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生活的艺术(1)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2-16 20:05     标题: 生活的艺术(1)

生活的艺术(1)

 

净空法师讲于达拉斯侨教中心

 

答问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善友:

 

今天承蒙达拉斯侨界的贤达们,邀请我来讲演。我跟此地的缘分,虽然不算很深,总算是有缘。自然是义不容辞,应当为大众服务的。现在世界各地的净宗学会,大约有二十多所。我不是会长,但都是我促成的。每一个会都是独立的,彼此联系,密切的合作。我在他们的社团里,没有兼任何职务,也没有道场,所以生活比较自在。

 

这次讲题是‘生活的艺术’。实在讲,佛法就是教我们怎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教自公元六十七年传到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确实是在中国发扬光大,中国的佛法,比印度殊胜得多。中国人得佛法的利益,历史上都有记载,我们也都能看得到。

 

但任何一样东西传久了,总免不了变质。佛法也不例外,原本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民国初年有些大德说,大概在最近三百年,佛法变成‘宗教’,这是变质,相当不幸!但在最近二、三十年间,佛法变化实在太大,变成‘学术哲学’的,对人并无太大的伤害。还有很不幸的,佛法变成邪教,欺骗一切众生,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我们发心学佛,对于佛法一定先要认识清楚。

 

前些年我在旧金山讲演‘认识佛教’。因为只有一个半小时,不能详细说清楚。以后有个机会在迈阿密弘法,曾宪炜居士主持法会,他的英语能力很强,可以为我翻译,同时也有不少外国人在一起听讲,我很欢喜。临时把讲题改为‘认识佛教’。连续讲了七天,留有录音带,台湾的同修,依录音带写成小册出版,此处也有流通。

 

‘认识佛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门课程,最基本的课程。若问佛是什么?都不知道,自然是迷信,是盲修瞎练。因此学佛首先应当认识清楚,‘佛’是我们的老师,‘佛’不是神。‘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现在的学生,所以我们跟菩萨的地位是平等的。既然佛教是教育,佛教人什么?佛教的经典非常丰富,与其它宗教比较,佛教的经典是最丰富的。这么多经典里讲些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集结成为经典,再加上历代祖师大德们的注疏,合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藏经》。我们能看到的《大藏经》现存有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它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包括,就是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法’是一切法;‘实相’就是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我们本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一桩事情跟我们的关系更密切?没有了。即使世间任何教育,也没有佛陀教育对我们更为亲切。

 

前几年我在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为教授学生们介绍佛法,他们听了非常惊奇。从来不知道佛教是教育,不晓得佛教教育对自己这样重要。现在中国大陆,大学教授发心研究佛学,约有一百七十多位。这是好现象!首先要把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我们真正认识它,而后才能得到真实受用。我们晓得它是教育,晓得它的内容,是为我们说明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

 

佛告诉我们,若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白,在佛法里称为‘觉悟’。澈底明了的人,我们就称他为‘佛’。明了而未能澈底的称他为‘菩萨’。‘菩萨’是梵语,玄奘大师翻译为‘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而我们则是不觉,是迷惑颠倒的众生。菩萨是觉悟的众生,可见他不是神明。究竟圆满觉悟的人,我们称为佛陀。‘佛陀’是梵语,意思就是究竟圆满的大觉者。所以,觉悟就称‘佛’,就称‘菩萨’;不觉则称为‘凡夫’。可见凡圣平等,只是迷悟差别不同而已。佛菩萨觉悟;众生迷惑。觉悟的人,生活就自在,在生活里,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宰。迷惑的人,被外面环境主宰,自己不能做主。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能作主宰,称为凡夫。如果是佛菩萨则不然,无论顺境、逆境,都做得了主宰。‘主宰’是自己能做主。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希望得财富,这是现在举世之人都梦寐以求的。财富得不到,是你做不了主宰。做得了主宰就是有求必应。‘求’不是向佛求,不是向菩萨求,不是向鬼神求。有求的道理,有求的方法,如理如法,没有求不到的。求不老,求不生病,求不死,都求得到!这是佛法!这是真正的觉悟。

 

大小乘经里讲的‘了生死,出轮回’,确实可以做到,没有求不到的。如果求不到,不外乎理论上错误,或是方法上错误。如果是如理如法,你所‘求’必定可以满愿。这是佛法给我们真实的利益。佛法是智慧的教育,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满足所求。

 

