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开愿法师:什么是“闻思修”?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18 16:15     标题: 开愿法师:什么是“闻思修”?


问:有的时候你的行为没有如法,或者说就没有按着佛法的方式,或者说都是自己的分别,我的有情的这个世界的思维活动好像不太对吧?


  
师:真正地能够听闻,闻、思,如果没有行的基础,你所闻的也是你的意识,你所思的还是你的思想,不是佛的思想。只有你真正有了修行的基础,有了破烦恼的基础,这时候的闻、思、修才能够算得上能够和佛相应。


  
我们是这样的:我要先听闻,然后我再去思、去修。如果你没有修的基础,你的思、你的闻,不能保证是正知正见。往往我们是:我们听了很多年的经,我们在闻;然后我们回去以后好好地去想,好好去思维;接着我们就按着这个做,你已经落在潜意识里面去了,你所得到的已经是垃圾了,那个行为能够标准吗?不能标准,不能正确。所以要边修、边闻、边思,是同时完成的。


   
问:“思”就是领悟是吧?


   
师:“思”就是我们修持的感悟,“闻”就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指导。我们听到的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指导,我们听到了方法,听到了修行的好处,激发我们修行的愿望了,你愿望的起现形就是在“修”,过程是同时存在的。


    
闻、思、修是同时存在的,不是一个出来,然后又出来一个,不是这个道理。因为没有先后,同时存在。只不过是我们众生觉悟不到,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众生有妄想、分别、执着,总是把它给分开了。


     
所谓“闻”和“思”和“修”,你要想一下我们的思想。“闻”,比如说是我们的耳朵;“行”是表示我们的行为,都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再说你这个人,你光有耳朵没有思想了,那你耳朵也不存在了,它也没有知觉,所以根本是一个,你怎么能把它分开呢?你不能说我光有行为,耳朵也没有了,人是一体的。


     
因为整体才是圆满的佛性,我们所有的一切言语、行为,都是我们自性显现的一种过程,只不过众生迷,有业障,不觉悟,不觉察而已。佛菩萨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能够知道,一切众生都是佛性的起用,只不过是迷了以后,起的作用千差万别,产生了种种喜怒哀乐,种种的不同,但是没有离开根本,离开了根本那就没有法了。


  
这样讲的话就比较深了,就说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动,根源是一个,都是从这个根源里面变化、演变出来的。怎么演变出来?就是我们有妄念了,然后有了分别、执着,产生了我们的言语和行动。


  
问:师父,比如说初学者的,也是在边闻、边学,也是想行,可是她也许就是业障重,或者像您说的贪嗔痴,这个习气还是不能很快地断除,那需要不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把你的心所转,在一个殊胜的环境里去学习、去修行?


  
师:还是佛说的一句话很高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你真正遇到好的环境,真正遇到高人指点,这是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有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你就有这种殊胜的环境让你去学。这不在于是你去找,你如果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因缘,你找也找不到,是这个道理!


   
有是福报,没有的话,就是过去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有修得那么殊胜,这也很无奈。不是众生能找来的,是自己善根、福德、因缘的感应。哪个人不想找到佛来亲自教我们,找到极乐世界那么好的环境去修?都想,但需要自己往昔修持的感应!


   
问:那您说像我们这些凡夫这种定性、定力,这种福报不够的,是不是还是要一个殊胜的环境,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修?


   
师:释迦牟尼佛很慈悲,说这个娑婆世界不容易修,是堪忍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忍不住,就要生烦恼,怎么办?移民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环境好,空气好,还会遇到好老师——阿弥陀佛,这多殊胜,所以我们一生补处。佛说了,到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我们不要等到第二生,我们这一生就成佛了,那个环境好。这个问题是对的,因为佛都要让我们选择好的环境,那我们选择好的环节当然是对的了,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智慧去选择,这是最主要的。


   
问:选择善知识也很重要!


    
师:选择阿弥陀佛就是最大的善知识。所以修净土是最大的福报!


