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入行论》中关于邪淫果报的重要开示。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9-8 17:21
标题:
《入行论》中关于邪淫果报的重要开示。
《入行论》又名《入菩萨行论》,是学佛入门第一书。本文摘自《入菩萨行》译注,寂天菩萨 作,如石法师 译注。
颂文:现世及来生,诸欲引灾祸;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译注:因为无论在今生或来世,耽染五欲都会带来莫大的zai 难;今生,会使人造作砍杀和絪缚有情等罪业;来世,更将形成地狱和饿鬼等恶报。
.
颂文: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译注:在月老和媒婆的面前,为何总有人要非份地恳求牵线作媒?为什么他们一点都不顾忌,会因此犯下重罪或招致恶名?
.
颂文: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译注:尽管危机重重,我也要冒险尝试,就算散尽万贯家财,我也心甘情愿;只因为美女投怀送抱最是销魂,能带给我莫大的兴奋与喜悦。
.
颂文: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盘?
译注:然而除了一堆白骨和血肉,她什么也不是;因此,与其苦苦地贪恋这个非我所能拥有与自主的美女之躯,何不追求自由解脱的涅盘妙乐呢?
.
颂文:始则奋抬头,亲近羞垂视,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译注:新婚之夜,新娘必须鼓足勇气才敢抬头。揭开面纱亲近则更加娇羞,只敢低头垂视。在出殡以前,无论遇到任何男士,都得用面纱把脸遮盖起来。
.
颂文: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译注:从前使你迷惑颠倒的覆纱之容,现在已经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鹫鸟完全扯开了她的衣裳和面纱,既然看清楚了,为何你反而要逃走?
.
颂文:昔时他眼窥,汝即忙守护;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译注:从前,其它男士单单用眼角偷偷欣赏,你就忙着去遮挡他们的视线;现在连鹫鸟都飞来抢夺她的肉了,吝啬嫉妒的你为何不前去保护她呢?
.
颂文:既见此聚尸,鹫兽竞分食,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译注:眼看着这成堆的腐尸烂肉,吸引了无数的苍鹰和野兽来夺食,事实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以花圈和香饰殷勤地奉献给这鸟兽的食物呢?
.
颂文: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译注:如果看见一具白色的骷髅,即使静卧着不动也会令你惊慌骇怕,那么像活僵尸一样由心气带动的少女,你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害怕呢?
.
颂文: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译注:从前,连穿衣的妇女你都要贪爱,现在,为何不去贪求那裸露的女尸呢?如果说,你不喜欢不净的死尸;那么为何要拥抱原本污浊的着衣妇女呢?
.
颂文: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译注:再者,人的粪便和口水,同样都是从食物消化而产生的脏东西,你为何偏爱吸吮口水,却不喜欢臭粪便呢?
.
颂文: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译注:贪欲强烈的人只贪求美色,不会贪着触感柔滑的木棉枕;他们说:棉枕没有女人的体味。这些人显然已被脏东西迷昏了头。
.
颂文: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瞋。
译注:沉迷卑劣俗事的贪欲者说: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却不能同床共枕,合成鸳鸯眠。因此,有时反而会讨厌木棉枕。
.
颂文: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译注:如果说,你讨厌不清洁的粪便等东西;那么用肌腱紧系骨架,充以脏腑粪尿,再用肉泥薄皮粉饰的妇女,你为何紧紧地拥入怀抱呢?
.
颂文: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译注:其实,你自己拥有的脏东西已经够多了,而且日用寻常,每天都要经历它;难道这些脏东西不够你天天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它的臭皮囊呢?
.
颂文: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译注:如果说,你喜欢女人身上的细皮嫩肉,所以想要观看并触摸她;那么你为何不去贪求,那已经死亡的无心尸肉呢?
.
颂文: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译注:如果说,你所贪求的是女人的心;但是心识既无从欣赏也不可摸触,可以观看触摸的,绝对不是心识;那么你无聊地拥抱她作什么呢?
.
颂文:不明他不净,犹非稀奇事;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译注:如果一个人不明白他人的身体原本不净,这还情有可原;因为不曾一睹庐山真面目。如果连日用寻常的自身不干净都不知道,那就太离谱了!
.
颂文:汝执不净心,何故舍晨曦,初启嫩莲华,反着垢秽囊?
译注:你这个贪恋脏东西的胡涂心识啊!在无云晨曦中刚刚开启的白嫩香莲花,你为什么不去欣赏呢?为何偏偏喜欢那充满污垢的臭皮囊呢?
.
颂文:若汝不欲触,垢秽所涂地,云何反欲抚,泄垢体私处?
译注:如果你不想触摸,曾经涂满脏东西的地面或衣着等物,那么怎么会想去抚摸,天天排泄屎尿的下体呢?
.
颂文: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译注:如果说,你不喜欢骯脏的东西;那么先经由又腥又臭的受精卵孕育长成,再从骯脏的**生产出来的妇女,你为什么要紧紧地搂入怀里呢?
.
颂文: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译注:粪便里长出来的脏蛆虽然很小,你尚且不会去喜欢,怎么反而想去贪求由不净身所生,而且又充满脏东西的身体呢?
.
颂文:汝于不净身,非仅不轻弃,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译注:你不但不轻视、厌弃自己那充满污垢的身体,反而因为执着不净之物,而贪图别人的臭皮囊。真是胡涂啊!
.
颂文: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菜蔬,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译注:你不想想看:清凉退火的冰片等良药,可口的米饭或美味的蔬菜,吃进我们不净身体再排泄出来,竟然连大地都被熏臭染污了。
.
颂文: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应观寒尸林,腐尸不净景。
译注:人的身体这么污浊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还有任何怀疑,不妨就到寒尸林去瞧瞧,看那腐臭的弃尸和其它恶心的景象。
.
颂文:皮表迸裂尸,见者生大畏;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译注:冢间表皮迸裂、血肉模糊的腐尸景象,曾经看过的人都会十分害怕;认清这个事实的真相以后,怎可能再去喜欢那不净的身躯呢?
.
颂文:涂身微妙香,栴檀非他身;何以因异香,贪着她身躯?
译注:妇女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微妙香气,发自涂抹的栴檀或香水而不是人的身体;既然如此,何必为了那不相干的香气,而去贪着妇女的躯体呢?
.
颂文: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译注:如果体臭本来就不怎么好闻,那么不去贪着它岂非明智之举吗?那些贪爱低俗事物的人们,为什么偏要在不净身上涂抹香水呢?
.
颂文:若香属栴檀,身出何异味?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译注:如果妙香是从栴檀或香水散发出来的,那么身体会发出何等的异味就可想而知了。何必为了那与身体不相干的香气,而去贪爱妇女的身驱呢?