佛法自始至终讲的是高度智慧。智慧不是从外来的。世间人常讲,广学多闻可以增长智慧;佛法所讲的,恰好相反。佛告诉我们,智慧是每一个人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如果大家看过《六祖坛经》,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向老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是没有欠缺,是圆满的。你的‘财富’是圆满的,‘智慧’是圆满的,‘德能’是圆满的,没有一样不圆满。都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求来的难,不容易!佛法的求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因此佛法称为‘内学’。印度五明当中,佛法称为‘内明’。佛法要从心性中求,也就是从清净心里求。清净心是真心。

 

今年台湾有十几位教授来找我,台大的占多数,还有中央研究院的,他们想听《金刚经》,馆长也很喜欢。过去虽也讲过二遍,可是将近二十年没再看《金刚经》。这次他们要求再讲一遍,希望能留一套录音带,提供后学们作参考。《金刚经》确实是大乘经里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内容所说的,就是智慧。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以后就依据《金刚经》的理论、方法修学。由于五祖与惠能的提倡,这部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经文虽然不长,只有五千八百多字,其内容之丰富,实在不可思议!初学的人读诵经文的确有困难,而这一部经的注解,自古以来有几百家之多。近代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写成一部《讲义》。这一部讲义实在是集《金刚经》古今注解之大成,对我们现代人研究般若,带来很大的方便。从《金刚经》上,我们得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这一次达拉斯佛教会举办佛学讲座,因为时间很短,一共只开二十堂课,我利用这个时间,把《金刚经》自始至终略说一遍。我在新加坡,准备用四个月的时间细讲这部经。《金刚经》里所说的是修学的原理、原则,通一切大小乘佛法。如果掌握了这个原理原则,像经上所讲的‘信心不逆’,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一定有成就。如果你修学功夫不得力,一定是违背经典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这是指导修行非常好的一部经典。最近十几年,我在各地都劝大家念佛,讲的都是净宗经典。因此有人就问我:‘法师,你以前专讲净土,现在为什么讲《金刚经》?’如果在座诸位仔细观察,其实《金刚经》跟《无量寿经》、《弥陀经》是一不是二,它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念佛求生之心。

 

如果没有高度的智慧,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是不会修净土的。实在讲,我年轻的时候学佛也是好高骛远,犯这些毛病。我遇到的老师好,被老师折服。在老师的教诫、劝导下,依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还能接受一半以上,这才得一点小利益。真正对净土生起信仰,是因为讲《华严经》。过去讲过十七年的《华严经》,在《华严经》里觉悟,看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著名的五十三参都是修念佛法门,这才重新翻阅、探讨净土的经本。才知道念佛法门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讲最高的佛法,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不二法门。

 

金刚般若讲原理、原则,《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是细行果德。一个讲纲领,一个讲细目。这些纲领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金刚经》讲修持的总纲领,佛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净宗经典所说的,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话义趣是相同的。‘都摄六根’就是‘应无所住’;‘净念相继’就是‘而生其心’。在在处处看,这两部经所说的完全相同。这是江味农居士所以一再提倡,学净土必须兼修般若,修般若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一切大乘经,诸位如果深入研究、体会,才真正了解佛所说的意义。开经偈云:‘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把佛的意思错会了,佛法里所说的殊胜功德利益,就得不到。这个殊胜的利益,就是我们现前幸福、自在、快乐、美满的生活。我们这一生若得不到,多可惜!

 

佛法不但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行。理明白之后,如果做不到,则是空的;所以佛法重在行门。‘行门’就是生活。以《金刚经》为例,经文一开端,释迦牟尼佛表演的,‘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完全是日常生活,不像其他大乘经,发起的时候放光现瑞。谁看得出门道?佛在生活中所表演的,乃是从最初发心学佛,经无量劫的修行,到最后成就圆满的佛果,这一切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生活里表现无遗。正是《华严》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一桩事情,穿衣是一桩事,吃饭也是一桩事。从初发心,到成圆满菩提,所修的功德,全在这一桩事中显露出来。我们一般人看不出来,因为没有智慧。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为我们说破;我们听了才恍然大悟。回头看看自己,我们每天早晨起来,也穿衣、吃饭。我们穿衣、吃饭表现的是无量劫来的迷惑颠倒,造业受报,都在这里。我们点点滴滴显示这些。诸佛菩萨点点滴滴显示的,就是圆满、自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无限的烦恼,无量的业报,苦不堪言。如果明了《金刚经》,你的眼睛就放光,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清楚,没有一法不明了。‘明了’就是菩萨;‘迷惑’就是凡夫。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性德虽然本来具足,必要靠修德彰显。修德,就是你要会过日子,要会生活。从前人说修行;现在听‘修行’两个字,感觉很神秘、很神奇,很不容易体会里面的意思。实际上,修行就是修正一切错误艰苦生活。

 