  
问:对,是需要大福报。


    
师: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法藏比丘,在因地经历了五大劫的修行,成就了极乐世界,发了四十八大愿,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的有缘众生,都能往生净土,在净土里面修行成佛。


  
这个愿望殊胜至极了!所以,诸佛如来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为他作证明,赞叹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赞叹到极处了!“光中极尊”,“光明”代表圆满的智慧,光中最尊贵的;“佛中之王”,佛这个“王”也是最尊贵的,佛中的王。这是释迦如来亲口宣讲,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给释迦牟尼作证明,说:佛说的太不可思议了!所谓难信稀有之法。


  
古大德也在讲,难信、难信,真难信!亿万人中一二知。《弥陀经》里面佛陀讲:我在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微妙法,真的是甚难可得。不容易!所以佛苦口婆心,太慈悲了,说了很多个难信,很多次让大家感觉遇到这个法门不容易。


   
《弥陀经》当机者是谁?当机者是舍利弗。舍利弗在佛陀十大弟子里面表智慧第一,所以,你要有大智慧,你才能选择净土;你有大智慧,你才能认识净土;你有大智慧,你才肯修净土;你有大的智慧福德,你才能成就净土。所以,佛最后又强调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众生很难体悟!感觉到很轻而易举就遇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很平常、普通,也没感觉到他的能量有多大。这是我们自身有障碍,不认知而已。我们认识得不够,佛缘不够深,还没有体悟到阿弥陀佛的慈悲,还没有体悟到释迦如来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五浊恶世,在这种环境里面,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为众生宣讲这一难信的法门,有多么难!为什么难?众生的障碍太重了;为什么重?妄念太多了;为什么多?疑惑心太重,多疑!

  
问:那比如说我们之前的有一个念的、一个念的生起来。


     
师:生是正常的,不生就不正常了。你无量劫的时候,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量个念头在冒出来,只不过是我们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我们在没有修佛之前,我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妄念,感觉到有妄念是正常的,没有妄念才不正常,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儿。


   
佛用他的大智慧告诉我们了,我们生死的根源,我们苦难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妄念,所以我们对它重视。当我们去消除妄念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妄念怎么那么多?不是说我们诵经的时候妄念才多,是我们诵经的时候,发现我们有那么多的念头——把念头发现了。其实你诵经的时候和不诵经的时候的念头一样多,只是你诵经的功德和诵经的清净心把念头发现了而已。


   
也有很多人说:我念佛的时候妄念特别多,我不念佛的时候反而感觉到没有这么多妄念,没有那么严重?这是错误的,其实是你没有念佛的时候,你没有发现你那么多的念头、妄想。当你念佛的时候,你想静下来的时候,想用一念制服万念,想清净了的时候,你才看到你的念头了,发现念头怎么这么多,那么乱?一刻不停地在往外冒,这是发现,是进步的一个表现。什么时候你真正用诵经、念佛的功力把它降伏了,叫伏烦恼,在净土里面就叫功夫成片。


   
我们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了,这是最主要的。就像祖师说的,佛法是从恭敬中求来的,不是我们学来的。


   
老法师在讲经的时候也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求法若渴,并且至诚恭敬,就想证阿罗汉果。有一天,他师父跟他开玩笑:“你不是想证阿罗汉果吗?我有办法。找一天我给你加持加持,让你证果。”就把他叫到一个屋里面,让他蹲在墙角,用球砸他,砸一下,说,你证须陀洹了;然后再跑这个角上砸了他一下,说你证斯陀含了;然后又跑另外一个角上砸他一下,你证阿那含了;跑到第四个角上,又砸他一下,你证阿罗汉了!结果,几句话说完之后,这个人立刻给他师父顶礼磕头!他师父说:“我给你开玩笑呢。”他说:“不对,您不是给我开玩笑的,我真感悟到了。”马上至诚顶礼磕头,他真证阿罗汉了。


   
这就是所谓的“至诚感通”。祖师讲,你至诚地修就是你的真心到一定程度,就把业障突破了;至诚到一定程度,力量爆发了,把云给炸开了,太阳就出来了。因为智慧不是学来的,是本来具足的。本来你就有,本来是圆满的,只不过是我们有障碍,我们修行是去除障碍的一个过程,把它去除一分,你的智慧显现一分而已。所以修行是去除妄念的一个过程。