.
颂文: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译注:蓬散脏乱的长发、又曲又长的污黑指甲、黄斑斑的牙齿、浑身的泥臭味,如果这些现象都是人体听任自然生理变化所呈现出来的可怕本来面目;那么你何必去贪着伪饰的女身呢?
.
颂文:欲如伤己器,何故令锋利?自迷痴狂徒,鸣呼满天下!
译注:贪欲就像那会伤害自己的武器一样,你何必拼命去擦亮磨利它呢?难道你被伤害得还不够深吗?遗憾的是,这世上偏偏充满了努力自我蒙蔽的疯子!
.
颂文: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译注:在寒林中,如果单单见到弃尸和白骨,就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那么你怎会欢欢喜喜地住在充满迷乱活白骨的寒林城镇呢?
.
颂文: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今生逐尘劳,后世遭狱难。
译注:再者,那充满污垢的妇女之身,不付出很高的代价是得不到的;今生必须为她一辈子奔波劳碌,如果犯了罪,来世还须饱受地狱等苦难。
.
颂文: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财积寿渐近,衰老欲何为?
译注:年少时,没有能力赚钱,长大以后,凭什么享受鸳鸯之乐呢?为了存钱而干活,渐渐上了年纪,衰朽老翁还要色欲来做什么呢?
.
颂文: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务疲,夜归气力尽,身如死尸眠。
译注:有些多欲的低等苦力,白天繁重的工作耗尽了体能,以至于夜晚回到家中早已散尽气力;身体睡卧在床上就像死尸一样。
.
颂文: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译注:有些人为了买卖、窃盗或出征而远赴他乡,因此必须长途跋涉,备尝艰辛。虽然他们渴望与爱人、娇妻欢聚,遗憾的是,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
.
颂文: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译注:也有人为了追求微薄的利益,胡里胡涂地卖掉了自己的身体;然而,应得的利益还没有到手,人已随着雇主的业风飘泊远去了。
.
颂文: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译注:有人卖身为人帮佣,自己一点自由也没有,完全听任顾主差遣使用;即使妻子临产分娩,也不能前往照顾,任随骨肉在荒郊野地或树下出生。
.
颂文: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译注:有些被欲望蒙蔽的凡夫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设法赚钱养家活口。”因此虽然担心送命,还是披甲从军去了。另一些人则为了蝇头小利而甘为奴隶。
.
颂文: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译注:有人贪欲未遂,被杀身亡;有人犯罪受刑,被人从肛门贯穿头顶,竖挂在利戈尖上;有些人甚至于被放火焚烧。
.
颂文:聚守散皆苦,应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译注:财物赚取、保存和丧失的过程充满了痛苦,才深深体会钱财是无边祸害的根源;那些为了贪财好色而耗散心力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解脱三有的痛苦。
.
颂文: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译注:贪欲的人一定会饱尝前述的那些苦头,祸害众多,福利极少,根本得不偿失;就像牛马等为人拉车的牲口,顶多只能吃到几口充饥的茅草而已。
.
颂文: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译注:其实,像养家活口这么渺小的利益,就连低等的牛马等牲畜也不难办到;但是,短视的人们竟然愿意为它奔波受苦,糟蹋了难得的暇满人身。
.
颂文: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译注:五欲虽乐,总是会坏灭的;但是贪着它,却容易使人堕入地狱等恶趣。为了贪图这昙花一现的快乐,就必须长期忍受精疲力竭的艰苦。
.
颂文: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译注:然而,只要肯忍受这些困苦的千万分之一,以此修行,就足以成就无上的佛道了。和修菩提的菩萨比较起来,贪欲者吃的苦无穷,却没有证菩提的福份。
.
颂文:思惟地狱苦,始知诸欲患,非毒兵器火、险敌所能拟。
译注:如果仔细想这地狱等恶趣的痛苦,就会知道:五欲对人的伤害,不是兵器、毒药、火灾、悬崖险地和各种仇敌的祸害所能比拟的。
.
颂文: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
译注:因此,初学的菩萨尤其应该厌离五欲,向往阿兰若的修行生活:
.
颂文: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译注:在没有诤吵、不易产生烦恼,而且寂静无人的山林中,皎洁的明月光,清凉得犹如檀香,轻柔地泄落在宽阔平坦的岩石上。禅修的岩窟,空徒石壁,虚绝尘想;静坐其间,如处王宫,令人无限欢畅。寂静无声的林间微风,徐徐地吹送,捎来了一身的舒适与轻松。这时,有福德的瑜珈行者,为了利他,细踱着步子,静思菩提心、空性等法义。
.
颂文: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译注:无人的空屋、岩洞和荫凉的大树底下,随时随处都可以任意安住;既然免除了储存和守护财物的牵累和痛苦,就可以无拘无束、专心致志地修行了。
.
颂文: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译注:像这样舍离了一切贪着,自由自在地修行,无论谁都不能干扰我;就算是人间的王侯和天上的帝释,也难享有这种知足的山居修行之乐。
从三方面破除对异性的贪欲
一、破贪口水: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
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有些人喜爱异性的口水。其实粪便与口水都是由饮食消化产生的,你为何单单贪爱口水,却不贪爱臭粪便呢?
