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竺摩老法师《佛教与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0 12:01     标题: 竺摩老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与人生



                                   竺摩老法师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 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站在人道的 本位,多研究人生问题,增加自己对人生真理的理解与认识,是有意义的。      

    对於人生的观察或看法,名人皆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第 一种是浑浑噩噩的人生,他们不注意人生,不理解人生,因此糊糊涂涂的生, ,懵懵懂懂的死,例如愚夫愚妇之类;第二种是模棱两可的人生,对人生的道 理认识不清,自己没有主见,这样不差,那样亦好,例如「五教同源,九流合一 」之类;第三种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各持己见,如 盲人摸象,不得其真,例如哲学家的唯心唯物,宗教家的崇梵崇帝等等;第四 种是洞达实相的人生,由於修养而彻悟人生的本体,了知人生究竟是什 一回 事,例如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自从菩提树下, 夜观明星, 朗然大觉,彻知 宇宙原理是缘起无尽,人生真相是业力轮迥的顺生与还灭而已。      
    现在再来说明佛教对於人生现象的分析与原理的观察,大约可以分成四项:



      一、短促的人生
      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是谁也知道。普通一般读书的学者,对人 生短促的见解,也有见之於文字的。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就是说明人生不是长命永生,而是短促的有限公司。李太白有一首诗中说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也是形容人生的短促,早 上是一个妙龄少女,晚上就变成白发皤皤的老太婆了。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白驹是代表日影,人生一世,如在壁隙中看日 影似奔马地闪过,比李太白的朝丝暮雪跑得更快了。但比起佛家修道者对於人 生体验的速度,则尚觉不如;怎样见得呢?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问诸沙门曰: 「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 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所谓「一口气不来,便是来生」,他为 争取时间用功,向道之心才会恳切而勇猛精进,迅速地获得道业上的成就。      
    佛教对人生基本的观察,如小乘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前二法印是说明世间法的生灭无常,苦空无我,也是显出人生短 促的真理;了知人生短促,争取时间,勤求为道,断惑证真,就可达到「涅盘 寂静」的出世的解脱境界。因此佛教体察人生无常、无我、苦空的短促,它的 真谛是要人提高警觉,赶快修善,不要把时间虚弃,空过一生,并非说因时间 短促,而叫你於此世界不感兴趣,生起消极厌离的短见,走上逃避现实的行 径。


    二、多苦的人生
      人类共同的心理,都是贪生怕死,爱乐厌苦的;但事实上,人类偏多痛苦,虽然亦有快乐,而那些快乐都是暂时性的,或乐极生悲的。人生到底有什 痛苦呢?照佛陀的体验,有三苦和八苦,无量诸苦。三苦之一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二是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三是行苦,行是生灭迁流之义,由世间诸法的迁流无常,不能久留而生的苦恼。八苦,一是生苦,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如小孩落地便哭,因风触身,犹如刀割。二是老苦,年龄渐老,鸡皮鹤发,行步龙锺,对於人生已无乐趣。三是病苦,病魔侵袭,辗转床第,痛楚呻吟。四是死苦,死神光临,世间万般,皆带不去,一身业障,随之受报 。五是爱别离苦,自己所爱的人物和财物,生离死别,终归於空。六是怨憎会 苦,可怨恨、可憎厌的人,不欲见到,偏偏会遇。七是求不得苦,物质的欠缺 ,精神的需要,都不如意,痛苦横生。八是五蕴炽盛苦,是肉体与精神都有毛 病,使身心炽然,热恼煎逼。这八苦是从果报上说的,人生不论是谁,过去造 了业因,今世是谁都难免要受此八苦的煎熬与磨折。      
    人生从所造的业因上说,还有五欲的痛苦。五欲分有内外两种:外五欲是 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求之不得,烦恼既多 ,苦闷尤甚;内五欲是饥思食渴思饮的食欲,贪图金钱的财欲,希求美艳的色 欲,爱好赞誉的名欲,贪图安逸的睡欲。人人都有这些不同的爱好,如果达不 到欲望,自然会感到痛苦。这种种痛苦,都是人生避免不了的事实,所以佛教说 人生是苦多乐少。但若研究人生的痛苦又是怎样来的呢?佛说得很浅白:是由 於每人过去看了烦恼,造了恶业之因,现在才感受这身心上的苦报;若我们要 未来不受苦报,必须现在修习善道,种了好因,将来就能离苦得乐,舍去劣报 ,转成胜身。因此佛教阐明人生的多苦,是要人了知人生的缺陷,进而改造身 心,使之为美满的,不但美化身心,还要净化国土;而不是教人因多苦而厌离人 世,逃避现实,消极自了。以佛教多谈人生苦、空、无常、无我,而错认佛教是厌世的宗教,那是极不正确的错觉。



     三、还债的人生
      还债的人生,是说明现实的人生,是来偿还过去的业债,也可以叫做「受 报的人生」,或「因果的人生」,因人生的受报,是必要从因果的理则,才能 说明;而且这因果不是只谈一世二世,须要广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 ,透过生前和死後,依循著因果理则,不断不绝的继续产生善因善果、或恶因恶 果。简明地说:就是前生的善恶业因,成为现在的善恶果报;而现在的善恶业 因,又成为未来的善恶果报。所以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在这些不断相续的业因业果上分析,还有引业 与满业,共业与不共业的不同。引业、是被过去已做的业因所牵引,你过去做 了人道的业因,今生就被牵到人道的果报中来,做了其他天道或畜道等的业因 ,今生就被牵到天道或畜道的果报中来;但是虽然生到人道,同样的人而有智 愚、强弱等差别,同样是天人,有胜劣、高下等不同,同样是畜类,有美丑、 寿夭等区别,这便叫做满业,既填满这果报身体的内容,却随著各人前世做的 各别不同的业因,而受著差别各异的享受。说个譬喻,引业好似画师绘出一副模型的轮廓,满业就如画师在模型的轮廓中填上种种不同色彩的花纹和润饰, 技巧不同,胜劣判然。      
    至於共业、是因为前世各人所造的业因,有共同相似的地方,故今世 各人感到依住的果报亦是相似相同的。如大家住在一个地方,所感受到环境的 好坏亦多是相似相同的,这叫做「共业共报」;虽然依报的住处相似相同,而 各人的正报身体,贪富悬殊,苦乐迥别,这叫做「别业别报」,就是由各人过 去所造的业因各别有自,故现生的受果亦判如天壤了。 然而,或有人会怀疑:因果之理如可信,为何世间有些做恶之人而不受罚 ,反而境遇甚好?而为善之人未见受赏,反而境遇坎坷、穷途潦倒呢?这在佛 教,已有「四时不同的业报」来解说:      
    1.现业现报:这是现在造下业因,现生即受果报,如人年青勤劳事业,年 老成为富豪。或去年杀害人,今年即被人所杀。此顺现报,容易信解。      
    2.现业生报:这是现在作业,来生受报,因缘未熟,不能即受。如现在做 善受苦,因其过去所作业因之恶缘已熟,故先受苦报;而今生所修之善因,善 缘未熟,故须待来生受报。如颜回仁德而不寿,盗跖凶残而长年,非如此不能 解疑。反之,现在作恶而受好报,其理亦是如此,因他过去世曾修善行,今生 始受好果,现在所作恶因,要在来生才受恶报。如瞽叟生舜,尧生丹朱,其中便含有复杂的因缘果报的成分。      
    3.现业後报:这是现在作善作恶,因缘未熟,不但现在来生未见受报,可 能过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後才受报。因业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缘缺未熟,久久 始受,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4.不定业报:这是三世受报。不定时期,且是否要受,尚未可定。如造了 重业的人,应要受极重之恶报,但因他中间遇了极善之缘,悔过忏罪,多作好 事,业报虽难抵销,而可时时减轻,再後会弄到「重业轻受」;或以法力加持 转变定业,甚而不受。此非推FAN因果之理,实亦因果理中特殊变化的情形。在 阿含盐喻经中说:如人做了重业,如果他能忏悔修善,又有长的时间许可他改 往修来,重业便能渐渐消去。如一大包盐放在少水中,其味咸苦,若许以时间 每天渗水一勺,渗得久了,已成多水,咸味完全化淡,是不无可能的。       从三世受报的人生看来,我们来作人,便是来还债的,所以人生父母,子 女、夫妇、戚眷的关系,亦是一种债务的关系。所谓「无缘不成夫妇,无冤不 成子女」。这缘是业缘,所以夫妇亦叫「欢喜冤家」或「柴米夫妻」。子女则 有些来还他欠你的债,所以他生下来就会使你事业顺遂成为富豪;有些是来讨 回你欠他的债,所以他一出世,你就晦气,好似「扫把星」降临,把你家上下 三代所积的产业,扫得精光。自己眷属是直接的债务关系,其余的朋友或他人,种种盈亏消长,是间接的关系,也无非是在互相讨债还债吧了。




     四、奉献的人生
      奉献的人生,是一种有高尚意义、有良好价值的人生。这种人生不是狭窄渺小的,该是宽宏大量的,他不为个人的利益打算,而是凡事都为国族、社会、群众设想,所以他能看得破,放得下,又提得起,为众人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踏实做人,奉公守法,把自己的所有,都可奉献给他人,给他们信奉的宗教,或济贫救苦。这种人生的做法,很接近大乘佛教的行者,因他的愿力,不但自度度人,还要普度一切有情,普救一切众生的苦难,因他发有「四宏誓愿」,目标是在「自未得度而先度人」,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牺牲自我,为人类服务,「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是他最大的理想,最高的目的。
    像这种能奉献的人生,一定是对人生的真相,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眼光远大,胸怀开阔,意志高尚的人物。在各种宗教或学说中,可能都有这种眉横大忧,怀抱宏伟的不世才人,而佛教徒中有学习大悲菩萨的行者,都是过著奉献人生的生活,比比皆是,并不希罕。


      五、解脱的人生
      人生是短促的、多苦的、又是受报还债的,这是「桎梏的人生」,「或系缚的人生」,是属於世间法的,所以不得解脱。而我们学佛所追求的是佛法的人生,也是解脱的人生。为了人生的缺陷太多,使我们肉体和精神上受了种种磨折,生出种种的苦恼困惑,不得自在,所以学佛是要求人生离苦得乐,达到解脱的目的,但是人生缺陷多苦,究竟以什 东西为最苦呢?世人观点不同,各有各的说法。如法句经中说,有四个新学比丘,一次共坐树下,讨论到人生以什 为最苦?一个鹰转世的,说饥渴最苦;一个鸽转世的,说淫欲最苦;一个蛇转世的,说瞠恚最苦;一个兔转世的,说惊怖最苦。共相诤动,议论不休。佛知其事,告诉他们说:你们各据结习诤论,都未深究人生之苦的真义;须知人生最苦,莫过有身,所有饥渴、淫欲、瞠恚、恐怖,皆由身来。身为诸苦之本,众祸之源,须求寂灭之法,离去生死的缠缚,体证真常的涅盘,人生才得解脱,但这解脱的境界,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呢?简单地说有三个条件:
    A.通达无我
    人生不得解脱,为了有身有我,执我造业,自己束缚自己,故要解除束缚,先要了解无我,要了解无我,又要先知无身。我们的生命身 体的组成,照佛经说,是由於「名色」的和合,或「五蕴」的构造而来的。人 生的虚妄生命,来自「十二因缘」,由无明而造行业,由行业而感妄识入胎, 最初的结合,是精血和妄识混合的个体,叫做名色。名属於精神作用(妄识) ,色属於物质作用(精血)。这二种作用具体化,明朗化,就演变为色、受、 想、行、识的「五蕴身」。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由这精神与物质 的五种要素结合,就成了我们的生命寄托的身体,迷之者执以为我;但善解佛 法而得智慧的人,悟此身体乃由五蕴众缘所成,原无实质,其性本空,那末我 在那里呢?为何要愚昧假我而为我,为我造业而受苦呢?经此理解的醒悟,破 除愚昧的迷执,人生就会开始走上解脱的大道。      
    B.舍离爱取      
    人能理解无我,就会拾离爱取。爱和取,是十二因缘中的 两支,属於现在执著造业的两个成分。人生贪爱世法,执取境界,不出贪爱我 的身体,和执取我的境界。前者叫做「自体爱」,就是执著有我;後者叫做「 境界爱」,就是执取我的所有物,亦叫做「我所爱」。人生执有这我的自体爱 ,和我所的境界爱,是因不了五蕴诸法、缘起性空的原理,如果了知这由五蕴 元素组成的身体,是众生颠倒虚妄的结合,其性本空,原无实体,便知我不可 得,法亦缘生性空。这样通达无我无法,内心不再爱著虚妄生命所托的自体,外面不再执取客观的虚妄境界,於是人生就离开爱取,不作业障,得大解脱。     
    C.坚立正见      

    人生舍离爱取,由於体达无我,了知诸法缘起性空,无所 依傍,才能自由自在;故佛说三解门,首先以空为大解脱门,如果不能知空, 永远是未入佛法,站在人生解脱的法门之外,也不能出离生死的苦海。故阿含 经说:「空为大解脱门……若诸法不空者,不动不出」。所以能於诸法了知性 空,便可竖立正见;由於正见的认识不谬,才不会在我和我所的诸法上生起迷 缪的执著,造业受苦。因此,我们学佛的人,正见是很需要的。如果见地不正 ,思想偏差,则由思想所生的行为,也必定一错再错,弄到错误百出。故佛陀 常说,我们欲破魔军,离贪爱网,越生死河,登涅盘岸,非用正见来做工夫不 可。这涅盘,便是人生解脱最高的境界。      
    人生由多苦而离苦,由离苦而解脱,便是人生最高的归趣。一个有理解的 人生,有思想的人生,应要向上追求人生最高的归趣。做为究竟的归宿;否则 混混噩噩,醉生梦死,散漫无章地虚度韶华,空过一生,老之将至,即与荒烟 蔓草同腐,什么人生的意义都谈不上了。



                                              
                                  人生谁最可靠

   
      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讲,就是:「人生谁最可靠」?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平常或者都有说过或听过,做人要有一个靠山才稳。但这个靠山颇有问题,究竟谁最可靠?靠那一座山才稳?如果靠不稳的话,就算它是山吧,恐怕也有倒下来的危险。比如古时的人,常以「朝中无人莫作官」,把「朝中人」作为靠山,才有进身之路;现代的新名词,则所谓「裙带关系」,也正是在找靠山。但试问这种靠山即使找到,是否真的靠得住呢?那是很有问题的。或者说人生在世,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也有道理,父母养我,朋友助我,谁说不可靠呢?
    但仔细研究一下,靠父母朋友亦都是暂时性的,难以持久的。又父母如真可靠,那些闹「脱离父子关系」的新闻,或「父子对簿公庭」的纠纷,也不会发生了。朋友如真可靠,那些「忘恩负义」、「借刀杀人」、「卖友求荣」的事件,也就不会屡见不鲜了。事实上,人生五伦之间的违逆反常之事,真不知有多少啦!可见生活在这个梦幻的人生,虚浮的社会,想找一个可靠的对象,真是难如登天。现在且把世间不可靠的事情,提出几件来说一下:
   
    A、自身靠不住      

    有许多人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重,或恃技能傲物,或 恃美色炫众。佛经则说身体是一具臭皮囊,盛满粪便秽污,有何可以自骄?五 蕴积聚,和合而成,缘散则坏,无常速朽之法,有何可以自傲?何况有了身体 ,便有生老病死之苦,它要老不能不老,它要病不能不病,它要死不能不死, 那里靠得住呢?      
    B、财富靠不住      
    世间之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所谓「有钱万事足」;试 问有钱的人可以不老不病吗?可见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或者说:「有钱鬼推车 ,无钱鬼揶揄」,证明有钱的高贵与可靠;但佛经说:「钱为五共之物,不可 久恃」。所谓五共,即是说明金钱财物,是与水灾、火灾、盗贼、贪官、败家 子五种zai 难相共的。这五种zai 难不时会发生的,证实金钱也是靠不住的;且 金钱到了销散之时,更会带来比贫穷人更大的痛苦,因贫穷者尚能安贫,而富 者一旦贫穷,难以安贫,其苦更甚了。      
    C、名位靠不住      
    有些人以为世界最可贵和可靠的,是名位权势,有了 名位,便可自高身价;有了权势,可以威凌他人。所谓「大丈夫宁可无钱,不 可无权」;然而「树大招风,名大遭殃」,爬得高,跌得重,「昨为座上客, 今作阶下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比比皆是。那 ,名位靠得住吗? 没有名位,其苦尚少;丢了名位,从高跌下,岂不痛苦更多吗!      
    D、亲友靠不住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话虽不错;但是人情的不测,好似天空变幻的风云,往古来今,几多亲友变成冤家,你能担保亲友是可靠的 吗?「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见异思迁,视为常事。何况亲友即使是情 真义重的患难之交,到了生离死别之时,不特无法再靠他,反而因为亲切之故 ,更加深了离别的痛苦,足见人生若靠亲友,亦不是良好的办法。      E、社会靠不住      
    有些人以为只要国家强盛,社会繁荣,就会为自己带 来无限的幸福,这是比较可靠的;可是眼见欧美富强的国家,那一国无失业的 人民?有几个国家不闹社会倾轧之苦?即使他是黄金海岸的富庶国家,也有闹 失业问题,治安问题,你想社会可靠吗?且社会为营私而黑暗,为谋利而斗争 ,许多人在社会的生活线上挣扎而跌落陷阱不能自拔。这证明社会不但靠不住 ,还有许多危险哩!      
    F、相命靠不住      
    许多人喜欢看相算命,将之视为他唯一的信仰,相信 看相的人,十足信相判定自己的前途:相信算命的人,就说命运注定自己一生的 穷通祸福。其实相和命运到底有没有的呢?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有的,但不是固 定而不变,或注定而刻板的。须知命从心生,相由心转。从前袁了凡三十多年 相信看相和命运,十分灵验;後遇云谷禅师开示佛理,照佛理来做,就发现相 命不一定准确,也不是注定的。可知信相貌、信气色、信命运,只不过是暂时 指示先机,叫你预为安排,并非信了它就注定可靠的。      
    G、风水靠不住      

    阴阳气数,地理风水,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中国人多数相信风水是有的;但是不是有了好的风水,就相信其为固定不变的呢?风 水是不可以肯定的,它虽然是有的,但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不是究竟可靠的。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广东鹤山,他说那边有一座山,风水很好,是真龙穴;但在 上面已建了寺院。当时有一官员,利用他的权势,赶僧拆寺,强把他父母的遗 骨移来埋葬在那个龙穴上。当那个僧人被他赶走时,只说了两句话:「此地不 发无地理;此地若发无天理」。结果那官员的子孙,几代都不发达。由此故事 知道风水地理虽有,亦因人的心地善良与否而转变,你如心地恶毒,损人利己 ,就把祖宗葬在真龙穴上,也是靠不住的。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1 11:36     标题: 续 1


    H、鬼神靠不住     


    信鬼拜神的人,碰到凶事来临,便六神无主,只好去 乞怜鬼神;但乞怜鬼神真能获得解救吗?很难说。因照佛法观察,每个鬼神自 身,尚多受苦,无力解救自己,岂能解救他人?且鬼神之中,亦有好坏,好的 鬼神你向他们求救或能帮助多少;而恶的鬼神,凶残成性,反会给你带来灾祸 。如地藏经第八品说:「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 变作父母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又恶毒鬼王说:「我等在阎浮提或利 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好的鬼神,你求救於他,他可能没有力量解救 你的难事;恶的鬼神,且会把好人引落恶道;可见人生要靠鬼神,也不是好办 法。      
    上面说的人生八种信仰,都是靠不住的;那什么才靠得住呢?信什么才好呢?简单的回答,是信仰佛法才靠得住,信仰佛法才好。那么信仰佛法是靠什么呢?      
    (1)靠因果不靠命运:佛法的正见,首先阐明人生的因果关系,在於苦、集 、灭、道的四种真理:现在人生所得的苦果,是由过去招集的业因;现在修习 出世的道因,将来可获得涅盘的乐果。信因果是信正理,并非迷信,世间不论 什 事物,它的生长与坏灭,都是含有因果性的。我们从浅的方面看,因果的 道理很浅显,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也明白;但从深的地方看,那就非常 地玄微,不论好因坏因,只要你种了下去,永久不会失去的,那就因我们生命 本体的「阿赖耶识」中,保藏著善恶薰习的种子,虽经转世多生多劫,亦不会 失坏的。故因果经谓:「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此,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不是如儒家只局限於现在一世。如易经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但 孔子答学生问死,却说「不知生,焉知死」,可见儒家虽谈因果,而是只论现 在一世的,对於生前死後,并不注意。其他信神的宗教,大多只谈现未二世因 果,如「信者得救」,即现在得救,将来生天,过去如何,亦未讨论。但人生 有许多问题,如不知过去世的情况,就难以解答的,或解答得不够圆满的。如 同是人类,为何有贫富不等,智愚差殊?若推测到有一大力主宰者创造万物, 则一因而生多果,与世间万物生长的事实相违,因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因生一果的,如李只能生李,不能生桃。故以一大力者生造万物,於情理不合, 也是难解得通的,而且如此解法亦不会令人满意,因为一大力者创造人类,又 把人类强分贫富智愚阶级,苦乐不均,岂非其心极不平等,故使人类待遇不公 ?若以佛陀体证诸法实相的智慧,通达三世因果的道理,幽玄入微,远穷过去 ,推究未来,审察现在,则对於人生贫富智愚不等的问题的解决,是很简捷了 当的,就是人生现实各种禀受不同的果报,皆由各人前世所作的业因有别,其 种善因者则为富为智,种恶因者则为贫为愚,自作自受,非关有何大力之神的 赐与。这种解法,较为合理公允,应该可以凭信的。 但是信仰因果,不同信赖命运,因信因果是可靠的,信命运是不可靠的, 为什 呢?命运不是固定的,你做善事的,坏的命运可以转好,若做恶事,好 的命运可以变坏。信命运如此,信地理风水亦是如此,都是会转变,靠不住。 而信因果呢,是有它一定的理则,只要审定好了目标,择善固执地去做,前途 一定是光明幸福的,用不著再去怀疑,另卜吉凶,徒耗时日与金钱。      
    (2)靠自力不靠神意:在阿含经里,佛陀曾告诫弟子说:「自依止,法依止 ,莫异依止」!是教信徒根据佛法的指示,自己去精进行持,才是学佛的正宗 ;若学佛的人自不努力,依赖他人或菩萨去救他,那是很难办得到的,因佛菩 萨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用事的,如果你自懈怠不进,或多作恶不肯行善,想求 佛菩萨保佑你,佛菩萨若随你的愿求,无异自打嘴巴,自己把自己千辛万苦所觉悟到的因果正理推FAN了。所以在学佛标准的四依(见拙著「正觉的启示」一 书)中,有「依法不依人」的准则:法是理智的,理智是方的,不可更改的, 是靠得住的;人是感情的,感情是圆的,可以转动的,是靠不住的。故依於法 ,自能致力,必得成就,否则放弃自力,只靠他力,能否成功,是有问题的。如 佛陀最聪明的弟子阿难,自己不肯用功,以为佛陀待他很好,有恃无恐,谁知 後来遇到摩登伽女的引诱,几乎遭难,才怀著惭愧的心情向佛陀自白:「自我 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 心本不相代」。这正是靠自力不靠他力的写照。靠佛菩萨的他力,尚靠不住, 何况如普通一般宗教专靠神意而希冀成功呢!      
    佛在世时,?边有一拜神的婆罗门教徒,向佛请示他的祈祷方法对否? 佛说:「如将石头抛入河中,你向神祈祷,它能浮上来否」?他答:「不会浮 上来」。佛又问:「油浮於水,你向神祈祷,能使之沉下水底否」?他亦答: 「沉不下去」。佛乃晓之曰:「人能积善修福,必得上升,欲堕不得;做恶因 罪,自必下沉,祈祷上升,亦不可能。因果自作,与神无关,自不检点,求神 何益」!从这宝贵的开示中,反映出人生须靠自力,不靠神意,也正是遵照著因 果不失的道理,走著人生向上的光明大道。      
    (3)靠真智不靠妄识:智是真实的,抉择是非,明确可靠;识是虚妄的,妄 想分别,起灭无常,不可为则,故不可靠。但平常的人,障惑重重,隐蔽真智,都由妄心用事,造诸恶业,轮转生死。正如楞严经中佛对阿难说的:「此是 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於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 转」。「元常」就是真性。真性为「前尘虚妄相想」的妄心障蔽,真智不发, 是非颠倒,便招造业轮回之苦。因此学佛标准的四依中,有「依智不依识」的 规定,而学佛的目标,也正在「转识成智」,方能「离苦得乐」。其修学的方 法,首要持戒破妄,控制妄心不随妄情所转,使其专注一境,妄去定生,由定 发慧,真智现前,犹如金刚,锋利无比,斩除烦恼的葛藤,跃登解脱的圣境。      
    上面说了许多话,告诉大家,这样靠不住,那样不可靠,结归一句,就是 要我们找出一个靠得住的东西,建立一个坚固的信仰。我们知道靠因果,即是 正信因果,则信命运、信风水等,都非真正的皈依处。知道靠自力,不靠神意, 则靠社会、靠朋友、靠金钱、靠名位等亦多不是究竟的办法。知道靠真智,不 靠妄识,则知我们平日的妄心用事,都无是处;须要从佛法中求得真知灼见, 惑尽情空,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发现到一个新的大陆!
                                                     一九六六年在怡保东莲小筑讲




