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诚法师文集》 [打印本页]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4 13:36     标题: 《学诚法师文集》




                                              学诚法师文集






                                               中国佛学院成立五十周年访谈录


       1、广化寺是朴老点名的“样板丛林”,您在推行“修学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 谈到这个问题,首先粗浅地介绍一下“学与修”的基本概念。“学”,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在佛教里有专门的名词,也就是闻、思。听闻、思维佛陀的教法,这就是学。更进一步,所学的佛法还要跟自己的身心相续结合起来,对治、净化我们内心的杂染、烦恼,这就是修。闻思修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平常所讲的“修学一体化”,用世间的话讲就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怎样做才能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得到体现?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寺院里的常住人员,通常忙于寺院的管理工作或日常寺务工作,疏于学习,同时又缺乏适应他们学习的整体环境,所以大家在承担工作的过程中,缺少佛法的指导,得不到进步。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有时候做事越做越烦,或者做得越多越烦恼。另外一种情况,虽然有一些人专门用功修行,譬如念佛等,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闻思学习,或者是自己也看过一点书,但不够系统完整,关起门来盲修瞎练,这样也容易误入歧途,既害了自己,又误了别人。针对这些情况,广化寺常住开办了僧众学习班,组织常住僧众在承担寺务之余,对佛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佛学院的运作方式类似于世俗的学校,有专门授课的法师和具体安排的课程,主要是学习佛法的理论。在实践方面,虽然学僧们随众参与常住的共修,如上殿、过堂、出坡等,但是这些还不够。因此寺院还安排一些优秀学僧参与常住的管理工作或承担寺务,以及每年广化寺承办的几次法会,在这些过程中让学僧将所学的佛法理论付诸实践,使学修能够较好地结合起来。   
    在“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这种模式的引导下,佛学院的同学在学好佛法知识后,透过实际的承担,有机会将所学付诸实践,体会佛法的内涵。而寺院的僧众,通过参加常住的学习班,也能做到在承担过程中,用自己所学的佛法,来规范自己的身心。这样不仅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能够在做事过程中调伏自己的烦恼,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   
    透过这几年的尝试,在我所主持的莆田广化寺及福建佛学院,许多法师和同学都在这方面经过努力得到了长足进步。虽然还在摸索当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方式是值得继续探索的。   

    2、法门寺是西部的重点寺院,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您作为法门寺方丈,认为应该怎样因应现在东西部寺院互动发展的趋势?佛教本来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宗教,佛教的团体本来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团体。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佛教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停滞了、落后了,没有充分发挥出佛教应有的服务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现在国家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应当担负起佛教重兴的历史责任——东西部寺院的互动发展,应该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目标而开展。   
    要想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东部地区,特别是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佛教信仰的社会基础普遍较好,我们应该将传统寺院的修学模式与现代佛学院教育的特点结合起来,以“建立清净师、法、友和合增上团体”来增强四众弟子的凝聚力。我住持法门寺以来,将过去所累积的一些具体做法进一步付诸实践,不断地加强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等五项建设,积极开办教育、培养僧才,举行结夏安居,恢复二时过堂、半月诵戒,进一步完善寺院各项管理制度。当然西部寺院和西部佛教也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和优势,值得东部寺院借鉴。法门寺因供奉被全世界佛教徒奉为至尊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法门寺常住僧众从70多人增加到200余人,正朝着恢复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以及成为世界佛教“朝圣中心”这一宏伟目标而精进不息。   

    3、您认为全国佛教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是怎样的?我国佛教从传承上讲,有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含括了释迦如来从最初成道至般涅槃,一生所传的圆满教法,这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法宝资源与智慧宝藏。从信教群众来看,又分僧俗二众,其中出家五众、居家二众,合称佛陀七众弟子,信徒数以亿计。   
    我国佛教在历史上虽然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磨难,但是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物质文明、科技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佛教教育也存在着种种挑战和机遇,这是三大语系佛教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乃至整个世界佛教也是这样。   
    就汉传佛教教育而言,以前我在《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论述,今天在此作个简单说明:对于僧团建设,为了恢复僧团律制,维护僧伽和合清净,我们倡导安居、学戒和规范传戒;为了充实汉传佛教的修学内容,我们提倡淡化宗派观念,吸收三大语系佛教的不同优点;为了凝聚四众弟子的善业力量,更好地利益社会、服务人群,我们倡导建立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   
    就藏传、南传佛教教育而言,我想一方面应该继续发挥自己传统的优势,挖掘潜力;一方面也应该汲取汉传,乃至社会世俗教育的长处。以前国内外佛教团体之间的交流很少,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互相交流的重要性,正在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时常在不同佛教团体之间,乃至不同宗教之间,广泛开展各式各样的交流活动,本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心愿,携手共建“人间净土”的美好未来。

    4、您在做好管理、弘法事务的同时,是怎样把握时间来深入佛教教理研究的?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一般人看来这三者似乎不太容易统一,其实这是一体的。作为一个从事佛教寺院管理或弘法工作的出家人来说,他本身必须有深厚的教理基础和佛法修行素养,因为佛教的管理与世间的管理虽然有一些相通之处,但从根本上讲,两者是不相同的。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以特别深远的智慧制定出一套非常优越的僧团运作及管理制度,其根本在“以戒摄僧”,僧团中的成员依法和合,大家都共同遵守戒律。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祖师们又制定了适应中国时空因缘的各种寺院清规。要做好管理,必须要了解这些情况。同样要做好弘法事务,也很有必要对佛教教理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   
    别人都说我很忙,确有很多事情需要认真去做,有时也想抽出时间专门深入做佛教教理方面的研究,但是难度很大。一般人认为做佛教教理研究,就是找很多佛教经典来阅读、研究。我个人认为佛教的教理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阅读学习大量佛教经论,深入了解佛教的教理;第二阶段,在工作生活的人事境界当中去体会这些佛教教理的真正内涵。因为佛教教理就是佛陀用他深广的智慧观察宇宙、人生的现象,从而为人们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解除痛苦、得到快乐的真实经验。也就是说,佛教教理所诠示的内涵,就是我们活生生的具体生活,所以真正的研究还应在生活当中去体悟。   
    对于第一阶段的教理研究我也很重视,一方面要妥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婉言辞谢各种不必要的应酬,把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方面要忙里偷闲,充分利用零碎片断的时间来学习,在各种场合多听、多看、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在忙事务的同时,用心去实践佛法,从而越来越感受到佛陀智慧的伟大,以及佛法的真实不虚、不可思议。5、对于佛教界教理研究与学术界佛教研究,您有什么看法?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要想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教理研究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强调修行的人士一般多轻视教理研究,认为只是在佛教的名相上绕来绕去,做文字游戏。另一方面,不少研究教理者又轻视信仰,把佛教当成纯知识来研究,强调所谓研究的客观公正性,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是没有处理好佛教信仰与佛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换言之,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明了佛法的精要所在,然后通过实践(修行)去印证研究的成果,最后真正体悟佛法的要旨。   
    其次,教理研究也是佛教信仰的前方便之一。因众生根机不同,决定了学佛的契入点也千差万别,而学习研究佛法是学佛人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再者,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现代人在知识上重视理性,在信仰上强调智信。从理性上讲解弘扬佛理,将越来越契合现代人的根机。最后,佛教教理研究要注重发心,这是佛教界与学术界佛学研究的分水岭。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透过教理研究,通达佛法的真实义,并依之而修证。        
    学术研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献资料的整理,另一个是思想研究、义理阐发。现今西方的某些文化思潮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佛教必须想方设法,让现代人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真正成为适应现代人信仰与需求的佛教。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契理契机,重视佛学在当今时代祥和社会、净化人心的功能。现今社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佛教也应该作出积极正面的回应,发出自己 “大慈大悲”的声音。假如学术研究也能照顾到人生的苦乐问题,把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迷茫放在首位,那么我们的佛学研究也就有了真正的前途。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4 13:39     标题: 续 1




                                   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答记者问




       2004年10月,第七届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一诚、本焕、星云、祜巴龙庄勐、惟觉、圣辉、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确吉尼玛、觉光等八位佛弟子当机对机,共同向世界佛教四众弟子和一切关心、护持佛教的善知识发出倡议,建议在中国设立“世界佛教论坛”。
    根据高僧们的倡议,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宗旨是,为一切热爱世界、关爱众生、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有为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本着智慧、慈悲、宽容、和合、平等、圆融的精神,抉择正信,弘扬正法,交流分享弘法利生的经验;探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宣示佛教的主张,以求得人心安宁,促进社会和睦,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
    倡议得到了参会的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人士的响应与支持,表示要同结胜缘,共襄盛举。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1月,经过中国佛教界的共同宣传,在中国大陆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得到40多个国家佛教界的赞同和积极响应。中国政府也明确表示,要积极支持佛教界筹备和举办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记者:“学诚法师您作为向佛多年的高僧,您觉得和谐社会与佛教的哪些经典是相应的,如何通过自我的修学,消除人类的烦躁,帮社会走向稳定,使社会更加和谐?”
    和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过去我们比较忌讳,至少不敢大胆说要“从心开始”。现在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先生用《从心开始的脚步》来作他的书名,我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因缘。我们佛教说,要想让世界和平、和谐,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身与心的关系:身心不二,不能分离,若心离开肉体,这个人就是死人,好坏就在于心。心造作的行为就是业,说话、做事就是思已业,造作的结果就是果报。所以我们佛教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看发心是善的还是恶的。那善恶是如何来判断呢?就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现在、对未来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若是有利的则是善的,反之是有害的,所以身心是不二的,我们身体的一切都是靠心来支配。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说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动物也是平等的,为什么?因为六道轮回,今生可能是人,若做很多不好的事,造了很多恶业,后一生可能变成一只猫、狗等。今生若做好事,可能下一生升天,今生如果修行,那么下一生可能成了阿罗汉、菩萨、佛。佛教看生命既是无常的又是无限的,无常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天会死亡。无限是说我们死了以后不等于没有,生命如河流一样永不停息。那佛教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我们要树立一个很好的人生观,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依正不二,依报和正报是不二的,如果造了很多的恶业,那这个世界就肮脏、污染、混浊。佛教里讲五浊恶世就是指众生造的种种恶业,我们现在社会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片面的物质化、过度的工业化,忽视了心灵领域的问题,道德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内心清净的保护。这样就形成了道德方面的危机,精神方面的空虚,诚信方面的缺失。那么,这些方面,宗教尤其是佛教2500多年以来都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很多的药方,来医治人类内心的毛病和问题。所以,过去人说宗教是唯心主义,我想,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是从心上下手,我想我们今天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做为一个出家人感到非常的高兴。”

    记者:“学诚法师,我相信很多的网民会看我们的频道。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佛教徒,可能有些是佛教徒,我想您作为高僧,在当前环境下给我们网民要讲些什么话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和尚:“我觉得对大家来讲,如何正确、客观地来认识佛教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总认为佛教是落后的、愚昧的、迷信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佛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宗教,佛教团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体。为什么这么说呢?佛教已有2500年的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团体都是反反复复的变化,它的寿命都不能跟佛教相比,所以佛教是最古老的,佛教的寺院是最古老的,它为什么能够这么悠久呢?就是说明它有生命力,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共同去探讨。我觉得需要对佛教有着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去掉错误的认识。只有多了解,才能够去掉曲解,只有多理解,才能够去掉误解,只有多学习,探讨佛教基本教义,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对佛教的一个客观的认识,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研究,不了解以前就给它贴上标签,给它下一个结论,这本身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知道了才有资格评论它。”      

    记者:“学诚法师讲的这些话,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意义阐述得高屋建瓴,非常非常形象,佛教在中国已溶入许多人的血脉里。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5 14:09     标题: 续 2




                                                                                                                 道次第开示点滴



                                            学诚大和尚06年10月3日于福建莆田广化寺

    平常在家时,诸位也常常学习佛法,研讨佛法。但我们的研讨仅仅是理论推演,理论上的讨论,理论上的认识而已。受八关斋戒就不一样,是真正的要把佛法和世法与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一起。在更多情况下,大部分的佛弟子仅仅做些好事,比如:看到一些穷人和有苦难的人,给他们帮助,这些善事只是累积一些福德而已,真正谈修行,还有很远的距离。
    真正修行是要面对我们内心的问题。一般分三种层次:第一种:不学佛的人,他会认为我们的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给我们造成的。第二种:我们刚刚学佛时,我们仅仅在理论上有认识,我们也会做好事,或给别人讲些佛法,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比较好,我们愿意付出一点。第三种:我们真正修行的时候,所有的时间都要用来观照自己的心。
    那么如何来观照自己的心呢?就要根据佛法来观照。佛法是什么呢?佛法就是告诉我们成佛的整个理路、方法和途径,这些理路、方法和途径就是修道的次第,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道次第。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语“心路历程”,心的道路,就是心路,历程就是次第,一步一步去走。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每个人***,能听到佛法,暇满具足。犹如一部好的汽车。就像宝马、奔驰、奥迪一样高级的小轿车。但是有汽车,里面还要有汽油,若没有汽油,汽车还是跑不动,所以,你必须要常常来三宝地加油,汽车才能开动,才能跑路。那么加油后更重要的问题是,你有了汽车,汽油也很充足,但你准备去开到什么地方呢?你不知道要去哪里,车就会乱开。所以这个目的要很明确。比如,我们车要开到厦门去,经过仙游、泉州等等。它有一个站一个站。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路标,我们要根据路标去走。那我们修行的道次第也是一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我们修行的路标。我们必须根据这个路标去修行,去开车,这样我们的路线才不会有错误。你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如果你看不到路标,心里就会害怕,并且常常就会走错路,虽然有路,但路对不对呢?是不是通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菩提道、还是二乘道,还是六道轮回?都很难讲,六道轮回也是有道的,有些道通到地狱里面去,有些道通到饿鬼里面去,有些道通到畜生里头去,那也是道,但不是菩提道。
    我们在用功修行道次第上不得力,就如同一个很名贵、很高级的汽车开在一个没有路标的路上,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站是什么,开一开就不想开了,开一开就停在路边,在犹豫、在彷徨。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决定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大家在广化寺,你做事情前要做决定,就如开车前要做决定,决定我们的车要开去什么地方。比如,我们要去广州,或者说决定开车要去成都,要去北京,一定要决定车开去哪里。在这一点上是不能犹豫的。否则今天你说要去北京,明天你开到福州了,你又说要去广州,车还要掉头,这个麻烦就很大了。所以修行的前提,是先要做决定,决定修行到底是为什么?为自己今生今世好过,还是来生来世好过?还是多做些好事就可以?还是现在所作所为都是要成佛?这是不一样的。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那么这就两点,一点是我们是否真正下过决心,自己是否决定要修行,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不是真正要成佛。用佛法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是否真正做过抉择,是否今生今世必须要修行,今生今世必须在成佛的路上去努力,有没有做过决定,如果没有,这问题就很大,都是信心不具足,都是常常修法不得力的很大的一个因素。
    只有说我们要修行,才会想去找老师,去找善知识,才会去用功,才会去认识自己的心。所有修行的法门,所有的善知识、佛菩萨都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本心,它有什么问题呢?有烦恼、业障。这些要靠佛法把烦恼清除掉,要靠佛法把业障铲除掉。我们的心镜常常会受伤、受损,要靠佛法来修补、修复我们破碎的心,来弥补我们自己内心上的种种缺憾、种种缺失。所以,用佛法是来对治我们的心,而不是要对治别人,更不是把佛法讲给别人听,我们讲给别人听,只是为了集聚自己的资粮,让自己内心的功德越来越得到增长。
    我们在法会期间做义工,来护持三宝,来为学员服务,那么你必须把自己所作所为和成佛连在一起,和道次第联系在一起,否则就变成世间善法。世间上面也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在做好事,但他们不会认为说我做这些好事会成佛,因为他们不信佛。我们在庙里面就不同,你一天一天来集聚资粮,一次一次来做义工,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成佛路上的必经之路,就是在修行,就是在面对自心,广结善缘,不会因为觉得每次法会都一样,每次都是这些法师、都是这些同学,我们不用来了,或者说我已经都知道了,这些观念都是要不得,都是错误的观念。
    今天大家来受八关斋戒,就是自己要很好地来做修行的决定,决定说今天一天当中我要好好修行。天天都要做决定,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这些决定,就是我们要修行成佛,不修行怎么会成佛呢?
    我们对修行这条路要毫不动摇,要非常坚定。不管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修行不好呀,学佛不好等等,我们都不能动摇,这样信心才能培养起来。信心、信心就是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对自己成佛有信心。
    这方面,我就看到很多同修,尤其是学得比较久的同学会迷茫、甚至不知所措,感受不到方向感。所以,最近我在北京每个礼拜都给他们做一个开示,并且做成DVD,这些DVD里谈到的都是现在人学习佛法,学习道次第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上不信佛的人他们所要了解的内容,我在讲座里都会分门别类地分析。
    我们真正要用功修行时,必须根据道次第。尤其是你真正要用心时,必须根据一个科目一个科目,一个法类一个法类去对治。比如在道次第中谈到的“无常”、“ 暇满”,这些观念都是很重要的。无常,就是时时刻刻都有死的可能;暇满,就是我们能够遇到佛法都是多生多劫以来的因缘。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暇满非常地珍惜。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我们遇到了,听到了,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同时我们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无常的,不知那一天就要死。死的时候怎么办呢?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才能对治我们死亡时的恐怖、畏惧等内心上的种种问题,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才能引导我们去更好的地方,去善道,不到恶道。死的时候只有佛法,其他都用不上,世间一切都带不走,靠不住。所以,我们一生一世的努力都要在这方面着眼,我们死的时候,只有靠佛法,才能引导自己在下一生越来越好。那么在今生今世就必须要好好修行,修行的目的为了成佛。我们现在没有修行,修行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做决定,所以今天我们来受八关斋戒,就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今后,希望大家在必须修行这个概念上的决定不要改变,以此勉励大家。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5 14:11     标题: 续 3