贪心强烈的人,在与所爱的人拥抱接吻时,对她的口水也会生起贪执,毫无厌嫌,很多文章中这样写,人们的行为也这样做。其实这是一种迷惑颠倒的执著,若以智慧来详加观察,女人排出来的粪便,与口水同样来自于饮食,女人吃饭喝水以后,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变成血液、肌肉、口水,而不能被吸收的变成大小便等。既然如此,对之一贪一恶是不合理的,毕竟它们的因都是饮食,没有这个因的话,口水和粪便都不会产生。比如有些人生病了,不能吃饭、喝东西,那他一定会口干舌燥,大小便减少。所以口水和粪便依靠饮食而来,在身体中都存留了一段时间,那为什么口水与粪便排出来时,贪心最严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先要从理论上明白,然后再在山里、寺院等寂静处,进行长期的串习,若能如此,心会逐渐恢复原状,不会对女人盲目地贪执。麦彭仁波切也说过:“非常愚笨且贪心强烈的人,于女人的口水如同甘露一样享用。”他老人家通过不同的教言,呵斥了某些人的不良行为。
因此,如果喜欢女人的口水,那也应该喜欢她的大小便,而事实上,纵然是再迷人的美女,也没听说过有人贪著她的粪便。既然二者的来源相同,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完全是长期的颠倒执著所致,假如通达了心的本性,明白了身体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样的妄执。
现在人真的特别可怜,不要说通达心性本具的自然光明,这是比较深奥的境界,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没有殊胜窍诀不可能证悟,但即使是从小到现在的身体,他也认识不了,对自己或者对他人,始终不断地贪执。不但是在家人的贪欲难以对治,出家人也有这种障碍,所以,很多上师通过不同手段来教诫弟子,以认识女人的身体不净。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长得非常漂亮,有一次她去佛印禅师的寺院里,五百个修行人都动了心。(公案虽是这么说的,但五百个人全部动心应该不会吧,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对她生贪心。不然,五百个人的业力各不相同,就算是最美的女人,也会有人认为很难看、很讨厌。)佛印禅师告诉苏小妹:“你真可怜啊,让五百个修行人动了心,来世要一一做他们的妻子偿还。”苏小妹非常害怕,忙问禅师有什么办法挽回。禅师让她吊死在禅堂门口,方能免去自己所造之业。
苏小妹还是深信因果,据说无奈之下,只好吊死在禅堂门口的一棵树上,禅师叫大家九天之内不要把尸体取下来。过了九天,在烈日的曝晒下,苏小妹的尸体开始腐烂,不断流下黄水脓血,臭不可闻,一群群苍蝇围着团团飞。五百个修行人见昔日所贪爱的美女,身体如此肮脏恶心,每个人都向她的尸体吐了一口唾沫,以此断绝了当五百人妻子的恶缘。
以前有一次,霍西曲恰堪布的寺院里,很多出家人在外面集聚,好像搞什么娱乐活动。上师坐在法座上时,来了一位藏族姑娘,听说长得非常不错,好多僧人一直盯着看,上师给她摸顶加持,也加持了很长很长时间。她下去以后,曲恰堪布就说:“你们感觉怎么样?一直盯着她,有什么可贪的?……”当时也开示了一些教言。
所以,不管是藏地汉地,人们特别贪执的对境就是俊男美女,这种贪心很容易生起,生起之后,一下子平息也很困难。但是懂道理的人,第一刹那生起贪念,(有些老年人也会这样,看见一个年轻人时:“啊,这个人多好看哪!”也许眼睛都看不清楚,但还是想看到美色。)第二刹那马上会用正知正念摄持:“没有什么可贪的,她身体全部是不净物,只不过表面上会打扮而已。”若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出家人,则不会因此而毁坏戒律。
《涅槃经》云:“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宝积经.菩萨藏会》亦云:“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于重担。”曾经也有个相声说,妇女的力量很强,从文字上也看得出来,所谓的“妇”,是一个女人能推倒一座山,她们还是很厉害的。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贪官,将财产、精力、时间全部用在女人身上。尽管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宣讲女人的过失,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男人的过失似乎更大。自古以来,一两个女人根本不能满足男人的贪心,历代的国王皇帝,哪个不是嫔妃成群,这个有三千女人,那个有三万女人……而一些女皇、女教主,虽然身为凡夫人,难免也有贪心,可是她们有多少个男人?现在女贪污分子为某某男人花了多少钱,这方面的公案还是比较少。
因此,作为男众应该明白,尽管大乘经典中一再地呵斥女众,让我们了解女身不净,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呵斥,原因就是男众不管是生理上还是欲望上,始终有些不共的过失。
二、破贪所触: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
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如果说:“我对女人的口水不是特别贪执,但我喜欢拥抱她、抚摸她,她身体的柔软光滑,能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这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你非要贪执光滑柔软的东西,那不如贪著柔软的木棉枕。高级宾馆的靠垫或枕头非常舒服,它们比女人的身体更加清净。
他们反驳道:“木棉枕虽然很舒服,但没有女人身上的味道,女身有些不共的味道,所以我贪执她。”那你不是贪执所触,而是贪执味道,这也是不合理的。作者在《智慧品》中说:“彼等诚虚伪,如垢谓净等。”你这样的想法,完全是把不清净看作清净,痛苦看作快乐,纯属颠倒迷乱的分别念。
当然,有些人身上确实也有俱生的香味,如六世嘉瓦la ma仓央嘉措,传记中说他不管到哪里,身上都会散发出芳香。有个修行人曾在他面前呆过一段时间,比较熟悉这种味道,后来他离开了,自己住在寂静的山里。有一次,他忽然又闻到这种香气,猜测嘉瓦la ma必定也在附近。经过一番找寻之后,终于发现了他老人家。据说这是一种清净的戒律香,可是关于六世嘉瓦的生平,有些智者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还有“香香公主”,你们很多人应该知道,她身上的俱生香味,连蜜峰蝴蝶都能引来,围着她翩翩飞舞。当然,这也有一些夸张的成分。
有个居士曾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非常非常痛苦,我的丈夫有其他女人?”我问:“你怎么看得出来?”“呜——他衣服上有其他女人的味道,身上有其他女人的头发。”“是不是啊?”“那肯定不是他的味儿,应该是别人的,而且这个头发也是细细的、长长的、红红的。”后来我只好说:“你再三地观察一下吧,我也没办法,我不懂这些。你好好修行,多念一些观音心咒。”但这样说也解决不了她的痛苦,这些人如果没有调心的方法,往往会非常苦恼,此处也说了,就像猪狗贪执不净粪一样,这是一种颠倒执著。但是按照世间人的传统,他们可能无法了解,认为异性的身体很干净。实际上去观察的话,身体完全是不净的,不值得贪执!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
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若整天沉溺于贪嗔痴当中,不希求真理智慧,不愿做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人真的非常可怜,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来呵斥。世间上的很多人事业不成功、修行不成功,主要源于贪心相当强烈,因为整天都是贪执,已经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只能给自己带来种种违缘。因此我们要遵循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当自己生起贪欲时,应采取一些手段惩罚自己,知道它是不好的事情,这样,相续中的贪欲也容易断除。
此颂中,痴迷愚笨的具贪者这样说道:“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可它毕竟是无情物,放在床上的话,不能与之作不净行,难以交合成鸳鸯美眠,不能满足我的贪欲。所以这些无情物对我来讲无济于事。”甚至贪欲强烈的人,因得不到所爱的人,会讨厌憎恨木棉枕。
这里作者没有直接遮破对方观点,但在甲操杰的注疏中以及印度一些论师的讲义里面,都对此作了简单的回答:愚人认为与女人交合能满足贪欲,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因为这种快乐始终不存在。
为什么呢?首先女人的身体不清净,上上下下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故不可能从她们身上得到安乐;其二,若依靠女身来满足贪欲,也许会有瞬间的乐受,但这是不究竟的,不会像涅槃那样永恒不变。因此,这些都是颠倒分别,儒教也说:“万恶淫为首。”道教强调女人是红颜祸水。
当然,任何宗教和世间理论的分析,根本不如我们佛教,对今生来世的诸多细节,佛教中分析得最为透彻。大家应该认识到,女色是世间的枷锁、世间的重患,《诃欲经》中也说:“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可是从历史上看,真正能战胜女色的高僧大德、世间名人比较少,很多人遇到这样的违缘时,不得不在其面前伏首称臣。
我们作为凡夫人,没有贪心是不可能的,但在面对某些对境时,自己应该有基本的原则。以前常听人说旧社会笑贫不笑娼,现在的新社会是多么多么美好,但有时候看来,现代人根本不如古人的道德,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冲击,很多糟粕纷纷来到我们国土,以致人们的贪欲越来越可怕,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贪心真的是永无止境。
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不但长期包养情妇,而且**成性,无论到何地出差,都公开指使身边人员“到街上转转,有好的就带回来”。从1989—2001年,他竟与除妻子之外的107个女人有染。现在的社会表面上看来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但有些人有了钱的话,根本不知道女身不净,再加上自己没有道德观念,经常把钱花在不合理的地方,寻求刺激以满足欲望。
重庆市委原宣传部部长,也长期在外面寻花问柳,但他选女人的要求很高(一要大学本科毕业,二要漂亮,三要没结婚——原注),不像有些领导那样,不管老少,不分美丑( 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在外面的女人,不管老少,不分美丑,不顾身份,既有公务员,还有卖**——原注),正如佛陀在经典中所说:有些于老者生贪心,有些对少者生贪心。所以现在人的贪欲不断增长,某些行为实在骇人听闻。
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学习《入行论》的道友们,经常要祈祷上师三宝,尽量克制自己的贪欲,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世间的正轨,否则,人心越来越可怕,行为越来越糟糕,最后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大家应该非常清楚。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如果说,你厌恶不清净的粪便等物,那么女身哪有干净的地方,你为何要紧紧拥入怀中呢?