                                                               佛法示寿命之理
   
      人生在世,谁不爱寿命?富贵的人,不稍说是爱寿命,不论说话写信,都 喜欢听吉祥如意,大吉大利一类的话,如果听人说到「死」字,那就避之唯恐 不及,好像死神就会降临他的身上。怕死,换句话说,就是怕自己没有寿命。 贫穷的人呢,环境很苦,照理应该不爱寿命,可是不然,他们同样地爱寿命, 纵使穷到没有饭吃,苟延残喘,辗转流离,仍挣扎著要活下去。除非那些受了 很深刺激的人,神经变态,失了理性,才会去跳楼,投海或吊颈;除此之外 ,我想谁都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即是希望自己长命寿考,永远地活著才快乐。
 
     一、假相的寿命
      我们这个有形体的生命,依佛经的看法,只是一种假托的寿命;即是寿命 虽然有,只不过是一种假相,根本没有可以不变坏的实体。故金刚经告诉我们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无寿者相」。在这「四相」上都加一个「无」字,正显不论我相乃至寿命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其性本空,没有实体的 。但世间的人,很少觉察到人生四相皆空的道理,因此不论富人或穷人,都挣 扎著要寿命,爱寿命;而且为了寿命好,生活得好,还可以做出种种不择手段 的举动,搞出许多乱子,明枪冷箭,你争我夺,弄得社会不安,世界不平。      
    有些富贵而又聪明的人,想保存自己的地位和产业,永远地继续下去,便 寻找种种的方法,想延长自己的寿命。例如过去中国的秦始皇,到「六王毕, 四海一」,长城万里,坐拥江山时,就更爱起自己的寿命来,恐怕一旦命尽, 失去基业,所以要派徐福带了五百童男童女,入东瀛海岛求仙,希望得到仙丹 ,吃了长生不老。其他如汉武帝等访求方士,觅不死之药。可是现在在这个 世界上,早已没有了秦皇汉武的存在,故知他们想藉仙术来延长这个假相的生 命,终是不可得的。又如有诗仙之称的李太白,曾说过「我当乘云离,吸景驻 光彩」,也是想返老还童,不改容色,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      释迦牟尼佛从前说了一个故事:印度古代有个国王,想求一种长生不老的 仙丹,使自己吃了永远不死。於是派臣子各处访查,希望能得到这种仙丹。後 来查到在一个深山中,有一个道人藏有长生不死的仙药,即刻下令臣子去要求 ;可是在臣子赶到山中的前一日,那个道人已寿尽逝世。臣子拿不到仙药,回 来将道人已死的消息禀告国王。国王大怒,说臣子做事太不认真,如果早一日赶到山中,道人未死,一定可以拿到仙药;於是就定臣子以重刑。当时有一个 智臣在旁,对这事大抱不平,就向王进言道:「如果那种仙药吃了可以长生不死,为 何这个拥有仙药的道人,也保不住自己的老命呢」?经此一问,国王顿然觉悟 ,放了那个无罪的臣子。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有形假相的寿命,终归无常坏灭 ,除非是不懂人生无常真理的愚夫,才会要求仙寻药,做一种非分的希图!在 佛经中把这个世界扩大到三界二十八天,而最高的非非想处天,寿命长到八万 大劫,结果还免不了死亡,正是「纵经百千劫,还是落空亡」,所以说假相的 寿命是不真实的。


   
      二、真理的寿命
      真理的寿命,是永恒的生命之流,不若假相的寿命可以变坏的。真理的寿 命,它的本身是清净无杂,法尔本然的;但在无始时期,忽为某一种不清净的 无明所薰染,於是妄动烦恼,造诸行业,就在真理的寿命上幻起假相的寿命。 这假相的寿命所代表的东西,就是我们这个五蕴四大缘成假聚的身体。身体是 代表这一期的寿命;身体百年,终归散坏,所以前说假相的寿命,终是留不住 的。
    真理的寿命,怎知是永?呢?说个比喻,好如一个碧清的大海,狂风不 起,水平如镜。这本来清净的水体,正象徵著真理生命的本质;而水的本性是 动的,时时很微细地在生生灭灭,相续推迁,正是象徵著真理的生命之流,永 无停止。但忽然狂风吹来,掀起轩然巨浪,把这海水搅浊了。一风来生一浪, 多风来生多浪。这些风浪的生起,正象徵著我们众生因受境界的业风所吹,就 从真理的生命中,幻起一个至多个的假相寿命。则知本性清净的真理寿命之流 ,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到了假相的寿命因业风而现起,就成这个恶浊的人生, 甚至不好的事物都纷至沓来了。 在佛学上明白揭穿,真理的生命就是真如。真如是诸法的理性,证悟到这 理性,智慧的生命,永远扩展,永无停止,也就是诸佛菩萨的净命慧命的开始 ,尽未来际,无有穷极。假相的寿命,就是无明。无明与真如,无始以来是同 时俱有的;由於无始以来有真如时就有无明欲染,所以就覆蔽真理,妄现假相 的寿命,隐藏了真理的慧命,成了众生恶浊的形象。因此,我们真的要获得寿 命无量,长生不老,唯有凭此假相的形命,修习圣道,打破无明壳子,建设真 如理性,那智慧的寿命,才会扩展至於无尽。犹如狂风一息,海不扬波,那无 限碧清的水体,仍然趋於无限静止的状态,而相续推移,永无停息。      
    但是真理的寿命??真如,既然本来清净,如何会生起虚妄假相的寿命和无明呢?如果是清净寿命仍可生起烦恼恶浊的寿命,那末诸佛菩萨由於修证 而获真净的慧命,岂不是将来亦可以生起无明的寿命,诸佛菩萨岂不是仍与众 生一样可再轮回生死吗?这在经中,比喻金与金矿是同时俱有的,而矿的恶浊 不能损害金的本质。金即代表真如,矿则代表无明,两者虽同时而有,不相妨 碍,不过由於矿隐覆了金,好像由无明烦恼隐覆了真如理性的生命一样。一旦 矿尽金露,金即永远清净光明,不复重与矿俱。众生由修行工夫,破除无明, 证悟真如,获得真理永?寿命,证成佛果,不再退为众生的假相寿命,亦犹 金既由於铸炼而出矿,就不会再退入於矿中。其道理是一样的。


   
    三、事业的寿命

            事业的寿命,即精神的生命。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寄托於事业,事业不朽,便是精神不朽。假相的寿命虽然过去,而精神所寄的事业却永远地存在。也即是精神寿命永远的存在。
    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人生最可贵的是三不朽的精神。一是立言不朽:言是言论,包括一切文字的著述。一个人自己对学问有研究、有心得,有成就,须要发表言论,著书立说承先启後,继往开来,为百世之师。如孔子被人目称为 至圣先师,就因他能著书立说,传下许多有关世道人心的匡时文章。所以他虽 已逝世很久,而他的精神却寄托在他的言论里,永垂不朽。二是立德不朽,一 个人只有言论著述,而没有修养的道德来陪衬,还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要再建 立自己的道德气节,那 你的言论才会得人尊重;不然,只会高谈阔论,空洞 无物,或下笔千言,倚马可侍,而毫无道德,人格扫地,那就得不到众人的尊 重,其人虽存,精神已死,更谈不到不朽。这便是有言无行的缺点,因不能立 德,虽有言论也徒然无用了。三是立功不朽,功是功业,功勋。人生於世,不 能专为自己打算,光是为了自己,这人生未免太渺小,太狭隘,太无价值。所 谓「男儿志在四方」,应该要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人类,有所贡献,有所 建树,立下不朽的功业,方不辜负这宝贵的人生。古来的圣贤,能流芳百世, 遗爱於人间,多是对立言、立德、立功有所成就。他的精神不朽,就是他在事 业永?寿命!      
    中观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一依第一义。若不说 世俗,不得第一义」。第一义是佛法,是真谛之理;世俗谛是世间法,是俗谛 之理。契真谛,就是得到真理的寿命;契俗谛,就是建立事业的寿命。真能体 证真谛,获得真理寿命的永生,从古至今,唯有了生脱死,超出轮回的出世圣人??诸佛菩萨;世间的圣贤,至多在世间事业的寿命上,建立了三朽,对 於出世的真理寿命,似乎还未曾梦见。真能在世间事业上立言、立德、立功,同 时又能契证诸法真如,获得永?真理寿命,唯有福慧双修,真俗并融的佛陀 ,才能由修证而实现了的真理慧命。      
    不论是谁都好,没有契证真理的寿命,又无事业不朽的寿命,光是从假相 的寿命上寻求永生,那是等於缘木求鱼,亦如炒沙欲冀成饭,终是办不到的。 要得无量寿命,唯有基於不朽的事业,而进求真理的扩展,才获得永?慧命 。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 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於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人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什 信仰,只要信仰自己就好;那些信仰神灵,求神问卜,信仰宗教唯神是赖,小看了自己都是不对的。
    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理由?理由是有的,他们只是太看重自己,没有看到自己以外的道理与宗教,想法未免过於偏激或偏差了一点!试问自己五官所接触到的、所知道的事物有多少?五官所接触不到和不知道的事物还有很多,所以信仰自己或尊重自己本无有错,只是自己所知所见的力量有限,对於一切未知未见的东西,都解决不了,成了问题。因此,要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有透视的认识,信仰宗教还是需要的,尤其是佛教。
    佛教虽然亦属於宗教,但佛教不是教人信一全知全能的神,以为人生都在痛苦之中,唯有信仰全知全能的神,才能得救;佛教则不然,它是教人先信仰自己,信仰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源自自己过去所造的业因,既是自己做出来的, 须要自己负责自救,不是专仰赖一神来解救。自己不救自己, 也是解救不了 的。因为自己所作的罪业自己不负责,把它推给神来负责,那是极不合理的。      
    佛教虽然和其他宗教一样很重信仰,但更重视理智;因佛教有自力教和他 力教,自力教是靠自己的力量,他力教是靠佛菩萨的力量加被。在自力教方面, 佛教根据轮回的因果律,说明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皆由自己造成,自己造了 善因,自然感受善果;造了恶因呢,自然也逃不了恶果的,纵使要求佛力加被 ,佛力也只能指示做法,要你自已去改造。自己如不肯改造,佛也无法帮你的 。如老师教导学生读书,并指示好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即使老师教导 得怎 好,甚至尽力提携,也起不了作用;佛教既注重自力教,什 都要靠自己 努力,自己不努力,佛也无从帮忙的。所以叫我们拜佛、念佛,多是一种他力 助缘吧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勇猛精进,努力不懈,那 ,最後必定会获 得成功。      
    有人说:如佛教说人生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教人不贪恋这个 世界,不是厌世吗?人人厌世,世界上的事情谁来做?世界上的事无人做,世 界岂不是不会进步,反会趋於毁灭吗?      
    佛教说苦、空、无常、无我,是教人认识人生的事实真相。人生有生老病 死,怨亲会离,不是苦的吗?几千年人世光阴,转瞬即寂,不是空的吗?一切事物的新陈代谢,刹那生灭,不是无常的吗?万法因缘所成,缘会则聚,缘散 则灭,那里有我可得,不是无我的吗?佛教作这样说法,要人看破世情,不贪 有相,减少争执,和乐相处,并不叫我们去厌世自杀,是要我们知道人生苦空 无常无我之後,进求不苦、不空、常住、真实的所在,才能究竟离苦得乐。你 看释迦牟尼佛,先观人生苦空无常无我之後,证到出世的真理,然後出入行化 ,入世度生,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这不正是证明了佛教究竟的精神在救 世而非厌世的吗? 亦有人误会佛教的礼佛、烧香、燃灯、供水等等,觉得这样做没什 意义 ,而且是迷信的。      
    宗教都有仪式,这是佛教的仪式。礼佛不是拜偶像,偶像是代表我们所尊 敬的对象,如子女对祖先礼拜、军人敬奉长官、学生敬重老师。佛陀修养高贵 ,人格伟大,精神不死,影响後世无量众生,使之舍恶行善,不值得我们尊敬 吗?有什 迷信!烧香是清除浊气,表示敬信;燃灯象徵光明,代表智慧,表示学 佛为求智慧,破除人生的愚暗;供水以示清净,水可洗涤外界秽污,表示以佛 法的圣水,洗掉我们的心垢,成为纯洁的人生。研究起来,这礼佛、烧香、燃 灯、供水,那里有半点迷信的气氛呢?      
    还有些人以为佛教叫人念佛诵经,烧纸求财,不但迷信而且是浪费金钱, 它的好那里呢?
    念佛是教人除妄念,妄念除则定慧现前,自然会断惑证真。诵经使人从文 入观,触发智慧,这有什 迷信?至於烧金银纸扎,及拜神求财,原是中国民 间的习惯,为道教所提倡的作法,被人搬入佛门,就把这笔账记在佛教身上, 其实与佛教是没有什 关系的!      
    据说以前有个贪心的财主,怕死後没有钱用,所以临死时异想天开,派人 去买了一大堆黄纸,在这些纸面印上了金钱模型,同时吩咐儿女在他死後把这 些纸钱焚化,以便给他在阴司地府享用,於是造成烧金银纸扎的风俗,一代一 代的传下来。其实在所有佛经中,都没有这种伪造金钱的记载。反之,这却与道 教提倡符 打醮,烧红绿纸有关,这种荒谬不正确的传说,与佛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佛教的教义,既重信仰,又重智慧,故不盲目崇拜,亦不感情用事。佛经 说:「有智无信增我慢,有信无智长愚痴。」可见佛教是一个智信并重,福慧 双修的宗教,其真理给予人生莫大的启示,其修养给予人生莫大的裨益。所以 我们不信宗教则已,若要信仰宗教,那 应选择佛教的信仰,是十分正确和需 要的。      
    因此,人生应有一个信仰,确立自己事业的目标,决定自己的志行,做起 事来,精神贯注,不会散漫无章,才有所成就。这还是对信仰普通学问而说。 一个人若是信仰宗教,则会更实际,因对宗教有真诚的信仰,可保证这个人是好人而不是坏人,因宗教都是劝人舍恶向善的;若在宗教中选择佛教的信仰, 那更是自己一生幸福的胜算,甚至来世可得到一个踏实的、永?、清净庄严 的归宿。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2 11:00     标题: 续 2





                            
                                  人生需要的佛法


  
    佛陀设教的宗旨,在乎普度众生,而在这所度的众生中,尤以人类为救度对象的中心,因此佛陀是为人生而说法,佛法是为人生所需要的;人生的许多痛苦,也惟有依佛法修行,才可以解除。这在研究过佛学的人,是没有什异议的;可是许多未曾读过佛书的人,往往只看到有一些佛教徒不合佛法的外表和行为,或以为佛教是迷信的,与社会不利的。现在为要纠正这些对佛教抱著错误的观念,我要把佛教的道理分四项,略为说明:

  
    (一)佛法是信智并重的

  每一个宗教,首先要著重信仰,如果没有了信仰,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宗教。佛教是属於宗教的,因它与其他宗教一样的著重信仰;同时佛教也可以说是非宗教的,因它有与普通一般宗教说法不同的超低性。比如佛教重信仰,是不错的;而它尤重理智,是把信仰建筑在理智上的,否则信仰便会变成盲信,迷信。所以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在这里见得只有信,没有智,是不能了彻人生真谛的,即使学佛也难以获得究竟离苦得乐的;这就是佛教与其他「因信得救」的,只偏重信仰的宗教不同的地方。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可是这种智慧不是普通一般的知识。知识是外向的,从外面的学习经验得来的,是有限量的,也不是统统都是正确的;佛法的智慧是内向的,是向内在掘发出来的,是无限的,正确的。这种智慧是必须依修戒而生定,由定功而开发出来的,它是经得起时代一切学术的考验,其合理和超越性,在世间一般宗教哲学中,是不易找得到的。由智慧契证诸法的真理,才能产生真知灼见,为古今中外的文化学者所赞赏。如中国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康有为先生说:「仙学太粗,其微言奥理无多,令人醉心者有限;不若佛学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英国哲人罗素则说:「各宗教中我所赞同者为佛教。」佛教如果不具有甚深的智慧和崇高的学理,那会使一般时代的哲人,心折如此呢!
  
   (二)佛法是标本兼治的

  佛教的智慧,分有真实智和方便智。真实智是体,方便智是用,从真智的本体上,生起种种摄化有情的方便作用,就是佛教福利社会的道德风化。我们知道社会是群治的,由於农、工、商、学、兵以及宗教各界的人士,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可是今日的社会,人心如江河日下,淳源凉薄,风化不良,杀盗淫妄,肆无忌惮,虽绳之以国家的法律,只能治之已然,不能防犯未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惟有佛教的戒法,才能净化人心,澄本清源,足以移风易俗,树立良模。
  佛教的基木戒律,在於五戒,是人伦的正法,近於儒家的五常。一不杀生是仁,儒家所谓「仁民爱物」,或「民胞物与」;二不偷盗是义,所谓「路不拾遗」,「弗义之财不取」;三不邪淫是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不妄语是信,所谓「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不饮酒是智,所谓「酒能乱性败德」,「酒不醉人人自醉」,亦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能导色,故宜戒绝。五戒的性质与五常相同,而作法有异,儒家的五常重在理论,佛教的五戒制为必行的规条,不行则犯,名之破戒,有应得之罪业,受应得的果报,故凡受其戒者,莫不遵行,惟恐有犯。如果人人各安其位,各守其戒,则一人如此一人治,一家如此一家治,一国如此一国治,全世界人如此,则全世界亦国治天下平了。因此如有五戒治其本,加以法律治其末,标本兼治,则社会大同,人民坐享其利,欲世界不太平而不可得了。
  
   (三)佛法是冤亲平等的

  我们人类在平日互相接触的关系上,不免有厚彼薄此,或爱此憎彼的协调与不协调两种现象的产生,这即所谓冤家与亲家的不同。为亲家的日日相见,自然欢喜;最难堪的是冤家狭路相逢,分外眼红。这样由小冤家变成大冤家,或由少人的冤家变成多人的冤家,弄到家庭不睦,社会不宁,也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发生斗争的导火线,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人类的冤亲关系,必须要透过佛理,才得协调,而免除过与不及的弊病。佛法体验到人生应要冤亲平等看待,是有其两个深切的理由:一是佛陀曾彻悟到人生的共同原理,在於共同的佛性。这个共同的佛性是人人具足,个个不无,而且又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就在这共同具有的佛性上,体知大地众生,不论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甚至有情与无情,动物与植物,都是同体的;既然是同体的,还分什亲疏适莫?说什「仇者快而亲者怨」?如果悟知众生同体而强分亲疏,自己平心一想,亦不免哑然失笑了!二是佛陀从天眼智,观察众生是死此生彼,轮回不息,都曾互相做过父母兄弟,姐妹眷属的亲戚关系;以宿命智了彻众生界过去无始以来,一切人事过从,有更亲密更深切的关系。就在这种更亲密更深切的关系上,不但光是人类,就是对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亦要建立起这亲切的关系。这样观想,谁肯把自己的亲人当作冤家来仇视?谁肯举刀残杀自己同体的众生?杀机既息,则一切冤家都变成亲家,内在不再发生怨憎瞠恨的心理,外界的家庭或社会斗争亦不存在,人类自然趋于和乐了。佛陀不但是理论的发现者,亦是理论的实践者。如佛陀在世之时,因为过去世未修菩萨道时与提婆达多结下怨恨,所以提婆达多时时想害佛报仇,时时来找佛陀的麻烦,跟佛陀过不去;可是佛陀并没有对他感到麻烦或烦恼,反之还对他表示亲切的好感,时时向大家说提婆达多是他的好朋友,善知识,由於提婆达多多生的逼拶兴鼓励,他的道业精进勇猛,提早得到越级的成功。就是那位与提婆达多做朋友的阿世王,受了提婆达多的唆使,不只毒害了父母,而且跟佛陀也有过不去的地方,可是佛陀对他也没有半点仇视,当他恶报现前,受到身患毒疮的痛苦,向佛陀忏悔,佛陀还是慈光摄被,使他毒疮平复,恢复了健康。这些,都是证明佛陀不光是在理论上说冤亲平等,而是在行动的事实上实现了冤亲平等。
  
   (四)佛法是自他两利的

  普通一般人的感觉,看见佛教徒入山或闭起门来用功,都以为佛教徒是消极厌世而自利的。其实呢,入山或闭门自作工夫,正是为入世利人做预备。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恰可以表达这个意思。
  佛教的宗旨,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不做,是消极的自利,众善奉行,就是积极的利他。所谓自他两利,这不是很明显的证明吗?为什要硬说佛教是消极厌世而自利的呢?同时佛教行善的定义是:对於所行的善事,必须於己於人都有利的,才叫做善;如果於自己有利,於他人无利或有害的,就不能叫做善。又所作的善事,必须於现世有益,於来世亦有益的,才叫做善;如果只是目前有益的,而将来无益的,亦不能叫做彻底的善。这样来看佛教的为善,就是自他两利的标准的行善。所以学者梁启超居士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又说:「佛教之最大纲领,日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修智以求转迷成悟,是自利的事业;修悲救济众苦,就是利他的大事业。如此,一个真正懂得佛理,能行佛事的佛教徒,就是人生自他两利的事业专家,相信谁也不敢说他是消极自利的逃世者了。
  佛教的大乘行者,他们所作的事业,不但是自他两利,而且是利他重於自利,为人急於为己。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即是有见於此而云然。因为大乘行者的菩萨,他的发心修行善事,见苦必救,有求必应,你如果真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不但身外的财物可以布施给你,满你所愿,甚至自己宝贵的妻孥和生命,亦可以施献於你,真是「难行能行,难作能作」。而且他的布施为善,还是观空心境,不挟企图,所谓「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有一众生为我所度」,不杂丝毫功利观念。像儒家所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亦都是可歌可泣的牺牲为人的行动,如果其中不存为功为忠的有得念头,或贪「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後事」的英雄浮名,那都可视为牺牲为众的大菩萨了。
  中国在东晋时代有个叫邓攸的,他在石勒兵到,怆惶弃家逃走,因其弟早亡,特全其侄,继其香火,而把自己的儿子系在树上而不顾。为救侄儿,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可以说已做到了无我的境界。这在佛教看来,也已成了舍己为人的利他行者,因此,世间一切「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贤者,莫非是菩萨化世的大乘行者。佛教得名牺牲主义,其价值就在乎大乘菩萨所表现的积极救世的利他精神。
  人生一世,只有数十寒暑,不坚常的肉体,终归要坏灭的;而不坏灭的是精神的生命,所谓立功、立德、立言,是人生的三不朽。大乘行者的作为,就是人生三不朽的代表。人生必须在数十寒暑的短促时间中争取生命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才不辜负人生,失去人生生存的意义。现在从佛教是智信并重,标本兼治,冤亲平等,自他两利的四个要点上看,人生如要过比较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少不了要向大乘行者学习看齐;或惟有大乘行者的救世行径,才是人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憧憬与追求!
                                       佛纪二五一二年七月十五日於槟城三慧讲堂

  


   
                                  人生学佛的利益

  
    凡是学习一种学问,都期望对於自己是有利益的;如果没有利益,那又何必花了许多时间与精力、财力去学习,岂不是很冤枉?学佛也不能例外,当然对於自己是有利益的;但站在相反的立场上,有些不理解佛教的人,或以为学佛是无益的,佛教是教人消极厌世,不事生产,意志消沉,行为疏散而趋於颓废的。因此,造成他们对佛教的误解,憎厌了佛教,以为学了佛的人生是灰色的,青年人更不宜学佛,加深了佛教走上衰老的路线。於此,为说明学佛的意义和利益,以见学佛的好处。


       一、激励意定向上
   人生第一要事,应是使自己的意志向上,因一切伟大事业的开展,都是由意志坚决向上来决定,但意志能够向上,须经一番洗链,没有洗链的意志,不但不能坚决向上,而且是散漫无归的。因为是散漫无归,所以终是茫无目标地横冲直撞,犹如狂象或野马,不受羁制,危险万分。这在叔本华谓为「盲目的意志」,对它发出悲观的叹息,其实就是这种未曾洗链的意志。如果意志经过理智的洗链,宗教的薰陶,从修养中加以控制,那就不会走向下坡,不致於盲目、漫无程序而找不到归宿。佛教的要义,首先揭穿人生的真相,显出众生平等的原则,打破社会的阶级和不平等,使君民受化,上下翕和。在释迦牟尼佛未出世前的印度,婆罗门阶级统治社会,控制刹帝利族,鱼肉吠舍族,奴视首陀罗族,贵贱悬殊,赏罚不平,纯用愚民政策,剥削贱民,甚至贱民窃听经教,亦撄诛杀之罪。到释迦牟尼佛出现於世,才高唱人性平等,待遇平等,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矫正神权的迷信,打破印度社会的四姓阶级,把人民真正从ZHUAN制的镣铐中解救出来。因佛陀重视人类个性的自由发展,一切善恶生杀之权操诸自己,不是依靠神灵的判定与赏罚,自己精益求精便可向上爬,怠懒不务正业便会往下堕,所以贵如天帝,不求上进仍要堕落,贱如禽畜,逢时机方可向上翻身。在人类说,敏慧如舍利弗,钝拙如周梨盘特,只要自己努力,一样可以超凡入圣,给劣等民族以无限的激励而使之意志上进。故大庄严经转fa lun品说:「佛法大海,容纳百川,四河入海,同归一味。据戒先後,不在贵贱」。佛命难陀礼优婆离足,我慢山崩,地为震动。又佛成道後初次入宫觐父,父王见其带来之弟子,多从外道中改变信仰而来,又老又瘦又黑,乃选难陀等五百释种出家,使之侍佛左右。当时属於贱族的优婆离,感到自己身份太低不能学佛而悲哀涕泪,佛乃以平等心度之出家,因他勤苦修行,悟道反在难陀之先,而受到贵族出家的难陀礼足之敬。从这些地方,都可看出僧团中的平等制度,是能给予普通大众以无限的鼓励。一切因不如意而厌世的人们,意志消沉,出了家反而会勇敢起来,恢复了人生活跃的意趣,谁说学佛会厌世,会意志消沉呢?