民国初年,小学生有一门‘修身’的功课,现在没有了。修身跟修行就很接近。‘行’是生活行为。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做法、说法,都是行为。行为有了错误,要修正过来,称为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生活行为。聪明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金刚般若说得非常透彻,非常圆满,在起心动念处修。不会修的人,在行为上修,在事上修,也行。这是枝枝叶叶,也能收到一点效果,但是效果不大。从根本上修,效果非常大,成就不可思议。我们要懂得修行。佛讲得很清楚,修行的标准是‘戒、定、慧’三学,持戒、修定、开慧。‘慧’是真实的智慧。‘持戒’是广义的说法,不只是五戒、十戒。如果这样说法,意思就狭小,这不是佛的意思。‘戒’是佛菩萨的教诫,就是所有经论里的教训,我们都要遵守。持戒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守法、守规矩。持戒就是守法。我们一定要养成守法、守规矩的精神。除了佛教的之外,生活在这世界,国家宪法,及地方上的法律、规约,乃至于生活习惯、风俗、道德观念,都要遵守,这都在持戒范围当中。人守法,心就清净,所以心安理得;心是安静的,容易修定。不守法、不守规矩,教他修定,不可能得定。因戒生定。‘定’就是真心、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凡夫的心不清净,起作用是烦恼,是妄想。

 

读《坛经》看到惠能大师,令人不能不赞叹,不能不佩服。惠能大师见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看到真羡慕,想想自己常生烦恼,人家常生智慧。差别在他的心清净,我们的心散乱。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这是增长六道轮回。天天在生轮回心造轮回业,不是修菩萨道。轮回是苦海无边!我们今天搞的是这个,错了!觉悟的人,赶紧从错的地方回来修清净心。

 

戒定慧,是佛法指导我们修行的总纲领。其他一切法门,都不出戒定慧三个大纲。《无量寿经》经题就有‘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可见经题上,戒、定、慧三学清清楚楚。不但具足‘三学’,而且具足‘三宝’。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佛、法、僧三宝,要了解三宝真正的意思,不能执著在形相上。执著在形相上就错了。《金刚经》上说得很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明明告诉你,不能从相上看,要体会相所代表的真实意思,才得受用,才能真正得利益。

 

‘佛’代表觉,佛是大觉之人。‘法’是经典,代表佛知佛见,正知正见是如来的智慧德能,也就是诸佛如来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僧’代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才是真正的三宝。三宝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学佛一入门,就把修学的原则、方向传授给你、教给你,这是‘传授三皈’。所以,传授三皈不是皈依一位法师;是请求法师把三宝传授给你,把觉正净传授给你。从今而后,依照这个纲领、原则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要觉悟,不能迷;要正知见,不能有邪知见;要保持清净心,心地不能被污染,所以佛法修的是觉正净。觉、正、净就是戒、定、慧,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觉正净圆满,本具的智慧就现前。《般若经》讲的‘实相般若’就现前,实相般若是自性里本具的,就是经上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诸佛所证之法,诸佛所得之法。这法在我们的自性之中,不在外。自性就是真心。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真心发掘出来;把妄心舍弃。妄心是生灭心。妄心是指念头,念头是虚妄的,前念灭了,后念就生,生灭永远没有停止,这是妄心、妄念、妄想。把妄想舍弃,真心就现前。真心是清净心,没有生灭,所以清净心生的是真智慧。

 

由此可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清净心里生的,是从禅定功夫里生的。念佛法门,是用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方法。这方法手段跟禅宗不一样,但方向目标完全一致。净宗称为‘一心不乱’,禅宗称为‘明心见性’。‘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方法不一样,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同。

 

每个宗派、法门,所用的方法都不同,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手段、门径不同,可是都是成佛之道,到后来成就是相等的,完全相同。这就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佛说这么多法门,任凭选择,佛不执著你一定要修什么。佛没有定法可说,法门是自己斟酌选择的。当然,选择的条件要适合自己的根性、程度,还要适合现实的生活环境。我们就修得很快乐,就没有障碍。无论修那一个法门,决定不违背觉正净,这就是佛法,就是正法。如果教你修这个法门,你还是迷惑,还是邪见,心里还有污染,这就不是佛法,不是正法。在这个时代,佛法邪正的辨别,从这些地方观察,就决定不会有差错。

 

现前这个时代,一定要很谨慎,很小心的辨别。佛在《楞严经》里告诉我们,在末法五浊的时代中;‘浊’就是污染,不但物质环境污染,人性的污染、心地的污染、精神的污染,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状况。佛说这个世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用什么方法辨别邪正,大乘经里确实有标准。依照这个标准,邪与正,我们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学习。