                                             学习佛法   改变生命



                                                学诚大和尚2006年8月6日于北京龙泉寺  

    我们来到寺院,信仰佛教,学习佛法,成为一位三宝弟子,是可喜可贺的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在很多“习惯”中度过的。有很多生活的习惯是因为承袭传统形成的,也就是过去人怎么生活,现在人就怎么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等等,都是这样习惯性地延续下来,我们也跟着这样做;甚至我们的思考方法,思惟模式,语言表达的方式也是这样的。这种习惯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都是在这样一种习惯中度过的。我们上学,希望考得好成绩;毕业以后,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赚很多的钱,在社会上有比较高的地位,让自己的生活比较丰富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不断地灌输给我们,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些观念。而我们自己的心力、思考思维的能力却越来越差,我们的思维也就越来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思维,其目的是要得到什么?世俗社会引导我们的就是希望得到刚才谈的那些内容。佛法告诉我们思考思维是要得到什么呢?它是要让我们积聚资粮,让我们解脱,让我们成佛。我们解脱什么呢?解脱无明,解脱烦恼,解脱内在的问题,解脱内心的障碍,然后广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资粮,不断种植成佛的因,慢慢就会成佛。这是佛法引导我们思考和思维的结果,跟社会上面的人所谈的思考和思维是两个不同的结果。  
    其次,我们怎么来思考,怎么来思维,才能得到这些佛法的结果?思考、思维、观察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特点,智慧是以心来进行系统地、深入地思考与思维。我们内心要做到非常系统、深入、清净、正确思维佛法,需要专注的力量、禅定的力量。要获得专注、禅定、一心不乱的功夫,必须要靠戒律。戒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信心。所以说,佛法和世间法告诉我们用心的方法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要做到两者的统一是很难的。我们在学佛法的过程中,只有学会不断地放弃社会上面种种不合理的观念、片面的思想、错误的认识,善于接受佛法清净的、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质,然后影响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然的话,我们一定会在世俗社会的生活、工作、思维的习惯体系当中循环,无法出离,烦恼障与所知障也就会越来越重。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过来,怎么办呢?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作保护。比如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这里有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团体。到寺庙来,大家比较容易持戒,比较容易专注,比较容易发心,比较容易用功,比较容易开智慧。在家里面,在单位里面,就不容易,所以环境对我们精进用功办道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把佛法学的比较好了以后,才能慢慢一点一点去做事,才不会被染污。未学佛的人,一直都在染污中而不自知,他不知道自己在烦恼中,不知道痛苦的原因何在,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未学佛之人的普遍状态。  
    我们认识了佛法,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教大家庭的一员以后,这条路何去何从,下一步怎么走,应该都要很清晰。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准备怎么做,怎么思考,因为只有经过你的认真思考抉择以后,才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才能改变习惯。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没有做过明确地判断,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有意义,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有意义。因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心思维到这样做有功德,那样做有过失,而去选择做与不做,有过失的要防范,有功德的要去多做。  
    我们的判断是根据什么标准呢?是根据世间法的标准还是根据佛法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再者,我们有没有这种能力去抉择,也是需要考虑的。社会上不学佛的人,内心中没有那种力量,不能判断孰是孰非。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和不断增长这种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来越清楚,如何来认识自己生命的问题,如何来充分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来创造更加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这些问题,佛法能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5 14:13     标题: 续 4




                                         立志成为法门龙象   发心承担如来家业



                                                              学诚大和尚安居开示  

    平时常常有很多居士从很远的地方坐车来到寺院研讨佛法,讨论完以后再坐车回去,他们本身也有工作,但他们对佛法都有很高的渴求。为什么他会如此的渴求?因为他知道做人确实是很痛苦、很不容易,在家他要交房租,要交电费、暖气费、煤气费,小孩子读书,社会上应酬等等都需要钱,那就要去工作,现在工作也不好找,报酬又很低,只有拼命去工作!拼命工作不等于能够有好日子过,更不要说若是得了病,还要到医院去花钱诊治。所以他就能够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人生的味道,什么叫做无常,什么叫做痛苦,什么叫做佛法。在寺院里住,一切都是现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像所有的都是佛菩萨为我们安排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菩萨免费送给我们的。我们若对佛菩萨没有真实的信心,自己的生命就非常的苍白,就不会有什么动力,因为不知道去做什么事情,方向目标都是非常不明确。  
    所以,我们出家了就要做好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要向那些佛法学得比较好,修行比较用功,出家时间比较长的法师学习、看齐。眼睛要往上看,不要往下看,也不要总是看别人的过失。我们要看别人的长处,看别人的优点,看别人的功德,自己内心里边慢慢就会积聚功德了。反过来,你看别人的过失,就把别人所有的垃圾全部都装到自己心里去,自己就成了垃圾筒,这个是很要不得的。因为心生种种法生,你是怎么认知问题的,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你的问题。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本身就有很多的角度,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佛法去认知,根据业果去认知,你自然而然就会很好理解,不会怨天,不会怨人,也不会去埋怨自己。  
    大家年纪轻轻就出了家,都是佛教未来的希望,都是法门的龙象,佛法的栋梁!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信心,要发大心,以后才能够成为修学并进的法师。一开始你如果没有这个心量,没有这样的信心说我要成为一个高僧大德、要成为DA法师,要成法门龙象,以后怎么能成呢?因为你自己心里毫无准备,没有内在的这种自我要求,当然就是这样每天得过且过,悠悠晃晃过日子,一个月一个月地就这样过去了。为什么我们同时出家的人,过了二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就不见踪影了,有些人则得过且过,而又有些人却精进用功,大有成就,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成就不成就,要根据佛法的标准去判断:是内心当中对佛法的体悟,是内心里的一种成长、一种承担。我们要有承担心,你只有护持常住事业,才能够在这个境界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心灵得到成长。你如果没有承担心就不可能成长,只有真正的承担,才有真正的成长。大家共住在常住,常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肯发心去做,当然诸位已经做了不少,但是我们尽量能够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这才说明我们是一个越来越有用的人。常住需要我们去做事情,在家善男信女需要我们去做事情,社会需要我们去做事情,这说明我们对他们有用,能够给别人带来利益,给别人带来快乐,因为你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人家才会来找你。反过来,你没有那种心,人家自然不会去找你,你帮助不了别人,人家也不会去找你。你功夫不到,虽然想去帮助别人,不但不能去帮别人,可能还会害了别人,而且还会害了自己。这些都是佛法的一种内涵,我相信大家以后会体会到。  
    所以,我们出家学佛学戒律,就要立志成为圣贤、成为高僧大德,要根据佛陀的教法如理如法去行持,这样的话,自己的生命才会越来越如意,越来越有价值。你不要去看别人怎样,整个佛教如何,每个人造的业,以后每个人自己去承受。我们现在造什么业,以后就感什么果,我们现在不造业,以后就没有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去造作善业,造作无漏的善业,我们才会得到无漏解脱的圆满果报!  
    希望大家多发心!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6 11:26     标题: 续 5




                                           体悟世间无常苦   珍惜出家暇满身




                                                             学诚大和尚安居开示之一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家发心出家有种种的因缘,都是非常的难得。因为我现在有很多的工作,所以不能常住在广化寺同大家一起用功学修佛法。可能有些人感觉到很失望,感觉来这里以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问题也是很多,甚至学不到东西。可能时间越长的话越会有这种感觉,这就在于每个人的福报和发心了,就是说我们愿意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譬如说我们内心里想要一支好的钢笔,一块好的手表,一台好的电脑,就会想方设法去买,去借钱或让别人寄钱过来等等,把电脑、手表买回来后,我们会很认真的收藏保管,生怕它丢掉。而我们在出家学佛的路上,在寺庙里面,对于佛法是我非常需要的,善知识、同行道友是我非常需要的这个概念,却很不容易培养起来。师法友在自己心里面可能还没有一部笔记本电脑重要,没有一部手机重要,久而久之,我们内心里面就没有佛法的影子,没有善知识、同行善友的概念,我们心里面有的只是无明,有的只是无知,有的只是黑暗,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何必跑到寺院里来受苦,何必要穿这种衣服,又何必名为出家人!  
    所以,我们一开始出家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我为什么要来寺院?为什么要读佛学院?我出家的目的何在?然后我要怎样出家?怎样学习?你说我自己学,如果自己学的话,那你在家也可以学,能不能学得下去,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我们学佛法干什么?学佛法有什么好处?学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帮助?我们学佛法不是为了要在现世生活当中过好日子,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三世诸佛都是以苦为师,他真正体验到人生是痛苦的,真正体验到世间是无常的,因为是无常所以看破,世间上面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痛苦本身是痛苦,快乐很快过去也会变成痛苦。我们对这个世间的真相能真正的认识清楚,内心里面就会觉得世间上的一切都不值得留恋,都是痛苦的,就不会去追逐世间上的五欲六尘,所以,我们常常谈到要弃舍对现世的种种快乐、幸福的追逐。如果我们出家人,还是天天去追逐现世上面的一些利益和快乐,就跟我们学修佛法的目的,跟我们的初发心相违背。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个世间是痛苦的,我们才会想到要去解脱这些痛苦。因为人的生命很有限,很无常,甚至年纪轻轻就死去也是常有的,谁也不知道死亡哪一天会到来,所以要“念死无常”。这个无常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挂在心里,要时时想着可能我今天会死,晚上会死,过一个小时以后会死,这才叫作“念死无常”,不是说把这个无常读一遍,而是你内心里真正有死亡无常的这种感受,这种恐惧。  
    因为无常随时会来临,我们有没有做好面对无常来临的准备,接下来怎么去准备,就要争取分分秒秒的时间,所以要体会到暇满人身的难得。大家想想看这个暇满人身有什么难得,你能够认识字就是很了不起了,世间上面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字,能够听懂法师讲的佛法就是非常了不起,你现在在寺庙里面能够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间学习,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天过堂的时候能够吃到饭菜,早晚我们在大殿里边作功课,有人清扫卫生、点香点灯,把供水、供花、供品都摆得好好的,我们在里面拜佛念诵,还有人为你去巡逻等等,这需要很多人去护持才能够达成。我们生活在世间,生活在寺庙里面,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我们服务,我们每天要吃掉很多的菜,吃掉很多的米,如果没有人供养钱财,市场上面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行,市场上能长期提供充足的食品,这些要有人去工作,同时社会也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如果社会不安定,经常闹饥荒,闹zai 难,闹瘟疫,甚至发生战争,发生***,你还能不能住在庙里面安心学习佛法?不要说那么远,若社会现在治安不好,你住在一个小庙里,经常被偷被盗,经常有恐吓电话打到庙里面,你就不敢住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在这里安住,其实有很多人为我们付出,很多人对我们有帮助,对我们有恩,如果我们天天住在庙里面无所事事,好像佛法学了没有什么味道,这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太不负责任,太不知道暇满人身的意义了。


                                  大和尚06年7月22日于北京龙泉寺  

    各位同学,下午,我们一起来探讨佛法。  
    佛法,是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它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够学好。这需要多少生,多少世,甚至多少劫,才能够学得圆满,究竟成佛。释迦牟尼佛成佛度众生,至今两千五百多年,佛陀在世的时候,为弟子们讲了很多的佛法,其中有声闻众、菩萨众、人与非人等等,度了不计其数的众生,有些是上根利智、大根大器的大菩萨,也有根基比较低劣的,程度比较差的,都能够得到度化。我们常常看到的这些大乘的经典——《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华严经》、《般若经》等等,都是佛对这些上根利智的大菩萨讲的法。只有这些大菩萨的水平,才能够接受这样高深的佛法,我们今天看到这些大乘的经典,就很不好理解,是因为我们的根基条件还不够。  
    就大家所学习的《广论》来讲,是当时宗大师为当时的修行人而著作的,当时那些弟子本身的条件也是很高的,主要是针对出家众作修行上的指导与引导,而不是随随意意去造作的。那个时候,藏传的佛教是金刚乘,从莲花生大师,一直到宗大师那个时候,在西藏都是金刚乘。宗大师造的这样一部论,这部论本身是通显密的,根据这部论修可以成佛,再往下,如果修密乘的话,可以根据《mi zong道次第广论》来修。也就是说,当时他能够在一个非常注重金刚乘的佛法环境中,造出一部这样的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一部显教的论典,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于我们汉地的佛法修学者来讲,我们今天来学这样一部论,就非常的方便。也就是说,当时他弘扬这部论,就尤如我们现在汉地的有些人学金刚乘一样,要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大家搞不清楚,显教和密教有什么区别,到底什么是显教?什么是密教?分不清楚。  
    当时的藏地,大家至少对密教方面还是很了解的,现在这个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化,不管哪个宗派,它要保持本源清净、传承清净,又能用功修行修得上路,为整个社会民众所接受,就更加困难,更加不容易。在这样一个非常浮躁的社会里,人们就更加难以体会,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至于大家所听的磁带,当时也是对一些特定根基的人讲,对一些比较有学有修的出家法师来讲的。我们现在借助这个磁带再来学习这部论典,本身又有一段的距离,又随着这二十年来的整个环境的剧烈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自己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众生的问题更多、更苦。  
    我们如何来认识到自己的条件、基础、程度?我们看到经典当中,佛对菩萨乘、声闻乘的弟子们讲的法,看似很简单,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度、三皈依、业果等等,当时的弟子们很容易听一下就心领神会,法能入心,能够根据法去修行,纳法成业,我们现在听了为什么不行呢?就是因为佛法的浓度对我们来说太高了,消化不了,这就需要不断去稀释。比如《广论》看起来,有很多文字上面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要完全把文字看懂,并把其中的理论架构搞清楚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文字看得懂,理论搞得清楚后,怎么同自己的生命、身心、日常生活、身语意三业结合起来,来指导我们整个身心修学,就更加不容易了。这就是说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身心修学,指导我们生命的努力方向,首先对自己要有最基本最正确地认识。我记得我们上次挖水库,也在这里做过一次讲座,提到我们到庙里面来,是针对自己的毛病来找药。  
    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佛法里面讲十法界,六凡四圣,六道轮回,人是六道中的一道——人道,人是什么呢?我们出门看到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青年人、病人、死人等等,其实那个是根据人身来判断的,是根据人的身体来判断的。比如一个人活了七十年、八十年,你可以看到人体的衰老,就是一个老人;看到一个五岁六岁的人,皮肤细嫩,正在长身体,就是一个小孩,这些都是根据身体来判断的。也就是说,你真正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身体,我们很容易把人的身体当成“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我”,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认识上面的错误、执著。  
    佛法里面对“人”是怎么定义的呢?梵语“补特伽罗”,翻译成普通话,叫做“人”,也译为“数取趣”。“数”就是常常,“取”就是执著烦恼,“趣”就是六趣,因为我们有烦恼的缘故,所以常常在六道当中轮回,这就是佛法对人所作的定义。也就是说,人本身具有烦恼,从而造作种种的业,必定会在生死当中轮回,这是人的特点。我们不想在六道里面轮回,就要解决烦恼与业的问题,解决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有,不然的话,我们肯定出不了这种轮回的规律。  
    我们如何来面对认识人生这样一个问题,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如何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佛经里面讲,“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尘。”人身原本就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非常容易失去的。《梵网经》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就是说我们要得到这个人的身体,成为一个人,这种机会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失去人身,又是很容易的,六十年、七十年,我们的人身就失去了,如果不断恶修善,不修行,不用功的话,一生一世造作了很多罪业,就不知道会去哪里了?  
    得到人身很不容易,更何况我们得到的是暇满人身,能够听闻佛法,亲近三宝,并且能够通过我们的身体,修行用功,承载佛法,是更加的稀有难得,更加的可贵。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觉得我的时间还很多,就会觉得我活得很苦很累,感觉不到活在人世有什么意思,就容易自暴自弃,白白把大好的时间大把大把浪费掉。  

    我们学佛法的人和不学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我常常和社会上面各界的人打交道、交朋友,有时候,对于有些人也不是很喜欢和他们讲话,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根据佛法的概念来看,有时候,他们讲的话确实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为了要接引众生,广结人缘,也很愿意听他们讲,因为他们无非都是在现实生活层面的种种名利地位、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上分别计较,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思考、讲说,始终出不了这样的范围。佛法不是这么一回事,佛法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同这个标准不一样,佛法是要净化我们内心的烦恼,不是去追逐外在物质的拥有量,也就是说,我们人一生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社会上面有些人,有一定的地位、财富,衣食住行样样不缺,但是内心当中的痛苦烦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内心的痛苦,比一般的贫民百姓还要多很多倍。这就是眼前现实的问题,大家对物质世界不断贪求,而大自然的供应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种种不和谐的状况,久而久之社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人如何利用暇满人身来修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关键之所在。我们得不到人身,就不容易听到佛法,比如在天上,就很难听到佛法,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得到了人身,具足了暇满,所以我们能够听到佛法,并且会觉得佛法讲得很有意义,对自己的生命很有启发,这样才能够慢慢去思考人还有些什么问题。不学佛法的人除了生病,需要找医生以外,不会认为自己很有问题,常常还会认为,人发脾气是很正常的,去骂人也是很正常的,人的傲慢也是正常的——所有的烦恼都认为是正常的,这是不学佛法的人的一种常态,他认为只要是人就会具有这些情绪。我们学佛法的人就不同,比如我们龙泉寺的僧俗弟子,自始至终都能和合共处,相互之间,即便有些问题,大家都会去思考与反省。如果在世间上面,那是不可能的,大家住在一个屋子里,很多个人的习惯不同,有些好动,有些好静,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打坐,有的喜欢听闻等等,习性差别很大,但是能够利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认识自己的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有受用,就有收获。  
    我们学佛法,主要是要解决自己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生命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烦恼的问题,业的问题,苦的问题。佛法需要靠文字去记载,需要靠语言去表达。现在有CD、VCD、录音录像,也能够保存,但这些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仅仅是载道的工具,跟我们人的身体是一样的,我们人的身体也是载道的工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中的内涵,才是真正的佛法。大家知道这个法的定义是什么?“轨持”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每个法,让众生看了以后,就知道它是什么。但是这个标准,有两个层面的,在第一层面上,比如我们常常讲“地、水、火、风”四大,它是以“坚、湿、暖、动”为其特性。比如,我们看到一杯水,就知道水能够解渴,火能够取暖,火是热的,等等,即刻会产生这样一个理解。也就是万事万物能够保持自己的特性,让人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等等。但这还是在眼前的,一般的意义、相对的意义上这么理解,在绝对意义、究竟意义上来讲,就不是这样理解了,这就谈到第二个层面。这怎么说呢?比如我们看到一杯水,可以看到它是解渴的水,恶鬼看到它可能就变成一团火,鱼看到,就会觉得它是自己的依怙,是自己的宫殿;对一个书画家来讲,他可以用水来研墨,用来画画;农民用水就可以浇菜;科学家用水可以做试验;化学家就会去分析水是什么结构。也就是说不同的众生,因为各自业感缘起不一样,它们对同一个境界的了解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角度也是很多的,本身也没有一个很固定的角度,这就是佛法当中最高最究竟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但是从我们的角度去认识的话,我们只认为,水脏了,就可以倒掉了,就没有用了,但是农民就认为有用,因为它可以用来浇菜,也可以变成肥料,有它的用途。我们也可以去思考,水为什么变得这么肮脏,我们能够找出很多的原因,从这其中明白很多的道理。  
    反过来说,我们对世间人事物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有问题,就是我们的知见有问题,我们都是从烦恼心出发的,从分别心出发的,因为从分别心出发,所以人不断在取相,取自己认为好的相;因为由烦恼心出发,由贪嗔痴出发,出发点本身是有毒的,所以认识的境界也会成为有毒的,这样的话,对自己,对别人,对众生都会造成一种伤害。  
    今天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学佛法,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学习的方式方法,要认识到我们自己的程度,因为我们是患有很重病的人,如果一下子吃人参,吃很补的药,吃下去后不但病不会好,并且可能对生命还有危害,应该先吃些清淡的、简单的、有利于消化与吸收的饮食,病才能慢慢减轻,身体就会慢慢变好。我们学佛法也是一样,需要脚踏实地,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与下手处,根据自己的程度与条件,认清自己的问题,发心常常亲近良师益友,法才能够越学越深,如果自己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脱离现实,佛法肯定学不进去。  
    其次,我们认识到了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是难遇难求,有着非常殊胜的、不共的价值以后,自己要慢慢去累积,长时间去集聚资粮。资粮比较多,条件比较好,程度比较高后,自然而然对经文上面这些文字、理论、内涵才会有较深的体会,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历练与累积,天天只坐在屋子里讨论与讲说,是讨论不出佛法的。如果讨论得出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在皇宫里修行呢?那是修不出来的。他为什么半夜跑出皇宫出家,还要托钵乞食,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用现在的话来讲,也就是一个团体,是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那个时候,僧团里是不料理饮食的,这样庞大的僧团,每天托钵都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且那个时候人口本身也是很少,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不是一点点。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状态下,佛法能够越学越好,能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度很多的人,托钵乞食的时候,僧团就跟千家万户结下了善缘,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人群,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活生生的人,否则就不叫做佛法了。  
    今天讲到这里,和大家结个善缘,希望大家多发心、多承担。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6 11:28     标题: 续 6