      二、调剂生活和谐
    人类的生活,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今人迷信科学,偏重物质:轻视精神,以为精神只不过是物质大脑(细胞)的反应。要是大脑坏了,什都完了,所以只求眼前物质的竞争胜利,生活过得舒适就好,至於生命在未来是否继续存在及因果报应的业力之说,都被否认,因此得势当权,横行无忌,造成世界的残酷斗争,使人民陷於水深火热之中,受到无量的痛苦。
  其实呢,物质享受的满足,只可视为人类生活的一面,决不能视作全体;人类另一面的生活享受,应是精神的安定力。当物质生活失却效用时,那时如无精神的享受,人类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如一对对物质享受穷极奢华的富贵夫妇,因为独生的爱儿夭折,刺激过度,心理激变,精神就会发狂,那时非物质享受不足,实是精神不够安定,因此觉得生活不下去。这时需要有一种宗教信仰,来安定他的精神,维持他的生命,不致於走上自杀之途。他如政治失意、军事失败、商业破产、情场失恋、名誉损害、家庭失和等等,非寄予宗教信仰,不能再安定他们的精神,救济他们脱离苦海。而尤以佛教说明人生的世相无常,苦空无我,以及因果报应之理,更可以排解精神上的苦闷,使之重新安定下来,过著调和的生活。
  佛世时有一个妇人死了爱儿,狂哭发颠,佛怜而救之,叫她去向人家借火,借得火来,儿便可救;但借火给她的人家;家中必须从未死过人,否则取来的火是无效的。妇人依命借火,家家都说有死过人,因自祖宗以来,从无不死之家。妇人借不到火,归来向佛禀白原因,佛乃乘机晓之曰:既然从来无不死之人,那你何必为儿死太过悲伤,须知人从善恶因果的业报中来,富贵寿夭,皆有一定,悲伤无益,徒然自苦。妇人因此悟道,心安理得,到绝望时也不致於自杀,而能重新过其安和的生活。这便是佛教救了她,也见得佛教在精神方面,会给予人生生活无限的安定力量。



       三、预防身心过犯
   犯罪,是一个极不名誉,也极不好听的名词,谁都不愿意听,谁都爱惜名誉,不愿自己犯罪;但一个人生在社会,亦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过错。试问在人类中,能有几多健全而不犯罪的人?若依佛法说,更难觅得不犯罪的人,因佛说一个人在起心动念之间,都不免要犯罪的,纵使你在行为上不犯罪,而你在思想的心念之间,打著自私的妄想,或侵损他人的念头,都是属於罪行。何况人多数是意志薄弱,自觉力和自治力不移,禁不起环境的诱huo,以致犯了罪。但这犯罪,也不是专指下流社会那些无理性的人的犯罪,就是中流社会,上流社会的人,感情蒙蔽了理智的眼睛,还是一样要犯罪。国家为了防止犯罪,才订立法律来制裁。如不禁烟,则鸦片、吗啡、红丸、白面之流,势必肆无忌惮。如不防盗,则抢劫、绑票、小偷、扒手之类,亦必更形猖狂。其他如好声者迷於舞,好色者迷於嫖,好货者迷於财,好饮者迷於酒,好博者迷於赌,无一不是引人犯罪的行为,修养不够,不能自制,难免被卷入漩涡,弄到丧身害命。因此需要预防,社会乃有法律的条文和宗教的道德规则,使人先於精神上有所警诫,然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犯过。佛教对於预防过失的具体方法,是在身囗意三业上论定,认为预防意业的思想犯罪,比预防身囗二业的行为犯罪还要重要,如果先控制了意业的思想,身囗的行为就不会过於放肆,所谓「擒贼先擒王」,正是澄本清源的方法。国家之法律,只制裁其犯罪以後之行为,未能於事前先加预防,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宗教的道德律,先制其精神,根除其心理上的病源,先作未雨绸缪,不因临渴掘井,才是预防犯过的最好法子。复次,佛教规范人类的道德律,在五戒十善,既防身囗犯罪,所谓防微杜渐,无所不至。故宋仁宗尝问文彦博治国之法,文彦博答以最好方法,莫过受五戒、持十善,盖一家行五戒十善则家治,一村行五戒十善则村治,一国行五戒十善则国治,如此则不须法律,亦可坐享江山的太平。仁宗认为至善之论。可见佛教的道德善法,实为预防身心犯过的阿伽陀药。

  

       四、需要外力援助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一生的成就,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整个社会外力来助成。如学生读书,把功课搞得滚瓜烂熟,虽然全靠自己的痛下工夫,但如果没有学者编辑课本,先生教授知识,自己的读书就无所凭藉,也不能得通各门的学识。又如吃饭,这煮成饭的米,是由农夫种植而来的,中间又经过许多人工善巧的筛制烹调,我们才有饭吃,可见有饭吃亦是全赖外力的助成,不是一个人什都可包办得了的。现在讲到学佛的好处,亦是等於说多得一种外力,来帮助我们道业的成功。我们认为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对象,他不但具足智慧,亦具足威德神力。他的智慧固可以启发我们的思想,他的威德神力,更可以助我们所求的希愿,所做的事情,达到成功。例如我们要环游世界,必须藉轮船、火车、飞机来做交通工具,才能达到环游的目的,决不能光靠自己两条腿,就能跑遍全世界。或即使有给你跑遍世界的可能,但你也不能担保在中途自己不发生危险,或因生命短促,路途太长,未曾成功,而身先死。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靠飞机、火车、轮船的外力来援助,使自己很快地到达目的,而且危险也较少。我们学佛,希望佛的威德神力来护佑我,来援助我,其道理也是如批。



      五、解脱人生桎梏
   人生有许多不自由的束缚,好像上了一重枷锁。这枷锁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有形的枷锁,如人事的缠绕、家庭儿女的拖累等等,困缚了自己的身子,把自己桎梏起来,一点也不得自由。无形的枷锁,是精神上的困惑,如知识学问上对於人生许多问题未能解决,许多从精神上「求不得苦」的烦恼,都成了无形的桎梏。人生有这两种枷锁桎梏著,所以时时会感到苦闷,而想寻求解脱的方法。
  佛法,就是解脱人生从环境而来的苦闷的最好方法。它的道理,说明人生是缘起性空,一切现象,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无时不在生灭的变幻,如浮沫泡影,毫无实在性可得,叫我们看得透彻点、要放下,不要太执著、太认真,以免搞出许多乱子,来自己桎梏自己,那是愚人的事,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佛教教人看破现实,断惑证真,达到超世的解脱,才算究竟的解除桎梏人生的枷锁。超世的解脱有两种,是我空的解脱,和法空的解脱。前者是小乘的解脱,後者是大乘的解脱;达到小乘我空的解脱,对於人生从现象中所生的一切有形的枷锁,皆可消除了;若达到大乘法空的解脱,则一切从精神上所起的无形的烦恼枷锁,亦都可以解除,而以解脱至圆证佛果为究竟。到这时,人生一切桎梏,都可解除净尽,从自己个性中开展出一个自在光明的新天地!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3 11:40     标题: 续 3





                                                   佛教与人生


  
        佛教总会主办的星期弘法会,今天开始在这间大礼堂弘法,我想不论讲者与听者,看到有这样一座堂皇庄严的礼堂给我们作引法工作,大家在精神上一定都是高兴而愉快的!
  本来佛教总会的主要工作,是要弘扬佛法。过去因为没有会所,没有一个可以集中弘法的地点,同时人材也感不够,所以弘法的工作,未曾积极的推动;而现在既有了地点,又有不少有德学的法师与居士,以及佛教青年都在学习弘扬佛法的技巧,所以这次由几位热心弘法的同事,决定把这个星期弘法会成立起来。这是一个宣传佛法的良好途径。
  现在我要讲的题目,是「佛教与人生」。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不讲佛教与人死,而讲佛教与人生呢?我先来问一间各位:谁愿意人死?我想个个人都愿意人生而不愿人死的,所以要讲人生,不讲人死。同时佛陀出世人间,在人间成道说法,佛教也就是为人生的需要而施设的,并不是为人死或死人而设立的,自然我现在要讲的亦是人生的佛教,不是人死的佛教。
  
    一、两个问题

  不过在这里有两个问题:一般社会不明佛理的人,的确有误会佛教是人死的,不是人生的,因他们看见许多人平常与佛教没有什关系,每到家里死了人,才到庙中请僧尼去念经,这不是证明佛法是到人死的时候才用得著的吗?还有人误会佛教是消极厌世的,逃避现实的,与人生社会没有什关系,因佛教专门谈空,说一切法都是空的,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还不足以证明佛教是厌世,是逃避现实社会的责任吗?所以认为佛教与人生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关於这两个问题,现在简单地先来解答一下:佛教的法门,原有两类:一类法门是注重现实人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和乐,社会互助,政治修明,国家繁荣,世界太平,如药师法门,及菩萨所修的六度法门等等,都是正视现实,凭自己的力量,广建善业,以期自利利人的。一类法门是提倡念佛礼诵,加被生者消灾灭罪,福佑死者往生乐土。如求生净土的弥陀法门,就是凭他佛菩萨的力量扶助,使罪业沉重者转危为安。但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盛行很广,大家都认为念佛容易,尤其能帮助死者往生,所以造成家里死了人就请僧尼念佛念经的风气,於是有人看到这种情势,就认为佛教是人死了才用到的,把佛教注重现生行善修福,面对人生,正视现实的人伦正法,善生之道都疏忽了,遂使人生的佛教,变成人死的佛教。同时佛教讲空,是要空去烦恼主观的执障,并不说空了什都不要,如果是这样,何必劝人为善?为善有什用!
  
    二、人性提高

  先从人性来讲,佛教与人生最亲切的关系,是在提高人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发现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的都可成佛,这佛性,就是人性的提高与开展。这一发现,给予人生无限的光明与福乐,也找到了人生向善最高的目标或归宿;在佛陀没有发现佛性以前,我们的人生,可说是迷迷糊糊,渺渺茫茫,长夜漫漫,黑漆一团,没有光,也找不到热。同时这个发现,在人生社会,引起两个很大的启示作用:一是人人皆有佛性,则人生社会,绝对平等,一切社会不平等的阶级制度,在平等的佛法中都站不住脚。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一是人人都可做佛,给予人生很大的鼓励,因为不但富贵智慧的人可以学佛,可以成佛,就是贫穷愚痴的人,只要自己能向善学乖,一样可以有成功的希望。如佛陀在世时,做马夫的优波离,扫地的周梨盘特,担粪的尼提,都能够从学佛获得成功,他们从最卑下的奴隶贱民,而翻身为最尊贵的圣者。就拿现在来讲吧,亦有人因境遇坎坷,时运不济,往往心情消极,意志消沉,走向自杀的道路,想要毁灭自己,後来听到佛法,或看见佛经,体会佛陀的道理,对人生种种的启示兴鼓励,自己可以创造自己的福运,改变自己不良的环境,即生可以实现理想,因此激发本能,心情由消极转趋积极,改变观念,重新做人。在两年前,我在一个佛教杂志上,看到张君志圣写的「信佛因缘」。他有个小康之家,家里有一妻一子,生活尚好。但在他廿九岁那年,忽然发生不幸之事,妻子急症亡故,跟著儿子放学回家,又被车撞死,真是祸不单行,使他的精神陷於极度痛苦,朝晚都徘徊於海边,想跳海自杀。而因他常常徘徊海边,小偷又乘虚而入,偷了他的财物,使他对人生更感悲哀与失望,再也生活不下去。可是一次无意中经过寺门,被人拉入法堂听经,刚刚听到法师在讲三世因果的道理,说及人生的父母兄弟,妻子眷属,都有冤缘的关系,有缘的是来报恩,令你欢喜,有冤的是来报仇,令你苦恼。使他想到自己妻儿的逝世,害他痛苦,莫韭前世害过他们,今世来报仇,於是心就平了一半,精神的痛苦也减轻了。因为多与佛门中人接触,有些人知道他过去生命中的一页惨史,也时时以佛理开解他,使他的心情渐渐的积极起来,重建家庭,重新过著温暖的生活,且为我佛信徒,帮忙佛教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一个人到了死亡边缘,而被佛法救回来,重新做人,这正是佛教对於人生有益的证明。
  
    三、少欲知足

  再从修养来讲,佛教与人生的关系亦很切实。佛陀成道不久,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讲阿含经,常常教诫门徒做生活修养的工夫,先由「少欲知足」,做到「离欲清净」。这欲,是指饮食男女等贪欲。人生有贪欲,就有烦恼,有烦恼障蔽佛性,失去灵明,愚痴无智,是非不辨,争夺以兴。故中阿含苦阴经说:「以欲为本故,子共母争,母共子争,父子兄弟亲族辗转共争,更相说恶,何况他人?」这是说明家庭斗争,亲族斗争,都起於私欲。又说:「以欲为本故,王王共争,民民共争,国国共争。彼因共相争故,以种种器杖转相加害,或以手杈石掷,或以杖打刀斫。」这也是说明人类由於私欲作祟,弄得王与王争,民与民争,国与国争。因此佛陀诫人少欲知足,除了为公众的利益与人论辩,决不为达到私欲的希求,贪取无厌,与人争执。故由少欲知足,做到离欲清净,身心快乐,是佛陀从经验中教人修养的一贯工夫。
  世人皆因徇於一己的私欲,被私欲俘虏,做私欲奴隶,世间才有战争,使人类受到腥风血雨的灾劫。如世界第一次大战时,许多人都说是为了「面包问题」。及战争结束,所耗去的军费,以美钞连续起来,可绕地球几个圈子。倘以这些所耗的军费,转移过来发展农业,增加农产,推想收成足以养活另一个星球的人。可见打仗并不完全为了面包,还是为逞私欲、斗英雄。又以世界第二次大战来说,第一次估计二千二百万人死亡,三千零四十万人受伤。毁灭物资,难以估计。所受的影响,遍於地球每个角落,惨痛之深,史无前例。可是战争结束,人心仍未痛定思痛,不见有何觉悟,依旧各为其私,乘乱取势,以人食人,以人杀人。这种由贪欲而自私的祸害,试想除了佛法的法药??少欲知足,离欲无争,慈悲济拔,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还有什更好的方法,能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呢?
  
    四、无我为人

  人类的多难,起於多欲,是指自私的欲爱。这欲爱有自我的欲爱,眷属的欲爱,境界的欲爱,而以自我的欲爱为主体。自我的欲爱,是爱自己的身体,为人生最大的祸根,一切的贪欲,都因执我而起。由於执我的身体,跟上来的就有我的财产,我的名誉,我的妻子,我的车马,以及我所占有的一切东西。凡是我心所欲,我力所及,莫不恣意争逐,据为己有,争之不已,世界从此多事,人生也就从此沦於苦海的泥淖,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对於人生执我为是的道理,佛经中有个比喻说得很好:从前有一个人,天天想金,想得发狂。一天经过闹市,看见一间金店,便走进去,拿了金子就跑,当堂被店主人捉住送将官里去。官问他为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敢拿走人家的金子?这人答得很妙:当我拿金时,只看到金子,没有看到旁人。这比喻执我的人,只知有我,不见有人。人们为了满足自我的私欲,不惜明争暗斗,要争权,要夺利,要享用丰富,要优越他人。你要如此,我亦要如此,弄得人我斗争,团体不和,社会不宁,祸根都从一个我字,生出一个私字,使人生走入了不光明的黑暗时代。佛法的修养,首先注重无我,但要知无我,须先识唯心,一切都要从自己的本心做起。这从消极方面,先要铲除自己的私欲,打扫自己的心境,清净无染,如镜照物,明察秋毫,不被尘污;从积极方面,由透视一切事物的缘起性空,如幻如化,舍小我为大我,发出大智大悲无畏的精神,深入社会,广建净业,不惜牺牲自己,而为社会大众广谋福利,争取世界和平,使人生趋於升平乐业的和善之境。
  
    五、缘起唯心

  佛教的无我,是从缘起法上阐明的。佛教阐明世间一切的事物,它的生起,都有它的主因与助缘,单独是不能生起的。如这张桌子,木料是它生起的主因,但如果没有人工等助缘,是不能做成这张桌子的。由此一物推至其他的东西,因缘所生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此,人生社会的存在,无非是种种主因与助缘的交织和合,所以社会应互助,人生应合作。同时人生社会既是从缘而起,这缘若是好的,人生就清净和平,这缘若是坏的,人生就贪染杂乱。所以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又说:「随於染净缘。遂分十法界」。十法界分六凡法界与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是从染缘而起的;四圣法界的佛、菩萨、声闻、缘觉,是从净缘而生的。而染净之缘的诸法,都是从心所造,心是一切万法的总源,源清则水清,源浊则流浊,所以佛法注重修行必先修心。修得心净则家庭净,没有了家庭斗争;心净则社会净,没有了社会斗争;心净则国家世界俱净,没有了国家斗争,世界斗争。故楞严经说:「当平心地,则世界一切地皆平」。在这里,我们应深深地理解到佛教的推行与否,与人生的泰否,世界的安危,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儒书大学上说:「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学主张治国平天下,先由格物明理,诚意正心做起,这与佛教的基本修养,先修其心的道理,亦很接近。而憨山大师解释格物之格字,为格去君心之非,格去物欲之蔽,则更显出佛教呵欲止争,离欲清净的道理,与人生向善,世界升平大有关系了。
                                   (一九六五年讲於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星期讲座)

  


                                    佛法与现实人生

  
    佛法自印度传来我国,已有二千年历史,它给我国人最深的印象和最普遍的观念,可以说有两种:一是因果报应的观念,一是空的观念。懂得因果报应道理的人,凭此为人生修养的准则,改善自己的身心,希获未来的福乐;不懂的则詈为迷信,认为因果报应的道理是荒诞不经的,依然去过他那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放浪生活。另一种人,懂得佛教说空的意义,知道佛为除众生的执情,所以要说空。因真理是纯粹客观的,主观的执情不破尽,真理是不会露脸的;但不懂的人,不理解佛所以要说空的意趣,因此误解了空,以为空了一切都没有了,才是佛学的目的。於是误认佛法的谈空是厌世的,是消极的,非伦理的,非人生的,非现实的。现在撇开因果的一边暂且不谈,但就一般由空而起的误解,略加论列。

  
    一

  佛法是积极救世的,不是消极厌世的。稍稍读过佛书或研究过佛理的人,大概都可以做这样的肯定。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就从教主的本身说起,他做太子时代,在皇宫里生活得很好,後来因觉察到人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感到现实的人生是缺陷的,所以舍俗出家,看起来似带点消极的气味;其实这消极,正是在做积极的准备。因为他的舍俗出家,并不是就想从此抛弃家国,逃避现实,遗世独立,而是要寻求人生真理来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所以在他修道的过程中,先用空的智慧来扫除心灵上的执障,发现到众生佛性平等与人生缘起无我的真理。为了迷昧了这平等理性的众生,他从同情怜悯中发起大慈悲心来大声疾呼要普度群有;同时领悟诸法缘起性空缘生无我,故不为个人打算,而为社会积极工作。他成佛後那四十多年的悠长岁月中,奔走说法,无有宁日,犹如「孔席不暇暖,墨突不黔赤」。所以说他的舍俗出家,是积极的准备,不是消极的逃避。如果不是他看透人生,飘然出世,那会有这种惊天动地而泣鬼神的入世事业的表现与成就呢?我们再研究佛这种由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是从那里来的?可以说,完全是从空的体察和修养而来的。空得透,看得破,故能放得下,提得起,建立为人的事业;反观世间的人,因缺乏空的体验和修养,空不透,看不破,故多浮沉於声色货利中,提不起来,即使提得起,亦放不下,故虽有英雄事业,亦多趋於自私的一途。究其症结所在,就是缺乏了大悲无我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空的体验与修养,不能从空而不空中发生胜用。佛教中有两类型的教徒,即「大心菩萨」和「小果罗汉」。前者是能从空的体验与修养中破除执情,见到不空的真理和智德,所以他能发起进趣的大心,上求佛智,以期体证真性,下化众生,以期广培福德,勇猛精进,不休不息,争取达到净化人生和净化世界的目标。这在佛教中,就被称为「大乘行者」,他的精神是最积极无畏的,从行为上所表现的也是最勇敢有为的。後者的智力观察人生事理不及前者,为人的愿力也不够宏大,虽然也有空的体验与修养,而只见其空,不见不空,故不能正视现实,只为自己的离苦得乐而寻求解脱,倾向於厌世逃避的一途。他在佛教中就被判为「小乘行者」,也曾被佛呵为「蕉芽败种」,亦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普通以佛教为消极为逃世,就在这小乘行者身上下的批评。但小乘行者对利世度生之事虽或不感兴趣,而在其自身勤苦修道培养福慧的努力,却非常坚决,勇敢而积极的。从这点上看,不但佛的精神、菩萨的精神是积极的,就是小乘行者对自己进德修善的精神亦是非常积极的,如果每个人都像小乘行者那样勇於改恶迁善,修养自己的学德,健全自己的人格,那,现实世界也就太平无事,更毋须论大乘行者积极救世的价值了。
  