  
等你成佛了以后,这个妄念还有没有用?有用,就变成佛的如来的化身了。众生的妄念是业报,诸佛的妄念不叫妄念,是化身、应化身,就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的应化身。


   
和光同尘,众生才能够感觉到,菩萨、佛那么慈悲,跟我们一样,我们才能够容易亲近他。如果佛高高在上的,我们感觉我们是凡夫,我们能不能成佛?我们能不能成就?就没有信心。


   
佛菩萨才适应众生的根性,适应众生的心理,也示现跟普通人一样。所以释迦如来八相成道,示现一个凡夫,慢慢在菩提树下悟道,经过多少年的苦修,成就了。我们看明白了,佛陀用这个方法能成就,我们也可以,给我们增加无量的信心。


   
问:恩师,刚才您讲得那么好,我被那个妄念把我牵走了,讲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从梦幻中才醒过来,我才觉遗憾,这么珍贵的一句话,这么珍贵的开示,我都听不进去啊?


    
师:你的业障告诉你:不能让他听!障碍住他!


   
弟子:恩师啊!就是讲那个佛成佛的那一段,你最后讲的那一段,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就是最后一句我听进去了。


  
师:这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每一个人的缘分不一样,障碍也不同。因为很多人的观念是说:我要先“闻”,然后回家去想想,思维思维,然后我再去做,那就分开了。分开了以后,你“闻”的你去想的时候,“闻”的给忘掉了;你再去行的时候,“思”的东西也没保留住,也忘掉了,所以还是以烦恼心来指挥你的烦恼心,最后找来一定的烦恼而已。


   
其实是有办法的,就是众生做不到。因为有执着,所以这个办法不能生效,太激烈了!什么办法?破执着。所以,逆缘、恶缘才是最练人的时候,是最容易成就的时候。因为善缘、欢喜缘你容易贪恋,这个人对我那么好,这个人那么可爱,就总是放不下,总是牵肠挂肚的;这个人天天找你麻烦,这个人天天地欺负你,你会想他吗?你肯定会讨厌他,这个时候你会贪恋他吗?不会贪恋,这个时候你就会想,算了吧,解脱吧,还有什么好执着的?你看看,这个时候你更容易成就!


   
问:这个时候就是烦恼心即菩提吗?


   
父:这个时候是最大的增上缘,不是烦恼即菩提,是你能够舍离你的贪爱,贪爱是烦恼,能把它舍掉,它还没转变成菩提。等你真正地放下了,清净心就和菩提相应,你真正觉悟了,它是菩提。这样的话比较明确一点,如果说清净即菩提,那么清净的程度不一样,清净到觉悟了,那就是菩提。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18 16:16


问:我觉得师父讲得特别好,我常有一个念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师父一样,对着我们身边的人能够把这些话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一听立刻就能改变,然后让他们也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利益。


  
师父:五年,十年以后就成就了。


     
问:阿弥陀佛!


   
师:我有信心!有信心!只要在这个团队里面呆上五年到十年以后,个个都毕业。


   
问:所以我真的愿意做这个事情,特别愿意去弘扬这个事情,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


   
师:因为这样时间久了以后,自自然然地都成就了!先修根本智,默默地去修忍辱波罗蜜,去做!这才行!这样的话,就是磨练你自己的意志,磨练你的妄想,不是按照你的意志去做,自然你心性就流露了。


   
你的意志、你的烦恼、你的妄念是来障碍你的心性的,它来波动你的心性,比如这件事情如果没人管你,或者管不了你的时候,一定要去做,但是是错的。如果这个时候你知道不要去做了,你可以把你收敛了,收敛的过程就是你修行的过程,就是你进步的过程。时间久了以后你的习气没有了,这个力量的扭曲没有了,自然正的就出来了。正的到一定程度,你再接触到邪的,再接触到外面的乱的,到你这里邪的就转化成正的了,乱的就转化成平的了,不乱了。