 

学佛入门之处,是我们最关心的课题。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告诉我们‘净业三福’,又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诸佛’就说明不是修一个法门成就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任何法门都能圆成佛道。但是任何法门,都要以这三条做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盖几百、几千栋房子,形形色色都不一样,美仑美奂,而地基是相同的,都要建筑一个坚固的基础。‘三福’是一切法门、一切诸佛因地修学共同的基础,‘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三福的第一条是人天福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真做到才行,做不到是不行的。做到,才能得受用,才能得利益;做不到,是假的,不是真的。

 

‘孝’,中国古圣先贤非常重视。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殊不知,印度的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对‘孝’要有正确的观念。什么是‘孝’?中国文字的确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就是‘孝’。这是会意,教你体会这个意思:父子是一体。西方人父子有代沟,孝就没有代沟。孝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自体。此事西方人很难懂,有一些外国人问我,你们中国人很奇怪,你们的老祖宗,已经几百年、几千年,根本没有见过面,为什么还要拜他,还要祭祀他?外国人不晓得,生命是一体,这是‘孝’的观念。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纵的讲。横的方面即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就是‘孝’字。这才晓得尽孝之难。

 

什么人能把孝做得圆满,没有丝毫的欠缺?只有成佛,孝道才做到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道还缺一分,还不圆满。‘孝养父母’,不仅是养父母之身,要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的创始人,称他为‘本师’。

 

‘养父母之心’,如果让父母忧虑操心,这就不孝。譬如我们念书,功课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担心、难过,这是不孝。在学校品行不好,不听老师的话,父母又忧虑,这就是不孝。在家庭里兄弟不和、家族不和、亲戚朋友不和,父母都忧虑、忧心。养父母之心,很不容易。必须让父母常常生欢喜心,这是尽孝道。

 

当你踏进社会,在你上面有领导人,在你下面有干部。能服从长官,爱护部下,能与同阶的同事互助合作,你的父母才放心。孝养父母涵盖无量无边的行门。常在大乘经上念到‘菩萨修六度万行’。六度万行都在‘孝’字里;没有一门是在孝字之外的,所以佛法说‘孝养父母’,这是根本。彻始彻终,学佛从孝道学起,到孝道圆满,就成佛。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尽孝而已,这是‘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父母希望子女有智慧,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子女做不到,这是不孝。父母如果真的明了,开悟了,希望你成佛;而你只成等觉菩萨,还不能满他的愿,明心见性,还缺一分,还不圆满。这才知道,要成究竟圆满佛,孝道才打一百分,才满分!成阿罗汉,菩萨都拿不到满分。所以,‘孝’字就是行门正确的观念,是正知正见,是真实的觉悟。

 

‘养’就是行,佛法里常讲‘观行’。‘观’是观念;‘行’是生活行持。‘孝’是观念;‘养’是行动,涵盖了佛门里所说‘一切菩萨的观行’,才知道佛陀教导的真实,佛陀教导的重要。

 

‘奉事师长’。我们怎么会懂得孝道,怎么知道行孝?全是老师教导。老师没有教别的,无非是教你尽孝而已。仔细看看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经典,这一部《大藏经》里,讲什么?教什么?教孝、教孝养。教别的,有世间学校的老师。佛陀这位老师,教我们根本法。所以,对于老师的教诲要奉行,要懂得尊师重道。如何对老师尊重?老师教导我们的,把它完全做到,这才是尊师。不只是对老师的恭敬,那没有用处;要把老师的教诲,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

 

后面这些句子,都是一些具体的纲领、原则。首先要我们培养慈悲心,培养爱心。慈悲心跟现在一般人讲的爱心,是同一桩事。为什么说‘慈悲’,不说‘爱’?自然有差别,世间人讲爱,是感情的,是从情生的;佛讲的爱,是从理智生的,从智慧生的,这种爱称为‘慈悲’。世间人感情不稳定,变化很大,今天爱,明天不爱,靠不住!世间人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用的是‘三心二意’。因此世间人跟你讲‘我爱你’,你不能相信,不能上当!当知是假的,不是真的。他说‘我很恨你’,你也不要在意,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它的变化太大,变化无常。佛菩萨讲爱是真的,永恒不变。因为它是从智慧生的,从理性生的;它不是感情的,才是真的。所以,佛教我们要培养慈悲心,从智慧、理性生出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爱心,扩大到对家族,再扩大到爱护一切众生。从爱缘慈(一家人),众生缘慈,法缘慈,最后到大慈大悲。这是以清净、平等心爱护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从此地扩大、拓开心量、这样才能明心见性,圆满成佛。

 