    二

  佛法是伦理的,不是违越伦理的。伦理,即人伦道德之理,故研究此人伦道德的学说,也叫做伦理学。伦理,即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所产生的一种最适当最合理的思想行为;故儒家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为五伦。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这叫五常;那佛教既教人离亲出家,君臣不愿,婚嫁事断,骨肉分散,朋友交绝,还谈得到伦常吗?这种质问,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有理由的;其实呢,怀这种观念的人,他对於佛教的观察和认识,可说还是极为肤浅的!佛教的道理,是最注重人生伦理的。佛在经中常教诫弟子们要报父母养育恩,报师长教导恩,报国主住处恩,报众生护助恩。这四种报恩,差不多是佛弟子每日要做的课题,如何可说佛教不重伦理?不过佛法的眼光是远大的,不像普通人那样短视,只顾到父母亲属眼前短暂的一点快乐,他是要父母亲属得到究竟的安身立命的快乐,所以要暂时离乡别井,专修道业,预备技能,做为自己将来度脱双亲,乃至度脱一切众生的资本。譬如见人陷溺,想下水救他,必先自能游泳,否则不但救不到溺者,甚或自己亦俱同陷溺。佛教徒看见父母沉沦苦海,必先自己学得超升的法子,才能救之离苦得乐,其理亦是如此。所以暂时舍俗离家,正是为父母亲属乃至一切众生的永远快乐著想,并非隔绝情义,弃而不顾。佛在梵纲经教诫弟子,有「孝名为戒,不孝亲即不足以言戒」。四十二章经谓:「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如果佛法不重伦理,佛何必要讲这些经文呢?从前印度有个善生长者子,似乎对佛教的伦理学也表示怀疑,或以为佛教是不讲伦理或伦常的。当时印度人的风俗有礼拜六方的习惯,近於我国人的拜神拜鬼。他问佛教里有没有礼拜六方?佛说有的,不过礼拜的意义各有不同。佛教礼拜六方的意义:礼东方时如礼父母,应生孝顺之心;礼南方时如礼师长,应起敬重之心;礼西方时如礼夫妇,应当和睦亲爱;礼北方时如礼君臣,应明君臣相资相济相助相成之义;礼下方时如礼主仆,须明主慈仆从的道理;礼上方时如礼宗教师,对宗教所崇奉的佛与圣贤要具足正当的崇敬。每个人礼六方时都具有此种观念,那父子、君臣、师长、夫妇、主仆、宗教师,都时时在互相敬爱中过著伦理道德的生活。这尤可证明佛教是伦理的,不是违越伦理的,因其所说的如君臣、父子、夫妇,都与中国儒家五伦中所说的相同,而师长、主仆、宗教师,即可摄於兄弟、朋友之中,意义如出一辙。徐倬所谓:「西竺远在流沙外,去中国不知其几万里,而竺氏之为教,以无相为宗,以空诸所有为谛;独所云孝者,世出世间,俱不能废,是所谓此心同,此理同也」。
  
    三

  有人说:佛教不是讲人生的,是讲出世的。误认佛法是出世的,就以为佛法与人生没有什关系。究竟佛法是不是出世的呢?可以说是的,佛法是超出世间法或超胜世间法的;但要知道超世的胜法,还是建筑在世间善法之上的,如没有世间善法做基础,那里有出世的胜法?如空中楼阁,不能建立。佛法可总括为大乘不共法、三乘共法、五乘共法的三大类。这五乘共法的教义,即说明由人乘的善法,进化到天、声闻、缘觉、菩萨乘的胜法,而以人乘善法为进化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法,即被一般人所嚷的出世法,而这出世法的获得,是以人天二乘世间法为阶梯,有此阶梯的基本,才能进修出世三乘的胜法,所以说佛法不离世间法,离了世间法,出世法便无从建立,诚如六祖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佛法中所说的世间法,是在五戒十善,五戒可摄在十善之中。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理相通,不过说得比较五常为具体,为圆满。如在身业的动作上说:一不残杀生命,属於仁;二不偷盗他人的财物,属於义;三不邪淫他人的妻女,属於礼。在口业的动作上说:一不说妄言谎语;二不说花言令色的绮语;三不说两边播弄是非的两舌语;四不恶口咒人。这四种都属於信。在意业的动作上说:一不起非分的贪求,要达到一种目的,必须采择正当的手段和方法;二对於一切人事不起瞠恨心,要用慈悲和平来处决;三对於一切学问的研究,要广求理解,不局於一隅自甘其愚。这三种即属於智。所以佛家的十善,即是儒家的五常,不过说法较为周密详尽,而不外是人生所需要的学问,也是人生所应遵行的道德规律。既然佛教所说的道理都离不开这个人生,怎样可以说佛法是非人生的呢?这样看来,佛法当然是属於人生的,与人生是极有关切的,而且是人生所最需要的一种有益身心修养的学问或真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4 11:35     标题: 续 4





     四


    佛法在时间,则竖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在空间,则横说四维上下的十方;在世间众生界的人事,则总说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的六道。看来似广泛虚渺,不落边际,所以有些人就认为佛教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非现实的,不切合於这个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这种说法,骤然看来似乎是对的,其实是偏差的,是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今试言其所以然:
    一、佛法虽详言三世,而著重现实:佛法说三世的意义,是要说明人生的生命是不断的继续。生命既是不断的继续,就不好轻视生命,须要珍重生命,要知今生的生命寄托於一个恶果,是由於前世种下的恶因;同时要想未来的生命有好的寄托,仍须现世自己来负责积集善因,才有未来光明的好果。这样,虽然藉三世说了因果的道理,而其意趣所在,还是叫人由检讨过去,把握现在,才能创造将来。故说三世的意趣,完全是叫人著重现实,正视现实,从现实改造起,才有未来光明的好景。
    二、佛法虽广谈十方,而著重此土:佛所觉悟的智慧是超越常人的,所以他所见到的境界亦是不同凡见。他所见到的十方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所有十方的国土世界也是无量无边的。为了较量比对各种世界的依正庄严,在佛经中说了许多净土,用来比观这个娑婆世界的秽污,使大家发起厌秽欣净的追求心理 ,而著重改造现实秽污的世界,使之成为清净的乐园。所以虽广谈十方,而目 的还在此土的改造,十方世界不过是用来做此土的陪衬而已。同时佛降生在此 人间,成道在此人间,说法度人亦在此人间,亦足以表明佛是最著重此土,为 此土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否则他应生在其他清净的国土中享受快乐,不应生此 秽土与这些苦恼众生同其甘苦了。      
    三、佛法虽纵论六道,而著重人类:佛法要说明生命的原理,和生命不断 的轮回,所以说有六道。虽说六道,而著重在人道,以人类为众生界升沉的枢 机,以人类为六道乃至出世四圣的中心,由人修善,可以进化到天人、声闻、 缘觉、菩萨、佛;由人造恶,则可退化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人类之所 以能为六道升沉之总枢,因人为万物之灵,有学问知识,有大脑思想,且富於 拣择力,创造力,对於一切遗留下来的文化道德,能够接受,加以思选,去恶 从善,以求进步,其他五道,即无此种能力。如天道虽好,而天人耽著天乐, 不思修善求进,局於一隅;修罗多瞠,破坏善法,亦难修善;饿鬼多贪,饥火 ?,沉於幽暗之域,已无闻法修善机会;畜生愚痴,沦於鲁莽迷昧之所,更 无智力选择修善;地狱罪重,昏迷失性,更谈不到修行;只有人道,苦乐参半 ,善恶分明,且多闻圣贤之道,增加抉择是非之力,最容易由修善而上进。因 此,佛说六道,而特重在人道,须由人道始能分判黑白,操纵进退,这也正是佛生长此方说法,在此现实人间,不在他方世界的用意了。      
    由於上面的说明,可见佛法是积极的,非消极的,是伦理的、是人生的、 是合乎现实需要的。佛法虽然谈空,而是空其渣滓,显其纯真,也即是空而不 空,从不空中,与现实人生发生密切关系。即以此关系来破除现实人生的迷惘 ,创造觉悟的现实人生,使之趋於净化、美化,这就是佛出人间的胜义意趣!




                             
                                    人生的和乐之道

   
    我们人类的生存,依赖两种生活,一是精神生活,二是物质生活。精神生 活,是指文化知识、道德学问,是我们精神上的滋养料;物质生活,则广究衣 食住行的享受,亦是人生有所需要的因素。文化知识的道德滋养,尤其是宗教 文化的道德修养,更是人民精神上的安定力,不可或缺。佛教是宗教文化,更 重视道德修养,其於福国佑民,安定社会人心,更有莫大的裨益。


    一、慈悲普爱
    佛教化世的作用,著眼於慈悲二字,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换句 话说,众生没有快乐,用慈爱的心予以快乐;众生有苦难,用同情的心使之解 除困厄。本来慈爱之心,悲愍之念,是人生天赋的,人人都具有此种善心,只 是在表现的程度上,浅深大小,是有些不同的。因此,佛教把慈悲分做三层来 说明。
    第一层的慈悲叫做「生缘慈」?生是众生,即对许多受苦受难的众生,生 起拔苦与乐之心,支援他们解除困难。所以这种慈悲,不但佛教具有,普通一 般人亦多是有的,孟子所谓「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不过这种慈悲,爱人的 程度尚浅,对人对事,容有亲疏厚薄的观念,未能运心平等。如同是爱人救人 ,而对自己的儿女或亲戚眷属,可能爱心重一点,对他们的痛苦,特别关心; 反之,对那些与自己没有亲族关系的人,虽然也关心他们的苦难,可是关心的 程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像关心自己的儿女那样深切了。      
    第二层的慈悲叫做「法缘慈」?法指缘起的佛法,怜愍许多众生不知人生 缘起的道法,妄造惑业,流转生死受苦,故生起慈悲心,为他们说「还灭的法 门」,从灭烦恼的业因,而脱离生死的苦果,达到涅盘的境地。这种慈悲,就 非普通一般人以至一般宗教哲学中所具有,因这是超世的佛法,世间的学问有 所不及,自然世间的人也难得有这种慈悲了。      
    第三层的慈悲叫做「无缘慈」?缘是缘虑,无缘,即心无所缘,离诸分别 。普通人的慈悲,都是心有分别,缘到他人有苦,我去救他,我为能救,他为 所救,堕在相对的境界中,往往遇到违缘波折,就会退了愿心,所作救济的事 业也会中断;而佛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觉悟一切众生皆 具佛性,与我同体,众生的苦难,即同我的苦难,救护众生,即等於救护自己,所以就能不起分别,任运度生,虽度了许多众生,而不觉得有一个众生为我 所度。金刚经所谓「皆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即是心 无分别,能空诸法,不见有众生为我所度,亦不见我有所证得的涅盘。这种慈 悲的用心,已达到绝对的境界,冤亲平等,物我一如,「万物与我一体,天地 与我同春」。不但普通凡夫想像不到,一般的宗教哲学,恐亦难得有此意境 。如有些宗教,亦说「爱我敌人」,但对不信其教的人,还是不能得救,其爱 之博与不博,心有分别或无分别,便从这里可以见个分晓了。

    二、理性平等
    平等二字,是民主时代最所欢迎,最所需要的;但普通的学说,所提倡的平等,都是从社会经济平衡上立言,不是从理性同体上立言,所以虽然是求平等,可能是永远也求不到平等。为什 呢?因从佛学的因果论,人生一切贫富、智愚、贤不肖等差别,都是各有前因後果的,你想从经济上作平衡分配,要世界上的人个个经济平衡,事实上是绝对办不到的,即使在形态上办到,在理性上仍是办不到的。如一个贫穷而愚笨的人,分配财物给他,使他富有,可是他的愚笨依然,怎样也不能与有智慧的人平等;所以工人还是工人,学者还是学者,纵然贫富不均在形态上或可使之平均,而在性格上的智慧愚 痴的优劣等等,就无法平等的。      
    佛法不从人的外形事相上求其平等,而是进一步,从人的理性上寻究他 的平等,发现每个众生,不单是人类,乃至低等动物,在他本具活泼的性灵上 体验,都是平等一如的;其所不能平等,是在现象的事相上,有些有修养行善 ,有些无修养作恶,於是上升下沉,各现出其不同的形态。虽然为人为畜, 形态各有不同,而其隐藏不昧的灵性,依然还是一样的。从前有一僧问禅师, 众生皆有灵(佛)性,为何小鸟在佛头上拉屎?禅师反问:小鸟如无灵性,为 何不在老鹰头上拉屎?小鸟知在老鹰头上拉屎有危险,这便是它的灵性不失。 至於在佛头上拉粪,是因他迷了本性,所以不知道敬佛,而它自己知道何处安 全,何处危险的性灵或知能、却是与人一样的,所以佛法说一切众生佛性平等 。      
    总之,世间一切学问,不论它是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都是从事相上 求平等,那多是属於治标的;佛教要从理性上求平等,作为实现人类平等的根 本论据,那是治本的平等。从这论据上再寻求人事的改善,才会实现人类的真 正平等。如古代印度有四姓阶级,产生了社会的不平等制度,佛陀就是根据众 生理性平等的理论,议论批判,然後从「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称释子」的事实表现,把那根深蒂固的ZHUAN制苛刻的不平等制度推FAN了,把首陀 罗阶级的奴隶贱民的脚镣手扣解放了。可知佛教从理性的平等,把人事合理化 、民主化、大众化,在社会阶级中不须斗争,慈悲和平地实现了平等;而人生 要获得最高的平等,真实的平等,那必须要学习佛陀的修养到家,解除了所有 的烦恼系缚,才能达到了真解脱,大自由的究竟平等的理趣。

    三、缘起互助
    互助、是人生的美德。人生需要互助,才能合群生存;相反的,不能互助,便是互相剥削,互相拆台,那 结果是每个人都会站不住脚跟,而从人生舞台上塌倒下来。互助的反面是互竞,互竞的结果,是会使人生带来痛苦的,所以有许多眼光远大、观察深刻的学者,亦多扬弃斗争,主张人生应该互助,湿沫相濡、患难相济、互爱互助,人类才会有真正和乐的生活出现。如提倡唯物斗争的苏联,亦早有酷爱互助的学者克鲁泡特金出现,出版一部互助论,阐发人生应要互助才能生存的理论,例举蜜蜂、蚂蚁等动物,都是靠互助合群的生活而生存的。所谓「互助则互存,互竞则互亡」。不过他虽然能说明动物合群生存的原埋,却没有再进一步地发挥,倒是在佛学里,早已找出人生应需互助的理论 根据。佛学阐明宇宙人生一切万法,都是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道理,谓之 因缘论,或缘起论。因是主因,缘是助缘,也是各种应备的关系条件具足,才 能助成主因的完成。如以我们人身缘起作为例子来说:先有自己先天生命根本 的阿赖耶识为主体主因,配以後天的父精母血的助缘,在母胎中才有胎儿形成 。然後经过十月怀胎而出世成人,由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种种 的助缘,才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事功。因此,每个人都不能单独生存,必须仗 多种和自己有关的条件(缘)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人生应需互助,不互助必难 生存。人是万法中的一法,人这一法是因缘所成,其他一切诸法,亦莫不是因 缘所成。即是此一法与彼一法,其申互相牵连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此生 故彼生」,没有此法,彼法决难单独生起,而彼法对此一法,其关系之密切, 亦是如此。整个人生宇宙,好似一张大网,其中的网孔互相牵连,绝对不能孤 立,就如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都是互相牵连的而存在,决无单独可以存在 的理由。      
    佛法就在人生宇宙的主因助缘的合作生存上,阐明人生社会,应要互助合 力才能和乐地生存,若是离群而采取单独行动,不顾他人的利益,以图私己美 好的生存,即众人皆苦我独乐,事实上恐怕是不可能的。刚才说过,人生的关系好像一张大网,每个网孔健全,就成一张好网,如果有些网孔是坏了,势必 使这张网成为不健全的破网,以致失去了作用。我们人生的社会组织亦是如此, 如果其中有些份子不健全,就会影向整个社会的组织,使之变得不健全,分化力 量,甚至会把整体破坏殆尽。佛教的缘起论,根据人生缘生缘成,应要互助互 存,不应互竞的结果,而全趋互亡,其主张互助的关系之重大,於此可见。

    四、性空无我
    佛学既然阐明人生诸法,都是因缘而起,则缘会即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的东西,其性本空,那里有什 坚固不坏的个体存在,所以说「无我」。知无我,便无贪求,不会造业,便无痛苦。人生痛苦的来源,是因不知诸法缘起性空,本无实体,而我们对这具身体,强认有我,既然有我,为了肥此一我,便要争取我所有的财物,弄到我争你夺,世界从此多乱,人生从此多事。所以在佛学上分析我们的身体,是成於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色指身体上有形色的物质;受是感受,想是构想,行是造作,识是妄想分别,这四蕴都是精神的作用。身体是由这五蕴众缘所成,离去这些众缘的条件和关系,身体就没有了,那 所执有我,我在那里呢?所以说「五蕴皆空」,其中无我可得,既悟无我,那里还有什 我所有的东西?无我和我所有的东西,观空放下,便 得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了。所以心经说:「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世界上的人,都喜欢说有,以为有是吉利的,是好的预兆;不喜欢谈空, 好似空是极不吉祥的,空了没有了,就什 都完蛋了。其实不然,依佛学的心 理分析,空才是吉利的「好意头」,不是不吉利的,许多人都因执著有我,追 求我所有的财物,贪取无厌,结果弄出许多乱子来,给自己添找一身麻烦,甚 至或身败名裂,一败涂地。中国的哲学家老子亦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 有身,及吾无身,吾患何有」!有身有我,就有患难;空身空我,便无患难, 所以说空是最吉利,因空其所有,放下一切,不造罪业,不受痛苦,解脱自由 ,得大自在,莫过於谈空悟空,荡执成智,别有乾坤了。      
    语云:「世界本闲,人心自闹」。或「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能 理解佛学上的慈悲普爱、理性平等、缘起互助、性空无我的道理,提高自己的 修养,抱定自己的宗旨,去处理社会的人事,则许多纠纷都可以排解,许多乱 子都可以平息。杜甫诗云:「欲曙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佛教的晨钟,早在 响亮了。回教堂和天主教堂的钟声,也早在向亮了,希望世人多听听宗教的钟 声,清除自己心上的贪瞠之火,那 人生一切烦恼可以减少,一切负担可以减 轻,一切美丽的乐章,都会奏出和悦可爱的旋律了。



                                       

                                   人生快乐的追求


   
    快乐,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学佛也正是为了憧憬人生的快乐,追求人生的快乐,因为学佛的目的在於「转迷为悟,离苦得乐」;不过学佛所追求的,所憧憬的是人生最高尚的快乐,不是普通人所追求的那些声色货利或低级趣味的快乐,那些快乐都是梦幻不实、暂时性的,不能持久,故不为学佛者所注重。

    社会上一般未理解佛教的人,多数认为学佛是叫人吃苦的,如说学佛首先劝人吃素,有新鲜香美的鸡鸭不吃,偏偏要去吃乾燥乏味的咸菜豆腐,这是最不开胃的事,还有甚 快乐?不错,佛教为培养人类的慈爱心,确是主张多吃素食,但也并非要个个学佛的人都吃素。如所周知,今日的锡缅泰日,是著名的佛教国,僧侣都是吃荤的,不是也一样可以学佛吗?何况普通皈依佛教的人,戒律亦无规定他们都要吃素,若以吃素为苦而不敢学佛,那是多余的忧虑。其实吃素也是快乐的,因为素食可以让人听不到那些小生命被杀害时那种挣扎惨叫的痛苦声。孔子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吃其肉」。养成自己平和慈爱的心地,无伤於人,无害於物,应是人生最快乐的所在。
    其次,有些人以为佛教的戒律甚严,学佛要持戒,许多戒条约束身心的自 由,是一件苦事。学佛持戒,看来似乎是苦的;若静心体味一下,亦觉是快乐 的,为甚 呢?因戒是止恶生善的规则,人能按照戒律的规则来行事,外身不 犯国法,便无囹圄刑罚之苦;内心不做暗算他人的亏心之事,便问心无愧,「 夜半敲门也不惊」,不是很快乐吗?反之,一个不守规律的人,随便乱来,看 来似乎自由快乐,实际上是不自由,不快乐的;为什 呢?因为一个人如果随 便乱来,犯法捉将官去,饱尝铁窗风味,那里还有什 快乐可言?做了亏心事, 良心受谴责,精神不愉快,乐又何在?所以持戒遵守规则,初不习惯,以为拘束 ,後来做得自然了,也就如无其事,不感到有什 拘束,而且做得心安理得, 也就自然快乐了。      
    再次,有些人认为佛教说苦说空,都是不吉利,不好听的名词,与快乐扯 不上关系,佛教说苦说空,看来似不吉利,不好听,不受一般热中富贵功名的人所 欢迎,可是苦口是良药,逆耳为忠言,自有其至理所在。人生在身体上有生老病 死苦,在物质上有求不得苦,在精神上有爱别离、怨憎会苦,在自然界有风霜雨 雪侵蚀等苦,都是铁一般的事实,谁能否认?佛陀加以说明,正要人知道苦的 人生的缺陷,进而改造为乐的人生的美满,并非叫我们厌苦离世,逃避现实。 所以说苦,还是为了快乐的追求,不知道苦便会安於现状,不思进取,社会将永陷於停滞的状态。至於说空,有更多内涵的真理。试问世界上那一件东西是常 住不坏的?那一件东西不是无常无我的?不能常住不坏,无常无我,就是空; 空得透,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世界上还有你争我夺的局面吗?没有罪恶 的斗争,不就是和平快乐的好景吗?所以当知佛陀说空,也正是为了快乐的追 求。你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须要多在这个空字里 面多下功夫;否则,你追求物质享受,沉迷於声色货利,常为物役,不能役物 ,丧失自由,埋没理性,那里还有真正的快乐呢?所以我们要达到人生真正的 快乐,惟有追踪佛陀,洞达人生真谛,觑破富贵浮云,解脱名缰利锁,不做五尘 六欲的奴隶,大自由的宇宙,大自在的人生,才会活泼泼地呈现,那就是另一 个鸟飞鱼跃,海阔天空的快乐真境。      
    佛教对於人生快乐的追求,从人生快乐由浅至深的程度上,可以分做三层 的进取来说明:         
   
    一、人间富贵的追求         

    站在人类本位来说,人间最快乐的追求,莫过於 大富大贵。大富则多财,钱多万事足,有钱能使鬼推车,无钱常被鬼揶揄;大 贵则权尊位高,支配他人,从心所欲。可是古今东西各民族对於人生的富贵贫 贱,智慧媸妍,穷通得失,所持观念,各有不同:如西洋人的人生观,认为上 帝创造宇宙万物,人生一切富贵快乐是上帝赐给的,人生一切贫穷痛苦自然亦 是上帝赐给的。如印度古代的人生观,认为梵天生四姓,属於婆罗门和刹帝利的贵族是梵天生的,而属於吠舍和首陀罗的贱族当然亦是梵天生的。如中国古代 的人生观,认为富贵贫贱是天生的,或自然而来的,或祖先积德,影响儿孙福 乐的。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则与各民族各宗教学说颇有不同,它认为人生的富 贵贤愚,穷通得失,各有前因,而受後果;换句话说,现在一切好坏的果报, 都由於自己前生积集的善恶业因所造成,既非上帝造,亦非梵天生,更非自然 来,或祖宗积福,儿孙享受。佛教训示我们,人生要追求富贵的快乐,必要具 足五个因素:一、不杀生而培慈爱;二、不偷盗而富义气;三、不邪淫而重礼 义;四、不妄语而有信用;五、不酗酒而有理智。舍此而求人生快乐,迷神逐 物,都属枉费心血,缘木求鱼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5 11:26     标题: 续 5





