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照
内容提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参揉交错,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于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着不计其数的佛教文化气息。其中,佛教语言(尤其是禅宗语言)占了很大的比率。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从此以后,禅门便多了一句法语,多了一个新的话题。即使在今天,人们在劝慰或提示对方时,也总不免要说一句“平常心是道”。
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同上)这里的“平常心”,是“离言绝待”的,是指生命的本然状态,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本来面目,反映在生活当中的就是安祥、喜悦、通达等等。所以马祖接下去说:“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明确了“道”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存在的。虽然生命的当下就是“道”,但是“道”又不仅仅属于生命的哪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道”并不只是“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等,因为“道”还要“无造作、无是非……”。但也不是离开了“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日常生活,而另有一个“道”的存在,是相融相即,无形无相的。即“造作、取舍……”而“无造作、取舍……”的,这种不即不离的思想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所谓“言忘虑绝”。然而,对一个得道的禅师来说,正因为没有办法说,所以也就不妨信口开河地说,只有这样,才可以方便善巧地作种种说,才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才可以说千七百公案。因此才可以说“即心是佛”,才可以说“非心非佛”。也因此,“平常心是道”这句法语才得以流传。
(赵州)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南泉是马祖的得意门人,他深得马祖的心髓,所以在接引后学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应用了马祖的禅语,而他对“平常心是道”的理解即有继承马祖的一面,又有自己更加深入的叙说。如《五灯会元》卷四所举,赵州禅师问“如何是道”后,南泉说:“平常心是道”,接下去赵州又问:
“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同上)在南泉看来,“道”是“拟向即乖”、“非知非不知”的,也不可以说它“是”或“非”,可见这完全是继承了其师“无取舍、无是非”的说法,用否定的语法形容了“道”的含义。同时,南泉又用肯定的语法直接明瞭地指出了“道”的含义,即“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只有正面与反面,肯定、否定与反问这三种手法同时并用,才能把“道”的含义叙述得更加全面,也更加让人们没有执著的机会,这不得不说是南泉这位大手笔对禅法的诠释达到了非常自如的地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宋代禅门中高僧们对禅法的理解情况,慧开的解释不但贴近生活,而且又不失雅趣,应用了正面诠释的方法,以非常美好的心情,将大自然中美好的景象描述得精到透彻,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极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得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这种体会表达得这么清楚的。可见在宋代的时候,禅宗还是非常兴盛的,尤其是对“平常心是道”的理解也相当全面。
“平”的 | “常”的七种含义 | 简评 | 佛法中“平常”的含义 |
1、平坦 | 1、恒久 | 生活的优良态度。 | “平”则没有波澜起伏; |
2、公正 | 2、法典、伦常 |
|
|
6、齐一、均等 | 3、衡量器 | ||
9、平常、普通 | 4、普通 | 把握当下 |
|
10、丰年 | 5、副词(常常) |
|
二
人类文明是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生命对烦恼的解除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那就是直接的、简易的、单纯的解决办法,现在人类还同样保存着这些简易的方法,那就是——吼叫、斗打、流泪,这三者是包括非人类的动物在内的对烦恼的直接发泄,通过吼叫可以使盘结郁闷在内心中的烦恼气愤得到抒发,通过殴打斗架或者碰撞可以把内心的不满情结释放出去,通过流泪可以使情绪更加稳定,平时没有机会抒发的情感可以通过流泪得到清理,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三者对身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这种直接发泄的解决办法,也有它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在解决这些烦恼的过程中,内心还是感到一种深切的痛苦。无论是吼叫斗打,还是号啕大哭,它的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烦恼的表现。就象出生不久的婴儿,不舒服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叫、动、哭来表现一样,这个过程就是烦恼的全体表露。但只是自然生命的一种解决烦恼的办法。当人类认识到它的缺陷,开始寻找其它方法来解决烦恼,并且通过努力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来解决烦恼的时候,就是人类文明的开端时刻。三
这么说来,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虽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贡献,但是都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人类的烦恼,也就都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真正归宿了。或者说,都只是一种头痛医头的权宜之计,并不能够成为根除烦恼的方法。所以,人类目前有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遗憾和无知的困惑,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人类文明的归宿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四
如此说来,人类文明的归宿就是佛教了吗?不是佛教,而是一种佛教的思想理论。如果有这么一天的话,人类真的能够完全彻底的解除烦恼,那个时候就不是存在“佛教”这个名词了,而是可以利用任何名词来形容,也可以说是科学、哲学,或者别的什么名词。但对于文明的回归心灵,是一定要彻底到位的,否则就根除不了人类的烦恼和痛苦,也就谈不上文明的归宿问题。从现代人的观察角度,以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立场,对释迦牟尼的思想作一概略的介绍评述。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重读》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把现代人认为有用的、精华的部分介绍出来。由于佛教的义理博大精深,因此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观察,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利益。高尚的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对人类能够起到积极有用的正面影响,从佛教学的起源、发展直到现在来看:部派佛教开始,乃至后来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等,都说明了佛教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里,所表现的佛学研究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研究方法”的前提,就是因为古大德在当时当处“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解释佛陀的教法”而形成的。
在释迦牟尼看来,人类的文化危机和种种社会人心的弊病,病根在于人类缺乏清醒的文明自觉,不能如实认识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自身生命的实相,……释迦牟尼那种以全宇宙为座标省视人生,揭示人生缺陷和社会弊病,直指人生根本问题的智慧,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所以《重读》作者在看准佛教义理的伟大和实用之处,着眼于对治现代人的种种缺陷,这样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受到良好的佛教教育。如《重读》的第八章《“现法喜乐”——释迦关于过好世俗生活的教诫》中所描述的那样,都是针对现代人的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予以解答的佛陀之教导。因此说《重读》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分析古老的理论;以古老的理论解释现代人的问题。
我们在阅读释迦牟尼的言教时,应结合他的身教,透过其言教的字里行间,去努力体味释迦言说所指之“月”和他在言说时的用心,用禅宗人的话来说,即“朝释迦老子未开口之前看”,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释迦的思想和为人,并从中发掘出对自身、对人类社会有积极效益的精华。这里的“身教”,是指释迦佛的亲身经历,也即属于“史”的范畴,也就是把佛陀的“身教”(史料)与“言教”(教理)相联系起来,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佛陀的思想和为人。这种以教理与教史相互印证的作法,也是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例如,过去印度人没有史学观念,想写《印度佛教史》就要靠教理的各种描述,来连贯佛陀的生活年代,排列出具体的佛教史年代,然后才可以贯穿一切在佛教中出现的事情,成为一部佛教史;天台及其他宗派的各家判教,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现代人有现代人的视角和观点,从现在所掌握的史料来对佛陀教理作新的准确的理解,是我们现代人所应肩负的重任。
……可以说,即使把他说成是卓越的‘人生教育家’、‘人类的导师,也不会过分吧!……那么对于释迦的悟究竟表现在哪里,即使以大量文献为依据,也会感到不很了然。这一段文章是在说明佛陀的讲经说法,就象是医治百病的名医一样,一切都是为了治众生的执著之病,说出了佛陀的本怀。所有的文献都只是提供给你教化的方法,所以,即使全面得到了这些文献资料,对于完全把握佛法和教化众生这件大事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又离不开这些文献资料,离不开历史的史实。因此,在树立“教化众生”为目标的同时,还需兼顾到资料的真实性和学术性。这在《重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