  

所以这是一个关键,我们读多少经,念多少佛,要达到这个水平才行,这是我们的目的。念经、念佛不是目的,我们得到一心不乱才是目的。佛经里讲,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乱,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天天在念佛,天天在诵经,天天在生烦恼,天天在起嗔恨,所以念一辈子也没用,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因为你没有起到效用。念佛就好像吃药一样,你吃了一辈子药结果不健康,那你该怎么生病还怎么生病。


   
问:明白了,慢慢来吧,理上明白,事上修很难,但是一定要做到。师父您讲的我全盘接受,做事就是修行,绝对是这样的。


     
师:做事是真修行,因为你生烦恼了或怎么样了,你自己关到家里,关到屋子里面,关了几天,我很清净,出了门后看到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起烦恼,你这不叫清净。更有甚者感觉自己很清净了,有成就了,到外面去指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就自己对,好像很清净,其实烦恼更多。你要能够去包容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说明你进步了。


     
问:正在努力!


     
师:对,我们世间君子都说这是进步的,何况是佛呢。


  
有哪一个佛让你去批评那一个,诽谤这一个,说别人的过失?佛没有这样教。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历练,明明看这个事情不顺眼,能够改变就改变,没有能够改变的,我们去默默地看好自己,不受影响,不会受影响就对了。只有这样在这个时代里面才能够有所成就。


  
外面让你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过去是十有八九,现在是一百个里有九十九个大概你都不如意,甚至有时自己对自己都不如意,那怎么办?你对自己都生烦恼,那怎么办?所以跟别人生烦恼也是正常的。


   
佛讲现在这个时代是斗争坚固的时代,斗争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习性的这种斗争。自己跟自己在斗争,自己跟自己在挣扎。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办,这个事情怎么样?内心里面自己跟自己在烦恼,那你对外当然烦恼了,所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共业,没有过去的人那么洒脱。


   
过去不学佛的人,诗情画意,生活方式都很洒脱,满不在意,但不是不认真,不在意不代表不认真,是我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件事情了,但是我没有去斤斤计较做这件事给我带来什么了,只是我去做了。所以他们很洒脱,这是人的一种意境。


   
意境才能带着走,物质是带不走的。境界的提升是永远跟着你走的,生生世世都跟着你走,你觉悟,这个东西是永恒存在的,你挣了多少的物质来,它靠不住的。你这摆了一堆全是钞票,明天来个抢劫的,自己肯定睡不着觉了,怎么办啊,哪里都不安全啊。烦恼就来了。


     
所以只有提升是圆满的,因为这个福报,这个境界足以让你将来得到一种圆满的境界,一种圆满的生活方式。如果佛法没有那么圆满的道理,不会几千年被传承下来,佛门的祖师大德不会被历代的帝王封为国师。你看北京城就知道了,皇帝为什么花巨资在公园里建一个“极乐世界”,建佛寺?


   
过去真正学佛的人都是王公贵族、大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因为过去你想得到一本经书不容易,印刷术没那么发达,都是手抄,而且翻译佛经是皇帝亲自来主持的,很多时候是翻译好了让皇帝去批的。皇帝批了的东西,民间谁能看得到?所以佛经都是收藏在少部分人手里在学、在读,民间只是口传,很少能得到佛经,一些读书人也只能在庙宇里自己抄自己学。


    
我们知道的一些名人,范仲淹、林则徐、戚继光、岳飞等等,他们是忠臣良将,但是他的力量来源于什么地方?力量都来源于佛门。他们是以佛的精神,佛的力量展现出来的人生魅力。我们只是看到现象,看到他们的成就,没有看到根源在什么地方。所以那些文豪,比如白居易、苏东坡等,都和佛法、佛教有很密切的关系,才能够有所谓的诗情画意,有那个意境! 