             二、天堂解脱的憧憬         


    天堂是每个宗教所憧憬的,因每个宗教最後的目 的地,都是求生天堂享乐。不过各宗教对於天堂的内容如何,怎样才可以生天 ,各有各的不同看法,说法亦异,而各家所讲的天堂,不是很抽象,就是很模 糊,或零乱无序;唯佛教之言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高低层次分明,生活秩 序井然,并且把每一天的天人的男女欲乐,饮食粗妙,寿命修短等等,都作历 历如画的描素。如果不是佛陀的神力亲历其境,慧眼亲见其事,相信任何宗教 人物,也难有如是甚深甚细的体察。又生天原因,各宗教亦各有不同的说法, 而佛教说明生天的因素,要在修习上品十善的德行,即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瞠、不痴。由修十善,而上生天堂,生到欲界六天,尚有男女饮食的欲乐;到了色界的十八梵天,就无 五欲的浊乐,全赖天堂妙丽的净色及禅定的喜悦为生活的资源。尤其是在色界 第三禅天,叫做「定生喜乐地」,由於深妙的禅定,生出身心的喜乐,为三界 禅乐中第一快乐的境界,以惟此地为乐受之限,过此以上的四禅已进入「舍念 清净地」,工天再进,禅境又不同了。故悲华经卷二云:「身心快乐,无有疲极, 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禅定是妄念受到控制,心力集中的精神境界。普通凡夫 无此境界,听来似感神秘虚杳,若久修禅味的人,视如家常便饭,亦无奇突。 不过禅的喜悦,最易陶醉,沉迷难返。如当年印度研修唯识学的无著、天亲、 师子觉三兄弟,相约求生兜率天,临终谁个先去,应先回来报导天堂的消息。 後来三弟师子觉先去,三年不返,音讯杳然,无著天亲,深以为奇;接著天亲 上生天宫,直入兜率内院,见礼院主弥勒大士,闻法即出,却在外院撞见狮子 觉,始知他乐著外境,游滞三年,尚未进入内院,如何能来人间报消息呢?由 这掌故,证知天堂的禅悦之乐,是非人间的五欲粗乐所可比拟了。      
   
    三、出世涅盘的解脱         

    人间的富贵,不易持久,天堂的禅悦,亦归无常 ;真正的永?快乐,是在出世涅盘的解脱。涅盘旧译灭度,是减除烦恼,度 过生死的境界;新译泥洹,义为圆寂,即圆满智德,寂灭惑业;或烦恼不生, 功德不灭,不生不灭,清净安乐。普通一般人,不知佛理,多以为涅盘是死, 其实是与死不同的,死了甚 都没有了,涅盘并不是甚 都没有;反之,是甚都有,不过这与普通人所说的有不同,是灭绝了一切烦恼,圆满了一切智德 的妙有。英国韦尔斯,在他所著的「世界史纲」里,把涅盘解释得很好。他说 涅盘不是灭绝,而是新生,即是烦恼苦闷的人生结束,解脱自在的人生新生。 自然这新生的乐趣,都非人天的五欲与禅悦所可比拟的。佛教目的在「转迷为 悟,离苦得乐」,也就是指达到这涅盘的高尚快乐的清净理境。      
    佛教追求人生的快乐,虽有人间、天上、出世的三种境界,尤其第三种涅 盘境界的快乐,好像是高不可及,可是它基本的快乐,还是从人生追求现实生 活的乐趣做起的。这在杂阿含经卷四,记载一个青年郁 迦问佛:如何能使我 们的生活安定,家庭快乐?佛答以一个在家佛教徒要想生活安定,家庭快乐,须 要具备四个因素:一是方便具足,即学习一种专门的技艺,所谓「良田千顷, 不如薄技在身」;二是守护具足,对於已获得的财物,要量入为出,善巧保护 ,不使浪费;三是善友具足,谨慎交友,舍恶从善,以防随俗沉沦,丧失天良 ;四是正命具足,选择正当的职业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不操杀盗淫妄及走私贩 毒等邪业,生活便无危险。一个学佛青年能具备这四个条件,生活安定快乐, 家庭自然亦合理想而和乐了。      
    这样看来,佛教所追求的人生快乐,虽属高尚理智和纯洁情感的混和,而 其基本的安乐生活,仍不离世间人生的安排和协调,以求家庭的安定与快乐; 不如一般人误认佛教是逃避现实,厌离社会,不顾家庭天伦乐趣的。希望我佛教青年,於此三致其意! (学生黄水记)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在佛门已很流行,学佛的人大多听过,但其内涵意义,尤其初发心学佛的人,恐怕还不很明白,我现在试来解说一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人身,看来得人身应该是很容易的,为什 说难得呢?其实不是专指这一生的人身,是说我们的生命,多生以来轮回生死,已经过很多生很多世的生死了,其中不一定每一生都是做人的,有时做牛做马,做鬼做神,所谓「入马腹,出驴胎,昨向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生天下狱,那一道都经历过,要保持这个人身,即每一世都生在人间,是很不容易的。佛在经里曾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似掌中土」,就可证明人身之难得。因得人身的条件,必须要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五戒即是不杀生而有仁慈,不偷盗而有正义,不邪淫而有礼貌,不妄语而有信用,不饮酒而有理智。在五戒中最低限度要能保持一戒,才能保得人身,而不保六根具足;如果做恶多端,连一戒亦不能受持,那 就会失去人身,去「入马腹,出驴胎」了。所以五戒正范云:「全五戒则人相具足,满十善则天报Z?;反斯二种,则三途出没,万苦交加。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寿天高卑,由戒多少」。这就说明了受持五戒至 一二戒,可保人身;若加修十善,则天报Z?,即可生天享受福乐。十善,即 是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瞠 、不痴。修得十善,不但在人间富贵,就是天上最快乐的福报,亦常常跟随著 你,随时有得享受。      
    再讲到「佛法难闻」,这与修行五戒,保持人身,极有关联性,因不闻佛 法,就不知五戒十善是什 ,也不知受持五戒十善的价值和好处,反过来就是 造五逆十恶,你想保持人身不失,那就难之又难了!      
    但是佛法常常都可听到,为何说难闻呢?这因为凡夫众生,共有天人、人 类、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生到人类中,才有机会听经闻法,若生 到天上,天堂太快乐,贪著快乐,就很少有机会听经,自己亦不要再修行了。 生到阿修罗,瞠恨心很强,什 好事功德都被瞠火烧光,还谈得到学佛修 行吗?生到地狱中的众生,刀山剑树,受苦无间;饿鬼饥渴交迫,叫苦连天; 畜生愚痴昏迷,失去理性,都无闻法的机会了,那里还知道什 叫做修行,所 以说「佛法难闻」。故唐代裴休承相序圆觉经说:「生灵之往来者,六道也: 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 狨之悲,修罗多瞠,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 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这亦是说唯人类正好修 行,能明邪正,辨是非,因其智慧、记忆、梵行,均较他道为胜,若不修行,徒失人身,可憾矣!      
    佛经且说,学佛闻法,有八种zai 难,常来阻碍。八种zai 难除上面说的三恶 道的三难外,尚有第四「佛前佛後难」:若你业障深重,出生在佛前或佛後, 碰不到佛,如何有法可闻?第五「北俱卢洲难」:北俱卢洲是人间的天堂福地 ,衣食自在,生活快乐,有佛法也不要听了。韦驮菩萨去护法,也遭到他们的 拒绝,故成了「三洲感应」。第六「长寿天难」?一般外道修行,最高目的是 要生到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劫,他们错认这是涅盘,自己已证到究竟涅 盘,所以不出定,永远也遇不到佛法了。第七「世智辩聪难」:就是世间有大 学问的科哲宗教学者,他们各怀成见,都以为自己的花香,他人的盐不咸,所 以佛法虽好,对他不起作用,他的聪明智辩,恰恰成了他信佛的障难。第八「 盲聋 哑难」:如果有人生下来就眼盲、耳聋、声哑,六根不全,虽有佛像、 佛经他不能看,有讲经说法他不能听,有佛他不能念,对佛法失了作用,成了 他们无缘信佛的障难。     
    因此,要保持人身,才能听闻正法。现在我们既得人身,又能得闻佛法, 且能出家学道,都是宿根深厚,才能如此;所以大家应要发大心,修大行,克 勤克俭,慎始慎终。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 度,更想何生度此身?」阿弥陀佛,各位新戒,勉之勉之!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这部善生经,在大藏经中有几种译本,向来很少人讲解。所以这经名,大家听来似很生疏,不如心经、金刚经、法华经等因讲的人多,大家已把那些经名听得滚瓜烂熟了。
    已故的近代中国佛教巨人太虚大师,首先把这经从中阿含经三十三卷大品中抽出来讲。他讲的意思,认为佛经每部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机宜,应将大藏经中不常见闻的经典,都提出来讲说流通。所以他过去在庐山讲孛经,在汉口讲十善业道经与本经,都是本著这个意思而讲解的;同时这几部经,前者注重修明国政,後者则著重人伦道德的善行,都与他提倡「人生佛教」运动极有关系的。
    现在我讲这部经,是由几位居士提出来要讲的。他们极服膺太虚大师的学德思想,对於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认为契理契机,最适合时代潮流。我们要普及教义,普度有情,须走大师宣扬佛教的新路线,才富时代精神与意义。

    一、倡导人生佛教的意音与效用
    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创教说法,无非为了要度众生,所以佛教是为人生而施设的,「人生佛教」这一口号之提出,本来不成问题的,且有关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话,也并非无人说过;不过,很明显很专门来提出「人生佛教」这个现代名词的,自然要算太虚大师创始了。从大师的言论中,揣测大师提倡人生佛教,是有他几个意义的:
    1、佛教是人生的非人死的
    近世有许多学者及一般人,因为未读佛经,不懂佛理,都误会佛教是与人生无关系的,以为人死了才用得到佛教,所以误认僧尼的专职,是替死人念经,超度死人的。其实佛教固有念经度亡之法,但亦有修善延生之法,可惜未为一般人所知所解。佛教原有延生增福与度亡往生两DA法门,延生法门寄托於药师佛,度亡法门寄托於弥陀佛。大师昔年讲药师经,曾提倡药师法门,消除zai 难,延龄增福,要人知道佛教亦极注重现实的福利,即为补救偏重於弥陀法门之度亡往生。以中国佛教自宋明以来,净土宗极为旺盛普遍,人人皆知有阿弥陀佛,人人皆知念阿弥陀佛可以死後往生,其他注重现实的福利的法门,反而隐而不彰,於是人生的佛教就成为人死度亡的佛教,僧尼就成为送死人的专司,也养成普遍一般人死後才延请僧尼的习惯。同 时有些要学佛的人,也说要到年老才来学,无形中失却人生佛教的气息。大师 为补偏救弊,出来提倡人生佛教,多讲解有关人生佛教的经书,这是大师为弘 法利生而流露的悲愿。      

    清朝玉琳国师,读大藏经见有药师经,载药师如来发的十二大愿,都与现 实人生有利的,且「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求男女得男女,求官位得 官位」,都是深投众生的欲望,所谓「先以欲钩牵,後令入佛智」。於是他把 药师经从大藏经中抽出来单印流通,并说出「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 船」的话,来鼓励大家注重人生的佛教。      
   
    2、佛教是伦理的非乖伦常的??有许多人未听佛经,对於佛教未有认识 ,只从外表看僧尼舍俗出家,辞亲学道,就认为佛教是有乖伦常的,或不合伦 理的。其实佛教那是如此的呢?僧尼的舍俗出家,辞亲修道,正为了是要向父 母尽其大孝,报其大恩,所以在大报恩经中,佛陀自述很多累世孝亲报恩的故 事。父母恩重难报经,则说尽难报母亲十月怀胎,三年哺乳的深恩。四十二章 经有「堂上二亲最神」。报恩经有「父母者三界最胜福田」。其他如梵网经, 大般若经、涅盘经、 耶律、地藏经、玉耶经及本经等皆强调不但要报父母恩 ,还要报兄妹亲属的恩,乃至一切众生的恩。因一切众生往劫以来轮回六道, 皆曾互为亲属,故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
世,莫不从之受生」。这是从报现世父母狭义的恩,推至报一切众生广义的恩 。而释迦佛陀与阿难,罗云争为父王担棺,以至东土禅祖如黄蘖度母升天,懒 残典衣养母,都是注重现世孝亲的表示。如果佛经中没有报恩父母的理论,佛教 徒那有这种难能的孝行表现!出家为专修佛法,不过暂时离开父母,谁谓出家 就不要了父母呢?佛教是不重伦理的呢?在本经看来,不但重孝顺父母一伦, 对其他君臣、兄弟、夫妇、朋友各伦,亦一样重视。就因误解佛教乖违伦常的 人太多,所以大师才觉得有提倡人生佛教的需要;而阐扬人生佛教的真义,也 纠正了一般佛教徒扬弃延生法门而偏重於度亡往生的心理观念。      
   
    3、人生佛教的中心论点
    人生佛教的中心思想,大师在「人生佛学之 大旨」中曾揭出三点:         
    A、人生佛教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适应 现代时机,有益於现实人生的佛教。这可见之於大师作的「佛教人乘正法论」 。        

    B、佛法虽容个人解脱的小乘佛学,但为适应现代人生之组织的群众化,当 以大悲大智普为群众的大乘佛学为中心,而施设契时适机的人生佛教。        
    C、大 乘佛法有圆顿与圆渐的分野,圆顿教绝言思,重颖悟,只宜少数的上根利智, 圆渐教是重视经典文字的方法,循序而进。今为适应重徵验,重秩序的现代科 学化的学术思想,应以圆渐的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佛学。     
    这三点说 明,都注重适应现实的时机,且以人类众生为中心对象,因佛陀说法虽为普应 群生,不分任何种族与阶级,或地域观念,而以易於接受佛法的环境与根性言,当以人间与人类为特胜。以天堂太乐,易於沉迷,不欲求进;地狱太苦,身 心煎逼,无缘受化;修罗多瞠,善法不入;饿鬼饥渴,未暇领受;畜生愚痴, 蒙昧不知;唯人类环境适中,苦乐参半,知苦趋乐,舍恶向善,听闻佛法,最 易接受。大师於此曾提出人类比其他各类众生超胜地方有两点:一是众生升沉 以人为枢纽,因在人类中不知佛法,不肯修善,就堕为愚蠢的低等动物,或饿 鬼畜生,在人类中由闻思净法,努力修善,更求上进,就可成为超越人类思想 和智慧的天人,三乘圣者,以至究竟圆满人格的佛陀。故知众生上升下沉的枢 纽,完全操於人类。二是人於一切众生中最富创造力,所谓人为万物之灵,意 识上最多自由活动的能力,博闻强记,对於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道德,生起拣 择与领受溶化而重新创造的作用,且勇於求进的心情,都为其他各类众生所不 能及。因此,佛陀出生在人间,成道说法亦多在人间,这种事实,已实现了佛 陀重视人生的理论,也证明了佛教是为人生所需要的。所以法海浩瀚,广大深 微,虽竖穷三世,而著重现实,虽横偏十方而著重此土,虽纵论六道而著重人 道,这也已成了倡导人生佛教的重要论点。      
   
    4、人生佛教的目的与效果
    提倡人生佛教,是使佛教人生化,在人类 生活中生起实际的效果,才达到人生佛教的目的。太虚大师对於人生佛教的目 的,曾举出四点:      

    A、是人间改善:用佛教五乘共法中的人乘五戒,天乘十善的 两种善法,净化人间,不论家庭伦常、社会经济、教育、法律、政治乃至国际的正义公法,若各能本佛教奉行五戒十善之精神以从事各业工作,则可趋人生 於至善大同,和谐合聚,减少人生许多缺憾与痛苦。         B、是後世增胜:因吾人之 生命,乃是无穷尽的长流,循业力以受报,生死死生,此界他趣,轮回无已。 能从现生之努力持戒修善,便可增胜来生的福果,人间天上,富乐自在。      C、是 生死解脱:以後世福果增胜,固为好事,然人天有漏生死,仍落苦空无常的陷 阱,须於人生之戒善正法的基础上,进修出世的三乘共法,才能惑尽情空,了生 脱死,进入於无我的涅盘。      
    D、是法界圆明:乃从三乘中的大乘菩萨法,再求上进, 不但断烦恼障进入无我涅盘的福果,更由观察众生同体,发大悲愿,普化一切, 断所知障,修证法空智果的大菩提。智果圆明,普朗法界,一切尘埃净尽,人 生进化至於此境,只觉心境一如,光明自在,十方虚空,了无障隔,佛教人生 的最高目的,已是登峰造极了。



二、善生经中的人生佛教
    善生经在浩瀚难穷的三藏教典中,是一部通常的经典,其中所讲的道理平易切实,适合於人生社会的实用,可以略举数点如下:
    契机设教以示平等普及??佛陀施教有两个原则,就是所说的教法,一要契真理,二要契时机。这部善生经中所说明的善法,多属人生日用的道理, 而於适应时机方面,尤能恰到好处。因佛讲此经,不是在什 天宫宝殿,也不 是在什 高楼大厦,而是在山林水边的道路旁讲的,正显示佛法是平等普遍而 大众化的,不是专供贵族阶级享用的,也不是给知识界的慧业文人作精神陶醉 的,而是给每个人拿来实用的。因为当时本经中的主要人物善生长者子,受他 父亲临终的遗嘱,每日早起在山野水边礼拜六方,这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 风俗。佛陀就利用此一时机,与善生谈论礼拜六方的伦理哲学。      
    在大智度论里,揭示佛陀说法有四种方式,叫做「四悉檀」。佛常以此四 法,普施众生。一世间悉檀,是随顺世间一般众生的习俗说法,使之得益。二 为人悉檀,是随各人的机宜程度而说法,使之得益。三 对治悉檀,即对众生何 种烦恼病,为说何种法药,以愈其病。(如对贪病说施德,对瞠病说慈忍等) 。四 第一义悉檀,为根机成熟的上智者,开示诸法胜义,使之悟入胜境。现在 此经,是属於四种说法的为人悉檀,乃佛陀随善生礼拜六方之机,为说六方的 人生善法,使之起信,方便得入佛海。      
    佛法可从两方面来看,从高深一面看,甚为深远幽微,不但凡夫不了,外 道难信,二乘未通,就是十地菩萨,亦难穷其底蕴,如法华经所谓「唯佛与佛 ,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若从浅显一面看,佛所说法,平易切实,都与我们日 用生活有关系的。如本经中所说五戒十善的人生善行,就是如此。佛法是佛陀果证的境界,从他的果後施化而建立起来的,不是凡夫的境界,所以有极高深 的一面;但这高深的一面,是约我们没有实证的人来讲,在已有修证的人来看 ,那也是平淡无奇的。如有人从故乡潮州来槟城与乡亲共谈故乡事,乡亲听来 并不觉到有何奇特;而站在旁边的非潮州人听来,莫明其妙,就觉得很难懂, 很深,很特别了。     
    辨别是非以安定生活准则??本经的正宗要旨,佛陀很扼要地对善生居 士说:「若有人善别六方,离四方恶不善业垢,彼於现法可敬可重,身坏命终 必至善处。」这「善别六方」,是阐明人生社会应所需要的伦理;而「离四恶 法」,正是辨别人生的孰是孰非而後去恶择善,以做日常生活的准则。四方恶 ,即是四种恶业。在经中举出好多个四种是恶的非的,好多个四种是善的是的 。如四种秽是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言,是恶的非的;反之即为善的是的。 四事罪是行欲、行恚、行怖、行痴,都是不正不对的;反之即成四事福,是善 的是对的。经还说到,行於六种非道以求财物,也是不正的不对的:一是在种 种戏求中求财物,二是从非时中求财物,三是从饮酒放逸中求财物,四是从亲 近恶知识中求财物,五是常喜在妓乐中求财物,六是在懒惰中求财物。财物本 为人生所需要,但得之当有其道,若不循其道而贪求诈取,便变成不正常不合 情理的不道德举动了。      
    人生最重要的希求,是在名利二欲,尤其是财利之欲,如狂流奔荡,更难防止。所以本经中特揭示正常的谋利之道,做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准则,自然有 裨益於人生社会的。此外更阐述四种「似亲非亲」的人,诈取利益;四种「真 善可亲」的人,予人真正的助益,都可资为人生的借镜。      
    礼拜六方以显人伦正理??礼拜六方神明,应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习 俗;佛陀借礼拜六方的风俗为善生说出佛教的伦理学,不过是随机说法吧了。 善生照他父亲临终的遗嘱,每天早起不忘到山林水边礼拜六方,他的意义 ,只不过是「你礼敬六方众生,六方众生亦礼敬你」,等於中国儒书所说「敬 人者人?之」的道理,没有其他特别意义,好像普通人拜偶像一样,头脑是 简单的;但经过佛陀说了礼拜六方的道理,这礼拜已不是简单呆板的死拜,而 是已与人生生活发生亲切关系的活动了。因佛陀说礼拜六方是各有意义的:礼 东方如礼父母,应生孝顺之心;礼南方如礼师长,应生敬重之心;礼西方如礼 夫妇,夫妇之间应相敬如宾,和睦相爱;礼北方如礼君臣,应知君明臣忠相资 相济的意义;礼下方如礼主仆,须明主慈仆从的道理;礼上方如礼神圣,对於 宗教家所供奉的一切圣贤,应有崇敬的虔诚与礼貌。这样,人生生活在六方中 ,时时从礼拜六方而产生伦理关系,大家互相敬爱,这敬爱之心时时不失,大 家便时时在伦理道德中过生活,也不怕家庭不和,社会不宁,国家不睦了。      
    在中国儒家,说人生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五伦,即是从人 和人的关系上产生出这五种最适宜最合理的行谊,以促进全体人类的亲切关系。这与善生经中礼拜六方意义颇为近似,而以宗教的方式规定礼拜以表达行谊 ,促进人生的亲切关系,则比儒学所说更来得切实。所以经中礼拜六方之义, 太虚大师亦称为人生六伦,与儒家的五伦相比,过无不及。如五伦中的君臣, 父子,夫妇三伦,是六方中有的;朋友,兄弟二伦,可以撮入师长,主仆二方 之中。还有礼上方如礼一切宗教的古圣先贤,则为五伦所不具;而五伦既属人 生的伦理道德,六方自然也是人生的伦理道德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6 14:22     标题: 续 6