贪欲强烈的人认为,女人身体非常干净,将之拥入怀抱,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其实如果详细观察,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知道,人身的框架是三百多块骨头,骨头之间由肌腱像绳索一样相连,框架中间是五脏六腑,外面则饰以肌肉、皮肤、毛发等,就像以钢筋为骨,水泥沙石的混凝土敷在外面一样,细细看来,人身的整个结构,无一不是不净物,不管外表有没有装饰,都不值得我们贪恋。
对贪执的破析,佛教的道理相当有力量,不然,就算你整天分析,也不一定找得到答案。有些人以前也上过解剖课,对人体还是有一点了解,因为人体的肮脏不堪,甚至到了中午时,自己连饭都吃不下。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别人的身体是那样,自己的身体又是怎么样?人的身体如此恶心,到底值不值得贪著?
很多人非常喜欢打扮,七八十岁的人也不甘落后。有个老太太特别爱打扮,看起来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每年接触她的时候,她就开始虚报年龄,第一年说是43岁,第二年成了41岁。可能她说妄语自己都忘了,去年报了多少也不记得。今年我都觉得奇怪,过了一年以后,她怎么又年轻了两岁?但从皱纹来看,虽然脸上被各种药抹得看不清楚,一看到手的话,完全能推出她的真实年龄。现在很多女人为了拴住丈夫的心,整天挖空心思去打扮,希望自己的美色不退,其实无常谁也阻挡不了,这样白费力气,真的没有意义。而年轻人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全力以赴将财产全部用在这上面。
当然,佛菩萨也经常化现为女人来度化众生,此处所讲的并不包括这些。汉地曾发生过一个家喻户晓的鱼篮观音公案:唐朝时观音菩萨为了度化某边地的人们,化身为一绝色女子,在街上卖鱼。当地年轻人都对她生起极大的贪心,一一向她求成家。(我也说不来求什么,很多专用名词我不会用,望大家谅解。这方面,你们可能比较专业。)那女子说:“若有人能一日内背诵《普门品》,我便嫁给此人。”第二日居然有多人能背。(不像这里的有些道友,背书背到中间就忘了,什么都想不起来,而他们在贪心的驱使下,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背得相当好。)大家互不相让,卖鱼女又说:“三日之内,如果能背诵《金刚经》,此人可允婚嫁。”三日之后,又有数人能诵此经。那位女子再答应以七日为期,能背《法华经》者,作为择婚对象。最后只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七日内熟诵了《法华经》,(他记性还是不一般哪,)娶到了卖鱼的绝色佳人。在迎娶那天,新娘子猝然逝去,身体迅速腐烂。马郎悲痛之余,只好将妻子敛棺埋葬。数日后来了一位梵僧,告诉马郎说:“你妻子并非凡人,而是观音大士示现,不信的话,你可开棺验视。”开棺之后,马郎大吃一惊,见棺内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梵僧遂以锡杖挑之,腾空而去。自此以后,当地人都对佛法深信不疑。
在藏传佛教中,诸空行母现为女身的也非常多,但对凡夫人而言,谁是空行母,谁是“地行母”,谁是观音菩萨的化现?恐怕也不一定能发现。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尽量断除淫欲。
从前,有个人对莲池大师说:“弟子看了您的《戒杀文》后,就一直守持长斋,唯有色心炽盛,不能灭除,乞请法师方便教诲,使我对色欲的厌弃心,犹如对杀生一样。”莲池大师答云:“杀生是苦事,生厌较易;色欲是乐事,生厌较难。今有一喻,杀生犹如当面将毒药置于劣食中,而色欲则是暗地将毒药放在美味里,对此,智者理当三思。”
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贪爱根深蒂固,不管是出家在家,要彻底断除非常困难,但如果一直贪执不舍,对解脱必定大有障碍。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诸**等,谨勿亲近。”对女人的身体,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亲近,否则自心被贪欲左右,修行将会一败涂地。
我出去与在家居士接触时,那些贪心较少、有满足感的人,家庭很和合,修行也很成功。而有些人的贪心非常强烈,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所以龙猛菩萨对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再三要求:“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用赤铁插入眼睛里,最多只是一辈子痛苦,而以贪心来邪视女色,将会带来生生世世的灾祸。作为守戒律的人,须将这一教言铭刻于心,在护戒的过程中,务必要依止正知正念!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
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你自己身体的不净物已经够多了,而且时刻都要伴着这个臭皮囊,下完课后要带它回家,用一些东西喂饱它,晚上还要用被子盖好,从小到大整天为它所拖累,难道这些脏东西还不够你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他女人的臭皮囊呢?