                                                  学诚大和尚2006年7月25日于北京龙泉寺  




            各位朋友,各位居士:今天下午能够在龙泉寺同大家见面,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有缘。大家从各地来到北京这样一个小庙,十分难得。得到大家要来的消息,寺院里的法师们都很高兴,也作了很认真的准备,下午的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刚才大家参观了整个寺院的环境,也进行了互相交流,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等一下大家还要把佛像请回家供奉,这一切都是很殊胜的。  
    大家来到寺院,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恭敬的心。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去其他场所的心理状况呢?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寺院不同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氛围,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居士,虽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灭佛的事件,像我们常常听到的三武一宗灭佛等,但是再怎么灭,还是没把佛教灭掉,现在信佛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我们所有的名山大川,几乎都有寺庙,都有流通处,流通佛法,也可以请到佛像。目前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企业、工厂、艺术家,不断地在制作佛像,并且都很有规模。如三亚的观音,无锡的灵山大佛,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造出来的,真可谓史无前例。  
    现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宗教信仰也很自由,物质生活也比较好了,所以大家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宗教信仰,尤其对佛教的信仰是最为稳妥的,最为安全与可靠,也是最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信仰方式。佛教已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已经同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融成一体。虽然佛教发源于印度,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印度人反而不知道佛教,甚至不知道历史上有释迦牟尼佛。后来他们怎么了解到呢?是根据中国唐朝的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之后写下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被翻译成外文以后,他们从外文中再慢慢考证:原来印度历史上面有释迦牟尼佛,有佛教,有佛法,等等。  
    反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岁月中,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层面,各个层次,中国人都知道,有佛、有观音菩萨等等。更多的平民百姓,他们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善男信女们的头脑里,佛是没有国界的。实际上,佛确实是没有国界的,他不受时空范围的局限,只要你信仰他,都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护佑。现在很多西方人,也信仰佛教,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甚至非洲人,佛教传入世界各国,为不同民族之所接受,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宗教情怀。  
    我们过去对宗教,对佛教,会有一种片面、负面,甚至错误的看法,认为宗教是一种鸦片。当然,现在的社会舆论已经不这么提了,反而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需要宗教的力量,需要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也就是宗教对世道人心是有益的,有好处的,要把这种好处,这种作用发挥出来。这样的话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讲,对佛教信仰的接受与传播,将会越来越好。  
    我们来到寺庙,更多的人对寺庙,对佛菩萨,对出家的法师,是非常陌生的。长期以来我们受到的多是诸如小说《西游记》、电影《少林寺》,以及其他影视的影响,这些影视传播出来更多的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没有根据出家的法师指导,没有经过佛教的认可。大家先入为主,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后,本来对佛教、寺庙、出家人就不了解,在接受这些非常负面、片面的观念以后,对佛教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误解也就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佛教与社会格格不入,出家人只是敲敲木鱼念念经,很消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多。再加上在现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佛教寺庙也受到社会各种各样思潮的冲击,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寺庙里也很不容易保持一方净土。因为寺庙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和社会、人群,息息相关。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这样一个特殊因缘下,人们要认识佛法的本质,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够领会到真正佛法的内涵,要具足很大的善根福报因缘。因为佛法,更多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境界,超凡脱俗以后的感觉。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净化人心,人心完全都是清净的,完全超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后的空灵的境界,空性的境界。  
    在印度,有一位居士很有名,叫做维摩诘居士,有念过《维摩诘经》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佛法成就很高,在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比有些出家的法师还要高。在唐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号称是中国维摩诘的居士,他的名字叫庞蕴,这位居士也非常的了不起,他天天参悟佛法,后来觉得自己功夫已经很好了,有一定条件了,于是开始遍访名师。他听说在江西,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禅定的功夫很高,对佛法非常有境界,这位庞蕴居士就发心到马祖道一那里去参拜。参拜的时候,这位居士提出一个问题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何人也?”万物,就是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人,自然,社会,也就是说不同世间上面的这些现实的人事物作朋友的人,是什么人,换句话讲,不同于凡人的人,是什么人。马祖道一就回答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与汝道。”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够一口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完,再告诉你这个答案。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气魄,也没有那么大的心量跟肚量,一口能够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进去。但是庞蕴居士就在马祖道一的这个答案下,大彻大悟。然后他在马祖道一的道场里面专门修行两年,之后,他就带了他的家眷,在山里面专修。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扔到江里面不要了,然后到山里修行,最后,成就非常高,有很多他的语录流传于世。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业,事业有成之后,人生的归宿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维摩诘居士在印度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庞蕴居士在中国,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最终都选择去修行,这就谈到,对修行的认识问题。修行不仅仅是念经,磕头,念佛,换句话来讲,念经,礼拜,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他的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狂妄心,贪婪心,这是很重要的,不在于说我们要念经念佛给佛听,给菩萨听,我们要念给自己听,对治自己的问题。这些经文本来就是佛菩萨讲出来的,他们不需要听我们念,我们念是念给自己听。  
    我们如何来认识,来对治我们内心当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世间上面的东西比如财富、物质、名位等等一些身外之物,大家喜欢去追逐。用世间的标准来讲,这是一种成就。在过去,如果你是贫下中农,越穷越好,身份也就会比较好,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观念不同了,认为越富越好,越有钱越好,越有钱越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越有钱越体面,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有不同判断的标准。但是你所拥有的物质和财富,一方面可以说是你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但另一方面,在我们创造、得到这些财富的过程中,是怎样得到,怎样创造的呢?在得到和创造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和动机?如果根据佛法的原则来讲,要自利利他,如果自利损他就是不对的。不能让别人造成损失,更不能去害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达到双赢,大家都能够得到利益与好处。实际上我们在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一方的利益,而不会去考虑到顾客,不会考虑到社会更多的人,不会考虑到国家。这样,如何找到平衡点,在这种不损人不害人的前提下,又能够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下,去经营事业,就显得非常重要。    经营事业其实就是经营自己的人生。看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从他对物质的拥有量来判断,不少人钱赚很多的时候就会出问题,然后破产,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贪欲在作怪。也就是说,如果拼命的用种种方式方法去掠夺财富,就说明人的贪欲在扩大,贪婪的欲望在起作用。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采取种种手段,谋略,加害于人,用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嗔心;如果看到别人得到财富,看到别人在进步,在被提拔,有好的职务等等,我们自己内心就会难过,不好受,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自己比较有能力,工作比较好,家庭比较好,就会觉得别人很差,别人不如我们,别人怎么会那样差劲,诸如此类,根据佛法的观念来看,就是一种慢心;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不知道自己何作何为,何去何从,怎样同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与人为善,不知如何下手,这根据佛法的观念来说,就是无明,愚痴。所有这些都需要靠佛法的智慧来净化。刚才我所谈到的这几种内心的问题,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烦恼,这些烦恼如果得到净化以后,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我们能够得到多少,就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因果了,如果得不到,内心也不要嗔恨于人,内心也不要不好过;自己比别人好,也不要去轻视别人;别人比我好,也不要觉得不如人,不好受,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平等心、无分别心,我们内心就能够找到自我平衡的办法,就不容易受到外境、别人、物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不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左右,不知不觉,自己就找不到感觉,自我的意识慢慢就没有了,自己更不知道要怎么做怎么走,就会迷茫,困惑。这是当代很多人所遇到的问题,他们总是感觉到迷茫,迷惑,彷徨,无助,困惑,无奈,等等的状态,久而久之,人就成了一个亚健康的人。这样,对自己的生活就越来越缺乏认识和方向性,没有能力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没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如何来改进自己的问题。  
    现在社会因为科技、商业、物质的主导作用,人内心的力量,心灵的力量越来越脆弱,变得没有这种能力去回应问题。因为如果你想在社会上面有所成就,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自己就要拼命地努力工作。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人就会活得越来越累。你拼命的工作,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内心当中的幸福和快乐,反而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天天工作,就没有时间和自己的亲人家人在一起,没有心思来享受天伦之乐,来享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就是说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自己没有心思去享受它,更不要说我们内在心思上的功夫。因为我们所有的心都用在物质层面去了,不知不觉,我们的心就成了物的奴隶,也就是物主导了我们的心,而不是以自己的心来主导物。过去我们说的唯物、唯心,就是这样的概念,当然佛教不是唯心主义,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唯心主义,佛教谈的是缘起论,心和物是平等的,最终都能够用空性来解释。  
    如果心变成物的奴隶,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事,怎么办呢?不是说我们不去创造,不去努力,不去追求,而是说我们在努力、创造、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如何来面对与解决,内心的创伤如何来弥补,内心的困惑如何得到破除,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信心,对自己的前途越来越有希望。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活在世间,对世间是一个有作用的人,是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更进一步来讲,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比如你的家人,和自己同一单位的人,同一部门的人,同一企业的人相处,你如果是主管的话,应该要有恩于大家,有利于大家,有助于大家,这样下面的员工,跟我们相处的人,才会觉得,我们的主管,我们的上司,我们的负责人,对我们有恩、有利、有帮助,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拥护,感恩戴德、听话服从。如果反过来的话,带头人自己也会很痛苦,觉得手下这些人不可靠,不值得我信任;下面人也一样会觉得,上面领头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顾大众利益的,久而久之也会背叛。这样,我们整个人生的方向就没有了,我们整个的环境就不和谐了,问题就会百出,要做的事就干不成。所以,我们在一个单位里面,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会有问题,会有矛盾,会有烦恼。我们要净化自己内心的烦恼,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以及要同我们相处的人,自己周围的人,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跟我们利益相关的人改善关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去对待。这样慢慢把这个问题作好了,这个问题得到淡化了,其他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好,事业也会越来越有成。  
    今天讲这些,同大家结缘,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来龙泉寺做客。感谢大家。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7 14:00     标题: 续 7




                                                    学诚大和尚2006年7月29日于北京龙泉寺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佛法。  
    上个礼拜我们谈到了什么是佛法,如何来学佛法。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获得生命上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能够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脱道,菩提道。  
    我们如何来改进自己的生活?比如诸位来到寺庙里,会觉得寺庙不同于自己的世俗家庭,寺庙生活,也不同于家庭生活、世俗的生活。这些不同表现在哪里呢?首先,是戒律,戒律是规范所有出家、在家佛教徒生活的具体要求。寺庙里除了戒律以外,还有很多清规、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保证佛教徒在寺庙中能够如法修行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有超越于世俗的生活,就要在戒律守持上面得到验证。出家的法师要持很多戒律,在家居士来寺庙里,也要遵守居士戒律和寺院规矩。戒律和规矩生活化了,不知不觉就会变成每一个人身语意自觉的行为准则。  
    为什么我们能够如理如法守持戒律,能够按照寺庙里的规定行事,原因就是出家法师,以及在家居士们,有一个优越于世俗的生活态度,它超越于对世俗生活的认识。我们要去思考:如何来认识自己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是对自己最丰富、最有价值的生活?我们学佛法,首先要拥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了这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我们的生活才能发生改变。当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发生变化之后,我们的生命价值自然而然就会不断的增大,生命的品位就会不断得到提升,我们心灵也能够不断得到净化。  
    在世俗社会里,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很无奈的,生活的目标也是不清楚的,不知道怎样才是一种正确的生活。通常人们会认为,衣食住行具足了,生活就会好起来。但实际上,衣食住行仅仅是生活的条件而已。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希望,我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我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要有一部好的车子,我要有一座好的房子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跟“我”是相联系的。别人有的东西,我想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也想拥有,并且自己有的,想要比别人更多、更好、更新。这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是不断往外贪求的,向物质层面不断掠取,不知不觉就会往人的生活条件上去用心、去着手。  
    佛法不是这样看问题的。在佛法的概念里,一个人物质条件越丰富,不等于他幸福快乐就越多。一个人的幸福快乐,不能说和物质条件没有任何的关系,但不是根据物质多寡来判断的,更多的是从一个人对物质条件和生活状态的态度来判断。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仅是在寺庙里面才有所体现,在社会上,在家里,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也是如此。我们对生活是一种什么态度,这种认识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自己的知见。  
    不少人在社会上有很多痛苦,痛苦的表现是方方面面,非常多的。但是痛苦的根源是同一个,即无知、无明。不是说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就是无明,无明是因为对事物、万法不能正确认识,对于染净的因果——杂染的因果,清净的因果,看不清楚而迷惑。染污的因果就是六道轮回;清净的因果,就是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声闻、缘觉、菩萨、佛等等。也就是说无明一分分去除,智慧一分分增长,就能够慢慢认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自己现在所受用的痛苦与快乐,是过去的行为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来认清痛苦的根源和究竟快乐的根源,这就在于智慧跟无明的特点上、本性上。  
    那么,什么叫做智慧呢?我们常常讲:“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听闻正法是闻慧,如理作意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这便是闻思修的三种慧。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许每个人都会说,自己很无明,经常发脾气、想不开、想不清楚等等,我们比较容易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来认识智慧?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了。千经万论,无非是引导我们开智慧、得大智慧,得大智慧才能够破无明。反过来说,破无明的结果,就是得到智慧。无明和智慧就是明和暗的关系。一间屋子里一片漆黑,就好比无明的状态,灯光一亮,无明自然就没有了,就好比智慧现前了;灯一闭,黑暗无明又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本心一直充满智慧,充满光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汉传佛教里有一位禅师:六祖慧能禅师。他没有文化——至少说他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慧能大师所讲出来的法语开示却能够被称为经,叫做《六祖坛经》。这说明什么呢?我们古来祖师大德,比慧能大师有文化,通教理的,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说是数不清的,但是为什么慧能大师的开示能够被当成经呢?     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开悟,他做的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传诵古今。最后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开悟认可,大师便把自己的衣钵传给慧能大师。慧能大师得了衣钵之后,连夜离开了寺院,当时寺里很多人得知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慧能大师之后,都去追赶。其中有一个慧明法师,他出家以前是一位将军,体质很好,因此跑得最快,最后追到了慧能大师。慧能大师见他远远追来,心里想:他是来抢衣钵的,和他争执没有意义,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我,只是一种证据,是表法用的,表示我得到了法,所以他要这个衣钵的话,就送给他。于是他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自己躲到树林里去。慧明法师去拿衣钵的时候,却发现他搬不动放在石头上的衣钵,当下悔悟,感慨地说:“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大师在树林里听了慧明法师这么讲,就走出树林,对他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我现在就为你说法。”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于是,慧明法师就在慧能大师言下大悟,也就是在问,我们的心,不起善念恶念的时候,哪一个才是本来面目?过去禅宗里常常有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拖那个尸体的是谁?”等等,这些都是要让人去认清我到底是谁?禅宗常常在这方面去追究,引发门人去思考,我是谁,谁是我。  
    为什么要追究,我是谁,谁是我呢?这跟智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我是谁?都是分别心在起作用。有分别心本身就是一种烦恼,无明的状态。实际上应当是无我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我”只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假名安立,你是某某,他是某某,都是一种假名安立。这个“我”可以安立在每个人的头上,只是一种名言而已。反过来说,我们常常把名言上的我当成实际状态的我,五蕴和合的我本来就是身心两个部分。我们身体在变化,思想情绪也是在变化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思想认识都不一样,昨天、今天、明天的身体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无常的特点,无我的特点,可是我们不容易用无常无我的概念来认识自己,来认识自己的问题。佛法里面讲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常无我在一切事物上都是能够得到说明的。  
    我们人的问题,烦恼、毛病、习气,是多生多劫长期以来累积下的。假如你今年二十岁,那么二十年前就是前世;假如你现在五十岁,那么可能三十、四十年以后就是后世。所以这种前世和后世,实际上也是很快的,不过几十年前后而已。自己的生命,无始以来都是在这样一种轮回、流转、累积中不断等流下去,很多好的或不好的习惯,都一直在不断加深。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好的等流改变过来,不好的习惯改变过来。但是自己在家里看经典、用功,不容易把自己无始以来的不好等流改过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在清净道场,三宝地,才有很大的加持力量,来扭转自己的坏习惯、坏等流、坏思想。这就关系到闻思修的问题。  
   《广论》里讲:“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闻思修在《广论》的修习轨理里有很明确的界定,是靠他力,是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并且产生定解之后,再根据经论来证成。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现在常常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喜欢自己根据经论去看待和判断善知识说出来的道理,如法不如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什么说我们的智慧从听闻来,听闻从善知识来,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对于无始以来的业烦恼等流,很难认清,如何以佛法来对治这些问题也不晓得。反过来说,我们是在以一种无明、烦恼的状态,去看待、认识佛法,去读佛经。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时间长了,我执法执也加强了,并且越来越坚固。因为他认为自己内心里面有了佛法,已经得到佛法了,不断增强我执和法执。这样就和佛法的本意相违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不断放下一切执着。  
    学习佛法到最后就是对缘起、空性的证悟。空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以从许许多多的角度而不是一个角度去认识。比如我们在一所寺院拍照片,拍摄的角度是非常多的,正面,侧面,左面,右面,还可以从下往上拍,从上往下拍等等。也就是说,从许许多多的角度,都可以来认识一件事物。反过来讲,我们看问题常常是以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就把这个问题看死了,认识不清楚。对外在的事物认识不清楚,内心产生更多的障碍,根源就是我们内心有迷惑,有障碍,不能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能够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内心当中很多的迷惑、问题,多换几个角度去思考,自然就会被解决掉。但问题就在于,我们迷惑烦恼,有问题,内心发生困难的时候常常提不起佛法。因为我们无明烦恼现起的时候,佛法就被盖覆了,也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已经都是黑暗了,并且当自己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自己在无明状态下已经造了很多的业。并且这种业还一直在等流,相续,这样自己所具足的佛法力量、智慧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因为善知识比较容易看到我们的问题,我们靠外在的力量,由他力故,慢慢就容易产生定解。如果不是靠善知识这种外在他力的作用之下,我们可能学了几十年都很难对佛法里的法义产生真正的定解。没有产生定解,如何产生智慧?信、解、行、证,没有真正的定解,就没办法去实行,修行就修不了,就不会照自己理解的与所产生的定解去实践。因为我们内心一直有怀疑,也就是说自己对佛法的义理没有真正产生信心,法的行相没有真正现起。所以说“由闻知诸法”,我们对法慢慢产生定解,然后再根据这些经教,对自己的这些定解,慢慢展开,这样的话,思惟也好,观察也好,远离恶法也好,就比较容易用功了。不然的话,我们随便拿一本经,随便看一个法类,自己去用功,就犹如我们到一个药店,随便把药拿起来吃,可能一下子不会出大问题,但是也并不一定会有什么好处。更何况我们长期以来,多生多劫轮回于生死当中,无明所使,岂可随便吃药。  
    不要说我们,声闻道也好,菩萨道也好,也都要从佛听闻正法,再去实践;发菩提心,也要去学,学习如何发心,学习如何行菩萨道;六度万行,更需要一步一步去努力。所以说学本身就是一步一步去模仿,去实践。正所谓“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如果不能现为教授,那么读任何经论都是一样难以产生大的功德,因为其中的法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教授。经论里面所讲的教授,就是你要真正照着去做的,如果没有定解的话,是难以照着做的。反过来说,自己没有照着去做,就是没有定解,所以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大家都是比较有基础,有信心的,各方面条件也很不错,下午我们谈这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7 14:06     标题: 续 8