问:请问如果心里有很多杂念,应该怎么做?还有,如果很怕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心有杂念该怎么做,念“阿弥陀佛”啊,那该多么殊胜啊。那如果念“阿弥陀佛”还有杂念呢,功夫不够啊。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有杂念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无量劫当中妄念已经有很多很多了,每天都在妄念里面飞舞啊。你现在能够觉察到你有杂念,说明你已经进步了。过去你有杂念,根本你是不知不觉的,你不知道你有杂念啊,你感觉有念头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念头你不以为然啊。现在学佛知道了这些念头不好,这些念头决定你将来要受身的果报啊。所以你害怕了,不要紧,既然有这个决心,你就要有信心把这个杂念给化解掉、消除掉,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该怎么做呢?哪个念头最强,先把它放下,放下以后念佛才叫真清净,放不下你那个念头压不住啊,你用佛号压,佛号还仅仅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让你放下这个烦恼,那不如先把烦恼扔掉,然后再去念佛。那就更好了,为什么给烦恼留下那么多的空间呢?为什么不把他给丢了?那这个时候再去念佛,是多么纯净、纯善,那多么殊胜啊。这样做是最好了。


  
    有人伤害过你,你见到他了,那怎么办呢?把伤害你给忘掉不好了吗。忘不掉?转变嘛,这是替你消业障啊。他伤害你,他为什么伤害你,有前世的因缘嘛,把这个帐给了了,把这个事情就圆满地解决了。所以说,一定要很清楚地认识,一切的人遇在一起了,彼此都要有个觉悟。不容易啊,好人也好,坏人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既然相遇了,都应该转成善缘,都应该转成菩提眷属。沟通化解得了,这是最殊胜的。不应该在内心深处还有这些痕迹。


  
    佛菩萨之所以是佛菩萨,最基础是他没有对立的,别人跟他对立,他心里没有对立,别人仇恨他,感觉佛菩萨也在仇恨自己。佛菩萨不会仇恨他,不会仇恨任何一个人。你只是自己心里有阴影而已。所以不要认为,别人在仇恨自己,或是对别人对自己不满,别人总是在挑自已种种的毛病啊,不要有这种想法。要把别人都想成是为我好,别人都是在帮助我,这个心一转变,就不一样了,那立刻不但不会有恐怖、有烦恼了,立刻你的欢喜心就现前了。自自然然这些问题就全部解决了。所以说,我们每一天念佛,修行最主要的是我们把这个道理弄清楚搞明白,那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18 16:17


问:师父,您今天讲的这些我真的能够领悟,真的能够领悟。  

师:有感觉吧?  

问:嗯。  

师:当然有感觉了!这是为你讲的,你要没有感觉,那我就白讲了。 

问:要起用才行,要不又被转了。  

师:不是被转了。 

问:习气又来了。  

师:因为能够开拓人的境界,能够把境界往上提升。佛法讲的圆满的心性,圆满的心性是怎么样一个状况呢?是空灵的。那众生的意识心是什么样子的?是烦杂的。这个烦杂里面,众生都要有个“依”,我这个念来了,就死依着这个念,念头是有成住坏空的,是刹那不住的,所以就有跟着的喜怒哀乐。如果心不随念转,就是“若能转境”。境界是你的念头变的,你的心没转,境界当然没有转,境界被转,先转的是心。要想转境,先看好什么?先看好自己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因为外来的境界是它蹦出来的,是它来认知,所以外面的烦恼来源于潜意识里面的种子。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修行就很简单了。念佛不仅仅是我们口念,声音很大,主要的是让每一句佛号都是一个转念的过程,从妄想,从杂乱转到清净的一个过程。不是说我们念几万声佛号种善根了,但是我们的心非常乱,非常执着,这个时候是边念佛边执着,功夫不能够起现形。只能说念久了以后也许会起现形,现在功夫不够,压不住烦恼。但是我们没有想到,念佛不是目的,念佛只是个方法。
  

真正的不是说我们念多少万声来完成这个任务,而是我们要通过念佛的心念的力量,把意念的杂乱全部降伏掉,把它化解掉。这才是从根本下手,从根本修。
  

根本在哪里?根本就是古大德讲的“泰山崩于前而不乱”,有这个功夫就很纯熟了。那时候你念上十句八句,都比那些杂乱的人念上一万句、十万句管用,那就是定力。定力就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基础,这样的人相对来说,智慧肯定比一般人要高,因为他的心清净。
  