以前有个乞丐非常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非常苦,但他似乎嫌穷得不够,又娶了一个乞丐老婆。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娶个乞丐女人,是不是要找个垫棺材的东西啊!”同样,我们身体的上上下下,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果还嫌不足,又要寻找她人的屎尿袋子相伴,臭上加臭,这种行为真是难以理喻。龙猛菩萨说,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拼命贪著,如同猪狗喜欢屎尿、呕吐物一样,非常愚痴可怜。
无始以来,我们的贪心串习得如是顽固,假如再不去观察它、制止它,永远都不可能出离轮回。现在有些人发心出家,誓要断除一切贪执,这种行为非常殊胜。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机会,也要经常闻思《中观宝鬘论》、《中观四百论》(第三品)。《中观四百论》主要是运用理证来宣讲,《中观宝鬘论》则是以教言性的窍诀进行阐述。另外,《诃欲经》、《楞严经》等有关经典中,对这方面也有细致的剖析,大家通过学习之后,应该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益。
藏传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出家人刚开始守戒特别困难,等到听了《入行论》和一些戒律之后,思想上完全有改变,守戒律一点也不难。因为,如果认为女人很好,其价值在自己心目中越来越高,贪心肯定难以克制,但若认识到她没什么可贪的,她是非常肮脏的东西,那就不会贪执了。
我们欲界的男男女女,贪心可能特别强烈,尤其当今社会中,贪执色欲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家人应该规范自己,随时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做非法和不如法的行为,否则,一方面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修行也将受到极大的危害!
三、破贪身肉:
昨天说了,有些人认为:“我不喜欢木棉枕,因为它不是女人的身体,我对女人的细皮嫩肉才有兴趣,不喜欢拥抱那些无情物。”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
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如果有些人不喜欢木棉枕,只贪爱异性的身体,对于这种身体,不仅想接触、拥抱、抚摸,而且要经常看到,哪怕短短地看一眼也心满意足。假如暂时没见到所爱的人,自己就实在受不了,这完全是一种爱别离苦。所以感情的确是一种执著,但这种执著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应该从方方面面来剖析。
作者在分析这种观点时说:你一定要搞清楚,你所贪执的对境,无非是骨肉组成,如果你喜欢女人的细嫩肌肤,所以要看到并抚摸,那你为什么不贪求那已离开神识、躺在尸陀林或棺材里的无心尸肉呢?
比如你所贪爱的人刚死不久,如果天气不太热,十来天之内,身体的肢分会完好无损,秃鹫还没有吃掉,也没有被火烧成灰或者做水葬。既然你喜欢她的皮肉,想要抚摸、接触,那现在为什么不去拥抱她呢?躺在棺材里的身体,以前不一定能经常得到,现在她也比较有空,没有事情做,那你应该把棺材做大一点,跟她一起躺在里面,同时要记得在棺壁上凿一个缝,以方便自己透气。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既没有人干扰,也不会有人跟你争,机缘如此殊胜,你为何不好好把握,在棺材里抱着她享受呢?然而那个时候,很多人不要说看着她、拥抱她,连靠近都不愿意。
有些人的爱人死了以后,刚开始抱着尸体痛哭失声,但一会儿就放下来了,根本不愿意永远抱着,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贪心在作怪。若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不管是活着的身体、死了的身体,除了皮肤、血肉、骨架、五脏六腑及粪尿等以外,里里外外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你到底在贪执什么呢?
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曾于追求自己的少年前,以神通节节肢解她那美丽的身体,可是除了三十六种不净物外,她身体没有任何精华可言。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神通,但也可以借助X光、CT等科学仪器,通过从里到外的观察,不管是美人还是丑人,身体都没有可贪的地方。
但是,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串习,颠倒执著自他的身体为干净、美丽,用很多虚假的语言冲击自己的大脑,始终认为对方真的好看。其实懂得这些道理之后,所谓的贪执在对境上并不存在,正因为不存在,所以男女感情是不可靠的。
月称论师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对夫妻,开始时感情不错,一些男人找他妻子调笑时,她立即回到丈夫身边,说自己很讨厌那些人,以后他们再来的话,自己会立刻喊叫,让丈夫速来解围。但日子稍久,她与那些男人勾搭上了,并跟他们发生了关系。自此以后,她经常花言巧语地欺骗丈夫,偷偷出去与别人鬼混。后来她丈夫发现了,想起她以前所说的话,明白所谓的感情极其虚伪,由此生起极大厌离心。
现在的世间中,不管是东方人、西方人,最初对自己的伴侣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将一生的幸福建立在对方身上,但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再加上爱的本体根本不存在,所以往往是大失所望。要知道,如果爱是真实存在,那它永远也不会退失。《释量论·成量品》中说,比如你喜欢漂亮的异性,这种漂亮如果在本质上存在,那不可能随因缘而改变,任何一个人看见他,都会产生贪心。而实际上,不要说别人,就算是自己,可能也会今天爱他,明天恨他,对他的感情反复无常,无数人的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好好思维,无始以来,我们的贪爱之心非常可怕,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执著,但能通达这点的人极为罕见,除了具有修证的智者以外,大多数人都是随着各种迷恋一直在追。
现在的那些明星歌星,很多人哪怕看一眼,也觉得特别幸福,若能接触他的手,可能永远也忘不了,觉得自己已获得了“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些追星族特别疯狂,所作所为也非常可怜,然而,这种可怜在我们身上也很容易发现——不该贪爱的,偏偏执著不放;值得追求的解脱妙法,却兴趣索然。大家若能从道理上认识到这一点,修行才会逐渐走上正轨。
有些人说:“尸体没有生命力,死完以后谁去贪执?我喜欢的是有心的身体。”对此论调,下面也进行破析: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
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前面已经分析过,你喜欢的不应该是身体,否则,刚死不久的尸体与生前无有两样,放在棺材里对之敷酒、化妆,因为长时间没到外面“打工”,尸体可能更漂亮白皙,但你根本不会对之生贪,既然如此,那你所喜欢的,肯定是她的心。但是所谓的心,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如《弥勒请问经》云:“心者无形无色无住,犹如虚空。”《华严经》也讲过:“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这样一来,身体也不是,心也不是,除此二者以外,你贪恋的究竟是什么呢?除了石头、木头、瓶子,你想拥抱接事物绝对不可能存在。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美色虚幻不实,如梦幻泡影,统统是分别念的妄计执著。世间人所喜欢的,没有任何实义,反而依靠这些分别念,给今生来世造了很多恶业。龙猛菩萨说过:“佛说世上圆满事,难信如同木鳖果。”世间上的一切,看起来像木鳖果一样鲜艳欲滴,但吃后方知是毒药,如果不断地享用、不断地追求,自相续一定会毁坏的。
所以,若用智慧来观察,人们生贪爱的对境,除了身体和心是不存在的,既然身体你不喜欢看、不喜欢摸,那肯定是心,可是心没有颜色、形状、来源、住处,纵然你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见到、摸到。除非具有他心通的人,知道心是怎么样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贪的对境,不可能依靠这种心来满足欲望。如此一来,自己也完全了知:贪心没有丝毫实质。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现在最可怕的就是贪心,很多人因为贪心,家庭不和合、生活不快乐,被贪心束缚而没有自由。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寂天菩萨的殊胜窍诀来以理观察,这样的道理,任何智者也没办法推FAN,即使你在不信佛教的人面前,也可以问他:“你是不是喜欢女人?如果是的话,你喜欢她的身体还是她的心?”假如他说喜欢“身体”,那为什么不喜欢尸陀林的尸体?他若改口说喜欢“具有心的身体”,那么身体和心是别别他体的,不喜欢身体刚才已经承认了,现在你是不是喜欢她的心?