                                        学诚大和尚2006年8月5日于北京龙泉寺  




            我们修学佛法,主要是要培养我们的信仰,培养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何为三宝?佛是圆满证悟宇宙真谛,并要救拔一切众生的人,法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僧是根据佛陀所讲的法而成立的僧团。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些出家人行持不如法,但是,佛法僧的本意是清净的。  
    我们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信仰?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原来对世间、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什么原因呢?世间上所有一切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染污的,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世间***纷争之因。所以说我们在世间上所接触到的、自己所拥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错误的。而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净法。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世间上这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这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可以从行为所引发的其它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但是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上所谈的善的行为和起因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衍,不再做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去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你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自己无边的恶业。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是被允许存在的,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佛法认为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从我们思想上面的认识是很局限的。  
    第二,从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来看,我们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也就是说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要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很虚的。  
    俗众必须要依靠僧团学修才能走上去。反过来说,在家的善男信女这部分,就是僧团在社会上的延伸。通过善男信女,佛法的触角才能够触到社会的各方面去,他们才是三宝的根基。如果没有在家的广大居士们身体力行去实践佛法,佛法就很难在社会上建立起来。因为出家众的人数很有限,并且天天在寺院里,更主要的是通过在家众修学佛法,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引导、带动、帮助社会上那些有缘的人、有善根的人,慢慢也把他们接引到三宝地,同时,自他的功德都会在增长。  
    我们信仰的理念建立以后,第二步才能谈到学习佛法的义理。前面这些没有建立的话,学义理是非常空洞的,学来学去不会有一个很强的真实感。义理要怎么学呢?学习佛法义理,要跟自己的行为配套,就是“解”和“行”要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呢?在社会上,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发展业务,肯定要研究理论,但理论是为公司企业发展服务的,如果太超前,太空太大,反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治理国家,治理企业,要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佛教的团体也是一样,我们所学习的教理要适合于出家众、在家居士用功修学,用佛法不二的义理来指导我们实践、行持。  
    我们常常觉得理论太高深,太玄妙,就造成佛法落空,这是很划不来的,所以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和合,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对别人的意义和作用。反过来说,自己也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心得、经验,知道如何叫做自利利他、自他不二。只有通过这种利他的过程,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样,自己用功修行的路子也就一路畅通了。学诚大和尚2006年观音菩萨成道日“皈戒”法会开示今天龙泉寺传授三皈依、八关斋戒,三皈依和八关斋戒都非常重要。为什么要传授呢?意思是说不管是三皈依也好、八关斋戒也好,它都是佛法,都是律法,都是法的内涵。所以要出家的法师来为大家重点传授。如果没有法师为我们传授的话,我们很难得到三皈依、八关斋戒的法的体性。在座的有些同修受过三皈依、八关斋戒,有些还可能不止一次受过,有些也可能第一次来参加皈依受戒。无论是初学的,还是学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都很难说自己对佛法很了解。甚至学得越久的人好像对佛法的了解越不够,觉得自己还是了解的佛法都是在非常表面、非常浅显的这样的一个状况。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也常常会发生的问题。  
    佛法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学,才真正能够领会到佛法,让佛法在我们内心里头发生作用。改变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题目。为什么我们不了解呢?或是了解不够,了解肤浅,其原因就是,我们迷惑、无明、颠倒。迷惑,是不明白,不知道这个路往哪里走,就象我们眼睛看不清楚一样,自己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当下要去做什么?我们今生今世最主要的是要去做什么事情,都不清楚。迷惑的原因是对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虚幻的、假的这个色身误认为就是自己。然后,时时刻刻会以自己五蕴色身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情绪、感受、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认知,来看待我们的生命,来看待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甚至以我们自己的感受、情绪、认知来认知佛法,这样子的话,久而久之,佛法就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佛法要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破无明。认识到我们内心的本性,无明需要一分一分来破除,我们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楚,对我们所学的佛法、我们的下手处、我们所要走的路,就越来越有体会,非常地清楚和笃定。世间上面一般不学佛的人,他一生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做事情,都在努力工作。但是,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养家糊口的问题。当然,在解决自己的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也是能够给别人创造一些利益,给别人带来一些好处。但是这些好处、利益,也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也仅仅是人的情绪方面的。佛法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内心、心灵深处的问题,也就是烦恼,我们要解决别人的问题,就是透过自己对佛法信心的培养,内在烦恼的淡化,然后,我们所作所为就会有很强的佛法的力量,善法的力量。另外,靠自己的发心、以及佛法僧三宝的加持、感应,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这股力量所产生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好多同修都说我们在家的时候不愿意干活,不愿去做事情,不愿意做家务工作,不愿意打理卫生,但是来到寺庙就很愿意。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在家的时候,觉得干的这些活很累、这些活很脏,对自己的身体会有影响。来到寺庙后,你会认为说越脏越累越苦,越是自己积累成佛资粮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你内心里面有这样的安立和认知,自然而然,你就非常喜欢去做,越做越有味道,越做越有信心和动力。这就是人的思想认知问题,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知见。因为你树立了一个很好的知见,所以,我们做之前,就会比较清楚。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树立自己正确的知见,来破除我们内在的无明,不会迷惑。然后让自己所走的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光明。在家上学的时侯,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年365天,天天要去上课、要去学习,按部就班、有次第、有层次地来学习。我们学佛法更是要如此!佛法要比世间的知识和文化要难很多,要深奥很多,更加不好理解,更加不好学。寺庙就是大家学习佛法,积聚资粮,树立正见,破除自己内在无明烦恼最好的地方。     你在家一个人念经,跟我们在这里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同时念经,这种作用和效果是大大不一样的。你来到这里之后,就会感受到我们身边的同行善友,我们所接触的法师,大家的内心都那么清净,大家内心是那么的善良和和谐。虽然在座的各位都是从各地来的,学佛的程度和层次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大家的内心都是能够相通的,大家到这里都能够很好地发心,参与法会当中的每一个的环节:做早晚功课也好、念诵《法华经》也好,研讨也好、交流也好、护持也好,等等。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大家都是满脸的欢喜快乐,等等。这说明什么呢?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体现,佛法在自己的身心方面的落实,自己在三宝地感受到佛法和三宝对自己的加持。这个很重要、很重要!  
    因为我们没有学佛法以前,我们很多的认识都是颠倒,都是错误的,都是世间上面的知见。学佛法的目的,就是用佛法的知见来改变我们世间的种种的观念和认识,这样子的话,久而久之,我们的生命就得到改善,我们生命的品质就越来越得到提升。这些佛法都是过去许许多多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用他们的头目脑髓,修行修出来的,是真真实实修行修出来的。然后通过历代的传承祖师,一代一代传到这儿,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听得到佛法,遇得到佛法,遇得到道场,遇得到三宝,这说明我们也是很有善根和福报的。我们遇到三宝、遇到佛法,我们就要非常去珍惜它,要把握这难得的因缘。  
    我们遇到佛法,就要真正把它当成宝,时时刻刻念念不忘。比如,你家里有黄金、钻石、古画,最珍贵、最值钱的东西,你一出门,心里时时刻刻就会想,这些东西会不会被人家偷走啊?有没有保管好啊?你走到哪里你都会想自己心里面最喜欢的东西,最爱好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所修学的佛法,比起世间上面的任何的物品都要珍贵,甚至比我们的生命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一些人没有学佛法,在世间当中做了很多的坏事、错事,对自己、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不好,都是有害的。反过来说,我们学了佛法以后,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帮助社会,利益别人、利益社会,也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身心来实践佛法,自利利他,积聚我们的资粮。这样子的话,我们的道业也就一天一天在增长,我们的资粮也就一天一天在积聚,最终能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菩萨初发心以后,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来积聚资粮。所以,我们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是在培养和积聚福德智慧的资粮。有人说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去积聚呢?这说明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尘垢在起作用,我们内在的问题在发生,这样子的话就需要去对治、需要去忏悔,把内在这些业障去掉以后,我们积资粮才有条件。不然,我们一边业障在增长,一边资粮也在增长。有时你的业障多过自己的资粮的时候,就用功用不上去了,修行修不上去了,闻法闻不进去了。所以,我们常常说要如理如法地听闻,要如理如法地修行,要具足正知正见。  
    龙泉寺常住是刚刚开始,刚刚起步。今后在佛法的引导上会更好地来规划,能够利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学佛法,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家人,利益自己的亲戚朋友,利益自己的单位里边所有的同事,利益社会,和谐社会。这是佛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也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所以,我们来到寺庙,要在这方面去体会,去用心,不断努力,不断精进,不断进步。  
    阿弥陀佛!                          
                                                 二○○六年七月十五日行出家之道



                                                               做人天师表

                                             (学诚和尚2003年安居开示节要之一)

    平时不流汗,到战场上就会流血,平时多流汗,到时你就少流血或不流血。所以平时就要用功,如果平时散散漫漫地过日子,临命终时,终生空过,一事无成,岂不哀哉。
    受戒的时候要花一定的心力,安居要花更大的心力,放假就要花特别大的心力。放假不是放逸,放假就是要调整自己修学的方式,境界改变,内心得到调整的机会和时间。就像汽车一样,开到一定的时间,要去检修,看发动机是否有问题,动力系统、轮胎是否良好,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跑路,不是不开动,更不是随意乱开。
    我们出家人修行学佛,修行修什么,学佛学什么?修改修正我们的行为,学习佛的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减少别人的烦恼,多给别人快乐。但是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内心会烦恼、燥动,当下就是苦受,若造恶业,未来更苦,这样越是烦恼越是痛苦,越痛苦越造业。安居期间,越用功办道,就越起烦恼,如果你起这个烦恼就要远离、逃跑,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了,功夫就白费了。修行就是要对治烦恼,要把烦恼转成菩提,烦恼出现,我们怎么办?出现要对治,越对治越出现,越出现越对治,循环着来,我们内心的功夫就增长了。没有安居,没有修行,时间空过,多可惜啊!
    年龄小的学僧,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的还不够,这样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保护自己。
    今年的安居在广化寺是第一次,对在座大部分的同学来说也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万事开头难。我们今年做了,铺垫一点基础,明年在此基础上再进步。大家要有这样的发心,执事法师、教务法师、学僧们,都要有这样的发心,安居修行是作为一个出家人的本分事。
    店铺工人们干活热不热?炼铁厂的工人热不热?不管怎样,我们比那些在列日炎炎下工作的人条件要好,我们出家修行用功,不能被天气热把我们吓唬住,六度中的忍辱就包括了耐苦忍,安居不是去哪里避暑,避暑还叫什么安居?作为一个出家人,无论在怎样的境界下,怎样的艰难的情况下,无论学教坐禅,自己用功都能用得起来,在出家路上都能走得下去,才会有成就。
    我们在座的诸位可以说非常有福报,佛学院的同学入学以后,都能够如法地进行受戒、安居等等,这种因缘是靠大家共同努力而得来的,难遭难遇,一定要非常珍惜啊!
    我在安居九十天的过程中,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个进步,就是我们安居的收获,往后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天天都要有进步,要发这样的大心、大愿。
    现在年青的同学,头脑聪明灵活,身体也很健康,要把时间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进步就会很快。如果把这些难得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一天一天空过下去,不进则退,损失就很大。常常反省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在佛学院三年很快会过去,三年以后怎么办?要不要继续当出家人?不在这个庙当出家人,在别的庙还是当出家人,当出家人日子怎么过?要不要去调伏自己的烦恼?要不要去行出家法?这些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必须要深入思考。
    心病与身病是一样的,如果有烦恼、有问题,要及时治疗改正,否则,如同久病不医就很难找到有效的药物来治疗了,所以说出家时间长的人,走不上去也走不下去的,就是病太重了,死的时候懊恼不已。如果不想做这样的出家人,出家之始就要有这样的气概——做人天师表,天人很聪明、有神通,我们怎么可能给天人当老师呢?因为出家有道,内心有法,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能受到社会上的人尊敬,天人也不敢小看你啊!
    每天讲自利利他,普度众生,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讲大话,唱唱高调,麻醉自己,而是要脚踏实地去做。社会上以各行各业为生存的人们都在拼命地、努力地工作,我们对此要有认识,不能马虎,得过且过,这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啊!
    不要怕辛苦、怕事情不好做,之所以怕,那都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烦恼障、业障。需要不断地消除它们,我们的心态要时常保持健康,时时刻刻充满智慧,对外在的人事物和对内心烦恼的相状观照都要很清楚,遇到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不然很多问题认不清,甚至把很简单的问题还会搞成复杂化。事实上,事情好办不好办,怎样与人很好地配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如何调伏烦恼。
    我们条件都不差,最重要的是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然后需要僧团的每一个成员的素质都提高,提高素质要有一定的质与量。大家都要有学修的内容、行持的内容,对自己都要严格要求,才能看到僧团未来的希望。能否做到这些,不在于你的年龄、也不在于你的身体,而在于你的心态,很多小沙弥都能做到而且天天保持乐观,做不到的原因,大部分是“不为”,而非“不能”。
    透过安居,每天反省和观察自己的行为,我自己都做了什么、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明天怎么做?明年怎么做?外出参学,如果看到的都是毫无希望的,从而退失信心,这样倒不如不去。我们要用心去修行,修学如同打仗,要有精力、心力,要向前冲。没有那种功夫,往外跑的次数越少越好。自己保持一个出家人的基本宗教生活,功夫才能慢慢地上来。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8 10:26     标题: 续 9



                  
                                 信仰佛陀  跟随佛陀



                                          学诚大和尚在佛诞日传授三皈五戒上的开示  

    各位在家善男信女,这次传授五戒还是龙泉寺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三皈以前传授过几回,这次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又恰逢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四月初八,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功德也非常的殊胜。各位有些是第一次皈依佛门,有些过去在其他道场或其他法师那边皈依过,今天重新发心再来皈依,无论过去皈依过或者没有皈依过的诸位,都是非常的有善根,非常的随喜大家!  
    释迦牟尼佛他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而且我们还难以想象,比如说我们大家面对眼前的佛像,只要去恭敬顶礼,就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清静,就能够让我们的***、家庭平安、工作顺利等等。无论世间上的什么人,来到佛陀的面前,都能够有力量去认识自己,有力量去反省自己,有力量去悔过、去认错。我们可能在很多的场合,在很多社会上面的人面前不愿意认错,但是我们愿意在佛陀面前认错,愿意去忏悔自己很多的罪业,这些都是佛陀的功德。因为佛陀具有这样大的功德,所以我们面对佛陀的时候,愿意去忏悔我们的业障。     
    佛陀一生,为我们讲了很多很多的佛法,这些佛法现在都变成了佛经以及古来祖师大德们种种的开示和著作。我们只要根据佛经里面的内容,根据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教授和教诫去学习、修行,我们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清静、越来越善良。我们读佛经,我们看经,我们念经,会有很多的感受,世间上面的著作是难以相比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加持,给我们的信心、给我们的力量、给我们的帮助。不然的话,佛经上面也是文字、方块字,一个字一个字,世间上面的书籍它也是一个字一个字,汉字、方块字,但是,字虽然都是一样,但是组合起来的意思却不同,境界也不一样。我们很虔诚地去念经,很虔诚地去学习佛法的教理,许许多多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成可能的事情,许许多多人间的奇迹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我们生命当中的闪光点都能够显露出来,这些都是佛陀对我们的功德。当时佛陀如果不讲佛法的话,我们今天也就不知道有佛法了,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佛经了,我们今天也就不能在这里。  同样如此,我们心里面想的什么事情,我们做过的什么事情,我们现在做的什么事情,释迦牟尼佛具有无量无边的神通,无量无边的功德,他都是知道的,而且他时时刻刻心心念念所有的众生。有位义工说去年四月初八,我们龙泉寺的天空上有彩虹,今年的四月初八又出现了彩虹,这些都是瑞相,都是一个很好的兆头,不然它不会那么巧,去年四月初八、今年四月初八都出现了彩虹,而且那么长的时间、那么漂亮的彩虹。  
    佛陀了解我们,看得到我们,但我们的业障很重,看不到佛陀,所以需要去忏悔。如果我们具足了福德,具足了信心,一心一意皈投依靠祈求三宝,那就会得到佛陀的加持,得到佛陀的庇护,有求必应嘛。这种的感应故事是非常非常多的,在经典里面有很多的记载,在座的很多人也有这方面不可思议的感应,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陀有无比的恭敬心,无限的虔诚心。我们要一心一意信仰佛陀、跟随佛陀,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根据佛陀告诉我们的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去取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根据佛陀的理论去实践,我们的心就跟佛的心在一起,我们的心就跟佛的心相通,这样的话,佛陀的教法才能够在我们的身心上得到真正的落实,我们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在承担教法,承担如来的家业。各位来到龙泉寺非常的护持,每次法会都很认真地参加,大家彼此之间又能够互助互爱、互相关心,这种的景象,这种的氛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非常的难得。虽然我们庙小,但是通过大家的发心,通过大家的努力,通过大家的发大愿,我相信我们会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在佛法的学修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进步,佛陀也会时时刻刻关注我们、庇佑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吉祥,更加圆满。大家受了皈依,受了戒以后,一定要依教奉行,你们能不能做得到?众人答:“能依教奉行”......