佛法的真正高深处,我们众生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什么佛说众生思维佛的智慧,想佛的能量,无法想象?因为众生所能够思维的,思维所能达到的,是有限度的,像有一个圈子,把你的思维、想象给框住了。但是,佛的智慧恰恰相反,佛的智慧是广大,无有界限的。


  
这个无有界限是包罗万象的,所有一切众生的心念都包在里面,但是他又不属于哪个心念,你说他是哪个心念都错了,你说他是哪一个念头也错了,但他又没有离开任何一个念头,所以任何一个念头,起心动念,佛都圆满知道,如来圆满清楚。


  
但是你说哪个念头是他?哪个念头都是,也哪个念头都不是。觉悟的时候哪个念头都是如来,所以山河大地皆如来;不觉悟的时候,哪个念头都不是如来,凡夫看如来,他也不是如来。所以佛成佛以后,对着山河大地说:妙哉妙哉!万事万物都具备佛性,都应该回归涅槃成佛去!


  
我们众生看到佛,就想:佛啊,你不吃不喝在树下坐着干什么?(众笑)多浪费时间啊。所以这就是两个不同的观念,这是不同的两个住的世界不一样。


  
有人说:你们学佛人消极,不现实,他们认为他们很现实。他们现实在哪里?你问问他哪一次是现实的,哪一天是现实的。现实也是二十四小时过去了,不现实也过去了。但觉悟的人,他过得是明白的,是有意义的,是充满了智慧;不觉悟的人他以为一定有收获,有得到,最后空空的,啥也没得到,得到的是什么?业力。这个业力从哪里产生的?执着,增加执着。(众笑)
  

问:太难了,要想众生不执着太难了,师父。
  

师:有办法!功夫!


  
问:念佛的功夫?不是。


  
师:禅定的功夫!念佛的目的,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不是目的,持戒只是方法,目的是得定,得定不是目的,目的是开慧。是这个道理。


  
因为你没有戒不能得定,没有定不能开慧,它是三个阶层。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怎么能打开的?真的是《楞严经》上讲的:舍识用根。


  
舍识用根就是耳所能听的,不用耳识去听,用耳根去听;眼所见的,不是你分别执着这个是红色的,那个是绿色的,这个很漂亮,那个很美,分别执着叫眼识,去观,去看了,然后用眼根的根性去看;但是看了,你明不明白它是黑的,是白的,是红的,是绿的?明白。


  
遇到佛法太不容易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一生遇到佛法,真的是“宁舍生命不舍皈依”,这句话说得决定有道理,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是有限的,生命真正地有了皈依,有了依靠,那才是真实的利益。


  
  
问:我们家的冤亲债主,二三月份就要来见师父,我一直以来就没有这个机缘来。


  
  
师:你们家没有冤亲债主,你们家全是大菩萨!你为什么把他们想成冤亲债主呢?为什么不想成大菩萨呢?


  
  
问:对啊对啊。


  
  
师:都是大菩萨,善的缘分是大菩萨,恶的缘分也是大菩萨,全是如来的化身,你天天活在佛的怀抱里,天天跟佛在一起,那多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我们用的是烦恼的心,所以你看身边的人全是凡夫,那佛来了肯定不是这样的。


  



  
佛来了看恶人也是如来化现的,看善人也是如来化现的,只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缘分而已,这才叫“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没有到那个程度,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极乐世界也觉得乱,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是乱心!


  
  
问:自己的心显现的!


  
  
师:你的乱心是看不到极乐世界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身边的人全是冤亲债主。其实全是诸佛如来的慈悲加持,来帮助你学佛的,是善的加持,是增上缘的加持。佛的加持力,天天在不断助长你的能量,那多殊胜!全是如来!久而久之你不就变成如来了吗?你变成如来,还有痛苦吗?还有烦恼吗?没了!全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能量,那多殊胜,太圆满了!那不成佛了吗?

