攘终日不得安宁;有的人给是非陷害,丧失了本有的成就。曾子的母亲,有一天有人告诉她:曾子杀人了!她当然不信,但当第二个、第三个人告诉她:曾子杀人了!她也不得不信。所谓:“三人成虎”,共产党有一句名言:“人说了三十次的谎言,就成了真理!”是非谎言,怎不可怕?

  但是,世间上并不是真的不讲真理,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人在说天在听”;宇宙间大道之行“是”的终究是“是”,“非”的终究是“非”,因果是不能改变的,是非当然也不能异位。“善有人欺天不欺,恶有人怕天不怕”,是非在因果之前,必定会还给你一个公道。

  是非、善恶、因果明明白白,可惜多少人为了是非,生活不能自在,甚至有人禁不起谣言,以自杀来表明清白。其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止于智者,吾人应该做到“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理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是非”又岂奈我何?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吾人只要无愧我心,不一定尽如人意。只要吾人行得正、做得正,面对是非,何足畏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1

  耐烦有恒

  在近代“快餐文化”的潮流影响,现代人凡事都讲求速成,修行的人希望当生成就;个学问的人希望即刻金榜题名,经商的人希望一夕就能致富等等。俗语说:“强摘的花不香,强采的果不甜”,无论做什么事,没有经过养深积厚、韬光养晦,那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一年的树木只能当木柴烧,十年的树木只能当桌椅用,百年的树木才能成为栋梁。”因此,“饭未煮熟,不能强自一开;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能够经得起岁月的熬练,能够厌烦有恒,才是成功的根本。

  
  “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耐烦、有恒,读书才会通晓;耐烦、有恒,修行才有成就;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古人为了功成名就,十年寒窗,万卷苦读,因为有恒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汉朝董仲舒,年轻时代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的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又再换一缸,终于成为旷古的书法大家。

  
  耐烦有恒,才会根深柢固;根深柢固,枝叶才会繁茂。世界上,只要肯耐烦学习,没有不能成就的事。甘肃有名的敦煌石刻,是经过多少朝代,成千上万的艺术家们穷尽一生的智能与生命,才能完成的奇伟杰作。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耐烦有恒的雕刻,今日如何能有万丈光芒的艺术品流传于世?

  耐烦有恒对于成功立业实在太重要了;然而“不耐烦”几乎成了今日青年们的通病;没有恒心,也看出今日青年们的肤浅。现代青年缺乏安住的耐心定力,不但身心浮动,经常更换工作,尤其对工作不耐烦,没有恒心,不能安于自己的岗位,如此怎能让主管放心的把责任交付给他?一个不能受到主管信任、器重的人,如何能成为坚固不移的盘石呢?所以今日吾人应该时时自问:我读书耐烦吗?我工作耐烦吗?我对人耐烦吗?如果不耐烦而又没有恒心,即使掘井九仞,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仍然没有水喝。所以立身成功的秘诀,只在于“耐烦有恒”而已。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2

  可怕的执着

  人生的烦恼有千万种,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其中最难处理的根本烦恼就是“我执”。我执就是八万四千烦恼的统帅;因为执“我”,所以我疑、我嫉、我见,烦恼不已。

  
  有些人落水要命,上岸要钱,这是因为执着自己的生命比金钱重要;有些人在名利之前,他就罔顾仁义,就是因为他邪见执着,名利比仁义重要。这也是说明了,凡是与我关系密切者,我就会有利害的执着。

  
  不好的习惯,不容易改进,也是因为执着;不当的言行,不容易纠正,‘也是因为执着。在生活中一些认知上的执着、思想上的执着、观念上的执着,如果是有事有理者还好,有时候执着一些非法的言论思想、执着一些非法的邪知邪见,则叫人难以相处包容了。

  世界上的事是“法无定法”的,在处理过程中,要懂得融通变化,此路不通,还有别路;此法不好,还有他法,不可一意孤行的钻牛角尖。如寓言《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所言:“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执着的人,因为顽固不化、固执已见,在待人处事上往往刚愎自用、墨守成规,不肯与人为善,不能从善如流,不顾察纳雅言;因为有这些个性上的缺失,因此在事业上很难有所成就,在人际关系上也很难获得人缘。说到“执着”即使悟道的圣者有时也会有“我执易除,法执难舍”的择善固执,但若对无意义的人我是非,只一味的愚痴、执着,那就令人难以恭维了。

  “执着”之害,如同走路时,你不放弃后面的一步,如何迈出向前的一步呢?能放弃执着才会有另外的一番天地。执着中最难解者,不外就是爱、瞋的执着,我执、我爱、我怨、我见的情愫所引起的邪知邪见,就像桎梏绳索,紧紧的束缚着我们,使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解开“执着”的微妙法门,不外乎运用佛法的般若、智能、观念,不如此,人生又焉能解脱自在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2

  信用与名誉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信”之一字,乃“人”“言”也。一个人如果讲话没有诚信,就如“九色鹿”故事中的“人中鹿”,既不成其为人也;反之,一个守信用的人必能赢得别的信赖,善名美誉也会随之而来。

  
  信用是维系世情伦常的道德,守信用的人,必然会是个讲义气的人。信义为立业之本,也是中国传统的美德;背信忘义则是人格操守的一大污点。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可考验一个人是否守信用,例如约会守时否?讲话诚信否?承诺兑现否?