                                                            如何正确认识佛教

      同学们好!原定今晚举行开幕式,因为下雨的缘故,换成讲座的形式,由我给大家讲第一课。
    社会上有许多人对佛教很陌生,同时又很感兴趣,常常会问:“出家人可不可以用电话?能不能用汽车?寺院里有没有电脑?”来寺院的次数多了,常常看到大家在跪拜、烧香、供花果、吃素斋,便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佛教。其实,他们只是注意到佛教一小部分的表象,仅仅接触到佛教某一侧面的内容,并没能正确认识佛教。为减少大家的误解和曲解,以下略举四点对佛教的概况作一介绍。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创立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释迦牟尼放弃了世间的五欲,为寻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出家修行,并于菩提树下觉悟真理而成为众人所尊敬的佛。释迦牟尼佛有很多弟子,其中象舍利弗、目犍连等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出家弟子就有1250人。另外,还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们遍布在恒河两岸。佛和佛弟子们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用慈悲和智慧帮助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带给他们无比的温暖和无限的光明。

    二、佛教的传播
    公元67年汉明帝派人从印度请来佛像、经典及高僧二人,并于洛阳兴建了中土第一个寺院——白马寺。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西行取经必经九死一生。由于翻译、印刷不发达,取来的佛经往往不能普遍流通。因此,学习佛经需要有相当的福报。译经工作大多由皇帝护持,第一个有福报看到汉译经典的人往往是当时的皇帝。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艰辛努力和无数佛弟子的默默付出,饱含着佛陀无量悲智的佛教种子不仅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更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善良,播撒向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新加坡等世界各国。佛教成为了世界性的、普及型的、平民化的宗教,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三、佛教的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ji 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佛教的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信仰与迷信不同,不仅一般老百姓不知道,文化层次高的人也不容易了解。佛教的信仰指的是坚信佛陀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坚信僧团能够住持佛陀的教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和依靠;坚信我们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希望,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实践佛法的真理,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同时也帮助别人完善生命。对佛、法、僧的信仰是佛教的核心部分。从信仰推及到生命的形态、身心之间的关系、三世的关联、人与人的相处等等,就成为佛教的哲理部份,并进一步演化出文学、音乐、诗歌、建筑、雕塑等种种文化现象。在这一系列佛教文化的深层,蕴涵着信仰的力量。
    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信仰对全球的稳定和和谐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亚洲,佛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信仰的主体。据统计,整个亚洲有一半以上的人信仰观世音菩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心灵的充实更加渴求,佛教的信仰必将更加普遍,佛教必将帮助更多的人们走出生活的误区、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走出人生的失败、迈向人生真正的成功,走出生命的迷茫、找到正确的生命方向。??? 大家都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中青年,很有佛缘,很有善根,好好珍惜现有的因缘,积极创造将来的因缘,一定能够拥有福慧圆满的人生。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8 10:33     标题: 续 10




                                            学诚大和尚接受有关媒体的访谈



                                                        2006年4月10日于北京龙泉寺

    记者:我在传媒界工作,本来是可以正面影响引导大众的,但我主编的杂志常常是在探讨物质层面的问题,我想更多在心灵上对大众帮助引导,却不能做的更多。
    我现在年富力强,做传媒十几年,有很多的人际关系资源,想做更多帮助社会大众的事,却在现实工作上无法实现。在工作之外,也做其他几件事,发现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学习时,他们在外面无事等待,其实家长是需要学习的,否则老师教一套,回家里父母做的是另一套,对孩子怎么会有好影响?第二,企业家找我,帮助中国企业品牌的树立,他们发觉不能再给别人品牌代加工。我也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这方面我可以帮助策划、宣传。  
    但最大的困惑是,这些事与我的工作没关系,又都是点式的,不能汇聚成一体,都是做完就完了,缺乏持续性与连续性,请法师指点迷津。
    大和尚:现在,个人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不知不觉在主导着整个社会。科技、物质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是不容易的。你想做的、要做的与正在做的有距离,一般人都如此,都有这样的矛盾和困惑,因为想做事的往往想得美好,但是要做的却更多迫于无奈——因为单位、家庭和社会的种种要求、压力。如何把想做的和在做的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显得很重要了。

    记者:对!对!
    大和尚:首先,做事情是为了什么?做事的目的、意义、价值、本源,佛教讲初发心,就是最初的起因,这个最重要。比如吃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饥,喝水,是为了解渴,这是第一功能,然后才是其它的功能、需要,做事情也是如此,你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其次,要有一批人,至少彼此可以互相信任,对理念能够比较认同,才可能一起做事。这个社会已经存在着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诚信危机,商业利益的追求成了主要价值导向,而道德、精神、文化领域的好东西是需要长期积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效果才能出现。目前,有道德修养与品行较好的人,都是比较传统,他的价值观、行为更符合传统道德,这并不是说他刻意只学传统文化,而是说明传统道德有不朽的价值。另一方面,你可以有传统的道德标准、理想,但客观事实上很难做到,现代人的思维、生活、工作根据的大都是现代的标准,并且常常也受到西方人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标准的影响。西方人信仰上帝,上班虽是西方式的管理方式,但下班后,他可以到教堂祷告、忏悔,相互间友爱、帮助,相当于在大社会中又有小社会,他们身心的紧张,工作、生活的问题能得到缓解、帮助。在中国这个部分比较薄弱,富的人愈发有钱,却不知道如何花,穷的人连生存都难,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传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更多的是在引导高消费、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大增长。中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若无好的文化来引导、道德来规范,会出很大问题。虽然也有一些比较有品位的杂志,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够,被淹没在宣导物欲的媒体洪流中,所以必须要有主流媒体以较强的声音发出最好的倡议来。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已经比较开放,各种观点、各种说法都有,可惜,不知不觉也在浪费了人力与物力,结果是一般人收看、收听以后,不能分辨是非。西方国家他们的做法是,如美国立国两百多年,靠的是三样:一个是商业,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宗教,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就是这三个,商业发展容易导致诚信缺失,宗教正好可以对治它。宗教同时也辅助了政治,宗教强调和睦,无形中帮了政府的大忙。政府的职能是调整各个集团、阶层的利益关系与平衡,但这是没有办法做到非常理想的,公平、公正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讲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如此讲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宗教有着不共的价值与特殊的作用,它直指人性的弱点,可以约束制衡人们内心的贪婪、嗔恚、愚痴。人性的弱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伤害。人性的弱点用佛教讲,就是烦恼,就是不好的,不论身为高官,还是普通平民百姓,内在烦恼增长,就会对社会、他人造成伤害。宗教是从生命个体、从心灵深处下手,它是完全平等的。它的平等是起因的平等、过程的平等,不是现前与结果的平等。社会上人们讲平等,可是在最开始就不平等,人与人有种种的差别:级别、房子、身体、容貌等等,而社会也强调人的差异性。差异性的强调与突出,所产生的两极分化与社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宗教正是消除人的差异性,从心灵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层当官的人越来越能认识到这一点,整个社会也就会越来越和谐。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些杂志多是宣传似是而非,乃至多数是错误的观念,渲染高消费,而他们的销售量还在不断增大。
    大和尚:这正是人们内在空虚,导致向外的追求。佛法不仅是一套道理、一套理论学说,更是要来解决身心的问题,是转变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哲学角度看,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起源于人生观、价值观。如,依佛法看,给人一百元比别人给我一百元的价值大,社会上则不会如此,一般人都会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百元才是有价值。即便一个人很有钱,看到穷苦的人,会给他一百元,也只是可怜他,而没有布施得善果的认识。

    记者:我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有非常多的选择,这个也可做,那个也可做,这个也有意义,那个也值得做。但不知选择哪一个才好,所以就最想学一样——善观缘起。
    大和尚:佛法注意心,也注重物,注重起因,也注重结果。为何人有那么多问题?就是认识的角度有问题。越是高位的人越容易有问题,越容易迷惘。社会地位低的人,往往只顾得上眼前的生存问题。越是位置高,有更多社会关系的人越不知怎么办——就好象有很多件衣服,不知穿哪件好,食品很多,不知吃哪种好。记者:传媒本来就有引导教育大众的职责,但现在传媒已商业化,追求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但是现在面临经营压力,首先是化解经营压力。大和尚:你可以在杂志中传播佛法的观念,不等于传播宗教。你有佛法的认识,对问题分析判断就会不同。可以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信息来传播。记者:我也尽量做了,杂志里讲亲情、友爱,但这样太有限,也太委婉、太呆板、太压抑。我还是更想往直接对人的心灵沟通提升。大和尚:你可以介入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发展不下去,多是无真正的企业文化。国外的企业文化多是受宗教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很大,由企业文化来推动社会文化。记者:我们集团是很挣钱的媒体,老板关注的是建立什么样的模式更赚钱。大和尚:模式可以拷贝,大企业皆有各自的发展模式,但不是关键,关键有二个:一个,大家更齐心;二个,大家目标更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不光是靠钱,更重要的是靠文化来影响人,是人们灵魂深处的认同,可让上上下下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会有回报的,因为所做的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从上到下都非常人性化。在西方,已有许多企业,把商业、学校、家庭、宗教、医院等联成一体,成为大社会中的小社会。有其内在的稳定、和合、认同、安适。一个企业中,缺乏这样的共同目标、方向,虽然也讲合作共事,但企业中核心骨干不和合,会跳槽。核心力量不能持久,企业发展也不会持久。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


    记者:我看到有些员工不上进了,看他这一年的工作,只是上一年的重复,得过且过,不能乐于开创。
    大和尚:一个人来工作的目的,往往是挣钱满足生活。刚开始一个月给他开足够的工资,他就满意了。过几个月,他心态就会变了,呆得越久人的想法越多,钱不够多了、领导好不好、下面的人好不好、自己能否升迁、……,他不会只是满足于那份待遇了。人必定要群体生活,若在群体中感觉不被重视、不被关怀、被遗弃、在团体中可有可无,他的上进心就不行了。一个企业,一个千百人的团体发展的好坏,与其中个性化的个人对团体的信任度、工作投入程度关系是很大的。这个投入,不仅是工作上时间、精力的投入,不仅是为企业赚得更多利润、个人得到更多的收入,光靠这个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心力的投入,能够认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才好。

    记者:我发现有些从事传媒的人的工作中,都欠缺足够的积累,他们对读者的关注是不够的,往往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重复自己过去的东西。
    大和尚:人的想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会这样想,明天会那么想,对于如何调动下面人的积极性,你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宽广的角度上来认识与对待这个问题。



                                                                                                  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

                                                              ——学诚和尚开示节要

    佛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于品德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人际的友善、社会的和谐。“十善”是佛教的重要内容,大家只有真正了解,才能深入理解,进而产生信解,发扬十善精神,造福社会人群。

    一、什么是十善
    佛教提倡的十善,即是规范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十条基本原则,包括:一、不杀生:不害一切物命,爱护生命;二、不偷盗:不窃取他人财物,保障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安全;三、不邪***:不做邪***欲事,令内心端正,让家庭稳定、和乐;四、不妄语:不起虚言诳惑他人,诚实守信;五、不离间语:不向两边说是谈非而令他斗诤,说和合语,相互和睦;六、不恶口: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说柔和语,不损恼他人;七、不绮语:不以矫揉造作的言辞来博取他人的好感,言语端肃、正直;八、不贪欲:不贪着情欲尘境,少欲知足,身心安适自在;九、不瞋恚:不生忿怒之心瞋恨于人,内心柔和、慈悲;十、不邪见: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应相信因果、明辨是非,懂得缘起的道理。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是行为的美化;不妄语、不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是语言的美化;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是心灵的净化。

    二、十善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就原始佛教的原义而言,十善业是世间善行的总称,是死后不堕恶趣,往生天道的条件。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讲到:“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又,《中阿含经》卷三记载:“此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至大乘佛教时代,进一步提出了“十善为总相戒”的说法,赋予十善更重要的意义。《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由此,十善含摄一切戒,是规范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总则。
    大乘佛教还把十善视为出世间善行的基础,如《华严经》卷三十五所载:“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十善业道经》亦云:“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十善不仅是世间善行的总称、出世间善行的基础、一切戒的总摄,同时也是佛教通俗教化的重要内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与十善密切相关的理念易于普及、便于操作,利于佛教止恶扬善思想的传播。并且,十善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文化沟通、对话、交流的良好平台。如,儒家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讲“为众人寻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那么你就是一个信徒;善待邻居,你就是一个穆斯林”,ji 督教讲“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等,即与十善精神相吻合。

    三、倡导佛教十善、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民努力的一致方向。其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国学精粹以充实文化底蕴、加深精神涵养,倡导良好伦理道德观念以优化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良性互动,培养利益他人的慈心以增进互助、平息斗诤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佛教是我国国学的瑰宝,佛教的发展与十善精神的弘扬,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道德的提升;同时,有了和谐社会的肥沃土壤,佛法的菩提树必将枝繁叶茂、荫蔽四方。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佛教将举步维艰;如果我们不努力倡导十善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佛教的生存将岌岌可危。因此,佛教团体需要加强僧团建设,密切僧俗配合,凝聚广大的善业力量,与宗教界及社会其他各界朋友们一起,发扬十善精神,开展十善事业,营造十善风气。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让我们共同倡导佛教十善,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10 11:28     标题: 续 11




                                                    人 生 宗 旨

                                                                                                        学诚大和尚佛法开示



    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五一、国庆期间都放长假,让大家有时间到各地去旅行。借此宝贵的时段,广化寺特别举办了“福慧之旅”法会,欢迎各位一起来体验寺院的生活、思考人生的宗旨。
     孔子《论语·学而篇》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开宗明义,把人生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意义都讲了出来。
    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青少年阶段贵在求学。学习的范围很广,不仅要从学校学,还要从家庭、社会里学。时时处处、事事物物都能让我们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仅仅是读很多书,却忽略了多方面的学习,那也许只能成为书呆子,不能成为圣人。孔子告诉我们,要当圣人,作君子,不只是寻章摘句、获得丰富学识而已,更重要的是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言行。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中年阶段应善交益友。现在的社会,许多人不愿意和父母亲人、兄弟姐妹在一起。若是有朋友要来,想到要招待食宿,既花时间又花金钱,内心便很不乐意。因为这样,人就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空虚,怎么还会有快乐呢?孔子认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来相会,一起来交流人生的经验,分享人生的体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老年阶段重在道德的圆成。“不愠”指的是内心不生闷气,不起烦恼。一般人往往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如果得不到认同,内心就会很不高兴,甚至埋怨、生气。具有高尚道德的圣人、君子,即便是别人不能理解其所学,自己也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他,欢欢喜喜地接纳他。
    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从求学、交友到道德的圆成,是儒家确立人生宗旨的三个步骤。
    不过,儒家仅仅着眼于现世的成就——成为人中的君子。而佛陀却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的。无限的生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断进取,最终都能圆满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因此,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宗旨,规划明确的人生目标。在生死的长夜中,用真理和热情点燃心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无限的生命里,依靠团体的力量共同增上,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帮助世界的每一位同胞。如此,人生会更加吉祥圆满,社会会更加文明进步,世界会更加和平稳定。祝愿大家福慧增长!