‘修十善业’。在生活行持上,应当怎么做?具体的做法,佛跟我们说了十桩事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三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口四善;意不贪、不嗔、不痴,是念头上的三善业。守住这十善业,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样做就没错。这都是讲原则,在生活上的应用是有变化的;变化再多,总不离这原则,就对了。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不难!如何能活活泼泼的应用在生活上,这才难!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修持,一定要依靠老师教导。所以,我们一生要有成就,师友是很重要的关键。要有好老师、好的同参道友。佛教导我们,孝亲之下重要的,就是尊师重道,奉事师长。亲与师相提并论,这是不可不知道的。

 

做到三福的第一条,即是具有人天福的基础,才能学佛,才能接受佛法。经典里常常提到的‘善男子,善女人’。‘善’是有标准的,即做到前面的四句,具足这个条件,可以当佛的学生,接受佛法。

 

三福的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一入佛门,佛教你‘受持三皈’,就是一定要遵守觉、正、净三个原则。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求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无论修学那一个宗派,那一个法门,总不离这个原则,这才是佛弟子,才是真正学佛。我们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知见,一天比一天纯正;迷惑,一天比一天减少,多快乐,多自在!这是基本的原则。从原则里,我们学持戒,学威仪。持戒是守法、守规矩。威仪就是处事待人接物,有礼貌、有节度;做事情有方法,有程序,有条不紊,都包括在威仪里。然后我们的生活就自在、就快乐,真正享受到幸福美满。

 

成立净宗学会,这个构想是早年夏莲居居士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非常合乎现代化。佛法是教学,教我们生活,永远站在现代化的前端。佛法讲求的是现代化、本土化,所以佛陀教育能受一切大众的欢迎。仔细观察,两千年前佛教初传到中国就中国化。生活方式完全采取中国式的,没有用印度的。道场的建筑,是中国的式样;衣著也是中国的样子,不是印度的服装。一切生活全是中国化,受到中国人欢迎。如果当年佛法传到中国,道场建立是印度的式样,中国人绝对不进去,那是外国文化。这才知道世尊在大乘经,就像《金刚经》里所说的‘佛无有定法可说’。《华严》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些教训,都是教我们要考虑现实,决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有一年我在迈阿密讲经,还有不少外国人,他们学佛相当虔诚。我就告诉他,佛教没有传到美国来。他问为什么?他觉得美国佛教也很兴盛。我问他,你看看那一尊佛相面孔是美国人?他一看就明白了!没有美国人像的佛相,也没有美国人像的菩萨相。

 

佛教在中国,佛菩萨相貌像中国人,仔细观察日本造的佛菩萨相,像日本人。西藏密宗的佛菩萨相像西藏人。泰国的佛相像泰国人。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随心应量’。更进一步,连生活方式也完全相同。所以,在美国建道场,要建白宫的式样。如果建中国宫殿式的,不能弘法,人家一看,这是外国文化,美国人在外面看看,不会进来的。建成白宫的样子,不请他进来,他自己会走进来。到里面一看,佛菩萨形象都是美国人的面孔,怎么不欢喜?这是教育,一定要懂得。佛教传到这里,是教美国人,不是教中国人的。过去印度大德到中国来,是教中国人的,不是教印度人的。要懂得本土化与现代化,才会被一切大众欢迎。一切大众都能接受,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乃至于社会问题。不但个人喜欢你,整个国家社会都喜欢你,才真正造福国家社会,真正为世界带来祥和。这都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然后才晓得自己怎样修学、怎样努力。

 

菩萨修的六度,是生活上的六个原则。净宗学会成立之后,在行门上,订了五个科目。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大愿王,五个科目,就能带给我们美满快乐的人生。一定要真做!

 

三福的第三条,才真正契入佛法的核心。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佛法的初学,像是新生训练。第三条才入了正科。经文有四句,第一句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彻底觉悟,就是对于人生宇宙的真相理解。即使不能彻底理解,也要有相当程度的正确认识,我们自己才不会迷失一生的方向。

 

‘深信因果’。世、出世间法总不离因果。因果变化无穷,因变成果,果又是因。对前面的果来说,它变成因。对后面的因而言,因变成果,因果循环无有穷尽。所以佛讲,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对于这种道理、事实,要深信不疑。真的把因果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因果自己可以掌握。怎么掌握?因变成果,当中要有‘缘’。因是没法控制的,但是‘缘’操在自己手上。所以,佛法讲‘缘生’,不讲‘因生’,就是我们可以掌握缘。能掌握缘,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果报,就有求必应,道理在此。如果你不会掌握缘,你所求,往往与心愿相违,求不到。要明白这道理,晓得事实真相,掌握住缘。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真的。《华严经》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变就是从心想生。如果只说‘唯心所现’,所现的法界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现的。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华严经》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皆是唯心所现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如何变成十法界?‘唯识所变’。识就是心想,识心是妄心,不是真心,是从心想生。如果你把道理搞清楚,把事实真相搞明白,抓住它,你就得自在。不老、不病、不死,就做得到。它有理论,有方法。

