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医的特质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0 13:48
标题:
佛医的特质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教医学是人类最彻底、圆满的医学理论,佛陀是“大医王”,能医治三界众生的一切病苦。
佛医不同于其它医学,相对于中医、西医的医学理论,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佛医是最彻底的医学
关于疾病的原因,不同的医学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根源,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外在的方面就是“外感六淫”,“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内在的方面就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过度则带来疾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肝”。
西医理论认为,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体感染了病菌、病毒所致,认为主要的疾病都是这“外源性”疾病,次要的疾病是“内源性”疾病,如精神病、遗传病等。
佛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最主要、最根本原因是人心的“三毒”:贪、嗔、痴,因为这无量的“三毒”造成了无量的业力、业障,从而导致疾病,其它原因是生活环境与自身生理上不相适应的“四大不调”。
按佛教理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由心想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万法唯心”,由此,疾病也是“心”的生灭法——病由心生,病从心灭。
佛教所说的“心”,是指“心识”,即“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比中医所说的“七情”,比西医理论的“心理”更深入、更彻底。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佛教“八识”理论,是最高、最彻底的宇宙、人生真相的学说,揭示了一切生命“生、老、病、死”的真相。
另外,对于疾病的载体——人体,不同的医学理论也有不同的看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由三宝:“精、气、神”构成,这“三宝”充足、和谐、平衡,人体就健康,否则就生病。
西医理论认为,“人是机器”,人在本质上与山河大地等外在物质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比较复杂一点而已,只是一部复杂的机器,本质上还是机器,不承认“精、气、神”等学说,更不承认佛教的“八识”理论。
佛教理论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体是自己“心识”在六道中的“应报身”,人体是“身、心、灵”三位一体的存在。这里的“灵”即“心”,不同于中医理论“精、气、神”所说的“神”,更不同于西医理论的“心理”。
佛教的因果律,深刻、彻底地揭示了疾病的原因:人心的三毒:“贪、嗔、痴”。
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博大精深理论,打造了佛医理论的精髓——病由心生,病从心灭。
佛教是生死解脱的学说,是最彻底的生命理论,佛医的目标,是拯救众生超越三界、解脱生死,这是中医、西医无法做到的。
二、佛医是最智慧的医学
1、身、心并治,以治心为内在目标,以治身为外在目标,这是佛医的最基本特征。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基本上都只治疗身体,很少有“心”的成分。中医、西医的目标都是治疗身体疾病,而佛医则不仅要治疗疾病,更注重的是消除疾病的根源:业力、业障。
2、“内学”特征,这一点与中医类似,与西医的“外学”完全不同。“内学”就是向身心内部求索、研究的学问,“外学”就是向身心外部求索、研究的学问。由于“内学”的方法,中医形成了“精、气、神”理论,佛医形成了“身、心、灵”理论,而西医则是病菌、病毒学理论,物理、化学、生物等理论。
3、整体生命观。中医和佛医,都是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观念,而西医则是分门别类,分科分目,局部、片面地去分析人体的疾病规律。
4、自愈理论。西医基本忽略或不承认人体自身的自我医治功能,认为疾病靠外在的药品直接医治,治疗的重点是杀毒、杀菌;中医和佛医都认为,疾病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愈合功能治好,药品和其它手段只是激活、激励自身的愈合能力。佛医和中医的不同还在于使用“心药”——慈悲与智慧,可以不用外在的药品。
5、自我治疗。佛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不需要外在的医生,外在的药品,自我治疗,自我康复,这和中医、西医是完全不同的。
6、佛力加持。当诚心忏悔业障,诵经念咒时,可以感应道交,获得法界力量的支持,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感应,从而消除业障、离苦得乐。
三、佛医是最完整的医学
西医的最大特点是“临床医学”,都是研究睡在床上的病人,而对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并没有表现出突出优点。而佛医是非常完整的,既是“预防医学”,又是“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佛医最强调的是“预防医学”。佛门有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菩萨所做的就是防微杜渐,在“因”上下工夫,告诉众生因果的道理,让人戒恶从善,离苦得乐,往往在“因”上就把病排除了,就防止了疾病的开花结果,酿成苦果。这方面,佛医比中医、西医做得最彻底、最完整。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1-2-20 13:52