通过这种分析,对方再怎么聪明、有超胜的智慧,恐怕也无法回答,最后他自己也知道:“我以前认为世间情爱是存在的,因此一直迷恋着,现在终于发现,这只不过是自己的分别执著而已。”
——节选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讲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9-8 17:24
十种淫报-戒淫十则
处女: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结定冤家不散。纵使临婚瞒过。隐含羞耻难安。痛缠心骨恨如山。蒙垢千秋莫澣。
孀妇:
人孰不思偕老。可怜独守空房。芳池拆散两鸳鸯。此后双飞望。死者别无余愿。祇求为我增光。智欺势压太猖狂。终作冤家孽障。
婢女:
有女皆期得所。守贞待字于归。只因穷困两相违。骨肉亲情割爱。正望主人厚意。不应欺彼孤婢。百年难保旧门楣。祇恐后嗣不美。
仆妇:
仆妇虽然下贱。含羞带耻心同。入牢无奈强相从。强横罪恶深重。彼自分明配偶。我当严整家风。从来义仆干功。都是主恩感动。
乳妪:
他既为我鞠子。宁忍因子奸他。终年琴瑟远违和。祇为家贫难过。况彼良人在室。望他守节如初。自羞自愧恨如何。劝汝早些看破。
贫妇:
贫窘甘心忍辱。端赖仁者周全。逞财乘急肆淫奸。作孽终身不浅。穷富由来无定。家资聚散如。千金难买子孙贤。只恐后来难免。
尼僧:
彼既修行出世。岂容觅趣调情。败他戒行坏他名。不顾佛家清净。神目赫然如电。淫孽报应不轻。官刑冥罚两相乘。真是堕身陷阱。
娼妓:
有种青楼妓女。倚门百媚妖邪。须知君子爱身家。执玉一般恐怕。彼纵落花无主。我终白璧蒙瑕。破伤财物误生涯。染毒罹祸大。
姬妾:
娶妾祇因嗣续。何须少艾重重。脂红粉白骷髅工。总是一场春梦。每见富翁多宠。糟糠冷落闺中。伦常乖舛逞淫风。性命攸关重重。
男色:
配合原为正理。岂容颠倒阴阳。污他清白暗羞怆。自己声名先丧。浪费钱财无算。戕生更自堪伤。请君回首看儿郎。果报昭昭不爽。
.
好色淫荡因果报应
天律于淫最严,人祸于淫最惨。小则戕生,大则绝嗣。近则削其福寿,远则灾其子孙。阳则受国宪之诛,阴则干神明之谴。鉴无或爽,数有难逃。况乎天道好还,淫人妻女,妻女必被人淫;坏人名节,名节必被人坏。理所必至,岂妄言耶。故欲念萌动之初,视如毒矢着身,恶蛇螫手。急须刮骨断腕,始免裂肝腐肠。
凡人皆宜凛凛,盖天地间,凡类于不德者,皆足以失富贵,而莫捷于淫。凡类于德者,皆足以得富贵,而莫捷于不淫。人若猝遇邪缘,分明是我造福之大机会,一富一贵、一与一夺,即在行为顷刻间。淫不淫之所系,大矣哉。
又曰:奸近杀,洵矣。然言其近,尚是缓辞,予以为奸未有不杀者。
其夫知觉,忿怒操刀则杀。
同奸嫉妒,利刃相加则杀。
因奸至罪,则王法杀之。
幸而漏网,则冤鬼杀之。
此数者或免矣,而痨瘵沉锢,灾患临身,则司命又杀之。
男子以有为之身,置之必杀之地,岂不愚哉!
达摩祖师曰: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
又曰:淫虫最逆天,严惩不宽宥,阳律已难逃,阴谴还须受。
陈新子曰:色起于目,目不视,色从何来。色起于心,心不想,色从何发。
高宗宪曰:此身如白玉,一失脚便破。此事如鸩毒,一入口即死。
戒淫法曰:他诱我杀身、破家、损寿、折福,实害我身家性命的祸事。该把作杀人利刃看,作雪山坑坎看,作虎狼看,作蛇蝎看,作勾魂鬼使看,作前生怨怼看。若作如是等看,犹如将水救火,未有不熄者。
.