  
  信用是既经承认了的诺言,必定终生履践之。佛教讲“不妄语”,就是守信用,有信用的人,绝不会“信口雌黄”,也不会“信口开河”,更不会“信口胡说”,而能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到底,所谓“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除此,不仿冒、不盗印、不作伪证、不诈欺、不非法侵占、不恶性倒闭等,都是守法的行为。能守信用的人,一句话胜于法律,轻诺寡信的人,即使订了契约,也难保不毁约。

  信用,是一个人成功的里程碑;在商场上,信誉就是无形的资本,珍惜信用不但为自己增添资本,也能成就别人的好事。信用不只在商场上无往利;家庭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乃至情侣、朋友、同事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更不能因利而背信忘义。

  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局势混乱,晋文公为了对楚成王信守承诺,故而“退避三舍”,成为履行国际诺言的高贵行为,秦末楚汉相争之际,项羽帐下的大将季布,重视然诺,故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语。

  反观近年来中华民国在外交上常因友邦背信而频频受挫,虽然政治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国与国之间唯有互相信守承诺,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信用及财富,所谓“一诺千金”;金钱丢了可以再赚,名誉丢了则永难弥补。因此,小自个人立身处世,大到国际间的永久和平,都不能丧失信用。没有信用,吾人何能立身于天地之间?岂能小觑乎?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3

  生命的宝贵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间有贫富贵贱,但生命却是同等的宝贵。

  
  路边的小草,从石缝中绽放出来,它也在展现生命的力量;河水干涸了,鱼虾躲在泥沟里,它也是为了珍惜生命。看到花草树木的生长,知道它们的生机,一如我们的生命;看到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这也是懂得对历史生命的珍惜。

  
  有的人,一顶帽子、一双鞋子,能穿八年、十年,这也是爱惜物质的生命;有的人,本来可以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桌椅、沙发,但却任由儿童跳跃、践踏,只用一年半载就破损、毁坏,这不是缩短了物质的生命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所拥有的生命,生生不已。爱,就有生命;爱,就有生机;爱,就有存在;爱,就有延续。佛教倡导惜缘、惜爱、惜生、惜命,甚至喊出“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平等真理,可以说对生命尊重到了极点。

  自然就是生命,天地就如我们的父母,日月山河,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民胞物与”,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一粒种子,可以生长千万的果实;一泓细流,可以长养无限的生命。春夏秋冬,都是在孕育生命;慈悲喜舍,都是在成长生命。生命的意义,不是奔走钻营;生命的目的,不是一宿三餐。人的一生,无上的尊严;人的一命,无价的宝贵。

  人生不能空过,生命不能虚掷;人生的意义不在恋栈长寿,也不在永生不死,应该是如何发挥我们有限的生命,把它的内涵做无限的扩充;正如火花,虽然瞬间即灭,却为人间留下灿烂的光彩。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愿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根身器界是无常的,春秋岁月会带来四大离散;但是生命的宝贵,就在于能适应因缘,迎向美好的未来。

  人的生命在平时固然值得宝贵,但在必要时能牺牲生命完成职责,更为可贵。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者,虽死犹生。

  人类为万物之灵长,如果能够真心呕歌生命的宝贵,何愁世界不能展现它的美好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3

  容人的雅量

  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别的差异,有年龄的悬殊,有职业的类别,还有信仰、思想、兴趣、利害等种种的不同;人,虽然有这么多的差别因缘,但是彼此息息相关,要“缘”互助。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容许异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体会因缘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认识互相依存的真理。

  
  语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纳百川众流,所以才能成为大海;虚空容纳森罗万象,所以才能成为虚空;做人要能包容异己,人格才能崇高。故吾人处事能多一分包容谦让,就少一分倾轧障碍,甚至更要包容对方无心的错误,这也是处世的一种尊重。

  
  俗谚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包容是促进人类和平的良方;再好的人也有短处,要彼此包容、谅解,“观德莫观失”才是人我相处之道。当我们嫌弃别人之时,相对的别人也会嫌弃我们,故能包容、化解,才能和平共事。一个人若没有包容性,对看不惯的人事就会放不下,就会痛苦,所以,生活中能有“容人的雅量”,才不会有“怨憎会苦”。

