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向老子学习大气做人 小细作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9-20 20:49     标题: 向老子学习大气做人 小细作事

向老子学习大气做人 小细作事



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认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无不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因此,干大事必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一、大气做人

    1、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2、“谦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与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上善若水。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着名的一个哲学命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曲则全,枉则正。老子还认为,大气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他说: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曲则全,枉则正”。同时,还要以德报怨。“报德以怨”,“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样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彻底消除嫌怨。事实上,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二、小细作事


    1、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在认识论上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


    2、持之以恒,目标始终如一。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是世界级水平的伟大药学家,他的名着《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十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着用了27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3、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一是要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二是要力戒逞强、逞能、逞勇。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担当领导。“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谦虚谨慎,就能事业有成;自高自大,做事必败。因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4、“贵身”:生命高于一切。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三、廉洁为官


    老子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


    1、领导者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老子认为,当官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欲望的社会意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但他一生廉洁奉公,从未给自己和亲属置办过任何家产,私谋过任何特权,真正实现并承诺了“天下为公”的誓言。


    2、“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主编历史巨着《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不光自己生活简朴,还教育后人崇尚俭约,提醒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希望他绝不可因奢侈而“败家丧身”。


    3、私欲是罪恶之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的地步。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不知足,不知止,栽进了罪恶的泥潭。


    4、推功揽过--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能受国之垢,乃天下王”。如前所说,老子认为最高尚品德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永远处下,有时处在人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最脏污的地方。推及领导者呢?就应该能够承担国家遭受屈辱和灾祸的责任,这才是社稷的主人,这才叫国家的君王。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推功揽过。


    西汉名将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北击匈奴,参加漠北战役。由于李广指挥的东路军没有向导迷了路而未能如期参加漠北会战。战后,责令李广的部下来对质受审。李广挺身而出,为部下揽过自责,他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东汉名将冯异的品德更是在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冯异驰骋沙场十几年,战功累累,但每次战役结束后,诸将并坐论功时,他为了避功,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树底下读书思过,他为牺牲的战友、士兵深感难过。因而,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图片附件: 1.jpg (2010-9-22 19:40, 19.0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6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9071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0-9-20 20:50

知道难,守道更难。特别是现在的经济社会,真正能守道的正直之士,却往往被我们看错,乃至于以为痴傻。如今世风浊恶至极,真正能够守道正直保持自我的高洁之士,常被世人轻看,正因如此,才显得其更加可贵。  
我们想要得到一双智慧眼,在人群中找到真正的贤人君子而不被伪君子所误,一定要从《老子》中获取智慧。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得到自我修养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依此知己知人。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真正的圣贤,他的表现往往是极其含蓄而保守的。他从不夸夸其谈,也不在大众中表现他与某些贵人的特殊关系而引人青眼,而是“温良恭俭让”到极致,谦逊有礼,推恩揽过,不断地成就他人的德行。





  这里的“知其雄”,是真正明了天地大道,格去物欲,而证得自我真性的状态。我们在寺院里看到,供佛的大殿名为“大雄宝殿”,这是表示佛陀是真正战胜了自我,放下物欲,看破世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雄大力圆满自在状态,人能战胜千军万马不算英雄,正在能够放下自我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当证到这种状态时,他已经拥有了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力量,别说世上的确无人能与匹敌,就连十法界中的圣人都已经无法与他相比了,他成为天人之师,十法界的所有众生都以他为师为榜样。但是,在这种状态下,他却不展露他成就的境界,而是“守其雌”,保持自己谦逊的状态,如水就下,成为天下之溪,众水所归,而不为之主宰,毫无控制的念头,而是一片柔和温润之气,“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他的确做到了,像婴儿一样与世无争,以天真的眼睛看着世界而不干涉什么,这是多么纯真的状态啊。
  
“知其白、守其黑”也是相似的意思,明明心里光明得一尘不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但是他却显示出混沌无知的状态。他大智若愚,把深邃的智慧掩藏在“和光同尘”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和常人乃至愚人一样生活着,但是他的行持却永远不违背大道,其自然无为的状态足以为“天下式”,值得大家学习效仿。他的生活的确守住了人间的“常德”,一点也不没有过错,这才是真正达到“无极”的真道了。这才是《周易》中所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样的大德在我们面前时,因为他表现得太平常了,所以总是被我们认为是普通人或者愚人,过宝山往往空手回。
  
这样的圣人,他本来志趣高洁,他本来可以享受最高的荣誉,他本应该被天下人所称颂,但是,他却“知其荣、守其辱”,把自己保持在卑微下贱的位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天下最深的深谷,乃至成为波澜不兴的湖海。这时的他,真正能够藏污纳垢,表现成最为质朴的状态,回归到自性的平和当中享受自己的快乐,而在大家看来,这个人表现得质朴无华,甚至有几分傻气,而在天道看来,他才是真正回归到常德的圆满状态,所以说“常德乃足”。
  
“朴散则为器。”这种质朴的品格一旦显露出来,便成为人间的大器。也可以说,宇宙间的万物都显露出来了。七仙女之所以看上董永,就是因为他质朴的德行显露出来耀眼的光芒,感动了神仙下凡相助。这就是为什么人间看来的傻子,在天人看来却是真正福德圆满的圣贤的原因。这种质朴的德行所显露出来的状态是圆满自足的,所以他能生出世间万法,器世间由此形成,我们的宇宙由此诞生。
  
证得圆满自足的状态圣人并不自我享受,而是把它与天下人共享。把这种德行普施给天下人的时候,他便会成为天下人的器长。所谓“大器晚成”,最后显现出来的圣德与大众共享,使大众人人得益,圣人甚至以身作则,为之官长,为之父母,引导人人走向幸福,直到觉悟。并且,如果有人有了这样的德行,圣人立刻便能发觉其质朴的可贵,并聘请他为官长,成为人民的榜样,这样规范了天下人民的行为,所以“大制不割”。这样,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样,才能真正让人人享受真理带来的快乐与自由。

图片附件: 2.jpg (2010-9-22 19:43, 12.8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3
http://bbs.jixiangyun.com/attachment.php?aid=907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