 
  
问:感恩师父!我就活在如来的身边,多好啊。


问:家人和朋友都不信佛,他们不但不信佛还阻止自己学佛,他们都说我在信迷信,跟他们讲佛法,他们还诽谤佛法。这个时候如果选择出家,丢下家人不管有罪吗?请慈悲开示。


   
    师:这是你对佛法不够了解啊。说你是迷信,你到底是不是迷信呢?不一定不是迷信。因为你没了解清楚嘛,你了解清楚以后自自然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啊。不是你选择出家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你真正地先明白以后,这问题就没有了。所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成佛是无上的觉道,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切众生的总皈依处。回归到本源。这是一座大的高楼的最精美最顶上的一层,但是它没离开地基啊,地基就是我们处事待人之道,如果我们没有去认真地去面对就出问题了,我们太偏激了,造成你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不信,还诽谤,这是谁的过失呢?自己的过失。


   
    因为佛是无形无相,众生应以什么心来感,佛就现什么身。所以他现在不能够了解那么深,你告诉他,佛让我孝养父母,那你父母会反对你吗?他肯定不会反对你。佛让我们尊敬师长,老师长辈还会反对你吗?决定不会反对。佛让我们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你的朋友也是一切众生里面的,你处处对你的朋友好,你处处去帮助他们,他们还反对你吗?还说,这个人好啊,学佛以后变样了,以前不知道孝顺父母,现在懂事了,长大了,这个佛是正确的,是要学的。他不但不会诽谤还会赞叹佛法。这才是正法这才是正理。


    
    所以我们要应机说教,然后不断地让他们有所了解,才能够让他们正确地修学佛法。所以不能够不契众生的根机啊,我们自己一知半解才出现这些违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要恒顺众生啊,时时处处为家人着想,时时处处体谅你的朋友。你学得开朗了,学得懂事了,这是佛教的第一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步嘛。有了这个基础了,你选择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你这一生都有所成就。出家是什么?出家是为众生牺牲奉献,度众生嘛。在家你认真修行也照样能够成佛成菩萨。不在于形式在于你的觉悟程度。在于你往世的因缘,你有出家的因缘有可能就出家,你没有出家的因缘,强求也强求不来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1-18 16:21


问:我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们现在那么大了,一直没有孩子,是不是说我们上辈子既没有恩也没有怨,所以孩子也不会来,今生也没有这个缘分,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师:不可以这样理解。  
  

问:那没有恩,也没有怨,也没有债,也不用还,那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说“持平”了,没有了?
  

师:不是这个道理的。  
  

问:所以我觉得很困惑。  
  

师:对啊,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孩子,他也没学佛,难道他也是“持平”的吗?这个问题,就是儿女和父母,确实是缘分的问题。  
  

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佛常常告诉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是自己的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都是和自己有很亲密的关系的。但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认为,这个孩子是我生的,就认为他是我的,是和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但是他没有了解事实真相,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在哪里?孩子没有出生之前是什么?  
  

孩子只是借这个因缘,借这个环境,来到世间,而不是说你创造的这个生命,是条件具备了,自然的一个现象。如果没有神识来投胎,就不会有怀孕的状况;神识遇到佛经上也讲的父精母血相结合,然后长出了胚胎,然后孩子逐渐长大。  
  

我们一般人看到的这个现象,是用显微镜来看细胞的成长过程:几个星期,几天他长成一个什么模样,或者几个月,变成一个人形了,我们科学正在探讨这个。但是再深一层的意思,有什么来主宰这个小生命,要长两只手、两只胳膊、两只眼睛?谁来主宰的?是这个生命本身具备的业力和心想。  
  

如果他没有这个业力和心想,他就不会长成他那个样子,所以每个人的形态不一样,每个人的面貌不一样。孩子投胎到母亲肚子里面去,因为吸收的养分是一样的,而且都是人,应该长得一样才对,为什么不一样?谁来主宰的?就是他有个个体的小生命的能量,来支配他身体、四肢里面所长的细胞是怎么样子的,他具备心想,每一个事情都具备心想。  
  