 

人为什么会老?年岁大了,他就想,老了!如果不相信,你可以试验一下。有几位学佛的医生,我跟他们谈这件事,他们点头肯定。人在工作时,没有老死的妄念,年轻力壮;但若退休,才过了两年,他就苍老似十几二十年。为什么老得那么快?因为退休,没有事情做,想到我老了,天天想老。老了就这里痛、那里痛,就病,天天想病,天天上医院,老病从妄想来的。念佛的人就不一样。念佛人年岁很大的,因为没想到老,也没想到病。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活到九十五岁,还不要人照顾,还是自己烧饭、洗衣服。九十七岁往生的,最后两年,才答应学生照顾他。身体健康,音声宏亮,往生前两个星期还讲经,不老!九十几岁的人,大概只有我们一般七十岁的样子。他在七十岁的时候,只有四十岁的样子。什么原因?他没想老,没想病。‘一切法从心想生’。为什么不老?不想老就不老,不想病就不病,不想死就不死!佛法有道理、有理论、有方法。如果真正搞通,能灵活运用,真善美慧的人生,真正得到。要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跟方法,世间所讲的真善美,尽是有名无实,得不到的。

 

佛法首先教我们要有健康的思想、纯正的思想:觉正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怎么会生病。一切疾病的来源是染污。最严重的是心理的污染,所以佛称贪嗔痴是‘三毒烦恼’。内里有贪嗔痴三毒,外面又有严重污染相感。那能不生病?若把里面的贪嗔痴拔掉,外面再恶劣的环境也染不上。你的身体怎会不健康,怎会不长寿?怎会衰老?学佛,我们看诸佛菩萨就是给我们做一个最好的榜样,快乐、幸福、美满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了之后,要知道向他学习,这就对了。

 

如果学佛的人学得那么痛苦,让别人看了,佛法还能学?这不能学!学佛要活泼,学佛要快乐,让别人看了羡慕。他就会自动来打听,你为什么那么快乐,为什么那么幸福?你就可以告诉他,幸福快乐是怎么得来的,传授给他。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们,无论在家、出家,都是给一切大众、给社会做一个最好的典型、模范。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从这些地方去觉悟、学习,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愈是深入,愈不可思议。愈是深入,愈欢喜,真的是欲罢不能。要深解义趣,必须认真的做,解行相应。解帮助行,行能帮助更深入的理解,才真正有味道,才真正得法喜充满。学佛人如果学得有烦恼,没有欢喜心的时候,必须要觉悟,要反省,要检点,一定出差错了。

 

学佛,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总而言之,法喜充满,才是正常的。如果学得有烦恼,没有欢喜心,不是理论上错误,就是方法上错误,一定出了错误。要把原因找出来,把原因消除,才能走上正常的道路。

 

在日常生活当中,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华严经》上,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诸佛’。这五十三尊佛所表现的,他们的身分,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就说明,学佛不一定要出家,任何行业都可以成菩萨,都可以成佛。不必要改换你的生活方式,不必改换你的工作,不要改换你的生活环境;修行就在你现前的生活环境当中。第一、要认识清楚,纠正错误的观念;第二、纠正错误的行为。你就得如愿以偿了。

 

菩萨行里,六波罗密是六大纲领。譬如你是家庭主妇,每天做同样的工作,做了几十年不免怨声载道,心不甘、情不愿,苦恼无边,这是以轮回心天天造轮回业。你要是觉悟了,就是行菩萨道,完全不一样。你从早到晚忙家事,即是修布施供养,修‘布施波罗密’。用你的智慧、劳力为一家人服务,具足了财供养、法供养。身体是内财,勤劳服务,相续无间,无有疲厌。即是修普贤行。念头一转,就不一样,就不累了!还想多修一点福,唯恐事情做少了,唯恐事情做的马虎不认真,要修真实的福报。做事有程序,有条不紊,是‘持戒波罗密’。做事情有耐心,是‘忍辱波罗密’。每天还动脑筋,希望明天做得更好,是‘精进波罗密’。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是‘禅定波罗密’。样样清清楚楚,是‘般若波罗密’。你在家里一天到晚忙著,都是在勤修‘六波罗密’。

 