                                                       不忘宗旨 不忘目标 不忘发心

                                                    ——学诚大和尚陕西法门寺佛法开示

    再过两天,佛指舍利将被迎请到香港供奉。许多居士听到这个喜讯,纷纷报名参加法会,要求作法会的前行义工。在座各位能够被录取而来到法门寺,亲自参加法会的护持工作,亲身感受法会的氛围,并且能够预先瞻礼到佛陀的真身指骨舍利,非常有福报。在这佛教胜地,值此殊胜因缘,作为佛弟子的我们,怎样珍惜当下的福报,好好地护持三宝、培植福慧?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 “三不忘”。
     一、不忘宗旨。我们是佛陀的弟子,佛弟子就要信佛、学佛、修行成佛。成佛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应该随时随地不忘宗旨。
    社会上有很多人,习惯了盲目的追逐,过惯了忙乱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怎样生活才能活得充实、过得有意义。尤其是现在的年青人,有的虽然文化程度很高,但烦恼很重,内心很迷茫。他们从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盲、忙、茫当中度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人生的宗旨、生命的方向。再加上身体的病痛、心灵的创伤、家庭的灾祸、事业的挫折、环境的磨难、社会的逼迫,这苦难的现实,无奈的人生,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没有了希望。人生是苦的,是不清净、不圆满的,但苦难的人生是可以改善的。要改变这缺陷的人生,净化这杂染的世间,就要有理想,有追求,有人生宗旨。
    对佛弟子而言,再没有比佛陀更圆满的生命楷模,再没有比成佛更究竟的人生宗旨。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圆满的报身寂然常在,无量的悲智功德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的真身指骨舍利却留在了人间,供奉在法门寺,永远摄受着我们;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清净的法身周遍沙界,圣者的教授、教诫仍然辗转流传,引导着我们把握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圆满菩提、成就佛道,这是我们一生的宗旨,也是无限生命的宗旨。
    二、不忘目标。怎样才能圆成我们的宗旨?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目标,不忘目标,依着目标去实现成佛的宗旨。这个目标就是建立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
    三宝里面的僧宝,是僧伽,是清净和合的出家众,不包括居士。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则包含僧俗二众,是僧、俗和合一体,相互增上的清净团队。就像一棵树,要有良好的土壤、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发达的根系、粗壮的枝干,才能够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如果佛是果、菩萨是花,那么声闻、缘觉就是枝叶,出家僧众是树干,在家居士是树根,其他一切的众生,犹如大地、阳光、空气和水分。佛果的成就,离不开一切众生,离不开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
    怎样做到师、法、友的清净、和合、增上呢?这就需要我们这一群人,都围绕着成佛的宗旨去做,依止师长善知识,依靠同行善友,共同学习佛法,护持僧团,建立教法,利济众生。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经示现了涅槃。佛陀的教法,不仅记载在经典上,更重要的是纳受在佛弟子的心中,通过身心的实践、言语的表达而流露出来。这就需要向出家师父请益,同时也要向同行善友学习。我们的团队就像一所大学,方丈就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出家师父就是老师,在家居士就是学生,大家相互和合,共同增上。我们不仅要向老师学习,还要向同学学习,而且要把所学到的东西教给学校以外更多的人。
    一滴小小的水珠,只有放在浩瀚的大海里才不会干枯。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跟团体的生命、跟佛教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连成一体,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才能体现无穷无尽的人生价值。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容易生活在固执自我的小圈圈里,做起事情来就会感到非常琐碎,个人的生活也会觉得很孤独,孤单的生命就显得很脆弱、很苍白,寂寞的人生将会茫然无从。
    因此,一旦我们认准了成佛的宗旨,就一定要以建立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为目标,依止师长,依循教法,依靠团队。依着共同的目标,去实现共同的宗旨。
    三、不忘发心。要建立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要成就佛道,不是讲讲大话就能够实现;不忘宗旨、不忘目标,也不是打打妄想就可以算数。要真正去落实、去实践,就需要发起大悲心,念念不离大悲心。
    《华严经》里面讲到了发心的重要:“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但是,怎样才算真实发心、发大悲心?比如一个人患了大病,却不愿意吃药,只是看着医生开的药单,盼望着病能赶快好。这样的话,就是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医药,对他也起不了作用。无论他把药单看了多少遍,内心里面有多么焦急,也于事无补。只有真正将药吃下去,病情才会好转。同样的道理,真实发心、发大悲心,不是口头上的空话,也不是内心里的想象,而是真正去融入,去承担,去付出。
     我们能够来到寺院,参加法会,就要好好地检验发心,策发大悲心。大家一起诵经、听课、研讨、做事,彼此沟通,相互磨合,可以更好地看清烦恼,对治习气,破除小我而融入团队。不仅如此,还要承担三宝的事业,与师、法、友达成默契,将自己的发心投入到团队的运作当中。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每个人都这样去发心、去努力、去付出,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我们的团队就真正能够成为清净、和合、增上的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就可以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将三宝的温暖和光明传递给更多生活在痛苦、迷茫中的人们。与此同时,在团队的带动下,在不分亲疏、不论贵贱、平等助人的过程当中,狭隘的心胸就容易敞开,广大的悲心便容易长养。大悲心一旦坚固了,我们就不会再迷失目标、偏离宗旨了。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法门寺,瞻礼佛指舍利,发心护持佛陀的化身;将来,我们更要依靠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护持佛陀的法身,光大佛陀的教法;在无限的生命里,只要我们不忘宗旨,不忘目标,不忘发心,时时精进,生生增上,必将成就佛陀万德庄严的圆满报身!



                                                           精进佛七开示(一)

                                                            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
                                  第一天(农历十一月十八日)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从昨天晚上起七到今天,二序大众都来参加了,看到大家一起认真地念佛,我很受感动!  
    我虽然出家已经十多年了,参加过很多佛七、禅七,出外参学也有不少所见所闻,但在广化寺还未曾主持过佛七。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我知道本寺念佛堂里常年念佛,有见地的老修行很多,而我自己对念佛法门的体会也不很深刻,所以一直不敢主持。再则,佛七、禅七在佛法的行持上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理应礼请有修有证的大德来主七,否则,很难举行得如法圆满。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诸方丛林都难以请到有修有证的大德来主七,所以,当今丛林大众共修的情形难复旧观了。  
    此次举行的精进佛七,对佛学院的许多同学来说,恐怕还算是一件新鲜事吧!诸位能不乏兴趣,踊跃参加,可以说对念佛法门满怀信心,只是对这一法门的殊胜理论及行持方法不甚明了,所以大众师父要求我讲一讲念佛的意义,期望能够更加真诚地念佛修行。由于这个缘起,所以决定每晚安排一段时间,讲讲我对净土法门的一些肤浅认识,以便使大众师父对念佛法门加深了解,生起信心,今天讲的题目是:   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
    放下什么?外则宇宙万有,人我是非;内则身心世界,妄想杂念。这些东西要是看不破,放不下,那就万般烦恼挂心头了,又如何能在念佛堂里自在地念佛呢?合外在的繁杂境遇和内在的烦恼思绪,称之为万缘。  
    万缘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可以说是造成有情生死轮回不息的业因。业遇到种种因缘而产生果报,由于每个人所作的业不同,所得的果报亦不同,但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它有很强的作用力和牵引力,故称之为“业力”。  
    我们想好好用功,发心念佛,而心念总是无法静下来,这就是业力在作怪。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又说:得到人身犹如“盲龟得浮木”。意谓大海里有只海龟,眼睛是瞎的,每过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一块浮木中间有一小孔,在海面上漂流,等到有一天海龟浮出海面时,能恰好地钻进浮木孔中,这是何等的难遭难遇!我们在六道中得人身的机会就与此相似,非常希有难得!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视自己得到人身的价值,纵有百年三万六千日,过一日就少一天,必须认识清楚,空过此生就太可惜了。  
    念佛时,务必一切全然放下,譬如平时讲话喜欢讲是非,做不应当的事,起想入非非的念头,念佛时要把这种种都放下。念佛——关键是一心念。念的含义,同学们都明白,念字从今从心,就是现前一心,一句佛号从心里清清楚楚地念出来,还要明明白白地听到心里去,念念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才是念佛。如果一边念佛一边不停地生出别的念头来,想别的事情去,那还是念是非,而不是在念佛,应达到每一个心念都是佛号。  
    为何要这样呢?因为一心不可二用。那么,一心念佛该如何下手呢?首先要心平气静,不急不慢,不可贪多急念,以为念得越多越好,这样很容易疲劳,疲则难持久。也不是悠悠闲闲,抱无所谓态度,念多少算多少,那样佛号提不起来,终则放逸懒散。而是要象精进佛七一样,安排好时间,从从容容地念,念兹在兹,就容易得一心。  
    《像法决疑经》说:释迦牟尼灭度后,“初五百年,持戒坚固”,比丘持戒清净,证得解脱,所以正法时期,比丘以持戒而得解脱。“像法一千年,禅定坚固”,像法时期,比丘较注重禅定的修习,以禅定证解脱。“末法一万年,念佛坚固”,末法时期,比丘大都修念佛法门,以念佛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净土法门得以广泛地流传,大家都弘扬修学净土法门,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为什么净土法门会如此兴盛呢?其原因是,大家都想离苦得乐,知道人生是苦,要求得到究竟的安乐,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种种苦,想舍离之,依世间法是达不到的,所以只有到佛法中求,而离苦得乐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是念佛法门。这一法门非常适应中土众生的根机,所以千百年来,普遍地流传着。  
    苦有生理、心理与物理等方面的种种不同。  
    生理:有生老病死。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这一规律。  
    心理:有烦恼与痛苦。大家更是有体会的,如毁誉称讥等八风。自己时时受他人言行的影响,人家一个不好的眼色,有时会难过一天;见别人坏处,心里不好受;别人用功,心里觉得惭愧等等。自己看到别人是这样,别人看我们也会产生如此多的烦恼。  
    物理:是指由社会与环境带来的痛苦。如:地水火风四大zai 难。地灾,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了几十万人,国外发生的地震也时有所闻。水灾,如安徽大水灾,农田房屋被冲毁,人、畜被淹死。火灾,所谓水火无情,世界各地战火频繁,具有毁灭性的武器等日益增多,对整个人类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风灾,象台风、龙卷风等,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  
    这些苦难充满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未来的世间势必越来越不安宁。释迦牟尼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要得到究竟的安乐,只有超出三界,否则无论到哪里,即使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也难免福尽还堕之忧。  
    净土法门,深契末法众生之根机。《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亿亿人修行,很少有人能够获得解脱,其原因是不持戒、不修定,不积极储备福慧资粮,更何况现在修行的环境远不如以前,障道因缘甚多。往昔没有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交通又十分不便利,出家人修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扰。可现在的出家人衣食丰足,四事不缺,而内心仍然烦躁不安、苦恼重重,所以唯有念佛才是对治散乱心的最好法门。现在就让我们以清净心来至诚念佛吧!?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11 13:46     标题: 续 12




                                            精进佛七开示(二)



                                                              四种念佛方法

                                 第二天(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昨天谈到“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当然,念佛要达到一心,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有效、更相应的方法,各人用功千差万别。在这无量无边的法门中,今天讲其中四种念佛方法: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这四种,摄尽无量的念佛法门,依此修持,确保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中前三种是事持,后一种是理持;事与理结合起来,方能圆满。
     一、持名念佛  
    很多初发心念佛的同学,将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念出口后,方才发现有许多烦恼、妄想抛不开,心里顿起分别,以为念佛不但断除不了烦恼,反而越念烦恼越多。殊不知这是你无量劫以来的生死根本——无明烦恼,如江河奔流不息,如何能够一下子斩断呢?而念佛的目的正是要断除烦恼。古来大德说:“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功夫时节”。妄念出现时,立即遣除,久而久之,功夫自然纯熟,你能够觉察出妄念纷飞,幸亏有这句佛号,如果不念佛,妄念波翻潮涌,刹那不停,自己还不能觉察到呢!由此可见,念佛的时候比不觉察以前进步多了。所以,持名念佛很重要。  
    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源于《阿弥陀经》。经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七日一心不乱,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及诸圣众亲临接引,往生西方。古德曾说:“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修念佛法门,非愚即狂。”愚就是没有智慧,不懂得修。狂就是狂妄,类似精神病,缺乏智力,不能修行。因此,对于一个正常学佛的人来说,还是依念佛得坚固。  
    那么,如何来修呢?持名念佛最忌讳的是意念不能集中,思想涣散,字句模糊,不能念一句听一句,快慢不一,既无节奏又不连贯。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不相应,声音摄不住念头,名号随口滑出来,功夫不得力,永难成片。持名念佛贵重一心,不夹杂其它念头,不以念得快、念得多为好,许多念佛的人,往往贪多贪快,实际上,应该不缓不急,历历分明,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任何时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求生西方。”古人打佛七,一整天都在佛堂里,念佛不间断、不分散,一心用功,很容易得到事一心不乱。  
    二、观像念佛  
    观像念佛源于《大宝积经》。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名大精进菩萨,未出家时,看见一比丘在画佛像,非常庄严,从而生起大恭敬心,随即发心出家。出家后,向那位比丘礼请其所画的佛像,比丘满足了他深切的心愿。于是,他诚心诚意地恭请佛像到深山里供奉,专修观像念佛,即眼观佛像,心里念佛,这就是观像念佛的起源。  
    现在,每个寺庙庵堂都供奉着佛、菩萨及罗汉圣像等,可以说也是给佛教徒修观像法门提供方便;居士在家里供奉一尊佛像,以恭敬心、虔诚心,在佛像前念佛、诵经、礼拜、忏悔,这也可以说是在修观像法门。眼见庄严的佛像而不念不拜、不恭不敬,这是缺乏善根。  
    那么,如何修观像念佛,其功夫才容易上进呢?首先安立一尊所要观想的佛像,使意念安住在这个圣境上,随之生起所观佛像的形相;其次,渐渐观想佛像的头部、双手、身躯、两足等全身部位,使这些部位在心里逐渐明显清晰,再次对佛像全貌作更深入的观想,随每个人观心力量的大小,使所观佛像,可大如乐山大佛,也可小至寸许,但都要让佛像庄严的相貌在内心浮现,时时感觉到与佛同在。修行功夫深的人,可能佛像会在心里大放光明,功夫差些的人,佛像在心里会有其位置,但不一定会放光明,这时,你不必勉强想要佛像放光,不要执着,否则,必定会影响观像念佛的成就。  
    假如所观的佛像只有部分在内心明显,那么,就应该观想明显的那部分。修行观像念佛,虽然有很多利益,但末法时代的众生业障深重,心念粗劣,修观的时候,佛像显现;不观的时候,佛像隐没,这样,则成间断,不能前后相续,难以达到一心不乱。  
    三、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出自《十六观经》。经里一共说明十六种观法,现在略举前两种观法:日观与水观。    第一、日观:首先面朝西方,端身正坐,仔细观想太阳落山处,使心念牢牢安住在这一境界上,不移不动,集中精神,专注观想,内心平稳。太阳即将西落时,彤彤日轮,状如空中悬鼓。日观修成时,无论开眼或闭眼,这种所观的境相都是清晰明了的。  
    第二、水观:水——大家都十分熟悉。修水观的时候,心里观想水澄清明净,没有丝毫污染,让意念专注在清澈的水的境界上而不散动。接着,意念令水变成坚硬的冰;冰也是清净明澈的。次将冰作琉璃想,观想琉璃成宝地,内外光莹明亮、平坦庄严,周遭共有八个角落,分别都是用金刚等七宝所成的金柱支擎这琉璃宝地。宝柱由百宝所成,宝中有珠,每一珠都大放光明,每一光明有八万四千种色,无尽璀璨的光色映照琉璃宝地,犹如百千亿日月同时并照,场面极其壮观,望无涯际。琉璃宝地皆以宝绳作界,光中涌出无穷尽的亭台楼阁,也是百宝所成。亭台楼阁中有无量的华幢和乐器,宝光中飘散出八种微风,鼓动华幢与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妙法。这就是水观,名为第二观。  
    如是次第而修,乃至第十六妙观。每种观法,皆具不可思议的妙用。因众生智慧浅薄,而所观的境界又极其微妙,所以我们修此观想念佛,总不如第一种持名念佛容易。  
    四、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属于理持法门,非常高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记得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他参访解脱长者的时候,解脱长者对其开示念佛三昧时说: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如来,那些诸佛不到我这里,我也不去那些诸佛的处所,如此,就见到佛了。我要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想见就见,想去就去,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我就是如此忆佛念佛而见到佛的。  
    实相念佛的道理正如古德所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道理是一致的,甚深不可思议!      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是从理体上讲的;有生有灭,有去有来,则是从事相上分的。理体与事相原是一体的,性与相圆融无碍,因此不去不来,并不妨碍有去有来。有去有来,其实也是不去不来,去与来的事相要在不去不来的理体上得到体悟,不去不来的理体要在去来的事相上作说明,这是念佛往生净土的要诀,也是实相念佛的最上乘功夫。  
    会集《大经》的夏莲居居士曾作一首偈子说:“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第一句,是说阿弥陀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第二句,是说念阿弥陀佛的方法;第三句,是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只要你能时刻不停、诚心诚意地一直念去;第四句,是说念佛一定能成佛,所以可以说是阿弥陀佛在念阿弥陀佛啊!  
    在座的诸位,都是未来的阿弥陀佛,现在就请阿弥陀佛一心念阿弥陀佛吧!精进佛七开示(三) 略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第三天(农历十一月二十日) 略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今晚,我们简略地谈谈极乐世界依报与正报的清净庄严。极乐世界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之所向往,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一生修行的最后归宿。那么,极乐世界究竟有多好?去极乐世界有何利益?极乐世界里的圣众,他们生活的情形又是怎样?可能同学们都很有兴趣想了解。遗憾的是,自己未曾到过极乐世界,既然没有到过极乐世界又要来说极乐世界,该从何谈起呢?身为佛教徒,我们只能依圣教量为标准。圣教量包括经律论三藏,应该相信佛陀的遗教以及古来祖师大德的宝训,我们虽然没有去过极乐世界,而释迦牟尼佛以及古往今来许多修持念佛法门的大德,他们都决定去过。听过来人的话,总之是不会错的,所谓佛言不信,何言可信呢?