       三、善生经的命题与意义


  善生经的内容及其与人生佛教的关系,前已略有提示。现在再来解释本经的经题,可使听者顾名思议,对本经所讲的人生善法,获得一个概念。
  1、善:这个善字,站在人的本位看,对於人生的上下升沉,极有关系,因为积善得福上升,积不善遭殃下沉,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古人有闻善则喜,见善则拜。人生「为善最乐」或「心是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都强调为善对於人生是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人生最好的境界,用现代名词来形容,叫做真善美:真是属於科学性的,事物本身原来如此的,分析实验如实而知,叫做真;美是艺术性的,欣赏事物的现象,从见闻觉知中感到愉快怡神的,叫做美;善是属於宗教性的,透过人类正当的思想,表现於道德的行为,叫做善,故在儒学,由「明明德,在新民」,才「止於至善」。而佛教是真善美三者溶铸而成的,以破妄显正为真,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以净化身心国上为美。佛教的唯识学,把人类的心理作用,分成善性、恶性、无记性。无记性,即是一种难於辨别是恶是善,或非恶非善的心境。而其所说善恶的心理有八识心王,其作用共有五十一种臣属心王的叫做「心所有法」。其中但说善的心理作用有十一种,就是信、惭、愧、无贪、无瞠、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这些善心所起的善思与善行,必是於自於他俱有利的,於此世他世亦必有益的,才能称之为善;若只於自有利而於他不利的,或於此世有益而於他世无益的,都不能叫做善。这是佛学上所说善字的定义。
     2、生:这个生字,在人生意义上说,对於人生亦非常的重要,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生者皆不欲其死」。生的反面便是死,若说人死,什都完了,还说个什!但死有轻於鸿毛,亦有重於泰山,其所以重於泰山,就因他在生为善积德,立功立言,生得有意义有价值,死後遗爱於人,才觉得死的可贵。否则,生无价值,死亦寂寞无闻,与荒烟蔓草同腐,什「人生三不朽」都谈不到了。太虚大师解释生字,曾分作四层:A、生起义,这生与灭相对,万物从无而有为生,从有而无为灭,生是因缘和合而生,灭是因缘分散而灭,宇宙人生一切森罗万有的现象,莫非是主因助缘重重无尽的交织。这样解生,可知人生是互助而成,应要和爱和乐,才有意义,有价值,且合於万物相关的情理。B、生存义,指身体或事物相续未坏的生存,在事物生住异灭四相中的住相。每个人都为了生存得好,生存得有意义有价值,才努力奋发有为。人生一切建设的事业,都为生存而求进步的;否则便要退化,退堕,失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C、生命义,是寿、暖、识合一,相续活动的生命,没有寿,没有暖气,没有分别作用的知识,生命便要坏灭。D、一生一世义,即指今生一世的生命个体,是生死轮回中的一期业报。在这四种生的意义中,要生起得好,生存得好,好的生命,好的一生,就须注意到修善,不然是不会有好的人生,所以在善生二字中,已含有怎样修善,创造好的人生的意义。
    3、善生:善生本是人的名字,是一个婆罗门的长者子,因佛陀为他说了这一部经,了悟胜义,改转信仰,皈依佛教,就成了本经中的主要人物。若以佛法解释他的名字,太虚大师曾列出二义:A.就善不善义以明法界因果:佛教把众生分成十法界,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凡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的四圣法界。十法界众生依正果报,各由其因,由修善因感善果,修恶因感恶果而有善和不善的分别:如於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瞠、不痴的十善业中,作上品十善因感受天果,中品十善因感受人果,下品十善因感受修罗果。反十善业而成十恶业,亦有三品果报,即上品十恶业因感受地狱果,中品十恶业因感受饿鬼果,下品十恶业因感受畜生果。此为六凡的因果,若推至出世四圣的因果,则修四谛善因感声闻果,十二因缘善因感缘觉果,六度善因感菩萨果,菩萨行修到究竟圆满,即证佛果。B.就生不生义以明法界事理:十法界因果,皆由因缘所生的事相,由此事相而显本来不生的理性。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从这推论,便知诸法缘生,其性本空,虽然有生,生即无生,何可固执有生?若执诸法有生,已生何须更生?若执诸法未生,未生从何言生?故生与不生,皆不可执,若有所执,即落迷情。如今各宗教哲学,妄想分别,执著有生,或谓梵天生,或谓一神生,皆不合情理,盖万物皆一神生,此一神又从何生?若他不须他生,即万物又何须他生?若他更有他生,他更有他,生了又生,即成无穷之过。所以诸法如幻,假缘安立,事相有生,理实无生,诚如心经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才显得诸法的真正理性是什。我们研究佛学,若能辨别善与不善的事理,从正当的思想,起真善的行业,於自己他人有益,於此世他世有利,便是真正善生之道了。
    4、善生经   
    1)约人说,善生是人名。此经乃佛为善生长者子说的。长者子既以善生立名,顾名思义,如是由宿世善根而生在人道,故名善生。又此人今世闻法修善,时不虚度,由善生善,便使来生的善法生起,故名善生。
    (2)约法说,依法而生,谓之善生,不合法生,即不善生。如人道众生依修五戒十善而生活,生得合理,不违正法,能行正事,名之善生。乃至二乘依四谛十二因缘而生,菩萨依六度行,生如来家,担荷法业,如理施化,都可称为善生。故本经之善生居士,听佛开导,奉行佛法,亦称善生。经的本意,指织布中的经线。直者为经,横者为纬。有了经纬,即有了准则,乃喻古圣先贤之书,可为千古共遵,四海可行,故称为经。又经之梵音为修多罗,或素缆,其义为线,线能穿珠连串,亦犹佛陀之圣言如珠,由文字经典而贯穿成串,不令散失。又经为三藏之首,义摄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必循之路径,所以名之为经。现在此经乃佛为善生居士说人世的善生之道,故名「佛说善生经」。

  


                                   
                                  「人生佛教」摸象

  

    序人生佛教真义

  「人生佛教」这一名词,是太虚大师在四十年前提出来的,散见於大师全书有关人生佛教的各种著迷中。自大师廿八年前圆寂,人生佛教也好像跟他去世了,很少人继起发挥它的真义。近年来,因黄居士等研读大师全书感到兴趣,尤其是爱好人生佛教,并加以倡导,认为最适合现阶段的时代机宜,乃发起组识「人生佛学中心」,再版「人生佛教」一书,作为研究讲说的对象。并曾发表文章介绍人生佛教。因此,人生佛教这一名词,今天在各位听来,应已不感到很陌生了。
  我们要知道人生佛教或人生佛学的原理,并非太虚大师独创的,乃大师秉承佛陀思想的启导,加以深入的研究体验而契其理,复由浅出作适应时代的宣扬而契其机,揭示人生佛教的真义,大声疾呼佛教为现实人生、现实社会所极需要而且有大裨益,也纠正了过去佛教在中国的三种偏向:
  (一)学佛的人不注重现生求改善,只偏於做功德,贪求後世之增胜;
    (二)不注重为现实社会谋福利,只偏向求个人之生死解脱;
    (三)不注重生时先学做好人,只偏於求死後好,做个好鬼。
    而今人生佛教,就是根据佛教救世的原义,要把偏求死後好的观念,转过来重视现实人生,先把人做好,多修善积德,直由人生两增进佛果,中间不走弯曲的路径。这是直截了当地达到由学佛而成佛的目标。大师注重发挥人生学佛,由人生修善增胜而直趋佛果。是有几条佛理可做根据的:一、佛法无边,包罗万象:虽广谈十方,却重视此方;虽远穷过去,侈谈未来,却最注重现世;虽详言六道四生,却最注重人道人生。所以佛陀不生在他方世界,而生在此界;不出世在过未,而出世在现世;不在其他五道中成佛,而专在人道中成佛设教施化,以人类为教化的中心对象。这正是佛陀特为人生应世的绝好说明。二、佛法把所有的众生种类分成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的四圣法界已离苦得乐,不再流转分段生死,姑且不谈;今所需要谈的是重在六凡法界,而六凡中其他的五道凡夫,比人道学佛的机会更少。如诸天耽乐,无意进修,故长寿天列为八难之一。修罗猜疑,难以坚信佛语,且瞠恨心强,无忍多争,亦难学佛。地狱长沦苦处,饿鬼饥渴不堪,畜生愚昧无识,皆少机会学佛;惟人道苦乐参半,善恶分明,如其苦而求其乐,如其善而改其恶,实为上下升沉的总枢。故裴休相国说,六道众生能真有机会学佛的,其能澄心虑、发大心、趣菩提者,唯在人道。所谓「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佛不生天上或他趣而出世在人间,已揭示了人生佛教的原意。三、人道众生超胜五道众生:还有三个特点,不但为三恶道所不及,就天上的天人也不及人生的幸福!甲、忆念胜:人的忆念力比什都强,小时的事情到老不忘。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千百年来的教育经验,都能代代相传,保持不失。且记忆与智慧有关,人的记忆好,智慧也强,人生一切科哲文化发明都凭过去保留下来的记忆累积,而後日渐进步,日渐发明的。乙、梵行胜:人能依从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力量,克制情欲的冲动,而进修净行;且能保持高度的道德行为,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非他类众生所能做得到的。丙、勇猛胜:即人的精进力特强,遇苦能忍,可以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达致目标,虽天人亦有所不及。婆沙论曾以三义诠释人生:(1)止息意,谓於六趣中能止息烦恼乱意,莫过於人,即梵行胜;(2)谓於世顺违,情能安忍,即勇猛胜;(3)谓於种种技艺而得善巧,能用意识思惟观察作所作事,即忆念胜,亦即智慧胜。人有此三种特胜,学佛容易成功,故佛陀生在人类,为人类说法,所谓「人身难得」,足证佛教乃人生之佛教,不是天生的佛教,也不是鬼生的佛教。大师研究佛教,发现佛教对人类有如许利益,故竭力倡导人生佛教,以期配合现代人生的文化思想,有应用佛法的需要。大师认为现代世界的文化,虽然各民族各有其特殊的生活思想,而因科学发达、交通利便、已沟通世界人类思想,成为普遍的世界文化,不出三种;(1)现实人生化;(2)证据科学化;(3)组织群众化。若以佛法配合这三种文化来说:第一、佛法虽标榜普度一切众生,而为适应现代文化,当珍重佛出人间设化的意义,而设施契时契机的佛学,以人类为主要教化的对象,使佛法符合现实的人生化。第二、佛法虽容有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法,而今为适应现代人生之群体组织,应把小乘个人解脱的佛法,转为大悲大智普为群众利益的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地深入社会,成为适应时机的、群体组织的群众化。第三、大乘佛法虽为普令一切众生究竟成佛的圆满法,然大乘有圆渐和圆顿的两个法门,今为适应重徵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文化,当以大乘圆渐佛法为中心,而施以契时契机之人生佛学。如此学佛,当从学习人生本位的人乘佛法开始,进而发展到超人生的菩萨,及超人生的佛陀阶位,由人至佛皆不离人生本位,而置天人教和鬼神教的神化迷信而不论。这接近於孔子的「六和之外存而不论」的现实教育,或「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的现实理论。原来人生佛教早已著眼於此种现实教育的论调,故大师特为揭发,希望人类依此走向现实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础,进一步完成佛陀的高尚文化,使佛法为时代人生所需要,得以生存在现代文化中,而发生灵活的大机大用。又从佛教的教、理、行三方面观察,大师说明现时代现阶段的人类,应从人生佛教为修学佛法的起点。他从教的方面,分成三期三系佛教,即佛灭後五百年间初期的小乘,七百年间的大乘,一千年间的密乘。流传今日的锡缅等地即初期的小乘,为巴利文系的佛教;流传今日中国的为次期的大乘,属华文系的佛教;流传今日西藏的为後期的密乘,属藏文系的佛教。在理的方面分三级三宗的佛教:三级中的初级为五乘共法,重缘起法、因果法;次级的三乘共法,重八正道、三法印;三级的大乘特法,重大悲心、般若智。在这三级法上,建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在行的方面分三依三趣:(1)依声闻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2)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3)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现在正是佛灭後将三千年的末法时期,科学发达,人类生活趋於现实化,一切所为,皆注重现实人生,故若依声闻行果修行,必被世人讥刺为消极逃避现实;若依天乘行果修行,必被人诽谤为迷信神权。两者在今世,皆不契时机,使佛法对人世不生胜用。故在今日之时代,宜依人乘行果修行,而进趣大乘,发大心、修大行;换句话说,即在人言人,站在人的道德本位,修习人乘正法,先完成人格,然後以大乘精神,积极修善,自利利他,净化人生,建设人间净土,便可完成人生佛教的理想目标。

  佛教的原理本是一致的,从机感的程度深浅不同,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乘的五乘佛法。而大师所指示的人生佛教,是要由人发心学菩萨法,由人乘法衔接菩萨乘法,直达佛果,中间不必经过神化的天乘,消极的二乘,所谓「立人之极,建佛之因」。即从人乘法以完成人生,发展人生,而走上大乘菩萨的觉路,到达圆满的佛阶,不过其进程仍分列四个阶段:一、人生的改善:依一般佛经所指示的,以人民五戒之行,轮王十善之化,改善人生,达到净化人生的效果。二、後世的增胜:人生依业果流转而修行,每多希望自己後世的生活增胜,比今世好。所谓「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如宋朝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青草堂转世为鲁晋公,便是後世增盛的事实表现。三、生死解脱:智慧较深的人,观察到後世的业果转胜果然好,但仍不免轮回流转,故进一步求生死解脱,达到罗汉的圣果。四、法界圆明:这是大乘的特法,因二乘虽修我空观破烦恼障,而未达法空智,破所知障,於一切法中未得圆通自在;须要进修到菩萨阶段,得法空智破所知障,隔碍尽去,方能於诸法中得其自在无碍,达到佛果圆明的境界。大师说:佛法东来中国二千年,修学佛法的人多滞於第二程的後世增胜和第三程的生死解脱,故对现实的人生社会少起作用。因此他提倡人生佛教,就要转变学佛的风气,从第一程的人生改善,著重现世切身修集善行,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趋佛果。如此做法,一面使佛教与人生发生亲切的关系和实际的受用,一面复能积极救世,舍己为人,跟著大乘圆渐的法门,由因至果,次第圆成,没有蜡等取巧的毛病;同时亦不会老是被人误会佛教是迷信的、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而使人明白佛教是为人生而施设,与人生最多裨益而切实际的。根据佛陀设教的契理和契机的两大原则,提倡人生佛教既契合佛陀为人类设经的原理,亦最契合现代人类著重现实人生化等机宜;而大师惟恐学者易落於好高骛远,不踏实的毛病,语重心长,再三地要学者践履人乘正法,净化人生,方能建立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其最基本的方法,就在「不杀生而仁爱,不偷窃而义利,不邪淫而礼节,不欺妄而诚信,不服乱性物品而善调身心」。这正老僧常谈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孩童也道得,两八十老翁行不得的事,大师所谈的人生佛教,范围很广,意义很深,我现在所说的一点,好像盲人摸象,未得其全,故奉劝研究人生佛教的同仁,宜多看大师的全书,并应该在高深处著眼,而从浅近处做起,才符合大师「学佛先从做人学起」的人生佛教的理趣!
  
    学佛先从做人起

  佛陀设教,不重神奇,而重平凡切实,事实求是,注重身心的修养,反省与检讨。因此,佛陀在世时,依律制每月召集大众,举行两次的检讨会(即半月诵戒),使每个人来一个自我坦白,自我报告,自我发露,自我批评,有过则纤悔,无过则加勉,养成佛教徒一种不慕虚荣,切实为学、修身、做人的真朴风气,兹举三种典型的佛教徒於後:
  
    多种善因

  有一次佛在检讨会中诵戒,既凭戒条来检举功过得失,其中有个名须陀的弟子,听了站起来说:「我自学佛以来,把家财尽量拿出来做善事,虽然家中财产渐渐减少,我的精神却很愉快,因我觉得自己帮助过许多人,做过许多好事。」佛就问他:「你为何如此慷慨去做好事呢?」他说:「因我听了佛说因果,知道作善因会得善果,故乐意如此去做」。佛当时就印可他,不愧是一个依教奉行的善良者。
  
    勤苦悟道

  第二个弟子名叫阿迦达站了起来,接著说:「我过去曾独自在深山苦修。严冬苦寒,我不以为苦。毒蛇猛兽,我也不觉怖畏。在饥饿煎迫的时候,我只靠采山里的蔬果来充饥。我觉得此心清净明彻,犹如寒潭止水,湛然不波,一平似镜。佛就问他:「你为何能放下一切,去过这样勤苦的生活呢」?他说:「我曾听佛说过,为佛弟子,要淡泊知足,清心寡欲,才能得道,我因不贪物欲,专习禅定,而获证悟,彻见真理,灵明自在」。佛听至此,也深加赞许,认为他能克苦自励,而得见道,实为一个难得的好弟子。
  
    舍己救人

  接著第三个起来发言,是一个断了手臂的,名叫旃陀的弟子。他说:「我自学佛以来,一边自己精勤求学,一边也顾著做利人的事情。有一次我住的一个村庄,洪水泛滥,变成了泽国,所有房屋皆被洪水淹没,乡村里的人逃不出来的,被淹死的很多。当时我坐在一个大木盆中,被水飘浮到邻村,幸而未死,邻村中有位师兄,富有家财,我为了救济同村受难的灾民「向他诉苦求救,他却推说,钱物太少,不能救济多人。後来经我再三苦苦的要求,终於说服了他,得到许多食物和衣物,回村去救济灾民;谁知灾民闻有赈济,欢喜若狂,群来抢食,我在人丛中竟被挤断了一只手臂,但我却不以为苦,因我看到他们有食有穿,神情兴奋,忘却痛苦」。佛就问他:「你又为何如此做法,连自己的手臂残废了,都不以为苦呢?」他说:「因我曾听佛讲,多生以来,修菩萨道,勤求佛法,牺牲为人,才得佛果,为了学佛,所以我也乐意如此去做」。佛听了很为感动,同时也很欢喜,认为自己过去所修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大乘行门,如今也有人实行了。
  
    代表三类佛法

  从上面所述三个弟子的学佛经历中,我们知道须陀是乐善好施的,阿加达是勤苦修道的,旃陀是牺牲救人的。这三种人的做法,成了佛弟子的三种典型。这三种典型,正可以代表三类佛法,因佛法广而且博,综合起来,不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类。
  
    五乘共法

  五乘者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共法者,是指人天所修之世间善法,为声闻、缘觉、菩萨所共同修学之善法故。人乘修的善法是五戒:
  一、不杀生,近乎仁;二、不偷盗,近乎义;三、不邪淫,近乎礼;四、不妄语,近乎信;五、不饮酒,近乎智。佛谓修此五戒,世世不失人身,且得利乐。天乘所修的善法是十善:即是身业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不贪、不瞠、不痴。修此十善增上,可生天上享受福果。因此人乘法和天乘法是世间善法的根本,学出世的声闻、缘觉、佛,都要从世间的善法学起,学得世间善法,奠定人生道德的根本,进一步才能学出世的三乘善法,如果世间善法的基础都没有,而高谈学出世的三乘善法,正如建筑五层高楼,而没有底下两层,顶上三层如何能安立得住呢?所以说人天戒善之法,是出世三乘人必须共同修学的善法。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如果人的善行不修,连做人的道德都没有,那里谈得上学菩萨、学佛呢?自然说不上了。上面所述第一类弟子,听了佛说的因果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可以代表了修习五乘共法的类型。
  
    三乘共法

  三乘共法是声闻人所修的四谛法和缘觉人所修的十二因缘法。四谛中的「苦谛」,是招人生所感的苦果,「集谛」是招感此苦果的业因,因此苦集二谛的真理,说明了我们这个人生苦闷的来源和复杂的现象;我们要离去此苦闷的人生,必须要证得「灭谛」的涅盘,而要证此灭谛的涅盘净境,又必先要修习「道谛」的三十七道品,方能解脱烦恼,离苦得乐。至於缘觉人所修的十二因缘法,更是穷探人生久远的起始,由於根本的无明烦恼而有生死苦恼,轮流不息,若修道,有了智慧,就可以破除无明烦恼的根本,超脱生死的牢狱,离苦得乐。这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虽为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由此而得出世解脱,但菩萨亦须修习此法以为基础,才能断惑证真,诞登彼岸,所以把四谛和十二因缘叫做三乘共法,即是说三乘人在修学的过程中,都要经过此一阶段。上面所述的阿迦达,能勤苦修行而证道果,这就是修习三乘共法的一种类型。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指菩萨人所修的六度法门,是不共世间人天二乘所修戒善之法,只求自得福乐的果报;也不同出世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四谛、十二因缘之法,只求自我解脱而离苦得乐;他是循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法门,一面消极地自己克苦修道,灭度了悭贪、毁犯、瞠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种弊病,同时在另一方面,他又能积极地为诸众生,广作佛事,达成自利利他的任务与目的。这种以利人重於利己的法门,不是贪著世间的福乐的人天二乘,也不是贪著出世涅盘净境,只顾自利为先的出世二乘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叫做大乘不共法,即是不共二乘所修,而为大乘菩萨独具的法门。上面所说的旃陀,既能自己精进修道,又能勇於救济灾民,舍己为人,正可代表修习这大乘不共法者的类型。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7 09:09     标题: 续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指菩萨人所修的六度法门,是不共世间人天二乘所修戒善之法,只求自得福乐的果报;也不同出世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四谛、十二因缘之法,只求自我解脱而离苦得乐;他是循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法门,一面消极地自己克苦修道,灭度了悭贪、毁犯、瞠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种弊病,同时在另一方面,他又能积极地为诸众生,广作佛事,达成自利利他的任务与目的。这种以利人重於利己的法门,不是贪著世间的福乐的人天二乘,也不是贪著出世涅盘净境,只顾自利为先的出世二乘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叫做大乘不共法,即是不共二乘所修,而为大乘菩萨独具的 法门。上面所说的旃陀,既能自己精进修道,又能勇於救济灾民,舍己为人, 正可代表修习这大乘不共法者的类型。


    良好的借镜
    这三种典型的佛徒,和他们所修学的三类佛法的学识和精神,对於我们後世发心行善,精勤求道、服务社会的佛弟子,有很好的启示,是可以做一个良好的借镜。
    有些人听了佛法因果报应的道理,五戒十善的法门,用心诚实,乐於行善,正好像须陀那样,为争取种善因而得善果,布施自己所有的财物,亦无所吝惜。这是深信因果,以不敢做恶而为善来警策自己,自具一格,可为初机学佛行善的榜样。
    若在求学时期,我们学佛的人,应要学习阿迦达的为学精神,为了求道,淡泊物欲和名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心一意,专精学业,结果获得成就:须知古往今来的名贤学者,对於学业有所成就,皆从勤苦夺斗中得来。黄蘖禅师说得好:「学道好比守禁疆,紧把疆城战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读书求学要如此,就业做事亦要如此,如果精神散漫,态度随便,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学业和事业,一定都难望其有所成就的!      
    佛法的愿望,是在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的宗旨是相同的, 但行善的心量大小,程度的浅深,功德的多少,都是有不同的:像须陀所行的 善,布施结缘,只求人天的福果,那只限於世间的善法;而阿迦达的修善,却 偏重於求出世的善法,使自己断惑证真,离苦得乐;还不如旃陀所发的大心, 广修善行,他对於善行,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为了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 ,不但牺牲自己的财物,就使牺牲了自己的小我生命,亦无所顾惜,而还以此 种精神来完成互助互济、共存共荣的社会大我。因他听了佛说的多生以来发菩 提心,行菩萨道,勤求佛法,牺牲为人,乃成佛果,才启发了这一类型不共人 天二乘的大乘行者。      
    学佛者虽有这三种类型,而当以自利利人的大乘精神,为目前的人类和社 会所需要。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应在这三种佛徒类型中,选学大乘行者旃 陀的一类,让菩提心,上求佛道以自利,下济众苦以利他,才有人生最高的价 值和意义。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人生所做的事情,不出善恶二途:有些人爱作善事,小心翼翼,惟恐落後 而不及人;有些人喜做恶事,做了恶事还得意洋洋。不过我们人类的性情,多数 是乐善而恶恶的。如论语说:「禹闻善言则拜」。孔子的学生子路,「人告之 有过则喜」。荀子则说:「与人善言,暖於布帛」。这些话,可以代表了人多 是「好善而恶恶」的。



    一、心安而理得
    昔有汉明帝问东平王苍曰:「天下以何事为最乐?对曰:为善最乐」。为善何以为最乐呢?是行乎心之所安,理之所得。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受难,力之所及,应该救他,就可心安理得;若应救而不救,事虽过去,於心不安。又如佛总举行「吉祥法会」,要为马来西亚佛学院筹募教育基金,这是一件极善、极有功德的好事,因学院教育基金巩固,就可培植多点佛教人材,为弘扬佛法、福利社会而努力。在目前的佛教,弘扬佛法是一件极其需要的善事。如我不 久前在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方所见到的情形是:不论中西人士,爱好佛法 者与日俱增,只是缺乏宣讲佛法的人才。如果佛学院办得好,有足够弘法的中 英人才,便可随时派去弘法。故植材弘法,这是一种良好的功德,我们知道了 应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随喜功德,就是行乎心之所安;不然的话,法会过 去了,回想起自己一分钱都没有出到,有时可能会感到於心未安。或看见在法 会门口的马路上有人跌倒,不该取笑他,应该将她扶起。这扶起,便是行乎心 之所安,也就是行善。若应行之善而不行,甚至或来个堕井下石,加深其苦, 事情过後,心即难安。古人说得好:「为人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二、善心和善言
    阿含经有一首偈说得很好:「善心为园,善念为根,善言为花,善行为果」。这首偈著重於「意念善」和「语言善」,为行善的根本:善心是正行,善语是助行。
    有关善心之义,谨简明之:
    1.善心的心体:是指十善心,即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瞠、不痴。      
    2.善的心理分析:这在唯识说人的善心所有十一种:一信心、二惭心、三 愧心、四无贪心、五无瞠心、六无痴心、七精进心、八轻安心、九不放逸心、 十行舍心、十一不害心。      
    3.三种修善的心:起信论说善有三心:一正直心、是直念真如的净德;二 深心、是广集无尽善行无量功德的胜心;三大菩提心,是发自利利他的心,上 求无上佛道,下拔一切众苦。      
    善言,即指四摄法中的和爱语,赞励语,慰问语。亦可分三种善语:      
    1.劝善语:诸佛菩萨的法语,历代圣贤的嘉言,箴诫後人,建立德学,敦 品立行,都是劝善之言,规诫之语。孙子有说:「赠人以言,重於珠玉;伤人 以言,甚於剑戟」。凡是勉人正知正见、正语正行的箴规,及对人欲作恶事有 所怕惧而中止不作的有关因果报应的言论,都是属於劝善语。         
    2.责善语:人有过错,执正不苟,责以大义,使之省悟。如孔子作春秋责 备贤者,使乱臣贼子畏惧,改过迁善之类,都是责善之言。      