  “做事要做难做之事,处人要处难处之人”;做事处人,都必须包容忍耐。包容是天地间最珍贵的德行,大海能包容鱼虾、大地能包容走兽、虚空能包容万物,而心更能包容一切;因此,为人主管,不一定要很能干,但要能像天地大海一般,包容所有,这才重要。

  人,不要强迫别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须知“方便有多门,根机有多种”;人,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顺从我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职,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

  经云:“心包太虚”,只要心能包容,就可以拥有三千世界;反之,排斥愈多,失去的也愈多。一个人的心能包容一个家庭,就能成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个城市,就能成为一市之长;能包容一个国家,就能成为一国领袖;能包容一个地球,乃至三千法界,就能和佛心契合无间。

  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万物之间都是不可分割的,彼此都是对方的一部份,如能视人如己,凡事能为他人多留一些余地,话不要说绝,事不要做绝,路不要走绝,做人更不能做绝,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必然和谐,社会必然安乐祥和。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4

  高贵的谦卑

  “满遭损,谦受益”;愈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实,开花可以向上,结实都是向下。

  
  中国人的礼节,非常注重弯腰、点头、敬礼、颔首、顿首、三跪九叩等;现在的西洋礼有脱帽、握手、拥抱,主要的都是表示友好,表示自我谦卑。佛教更以合掌、问讯、礼拜,作为和诸佛菩萨接心,以及与对方表示尊重的恭敬。

  
  佛教的许多经典开头都是“稽首皈依”、“一心顶礼”,这都是透过身行的礼敬、口中的赞美、心中的尊崇,来表示身口意三业的谦卑。

  现代的社会人士,经商的讲究“顾客至上”;中华航空公司更标榜“以客为尊”,这都表示自我的谦卑。因为谦卑,才显示高贵。

  佛门里,慧可的“立雪断臂”,是求法的谦卑;理学家,游酢、杨时的“程门立雪”,是求道的虔敬。古代丛林的法师只可在讲主的胁旁偏坐,也是自谦的表示;求戒时,戒子要对戒师三请三叩,这才显示出求戒者的谦卑,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师严道尊的传统。

  自古以来,唐尧禹舜之所以圣名远播,流芳千古,都是因为他们懂得谦卑。孔子也曾问道于童子,这并不表示孔子的无知,而是表示孔子的伟大谦卑。

  有的人在师长面前表示谦卑,有的人在父母跟前表示谦卑,有的人在善知识之前表示谦卑。最了不起的是,有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谦卑,更显示老师的饱学;有的父母在儿女面前谦卑,更显示父母的高贵。

  佛陀经常恭谦的为有病的弟子煎药、倒水,这并不表示佛陀的渺小,这更显示佛陀谦卑的慈悲伟大。

  在吾人的生活中,夫妻相处,应该相互谦卑,才能增进感情;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卑,才能增加道谊友爱。伯牙子期的知音、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孔融对兄弟的让梨、老莱子的彩衣娱亲等,从这些古人的行谊中,都可以看出谦卑的高贵。

  我们称赞大圣、大贤、大仁、大儒、大德、大师,无不以谦卑为道。所以,吾人要大吗?谦卑就是最伟大的行谊;谦卑就是最高贵的情操。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6-7 08:34

  观照一切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管士农工商、政经名流,甚至演艺人员等,如果能够懂得“观照”,在生活中必有帮助。

  
  “观照”什么呢?

  第一、观照我与他人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负于他人?

  第二、观照我与物质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浪费物资?

  第三、观照我与金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无理聚敛?

  第四、观照我与情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滥用感情?

  第五、观照我与社会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与社会互动?

  第六、观照我与自心的关系;自问我是否做到心地清净?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看到表面,看不到内心。由于自他的“观照”不够,无法明白真相,因此产生烦恼。假如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明白我与社会人间的关系,才能自我健全。

  《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为懂得“观照”,才能成为“自在”菩萨;因为“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观无量寿经》又名《十六观经》,例如观日、观月、观水、观地;如果对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都能在内心里有安放的地位,自然就会我心与外境调和、本体和现象一致,如此观照,又何能不离苦得乐?

  陀说教,要“观照”众生的根机,才能观机逗教;医生要观察患者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农夫要观看天时气候,才能适时播种;父母要求子女,也要明白子女的根性,才能给予适性教育。

  所谓观照,才能彼此和谐;所谓观照,才能彼此相应;所谓观照,才能如鱼得水;所谓观照,吾人才能得道。

  经商的人,要做市场调查,这就是观照;建筑大楼,要对土地环境了解,这就是观照;从政的人,苦思解决民间社会的问题,这都是观照。会观照的人,能够探测因缘的关系;能观照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事相的内容。禅者观心,心中有佛;净人念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