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语》中的慈善光辉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7-17 13:11
标题:
《论语》中的慈善光辉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听之觉为夸大。但仔细研读《论语》,确是一本经世济用、为人为文的经典之籍。仁、义、礼、智、信、德、恕、学、政、道、孝、敬、思、勇、友等等,处处闪现着真理的光辉。而慈善所涉及的爱人、义利、民本、和谐等儒家思想源脉也在《论语》中围绕“仁爱”思想予以展现。
仁与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非常明确地阐明“仁”的本质就是“爱人”。这可以推及至为政者和君子、士人,作为“仁人”的至上标准,并成为儒学中慈善的本质指导思想贯行几千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高出生命的价值取向,推崇“仁”道,实现“仁”人的自我完善,其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泛爱众,而亲仁。”作为对弟子的基本要求排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前,作为治学修身的前提,鼓励年轻人牢固树立博爱仁厚思想。“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强调人的内心只有充满仁德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处于仁德的修养,怎么能取得高尚的智慧呢?只有内心向仁、安于行仁的人才算得上“仁”者,同时也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发扬促进“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者具备明确的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仁”者能够亲近喜爱有品德的人,厌恶和拒绝品德低劣、乏善可陈的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仁”,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在这里把趋善避恶、爱恶分明作为了“仁”的重要内容,做到如此才能人人向“仁”。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仁”作为人的道义责任和追求,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求人有一颗慈爱宽宏之心,自己想要成功也要使他人成功,自己要通达发展也应使他人通达发展。这要求人从内心将“仁”担当起来,推己及人,矢志不渝。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高尚境界。如说“仁即爱人”是“仁”的动力或表现“仁”的过程,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从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的角度确定“爱”的内容,约束自己以行“仁”。要做到自己喜欢的、善良的东西就衍及他人,自己不喜欢的、丑恶的东西就不要加于别人。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行其“恕”道,使“仁”完全发乎自身,实现真正“爱人”。
义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这种“义”也是和“仁”紧密联结的,也是以“仁”为本的。在“义利”面前,强调对“义”的通达,强调以“义”致“利”,进而区分君子和小人,无疑是一种公正善良积极的社会导向。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又在更高层次上把“利”升华到与天命、仁爱相提并论的道德认识高度,可见在“义利”问题上,“义”的至高地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突出了“义”重于富贵的思想。即使富贵了,也要表现出“富而好礼”,多行义举善举。这些“义”而富、富而“义”的举动就远远好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独善其身的做法。可以说把“义利'关系、富贫关系摆布得再明白不过了。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里所强调的“道”也是符合仁义之正途,就是君子爱财取之以“义”,君子恶贫去之以“义”的道理,在财富观上强调仁义之道,对巧**夺、不义之财、富而无道、贫而损义予以摒弃。
“见利思义。”“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利”想到道义要求、是否属于义行义举,而往往践行道义多要减损自身利益。在“义”面前为“仁”也好,担“道义”也好,需要舍己利人,需要有对“义”的深刻理解而支撑。为还是不为,为之为勇,不为之为不勇,以勇来描述是十分恰当的。
“君子义以为质。”“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一个有“仁”有“义”之人,在昌明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应该积极为社会创造财富,做一个有为之人,否则是不光彩的;而在混乱的社会条件下,无缘通过自身的道义之举,而致有益于邦国,只通过唯利是图的手段而致自身富贵是可耻的。这里把个人的富贵同国家的境况和个人道义连接起来,把“义利”关系扩展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出利以兴邦、富以济世的道义原则。
“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忧道不忧贫。”在“义”的统领下,也是有方法和原则的。强调帮穷不帮富的社会慈善理念,也同时关注着仁义之“道”与“贫”的辩证关系,那就是“道”通则济“贫”,持“道”则无“贫”,以“道”生财,以“道”散财的“义利”观。
德与政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德”的内涵包括仁义忠孝温良恭俭让等诸多内容,施政以德就要倡导引领这些品行;就要坚持节用爱人,用民有度,以民为本。为政者还要“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以爱民惠民、以义使民的精神而从政,充分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德政精髓。
“修己以安百姓”“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为政者要有修己为民、律己为民的胸怀,有“惠则足以使人”的政治智慧,有对百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作为,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抱负和理想,才能实现所谓的王道乐土,也就是执政为民、民为邦本的德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统治者要采取以善导民、以德化民的治国方略,为政以德、民风向善、道德之邦是不用一味杀罚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富民才能强国,施政的最终目标就是“百姓足”,不是哪个人足或是少数人足。历史上的盛世都是政治清明、太平安定、休养生息、国富民强时期,也是德政普惠、勤政爱民的善治时期。
礼与和
“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推行以社会和顺有序为美,慈善的终极目标也无非是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为达到“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目的,就要认识到“和”的重要性,同时要以“礼”来约束。这样就能够广施其爱,行仁尚义,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
“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作为古代规范政仪、道德的表现形式,在规范社会伦常,倡导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不知仁、不行仁是无法理解和对待“礼”的,也就破坏了社会伦理。尽管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礼”包含着诸多封建糟粕,但突出“仁”的内核,是形式根植于“仁爱”的体现,是以“礼”求“和”的社会需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何为“非礼”,指不符合于王道、大人之道、君子之道的做法。人人通过“礼”的约束,坚守“礼”行,实现以“仁”为本的行为规范,也正是仁爱思想的贯彻形式和过程。符合“礼”的行为当然也就成为被社会接受的行为、和美亲善的行为。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即使是有恭敬、谨慎、勇敢、正直,但也只有以“礼”来规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会陷入劳苦、畏怯、悖乱、纷争之中,就会变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
“有教无类。”是对教育的说法,也涵括在“礼”的范畴。教育正是行“礼”传“礼”的过程,是演绎仁义之道的舞台。“有教无类”可谓对“礼不下庶人”的根本冲破,创造了公平和善的教育环境和以“礼”育人的社会氛围,也在教育领域首先体现了“泛爱众”思想。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