  一、依报庄严  
    在《无量寿经》里,世尊告诉阿难:“彼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诸功德,而成就的庄严国土。“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远离各种痛苦。娑婆世界有苦苦、坏苦、行苦等等的逼迫,又有八难的障碍。  
    所谓八难:前三难,即“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的众生,永世在受苦,没有机缘听闻佛法。  
    第四无想天难:居色界的第四禅,寿命五百劫,为诸外道修行的归宿处,此天没有佛法。第五北俱卢洲难:众生寿命一千岁,没有中夭现象,不同于南阎浮提的有情,他们非常安逸快乐,因为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所以圣人不去那里说法度生,北俱卢洲的众生也无缘听到佛法的音声。在各大寺庙里都塑有韦驮菩萨,号称三洲感应,即是除去没有佛法的北俱卢洲。  
    第六盲聋喑哑难:虽然生处中国(即有佛法的地方),但是他们的业障深重,六根不具,不能见闻佛法。有些人虽有耳目,却不肯接受佛法,如同盲聋喑哑一般,不能见佛闻法,十分可惜!  
    第七世智辩聪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只学世间法、外道法,而不学佛教出世法,不学了生脱死的DA法,聪明反被聪明误,终成所知障。  
    第八佛前佛后难:在佛没有出世以前的人,或佛入灭以后的人,由于业重缘缺,不能听闻佛法而得解脱之大利益。  
    这八难,极乐世界中都不复存在,更不会有诸魔的扰乱了。“魔”,译成汉语为障碍、扰乱。如有人故意障碍扰乱其他道友用功修行,也名之为魔。所以,我们不能妨碍和扰乱其他师父的用功,否则自己便成了魔。  
    “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极乐世界没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差别,更没有寒冷、暑热与雨天阴天等种种不调顺的气候,有的是华雨飘香,风光无限。  
    《无量寿经》里又说:“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极乐世界既没有江流大海,也没有丘陵坑坎以及杂草碎石等零乱之物的存在,更没有铁围山、须弥山(须弥山——娑婆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外部有九山八海围绕,八海最外围是铁围山,须弥山顶是帝释天主所居之处)。  
    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与娑婆世界完全不同。极乐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呢?“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极乐世界无边无际宽广无比,所以无论多少人往生彼国,都不会造成人口过多的问题。佛经中所谈到的极乐世界种种殊胜庄严,绝不同于娑婆世界有种种贫苦困厄,其目的是为了接引众生相信净土法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说:“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极乐世界有种种鸟。舍利鸟即中国的鹭鸶,亦名百舌鸟。迦陵频伽,译为好声鸟。共命之鸟是单身双头的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六时是当时印度把一天时间分成六段,昼夜各分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这些鸟一天当中不停地发出和雅美妙的声音,而这些声音都是在演说“五根、五力……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就是三十七道品等法。我们现在学习三十七道品,到极乐世界后,还是需要继续修学三十七道品,并且随时随处都能闻到佛法。  
    《阿弥陀经》又说:“其土众生,闻是音己,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极乐世界中的鸟,不同娑婆世界畜生道的鸟类,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连三恶道的名称都听不到,更不会有真实畜生的存在。此诸众鸟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成就的。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爱好美妙的音声,所以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里成就了种种胜妙音声,助长其善根与佛法!  
    极乐净土,对于佛教徒而言,依据圣教量自是不成问题。如果对于外人如何才能起信呢?外人也有他们不同的圣教量,比如天主教、ji 督教有《新旧约全书》,***教和道教均有各自所信奉的经典流传于世。那么,我们该如何说明极乐世界的存在,使世人、外道也能生起信心呢?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说法:宇宙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一个世界各不相同。其中自必有痛苦的世界,也必有快乐的世界,也有痛苦与快乐交杂的世界。宇宙里的世界决不会完全一样,在无穷无尽的世界里,必定有极乐与极苦的世界。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确是存在的,如果极乐世界存在的理由不能成立,那么天文学所说的种种世界就更加不可信了。  
    至于说极乐世界在西方,这并不成问题,因为方向本来并非绝对性的,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其目的是为了众生观想方便,发愿往生有个目标。例如:莆田市对福州来说,它在南面;对厦门而言,它在北面;对整个福建省来说,它处于闽中,即在中部,怎么说都可以,都不会错,主要是看你站在哪个方位说。  

    二、正报庄严  
    极乐世界有教主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诸大菩萨及诸声闻、天人等诸圣众。在《无量寿经》里,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种智洞达。”意谓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具有无上智慧与福德神通,“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极乐世界里边的声闻众,尚且有如此广大神通,更何况佛菩萨呢?  
    《无量寿经》又说:“我弟子当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释迦牟尼佛说: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在一天内,能遍知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娑婆世界有多少众生。接着佛陀又说:“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中不及一分。”假如十方一切众生都成缘觉,寿命一万亿岁,神通智慧都如目犍连那样大,竭尽他们的寿命与智慧,来推算极乐世界有多少位声闻,其结果是千万分中不及一分,极乐世界里的圣众,真是不可思议的多啊!  
    佛陀接着说:“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是算计譬喻之所能知。”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天人的寿命都是不可称计的。  
    有人问: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声闻乘呢?殊不知这是佛陀的权巧方便,对娑婆世界种种不同修行的众生而施设的。天台宗把极乐世界分成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阿弥陀佛居住常寂光土,观音、大势至等诸大菩萨住在实报庄严土,诸声闻众住在方便有余土,天人住在凡圣同居土。  
    佛陀继续说:“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对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蜎飞蠕动,小小的蚂蚁、苍蝇、蚊子,每一众生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起什么心,动什么念,诸大菩萨都会知道。十方世界每一众生什么时候因缘成熟而得度脱,什么时候发愿往生,诸大菩萨悉知悉见。  
    《无量寿经》说:“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极乐世界诸声闻众的身光只有一寻(八尺)。菩萨的光明有百由旬,一由旬在印度分四十、六十、八十里三种。若一由旬以四十里计,是四千里,以六十里计是六千里,以八十里计则是八千里。极乐世界有二位大菩萨,其光明能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佛陀说:“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这两位大菩萨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而成就,尔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护持佛法,接引众生,二位大菩萨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特殊因缘,念佛堂里供奉西方三圣,原因就在于此。  
    《无量寿经》中又说:“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为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娑婆世界里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遇到任何zai 难苦厄,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没有不得救度的。这里应注意的是: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而不是恶男子恶女人,假如恶人做坏事遭受因果报应,菩萨虽有广大悲心,也是爱莫能助的。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根据《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的记载,结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作出以上极其简略的介绍,可谓“千分不及一,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极乐世界究竟有多庄严、多美妙,等你有朝一日身临其境,自有一番切身感受,方信佛语不虚。现在请诸位开始念佛求生西方吧!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11 13:55     标题: 续 13




                                             精进佛七开示(四)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第四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   


    几天以来,早晨、白天来参加念佛的人数都没有晚上来得多,我想大概有二个原因,第一,晚上是大众最闲静的时候,厨房、流通处、外寮等的各位师友都来参加念佛;第二,借此佛七期间来听一些佛法。诸位如果觉得这几天来我所讲的话是实在的,那么,今晚所要讲的内容诸位将会觉得更实在。     
    今晚,要讲的题目是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人活在世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及时作好准备,何况出世间了生死的大事,更应如此。诸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不早日准备资粮。  

    比如,想去外国旅游,首先需要办理护照、签证、买飞机票,准备衣服、日常用品等。到国外的时候,还必须有人接待,安排吃住与活动等等,如果不懂外语,还要请人当翻译。所有这些都是资粮。如果资粮短缺,就跨不出国门,或者虽然到了国外,也将会非常地乏味。?  
    一、信  
    净土宗所谈的信,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总信;二、别信。  
    什么是“总信”呢?即信实、信德、信能。  
    第一、信实:相信佛教经律论三藏所阐述的一切义理,如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等,这是佛陀为不同根器的众生而施设的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你一边口念佛号,一边反对人家看经学教,主张不要学习许多佛法,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信德:相信三宝清净殊胜的功德。念佛有念佛的功德,持戒有持戒的功德,布施有布施的功德,供养佛法僧三宝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  
    第三、信能:相信用功修行,能够断烦恼证菩提。相信佛菩萨有力量帮助和指导众生了脱生死。  
    无论是修学哪个宗派的佛教徒都必须遵从总信里的内容,也就是说,信仰三宝是一个学佛者最基本的信念。  

    二、别信  
    这是净土宗尤其强调的信,分成二点说明:第一,相信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第二,相信一心念佛可以往生。  
    《华严经》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一个学佛者若不具足信心,哪怕把三藏十二部研究透彻,也不能得到法益,犹如翻看地图册,去什么地方,走什么路线,你都了如指掌,可是你不相信地图册上所标明的各条线路是正确的,固步不前,岂能到达目的地呢?释迦牟尼佛一生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开设八万四千法门,适应无量众生的根机,净土法门在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是一种最难信和最易行的特别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以佛眼观照世间,无问自说,普应群机。  
    净土法门既然这样殊胜,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起信呢?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说:净土法门的“信”,共有十个方面:  
    第一、相信“生必有死”。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免不了死亡之日。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在座的诸位同道,哪位先往生,哪位后舍报,都很难肯定。佛陀说:“人命在呼吸间”。的确生命的无常,谁能预料得到呢?  第三、相信“轮回路险”。今世虽然生在善道,假如你不珍惜人生,不广修诸善,那么,要想后世再出生在人道,就很难说了。在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路上,确实是极其险要的。  
    第四、相信“苦趣时长”。佛经中说:堕到三恶道里,无论是哪一恶道,至少要受五千劫的大苦,然后方能脱离。  
    第五、相信“佛语不虚”。相信佛陀所说的教法,没有丝毫虚妄。“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陀所说的教法,绝对真实不虚。佛陀亲口所说的净土法门也是如此,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  
    第六、相信“实有净土”。犹如相信有娑婆世界的存在一样,相信极乐世界真实存在。      第七、相信“愿生即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人,三资粮具足后,决定可以到达。     第八、相信“生即不退”。一经往生,必获不退转位,永远不会再来娑婆世界受苦,除非你乘愿再来度化众生。  
    第九、相信“一生成佛”。娑婆世界的众生寿命极其短暂,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圣众,寿命无量,必定当生成佛。  
    第十、相信“法本唯心”。佛陀说:“心杂染则有情杂染,心清净则有情清净。心杂染则国土杂染,心清净则国土清净。”一切染净诸法无不是唯心所造、唯识所变。  
    彻悟禅师所说的十信,其中后四种:“愿生即生”、“生即不退”、“一生成佛”、“法本唯心”,属于殊胜的果报。前四种:“生必有死”、“人命无常”、“轮回路险”、“苦趣时长”,如果众生不信佛法,不依佛法实行,便有这四种的过患。但无论相信或不相信,轮回现象依然存在。  
    前四种与后四种,即善与恶的八种果报,勤修净土法门的人,如果能够产生真实的信仰,那么对前四种恶果理应彻底断除。这样,就是第五种“佛语不虚”的信仰。?  
    二、愿  
    愿也分成二部分说明:一厌离娑婆,二欣取极乐。对娑婆世界一定要有极大的厌离心,对极乐世界一定要有无限的欣取心。  
    梵语娑婆,汉译堪忍。娑婆世界的众生安于十恶,承受种种烦恼与痛苦的折磨而不肯出离。《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中把娑婆世界众生的痛苦现象,用四个五来说明。《无量寿经》中说:娑婆世界众生有“五恶”、“五痛”、“五烧”。五恶,指造作杀、盗、***、妄、酒;由五恶而召感现世种种痛苦的果报名为五痛;召感后世与后后世种种的苦报名为五烧。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形容成五浊恶世,简称五浊。  
    一劫浊:劫浊中的众生,业障深重,不修福德,寿命逐渐缩减,当缩减到三十岁的时候,饥馑灾起,生活条件极端困迫,导致死亡的众生遍处皆是,触目惊心。当人寿减到二十岁时,各种恐怖的疾疫zai 难广泛流行,缺医短药,无量无边的众生因此而身亡。当人寿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草木皆兵,娑婆世界的众生无不互相残杀,最终造成人类莫大的劫难。这是劫浊。  
    二见浊:处在像法与末法时代的众生,恶见深重,不讲因果,不信轮回,偷机取巧,广造诸恶,岂能安贫守道。  
    三烦恼浊:烦者烦躁,恼者恼乱。娑婆世界的众生,终日无不被贪痴等种种烦恼之所扰乱,尔虞我诈,虚诳谄曲,身心不宁,惶恐不安,没有力量修习善法,名为烦恼浊。  
    四众生浊:亦名有情浊。无始以来,六道众生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不知脱离,因为多生多劫业力的推动,从而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闻佛法、不做功德,岂有解脱之日!  
    五命浊:亦名寿浊。劫初人寿八万岁,以后众生身口意三种恶业日渐增多,因而人寿渐渐缩减,名为命浊。  
    《阿弥陀经》中,将娑婆世界说为五浊恶世,其目的是让众生尽快生起厌离娑婆之心。那么,如何方能发起厌离心呢?我认为四个五很重要,务必时时刻刻铭记于心。如果修持净土法门的人,贪生怕死,眷恋尘世,阿弥陀佛垂手接引而不愿跟随往生,那么,你的厌离心是否纯正,就必须再次检验了。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活一天,甚至活一千年,一切都是随顺业力流转,总免不了五恶、五痛、五烧诸般痛苦的日子。  
    怎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呢?《阿弥陀经》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往生极乐世界与彼国中诸大声闻、菩萨聚会一处,闻佛闻法闻僧,终日熏陶佛法的义味,道念增长,道果圆成。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必须要有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指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即发菩提心,持名念佛。福德因缘是指往生极乐世界的助缘,即受持禁戒,广作诸善,勤修三福。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假如信愿真切,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均可带业往生,若信愿不具,哪怕你将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持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透,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坚固,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信愿十分重要!  
    在凡夫尘世,厌离与欣取有其区别,若达到终极目标,是二而不二的。智者大师在《妙中钞》中说:“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舍离娑婆与欣取净土是从凡夫事相上分别的,假如行人一味执着不取不舍的净土理体,从而便有废事执理之过患,不能产生真实的效用,所以事与理相结合,方能相得益彰。?  
    三、行  
    行,分正行与助行二种。正行是发菩提心,持名念佛;助行是勤修三福,力行众善。  信愿具足以后,应该老实持名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意谓持名念佛的法门,是以众生心为着眼点,以勇猛精进、一心念佛为因,往生极乐世界为果。  
    蕅益大师称赞持名念佛法门说:“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师说:“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渡群迷,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法无不还归此法界。”  
    助行,指勤修三福,力行众善。《观无量寿经》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一世福,又名世善,为世间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二戒福,又名戒善,为佛陀出世所制定的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的三皈、五戒、十戒乃至具足戒,以及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或具受或不具受,都要回向往生。三、行福,又名行善,为凡夫起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发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导促进一切修行用功的人,发愿往生西方。


  
                                                                        精进佛七开示(五)

                                                                                                           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

                                第五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  


    今晚,我们要讲的题目是“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安住道场又分成两部分来讲,即道场与安住。  
    什么叫做道场?顾名思义,修道的场所名道场。道场有三种,约三世分:现世道场,后世道场,后后世道场。  
    第一现世道场,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  

    一、小道场:以出家人而言,有的步进念佛堂、大雄宝殿、禅堂、五观堂方能发起修道之心,这种人便是以殿堂为道场。  
    二、中道场:以寺院范围为道场。身居寺院,懂得用功,离开了寺庙,犹如返回世间,忘乎所以,甚至把出家人的身份都淡忘了,这种人便是以寺院为道场。  
    三、大道场:以娑婆世界为道场,以一切众生为自己所教化的对象,到处都能够修行念佛,弘法利生。  
    第二后世道场。发心念佛的众生,希望往生极乐世界,以极乐世界为修行的道场,一生成办,圆成佛果。  
    第三后后世道场。往生极乐世界,取证三不退转后,乘愿再来娑婆世界普度众生。所以说后后世是以十方世界为道场。现在,我着重谈寺院道场。  
    众所周知,寺院是出家僧尼用功办道的场所。佛在世时,比丘住在泉边、树下,游化人间,无处不是道场,随处都可用功。佛法流传到中国以后,逐渐形成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式不同的寺院,出家人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的来源,与当时印度完全不同。  
    当时印度比丘以托钵为生,而中国的出家人历来都是需要自起炉灶,随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寺院与丛林。那么,应该如何来管理好寺院呢?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寺院的功能呢?历朝历代情况不一,现在各寺院的道风都很不理想,甚至有些寺院根本没有发挥道场本具的功能。环顾处在大都市里的各大寺院,地价十分昂贵,并且大都修得金碧辉煌。遗憾的是,个别寺院不但没有发挥佛教道场的功能,而且违背清规戒律的事迭连不断,甚至触犯国家刑律,如此下去政府哪能容忍呢?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久而久之,寺院就会被外人监控、管制,甚至被没收都有可能。寺院只有保持佛教的风格,才能延续下去。如果寺院办得不伦不类,跟社会上其他部门并无两样,那么,世人就会觉得寺院可有可无,因为你对社会与国家并无特殊的贡献。      我认为佛教与寺院,要在改革开放、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里立稳脚跟、持续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否则,势必难以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去,才能谈发展。  
    如果自己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成办佛教事业,至于大众用功修行,办道证果,必将难上加难了。诸位既然都是寺院里的一员,众人相处在一起,务必要有清规戒律来约束,其身心才能够得以安住。沙弥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至于祖师所制定的清规,其条目那就更多了,但就其原则而言是六和:  
    第一、身和同住。诸位住在寺院里,食宿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一样。如遇有什么疾病、因难和麻烦,必须相互照顾,互相体贴,这样诸位都会觉得僧团的温暖。假如老弱病者,无人去料理与帮助,势必难以用功办道。释迦牟尼佛曾亲自探望患病比丘,送去医药,并谆谆教诫弟子们:“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第二、口和无诤。如果有人在诵经念佛,用功办道,我们应该鼓励、赞叹、随顺、学习。如果有犯戒、犯规矩、甚至造恶业,我们应该要善意地来劝解、谏止,使他能够幡然悔过。  
    第三、意和同悦。住在寺院里,其目的是为了一心修道,了脱生死。所以,彼此理应相互尊重,在人格和僧格上,平等不二。丛林里执事职务的安排是因工作需要而划分的,并非谁尊谁卑,谁高谁低。  第四、戒和同修。大众共同遵守戒律,不犯清规,身心才能安住,行事才有准绳。第五、见和同解。对离苦得乐的法门,必须要有共同的认识,比如修净土法门的道场,就不容许任何人在里边说念佛法门的不是。丛林里各有办道的主流,至于说个人潜修其他的法门,无可非议,但绝对不能反对常住的宗风。  
    第六、利和同均。居住在道场里,上殿、过堂、分单资、结缘品等,都应该一律平等,名为利和同均。  
    僧团能够依循如上六和来管理与巩固,自然就会清净和合了。  
    其次,自己个人怎样才能安住呢?分为三点说明:安身、安心、安道。  
    第一、安身。古来祖师告诉我们“随缘而住,随遇而安。”随缘而住,这个缘很重要。随缘不是随便,许许多多事情不想去做,或者做得不好,或者自己不发心,就说随缘罢,其实那是随便。随缘是随顺缘份去成办一切应办的事业。缘包括三方面,即:地缘、人缘、法缘。  
    (一)地缘:例如,你去某一个道场,一进寺门,内心里自然就充满了无限法喜,就觉得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被摄住了,渴望安住在此道场里,这就说明你与此道场有深深的因缘。  
    (二)人缘:你出外挂单或讨单,有时可能人家不理你、不管你,甚至把你赶出寺外,这就表明你与这个寺院缺乏人缘,想住也住不进去,道场里的执事不安排你的单。  
    (三)法缘:地缘、人缘好,可是自己所修的法门跟所住的道场修行法门不同。如:自己修mi zong,到了显宗的道场,就不能相应。修禅宗的人,到了念佛道场,发现法缘不同,不能安心修行。  
    今后,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去哪里挂单、讨单、参学,首先要晓得,所要到的寺院是以何种修法为中心,我要参学些什么内容,否则,漫无目标,绝不会参学到佛法。三缘具足,我们就可以安住了,名为随缘而住。  
    “随遇而安”,诸位既然住在寺院里,觉得各方面都很适应,随之就应该精进用功修行,是名随遇而安。  
    第二、安心。有情与无情的差别,就在于有心和无心的不同。那么,心是什么呢?《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将要如何来安心呢?  
    不追悔过去,不奢望未来,注重现在修学。如果自己一直眷恋曾住过的寺院,生活是多么的优裕,环境是多么的美好,而现住的道场,各方面的条件都怎么差,怎么不顺心、不如意,这样,就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安心修行。  
    不奢望未来。诸位对未来必定都有无限的憧憬,未来的世界,固然是美好与安乐的,那么,眼下应该如何来努力呢?我认为关键的是注重现实修学,踏踏实实地用功,不必整天高喊口号,眼高手低,不可心存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与幻想。不奢望未来,并非不要大家发愿,不要有理想,理想与发愿固然是需要的,而奢望是一种不合法、不如理、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第三、安道。个人修行应该以八正道为努力的方向,以贪痴三毒为所对治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长此下去,我们的心就能安在道上了。处在任何地方,住在任何道场,应该一切都是为了佛法,不是为了衣食与享受。《论语》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所以,作为一位出家人对佛法要有坚强的信念。  
    道场,是成就佛教徒法身慧命的宝地,古来祖师大都是在寺院道场里修学而得成就的。      我们安住道场的目的,并非是图享清福。弘一法师在《佛法十疑略释》中说:“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粮。”      现在,谈谈发心念佛。发心,是指发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发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往生佛国。若不发心,只是听说极乐世界快乐无比,享受不尽,如果为了享受、享福、享乐而发愿往生,那就不能成为往生净土的条件了。《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发心,便成魔业,何况还不曾发起菩提心呢?     发心念佛,首先自己要有斩钉截铁的决心,绝不可以拖泥带水,敷衍应付,蹉跎光阴。假若你一味地分别外境,必然不能摄心,娑婆世界哪有清净安宁的处所呢?古人说:“既会修去便修去,欲到了时无了时。”告诉我们要放下一切外缘,才能得力。  
    印光大师曾说:“净土法门,三根(上、中、下)普被,利钝全收。上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不能超越这个法门之外),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无间地狱),亦可预入其中。假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世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藏通别)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七地以上),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念佛功夫深浅,是真念佛还是假念佛,这该以什么标准来检验呢?信愿真切不真切,只要在烦恼与欢喜两个境界上,便可见分晓。一位真心实意念佛的人,他虽然与你一边讲话,但心里还是在念佛,哪怕金榜题名无量欢喜之时,依然不会忘记念佛。烦恼重重之际,八风劲吹也动摇不了念佛的信心,方是真念佛啊!  
    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一个人,理智清楚,头脑冷静,深明念佛的意义与作用,但对于一句弥陀佛号尚不能认真地念,临终之时,诸般邪恶境界现前,各种障碍来临,三恶道恐怖的景象出现,便无法保持正念了,况且神志不清,许许多多的外缘不能放下,痛苦之极,怎能提起佛号呢?所以说,我们现在对一心念佛没有把握,临终之时,其希望就更渺小了。现在请大家开始念佛吧!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12-12 13:47     标题: 续 14