我们人的体格很大,一只蚂蚁体格很小,虽然小,但它也具备心想。它的心想只能达到创造它的这个身体的状态,所以它很小。我们人跟它比很大,如果我们要有智慧相信的话,我们人在三度空间,蚂蚁在二度空间,还有更高层次空间的庞然大物,我们不知道,那有没有?肯定有!有可能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这种生物决定有,不可能没有的,只不过是我们不觉悟,就像蚂蚁对人不觉悟一样。  
  

如果有一只很聪明的蚂蚁,跟一群蚂蚁说:你知道吗,我们地球上还有一种比我们大几千倍或几万倍的生物,他叫“人”。那群蚂蚁可能就会说你这个蚂蚁有病吧,(众笑)哪有呢?我们的身体已经很大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自由了。在蚂蚁的生活境界里,它们会觅食,甚至于它们也建房子……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寺院参与建道场,打地基的时候,挖了一个像井一样的大坑,挖了三四米时发现有一个蚁穴,大家都很好奇,就挖开看:蚁穴中间一层是什么,里面一层是什么,蚂蚁王住在哪里,很有秩序,是一个大家族。真正的蚁王,它们不出来觅食,小蚂蚁忙忙碌碌拉点食物回去,或者看到甚至于小树枝,也往窝里拉,干什么?有的是来觅食的,有的是来找建筑材料去建房子的,分工很细。

  

难道它们没有思维方式吗?它怎么知道去建房子?它知道有蚂蚁王,在这里看家,它们去工作,分工明确。我们人认为它是没有思维的,但是你试想一下,一只蚂蚁爬过来了,你用手堵在它前面,它会绕路,甚至它还会轻轻地爬过来嗅嗅你的手,可见它也很聪明,只是我们粗心大意,没感觉到而已,所以我们不能排除有比我们更高级的生命。


  

佛说得很清楚,为什么有蚂蚁那么低的生命,比我们还低;又为什么有比我们还高的生命,比我们更高?佛说: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境界不一样。天堂是人的境界创造的,蚂蚁身也是自己创造的,地狱相也是自己创造的,谁创造的?心力创造的。  
  

为什么做大事业的人,有福报的人,他们能做起来事情?因为他的福报决定了他的心量,他的心量能够容纳事情,能够海纳百川,所以他能做出事情。同样的,佛经里面讲“量大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佛的心量,所以佛的福报大,所以我们要向佛学习,最后我们也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境界。  
  

沙界,整个宇宙里面的世界就像微尘数的沙子一样那么多,但是都在佛的心里面,那么你说,一个地球,就有那么大的福报了,无量个星球,都在佛的心里面,你说佛的福报难道不大吗?当然大了!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说我们做事情,我们思维、学习,就是要有一个深度和高度,有一个慈悲的爱心。  
  

在这个世间,想开了以后,善也好,恶也好,都是一个过程。你去杀一个人,去夺一些东西,你到八十岁的时候,你的东西还在吗?这些东西都不在了,过程在!如果遇到善法,你会痛恨你自己;不遇到善法,还会恐怖。有很多老年人会得“恐怖症”,或者是过去杀业重,或者是过去做了很多违背心的事,到了老年,晚上就睡不着觉了,那你得到的东西还有吗?得到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只是留下了一个恶的过程!

  
  
同样,你去做善事,你说你吃亏了,去帮助别人,做善事去了,将来你的老年是美好的,这个美好的心,美好的意境就滋养你的身体,就会让你健康长寿,想想这些事情,美啊!当年我帮助了什么人,我当年怎样做了很多好事情。  
  

虽然我们学佛人讲三轮体空,不执着这些功德,不执着做善的,但是一般世俗人做了一点善事都有那么大的受益,那么大的好处,何况我们又能比他们更高一层境界,那你不成佛菩萨,谁去成佛菩萨?  
  

所以遇到了佛法以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解决了!可见佛的智慧多么的深远,多么的广大!

作者: 慧丽    时间: 2011-1-18 18:47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