同样道理,在外面工作,上班时、交际应酬时,样样事情,都是圆满六波罗密。不会修行的,就造轮回业。多可怜!这是佛在大经上常讲的‘可怜愍者’。会修的人,念念、事事皆具无量功德,真的是定慧等持,福慧双修。在那里修?没有离开家庭、工作,没有离开生活范围,就在自己本位工作上、生活上,圆圆满满成就六波罗密,成就福慧双修,成就普贤行愿,成就二种庄严。但是要深入,要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才得受用。观行重要的纲领、原则,看起来好像和我们的常识、人情相违背,其实它是真理。所以,佛教我们最重要的是,一切不要执著。《金刚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可以说,任何宗派,若想修行成就,违背‘无住生心’的原则,就不能成就。

 

所谓‘无住’,就是心地清净,彻底看破、放下,不能有丝毫牵挂。‘生心’是生起欢喜心修六度,为一切众生服务。虽做,心要清净。心清净就不会疲劳,再多的工作,也不累。心不清净,没做多少事,就累了。还是‘从心想生’,心不想就不累。常言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把时间也忘了。如果有念、有牵挂,即是度日如年。所以,一切法确实是观念在主宰,在转变。‘生心’最殊胜的无过生起依《大乘无量寿经》,学习阿弥陀佛的殊胜行愿,过著最乐的生活。

 

答问

 

问:要如何做到不著相?

 

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相有,体无’。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因为相有,不能著空;因为体无,不能著有。因此佛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应无所住’就是不执著。心里要清净,没有怀疑,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心清净,这是不著相。虽不著有,但也不能著空。所以,要用我们的精神、智慧、体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修圆满的六波罗密。要福慧双修,空、有两边都不著。凡夫的错误是著有,所以他烦恼重重,轮回无尽。声闻缘觉著空,虽不著相,也不修善。佛说他‘堕无为坑’,不起作用,对众生没有好处,对自己也有障碍,不能明心见性。因为心性是两边不著的,著任一边,都不能见性。

 

佛教大乘菩萨,也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道理就在此。因为心无住,做任何工作,就像《行愿品》里说的‘无有疲厌’,你做得再多,不疲劳,做得也不厌倦。因为心里没有执著,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才得自在,才得大圆满。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问:如何修清净心,让青春永驻?

 

答:这是应当要问的。实在讲这是每一个人都想要明了的。佛教导我们,离一切虚妄相,我们的心就清净。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一切现象,我们可以受用,不能执著,心里不能有;心里有,就不清净。心不清净,生活得不到美满,道业不能成就。无论修那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净土法门,是大家公认的‘易行道’,带业往生。如果心里有牵挂,就不能往生。所以,心里有牵挂,有忧虑,没有办法超出六道轮回。在轮回里(老修应该清楚,初学的未必理解),决定是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我们一定要觉悟!念佛求生净土,所谓‘心净则土净’,就是一切牵挂都要放下。

 

刚才我们讲到‘孝道’。我学佛之后,唯一牵挂的事,就是还有一位老母亲,今年九十一岁,一定要帮助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香港和她见面之后,就劝她念佛。她已经念了十年。前些年她牵挂儿子,牵挂孙子。这麻烦大了!所以每一次见面,和她打电话,就是劝她放下、放下。大概最近一年,她没有牵挂了,真的放下。她说见过两次阿弥陀佛,见过一次观音菩萨。今年农历五月初一往生,瑞相非常好,是真的往生。她走了之后第八天开吊,身体还是软的,全身都是软的,面色如生,放光、放香。火化之后,捡到三百多颗舍利,这是真的往生。我对得起她,所以我现在没牵挂,没忧虑,什么都没有。这样才自在,丝毫的忧虑都不可以有。

 

人真正到没有牵挂,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生死自在!道理在这里。愿意在这世界多住几年,也不碍事,也无所谓。人人都做得到,懂得理论、方法,就做得到。心身清净、平等、慈悲,就不容易衰老。

 

问:‘韭菜’为何是荤菜?

