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教里面“和”的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4-26 20:29     标题: 佛教里面“和”的思想

佛教里面“和”的思想,我认为,可以说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在整个的中国文化里面,关于“和”的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当然,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和”这个概念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和”这个概念,是讲的适度、恰当,恰到好处,或者也可以说就是“中”。儒家非常强调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用这个“中”,就是把握好尺度,过犹不及。比如说《中庸》里有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渭之中”,这个“中”是在内,在心里边;“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要“中节”,也就是要恰如其分,这就叫作“和”。把握这个“和”这个精神,就是要适度,要恰当。孔子在《论语》中讲到《诗经》就有“和”的精神。他说,你们看第一篇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就讲非常和谐的一个道理。那么“和”,还包含了兼容并包、共生共存、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平衡和谐。

  我们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多样东西聚在一起,那么万物就生长了;老是单一的,“同”就是单一的,就无法延续了。拿一个做汤的例子来讲,在水里搁上各种各样的佐料,这个汤才有味道;如果老往里兑水的话,终究还是一锅白开水,做不出汤来。所以这个“和”就是相互相继相承,也就是相互补充,然后才能做出一个好的汤来。作为一个人也是这样,所以孔子才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也成了道德的标准,所以“和”就能包容,跟别人共处,互相的尊重。小人则不是,只要跟自己想法一样的、能够符合自己的,他就高兴;如果有批评的、指责的,就不高兴,不跟他在一起。所以,这个“和”就兼容并包。“和”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读音变化,为四声,也就是我们讲“唱和唱和”,我唱你和。我来带头唱歌,大家跟着我一块唱,这就是“唱”和“和”。那么也就是响应,相互之间响应。所以,“和”具有很丰富的意义。佛教“和”的思想,要落实到心态上去。佛教也提出了很多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我们用惜缘心来化愚痴。我们愚痴在什么地方?愚痴首先是把现象世界当成真实不虚。对现象世界放不下,根本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在于对自我的一种认识。把现象世界中的我,看作是真实的、不虚的,于是就产生了我执。放不下自我,总以自我为对、为第一,这就产生了佛教讲的“我慢”。傲慢,看不起别人,把自己看得最重要。因此,也就不会去珍惜各种各样的缘分。要破除这个,首先要惜缘。佛教里面,树立起惜缘的心非常重要。

  第二个要有宽容心。宽容心就是要尊重、要理解、要包容、要平等、要欢喜。佛教讲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别人快乐,你也快乐,要有这个。这种宽容心里,还要包括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你的人。佛教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要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智;要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自立……”我们要有这样的宽容心,来消除我们的嗔心。

  那么贪心,佛教里提倡两种心来克服我们的贪心。一个是感恩心。我们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胞,可以把我们的一切都回报给我们的父母,回报给我们的同胞,回报给我们的师长,甚至回报给我们的天地,这样可以去除贪。

  还要有个奉献心。佛教强调“不愿自身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每个人要有这样的奉献心。所以,佛教特别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我们常讲就两个字,一个悲,一个智。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悲智双运,悲就是慈悲的悲,智就是智慧的智。智慧就是求得解脱,慈悲就是给人以快乐,去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与乐。智慧是自度,慈悲是度人。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这两个精神用现在语言来表达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佛教里面和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生活中间,落实到我们的心态上,来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每个人都珍惜我们的缘分,增长我们的智慧,保持我们的平常心、宽容心,又有感恩心、奉献心,我想我们心就能净化,这个社会就能净化,我们的世界就能宁静,就能和谐。

文章录入:思归子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