                                                                          精进佛七开示(六)



                                                                克期取证与求生西方
                                 第六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   

    今天是念佛七的最后一天,在这七天中,诸位师父都很精进念佛,在念佛的境界上必定有很大的长进。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因为边学习边念佛,所以可能没有很明显的成就,仅仅种种善根。种植念佛善根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晚上,我要谈的题目是“克期取证与求生西方”。克期,就是非常严格地按照所规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与目标。念佛人的目标就是求生西方。克期,可以分成四种:第一,一念取证;第二,七日取证;第三,一生取证;第四,誓愿取证。  
    第一、一念取证:一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时,即刻大彻大悟,达到三不退转。这是善根利智的圣贤方能做到,非一般凡夫之所能及。  
    第二、七日取证:即《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第三、一生取证:在极短的时间里可能达不到,而在此生一定要达到目的(往生西方),叫做一生取证。  
    第四、誓愿取证:无论需用多长时间,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犹如下午后山着火,同学们十分积极,奋不顾身地去扑救,不管火烧多长时间,火势有多猛烈,总是以扑灭山火为我们的目标,这就是誓愿取证。念佛也是如此,争取早日证到一心不乱,无论再艰难也要誓愿取证。      净土法门是“如来兴世,难值难见”难信的法门。《无量寿经》说: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世,非常希有难得,佛陀的教法也极其难以听闻到。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能够遇到善知识,听闻正法,并依教奉行,更为难得。  
    佛在世时,有许多人听闻不到佛法,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我们虽然生在末法时代,但是能够听到佛法,并依法奉行,就如见到佛陀一样,见法即见佛。  

    “若有众生,得闻佛号,慈心清净,踊跃欢喜”。听到阿弥陀佛的圣号生起慈悲心、清净心,欢喜无量。“衣毛为起或泪出者”,欢喜雀跃,毛孔散开,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发大惭愧心,发大出离心,此人“皆是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这种人,在多生多世前就已用功修行,所以此人不是一般的凡人。  
    具有善根的孩童来到寺院,虽然幼小无知,却懂得礼拜、念佛,而有些成年人,即使给他多少条件,劝他念佛,都不肯念,这就是没有善根的表现。  
    《无量寿经》又说:“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听到佛号而不相信,不能接受,这种人是从三恶道中出来的。“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因为他往昔所造的罪业还未消尽,所以,解脱生死的因缘尚未成熟,由此产生种种的怀疑,对净土法门发不起信心。  
    念佛法门既然如此殊胜,而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念佛的人,为何会被贬为小乘自了汉呢?其实不然,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心念佛的人,是我的第一大弟子。在《无量寿经》中世尊特别告诉弥勒菩萨说:“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圣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十方三世一切大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获得极大的利益,如有娑婆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圣号,生起一念清净欢喜之心,然后来皈依礼拜,并且依着佛陀的教法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此人“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这种人已经得到佛法的利益,没有自卑心,而有很大的信心,不会贡高我慢,因为他一心想离开娑婆世界,欣求极乐世界,已经成就持名念佛的功德。这种人不是小乘,在佛法中名为第一大弟子。古印度的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马鸣、龙树等诸大菩萨,也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传到中国,早在东晋时,慧远大师就以毕生的精力来弘扬净土法门,我现在把有关慧远大师弘扬净土法门的情形给同学们作个极其简要的介绍,使大家能有一个轮廓的了解。慧远大师,是净土宗的初祖,山西人,十三岁时就对儒学、老庄等诸子百家都很精通。二十一岁时,前往太行山参访道安法师。当时,道安法师正好在太行山开讲《般若经》,慧远大师听后非常感叹地说:“儒道九流,皆如糠秕。”从此,他就发心与弟弟慧持一同随道安法师出家。大师二十四岁时,便到全国各地弘扬佛法。有一天,他路过九江的时候,眼见庐山清净优雅的胜境,便移居庐山龙泉精舍用功修行。  
    慧远大师有一位同参名叫慧永,住在庐山西林寺,他觉得慧远大师住在山上很不方便,于是恳请大师到西林寺同住。大师应其要求,迁居西林寺。由于慧远大师的到来,西林寺的住众也日渐增多,达到容纳不下的程度。后来,在刺史桓伊的支持下,慧远大师创建了庐山东林寺。  
    东林寺建成后,大师极力弘扬净土法门。大师容貌威严,不苟言笑,传记记载:当时有一位挂单的法师想供养大师一把如意,因为看到大师威严无比,所以他在东林寺住了好几天,竟不敢将如意亲自供养慧远大师,于是,他悄悄地将如意安放在寮房的角落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东林寺。  
    另外,又有一位法师法名慧义,前来东林寺参学,听说慧远大师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他不相信,也不服气,便对东林寺慧远大师的弟子讲:“你们都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对住持和尚如此崇敬,我今天一定把他驳倒。”那天,慧远大师刚好在讲《法华经》,客僧本想诘难大师,惹大师麻烦,孰知他刚动念头,就满身大汗,连话都讲不出来,深被大师威德之所折伏。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建立莲社,共有一百二十三人,都是当时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以及社会名流,参加结社念佛,悉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慧远大师不仅对念佛法门十分信奉,并且对戒律也特别重视。当大师在临终之前,医生及寺院长老告诉大师,某种药品需要加点酒方能治好病,大师却一直不肯喝,叫弟子去查对戒律,当弟子们尚未查到戒律条文的时候,大师就圆寂了。  
    传记里记载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亲见阿弥陀佛。大师不仅在晋代影响很大,降及唐宋皇帝还为大师追封谥号:“正觉大师”、“辩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由此可见,慧远大师的遗风遗德影响之至远至大!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明白,丛林是给出家人用功修道的,而不是给没有道心的人享乐的。  
    其次,我们为何要求生西方呢?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说:“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就,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西方净土),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特别指出,初发心修行的道友,根机与悟解都十分薄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虽然发心救度众生,但应发愿往生西方。譬如小鸟翅膀未长,羽毛未丰,不可以逼他高翔。“先须依林傅树(依托树林,在林中学飞翔),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前,法身生长(法身慧命成就),随感赴益(随顺机感回入娑婆,广作饶益有情诸事)”。
    现在,许多念佛人对求生净土,发心不够真切,除了自己的善根不足,业障深重外,大多数人念佛的目的是在求福、求寿、求平安。  
    修持净土法门,最忌讳的是但求人天小果,世间福报,这些都是轮回之因。出家人也是如此,丛林固然需要应有的资生器具,我们用功办道才有保障,但资生器具仅是为我们用功办道服务的,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是资生器具,如果只一味追求资生器具的丰足,活着就不会有多大意义。念佛若仅仅为了保平安,不希望早日往生,这恰恰与净土法门的愿心相违背。如果不求往生净土,在此尘世,又有谁能保你平安呢?  
    佛经中说:净土法门是极其难信的法门,其原因就在于此。众生往往只注重现世安乐,而不注重后世解脱,不注重后世的究竟安乐。殊不知,此世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只有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说法者只告诉大家现世乐,而不告诉大家解脱乐,我认为这是不究竟的,或者可以说是相似法,不是正法。因为,你在告诉众生轮回的好处,劝导众生贪恋娑婆世界。必须首先肯定这个世间是痛苦的,这样才能发起出离心。  
    人间净土思想的倡导,本来是积极有益的。可是,目前有相当多的人只谈人间不知净土,而且越谈越离奇,越谈越忘失根本。修行的目的,只求延年益寿,享乐人生。殊不知五蕴色身是用功办道的条件,且是如幻如化的假有。释迦牟尼佛经常警策弟子:流光易逝,生命无常。即使你怎样用心保养,最终必定业尽身亡。  
    在这精进佛七中,有常住的师父,也有佛学院的同学一道来参加。我所谈的内容,主要是以佛学院的同学为当机众,可能常住许多师父,尤其是对念佛法门比较有心得的大德们,耽误很多时间,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佛七期间的开示固然很重要,而说法师应根据大众师父念佛境界的深浅,进行相应的说法与开示,才容易生效。(完)



                                                              怎样修行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宝贵的光阴,珍惜这种种殊胜难得的修道因缘。外缘就是有好的师长、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场,这些都是修行的助缘。如果不能体会到善知识、同参道友和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常常遇到障碍,容易产生各种毛病,很难顺利修行。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这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应该认清三个毛病。这三个毛病,分别对应于学佛的三个不同层次。  
    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刚刚学佛的人,通常容易犯这个毛病。每天一定要念多少声的佛号,诵多少卷的经典,做多少件的事情,发心非常地猛烈。结果往往是这几天做做这个,过几天又干干那个,做一做就歇一歇,做一做就换一换,弄得又疲惫又散乱,没有办法持续修学。所以,初学佛的人应该发持久心,发长远心,踏踏实实地修学,平平稳稳地进步,初发心切忌过于猛烈、急于求成。  
    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克服了发心过猛的毛病,修学了三五年以后,就进入学佛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彷徨、迷惑,觉得修行好几年了,进步反而没有刚学佛时那么明显,于是开始怀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怀疑修行方法的正确性。这种种的疑惑,导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却,不再继续修行了。所以,处在第二个层次的学佛人应当勇猛精进,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碍,排除对修行的疑惑,才可以进一步向上修学。  
    三是稍有成绩便高慢自大。学佛的人精进用功了十年以上,在学问、修行、做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到达了第三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高慢,认为自己的修行工夫很好,修行的法门很殊胜,学问渊博,事业有成,自利利他非我莫属,别人都比不上我。因为高慢自大,增长了我法二执,障碍了更加长远的修学,也就不可能获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所以在历经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加长久的修学过程,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成绩以后,就要注意“韬光养晦”,不要急于张扬,而是要更加谦逊地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修行,以期达到工夫的成片、修行的纯熟。以上三个毛病,在修行之前就应该了解清楚,才能够在修行当中积极防止。  
    最后,真正的修行,必须遵循四项步骤。  
    比如说,我们要制造一把好的剑。首先要选择好的铜、铁等原材料。第二步就是对原材料的冶炼、陶铸让剑的毛坯显露出来。第三步,经过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将粗糙的剑坯琢磨成闪闪发亮的剑。第四步,还要将打造好的剑埋在土里。等到把剑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去掉,再从土里拿出来。这时候,一把锋利的好剑就形成了。手持这把利剑,便可以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能断烦恼的法器,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够就会时时遇到障碍,处处存在困难,就不堪成法器,不能成大器。所以,要多忏悔,多集资粮,让业障渐渐减少,善根逐步增长,培养清净的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还要仰仗师长的教授、教诫,依靠同行的鼓励、帮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经律论藏,思维善恶因果,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第三步,虽然具备了正确的见解,但缺乏具体的实践,需要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身心磨练,不断规范言行举止,逐渐清除内心尘垢,让三业清净,三学增上。第四步,虽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认为仅此便可应对自他身心种种烦恼,而是应该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修行工夫纯正、熟练。这时候,能断烦恼的法器就炼成了,我们也就拥有非常猛利、非常深广的智慧,能够洞察种种幻相,应对种种境界,调服种种烦恼,成就种种胜利。  
    信佛学佛,修行成佛,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只要我们具备两种条件,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一定能够紧随佛陀的身影,践履佛陀的大道,光大佛陀的事业.




                                       在法门寺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迎归安奉法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善男信女、义工菩蕯:  
    法门寺佛指舍利从2005年11月11日至12月20日在韩国供奉四十天,功德圆满。大家有福报,有因缘参与这一项中国韩国友好关系的旷古盛事,这一件事实在是令我们终生难忘。从地理上讲,中国韩国山山水水紧密相连;从历史上讲,中国韩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罄竹难书;从佛教信仰上讲,中国佛教与韩国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这次佛指舍利赴韩国供韩国佛教徒瞻礼朝拜,为我们两国佛教的友好关系谱写了新的篇章。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人吃饭的目的是为了解除饥饿,穿衣服的目的是为了御寒和遮羞,走路的目的是为了去我们要到的地方。从佛教的信仰上面来讲,我们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修道,我们穿衣服的目的是为了庄严自己的法身,走路是为了圆成佛道。信仰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当一个人认为佛教是世上圆满清净的教法时,他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是第一个层次的信仰;当有了兴趣以后,进一步了解佛教的神圣和庄严,从而产生了向往,向往是佛教信仰的第二个层次;向往之后,他便会有佛教的宗教行为和活动,从而他确信了佛教确实是利己利他,利国利民,这是信仰的第三个层次——确信,从这时候,他就会按照佛教的教规教义,一步步地去实践,信仰就在自己的内心扎根。  
    我们为什幺对佛指舍利有如此崇敬的心情,其原因就是大家内心里面都有佛法的善根,因为这样的因缘,使我们内心的善根都能够得到重新发现,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佛陀的智能、慈悲。慈悲是减少别人的痛苦,带给别人快乐;智能是对一切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包容不是无耐,不是放弃。包容是一种力量,包容是一种和谐,包容是一种修养,包容是一种境界,包容更是一种共同发展。我相信,在佛陀指骨真身舍利的庇佑下,在中韩两国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中韩两国的传统友谊,以及中韩两国人民种种友好的关系,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真实的利益。  
    佛指舍利已经平安迎回到法门寺,大家的心也都平安了。由此看来,佛指舍利供在法门寺确确实实能够令大家都会感到平安。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心想事成。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学诚法师开示  

    我们的人生,从出生到死亡,历经了种种坎坷,遭遇了种种磨难,饱尝了种种辛酸,承受了种种痛苦。我们的家庭、事业也常有种种的不如意。我们所居住的世间,更是充斥着争斗战乱、水火风灾、疾病饥饿等天灾人祸。这种种苦难的现实,使我们对人生是苦有了深刻的体会,认定自己是一个苦命的人、痛苦的人。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苦,不仅让现世的生命不苦,而且让后世、后后世的生命越来越好?这就需要了解痛苦的由来,从而截断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而得到安乐。  
    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上一切痛苦都是从有情自身业力的召感而得到的,业又是由烦恼而引发的。内心的贪婪、瞋恚、愚痴等烦恼推动着身口造业,造业的当下会感得苦果出现,并且以后还会有苦的隐患,还会有更大的苦报,还会增长更多的贪、瞋、痴。由烦恼而造业,造业而感苦果,构成了惑、业、苦的生死轮回。我们便在这惑、业、苦的轮回圈内循环往复,在茫茫的六道苦海中头出头没。  
    怎样才能摆脱惑、业的牵引,消除生命的苦迫?这就必须修学佛道、成就佛果。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引导我们真正摆脱生死轮回,彻底解脱生命的痛苦,为了让我们懂得如何修学佛道,怎样积累成佛的资粮,直至成就究竟安乐的无上菩提。因此,我们想要改变苦迫的现状,就要努力修行。  
    那么,应该怎样修行呢?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简单地讲,就是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说好话,不要说坏话,存好心,不要起恶念。不仅要改善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而且要深入到内在心灵的净化。举例来说,大家到这里参加佛七法会,透过绕佛、拜佛、念佛、学佛,逐渐平息贪婪、瞋恚、愚痴等内心的烦躁恼乱,不断修正我们的言行。  
    世间上有种种苦迫,人生也常有诸多不如意。我们希望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种种的痛苦不再与我们相伴,希望自己及家人、亲朋好友乃至三界六道一切如母有情身心都能免受诸苦的煎熬,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远离惑、业、苦的纠缠,迈向究竟安乐的涅槃,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发心,共同努力,共同勉励,共同承担,共同将佛陀的家业发扬光大。只要大家依佛教行,必定可以离惑业苦,得究竟乐。


                                       ------全文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