 

答:往常讲解《大佛顶首楞严经》。经中所说的‘五荤菜’,诸位要晓得,‘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肉食是腥,荤、腥要分开。荤跟腥不一样,荤是植物,腥是动物。五荤是大蒜、小蒜、葱、韭菜、兴蕖。从前中国没有兴蕖,所以就用梵文翻译。现在晓得兴蕖就是洋葱,性质是相同的。佛讲这些是对初学人,修学功夫尚未成就的人,是有妨碍的。真正有功夫,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事事无碍’。如果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就有障碍。但是初学的人,真的是处处都有障碍。

 

这五荤菜吃了,会使生理起反应。生吃容易动肝火;熟吃容易产生贺尔蒙,引起性冲动,妨碍清净心,妨碍修定。不食的道理就在此。但是要吃到相当的分量,才会起作用。如果家里烧菜,做为香料来配菜,起不了作用。就跟酒一样,酒要喝醉了才起作用,要是喝一点点不醉的话,不起作用。所以,我们懂得佛制定戒条的真正用意,就知道如何受持,如何做。

 

现在的社会,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不同。如果佛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一定劝大家天天吃大蒜。因为现在的疾病很多,蒜能够治疗,特别是对于肺病。二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山上只有一栋房子│东方佛教学院。当时有我跟唐一玄、方伦、会性法师,几个人在那里教学生。山上学生有二十多个生肺病的,唐一玄是个大夫,他的医道很不错。他讲从前北京协和医院一个肺病的例子。

 

有一个人得了第三期肺病,很严重。医生跟他讲,他的寿命只有三个月,叫家里人和他隔离。他想吃什么东西,尽量给他吃。家人就把他送到菜园,菜园里有个菜寮,叫他住在那边。三餐送饭给他。他在菜园里,也无聊!菜园种了很多大蒜,他每天吃大蒜,就像吃水果一样。大概他吃得很舒服,过了三个月也没死;又过三个月,身体愈来愈健康。家里人就很奇怪,认为医生诊断不可靠,再把他送到协和医院。医生看到这个人,非常惊讶,马上成立一个专案小组调查原因,查他的饮食、生活起居,都查不到。最后问他,你还吃什么?他说,我吃大蒜!以后就从大蒜里化验出来。现在治肺病的药就是从大蒜里提炼出来的。是从这个例子发现对治肺病的药物。

 

当时唐老居士就对星云法师讲,劝这些学生吃大蒜。这些学生们一定要坚持持戒,星云法师就摇头说,没有法子,只好算了。肺病还怕传染别人,麻烦不麻烦!所以一定要通权达理。要懂得,现在我们三餐是服毒。肉里有毒,吃肉多的,生奇奇怪怪的病。

 

我是很多年不吃肉了。在台湾,我曾问方东美的夫人。我问他二十年前,吃的肉,跟现在吃的肉,无论是猪肉、鸡肉,味道一不一样?她想了大概五分钟,然后回答我说,‘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二十年前,猪、鸡都养在外面,野生的。在没有被杀之前,生活得很自在,很快乐,身心愉快,所以肉的味道不一样。现在的鸡跟猪,一生下来就坐牢,小小的圈子,动都不能动。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坐监牢狱的心情,那肉还有什么味道?现在我们了解,台湾的猪,六个月就杀,打荷尔蒙让它长胖;鸡只有六个星期,小鸡一孵出来,先打三针,让它长得快。这种肉,怎么能吃,吃了怎能不生病?奇奇怪怪的病到处都有。‘病从口入’,是这么来的。蔬菜有农药,米掺化石粉,李老师讲,什么都有毒。所以,我们天天是三餐服毒,那里是过人的日子。这些道理,要明白。蒜对人来讲,除了对眼睛不太好,对于身体每个部门都有好处。但是不能吃太多,吃太多也不好。

 

问:佛法说不杀生,对于蚊蝇等小虫应该怎么处理?

 

答:这是很大也是很严肃的问题。佛不但教我们爱护一切动物,连植物都爱护。植物也有生命,所以清净比丘不踏青草。草长得活泼,你从上面走过,对它也是侮辱,也是不恭敬。有路一定要从路上走过去,除非这地方没有路,非从这里走过不可,这是有开缘的。

 

至于动物、植物,从前出家人住在山上,盖个茅篷,就地取材砍树,搭茅篷。但是在砍树的前三天,要去祭祀它,供养它,为它念经、念咒,告诉它,我三天之后要取这棵树作材料,是不得已的。树有一个人高,就有树神,要请他搬家。

 

我们可以用这个例子。家里有这些蚊虫蚂蚁小动物,你要喷杀虫剂,或者整理房子,三天之前,若家里有佛像,在佛菩萨面前,告诉这些小动物,请它赶快搬家;三天之后有人来杀你,我己经三天前通知你了,通知你,你不走,那没有办法。这很有效果!有许多同修这样做,来告诉我,果然没有了,真有效果。诚心诚意,诚则灵,诚心能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我们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也可以跟这些小动物感应道交。以真诚心告知,实在不得已,为保护一家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彼此分开,你在房子外面,我在房子里面。房子外面,决定不杀害;房子里,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要喷药物杀虫,以保持整洁。这样就很好,如果不预先通知,就做得太过分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