    3.悔过语:这不是他人的规诫和指责,而是自己的悔过知错,由惭愧而发 露纤悔的话。如僧众自恣的白文云:「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 我犯,恣任所举,哀愍我语,我当忏悔」!这类语气,都是属於悔过语。

    三、小善和大善

    行善在事物的形态上说,可分小善与大善;而在行善而忘善的精神理性来说,则善之大小,其理相等。如一滴海水虽少,而其水性同一咸味,是与大海的水普遍平等的。理虽如此,但欲行大善,还须要从小善做起,小善不积,大善也就难成了。在宋朝时代,有朱熹的学生名李播,莲池大师尝劝其作善事,辞以无力。大师指一条坐凳说:「假如此凳,倚斜碍路,吾为整之,亦一善也」。此即小善,何人皆可为之,如不肯为,是己不为,非不能也。随园诗话有句云:「劝君莫栽当路棘,他年免挂路人衣」;有此好心,亦是小善。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由念一句佛的小善,将来亦可共成佛道,则虽是行一小善,亦何乐而不为!故戒经说:「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讲到大善,则不但世间煦煦之仁,孑孑之义是小善,即佛教的五戒十善,消极地贪图世间富贵,人天福乐,也都属於小善。大善是什 呢?如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之类忘我所为,都可以说是大善。至於佛教中说的大善,即学大乘佛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学六度万行,牺牲布教,舍己为人,施恩而不望报,无住而生其心,都成为积极的大善。如佛陀的本生经,菩萨的 本事经,那种舍身救人的壮烈史迹,真是随处拈来,举不胜举了。      
    唐朝曹洞宗的洞山禅师,把人类的善恶人格,分析成三层来说:      
    1.知恶不能止,知善不能行: 是模棱两可的人格;     
    2.勉强而止恶,勉强而行善: 是中庸性的人格;      
    3.知恶而忘恶,行善而忘善: 是最高大善的人格。      
    这里第三种人行善的人格,是人善的境界,善恶忘怀,可说是达到为善最 乐的高尚至善。金刚经的观空无相,离相布施,无住生心,正可说是行善而止 於至善的境界。所谓「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四、行善的榜样

    佛教中舍己为人而行大善的行者,固然很多,但普通儒家真能行善的人,亦不在少数,在历史上有很多事实,亦是不胜枚举的,现在姑写几位行善的儒士,多是近於菩萨舍己为人的大悲心肠者,可作为行善的榜样。
    1.保侄弃子的邓攸:晋石勒将过泗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邓攸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乃步行担其儿及侄儿,自度不能两全,就和其妻说:「吾弟早亡,惟有一息,理不可绝,正应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後当 有子」。妻泣而从之。攸弃子後,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乃 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逐不复畜妾,後遂无嗣。有嗣无嗣,有系於 因果业报,盖彼虽存侄有德,弃子则有罪,故无後嗣,暂且勿论;然其宁舍 己子,而全侄命以存弟息,亦为利他而行心之所安,非矫揉造作者之所能为, 实践真善,确实难能可贵,值得赞美,非一般人容易做到的。      
    2.凶马不卖的庾亮:庾亮有马名「的驴」,白额入口至齿者,是凶煞之马 ,骑之必伤其主,友或劝其卖出。亮对友说:「卖之必有买者,即复伤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乎他人哉」!这亦是菩萨心肠,宁可伤己,不欲伤人,诚孔子所 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亦我佛在戒经所说:「好事向他人,恶事向自 己」的大士之道。      
    3.有车不借的阮光禄:光禄在剡溪,曾置好车,人来借车,无有不借的。 有人葬母,意欲借车而不敢言。光禄闻而数曰:「吾有车而人不敢借,何用车为 」!就把车毁了。      
    担侄而弃子,凶马不愿卖,可惜好车未借,心地善良,犹如光风霁月,何等 胸襟,令人佩仰!

    五、及时须行善

    人生在世,数十寒暑,生命短促,行善须要及时。四十二章经云:「生命在呼吸间」。如有遇行善的机会,错过行善,虽欲再行,只恐难以如愿了。
    佛陀说法,每多譬喻:过去有三条大鱼,随著潮涨而流入小河。等到潮退水渐浅,三鱼自相谓道:「我们若不从速随潮水退回大海,生命便有危险」。适来小船,阻住水道,三鱼无法随潮退去。第一条鱼便尽自己的气力,跃出水面,越舟而过,得免於难。第二条鱼,亦从小船边的疏草奋勇穿过,亦免於难。惟第三条鱼,因循苟且,既无能力跃过小船,亦不知从船旁疏草处穿出,不久潮退水乾,窒息而死,遂为渔夫所得。佛陀说了这个故事,就告诉弟子们道:鱼以水为舍宅,亦依水而活命,离水则命不存;我们人亦是这样,依命根而维持身体,命根不存,身即亡故。但人命无常,时序推移,瞬息即逝,如果不把握时间,及时行善,以期广种福田,招集来生的福果,那 一到临终,手忙脚乱,所带得去的,只是一身的罪业,再受轮回往来之苦,就不免「空在人间走一遭」了!
                                                (八十年冬为佛学院建吉祥法会讲)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佛教的修学,有他力论和自力论。他力是指佛菩萨的力量助成,自力则靠自己的努力致果。在这两者之中,佛教的真义,是著重在後者,前者只是一种方便。佛在阿含经中开示弟子的修养方法是「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即是说:你们要学好,要靠自力,靠法力,毋须依赖他力;自己若不努力改恶修善,依赖他人或神力,也是没用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人生的现象,有贫富智愚,媸妍寿夭,穷通得失等等的不齐,但何以有此不齐的现象呢?这是使人最感困惑的问题!主张宿作论的人,认为这是过去作的宿业,注定今生的苦乐命运,无法更改,否定了自己现生行为努力的价值。其认为宿作注定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趋於乐天的颓废派,近於中国的魏晋清谈之流,印度的顺世外道,西洋的施勒尼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之类;其认为宿作注定苦的,「命该如此」,趋於厌世的悲观派,近於中国的命运论者,印度的厌世外道,西洋的叔本华哲学之类。这些人虽然对人生的现象知有因果性的关系,而认识不同,漠视或否认了现生行为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的价值,而把一切都呆板化、机械化的注定下来,以致流於定命论的观念。有些人主张尊神论,把人生一切的遭遇, 都归结到神意中去,只要求神祈祷,便可找得办法,自己的力量是无可奈何的 ;其实呢,世间的一切祸福现状,都有前因,若都把它归於神意的操纵,无异 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人生努力的价值!因为一个人自己不肯在行为上努力改 善,光是求神拜鬼,是决不会有什 结果的。更有一种苦行论者,从人生种种 现象的因缘中,懂得因果性的道理,以为只要自己现在肯吃苦,将来必可获得 快乐,於是不择手段地在努力苦干,蛮干,如印度许多苦行者的投崖、蹈火、 曝日、吃草等等,到头还是空花无果。      
    佛教主张自力论,阐明人生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相涉相成,离不了因果性 ,而这因果性的创造力,全在乎自己。所谓「操之则存,舍之则亡」。它不是 尊神的神意论,也不是宿作的定命论,更不是偏激狂妄的苦行 论,因它不把人生一切现象归於神意。也不是归於过去的宿作,注定现 生的命运,而是说由自己前生行为的善恶,可以影响今生的苦乐果报。而更重 视因缘论的力量,只要今生遇到因缘,自己又肯从正途努力,那 即使现果的 生活是穷苦的,亦可改变为富乐的,不如命运论那样刻板的注定。记得印顺法 师在佛法概论中,纠正定命论者,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如一个极强健的青年, 偶因忽视卫生,生病死亡,或因生活浪漫,烟赌嫖吹,以致堕落,这当然不能说 是神支配了他,或是前生注定,而完全是因自己现在的行为不良所致,如果是自己行为善良,不但不致堕落或死亡,或者会比以前更好,更壮健。佛教虽 然把人生一切现象归之於因缘与因果,而这权力是操之自己,宇宙间的一切现 象,都是很活泼地可随自力更改,只要自己抱定宗旨努力,富者乐者固可更富 更乐,就是贫者苦者,亦可以改变为富为乐的。      
    佛教这种自力改造一切的人生观,与孔子的学说倒是很相近。孔子学说大 部份是讲人生问题,重视现实,重视自力,他的理想是要发挥人群的价值,以 人力来操纵宇宙,克服自然,所谓:「人定胜天」。「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人能至诚尽性,人格升华,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参。人从好的方面发 展是如此,若从坏的方面发展,则如书经所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逭」,也是注重自业的势力,认为人生进步的关键,完全在乎自己。不过佛教 亦说「定业可转」,其尊重自力,更有过於孔子的。      
    孔子家语说:「哀公问於孔子曰: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为人也 。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公曰善,吾子之言 ,岂有其事乎?孔子曰:昔者殷王帝辛之世,有雀生大鸟於城隅焉,占之者曰 :凡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於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 ,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又其先 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圯,以致天孽,桑谷於朝;七日大拱,占之者曰:桑 壳野木而不合生朝,意者国亡乎?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三年之後,远方慕义重绎至者十有六国。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 也。故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寤梦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 善行,能如此者,至治之极也,唯明王达此」!这一段故事,说明了孔子不信 天命,是反宿作的命运论者,也不是一个寤梦求之的尊神论者,而是一个自力 主义论者,唯有自力不但可以胜人,亦可以胜天呢。      佛法尚感应道交,本是自他二力,可以互彻,二十唯识论所谓:「展转增 上力,二识成决定」;惟虽言二力,而尤以自力为重,无自力为主而感,则他 力为助而应亦无从应起,此亦以自作之业有别,所招果报亦异。如那先比丘经 云:「弥兰王问那先:世间之人头面目身体支皆完具,然有长命者短命者,有 多病者少病者,有贫者有富者,有端正者丑恶者,有为人所信者所疑者,有明 者有暗者,何以故有斯不同也?那先言:譬诸树木之生果,有酢者,苦者,辛 者,甜者,此等树木何故有不同者也?王曰:其不同者,木栽各异也。那先言 :人之所作,各异不同,故有长命短命,有多病少病,有富贫贵贱,有端正丑 恶,有明有暗。佛谓:豪富、贫贱、好丑、宿命之作,善恶随自形而得之」; 此亦以自己过去所做的善恶业力不同,影响今生得报的媸妍、智愚、贫富、贵 贱不同,而好恶的关键,还是完全在於自己。自己业力决定自己的趣向,虽佛力亦 难以改变,非佛不欲救苦救难也。如心地观经云:「时有五百长者问佛言:佛常 利益众生,何故世间众生多不见佛,受诸苦恼?佛告五百长者:譬喻日光虽普照世界,盲者皆不见其光明」。日光普照,盲人不见,过在自业障隔,不在日 光有意不照。是知人生一切现象的逆顺美丑,皆由自力而成,皆以自力而改造 为转移。自力重要如此,我们应如何谨慎自力,而创造自己呢!
                一九五八年讲於夏威夷中华佛教会(曾发表於海潮音四十周年纪念刊)




   
                                    菩萨的人生观

   
    这个题目是讲明一个被称为菩萨的佛教徒,他对这人生应有何种看法和作法?应采取何种态度,对人生社会一切事情,作合理的适当的处置?在未讲明这些意义以前,先要把「菩萨」这个名词略为诠释。菩萨是印度语,具云「菩提萨 」,义为「觉有情」,亦作「觉悟的众生」。他与佛陀,译作「觉者」??「觉悟的圣者」,两者之间所觉悟的内容本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在程度上的深浅,有到家未到家的分别而已。如佛陀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而菩萨则只有自觉觉他的二觉,还没有做到觉行圆满。因此菩萨是尚处在修学佛法过程中的因位,是佛陀的弟子;佛陀则是修学佛法达到究竟成功的果位,是菩萨的师父。

    对我们人类来讲,菩萨是一个先知先觉者,他的工作是必须要发心,一面上求佛法,一面下济众生。这叫做「菩萨心」,亦叫做「菩提心」。凡是学佛的人发起这种菩提心,都有资格称为菩萨。因此,菩萨不是指泥塑木雕的偶像,那些偶像只不过假借以作为崇敬的对象吧了。普通人不懂菩萨意义的崇高和工作的神圣,常常带著迷信的情绪去崇拜,以为菩萨一定是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可以祸福人类的,或操有生杀人类之大权威的,那是完全出於一种误解,或 少见多怪罢了。      
    要知道菩萨是怎样的人物,以及他对人生的看法与抱负如何?可浅举两点 来说明:       一、观苦发心:菩萨从他修养的智慧体验到,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无常苦, 人生在身体上有生老病死苦,在精神上有爱别离苦,冤憎会苦,求不得苦;从 自然界来的有风雨寒热等苦。他知道人生是多苦的,但并不因多苦而厌离世界 ,毁灭人生。如果是厌离人生,逃避现实,那就堕於小乘人的消极行径,不叫 做发心了。因这发心不是指发消极的厌离心,而是发起积极改善人生和世界的 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即是一面勤学佛法,一面藉这所学的佛法,共改善这多 苦的人生世界,普度苦难的众生,同得乐趣。如观音菩萨,大悲救苦,出生入 死,在所不辞。如地藏菩萨的「地狱夫空,誓不成佛」。地狱是代表最苦的所 在,我不去地狱度空众生,还有谁能去救度?八大人觉经说菩萨是「发大乘心 ,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正显示菩萨的 人生观,是代表佛教积极服务社会的前进精神。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8 10:24     标题: 续 8





    二、达空无我:菩萨从修养的智慧体验到人生有生老病死,迁变无常,即 知人空。因人所代表的是身体,身体是会死的,故知人空;人空故我空,而得 空无我的智慧。再进一步,知道世界也是在成住坏空的四相推移中生灭无常的,故知一切法皆空,即得法空的智慧。菩萨有了人空和法空的智慧,故於人於 法,没有贪著,心无 碍,虽然做了许多救世利人的善事,而其心空明清净, 丝毫不起贪利图功的观念,真能做到明其谊而不谋其利,行其道而不计其功。 所以金刚经说,菩萨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有一个众生为他所救度。在大智度论 中更进一步表明菩萨的心迹,说「菩萨度生如度空」。虚空广大无际,包容一 切,而菩萨的境界和虚空打成一片,没有分别思量,自然普应万物。世间一切功 利的观念,热中的思想,到此境界,已不留渣滓。菩萨为众生受苦,为众生服 务的人生观,真可说是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了。         


    普通一般热中功利的人:就因他没有像菩萨一样体达到人生「无人我」的我 空,和世界「无法我」的法空。没有此两种修养,所以对於世事看不破,放不下,做 了恶事不必说,就是做了善事,有了善功,也要贪,也要争。贪小功则小争, 贪大功则大争。小争成为家庭的争,局部的争,大争则成为国际的争。世界全 体的争。因此使到这个世界,无时不沦於战争竞赛的苦难中,人命草菅,岌岌 可危,真是「强壮者散之於四方,老弱者辗转於沟壑」。那末,我们欲想改善 这个多苦的世界,使之成为人间的天国,学学菩萨的心愿,菩萨的修养,菩萨 的行径,倒是一个良好的方法。这个良法,值得这多贪多瞠,多欲多苦的人生 ,拿来做为借镜。      
    我们要赞扬菩萨,因菩萨具有大悲无我的精神,对於这个追求物质,纵我制物,损人利己的社会,好比甘露妙药,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菩萨有大悲心, 故能勇敢救人;有无我精神,故能牺牲自己。同时菩萨的特长,还住坚持毅力 ,精进不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如释迦菩萨,昔在因地中曾为 山鸡,为救山林失火的同禽,不辞劳苦,往来大海,以翼沾水,欲熄大火。有 帝释天人看到,叫它不要太愚蠢,以少水怎能熄灭大火?它说:我要拯救我的 同禽,只有尽其在我,努力无懈,到死为止。天人被它感动,结果惠赐洪雨, 淋熄大火,助成了它救生的心愿。如果我们人类为拯救同胞於水深火热,都抱 菩萨这种大悲无我而无畏的牺牲精神,鞠躬尽瘁地去做,那么,也不怕世界没有 和平安乐的日子了。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在印尼棉兰佛教团体联合欢迎会致词

      诸位长老!诸位居士!此次不慧承邀来棉弘法,今日与黄居士、陈校长等一行五人同来贵地,得蒙各位如此热情招待,使人感激万分!
    贵地以及椰加达等处,有许多佛教的虔诚信徒,在我未来之先,早在十年前,已由张心圣居士等介绍通讯皈依,通讯问法,而直到现在,未曾谋面!所以今天有此良好的机缘,与已皈依而未见面者见面,又与许多新认识的教友相识,在佛法中发生亲切的关系,相叙一堂,更感高兴!
    我们来自槟城。槟城为马来西亚重要的一州,不论在文化、教育、商业各方面都在进步中,而佛教更为盛行,与各宗教的关系良好,彼此和谐相处。贵国印尼与马来西亚,在南洋各国中,原为情如兄弟的国家,不但同文同种,即在地势气候,生活习惯方面,亦多是相同的。就宗教方面说,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多种宗教的国家,而贵国虽不是多元民族,却是有多种宗教的共同存在,如今晚的各佛教团体联合欢迎会的委员中,就有印尼佛教会参 加。在椰加达的印尼佛教总会和在棉兰的印尼佛教会分会,会长都是印尼人, 重要的职员亦有印度人和华人。现在大家坐在一起,气氛十分欢悦与和谐,十 足表现出佛陀慈悲和善的友爱精神。这在马来西亚尚不多见,因现在很少见有 马来人来参加佛教的团体。虽然,我们住在马来西亚很久,大家都已成为公民 ,亦与各位住在这里一样,其中亦有成为印尼公民的。两国既是兄弟国家,大 家又一样是公民,今日晤面,自然感到亲睦,再加上一层佛法的关系,不稍说 ,更感觉到亲切友善了。      
    佛陀的精神,佛教的学理,都很重视友善和爱的。佛教的教义博大精微, 对於人生和人性方面发挥了很多伟大的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成为人生友善 和爱的重要因素。如佛教说的众生佛性平等,人人都可以学佛,人人都可以成 佛,这与中国孟子说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的「涂之人可以为禹」 ,同可看出人群应具友善和谐的精神。佛教的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 见到人就敬他拜他,还不断地说:「汝等皆当作佛,吾不敢轻汝」!友善的精 神发挥演化到这个程度,真能实践了「敬人者人?之,爱人者人?之」的 精神了。如果人人友善到这个地步,相信世界上一切民族杜会中的不平等阶级 ,不平等条例,都难以存在了。佛陀在世时,针对印度古代社会四姓阶级的不平 等,宣扬发挥了这种平等理论,表现了这种平等精神,把阶级制度扫除,把不平等的条约无形中撕掉,使被压抑痛苦的难友重见青天白日,过著平等和谐 的生活,无怪乎当时印度的人民,都把佛陀当做大救主,大救星来崇拜。在佛 教史上记载佛陀出游,其中有许多「布发掩泥」等掌故,都表现了广大人民对 佛陀友爱精神的怀恩与恋念。      
    佛教还有一种最切实际之友爱理论的表现,那就是无我。唯有无我,才能爱 人,才能真正表现伟大的友爱。世人不知这个我是「缘起性空」,处处执著我 ,处处认真,处处不肯放松,所以在人我之间,造成了许多矛盾和 冲突,破坏了世界的和谐,丧失了人生的和爱,损害了人性的友善。如果像佛 陀那样,经过了一番修养,由於证悟,体验到十方法界的缘起性空,一切人事 的如幻不实,就能看破一切,放下一切,牺牲一切,敢於救人,当仁不让, 见义勇为,见人苦如己之苦,见人乐如己之乐,真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後天下之乐而乐」,充分发挥了他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众生一体同观 的友爱精神。到此地步,自然一切地域的异念,种族的隔离,肤色的优劣,阶 级的斗争,人我的歧视,都销熔於佛法的大冶洪炉中,不复存在於佛法的大海 中了。今天我们访问贵地,弘法的目标,正是要与大家联络感情,提倡慈悲普 爱的佛理,争取未来世界的和平,使人类生活在友善和爱的社会里,得以安居 乐业。      
    现在我们大家坐在浮屠佛寺的佛殿中,谈论佛法,听讲佛理,大家的心境平和,显露在面孔上的也是笑容,此刻似乎觉得世界上什 都是可爱的;可是 当我们明天早上打开报纸一看,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火药味,一点儿也不 可爱了。有些地方正在放神经冷箭;有些地方正在风云紧急,剑拔弩张;有些地 方已在磨拳擦掌,拼个你死我活;甚至有的地方在同一宗教里面,也发生兵戎 相见,死伤狼藉。这真是给人类的友爱一大讽刺!尤其是科学发达的今日,人 类要斗胜自然,现在已登上月球,想在月球上争霸领土,插上国旗,可是在人 类身旁的许多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却无法解决。这又是人类给予自己的一大讽 刺!人类不向自己内心反省,不多体验缘起性空的原理,人我之见不亡,斗争 终日不息,即使登上月球,甚或似孙行者大闹天宫,究竟又有什 意义呢? 把人间弄得鸡犬不宁,已使人类饮够苦水,吃够苦头,还想斗到天上去,使天 堂也鸡犬不宁,这未免太愚痴了!况且人类因痛苦太甚,才信有天堂可以「永生 」快乐,还存著一个美丽的理想,相信可做末 ri的逋逃薮。如今科学的先进犀利 仪器,把太空人射上月球或天堂,发现到月球或天堂也不过是一片荒土,无形中把 信仰一般宗教的天堂美丽理想也打破了!这样向大自然发展,结果弄到人类大 不自然,弄巧反拙,未免太那个了!但这在佛教,看法并不相同。维摩经说: 「众生心净故国土净,众生心垢故国土垢」。那么,如果你的心地未净,不但 攀上月球,即使将来能乘坐太空船登上天堂,在你不净的心地和不净的肉眼中 ,天堂也不过是浊土罢了。所以太空人登上月球,月亮中不但没有为夏羿所追
求的美丽的奔月嫦娥,更不见「吴刚谪伐月桂,桂高五百尺,斫之斧痕随合」 的奇迹,而所看到的只有一些参差不平的怪石,所带回的也只有两箱疑含毒质 的土块,这也不足为怪了。这些都是神话,我现在也不是拿来作什 引证,只 不过是藉此显示人心未净,佛天歧见是永m?在罢了。      
    讲到这里,心里又生出一种感觉:科学家研究发展各种科技,并造成太空 船登陆月球,不知花费了多少亿美元或苏币,到了月球,不过拿了两箱土块回 来作试验品;如果把这笔巨款转移过来充作建设和平的费用,推广人类互相友 善的精神,相信人类身边许多矛盾争斗的痛苦和问题,至少可以解决一大半。 我作这种说法,并非意味著不同情科学或反对科学,在这个时代,除非神经有 问题的人,才会反对科学;不过,科学进步,道德也要跟著进步,才是人类的 共同幸福。不然,利用现代科技侵略他人,谋求自我的利益,把道德抛在科学 的後头,跟不上来,那么,必见科学愈发达,世界愈混乱,人民愈痛苦!在科 学昌明的时代,必需要提倡道德跟上科学,以道德来控制现代科技的使用,来 保卫人类的和平友爱,大家不互相侵犯,互相精诚合作,才是文明时代的人类 ,真正享受人类文明的利益与快乐;不然,科学发达,只是利用犀利的现代科 技摧毁了道德文化,道德文明,人类将要退化回到几千年前的野蛮时代了。      
    讲到道德,必然要拉到宗教方面来,因为宗教就是道德的学问。哲学家罗素曾说:科学如目,宗教如足。一个人必须要目足并用,才得完美。可是佛教 的学问,不但是目,而且也是足,正是目足并运的能手。佛教教人解行并进,福慧 双修,是即知即行的学问。知不深,行不切,行到成功,知才圆满。所以佛教 重求智慧,又重修德行,是从智慧而实践道德的学问。佛教不但具有 科学知的眼目,兼具有宗教行的双足。唯有佛教是知行兼具的道德学问,所以 它不特注重自利自度的智慧,更注重利他度他的德行。实行这种利他的德行, 便是彻底推广友爱的精神。人人具足这种友爱的德性,扩展这种友爱的精神, 世界真正的和平,人生真正的和乐,才会实现。      
    今日的世界,已无乾净之土,唯有我们大家发心来提倡佛教慈悲、友爱的 精神,先依佛法净化身心,然後才会净化世界,使人生趋於大同和乐的美境。 谢谢各位!愿与各位从佛法中共同勉励,庄严世界,和乐人生!
                                      (一九七八年九月廿七日在印尼棉兰浮图佛寺)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谚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论语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亦说:「为政不在多言,言多必失」。讲话谨慎不多,沉默寡言,固然是美德;但多讲话亦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只要懂得讲话的技巧或艺术,那 多讲与人有利的话,我想亦是没有什 关系。
    佛教中有些学佛的菩萨,他有方便的智慧,懂得说话的技巧与艺术,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多是娓娓动听,令人喜爱的。所以菩萨说法度人,常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引人入佛。其中的「爱语」,正是懂得技巧的话法,能令人百听不厌。所以爱语,实为人生和睦的要素,亦是人生一种谦让的美德。因为爱语使人听了精神爽利,心情愉快,态度和悦,如饮琼浆,充满喜乐。同时爱语也是从谦让虚怀中吐露出来,不是趾气高扬,傲慢自大的人所能做得到,说得出的。
    佛教的爱语,从广义说,可有四种:
    1.不妄语:妄语是用骗话哄人或欺人;不妄语,是说真实话,不作狂语诈骗。华严经十地品离垢章说:「性不妄语,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 亦不忍作覆藏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妄语有三种:小妄语、大妄语、方便妄语。方便妄语不犯;小妄语、大妄 语,犯罪自害。如牧羊童子妄言狼来,骗人来救,使人空跑一趟;後来狼真的 来了,他高声求救,无人肯信,结果其羊被狼吃掉。      
    佛子罗云,少年出家,他好玩,喜说骗话,常使人讨厌。有一次波斯匿王有 事来只园找佛,佛明明在只园,罗云却骗王说,佛在只园对面的山下坐禅。王 去找佛,空跑一趟。後来佛要警诫罗云,把他带到山里软禁,促他用功,不好 贪玩。过了半月,佛再去山里看他,他的态度好转,不再嬉戏,已有威仪礼貌 。看佛脚脏,倒一木盆水给佛洗脚。佛洗了脚问他:「这盆洗脚水还可以用来 饮吗」?他答:「水浊无用,不能饮了」!佛说:「人不持妄语戒,口业不净 ,没有信用,人不信赖,也好像此水无用,浊了不能饮」。佛又问:「这木盆 如果有裂缝,水还藏得住否」?他答:「盆既有缝,水会渐渐漏光了」。佛开 示道:「喜说骗话的人亦是如法,骗话说得多,功德之水亦慢慢漏光了」。佛 又叫他倒了盆水,把盆覆在地上,问他:「盆覆在地上,还能藏得水吗」?他 答:「不能藏水了」。佛开示道:「一个人不用功,说尽骗话,也好像盆覆於 地,什 功德都难收藏了」!罗云经过佛陀的训练和开导。心开意解,努力持戒修善,不久就证到了罗汉的圣果。这也是佛陀教化儿童的方法。      
    2.不绮语:绮语,是说些花花绿绿、飘飘荡荡、引人妄念,想入非非的巧 言令色的话;不绮语,是不说那些引人邪念,荡人心魄的淫词艳语。华严经十 地品说:「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 、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倘??审,何况出散乱之言 」?这些都不是浮靡的绮语。好说浮靡艳语,喜作艳诗词曲的人,多是玩物丧 志的。如爱作哀怨艳丽,悱恻缠绵的艳词的陈後主李煜,结果弄得国败家破 ,与宠妃爱妾,逃难死在胭脂井底!善写断肠词的李清照作「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结果亦弄得人与黄花同瘦。又如李商隐写的「春蚕 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 些说它是名句固好,说它是绮语,亦无不可!      
    3.不两舌:两舌是两边嘴,好像一个人有两条舌头,对张三说李四不好, 对李四说张三不是,挑拨是非,离间感情,引起两相斗争,俗语喻作「两头蛇 」,是最毒的捉弄。华严经十地品说:「性不两舌,菩萨於诸众生无离间心, 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 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 ,若实若不实」。
    4.不恶口:恶口、是用粗言咒骂人;不恶口,是对人不说恶毒咒咀的粗言 。华严经十地品说:「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瞠恨语 。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瞠忿语, 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 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 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身心踊悦语」。      
    爱语,是说的话可爱,令人喜悦;亦是赞扬他人的美德的话。普贤大士学 佛曾发十愿,其中有一愿是「称赞如来」,专赞佛陀的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 也可以说在佛边是赞佛,在人边也是赞人。佛是过去的人,人是未来的佛,所 以称赞人和称赞佛,理性是平等的,功德也是一样的。杂花譬喻经说有一个「 香口沙弥」,他初生时口中就出青莲花香,使人远远闻到,就会感到神情喜悦 ;原因是他在过去世曾经称扬赞叹佛陀的功德。又过去在印度有两个乞丐,见 到佛带一大群弟子游化,一个说佛像一头牛,带了一群小牛。另一个说佛像个 国王,带了一群臣子出游。前一个乞丐轻视佛造了口业,不料酒醉道中,竟为 许多经过的牛车辗死,後一个赞佛像王的,适遇国王逝世,诸臣正在物色贤君 ,见他睡在树下,庆云在上,树影遮身不移,如是有德贵人,就扶之为王。这 是口业造的现报,毁赞因异,贫富苦乐之果亦殊。故普贤大士发愿「称赞如来,就是重视爱语,要推扬人生和爱的美德。      
    我曾在美国讲「普贤十愿」,在「称赞如来」愿中说了一个故事:从前印 度有一头黄牛,平常吃草耕田很守本分。一天早晨主人牵它入城,甫近城门, 忽用角触死一个路人。主人惊其已疯,入市贱价卖与主仆二人。途中牛欲饮水 ,新主人牵近河,又被它一角触死。仆人愤此疯牛杀主,回家把它杀了,售肉於 市。一人买其头归,路中疲倦,把牛头挂在树枝上,在树下少坐。牛头忽然掉下 ,角尖插中那人头顶,脑浆迸出而死。这头恶牛一日杀了三人,震动全城,都以为 奇,奔询於佛。佛说前世有一老媪,微本经营了一间小旅店。一天来了三客, 食宿数日,乘她出外,三人逸去。媪归觉察,穷追索值,三人欺她孤身年老可 欺,不但不付欠款,反而恶口骂辱,媪无奈何,誓杀三人,回家气愤而死。佛 说完此故事,指出媪死後投入畜生道,此恶牛即前世之媪转世;被牛角触死的 三人,就是前世旅店食宿不给分文的三个恶棍。前世昧良,今生得报,因果循 环的,毫厘无爽,不可不信。      
    总之,赞叹属於爱语,是使人生和谐最好的美德。我们人在平日,能隐恶 扬善,赞誉他人,戒经所谓「好事向他人,恶事向自己」。「吃亏好过讨便宜 」,正是做人的忠恕之道,希各勉旃!
                                                   七九年十月在菩提学校讲