先賢白話戒淫五字歌
从来坏风俗 淫字为最毒 名曰万恶原 自应防失足
无奈贪花流 心昏兼气浊 只顾己风流 不顾人羞辱
处女被渠污 临嫁遭夫逐 若然淫少妇 累人头戴绿
更怜寡妇流 守节如松竹 百计巧牢笼 惨被他鱼肉
谁知鬼门关 其夫心不服 告准阎罗王 鬼差就到屋
削去佢前程 重要入地狱 何况清净门 僧尼敢污渎
斋钵被打穿 佛眼都乱辘 这段欢喜缘 折堕更甚速
可恨那狂且 不计祸与福 色胆大如天 到处肆淫欲
无论亲与疎 不分主与仆 或恃势强奸 或移花接木
暗算与明欺 务偿其所欲 有等堕私胎 死在娘胸腹
有等产私胎 死在娘床褥 冤哉那婴儿 无辜受惨酷
风流债未完 冤孽债又续 天眼本昭昭 恨然此淫畜
法律万难逃 报应如转轴 佢占人便宜 人污佢骨肉
灾祸一齐来 问佢向谁哭 曷若守礼义 爱身如金玉
女界勿自由 男界须整肃 男女界限清 礼不分生熟
酒乃色之媒 赌更祸所伏 揸摊与抹牌 猜三兼道六
男女勿相嬉 免至入淫局 娼寮不可居 蛋艇不可宿
即如闺房中 都要知约束 乐极会生悲 此语当记录
尤望饱学人 虚怀时若谷 听我劝一言 慎勿着艳曲
艳曲与淫词 百世遭流毒 淫书宜焚烧 淫戏须驱逐
戒淫先戒心 戒心先戒目 诚恐误前程 百悔罪难赎
我今述俚语 为君效忠告 从此急回头 莫待天诛戮
先哲遏淫说
诸恶业中。惟淫业为最。盖淫念一萌。便思邪缘相凑。生幻妄心。设计引诱。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瞋恨心。忌人之有。生妒毒心。夺人之爱。生杀害心。种种善念从此消。种种恶业由此起。此森罗铁榜。必以淫为万恶首也。
然而庸夫庸妇。显蹈明行。罔知顾忌。至学士文人。诵习圣贤。竟尔自号风流。侈谈情种。娇艳无心顾盼。辄视为有意之凝眸。深闺不无笑言。便揣作多情之勾引。或见其贫。而以财诱。或求不遂。而以巧谋。缱绻则托于夙缘。邂逅便神为天合。机关不止千般。流毒直兼数世。不思月下花前。为乐有限。粉白黛绿。转眼即空。
而恶因日积。显则倾家荡产。平生之名利皆虚。阴则削禄减年。一世之荣华丧尽。大则亏体辱亲。乡闾共忿。小则辱身贱行。流落堪嗟。甚至败露触凶。而七尺之躯。顷刻作刀头之鬼。奈世人之溺于此者。动曰何伤。嗟乎。天下受何伤二字之毒者。岂少哉。夫杀人者。杀其一身。淫人者。毒其数世。不独伊夫闺门不肃。终身难以对人。即上而翁姑。下而子女。莫不耻悬眉睫。痛入心肝。
更有夫怒而杀其妻。父怒而戕其女。由是而斩人子息。绝人宗祧者有之。令于孀居苦节。本是一点贞心。鬼服神钦。尔乃眉来眼去。多方引诱。至他痴心一动。不复自持。从前苦节。一时丧尽。罪大恶极。莫此为甚。至若婢女仆妇。尤易行奸。不知此辈。本属良民。不过因难投充。以贫自鬻。奈何既役其身。又乱其性耶。
或有破残闺秀。无论丑声扬播。人所共弃。即或有等娶去。每因败露逐还。父母含羞。兄弟负耻。因而气忿陨命者有之。抑郁伤身者有之。种种害人不浅。彰彰惨报无穷。生或雷诛炮击。后嗣不昌。死必苦磨地狱。永遭沉沦。人亦何憾于彼。而必为此害人害己之事哉。
.
不为美色逾越法规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为西吾地方国王,他对一切众生均如父亲待子一般饶益、关怀。国王手下一位大臣育有一美似天女般女儿,凡有贪心之人一见到她,立刻就会陶醉在她美色诱惑之下,故而此美女也被众人唤作陶醉姆。
陶醉姆父亲一日对国王说道:"如国王下属中有人欲奉献玉女宝,不知国王是否愿意接受?请国王对此问题再三思维一番。"国王立刻明白大臣此话含义,为探知臣子女儿能否充任王妃,便派出一些婆罗门先行观察、了解有关情况。
当婆罗门来至陶醉姆家中、陶醉姆开始招待他们饮食时,这些婆罗门一见美女如花美貌,立即被其吸引,他们目光专注于她,以致废食忘饮。大臣看见后便将女儿藏匿起来,自己亲自为婆罗门端去饮食。
众婆罗门离开美女家门后,均再三感叹此番艳遇。他们一致认为陶醉姆实在太过靓丽,简直如幻化一般令人难以置信。他们心中思维道:此女人真乃名不虚传,即便仙人见之也会受其引诱。国王若遇之,亦必沉醉情欲之中而无法自拔。如此发展下去,国王恐连佛法及世间重要事务都会统统放弃。如是思维后,他们在向国王汇报时就说:"此女人虽外表看来闭月羞花,但内里实具恶相。故国王见她都不应该,更遑论娶其作王妃。"
闻听手下如此言论,国王也对陶醉姆从此再无希求心。而大臣在得知国王不欲纳自己女儿为妃子之心态后,便将女儿嫁与另外一大臣。
国王后到王宫外睡莲花园赏玩,陶醉姆得知后心想:就是这位国王说我具足丑相而舍弃我,不纳受我为王妃,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想不到他今日倒送上门来。想到这,陶醉姆便巧施脂粉,后直上屋顶端视国王。
国王不经意间抬眼望见后,立刻目不转睛盯住美女。他心下暗想:此女人是天女还是非天女?为何长相如此令人惊魂?国王虽欲无有知足地一直观看下去,怎奈马车却不得不驶过此地。回到王宫后,国王内心一直不感安乐,日夜都将陶醉姆容颜翻来覆去浮现于脑海回味。后来他问驾车者:"屋顶上女人到底是谁?"驾车人答言:"此乃大臣阿布巴嘎妻子,名陶醉姆。"国王于是当即知道此女人正乃原先被其父欲送与自己当王妃者,不过现已成为别人之妻。他心中甚是失望。失落之余不免想到:所谓陶醉姆看来真可谓名实相符。
从此之后,国王贪心愈发增上,心一直强烈贪执、系挂陶醉姆,就如不自由之人一般被情欲捆缚。由于心不安乐,天长日久,国王脸色日益萎靡不振,形容渐渐枯槁、憔悴。而陶醉姆丈夫乃为一非常精通看相之人,他一望便知国王实是因为贪执自己妻子才日渐消瘦。他原本对国王就十分敬佩、关心,此时便将国王请到一寂静地告诉国王说:"臣下今晨供养天神时,一夜叉告诉我道:'国王爱恋陶醉姆,难道你竟无耳闻?'夜叉说完即隐身不见。既然如此,国王为何不向我挑明,我非常愿意将陶醉姆供养与你,请国王务必笑纳。"
闻听此言,国王顿时因羞愧难当而低头不语。虽然心中一直对陶醉姆贪恋不舍,但大臣这番话却勾起国王深深思索,他马上警戒自己万不可因执着美色而轻舍人间法度,这实是国王历来串习善法之所引发,使他悬崖勒马,不再逾越世间善法轨道。他随即对大臣说道:"此事极不应理,如此行事定会毁坏福德。我必定会死,而因果报应却如影随形,你亦会因离开妻子而感受痛苦,故我不欲做此等事情。无论今生来世,这种作为都只会令自他受损。此乃愚者行为,智者实不应效法。"
而大臣则劝解国王说:"这样行事怎能违背正法?这一点请国王勿需顾虑。若你能纳受我妻子,这是对我布施提供帮助,是培植我福德之善因;如不接受,则是对我布施制造违缘,亦在增长臣下非福德之过。况且无有任何人会对此事造谣,国王也绝不会因为此事而落恶名,因除你我两人外,实无第三者知晓,别人如何会讥讽嘲笑?"