人为什么会生病?——从佛经中了解病源
人的生命中有八种重大的痛苦,即所谓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所爱别离,五蕴炽盛──其中生,老,病,死这四项更是不能逃躲的基本痛苦,只要是有情生命,就必定要经验之。故让我们一起从佛经上来了解生病的原因病苦,是人生中相当重大的一种经验,而专门为解决生命诸多痛苦的佛法,自然对于病苦的成因有著完整的解释。
〖佛法的观点〗在《金光明经》除病品中,有提到三种致病的因素:
1.四大诸根因素:即人体本身的体质因素(或说是基本元素)造成的问题。
2.饮食时节因素:即饮食造成的问题。
3.四季时令因素:即环境造成的问题。
而在《小止观》治病九中,也论及三种得病的因缘:
1.四大增损病相:◆讨论四大元素引发之不同病相。
2.五脏生患之相:◆述说五脏功能失调时造成疾病不同的表现。
3.恶业招感所作得病:◆即因恶业招感鬼神的作祟导致人的疾病。
《小止观》治病九里谈论的部分,似乎较偏重于叙述“病征”和“病别”,故与金光明经的部分颇为不同。而“鬼神所作”一项则讨论到了精神甚至超精神领域的致病原因,这是一般较少说到的部分。
另外在《杂阿含经》卷十五也说明疾病的起因
1.因风起
2.痰阴起
3.涎唾起
4.众冷起:这四项主要在于细论四大不和谐所引发的病貌。
5.因现事起:此项是说明情感性或精神性的疾病。
6.时节起:如同前述的季节因素。
因为病苦的解决,实在是众生非常迫切的需要,故世间法中已非常发达的医药的领域,也是在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已知的疾病因素可以分析如下:
a.致病性微生物:如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等。
b.人体的免疫机能:意即所谓的抵抗力或体质等。
c.环境污染:有毒废弃物,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等。
d.老化:许多疾病说穿了都是由于“老化”所致。
e.饮食(营养):饮食的状况对健康可以有许多决定性的影响。
f.精神疾病:这是目前医学领域中较弱的一环,但是能确定和遗传有关。
g.外力伤害:包括许多意外事故等伤害。
若再讨论之,我们可以把a,c两项归类于环境因素;b,d,f三项则归于基因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体质因素。
若是再考虑e[饮食]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它与a,b,c,d这四点甚至于f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因为除了呼吸之外,饮食可以说是人与环境间互动最多的途径,因为能量的进出和物质元素的交流等等都依靠饮食来达成。而基因的表现已知和环境有绝大的关系。
而这点不但与环境有关,也常常和个体的特质(基因)有关。就此而论,我们能先行得到一个概念,即: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行笔至此再让我们看看中医的说法。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成因可以分为──
1.外因:以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为本。这个说的就是“季节时令因素”。
2.内因: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为本。说明人的情绪对生理的影响。
3.不内外因:包括饮食,房事,金刃(此可包含外伤或意外事故),虫兽(包括微生物)等等,广泛的指出六淫,七情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在解释季节时令对人的作用,和精神情绪影响健康的理论方面,非常地仔细。或许有些部分我们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尤其是细菌病毒等)来说明,但也有些部分目前无法知道其关联何在。其他部分大体上来说,中医的说法是与西医相去不远的。
由上述佛法和医学的解释,我们可以明显地归纳出几个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1.环境的条件性
2.基因的条件性
3.饮食的条件性
这三大条件如果本身不出问题,而且又能与其他两大条件配合得当的时候,人就可以活得健康长寿。
〖业力和福报〗
其实不管是出世间的佛法,或入世间的医学,对于病苦的观察解析都很完整透彻。尤其医学在物质上的解说更是因为科技进步而日趋完备。
然而若是光依赖医学,问题并未能完全解决,因为,我们不禁要再问:又是什么因素,在决定这三大条件的表现或具足呢?
答案是:业力与福报的平衡消长。
除了这个回答以外,我们如何找到更圆满,更究竟的答案呢?机率?运气?
造物主?这种答案,有谁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到优秀的基因,并且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浅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到有缺陷的基因,或是因三餐不继而多病早夭。这样的回答既简单又圆满,最合乎科学中对于[理想的理论]的要求──单纯,适用范围大,而且例外少。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或健康]这个问题,除了上述医学领域中,偏重在技术性的,唯物式的答案之外,很有必要回归到因果业力的层次。如此在掌握了比较核心而根本的地方,我们才不会被诸多纷杂的现象所迷惑──至少先不会被不实的广告蒙骗──而能抓到重点。知道下手的地方并且正确的努力,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bbs.jixiangyun.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