                                 人生疾病的疗治

            
                             在马来亚威省木寇山医院讲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一。依佛法观察人生,平时有病的人,固然已在病苦中,即使没有病的人,也无时不在病中。这话是怎样讲的呢?因人生的病,有从外界的物质上来的,有从内在的精神上来的。从物质上来的是身病,从精神上来的是心病。现在略为说明:
    一外形的身病:这是身体上的疾病,属於生理的,生理的机能不健全,或受到外界的事物袭击,以及自然界的水、火、风、霜等的侵犯,就会生起病来。平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乱吃东西也最能引起身体上的疾病。佛法说我们的身体为「五蕴身」,是从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合组而成的。色是属於物质方面的色法,受想行识是属於精神方面的心法,由於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集合,才有这个身体,才成为一个有知觉的人。但组成色法的原质,是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地属坚性,如我们身体中的骨节皮肉;水属湿 性,如身体循流的血液如小便;火属暖性,如身体中的温暖热度;风属动性, 如身体中的气息呼吸。所以说离了四大的缘合,便没有了这具身体。但身体既 由四大合成,在四大之中如有一大失调,即觉百病丛生,如筋骨痛,即地大失 调,血液中毒,即水大失调,热度高,即火大失调,气喘即风大失调,这都是 身体上的病痛。现代自从科学发明,对於我们身体上的痛,医学上,都有特定 的名词。如脑有脑病,很多人死於脑冲血。肺有肺病,胃有胃病,心有心脏病 等,亦是一样,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这句俗话里,也可以想见人 身病痛之多了。      
    二,内在的心病,这是心灵上或精神上的疾病,属於心理的。普通心理学 上,亦说到我们人生在精神上受刺激,或因他种疾病,使心理变态,都会闹出 许多精神病来;但在佛法中的唯识学上,把我们精神心理上生出来的病,分析 得比普通心理学更为清楚。这种心理上的病,换句话说就是烦恼病。这烦恼病 有二类:      
    A、根本烦恼有六种:贪、瞠、痴、慢、疑、恶见。      
    B、随烦恼有二 十种:忿、恨、恼、覆、诳、谄、骄、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 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这二十种,都是随逐贪等六种根本烦 恼而起的枝末烦恼,所以叫做「随烦恼」。这些烦恼都是从我们心理不正常而 生起的毛病,亦可以叫它做心病。
    我们对於生理的或心理的病,应该怎样来疗治呢?从佛法讲,可以「物药 」与「法药」来疗治,即以物药来治身体上所生起的病,以法药来治心理上生 起的病,其理如下:      
    一,以物药治身病:普通物药的来源,是从植物、动物、矿物中采取的, 如西药多采动物的精血液体,矿物的元素以及植物都可以治病;尤其是现代科 学昌明,仪器发达,什 病都可把它治好,即如三期肺痨,亦可有办法医好。 所以各位中即使有肺痨病,也不必担心,现有医生看护,又在这山青水秀的海 岛上,吸收自然界的清新空气,应该自己安慰自己,身体一定可以恢复健康的 。在我国治病,多用中药。中药的原料,多采用植物的草本,如云苓、当归、 白芍、淮山等。亦有动物矿物的,如鹿茸、龙骨、虎胶、硫黄、自然铜、滑石 、石膏。我们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若经医生制成丸散、膏、丹的药品,那 里面就带点神秘性,只有医生自己知道,他人及患者都不晓得那里面是甚 药 ,但只要你肯照医生的吩咐吃下去,都可以把病治愈的。      
    二,以法药治心病:平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话是偏谈一种心理作 用,其实说心药能完全治好心病,是大有问题的。心药不能治心病,同时药物 亦不能治愈心理上的病,所以要治愈人生心理上的病,必须用佛法的法药了。 法药的种类,不出经、律、论。它里面所诠显的理法,是五戒、十善、五乘、 三乘、一乘。这些佛法,好像医生开制的药方,是明显的方法,大家可以研究的显教:还有一种陀罗尼的秘方,是属於密教的咒语,不须研究了解它的意义 ,只要你肯诚心地照梵音持诵,亦可治愈你的毛病。好像丸散膏丹的配制,只 有医生知道,病患者是不知道的,但你若照医生嘱服饮,自然能治愈你的毛病的。      
    像前面所讲的,人类心理上的贪瞠痴等根本的烦恼病,须依佛法的五戒、 十善、戒定慧等法药,才可治愈,世间的学说,多不能疗治人类这种根本的症 结。现在世界多战争,没有一日太平,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就因许多争权夺 利者,贪瞠痴等心病在作祟,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一个人若缺乏健全的心 理,也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何况已经有病的人,那不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 ,自然愈加痛苦了!况且现在病患者,看来似与战争没有关系,实则直接间接 ,多数还是受了战争的影响,有从生活挣扎的饥饿线上引起病来,有从精神上 受到某种战争的威胁影响而生起病来。所以我们要世界太平,人生减少疾病的 痛苦,还是先要消灭祸乱,而祸乱的根本,又多是从人类贪瞠痴等心病而起, 因此唯有依佛教的法药来医治贪瞠痴等心病,才是澄本清原的救济法,世间的 物药治病,不过是治标的方法而已。      
    又佛教每说众生都是在病态中,是指的「业障病」。不论身病或心病,都 是从罪业的因缘而起的,这些罪业的造成,亦由於贪瞠痴等根本烦恼,故要彻 底澄清病源,亦须先截断贪瞠痴的毒流,才会走上人生真实康健的道路。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在马来亚威省木蔻山般若院欢迎会为病友讲

      今天到贵院来参观,承各位热诚的欢迎,殊为感激!贵院和国家医院,都设立在这个山明水秀的海岛上,大自然界的景色非常幽美,各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即使有病,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生病的人,得不到医生的看护,没有好环境疗养,在苦难中抱憾死去,真不知有多少;而现在各位住在这里,既有名医看护,又有好环境以供疗养,在这点上,各位应引以自慰,先使自己的心神怡悦,那 肉体上的痛,亦会逐渐康复。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在各位的意思,是来说法;而我们的意思,是来向各位慰问,即使是说法,所说的这些法,亦离不了慰问的意思。慰问,可为人间带来一点温暖,完全是从人类同情心出发的,这在佛教中,可说是慈悲。一个佛教徒,见到众生有疾苦,有机会必须加以慰问的。世间人,对於慰问这件事,节目亦很繁多:有为奋身卫国的义士而加以慰问;有为文化教育的服务者而加以慰问;有为努力社会各种事业的辛劳者而加以慰问:其他种种的慰劳或慰 问,应有尽有,而终不及以慰问病患的疾苦者为最需要!因病者的心情是孤寂 的,是孤独的,所以他很需要人类间的温暖,来作同情的慰问。一个人平时的 心情无论如何孤僻,或不喜欢多交朋友,不欢喜朋友来看他,但一旦疾病缠身 ,辗转床席之间,那时就很盼望有人来看他。见到人来看他,他的心里终是感 到欣慰的。在这点上,读过佛经的人,常常见到佛屡教诫弟子,叫他们多向病 者问疾,多伸出温暖的手,共援助患者,可见佛教对於病人,是很重视的。      
    佛尝教他的弟子们修福,要向八种福田中求福。这八种福田的名目,出在 梵纲经中,但有三家说法不同,一依天台诸师的梵纲经疏解释,八福田是:一 佛、二圣、三得戒师,四教授师、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以佛、圣人、 僧为敬田,以恭敬故而生福;得戒本师、教授 黎、父母为恩田,为报恩故而 生福;以病人为悲田,以悲悯同情故而生福。二依贤首诸师梵网戒疏所列的八 种福田是:一造旷路美井,二造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 沙门,六供给病人,七救济苦厄,人设无遮大会。这八种,亦是学佛的人应修 的福行,以此为种福之田。三依其他诸处说法,以佛法僧三宝为三福田,合父 母、师僧、贫穷、病人、畜生五种为八福田。上面说的三种八福田中,都把病 人列为福田之一,可见佛法对於病人的看法,是特别重视的。梵网经中且说: 「八福田中,以看病福田为第一福田。」因此知道佛教对病者的慰问,亦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至於佛教中说到生病的人,因病的浅深程度有别,亦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 、像我们普通的人类,以佛教看来,有病的人固然已在生病,就是没有病的人 ,平时也通身是病,只是自己觉察不到,要到病在身体上发作出来,才知道自 己在生病了,其实呢,他的身体未病时,他的心理无时不在贪瞠痴烦恼的疾病 中。二、佛教中有一种声闻罗汉的小乘人,他已断了三界内的见思烦恼的病, 但三界外的无明烦恼的病,都未疗治,所以依佛教看来,仍是病人。三、佛教 中有一种菩萨的大乘人,他不但断除见思烦恼的病,也断除无明烦恼的病,只 是没有彻底究竟,还不能说是完全健美的人,有时仍不免有病态的。四、唯有 成了佛,烦恼病尽,智德圆满,人格完成,才可称为人生最健美的,一个无病 的人。      
    在佛教中,有些佛或菩萨,本来已是无病的人,但为救度众生??即是那 些在迷不觉的人,他自己有时会「示现有疾」。这示疾不同普通人有时不肯做 事,装作有病,或如小孩子们偷懒不上学,推说自己有病。这些可说是装病, 是一种「伪病」;佛菩萨的「示疾」,完全不同这种意义。像维摩经中说的维 摩居士,他本来是一个无疾的人,但为了度人的方便,示现有疾,他说他患疾 的原因是:「从痴有爱,即我病生」。「众生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 我病」。这都是说明「众生病故菩萨病」的道理。同时由於他的示疾,引了好多人来问疾,来安慰他,他却乘此机会大说其法。他既因病说法,所以所说的 法,还是与病有关,而病是从身体上来的,所以做说:「是身无常、无强、无 力、无怪、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是身如聚沫, 不可撮摩。……是身不净,秽恶充满……诸仁者!此可厌恶,当乐佛身」!这 是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众苦所集,秽恶不净,所以时常会生病,是最可厌患的 ,我们要清净无病的,那就要「当乐佛身」,因佛身是金刚不坏的,无量清净 的智德斯聚,故前面曾说佛是人生最健美的男子。我们现在只须看看一般佛寺 里所塑的佛像,宝相庄严,也可以想见佛的健美了。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7-19 14:49     标题: 续 9





       佛的身是无病的,可羡慕的,因此不但有病的人应常念佛,步式佛,向佛学习,就是一般自己认为无病的人,亦应常念佛的功德智慧,使自己的三业清净,善根增长,智德所聚,将来成一个健美的人。各位现在在养病,正好利用这空暇的时间,来多做佛学上的修养工夫,使自己的心地渐渐清明,趋於平和自在,从心灵上先获得解脱,则身体上的病痛,便渐渐消灭,精神就可回复康宁。平常说:「病後始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所以希望各位现在要多多地为自己忙,为自己求快乐,从而走向光明的大道。






                                                                                                                   素食与人生
  
                            在星洲观音素食馆开张致词

  
    我们很高兴,今天新春时候,在新加坡又多添一间素食馆,给予素食者的方便;而这间素食馆的位置,适在商业繁盛区的四马路,隔邻还有一间香火兴旺的观音堂,香客们在烧香礼拜後出来吃一顿丰富的素餐,精神一定十分爽利。这对於提倡素食,已获得其「地利」和「天时」的适宜,加以东主何先生伉俪,文质彬彬,待人谦让有礼,一团和气,满面春风,充满著「人和」的气氛,其深谋远虑,鸿图大展,亦是意想中的盛事了。

  素食对於人生的裨益,在卫生与道德双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关系。孔子说:「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又说:「民以食为天」。则如饮食是人生所需要的,为了保养身体,延长寿命,必须供给身体以需要的物质营养,始能使身体保持各部组织之功能,藉以增进健康。但在食品中具有营养的物质,如矿物质、维他命、蛋白质、脂肪和炭水化合物等,据现代医生的研究,莫不来自植物界,故植物实为人类营养之直接来源。蔬菜、豆类、香菰等都富於维他命素的资养料,且容易消化,极合卫生保健;而肉食反给予身体健康以不利的影响。西医常说:人们如自肉食中取得营养,有引起各种疾病的危险,其原因有多种:
   (一)因肉内含有毒的液体,其毒素来自死动物的血液,病菌和浓汁。
   (二)因动物受屠杀时因恐惧而分泌出有毒性的物质。
   (三)因动物一死,立即腐败分解产生细菌。此细菌不易烹煮杀除,因肉类有很好的隔热作用,不易煮透,纵使煮透,能将细菌除灭,其遗毒仍在肉中。
   (四)因供肉用的动物,多数带有疾病,亦可能因它的生活环境不好而染有寄生虫,食之於身体极为不利。
   (五)因动物脂肪含有胆固醇,食之可致心脏冠状动脉疾病。
   (六)因动物脂肪积於肠管内壁,妨碍吸收钙质,食之可致消化迟滞。如上所举六种,皆有损於康健而非有益於营养;反之素食清洁卫生,有益脏俯,食之实可以却病延年而益寿。在GeoffreyL.Rudd.所著的「素食谈」中说:「自远古以来,世界许多睿智的学者思想家,多崇奉素食。古埃及的长老们禁止食肉。婆罗门教、耆那教、拜火教、佛教、乃至许多ji 督教徒,都认为生命为神圣不可侵犯,并认为不可因自己的生活而损伤他物之生命。在东方世界中,基於伦理观念,素食已有数千年历史。在西方,自西元前八世纪,素食就被许多希腊哲学家和早期的ji 督教神父们所推重。近人如牛顿、甘地、萧伯纳等皆认为肉食对於智力的发达并非必要」。这可见素食不但卫生延年,且可以使人清心寡欲,益脑醒智。放在现代的知识界中,有许多人感到有提倡素食的必要。远在四十年前,中国女词人吕碧城,和许多国际名流学者,已在瑞士和维也纳等国家,召开素食大会,提倡素食运动。活到九十多岁的学者李石曾,就是当时与吕碧城等提倡素食运动的健者。他们提倡素食,并主张保护动物,不许虐待牲畜,当时曾引起欧美人士的注意,几乎造成了一种素食的风气。有好多天主教办的医院,都实行素食,这对病人有益,那些医生、护士们亦多吃素。如现在的「槟城疗养院」,是天主教办的,其中的院长、医生、护士和病患者,都是用素食的。因此,有许多曾经受科学洗礼的医生,对素食早已另眼相看,认为许多癌症、顽疾,都是多吃不卫生的牛排、牛肉乾等硬质不洁的食物而引起的,所以他们为保持肠胃消化,脏腑清洁,常劝人多素食。同时也认为素食中含蛋白质、纤维质的素菜很多,如黄豆、马铃薯、蕃茄、红萝卜、面筋、波菜、牛奶以至牛油(Butter)、牛奶油(Cheese)等都富於维他命和脂肪质的,吃了不但不伤脏腑,抑且富於营养,使人精力充沛。如近年的奥林匹克世运游泳冠军茂林罗斯(MurrayRose),是素食的运动员,一九五六年在世运会赢得三块游泳金牌,泳术名震全球,而其素食的习惯,亦为世所共知。据谓罗氏自两岁开始素食,从未间断,而其游泳不但速度惊人,且耐久力特强,这都是素食给他的好处。还有一个运动员基洛,在一九五七年参加北路二十小时赛跑,获得冠军,他亦是吃长素的,更证明素食对於体力是有益的。有些人说,吃素的人营养不够,面黄肌瘦;也有人说,癌症顽疾的人,都是肉食的多。其实是吃素者精壮力健的很多,已如上述;而肉食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有癌症顽疾,重要的是在营养与修养两方面有调理。有营养与修养的人,自然健康长命的多;相反的,你不讲修养,只讲营养,更不讲卫生,一味「么罗」(闽语贪吃),做个「为食鬼」(粤语),那纵使你牛排猪骨啃得更多,也不会长命的。古贤说:「吃饭少三口,饭後百步走,娶个老婆丑,活到九十九」。这是中国人的科学经验,颇有道理,也证明体健寿长,不可胡乱多食,以求营养,宜多素食,更要修养!至於素食在道德方面,对於人类的贡献自然更多更大。实行素食,可使人不作屠杀的兽性行为,减少社会的斗争成分,增加世界的和平力量。中国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因「有生者,皆不欲其死」,这是消极的提倡戒杀;到了佛教,不但消极地主张不杀,还要慈悲积极地提倡素食、护生、以及放生。如果每一个人,都养成素食护生,戒杀放生的慈悲普爱的精神,便可使这个世界息灭战争,而趋於和平的景象。愿云禅师诗云:「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这是从因果的据点,重视戒杀,提倡素食,描写得很深刻。因此,我们对於多设一间素食馆的心情,是非常忻的!星加坡是佛教兴盛的区域,信徒甚多,但素食馆现在只不过有佛世界等三两家;而香港九龙却有三十多间素菜馆,自然那边信佛吃素的人更多,而提倡素食的热情,自然亦更奔放。因此,我希望在座嘉宾,由於东南亚素食馆今天开幕,更引起素食的兴趣,以及提倡素食的热情,实行多吃素菜,使自己保健益寿,活多几年,假借修真,多做一些修养的工夫。同时,对於那些黩武好斗、不知戒杀放生、素食护生为何义的人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改过改过迁善,戒杀护生,那不是也有意义吗?


                                   ------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