国王则坚持说道:"你虽对我关心异常,但也不能如此做事。即便无人知哓,不过只要是在作恶为非,那就好似让我吃下毒药一般,我心定不快乐。何况天尊及一些瑜伽士又怎能视而不见?再者说来,让你舍弃妻子也会令你痛苦不堪。"
大臣还在继续劝说国王:"你是君主,我为臣子,这个女人你当然有权享用,这样做并不违背世人教条与规范。对我而言,此女人可谓珍贵、可爱,但若我舍弃珍贵东西,将来则可凭此布施功德尽享更大快乐,亦必因之而得珍贵无比之来世善果。所以祈请国王一定接受陶醉姆。"
国王依旧拒绝道:"希望你不要这样讲话,即使我能获得如是利益,但如对布施者本人造成损害,则我宁肯自身被武器砍杀或跳入火坑也不愿享受此种所谓最大快乐。"
大臣还是不放弃向国王奉献妻子之努力:"如果国王不愿接受陶醉姆,我就令其去当妓女,这样人人都可尽情占有她。故而国王还是接受为妙。"
国王不觉诧异说道:"你这大臣是否有些疯颠?她从未做过坏事及对不起你之亏心事,你为何定要用我来惩罚她?如你定要这样做,则人人都会呵责你,你也会将自己今生来世之善根全部毁坏无疑。因此请勿如此行事,不要勉强自己去行善举,你应喜欢公正合理之事。"
大臣还未死心,他又对国王说:"如果国王心生欢乐,我心也会相应快乐起来。不管有无违犯法规,也不管众人呵斥与否,我皆能忍受。除你以外,国中再无比你更重要之人,因此请一定答应我请求以令我福德不断增上,再次请国王接纳。"
国王耐心对大臣解释道:"既然你对我如此关心,我更不能舍弃你不顾。不管别人讥讽与否,也不管今生来世果报之人,世间、天人都会远离、抛弃他。因此即遇命难,亦不应喜行非法,并令大过失因之而生。此等过失均无些微利益,且致人顾虑重重。此外,智者如做引起别人呵责或引生他人痛苦之事,则自己安乐亦难获取。因此,我才不会损害任何人,只如理如法规范自己行为。"
大臣还不放弃向国王敬奉妻子念头,他持续不挠地说:"为国王利益,属下本该为你竭城奉献,这又有何非法之处?我们本地臣民又怎会对你产生非法议论?臣下还是衷心希望你能接受陶醉姆。"
国王仍继续对他晓之以理:"如你真想合法行事,我们两人不如找西吾地方精通世间法规之人评判评判,询问一下他们对此事之看法、态度。"
大臣连忙说:"诸位长辈都恭敬你,因你广闻、具智,精通一切大小事务,无人能比。"
国王紧随其话头答道:"你既如此承认,我更不会欺骗你。国王一般都会对有理、无理之世间事了如指掌,对臣民来说,国王十分关注民生疾苦,知疼知暖,又如何能欺惑民众?既如此,臣民也理应随国王教言努力去做,正如牛群本该随牛王足迹一样,臣民亦该如是随顺国王。再说如我自己不能管束、调伏自己,又怎能管理国中百姓?因此我关心民众、遵守法规、维护自己清净名声,绝不随顺自己贪心。"
大臣听到国王如是所言后,深感国王毅力顽强、立场坚定,于是便在国王前顶礼道:"能在你这样的国王治下当民众真乃大福报。你守护法度、不喜世间贪爱。如你一般之国王,在森林中苦行之仙人都难以相提并论。看来国王名声确实真实不虚、掷地有声,理应值得赞叹。"
世尊在因地时,如是感受痛苦,但也不入违规劣道,始终住于清净戒律道中。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9-9 17:56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那王来尊者宾陀罗的住处拜访,看到瞿师罗园中,有许多刚出家的年轻比丘,跟随着尊者修学,就好奇的问:
「婆罗陀阇!为什么这些充满青春活力、欲望正强的年少比丘,能够来此而安于离欲的出家生活,而且准备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呢?」
「大王!佛陀这样教导我们:
『比丘们!当看见像自己母亲那样年龄的女人,应当将她想成是自己的母亲;当看见像自己姊妹那样年龄的女人,应当将她想成是自己的姊妹;当看见像自己女儿那样年龄的女人,应当将她想成是自己的女儿。』
大王!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充满青春活力、欲望正强的年少比丘,能够在这里安于离欲出家生活的原因了。」
「但是,婆罗陀阇!如果将所看到的女人想成是自己的母亲、姊妹、女儿,还是起了欲念,对这样的人,有更好的方法吗?」
「有啊,大王!佛陀这样教导我们:
『比丘们!应当从脚掌以上,头发以下,从里到外,观想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充满着血、肉、黏汁、排泄物等等恶心不净之物,没有任何部分是洁净漂亮的。』
大王!这样,就能让比丘们安于过离欲的出家生活了。」
「但是,婆罗陀阇!如果一位还不能从自己身体、戒律、心念、智慧开展出修行的人,虽然修了不净观,但对某些部分还是会冒出净想而生起欲念,对这样的人,有更好的方法吗?」
「有啊,大王!佛陀这样教导我们:
『比丘们!应当守护六根等感官,约束自己的心念:当看见东西时,不要执取所见的影像,不让它印在心中长久不去,更不要挑好看的看,因为,如果对看东西这件事不予以约束调伏,那么,就会遭到贪爱、忧愁、苦恼等恶法的侵袭。其它的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识等感官作用也一样。
大王!这样,就能让比丘们安于过离欲的出家生活了。」
优填那王听到这儿,深有共鸣,赞叹说:
「善哉!善哉!尊者婆罗陀阇!这是多么善巧的说法啊!让年轻比丘们安于离欲的出家生活。尤其是依戒律、威仪来守护诸根,我就有所体验。有时,我没有守护好自己的身、口、意,没有提起觉察的正念,没有守护诸根就到后宫去,结果,就会惹起许多麻烦与烦恼。但当我能守护好自己的身、口、意,能提起觉察的正念,能守护诸根而入后宫时,就不会惹出麻烦与烦恼来。在后宫都不会惹烦恼而导致身心煎熬的痛苦了,更何况是过着出家的清幽生活呢!因此,我确信这样的方法,能成功地让这些刚出家的年少比丘,安于离欲的出家生活。」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